1. 主页 > 范文大全 >

描写亲情的诗歌(优秀13篇)3-20-70

人间的亲情犹如宽广厚实地大地,无所不在,无所不有。也许平常你感觉不到亲人们对你的爱,可是在细小的地方,他们无处不在,时时刻刻的关爱着你。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以下是爱岗的小编sky给大伙儿收集的13篇描写亲情的诗歌,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一

描写亲情的诗歌(优秀13篇)3-20-70

《亲情的爱》

韩志

我不知晓母爱的深沉

不知道父爱的涓流

默默地

将我的心灵着装

漫着步子

在隐秘的春天里

走进茫然里

流进碎石里

化作一片涓涓的。细流

描写亲情的诗歌 篇二

落叶在空中盘旋,

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

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

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

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

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

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父母渐渐苍老的容颜,

记载着我们走过的漫长而艰辛的岁月,

也许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

也许它充满了曲折和荆棘。

不过总会有个人给我们引路,

与我们相扶,

那就是——

爸爸妈妈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三

在亲情的世界里

那丹飞霞

从血脉中流淌出来的泉水

滋润着小菜园

春意盎然

从生活中打造出来的情义

维系着大家庭

和谐幸福

从传承中熏陶出来的`美德

在华夏大地上

代代相传

真爱了

付出不觉苦和累

溺爱了

培养出来的次品多

不爱了

也许……

亲情很坚强也很脆弱

善待人生,或许能在强与弱中

找到真谛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四

《亲情夜》

写意

于睡梦中

我清晰的看见

爷爷满脸的皱纹

于睡梦中

我清晰的看见

奶奶满头的白发

一种心情

睡梦中的突然醒来

我落泪了

夜停留在此刻

泪凝结在此时

试着搜寻爷爷奶奶的影子

才发现

在我心中装有

他们照片的地方

早已布满了尘埃

这一刻

我的心情是自责

很久很久

或许重来没有过

这一次心灵的颤抖

无辜的皱纹

该死的白发

不知不觉吞噬着他们的年轮

而我还在暗自庆幸

我又长大一岁了

对着寒冷的季节

望着空旷的夜空

呼吸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晰

唯一一点隐藏的情绪

是说不出的亲情

却是隐藏——

关于亲情的诗歌 篇五

追求真精神:理智情感的培养

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理智情感的方方面面。因此,古典诗歌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还要深入分析,直接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

真理的执着与追求 漫漫人生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坎坷挫折、艰难险阻总会阻挡我们前进的方向,此时此刻,有的人会望而却步,但也有的人会勇往直前,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奋力拼搏。屈原身处逆境,依然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是他的真实写照;他忠于信念、勇于献身的精神影响和激励了后世无数文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他的有力见证。

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优秀的古典诗作之所以能恒久流传,不仅是因为诗歌的内容丰富多彩,读上去琅琅上口,更主要的是诗歌中所彰显出来的诗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似只是在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但反复品读后我们不难发现整首词带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上阙“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作者体会到了无论身在何处都(www.kaoyantv.com)可以有所作为、心安理得,在人间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何必眷恋天上的美好呢?下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则告诉我们人生有欢聚也有离别,正如月亮有圆有缺一样,不可能事事圆满。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来源于坎坷的人生遭际,真实地表现在这些经典的诗词作品中。

通过这些诗歌的学习,学生要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进步青年。

弘扬善的品格: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对人格的形成以及人性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是任重而道远的。

炽热的爱国情怀 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定要具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脊梁。翻开中国古典诗歌的长卷,一大批优秀的爱国诗人涌现在我们眼前:屈原、杜甫、陆游、岳飞、文天祥等,他们用激情昂扬的笔调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篇。这些作品凝聚着我们民族世世代代的理想和追求,为我们进行爱国情感教育提供了最生动的素材。

浓烈的至爱亲情 古往今来,人间的至爱亲情一直是一种亘古不变的情感。它是一种无言的牵挂,更是一种默默的付出。它给予了离家在外的游子多少慰藉;它给予了分隔两地的亲人多少安抚;它给予了奋力拼搏的人们多少力量。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亲情犹如一泓甘甜的溪水,随时滋润着我们的心房。

孟郊《游子吟》中刻画了无私而博大的母爱,与母爱相比,儿子对母亲的感念、对母爱的铭记也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人。父母之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兄弟之情也同样珍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抒发了这样的情感:又到重阳,本是举家团圆登高的日子,但诗人却客居他乡。遥想兄弟们登高远望、遍插茱萸,却少了远方的“我”,心中涌起了对兄弟的深深思念之情,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多少游子的共同心声。

感受美的魅力:审美情感的培养

古典诗歌以其生动的形象、精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蕴向人们展示了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美。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诗歌中美的元素,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感知形象美 感知形象美是审美教育的前提与基础,中国古典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形象,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苏轼曾经这样评价唐朝诗人王维的诗歌创作:“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的《山居秋暝》刻画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山水画:雨后空山,空气清新;月光皎洁,洒满松林;山泉潺潺,浣女嬉笑;莲叶浮动,渔舟唱晚;春光消逝,美景依旧。诗人笔下的景物色彩淡雅,动静结合,山水相映成趣,将宁静的自然之美与空明的心境之美融为一体,寓情于景,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美感的享受。

品味语言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表现形象和情感的,精妙锤炼的语言会加深读者对作品的喜爱,而古典诗歌尤其注重语言的品味。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六

从爱情左边走回亲情中间

曾经我们沉溺于爱情喜悦

却遗忘身后热切的期盼

没有感觉接受长久的叨絮和嘱咐

什么时候才深刻地发觉那些

故事的结尾总是没有悬念的注定

那双殷切的眼神迅速深陷

什么时候岁月的意象白发苍茫

连声音也与时光一样苍桑

我们有没有好好地看一眼我的父母

传说中的情感是充满纠缠的博弈

我们或许也会失望也会悲伤

失去爱情的人可能是一件偶得

从爱情左边走会亲情中间

你会不会遗恨当时的选择

那些任性的冷漠与叛逆

走过的笑过的成熟的灵魂

会不会给慈善的双亲更多的宽慰

走远了路程远在记忆中的面容

一个电话拥挤出无数眼泪

爱走的再远依旧不抵父母一句唠叨

是在远处的思念带着血泪祝福

看着年龄跟随光阴远逝

总会有眼泪流淌出不孝子的忏悔

我曾是怎样放逐了一个年华

最终只须带着爱与父母享尽温馨的快意

关于亲情的诗歌 篇七

关键词:“界限” 网络诗歌 底层抒写

国际互联网在20世纪末的1994年才开始登陆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则是更晚的事。90年代末,互联网风起云涌,各种中文网站慢慢多了起来,网络上慢慢有了一些文学网站和诗歌主页,有了一些谈诗歌的BBS,但都不太成气候。20世纪末21世纪初,华语诗歌界一下子风景直转,新老诗人们纷纷上网,或者说更多的人直接从上网开始写诗,网络诗歌时机逐渐成熟,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诗歌网站。1999年,十省市有影响的青年诗人成立了“界限”诗歌网站。十年间,“界限”的诗人以丰富的学识,丰厚的生存经验,丰美的诗歌语言,抒写了一首首生动有力的诗篇,跨越十年的网络诗歌精品,记载了中国网络诗歌,从轰轰烈烈到安静沉淀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见了网络诗歌磅礴辉煌的巅峰丽景,证明了中国诗歌坚实深厚的根基。在仔细研读了“界限”诗人们的诗作后,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诗歌中体现了诗人们对底层民众生存现状的深切关注与深厚的人文关怀。

一、底层生活的艰辛

“界限”的诗人们来自全国各地,有些早年经历了生活的艰难与困窘,见过周围人民在生活的清贫与困顿中挣扎,很清楚中国这片土地的贫瘠与人民生活的艰辛。这些丰富的经历与无数的痛楚都深深刻在了诗人们的记忆中。如何房子的诗作《吊脚楼》中的抒写:“哦,战争,贫病交加。/吊脚楼里的主人/他们的泪水摇摇欲坠/生活就是苦难。但还得忍住/1945年的一张老照片上/忧伤的陌生人看着我/他身后的吊脚楼只剩下四根木桩”。又如大窗诗作《我的母亲》中的抒写:“我小的时候,就觉得母亲很老了/ 我接近中年、母亲仍然那样苍老/她顽强,固执地在绝望与宿命中苦苦挣扎/ 她拥有一个伟大母亲所有的能量/她张开翅冀,庇护儿女们,在国和家饱受灾难/ 围困的日子,她强大得让人吃惊 。/……/她用母爱、承受世俗的误解与欺辱/ 我们在外的好些年,她挺身而出,坚决保护/被外人和自己亲人辱骂殴打的生病的二哥/……”。母亲一生都在苦难中挣扎,早年生活清贫、困顿,但还有孩子要抚养,母亲顽强的熬了过来。晚年,儿子们都长大了,二儿子又生病了,其他儿子不在身边,母亲再次靠着顽强的毅力,承受世俗的欺辱,既干农活又保护着自己的儿子。母亲一辈子都过得艰辛。

