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6篇9-17-98

昨晚在整理一些资料,其中一项是包括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框架结构,我曾在《新旧会计准则差异》里整理过相关资料,但由于最近几年出台的法规政策不停的更新,恰好又在网上看到了这篇文章,所以想转过来大家一起看看,毕竟在中国上市公司、集团公司等大中型企业还是占少数,小企业占到近7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小编枫为家人们整理的6篇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企业会计准则 篇一

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6篇9-17-98

【关键词】小企业;《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差异

我国企业结合行业特点,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四种类型,其中,小企业的数量约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7%,从业人员约占53%,资产总额约占42%,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并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了尽快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促进我国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财政部于2011年10月正式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并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的小企业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专门为小企业“量身定做”,它的实施必将对小企业会计实务产生深远的影响和规范指导作用,为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为纲,借鉴《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简化理念,对小企业经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同时立足于小企业的长远发展,与《企业会计准则》保持了有序衔接。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准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即可满足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又可体现会计核算的成本效益原则,将《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对二者之间的异同进行分析,有助于小企业在处理会计实务问题中准确把握《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本文主要从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和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协同等三个方面对《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异同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会计科目上设置方面的异同

《企业会计准则》共设置会计科目162个(其中一般企业93个),几乎涵盖了所有企业的各类交易或事项,而《小企业会计准则》针对小企业规模小、经济业务相对简单的特点,只对经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因此只设置会计科目66个,虽然数量明显减少,但是在会计科目名称与核算内容上与《企业会计准则》保持了一致。小企业拥有一定的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利,《小企业会计准则》第3条规定:符合本准则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本准则,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时,或者因为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时,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科目名称与核算内容上保持一致,既为小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提供了方便,又为提高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奠定了基础。

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差异

《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简化理念,贯穿于《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列报的相关规定,是《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小企业规模小、会计核算质量参差不齐,简化小企业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标准,符合小企业现状,有利于降低会计核算成本,提高会计核算效率。

(一)会计要素确认方面的差异

由于在小企业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较少且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的确认上进行了简化,主要体现在收入要素的确认。以销售商品收入为例, 《企业会计准则》对于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需要同时满足五个条件,其中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为重要条件,特别关注风险报酬是否转移,而这一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具备相应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否则将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在发出商品且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同时就几种常见的销售方式明确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时点,淡化了风险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大大减少了财务信息的不确定性,避免了人为调节利润的风险。

(二)会计要素计量方面的差异

会计计量,是指根据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确认和列示会计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以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在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着方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的计量上除了几种确实无法获得历史成本的情况以外(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盘盈、政府补助资产没有凭证),统一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1.对小企业的资产要求按照成本计量,不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小企业会计准则》第6条规定:“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笔者对这条规定的理解是:历史成本比较容易获得,且具有确定性与可验证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然而,其中有关减值迹象的判定、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以及折现率的估计等无一不涉及到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小企业的资产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简化理念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重要体现。

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 篇二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115-02

会计规范化的问题不能孤立地看,要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规范化的问题。

一、企业自身不断完善

要解决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企业要通过提高企业全员素质、建立健全财务机构和制度、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等措施,苦练内功,不断完善自身。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存在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对会计核算机构的重视不够等问题,这与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有很大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定期举办高级人才业务培训班,广泛宣传新出台的会计法规、会计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使企业的领导者了解会计知识,能够看懂会计资料,进行财务分析并做出科学的财务决策;同时,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在会计工作中的职责,判断自己和会计人员的行为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真正担当起会计责任主体的重任。中小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我们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就必须抛弃陈旧的管理观念,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这其中就包括建立完善的财务机构,完善的财务机构将会改变目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各种不规范现象。管理者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企业全员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已经经历类似情况并成功克服这些问题企业的宝贵经验,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的监督机制。例如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置独立于企业财务机构之外的内部审计机构,由专门的内审人员履行内部监督职能;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可由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互查进行监督检查,也可以通过选举出本企业职工代表组成财会督导组进行不定期联查的形式,实现内部监督检查。通过这些方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监督模式,促进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三)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机构和制度