在困顿生存图境中,人们不可能去享受生活,只能在僻远、闭塞、贫穷落后的大地上不断地挣扎求生。如余笑忠在《挖土豆》里抒写的那样:“老爹,你永远不知道 /我为什么突然放下了/锄头/要挖你就挖吧/我们跟在你身后/ 把藤蔓摔在一边/把土豆放在另一边/数着土豆的伤口/哼着谁都不懂的儿歌/……/老爹,你一定不记得你丢下锄头,/转过身来/怒气冲冲地对着我。”农村人民在土地上进行耕种,作物就是他们的命根。在那里,人们因为物质上的贫乏,至亲的亲人会因为粮食而怒目相向大打出手,在那一刻,人们最关注的是生存、温饱问题,关爱与理解无法代替物质,亲情在渐渐疏远、走向陌生。即使在城市,也有着不幸的人民,他们早出晚归,艰辛的生活着,靠自己的血泪艰辛的抚养着下一代。如蒋振宇的《坚硬》中的父亲,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每天傍晚,带着伤痕,背着煤块或木柴回家。在人群中,无人注意到父亲殷虹的伤疤,辛苦劳作的父亲的存在受到漠视与忽略。这首诗歌展示了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命情状,他们的生活是艰难的,命运是残酷的。

“界限”的不少诗作反映了人们生活在一方被漠视的凄凉环境里,生命在失重,人生价值在贬值。如余笑忠的《乡曲》:“农业,黄昏/旧把式,黎明/残雪,落花/啊,枯柳尚未失去它的韧性/父亲用一个下午/引回了一窝流离失所的蜜蜂/用无数个夜晚/稳住自己的心/怎么喝也喝不完/剩下的那么多的蜂蜜/啊!老病,孤身/秋蝉,流萤,走马灯/……”。诗作展示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生存的艰难,诗中父亲缺少金钱治病,只能引来一窝蜜蜂,喝蜂蜜水来治疗。

认真研读“界限”的诗歌作品后会发现,许多诗作里毫不隐讳地描绘了农村的贫穷落后与城市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苦不幸,这类作品还有余笑忠的《挑水上山》、杨小芸的《甘蔗林》、楼河的《乡村散曲》、君子爱莲的《风把街道吹得干干净净》和《从田野上空飞驰而过》、马永波的《秋天的锯木者》、杨克的《人民》等,诗人们叙写了底层人物生活的艰苦与贫困,被生活所逼、为现实所迫,他们的存在倍受漠视与忽略,个体的人本应有的主体性正在缺失、远离,人生活在世界上很艰辛。

二、艰辛的寻梦之旅

在“界限”的诗作中,尽管乡村人民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但仍然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并且不断的努力、挣扎, 有些依旧留在农村,坚守着乡土;有些涌进城市,成为打工一族。李海洲的诗作《和老木匠谈生活》中抒写到:“……/他常常把这些比喻为后代:/儿子、孙子或者更多……/木头和生活一样/沉闷而稠密,它们不会叫/也不喊疼。只在破开时/发出小小的愤懑/如同死亡,突然来把你拜访/你想抗争却又无力改变。/只要手还在/就会有运气、好活计、小康。/只要努力着――工作就没有贵贱。”老木匠虽然年事渐高,生活不富裕,但他却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坚信着只要他的手艺还在,再加上一点好运气,他就会过上小康生活。在老木匠的眼中,工作是没有贵贱的,只有工作努力和工作不努力的区别。老木匠凭借他的努力,在不断追寻着他的小康之梦。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的观念正在被新一辈的农村人民所遗弃,他们在耕地上建筑房屋,开始了一种不同于祖辈的生活。如蒋振宇的《稻草人》是如此抒写的:“许多人一夜无语,披衣向北/ 背影像乌群栖落后的翅膀/ 村庄里的月光也被寂静完全遮蔽/稻草人在哭!它守护渐熄的炉火/ 捧着空碗里的饥饿/ 它的双眼汇入了大河的涛声/而此刻,我和我衣衫槛楼的兄弟们在一起/ 在卵石遍布的星空下一如在河底/ 我们磨着镰刀,胸中块垒崩塌/还有那新婚的妻子,比月光还美/她打捞着水缸里的月亮/反复清洗着柔顺的头发/天亮以后,稻草人将会起身/沿着羊群离开的方向/追赶最初的时光/而我,还有更多人,我们会进入麦地/我们会建筑房屋/我们背弃了稻草人的孤独”。

那些放弃耕种的农村人民冲破层层障碍终于来到了他们的目的地――现代化的城市,但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是艰辛的,希望是纤细的,他们的存在也几近可以忽略,只有带着自己的希冀一次次去追寻。进城的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奋斗、拼搏举步维艰。他们拼命劳作换取属于自己的微薄薪水,内心却感到无比的幸福甚至还以为那是恩赐。为了获取生活的物质财富,在他们看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他们心里,金钱高于生命、高于尊严;从未意识到他们也有享受生活的权利,有人格有尊严,有人生价值。如桑眉的《异乡人》:“那些后来成为城市筋骨的铁条/整个冬天散放在马路中央/等待嵌入/作为一群异乡人/开春后要加倍小心铁器的生冷和棱角/它们会横穿马路横穿颅骨/它们不露凶险之相/有的被拱成半圆、有的被腰断/像龙门客栈剔骨的羊/草场坡的坡上不见黄沙/而风正呼呼/能想象的危机远不止这些/异乡人起早摸黑穿行于此/……/地下铁和剑、宝藏尚未创出/要慎而又慎啊”。异乡人起早摸黑的在凶险的环境下工作,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丧失生命,但他们没有埋怨,而是拼命的去用自己的劳作换取酬劳,谨慎的在城市生存着。

有些诗歌展示了进城农民工生活的艰辛与生存的艰难,缺少金钱的重压导致了精神上的变异。如余笑忠的《他的病》:“夏天过去了/他的前胸、后背/有了泾渭分明的两种颜色/当他脱下了背心/他咳嗽,但从不知道掩口/水泥,石灰,沥青/在他的肺中搅拌/冒出又一股浓烟/他完好的胃/ 他饥饿的性/他随时准备背叛故乡/他被烈酒灌红的眼睛/庸医啊,一会儿开出天价/ 一会儿格外可亲”。这是多么凄惨的一幕啊!为了生存,他在炎炎的夏日,冒着烈阳,在恶劣的环境下干活,工作繁重却又薪水不高。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性欲也得不到满足。他卑微而又渺小。可是命运之神并没有放过他,因工作中长期吸入水泥灰和石灰,他患上了病,医生开出的费用时常让他不堪重负,他随时打算背弃自己的故乡。 在金钱面前,医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承受着巨大的冲击。诗中写出了现代农民的失落与失望:呆在乡村虽然贫穷,但至少他们还有健康的体魄;为了改变贫穷的生活,曾经满怀希望去寻梦,但他们的生活现状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变,依旧时时受到饥饿与寒冷的侵袭,而且属于他们的唯一资本――健康的身体也在寻梦旅途中失去。诗作展现了底层人物在逃离乡村、挤进城市的过程中,一步步地舍弃乡村的道德观念和做人准则,渐次迷失在城市的喧嚣中,他们既失去了“物质之城”,也在“精神之城”中迷失,现在,他们是彻底的一无所有了。

三、魂牵梦萦的乡土

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梦的打工者们,他们出生、成长在乡村却又脱离乡村生活在了城市,但是家里的老人或妻子、小孩却住在农村,他们的基本生存情状用八个字概括起来说就是“身在城市,心在乡村”。如陈衍强的《农村现状》中的抒写:“有力气的男人外出找钱去/才长大的姑娘被劳务输出/连长得一般的寡妇/也进城给人探皮鞋了/老得掉牙齿的老家/只剩下年迈的父母/带着上小学二年级的孙辈/白天在去年的土地上/掰包谷/夜晚守着三间瓦房/和两声狗叫”。这些到城市打工的寻梦者们,生活在最底层,没有经济能力在城市安家,只好让老家里年老的父母带着孙子守着几间房子和狗过着生活。对于这样的寻梦者来说,他们的根源自然就是那片乡土了。对乡土的依恋,是一种无奈的灵魂居所寻找的精神家园的回归。家乡,这可真是一个饱含情感、既沉甸甸又亲切无比温柔无比的词语啊! 是家乡的土地赋予了他们生命又养育了他们的生命,是乡土保存了他们的脐带和乳牙……乡土上有他们祖辈的坟茔,有他们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乡土与他们有着血缘的亲情关系。如梦醒石的《蚯蚓》:“一踏上家乡的土地/我立刻成了软骨头。像一条蚯蚓/情愿弯曲成任何形状/对生者点头哈腰/对逝者双膝跪倒/……”。诗作中,寻梦者们与乡土的牵扯是断不掉的,那里有他们祖辈的坟茔,有他们的亲戚,无论离故土隔得多远,他们都会魂牵梦萦。