中小企业应尽快健全已有的会计机构,并且尽力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切实推行会计持证上岗,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按我国会计法律法规规定,单位会计岗位的会计必须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中小企业必须严格要求,所有会计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这样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把不符合要求的人员排除在企业会计岗位之外。还要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现状,加大现行会计制度特别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培训力度,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全面推进中小会计核算规范的重要环节。培训可以多种形式,如各级地方会计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等等。通过各种渠道的培训和教育,以达到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切实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确保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的顺利进行。

(四)全面推进企业会计电算化

很多企业的会计核算还停留在对现金等数据的简单统计上,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记账是时展的必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某些信息的资源共享,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因此,中小企业应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为会计规范化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快中小企业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二是加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五)全面贯彻落实各项会计准则

全面、快速贯彻企业新会计准则体系。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企业要抓紧时间,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了解、掌握新会计准则的实质,更新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

二、优化企业外部环境

在企业自我完善的同时,国家也要加强立法,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近两年来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全国人大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反映了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战略决策。这部法律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还从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规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该法的执行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的困难,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各级政府部门、银行金融机构及社会服务部门要按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小企业会计制度》已于2005年1月开始执行,对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仅通过这一两部法律来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多方面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外部环境,加强监督引导。

(一)制定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的会计准则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但是还未将中型企业纳入其中。我国还应该制定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由于中小企业业务量比较少,会计核算一般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交易类型有限,经营活动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简单的数据,没有对数据产生深层次分析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对这样企业的会计工作采用不同的规定,在需要设立独立会计机构的企业中,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如出纳、总账与稽核,出纳与总账、明细账的分离等,对于会计核算可以适当简化。另外,中小企业行业涉及面广,会计科目设置上应考虑通用性;对于企业财产和与个人家庭支出相互占用的情况,应设置往来账户加以核算;.适当放宽凭证的认定,而非单认定统一发票为唯一合法的凭证,以解决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合法凭据的问题等。

(二)通过政策引导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早成的。企业的生存环境良好也有利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健康发展。例如:我国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政府支持等反与大企业或国有企业相比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就可能造成企业在资金不足是融资困难,没有足够的担保也得不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有效支持。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等措施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我国政府已经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还可以通过由政府引导建立中小企业基金。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的入会费,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国家机关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

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我国的会计监督是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其中前两种属于外部监督。国家监督是由财政、税务、银行、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督。

财政部门首先应指导督促中小企业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账簿体系。根据有关法规规定:中小企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账簿体系,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要及时严肃处理。财政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依法建账。其次,应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财政部门应依据有关法规做好以下工作:(1)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企业聘用会计人员必须达到一定学历、持有国家财政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否则予以惩罚。(2)定期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并充分发挥其作用。(3)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要取消其任职资格,吊销有关资格证书,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最后,财政部门应督促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核算制度。

税务部门也应改进查核方式,侧重于进行实质性查核,确实扫除逃漏税企业,以建立公平的纳税环境,改进税务人员对于中小企业的态度,并建立税务人制度,以增加税务申报速度,减轻税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以便全心进行查核工作。

(四)加强社会监督

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 篇三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

会计规范化的问题不能孤立地看,要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规范化的问题。

一、企业自身不断完善

要解决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企业要通过提高企业全员素质、建立健全财务机构和制度、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等措施,苦练内功,不断完善自身。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存在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对会计核算机构的重视不够等问题,这与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有很大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定期举办高级人才业务培训班,广泛宣传新出台的会计法规、会计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使企业的领导者了解会计知识,能够看懂会计资料,进行财务分析并做出科学的财务决策;同时,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在会计工作中的职责,判断自己和会计人员的行为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真正担当起会计责任主体的重任。中小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我们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就必须抛弃陈旧的管理观念,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这其中就包括建立完善的财务机构,完善的财务机构将会改变目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各种不规范现象。管理者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企业全员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已经经历类似情况并成功克服这些问题企业的宝贵经验,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的监督机制。例如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置独立于企业财务机构之外的内部审计机构,由专门的内审人员履行内部监督职能;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可由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互查进行监督检查,也可以通过选举出本企业职工代表组成财会督导组进行不定期联查的形式,实现内部监督检查。通过这些方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监督模式,促进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三)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机构和制度