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梦的打工者们,因为他们的根须还深埋在那一片乡土里,他们还时时听到根须的呼唤。所以,从真正意义上说,作为一种心理需要,乡土更是从精神层面上说的,更多地被赋予了精神的内涵和质地……物质乡土上升成了精神乡土、精神原乡。怀揣乡土的这份关怀、温暖和抚慰,他们也许会以“探亲、过年”的形式短暂地“返乡”。如陈衍强的《打工妹回乡》:“有的带着现金/有的带着活期存折或卡/有的带着夹杂方言尾巴的普通话/有的带着《知音》和《江门文艺》/有的带着话费余额只剩3.7元的手机/……/有的带着难言之隐的炎症/有的带着办农家乐的想法/有的带着嫁矿老板的迫切心情/有的带着广东黄脸婆的老公/有的带着不知谁才是亲爹的小杂种/有的什么都没有带”。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回乡,城市寻梦的打工者们都是听到了乡土的呼唤,乡土是他们的根。他们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无论生活得好还是坏,他们最终都会回乡土看一看。然而, 乡也许还是原来那个乡,乡也许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乡了。身陷城市时心却逃离城市,返乡休憩,这光景确实存在着,只是,在这存在之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老母亲嘴里没完没了的上屋下屋的琐事,与他们隔得很远很远了;乡村的一切他们甚至已经不熟悉了,老家也许有时还会让他们感到有些厌倦。他们短暂的停留后,就匆匆地又回到了城里,继续他们的寻梦之旅。如朱成的《回乡》:“船一样的道路摇晃.但终于/在旧居的门前停下来/晨霜和泥土躺在倾斜的马房四周/迟疑的后山没有招呼,是在抱怨这/长长的黑夜吧。只有蜘蛛将军/还死守着门闩和屋梁,我回来了/院子里,井张开难掩惊讶的大嘴/稀煤封住的火焰,和满炉膛的灰烬/旁边,翅膀凌乱的小鸡看着我/模样很丑陋,池塘的污水挤压着它/小而可怜的胃。在喂牡口的石槽边/肥胖的菜青虫,像一阵轻烟溜到菜叶下去/……/疲倦的双亲还没醒来,世界依旧阴沉、幽深”。

“界限”的诗人在他们的诗作中展示了底层民众的生存现状,以诗人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底层大众的悲欢际遇,以一种人文关怀意识逼视底层民众生活的不平与不幸,从而体现了网络诗歌创作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西叶。 界限 中国网络诗歌运动十年精选[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

[2]徐克瑜。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 [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10).

[3]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5).

[4]龚奎林.“打工诗歌”底层述写的缘由与意义 [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八

《亲情是一根线》

春天方方

亲情是一根线

牵着你

挂着我

你哭,我哭

你笑,我笑

隔着山

隔着水

线儿长

爱儿长

风刮不断

雨淋不开

如果有一天

我想

我会为你粉身碎骨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九

《亲情》

若雨若云

亲情,

是一缕照亮你心田的阳光,给你温暖。

是无处不在的关怀,给你呵护。

是人生道路上的路标,给你指引方向。

是饥渴难耐时的一碗粥,给你充饥解渴。

是寒冷时的一件棉衣,给你御寒。

是下雨天的一把伞,给你遮风挡雨。

是疲惫时的依靠,给你温馨。

是你伤心时的怀抱,给你疗伤。

亲情,

是剪不断的情!

是浓浓的爱!

关于亲情的诗歌 篇十

关键词:公莫巾舞;歌行;通假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沈约《宋书》中,录有《公莫巾舞歌行》①一文,只有308个字。但是,长期以来,语义不明,不知所云。意图破译者,不乏其人。而影响较大者,一是逯钦立先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书中为《公莫巾舞歌行》所加按语。认为“此曲当是西汉人形容寡妇之舞诗。其辞与后人咏陶婴之黄鹄曲极相类似也。” ②二是杨公骥先生《西汉歌舞剧巾舞〈公莫舞〉的句读和研究》,认为此篇主旨乃是母子离别之辞,儿子外出经商,母子含泪作别。“它已经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有了两个‘人物’(母与子),已具备早期歌舞剧(二人转,二人台)的样式。如从发展过程来看的话,那么,汉代《公姥舞》一类的歌舞剧,乃是我国戏曲的前身。”“不难看出,巾舞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我国最早的一出有角色、有情节、有科白的歌舞剧。尽管剧情比较简单,但它却是我国戏剧的祖型。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它具有重要的价值。” ③其后,赵逵夫、姚小鸥、叶桂桐、张洪宏诸先生也有研究文章,④或者认为叙演儿子远方戍守三年,是与公、姥告别,乃是歌舞剧的演出脚本;⑤或者认为诗写妻子思念远行丈夫,只是一般歌舞,而非歌舞之剧。⑥对于上述观点,赞成者宣称谜底已经昭然,可谓填补学术空白,洵是功不可磨;⑦否定者则是质疑驳难,意图从新的角度加以破译。⑧总之,对于《公莫巾舞歌行》,迄今为止,仍然分歧甚大,很难说有一个令人完全满意的解读。对此,笔者留意有年,有时亦觉豁然开朗,曾发表过研究心得⑨。但是进而细思,仍有迷惑。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考证,乃成此文,敬祈方家雅正。

《公莫巾舞歌行》最早见于沈约编写的《宋书》中,原文竖排,仅只17行。其中12行,每行18字;其中4行,每行19字;另有1行,16字,总共308字,即是:

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哺声何

为茂时为来婴当思吾明月之上转起吾何婴

土来婴转去吾哺声何为土转南来婴当去吾

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下来吾食草吾哺声汝何

三年针缩何来婴吾亦老吾平平门淫涕下吾何

婴何来婴涕下吾哺声昔结吾马客来婴吾当

行吾度四周洛四海吾何婴海何来婴海何来

婴四海吾哺声熇西马头香来婴吾洛道吾治

五丈度汲水吾噫邪哺谁当求儿母何意零邪

钱健步哺谁当吾求儿母何吾哺声三针一发

交时还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遥来婴弩心哺声

复相头巾意何零何邪相哺头巾相吾来婴头巾

母何何吾复来推排意何零相哺推相来婴推

非母何吾复车轮意何零子以邪相哺转轮吾

来婴转母何吾使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使君

去时使来婴去时母何吾思君去时意何零子以

邪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何何吾吾

对于此文研究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究竟是一部歌舞剧(或歌舞剧雏型)呢还是一首诗歌?二是所写内容究竟是什么?是寡妇悲叹、儿子经商远行、儿子外出打仗、妻子思念丈夫,还是写母子久别重逢的复杂感情?

因为308个字的原文共17行竖排之后,又有一行竖排7个字,亦即:“右公莫巾舞歌行”,万万不可忽视。按沈约《宋书》的编排体例,每篇总是先录原文,然后说“右┉┉”,指出题目是什么。那么,这7个字显然是说:原文的题目是《公莫巾舞歌行》。由此题目,显而易见两点:一者舞名是“公莫巾舞”,二者歌诗为“歌行体”,应该是有关“公莫巾舞”的一首歌行体的诗歌。此诗最早见于沈约《宋书》。沈约(公元441---513年),历仕宋、齐、梁三朝,于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春奉旨修撰《宋书》。于永明六年(公元488年)二月完成纪传七十卷。沈约当即上奏朝廷,说“所撰诸志,须成续上”。⑩其所撰《宋书》,共一百卷,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六十卷,志三十卷。志分为八,即律历、礼、乐、天文、符瑞、五行、州郡、百官等八志。既言诸志“须成续上”,可见《宋书》的本纪十卷、列传六十卷共计七十卷完成之后,其余八志三十卷,是在永明六年二月之后续成的。而根据八志中的避讳,例如对齐明帝萧鸾、梁武帝之父萧顺之、梁武帝萧衍,都有避讳。“可见《宋书》的最后定稿,当在齐萧鸾称帝(公元494年)以后,甚至在梁武帝即位(公元502年)以后了。”沈约卒于梁武帝天监十二年(公元513年),可知《宋书》中包括《乐》志在内的“八志”,最晚是在公元502-513年期间完成的。在此之前,歌行体诗歌已经产生,不管这种诗歌体例与柏梁体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密,是否有渊源关系,乐府歌行是已经存在了,这已是学界的共识。今之所见诸多“乐府诗集”版本之内,都有“歌行体”诗歌。仅是沈约《宋书》之《乐》志中,就有“右五篇《鼙舞歌行》”,指《洪业篇》《天命篇》《景皇帝》《大晋篇》《明君篇》等五篇诗歌;“右二篇《铎舞歌行》”,指《圣人制礼乐篇》《云门篇》等二篇歌诗;“右五篇《拂舞行》”,指《白鸠篇》《济济篇》《独录篇》《碣石篇》《淮南王篇》等五篇歌诗;“右杯盘舞歌行”,指《杯盘舞》歌诗;“右《公莫巾舞歌行》”,指《巾舞》歌诗。因此,说《公莫巾舞歌行》是一首“歌行体”诗歌,是有存在的基本前提的。也就是说,其时,歌行体诗歌,已是常见体例,此诗不是特例。而歌行体,乃是杂言体,从一字一句,到二字或者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一句,都是允许的,而以五字为主。据此分析此诗,古今学者曾使用过不少方法:诸如按著者背景推论、内容考证、语音辨析包括探索是否夹杂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等等。但是,如此办理,却又遇到了麻烦,那就是有些字,好像安插不进诗歌之中,似乎与诗歌的内容没有关系。因而出现了诸多不同解读,却始终不免难以自圆其说。

其实,自春秋战国以来,到梁武帝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广大艺人中的大多数人识字水平不高。直到清代,这种状况仍然存在。戏剧家李渔就曾说过:“有终日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这固然与口耳传授的教学方式有关,而究其实毕竟是与包括教师或导演(古称“教率”)在内的艺人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有关。当他们记录这首歌行体诗歌以备自用抑或教授弟子时,即使不懂得什么古代音韵究属何纽,也可以以简代繁、运用通假,或者贪图省事,有意顺手拈来音同、音近之字代替;或者无意却干脆写成了别字白字。因为《公莫巾舞歌行》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之前写作的,而其时已经有了运用通假字的先例:

例一: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例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例三:夫子病革矣,不可以变。(《礼记。檀弓上》)

例四:植其杖而芸(《论语。薇子》)

例一,“惠”通“慧”;例二,“蚤”通“早”;例三,“革”,古音同“亟”,是“亟”的通假字;例四,“芸”通“耘”。《列子》《史记》《礼记》《论语》,都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前就有的文献,记录《公莫巾舞歌行》者,也运用通假字,是有先例的。其实,即使其作者不懂通假,写个同音的别字,也是容易的。我们今之研究,应该根据诗歌内容,联系语境文意,首先将这些通假或者别字找出来,予以还原。笔者细心揣摩原文之意,参考前贤时哲的研究成果,共校出以下10个字:

1.茂:即“卯”字。《晋书。乐志》:“二月卯,卯,茂也,阳气升而孳茂。”《公莫巾舞歌行》诗“何为茂时”,亦即“何为卯时”。卯,十二时辰之一,指清早五时至七时。意谓母亲是在每天此时为婴儿喂奶。因为此时婴儿容易饥饿。

2.土:泻也,与“吐”通。《广雅。释言》:“土,泻也。”《疏证》:“春秋元命苞、土之为言吐也。”《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公莫巾舞歌行》中,“明月之上土”,即“明月之上吐”,指明月上来时给婴儿喂奶。

门:即“扪”字。扪,捻也。《晋书。苻坚戴记》:“扪虱而言,旁若无人。”《释名。释宫室》:“门,扪也,在外为人所扪摸也。”《公莫巾舞歌行》中,“门淫涕下”即“扪淫涕下”,淫,湿也。意谓母亲倚着房门,流着眼泪,手捻,挤出乳汁。

度:即“渡”字。度,渡也,过也,与“渡”通。《汉书。贾谊传》:“犹度江河,亡维楫。”《南史。宏范传》:“长江天堑,隋军岂能飞度!”

周:“州”的通假字。四周,即四州。《尚书。禹贡》《吕氏春秋。有始览》《周礼。职方》《尔雅。释地》等古籍都记载我国古代分为九州,但具体所指不尽相同。其后,将徐州、兖州、青州、冀州合称为“四州”。沈约《宋书》卷五《本纪》第五“文帝”:“監徐兖青冀四州诸军事”。《公莫巾舞歌行》中,“度四周”,即“渡四州”,极言诗中之乳母,为婴儿哺乳,走遍各地。

6.洛:“罗”的假借字。罗,广布也。《史记。五帝纪》:“旁罗日月星辰。”《公莫巾舞歌行》中“洛四海”,即“罗四海”,极言诗中之母,为婴儿哺乳,走遍各地。

香:“想”的假借字。《公莫巾舞歌行》中“熇西马头香来婴”即“熇西马头想来婴”。

钱:“骞”的假借字。骞,亏也。《集韵》:“骞,一曰亏也。《诗。小雅。天保》:不骞不崩。”《传》曰:“骞,亏也。”

健步:即“蹇步”。举步难也。《文选。谢瞻张子房诗》:“四远虽平直,蹇步亏无良。”《公莫巾舞歌行》中“钱健步”即“骞蹇步”,指母亲年迈体衰,步履蹒跚。

10.交:即“咬”字。咬,《释文》:“咬,于交切,或音狡。”婴儿吃奶时,往往在一时吸不出乳汁时,便会咬母亲的。故《公莫巾舞歌行》中说:“一发咬时还弩心”,意谓婴儿咬母亲时,就像发出一只利箭射向母亲心窝,疼痛难忍。

将上述10个字校订之后,原文则如下:

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哺声何为卯时为来婴当思吾明月之上转起吾何婴吐来婴转去吾哺声何为吐转南来婴当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下来吾食草吾哺声汝和三年针缩何来婴吾亦老吾平平扪淫涕下吾何婴何来婴涕下吾哺声西结吾马客来婴吾当行吾渡四州罗四海吾何婴海何来婴海何来婴四海吾哺声熇西马头想来婴吾洛道吾治五丈渡汲水吾以邪哺谁当求儿母何意零邪骞蹇步哺谁当吾求儿母何吾哺声三针一发咬时还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遥来婴弩心哺声复相头巾意何零何邪相哺头巾相吾来婴头巾母何何吾复来推排意何零相哺推相来婴推非母何吾复车轮意何零子以邪相哺转轮吾来婴转母何吾使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使君去时使来婴去时母何吾思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何何吾吾

沈约当年编写《宋书》而记录此诗时,当然还没有标点符号。如果我们将校订之后的上述308个字,根据语境文义,根据歌行体例的语句常见字数,加以句逗,那么,上文则会成为以下歌行诗:

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哺声。何为卯时?为来婴,当思吾。明月之上转起,吾何婴?吐来婴转去,吾哺声,何为吐?转南来,婴当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下来吾,食草吾哺,声汝和。三年针缩,何来婴?吾亦老,吾平平。扪淫涕下,吾何婴?何来婴?涕下吾。哺声西,结吾马,客来婴,吾当行。吾渡四州,罗四海,吾何婴?海何来婴?海何来婴?四海吾哺声,熇西马头想来婴。吾洛道吾治,五丈渡汲水。吾以邪!哺谁当求儿,母何意零邪!骞蹇步哺谁?当吾求儿母。何吾哺,声三针,一发咬时还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遥来婴弩心。哺声复,相头巾!意何零何邪,相哺头巾,相吾来婴。头巾母何何,吾复来,推排意何零!相哺推,相来婴,推非母何吾复车,轮意何零子以邪。相哺转轮吾来婴,转母何!吾使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使君去时使来婴,去时母何!吾思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何何吾吾!

如果但从数学的逻辑上看,上述308个字,可以有数百个不同的断句形式。笔者是根据全文的语境文义以及歌行体体例的语句常见字数分成78句的。那么,读者诸君或许还要疑问:你将校订之后的这308个字,断成了78句,每句都符合当时的语法结构呢还是随意凑成的呢?检验对否,有一个极为简单但又颇为繁琐的办法:因为笔者将此歌行体诗产生的时间的下限定在沈约去世的天监十二年(这也是论者公认的),只要将这78句的每句都能从当时的歌诗中(亦即天鉴十二年之前),找出类似结构的例句,就能证明如此断句,符合当时的语法结构而非任意凑句。理由很简单:任何作者的诗歌或其他体例的作品,无论其创造性怎样丰富多彩,其遣词造句怎样的别出心裁,其语法结构怎样富有个性,但是,其文中的语法结构从总体上或说绝大部分都要符合当时通用、常见的语法结构、语法规范、语法习惯,否则便难以使当时的读者读懂弄明。而且,语法结构的形成,乃是长期积累、约定俗成、长期演变的结果,其稳定性特点较之偶然性、突变性特点更为明显。沈约去世的天鉴十二年之前,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现存数量众多,其语法结构也有多种类型。《公莫巾舞歌行》的78句的语法结构,可以分成多种类型,而这些不同类型,都可以在当时已有诗歌中找到同类语法结构的例证:

其一,三字句。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共有三字句41句,其语法结构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主谓结构,如“吾不见”“吾哺声”“吾哺声”“吾何婴”“吾何婴”“吾何婴”“何为吐”“何为哺”“婴当去”“吾城上”“声汝和”“吾亦老”“吾平平”“客来婴”“吾当行”“吾以邪”“哺声西”“哺声复”“声三针”“吾复来”“子以邪”“意何零”“意何零”“子以邪”“转母何”“意何零”“意弩心”等28句,都是“主谓结构”的三字句。而天鉴十二年之前的诗歌中,已有这类语法结构的例句,如:“九重开”(《汉郊祀歌。练时日》);“天门开”(〈汉郊祀歌。天门》);“公西归”(何承天《思悲公篇》);“木纪谢,火运昌”(梁高祖《木纪谢》),“雀劳利”“短觜饥”(《梁鼓角横吹曲。雀劳利歌辞》)等句,都是主谓结构的三字句。

第二类,谓主结构,亦即“主谓结构”的倒置。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有4句:“下来吾”,“何来婴”“何来婴”“涕下吾”,意同“吾下来”,“婴何来”,“吾涕下”。而天鉴十二年之前的诗歌中,也有这类语法结构的例句:《晋鼓吹曲。顺天道》:“解围三面,杀不殄群。偃旌麾,班六军。”后两句亦即“旌麾偃,六军班”,意谓取得战争胜利之后,偃旗息鼓,六军班师凯旋。《隔谷歌》:“兄在城中弟在外,弓无弦,箭无栝。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后二句,亦即“来救我,来救我”。也是倒置句。

第三类,时间状语。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吾不见,公莫时”,是指“我看不到公莫的时候”,乃表示时间的状语,如同魏武帝《对酒》:“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公莫时”“太平时”,都是时间状语。