中小企业应尽快健全已有的会计机构,并且尽力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切实推行会计持证上岗,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按我国会计法律法规规定,单位会计岗位的会计必须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中小企业必须严格要求,所有会计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这样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把不符合要求的人员排除在企业会计岗位之外。还要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现状,加大现行会计制度特别是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培训力度,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全面推进中小会计核算规范的重要环节。培训可以多种形式,如各级地方会计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等等。通过各种渠道的培训和教育,以达到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切实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确保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的顺利进行。

(四)全面推进企业会计电算化

很多企业的会计核算还停留在对现金等数据的简单统计上,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记账是时展的必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某些信息的资源共享,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因此,中小企业应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为会计规范化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快中小企业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二是加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五)全面贯彻落实各项会计准则

全面、快速贯彻企业新会计准则体系。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企业要抓紧时间,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了解、掌握新会计准则的实质,更新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

二、优化企业外部环境

在企业自我完善的同时,国家也要加强立法,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近两年来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全国人大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反映了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战略决策。这部法律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还从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规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该法的执行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的困难,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各级政府部门、银行金融机构及社会服务部门要按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小企业会计制度》已于2005年1月开始执行,对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仅通过这一两部法律来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多方面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外部环境,加强监督引导。

(一)制定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的会计准则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但是还未将中型企业纳入其中。我国还应该制定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由于中小企业业务量比较少,会计核算一般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理,交易类型有限,经营活动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简单的数据,没有对数据产生深层次分析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对这样企业的会计工作采用不同的规定,在需要设立独立会计机构的企业中,要注意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如出纳、总账与稽核,出纳与总账、明细账的分离等,对于会计核算可以适当简化。另外,中小企业行业涉及面广,会计科目设置上应考虑通用性;对于企业财产和与个人家庭支出相互占用的情况,应设置往来账户加以核算;.适当放宽凭证的认定,而非单认定统一发票为唯一合法的凭证,以解决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合法凭据的问题等。

(二)通过政策引导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早成的。企业的生存环境良好也有利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健康发展。例如:我国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政府支持等反与大企业或国有企业相比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就可能造成企业在资金不足是融资困难,没有足够的担保也得不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有效支持。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等措施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我国政府已经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还可以通过由政府引导建立中小企业基金。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的入会费,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国家机关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

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我国的会计监督是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其中前两种属于外部监督。国家监督是由财政、税务、银行、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督。

财政部门首先应指导督促中小企业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账簿体系。根据有关法规规定:中小企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账簿体系,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要及时严肃处理。财政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依法建账。其次,应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财政部门应依据有关法规做好以下工作:(1)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企业聘用会计人员必须达到一定学历、持有国家财政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否则予以惩罚。(2)定期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并充分发挥其作用。(3)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要取消其任职资格,吊销有关资格证书,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最后,财政部门应督促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核算制度。

税务部门也应改进查核方式,侧重于进行实质性查核,确实扫除逃漏税企业,以建立公平的纳税环境,改进税务人员对于中小企业的态度,并建立税务人制度,以增加税务申报速度,减轻税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以便全心进行查核工作。

(四)加强社会监督

小企业会计准则 篇四

市政府办公室:

我委根据文件精神,从5月上旬起,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务收支情况

在财务工作过程中,本单位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根据本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所发生的各项业务事项均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在安排支出时,分轻重缓急,保证常规和重点支出需要,既体现实际工作需要,又考虑财力可能,根据办公室各项工作任务,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有保有压,确保重点,统筹安排,合理支出。

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在建立并实施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过程中,制定了《财产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有效地实施了内部监督和控制,保证了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单位财产的安全,加强了对本单位财产物资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了各种漏洞的发生,达到了以下三点要求:

1、明确了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使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以明确责任,防止舞弊,各项业务事项得以有序进行。

2、明确了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和审批人的权限和责任,规范了各项资金的使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3、明确经费支出的范围和开支标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经费开支,杜绝了浪费现象的发生。

三、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在固定资产购置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进行采购,并根据有关规定,建立了账簿、款项和实物核查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会计人员对各项财物、款项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及时进行记录、计算、反映、核对等。一方面做到账簿上所反映的有关财物、款项的结存数同实存数一致;另一方面通过账簿记录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的核对,保证账账相符。无固定资产不入账,公物私用及其他违规问题。

四、存在问题

通过自查,我委在财务管理和财务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实施内部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时,还未能完全达到《会计法》所规定的要求,预算管理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稽核制度尚未建立健全,今后要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制度,实行更有力的措施,力求将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小企业会计准则》解读 篇五

[摘要]《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1年10月18日,并将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本文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与《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方面差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企业 小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处理

纳税调整

《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1年10月18日,并将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废止。《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促进小企业改进和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政府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小企业规模小、业务简单、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相对单一等实际情况,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方面进行了适当简化,并减少了与税法的差异从而减少了小企业的纳税调整。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同时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企业(即小企业):

(一)不承担社会公众责任

“承担社会公众责任”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企业的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如上市公司和发行企业债的非上市企业、准备上市的公司和准备发行企业债的非上市企业;二是受托持有和管理财务资源的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如非上市金融机构、具有金融性质的基金等其他企业(或主体)。

(二)经营规模较小

经营规模较小是指符合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

(三)既不是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也不是子公司

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需要编制合并报表,其股东就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对该企业从高要求,应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统一会计政策,因此子公司也要求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方面的主要不同

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方面主要有以下不同之处:

(一)简化了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对于商业承兑汇票(附追索权)的贴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贴现息在票据贴现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确认为利息费用。《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贴现息在贴现时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二)简化了商业企业进货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货费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销售费用。

(三)简化了资产分类,取消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1 小企业对外投资按投资期限长短和性质划分为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不再区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同时,对各项资产采用成本计量,取消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因此也不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不需要设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2 不再划分投资性房地产。小企业对于企业的房产和地产不再区分自用还是出租,全部作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核算,计提折旧或进行价值摊销,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相一致。

(四)各项资产以成本计量,不再计提减值准备

小企业对各项资产以成本计量,对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不再计提减值准备。对于坏账损失、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因此小企业也不再设置各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和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五)简化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小企业准备长期持有的权益性投资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按照成本计量,对于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再区分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而直接按照换出资产的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按照应分得的金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六)简化了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1 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等作为成本入账,不再确认未确认融资费用。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按规定计入租入固定资产的价值,并提取折旧费用,予以分期扣除”相一致。

2 小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的确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考虑税法的规定,从而减少了小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

3 小企业对于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和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计入长期待摊费用进行摊销。从而对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内容、摊销期限均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完全一致。

4 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计入制造费用。

(七)简化了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1 小企业不再划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不能可靠估计的,按不低于10年期限进行摊销。

2 无形资产的摊销统一采用年限平均法。

(八)简化了长期债券投资的核算

小企业持有的长期债券投资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确认为投资收益,对利息收入的确认采用合同利率法,债券溢折价摊销采用直线法。

(九)简化了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对于资产的盘盈盘亏均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盘盈资产在处理时计入营业外收入,盘亏资产在处理时扣除责任人赔偿全部计入营业外支出。对固定资产盘盈不再作前期差错更正处理。

(十)简化了收入的会计处理

1 小企业对于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与税法规定相一致,减少了纳税调整。

2 销售商品收入金额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不再考虑价款的收取采取延期方式实质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问题。

3 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在发生时直接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不再区分属于本年度的销售还是属于以前年度的销售,不需要判断是否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4 跨年度劳务不再判断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否可靠估计,全部按照完工进度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十一)损益类项目的划分有所改变