第四类,动宾结构。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有6句是动宾结构:“为来婴”“当思吾”“结吾马”“罗四海”“相头巾”“相来婴”。这种语法结构,在天鉴十二年之前的诗歌中,例句不胜枚数:《汉郊祀歌。练时日》:“结玄云,驾飞龙”;《平陵东》古辞:“劫义公,在高堂下”;魏武帝《陌上桑》:“驾虹霓,离室宅”;魏文帝同题诗:“弃故乡,离室宅”,上述诗句中的三字句,都是动宾结构。

第五类,状谓结构。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有两句是状谓结构:“转南来”“相哺推”。这在天鉴十二年之前的诗歌中,也有例句:曹植《平陵东》:“与仙期”;魏文帝《陌上桑》:“鸣相索”。

可见,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的41句三字句的语法结构,都是古已有之的。

其二,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何为卯时”“羊下食草”“食草吾哺”“三年针缩”“扪淫涕下”“吾渡四州”“海河来婴”“海河来婴”“相哺头巾”“相吾来婴”“去时母何”等11句,都是四字句,其语法结构不尽相同,而在天鉴十二年之前,诗歌中已有与之相同语法结构的例句。

其他,如笔者断句的《公莫巾舞歌行》中,还有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依着同样的方法,我们仍然可以在天鉴十二年之前的现存诗歌中,找到相同类型的语句例证,都能证明笔者的断句是存有先例而非随意凑句的。

进而,再从断句之后歌行体诗歌的内容上考察,是否语义连贯、明确。因为任何一个神经正常的作者,无论是所写诗歌是现实的抑或想象的甚至是梦呓,都会有特定环境下的内在逻辑,不可能前后轩桎。且看笔者所断这首诗。全文78句,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是前13句,叙述母亲清晨即起,为婴儿哺乳。全诗女主人公即乳母,亦即诗中“吾”。她因生活困苦,只得舍弃亲生婴儿公莫,四处漂泊,为他人婴儿哺乳。自然会想念亲生婴儿,因而诗一开始,便沉痛诉说:“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哺声。”意谓:我看不见婴儿公莫的时候,我徒唤奈何,我的婴儿在哪里啊?直到公莫到来时见到母亲,才能听到我的哺乳之声。”姥,即母。“何为卯时?为来婴,当思吾。”为什么清晨亦即“卯时”就要发出哺声?因为此时婴儿饿了,最思念我哺乳。其实,“明月之上转起”,明月升高时,我就起床了,可是,“吾何婴?”那时,我的婴儿在哪里啊?“吐来婴转去,吾哺声,何为吐?”吐,吐乳。为何婴儿吐乳?因为婴儿已经吃饱,故而吐奶。然而,作为亲生母亲,还想继续喂奶,故而问道:娇儿啊,为什么你吐了奶要走啊?难道你听不出这是我给你喂奶的声音吗?你为什么要吐奶啊?其恋恋不舍、难分难离的痛苦心情,已呼之欲出。

第二段,自“转南来”,至“涕下吾”,共16句:“转南来,婴当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下来吾。食草吾哺,声汝和,三年针缩,何来婴?吾亦老,吾平平。扪淫涕下,吾何婴?何来婴?涕下吾。”此段母亲进而具体诉说自己城上城下、往来辗转为婴儿哺乳。虽然我也像羊儿一样,能从城墙上下来,羊儿吃草,我在哺乳,吃草声与哺乳声相互应和;但是,羊儿自由自在,可以给自己的羊羔儿喂奶,而我呢?“三年针缩”,为人奴仆。“针缩”,《十六国春秋》《说郛》《太平御览》《同姓名录》《天中记》《御定渊鉴类函》等书都曾记载,“前凉张存,敦煌人,善用针。有奴,好逃亡。存宿行针,缩奴脚,不得动。欲别使,更以针解之。”用此典故,意在说明自己身为乳母,为人奴仆,没有自由,即使心想为亲生婴儿哺乳,“何来婴?”到哪里去寻找亲生娇儿?而且三年身为乳母充当奴仆的操劳,使其衰老,所以,当手捻,生生挤奶时,悲痛呼喊“吾何婴?何来婴?”亦即“我的娇儿在哪里?我的娇儿何时来?”自然“涕下吾”,我的泪水潸然而下。

第三段,自“哺声西”至“遥来婴弩心”,共24句,是乳母悲诉自己在走遍四洲四海为他人婴儿哺乳的艰辛里程中,苦苦思念亲生娇儿的心酸悲恸。“哺声西,结吾马,客来婴,吾当行。吾渡四洲,罗四海,吾何婴?”虽然是西行哺乳,历经四洲四海,跋涉千山万水,到处都有自己的哺乳之声,但她念念难忘的仍然是“吾何婴”“海何来婴?海何来婴?”意谓:我的娇儿何时来啊?”“四海之内哪里有我的娇儿?四海之内哪里有我的娇儿?”“海何来婴”一句,反复两次,一咏再叹,亲情难抑,思儿之渴,宛然可闻,感人犹深。(而宋人郭茂倩编辑《乐府诗集》收录《巾舞歌诗》,固然功不可没,却恰恰较之沈约《宋书》中《公莫巾舞歌行》少了“海何来婴”四字,不免令人遗憾!)而且,这种思子之苦,是在为人哺乳的艰辛之中体现的。“吾洛道吾治,五丈渡汲水。”她要亲自治理道路,亲自汲水饮用,一苦也;“骞蹇步哺谁?当吾求儿母”,她要拖着疲惫不堪的步伐,乞求他人之母,允许为之婴儿哺乳,二苦也;“何吾哺,声三针,一发咬时还弩心!”为什么婴儿吸奶一次,自己就像是被扎了三针?因为年已老的母亲乳汁不多,婴儿一时吸不出来,就要咬其,仿佛被弩箭射向心脏,三苦也。所以,乳母自然是“吾以邪”“意何零”,以邪,即“曀咽”,曀咽啜泣,情意凄零。

第四段,自“哺声复”至最后一句“母何何吾吾”,共25句,是母亲诉说与亲生娇儿久别重逢却又无奈离别的痛苦心情。“哺声复,相头巾!意何零何邪,相哺头巾,相吾来婴。”相,就是仔细端详。如同“相亲”之“相”。头巾,就是头上所戴之巾,男女都可戴之。它无论长短,都可作为舞之道具。而且,全诗是以哺乳作为红线,母亲为儿哺乳,亦常以巾拭嘴。故而此处“头巾”是与“哺乳”相连。在“哺声”五句之中,三用“相”,两用“头巾”二字,正是母子相会悲切之情渐近高潮之时,亦是“巾舞”主旋律画龙点睛之笔,所以,回环重复,一咏三唱。按说,母子久别重逢,自是激动非常、兴奋不已,读者也会盼望即刻出现子投母怀、热泪纵横的场景,然而,诗却顿生波澜:先是母子相互端详,似乎迟疑犹豫,热中有冷,令人凄凉,此一层也;母亲是:“母何何,吾复来,推拍意何零!”母亲怎么办呢?安慰娇儿说:“我还会回来的!”轻轻地拍抚着娇儿,情意凄零,此二层也。“相哺推,相来婴,推非母何吾复车,轮意何零子以邪。”母亲继续为娇儿哺乳,然后推开仔细端详;娇儿呢?却认为并非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只好乘车离别,听到那凄凉的车轮转动,娇儿也曀咽啜泣了,母子连心,心酸难禁,此三层也。“相哺转轮吾来婴,转母何!”哺过乳了,车轮转了,娇儿要走了,车轮转去的母亲又将奈何!依依眷恋中饱含无奈,此四层也。“吾使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母亲意零,娇儿啜泣,难分难舍,双双悲戚,此五层也。“使君去,时使来,婴去时母何!”无可奈何地痛苦绝别之际,暗含着“使其按时归来重会”的期盼,此六层也。“吾思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再次突出最为痛苦的别离之时,此七层也。“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何何吾吾!”何何,搪塞之语。意谓无话可说。据《图绘宝鉴》载,何尊师,不知何许人也。人问其氏族、年寿,但云何何;问其乡里,亦曰何何。时人因称其为何尊师。吾吾,不敢自亲之貌。《国语。晋语二》:“暇豫之吾吾,不如乌乌。”母亲去时思念的是娇儿何时再来,然而娇儿别时,焉能想到母亲今后将会怎样的无言诉说、不敢自亲的尴尬困窘呢!进而抒发母亲依恋不舍缱惓缠绵之意,饱含相见时难别亦难、再若相见更难堪的痛苦之情。此八层也。母之感情复杂细腻,却又层次分明。虽然彼此身影渐远渐断,但那母子深情,却是刻骨铭心,不绝如缕。至此,诗虽戛然而止,却是收到了景尽意不尽的艺术效果。足见,这确实是一首好诗。

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十一《志》第三《乐》曰:“公莫辞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思君去时吾何零子以耶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那何去吾 ”,认为“右一曲,晋《公莫舞歌》二十章,章无定句,前是第一解,后是第十九、二十解,杂有三句,并不可晓解。建武初,明帝奏乐至此曲,言是似永明乐,流涕忆世祖云。”其实,萧子显并没有对《公莫舞歌》真正“晓解”,既然说是二十章,所录却仅只十句;说是“章无定句”,他却明明分成了十句;说是“前是第一解”,到底指十句中的哪一句?是否是第一句?说是“后是第十九、二十解”,是否是十句中的最后两句?说是“杂有三句,并不可晓解”,到底是哪三句?似乎萧子显也没有真正破译全文。倘若按着笔者校订后并且加以句读的原文308个字来分章或曰分解,则应该是如下文:

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哺声。(第一解)

何为卯时?为来婴,当思吾。明月之上转起,吾何婴?(第二解)

吐来婴转去,吾哺声,何为吐?(第三解)

转南来,婴当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第四解)

下来吾,食草吾哺,声汝和,三年针缩,何来婴?(第五解)

吾亦老,吾平平。扪淫涕下,吾何婴?何来婴?(第六解)

涕下吾,哺声西,结吾马,客来婴,吾当行。(第七解)

吾渡四洲,罗四海,吾何婴?海何来婴?海何来婴?(第八解)

四海吾哺声,熇西马头想来婴。(第九解)

吾洛道吾治,五丈渡汲水。吾以邪!哺谁当求儿,母何意零邪!(第十解)

骞蹇步哺谁?当吾求儿母。(第十一解)

何吾哺,声三针,一发咬时还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遥来婴弩心。(第十二解)

哺声复,相头巾!意何零何邪,相哺头巾,相吾来婴!(第十三解)

头巾母何何,吾复来,推拍意何零!(第十四解)

相哺推,相来婴,推非母何吾复车,轮意何零子以邪。(第十五解)

相哺转轮吾来婴,转母何!(第十六解)

吾使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第十七解)

使君去时使来婴,去时母何!(第十八解)

吾思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第十九解)

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何何吾吾!(第二十解)

如此分为二十解或二十章,较之萧子显所分,是否更为符合原文之义呢?

如此以来,不就是一首有关母子相别相会的歌行体诗歌了吗?此诗之主旨大抵也不过是抒发作者思念母亲的哺育之情。唯是如此,《南齐书·乐志》才会有“建武初,明帝奏乐至此曲,言是似永明乐,流涕忆世祖云”之类记载。但是,至深莫过母爱。母爱集中于哺乳。“哺”是全诗诗眼。紧扣“哺”字,一咏三叹,执着缠绵,情深意长,感人泪下。而遣词用字,朴实无华,似乎亦无十分费解之处。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即使是文人诗,不是大都如此的吗?早年,杨公骥先生曾经从原文中析出过一首《巾舞歌辞》,不妨抄录于下:

吾不见公姥公姥

何为茂

当思明日之土

去何为?

士当去。

城上羊,下食草下食草

汝何三年针缩吾亦老

吾涕下涕下

昔结马

客当行

度四州略四海海

海四海

熇西马头香

洛道五丈度汲水

谁当求儿?

母何意零!

谁当求儿?

母何

意何零

意意何

何母:

意何零

意何零子:

母:

使君去时意何零子:

使君去时,使去时母

思君去时意何零子:

思君去时,

思君去时母

总共38句,但是其中至少却有“何为茂”、“士当去”、“昔结马”、“熇西马头香”、“何母:”、“使君去时意何零子”、“思君去时意何零子”等句,究竟是什么意思?马头为什么是香的?为什么突然冒出来个“何母:”“母:”?析其意者自己能说清吗?这样的歌辞,听者能听明白吗?古诗能歌,歌即是诗,歌行诗,既是可以案头阅读的文学作品,同时更主要是供听者聆听的乐歌。倘若如上那样的《巾舞歌辞》,古之听者能以听明白吗?

当1985年杨公骥先生将原作修改增订后,析出的《巾舞歌辞》是:

一吾不见公莫(姥),时吾何婴

公来婴姥时吾哺声何为茂?时为来婴,

当思吾明日之土,转起吾何婴土来婴转。

二去吾哺声何为?士转南来婴当去吾!

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下来吾(婴)食草吾哺声,

汝何三年针缩何来婴,吾亦老!

吾平平门淫(频频扪涕)涕下吾何婴,何来婴涕下吾哺声。

三…………

《古今乐录》曾说:“巾舞古有歌词,讹异不可解。”我们读了杨先生复原的这首歌词,有些词句不是同样“讹异不可解”吗?

至于《公莫巾舞歌行》,是否是代言体,是否是汉代已有戏剧雏型的铁证,是否因此而要改写我国戏曲之史,原文的价值究竟何在?诸如此类,均须在弄清其基本含义究竟指的是什么之后,才能回答。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其实,这就是一首歌行体诗歌,尽管有情节、人物,但是演唱的不是戏剧,而是唱的诗歌。似乎没法以此来证明汉代或者魏晋南北朝已经产生了戏剧或其雏型。《诗经》《楚辞》中某些篇章,都有人物和故事情节,但将其视为戏剧或者戏曲雏型,都是有些牵强的。

①《公莫巾舞歌行》,见梁沈约撰《宋书》卷二十二《志》第十二《乐志》四,中华书局出版,1974年10月第1版,635页。在《南齐书》、《乐府诗集》等书中也有收录,只是文字多少,与《宋书》稍有不同,亦称《巾舞诗》。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十一《志》第三《乐》中所录《公莫舞辞》只有40个字:“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思君去时吾何零子以耶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那何去吾”。《南齐书》,中华书局出版,1974年2月第1版,194页。宋郭茂倩编撰《乐府诗集》,所录《巾舞歌行》为304个字,较之《宋书》少“海何来婴”四字。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11月第1版,787页。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9月第1版,278页。

③杨公骥《西汉歌舞剧巾舞〈公莫舞〉的句读和研究》,载《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第一辑。

④赵逵夫《我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演出脚本研究》,载《中华文史论丛》1989年第一辑。姚小鸥:《我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演出脚本研究商榷》,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三期。张洪宏:《〈公莫舞〉研究述评》,载《文学遗产》1990年第四期。叶桂桐:《汉〈巾舞歌诗〉试解》,载《文史》39辑,中华书局出版,1994年4月。

⑤赵逵夫《我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演出脚本研究》:“由歌辞可以看出,《公莫舞》全篇反映出公、姥、儿三个人物,大体内容是说儿要到远方去戍守三年,公(父)、姥(母)悲伤不忍分离。数年后儿子回来,母子相见,悲痛万分。”载《古典文献论丛》,中华书局出版,2003年7月第1版,129页。

⑥叶桂桐《汉〈巾舞歌诗〉试解》:“我的结论是《公莫舞》(《巾舞歌诗》)是一般歌舞,不是歌舞剧,不是歌舞剧之演出脚本。以此推论中国戏剧脚本产生时间比以往的结论提前了一千多年,恐不妥。” 载《文史》39辑,中华书局出版,1994年4月。

⑦张洪宏《〈公莫舞〉研究述评》:“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我国古典文学界对于巾舞歌辞《公莫舞》的研究,不仅已经取得了揭示‘庐山真面目’的成果,而且还向戏剧史研究界发出了‘冲击波’,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认为我国戏曲之真正开始在元代,后来,有学者在《永乐大典》中发现了《张协状元》等三个剧本之后,遂将中国真正戏剧的开始提到了南宋时代。至于对戏剧史著述说到巾舞《公莫舞》,则充其量是根据《晋书。乐志》‘项伯之遗式’说,推断其中有故事表演,将它以‘中国的戏剧胚胎’目之(如周贻白《中国戏剧史》)。现在,《公莫舞》的真正面貌及其性质得到恢复和论证,使我国现存最早的戏剧脚本及对戏剧的产生时间均提前了一千多年,这将促使我们对北宋以前的戏剧作新的认识、估价,进行新的探讨”。载《文学遗产》1990年第四期。

⑧最近几年,在陆续发表的研究《巾舞歌诗》的文章中,崔炼农《关于乐府古辞〈巾舞歌诗〉》就是想通过发现所谓“奇数解”和“偶数解”的“规律”,来驳斥“巾舞歌诗为剧本脚本”说。见《中华艺术论丛》第三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207页。

⑨《齐鲁学刊》,《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5期,第81-85页。

⑩萧子显《南齐书》卷十一《志》第三《乐》,中华书局出版,1974年版,第194页。

刘跃进《古今乐录辑存》,见《玉台新咏研究》,中华书局出版,2000年版,146页。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十一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描写亲情的诗歌 篇十二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关于亲情的诗歌 篇十三

鸟作为意象,在中外古今的诗歌中普遍存在,在《当诗人》中,诗人还原了鸟自由快乐的本真天性,诗人即将从长篇小说创作的劳役中解放,转向自由快乐的诗歌创作,主题上从传统的族裔关注和作为“女勇士”的战争中解放出来,开始关注战争之后的问题——呼吁世界“和平”,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更深一层的人文关怀;同时通过诗人与鸟儿的和谐相处,体现了诗人的生态观。

作者简介:陈富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华裔文学。

Abstract:The image of Bird in the poems is ubiquitous at all times and all over the world. Maxine Hong Kingston's first poem, To be the poet , is publish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in year 2000 . In the poem, the poet gives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birds .Maxine would be freed from her tedious longbook and turn to the poem writing---- free ,happy and innocent. And the theme is also changed from "the woman warrior" to "the returning home "after the war, Maxine begins to pay attention to world peace , expressing a wide sight of her and a further concern of human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poem gets along well with the birds, and reflects her eco-awareness.

Key word:To be the poet Birds free and peace ecological harmony

Author:Chen Furui is a postgraduate studen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she is major in Chinese-American Literature. Email:cfrsnow@

【关键词】 《当诗人》 鸟 自由和平 生态和谐

鸟,这个天空的精灵,自古以来就受到诗人的青睐,被作为诗中的意象,中外古今不乏其例。从诗经中的“晨风”(即鹞鹰)到杜甫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从李白的“大鹏赋”到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从陶渊明的静态“归鸟”到泰戈尔的动态“飞鸟”,鸟不仅在诗歌中穿梭,在散文、小说中也是频频出入。中国古典诗歌中把鸟作为意象的例子不胜枚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华裔作家汤亭亭初作诗歌,诗中就有很多以鸟作为意象的例子。2000年,哈佛大学出版了汤亭亭的诗集《当诗人》,这部111页的诗集是她在哈佛大学威廉·梅西讲座的基础上出版的,出版之后深受好评。全书除了诗歌之外,还有一部分起着连接和解释作用的散文,在为数不多的诗歌中,诗人多次以“鸟”这一自由的化身来作为诗歌的意象。所谓意象是指“意中之像”,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人在诗歌中通过运用鸟的意象不仅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生态和谐的关注。

在诗集中诗人多次呈现鸟,而并没有具体的指明是什么鸟,犹如唐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中的鸟。我们称这类泛指而没有具体说明的鸟为“无名小卒”,但它在诗中却不是无足轻重,在所有描写鸟的诗篇中所占比重最大。鸟与诗歌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汤亭亭的父母。诗人在第一部分“我选择了诗人的生活”中引用了父亲喜欢的一首诗:"over the river,more rivers/over the mountain,more mountains"?(48),与中国传统说的“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母亲喜欢与父亲共同“创作”诗歌,即将父亲的诗绣在一块布上。这首诗母亲用“在树上的鸟儿和花、水中的鸟,还有天空中的龙和凤凰”来阐释它的内涵。诗人没有具体描写这些景物具体是如何组合的,但其中的美和妙我们不得而知。诗画具有相通性,这在莱辛的《拉奥孔》和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都早已有论述,用鸟的形象来阐释诗歌的含义,不仅是传统,也是母亲的创意,更是父亲诗歌中所蕴含的意境的完美呈现。

在5月27日?的一首诗“不错的冥想”中诗人这样写:

正常,甜美——水生/植物——/昨夜的梦——/梯子把我们带到/天堂和黑暗世界的/另一边和植物的根部——这将会是/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父亲和我/再次相逢。/梯子通往/母亲的卧室/如果我们在那里放食物/鸟儿就会来,/这些生物/来自父亲的世界/妈妈说不要喂/他们,让他们留在房间里。(18-19)(诗歌译文部分参考邵怡的翻译)

诗人的思维在冥想中跳跃,思路随着文字的流动而流动着,植物、梯子、梦、鸟,还有父亲、母亲。对作者创作小说和诗歌影响最大的父亲,诗人只是轻轻的提到,对父亲去世的伤感,诗人也在思维的游离中将其淡化,我和父亲再度相逢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对母亲,诗人选取鸟儿作为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回忆了和母亲之间的“对话”,这只鸟儿来自父亲的世界,在母亲的诗人的意识里,通过挽留鸟儿可以挽留父亲生活的影子,以此来转移对父亲的思念,对家人来说,是一种精神的慰藉。鸟就像一个穿越时空的使者,把不在同一个时空的父亲和我、母亲联系在了一起,把原本的感伤淡化并通过鸟儿的情感转移使其变得温馨。

在另外一首同样属于冥想的诗中,诗人描写了她和越战退伍作家在禅宗中心静修时的幻觉体验:

我已经强制安静。我必须安静下来/自己静,其他人静/我能听见静吗?有没有静这样的东西?/空中充满鸟的歌声/飞机声,汽车声,马达声/昆虫马达声,拖拉机马达声/隐藏的渗透一切的静/可包含充塞在空间的声音?/时间可以。理念可以/红尾鹰转圈越转越小/反闪———地震!爆炸!/放射的激光剪穿每处地方/砖铺的路坍塌。砖块埋葬小孩/我呼叫厄尔———他还好/我有理由———地震!爆炸!/取消讲课,不作个别辅导/不,我需要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我走过去,穿过纷纷落下的砖块/我醒了,又去了学校。(参见张子清在《中华读书报》的翻译)

在这首幻觉闪烁的诗歌中,诗人细腻的描写了她思维的每一步移动。静从一开始强迫自己安静的动词到名词——作为一种可以聆听的声音,是诗人在静修时候特有的体验。安静,安静的空气中充满了鸟的叫声,还有其他各种声音,静可以包含这一切。这和中国古代诗人王藉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具有同样的修辞效果,更加衬托了诗人所要表达的静,以动衬静,从而使得静变得更加安静。把一切喧嚣转化为静,这和诗人关注点的转换是息息相关的。在南京大学的访谈中她曾经提到:“沉默,静思能治愈人的心灵,帮助人们重建自我、恢复热情与精力。沉默也能令人停止争论,不再谈论自我。从描写令人窒息、压抑的沉默到展现诗人获得平静、恢复创造力的沉默,我在写作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诗人对女勇士打破沉默的战争有了新的理解,在战争之外,可以通过静修,在充满鸟的叫声的“安静”中沉思更能够找到自我,更能够重建自我。

诗人在呼唤缪斯的时候,内心里的思考依然是通过鸟儿来完成的:“心脏再次快速地跳/鸟欢快的叫,询问,询问。问什么呢?”诗人用分行的诗句代替散文来表达内心的想法,是走向诗歌创作的一个步骤。鸟作为一个载体抒发了诗人在呼唤时的感情,它欢快的叫声仿佛在追寻着什么问题,而真正思考和追寻的主体依然是诗人。鸟无处不在,诗人在不同地方感受诗歌的时候,鸟在她的思维里游走,鸣叫、追问。清晨,我在阳台上:

清晨,月亮渐渐的淡下去了/我站在南边的阳台上。在我的右边,西边,/Tamalpais的大雾逐渐散去,呈现蓝色的山,蓝色的海湾,蓝色的天空。/鸟在问着问题——没有答案。/它配偶的叫声就是一个问题。爱我吗?爱我吗?/我有点紧张,感觉到冷/就进了房间。更清晰的看到/Mt.Tam,透过玻璃门。/今晚我会回到这里看有什么改变。(38)

正因为鸟在诗人的思维中无处不在,所以在诗歌的叙述中才可以随手拈来为己所用,无意间提到的一个比喻也是用的“鸟”:“一个婴儿哭了,从顶上的窗玻璃飞下/一个圣诞卡就像一个鸟,让我想起我的弟弟。/厄尔在水里的呼唤/一阵雨就像一场及时雨/万事都是相通的。/我慢慢老了,每件事/都会有一个关于生命的遐想。”(41)在春天的第三天,2000年的3月22日,诗人写到:清早,一个鸟在说话/Me Me Me /Do Do Do。诗人用一首名字是《鸟》(Birds)的诗歌来表达了她在这一天清晨更多的思考:“我住在一个地方太久,/鸟儿用我的白发/织起它们的巢。”鸟和作者的关系我们可窥一斑。这一新奇的比喻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人在海德公园散步喝茶的时候看到了两只在水上跳舞的鸟。“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鸟——长长的脖子,长长的腿,长长的喙——面对面的跳舞。他们看起来像长长茎上的花,一圈圈的移步、摆动,面对面做着同样的动作。”(53)对这样的两只鸟,诗人观察的饶有兴致,描写的生动活泼。两只自由快乐的鸟,和诗人此时与厄尔的心情遥相呼应,也体现了诗人此时轻松惬意的心态,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在“雪豆春收”这一首诗中,诗人写到:

他们都比我高。/我边摘边品尝,/拣出大而且平的和一些很小的/留下一些饱满的去皮或作为种子。/紫色和淡紫色的花正在开放/还有蓝色的花儿正在前方向我示意/触及到了我的脖子。/我站在高高的盒子上,可以摘取更多,/想起了母亲和父亲每季都种豌豆。/当他们再也看不清的时候,我的母亲就告诉我/怎么样在每个土墩里种三颗种子。/每天,晚饭后,在门前散布/鸟儿会在我周围边吃边唱。我无与伦比的幸福。(86_87)

这首诗2004年被选入了《埃迪森文学选集:伯克利诗歌漫步》,诗人认真回忆了收获豌豆的过程,豌豆长的都比我高,我站在凸出的盒子上,边摘边平常,边挑选种子。豆子还开着各种各样颜色花,蓝色的、紫色的、淡紫色的。这一过程是幸福的、快乐的,我回忆起了父母每年都种豌豆,母亲如何教我播种。这一简单的幸福鸟也是知道,每晚当我散布的时候它们就会围在“我”的周围,边吃边唱,并不害怕我。鸟因为我快乐,“我”因鸟的快乐而更快乐。鸟的快乐犹如一种幸福环绕着我,鸟是一种烘托,使得我变得更加幸福,诗人的快乐和鸟的快乐完美的融合成为了一个整体。