1 小企业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不再计入管理费用,而全部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2 小企业汇兑损失计入财务费用,但汇兑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3 小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管理费用不多的,可以不设置管理费用科目,将管理费用并入销售费用科目核算。

4 小企业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计入营业外收入。

(十二)简化了借款费用的处理

一方面,小企业对于借款利息费用按照借款本金和借款合同利率计量,不再采用实际利率法。另一方面,对于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计入相应资产成本,一般借款利息费用直接计入财务费用,不再考虑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暂停资本化、资本化金额的确定等,简化了会计核算。

(十三)简化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对所得税的核算采用应付税款法,将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确认所得税费用,不再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

(十四)简化了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不再要求区分不同情况采用追溯调整法、未来适用法和追溯重述法分别处理。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主要不同

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简化了财务报表的列报和披露。

(一)不要求编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4个组成部分,不必编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二)对财务报表进行了适当简化

小企业的利润表以净利润为终点,不再反映每股收益、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小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也进行了适当简化,无需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当期取得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等信息。不再对支付的职工薪酬进行分析,对于支付给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开发项目人员的薪酬也在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下“支付的职工薪酬”项目反映。

(三)简化了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

小企业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内容大为减少,披露要求也有所降低。小企业无需在附注中披露企业基本情况、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说明以及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纳税调整过程等信息。对于报表项目的说明仅需要披露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利润分配等项目的说明。对于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收支等项目重要信息在利润表中披露。

责编:险峰

小企业会计准则 篇六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比较;差异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9-0109-03

我国于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以来,从规范会计核算、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企业会计准则》未在小企业实施。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正式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11〕17号),将在2013年1月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继企业会计准则之后建成的又一项重要的会计标准。意味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成,为统一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拟从内容体系等各方面对两个准则进行差异比较,旨在促进财务相关人员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两大准则的联系和差异,以期更好地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

1《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内容框架的比较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结构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以及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补充规定。基本准则共十一章,内容包括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定义与确认条件、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和附则等。38项具体按内容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收入类、费用类、特殊事项类、列报类、综合类等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结构包括正文和应用指南。正文部分根据核算内容分为十章,具体规定了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规范。应用指南主要规定会计科目的设置、账务处理、报表的格式及编制等规范。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框架结构与《企业会计准则》相似,都包括准则和应用指南,并且都采用章节体例,体现了两者的协调以及我国会计标准的统一。

2《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的比较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境内的所有企业。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标准的企业。以下三类小企业除外:(1)证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2)金融企业。(3)企业集团内的母子公司。

从适用范围的比较可以看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一方面与国际趋同,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小企业“不承担公众责任”的含义,另一方面考虑到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衔接。将上述三类企业排除在外,是因为前两类小企业承担了社会公众责任,要满足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应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三类小企业,因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需要统一会计政策,也应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3《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的比较分析

3.1《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设置的比较分析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科目设置上主要体现了统一,但由于小企业的业务范围相对较窄、业务复杂程度不高,加上简化核算的原则,所以《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科目设置上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也进行了相应的简化。具体区别如表1所示。

在会计科目上的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有而《小企业会计准则》没有的科目《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不同的科目

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以及一些资产减值准备类科目等、发出商品、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融资租赁资产、长期应收款、未实现融资收益、商誉、递延所得税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预提费用、预计负债、长期债券、未确认融资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劳务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等《企业会计准则》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而《小企业会计准则》有“短期投资”,《企业会计准则》有“持有至到期投资”而《小企业会计准则》有“长期债权投资”

3.2《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的比较分析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上既有相同、也有差异。常见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基本相似,但根据小企业的业务特点,《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一些业务的核算进行了简化。两者的差异地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2.1资产核算的差异

资产核算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计量属性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计量资产。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实际损失的确定根据所得税法的规定。

(2)短期投资核算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对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四大类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短期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在约定付息日计提利息,不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

(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不论何种情况均采用成本法核算。

(4)长期债权投资核算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对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利息按照其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且债券的溢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债权投资按照成本(购买价加税费减未领取的利息)入账,债券的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