在这些泛指的鸟之外,还有一类鸟如云雀、蜂鸟、鹤、鹳、鹭等具体所指的鸟在多首诗歌中出现。在诗集的开篇,诗人就说“我要做一只云雀,从劳役中解放出来”(3)。云雀是产在东半球的一种雀,也即是我们常说的百灵鸟,一般生活在开阔的野外,以善于歌唱(尤其是在向上直飞时)著称。云雀作为意象在诗中十分普遍的,比如雪莱的诗歌《致云雀》历来广为传诵。诗人所指的云雀其实是一个自由的化身,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的高歌。在经历长篇小说的写作,尤其是1990年奥克兰大火烧毁了她《第四和平书》的手稿,在这之后重新创作《第五和平书》,创作使得她失去了很多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因此她想从长篇小说的写作中解脱出来,做一只在高空中的云雀,创作诗歌,等待缪斯的降临,自由而且幸福。

在诗歌《春雨》中:栏杆上的水珠,/山中的薄雾。/心中极度喜悦,/干旱之后的解脱/这两日,高空中还有层层云朵。/是一只鹳——是一只鹤——但鹤都是成群的——一只鹳/一直飞越街角的屋顶,/阁楼,降临在另一个屋顶,/然后飞向西南方。/我跟在后面追/回到家后认出了它,这是一只蓝色的大鹭。/蓝色的大鹭是可能出现在城市里的。(72)诗人看到一只鸟,但不确认是什么,心中就感到疑问:是鹳?是鹤?但忽然想到鹤是聚一般是聚集成群的。认为应该是一只鹳。鹤,在中国古代象征着飘逸、自在和纯真,常用来象征不受俗世困扰的人物,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鹤或者神鹿为座骑。诗人对一只像鹳一样的鸟儿的追寻也正是对这种自由生活的追求。在诗歌的结尾处,诗人写到“在城市的上空出现一只鹭是可能的”,鸟儿可以在人群聚集的城市里自由飞翔,这也反应了诗人的生态和谐观。

同样在另外一首诗《鸟》中,作者通过与鸟的嬉戏更好的表达了这一主题:

我住在一个地方太久,/鸟儿用我的白发/织起它们的巢。/我很乐意它们也认得我。/我与蜂鸟做游戏。/我用喷洒的水管玩耍,/蜂鸟随着水,/环飞滑翔,转向盘旋,飞跃。/………/有只黄色的鸟几乎什么都不是/而就是一枝芦笛,一架会歌唱的管乐器。/它的喙大张得如嗓子,如身体一样宽,/反反复复颤鸣。/它是有黄色羽毛的歌的皮囊,/它终日歌唱。(41-42) (参见邵怡的翻译)

在这组诗歌里,诗人由我写到鸟,我在一个地方住的太久,我的头发慢慢发白,鸟可以用我的白发筑起它的巢,我也乐意鸟能够认出我,我们已经可以像老朋友一样交流、玩耍。诗人生动的描绘了她和蜂鸟之间的嬉戏,与鸟儿的真诚交流、和谐相处,使得她在对鸟的歌唱中忘记了自我。一方面源于诗人对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说明了诗人对生态的关注,与鸟类的和谐相处,代表着诗人和谐的生态观。这与诗人所追求的禅宗,在《第五和平书》中反对战争、强调和平的观点都是息息相通的。

对于鸟的叫声,一直受到诗人的关注。比如所描述的红衣主教鸟即红雀的叫声,据说它全年唱着各种快乐的歌声,歌声千变万化,多达二十多种。鸟的叫声一般是比较欢快的,尤其是一年四季唱着快乐歌声的红雀,她的声音更是悦耳动听,更是增加了诗人的愉悦心情。

菩提的根上到天蓬的顶上/下面是汩汩的溪流/我想,伊甸园并没有消失/厄尔和我正在穿越伊甸园/时而牵手,时而/一前一后的走,时而说话/时而沉默。我最爱的/那个人。结婚三十七年了。/两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动物跳来跳去/轻轻的啃这啃那/他们不是兔子,不是山羊/不是绵羊,也不是骆驼的幼崽。红色的条纹/突然红色在一片绿色中时隐时现/那是红雀。鸽子咕噜咕噜叫。持续的唧喳——/是雀类。白色的飞机——八哥/冲来冲去,大声笑着,蹦啊,跳啊 咕咕 咯咯咯咯咯咯/厄尔说,“教他们唱鸟儿的歌曲”。(101—102)

诗人在诗集的开篇就提到,她一直为长篇所累,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没有能够给予家人太多的爱,现在她和厄尔一起,他们一起结婚37年了,两个人一起挽手而行,或一前一后有默契的行走,甚至都不需要言语,或交谈或沉默都很自然,看到两只动物在眼前跳来跳去,还有欢快的鸽子、红雀又是叫着,又是跳着,惬意的幸福洋溢在诗行里。红雀鸟快乐的歌唱仿佛是一首背景音乐,更加衬托了诗人和丈夫在一起的幸福生活。

鸟生活在天空中,能够自由飞翔,这是我们对鸟类的一个共同的认识,但是鸟生活的背景也会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而有所起伏和变化,或明媚,或阴暗,或开阔,或狭小。比如高尔基的“海燕”,背景是暴风雨来临前汹涌翻滚的大海,以此来体现海燕的勇敢。在《当诗人》中,诗人笔下的天空是开阔的,也大多是蓝色,而非阴雨连绵或者灰蒙蒙的。这在鸟生活的背景中多次提到。比如“我坐在竹椅上/看着南边的小山: 蓝色的天空下蓝色的远山/绿色的墓地还有我们的房子/我在行道树上系上绿色的塑料/”(33),“蓝天的山,蓝色的海湾,蓝色的天空”(39)这些均是鲜亮的颜色,阳光透过鸟儿折射着我们的心情。还有美丽的云朵,“云朵在天空涌动。/一朵云正坐在地面上。”这些描写更加增添了天空的美丽,在这样的高空自由飞翔,鸟儿具有更加愉悦的心情。

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讲,鸟儿所生活的外部环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自然界,一个是人类社会。鸟能够从天空到地面与人们亲密接触,如诗中所描写的与黄蜂鸟的嬉戏、在诗人周围边吃边唱的鸟,在城市上空自由飞翔的鹭,这与人们对生态的关注是不可分的,如果这一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鸟是不会发出欢快的叫声的。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能够与鸟和谐相处,无论是与蜂鸟的嬉戏也好,还是在城市上空飞翔的鸟也好,人与鸟的和谐虽然只是人与自然的一小部分,但也从这个侧面反应了作者和谐的生态观。

诗人运用鸟的意象首先还原了鸟自由快乐的本真天性,以往诗人笔下的鸟往往承担了多重涵义,比如作为政治抱负的载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或抒写离别的伤痛——“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或彰显忠贞不渝的爱情——“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等。在汤亭亭的诗歌里,鸟儿回归了本真的意象,是自由的象征,是精神的慰藉,是快乐的来源,其中代表着诗人对自由的追求,我们可以像鸟儿一样同享同一片天空、和平共处,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快乐、幸福。从诗集所收录的诗歌来看,并没有太多哲学性的深沉思考,相反其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探寻,对和平的渴求。诗人一开始提到加里·斯耐德把她称作禅宗诗人,诗中弥漫着诗人的“禅思”。通篇弥漫的自由、轻松和幸福,从诗歌中反复出现的“free”、“happy”等词可窥一斑。在愉快的氛围里面,诗人真诚的表达着自己的每一次思想的变化,不懈的追寻着对作为一个诗人的自由的渴望。运用了鸟作为这一愿望的代表,一方面充分展示了鸟这一自由精灵的特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居高临下的一个观察视角: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以更开阔的视野,思考、观察我们所生存的空间,诗歌包含了诗人更多的人文关怀。

汤亭亭在诗中反复提到要一个自由的诗人,等待缪斯的降临。她即将走出以前小说所关注的族裔问题的烦扰,从小说的创作中走出来,犹如从战争中走出来。诗人在结尾写道:“我在用一首诗结束这本长书,所有那些散文加在一起就成了这首诗。如果我没有把自己放到一个诗意的境界里,我可能就不会想到以这种方式结尾。我穿过了一道诗之门,从战争故事中走了出来。”(110-111)诗人也坦然承认自己以后创作所关注的方向不再是族裔问题,而是对和平的呼唤;不再是“女勇士”花木兰,而是在战争结束后“归乡”的花木兰。诗集的最后,汤亭亭重新翻译了花木兰的诗歌,其中提到花木兰“六过家门”都没能去父母的坟墓上献祭,融进并变异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汤亭亭是一个十分有想象力的作家,她喜欢把漂洋过海后的中国神话、传说拿来为我所用,并不在乎因此而引起的争议。想象,对于诗人创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诗歌的道路上汤亭亭会走的更远,我们将会以关注的眼光期待着。

注释【Notes】

? Maxine Hong Kingston:To Be The Poe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本文所引诗歌,均出自此版本,下文只表明页码。诗歌的部分译文参考张子清教授和邵怡老师的翻译,未注明者为笔者自译。

? 诗集中的每首诗歌都标明了写作日期,诗人像记叙日记一样真诚的用诗歌娓娓道来。南京大学张子清教授有文章——“汤亭亭:她的诗集像一本日记”。

? 参见“和平·沉默·叙述技巧:《第五和平书》创作谈”,原载方红:《华裔经验与阈界艺术——汤亭亭小说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170。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Maxine Hong Kingston:To Be The Poe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邵怡:“花甲之年的禅思——解读汤亭亭《当诗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4(2007):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