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12篇8-3-70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文是敬业的小编沧海红颜帮助大家收集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12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

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与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函数的定义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函数及其表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复习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

2、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

(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分析、归纳以上三个实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4、引导学生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各个实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5、根据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判断各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

(二)研探新知

1、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

注意:

①“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区间的概念

①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②无穷区间;

③区间的数轴表示.

(4)初中学过哪些函数?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分别是什么?

通过三个已知的函数:y=ax+b(a≠0)

y=ax2+bx+c(a≠0)

y=(k≠0)比较描述性定义和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定义,谈谈体会。

师:归纳总结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如何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1:已知函数f(x)=+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f(-3),f()的值;

(3)当a>0时,求f(a),f(a-1)的值。

分析: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前所述的三个实例。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例2、设一个矩形周长为80,其中一边长为x,求它的面积关于x的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分析:由题意知,另一边长为x,且边长x为正数,所以0<x<40.

所以s==(40-x)x(0<x<40)

引导学生小结几类函数的定义域:

(1)如果f(x)是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2)如果f(x)是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3)如果f(x)是二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4)如果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集合。(即求各集合的交集)

(5)满足实际问题有意义。

巩固练习:课本P19第1

2、如何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例3、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x相等?

分析:

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

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解:

课本P18例2

(四)归纳小结

①从具体实例引入了函数的概念,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了函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②初步介绍了求函数定义域和判断同一函数的基本方法,同时引出了区间的概念。

(五)设置问题,留下悬念

1、课本P24习题1.2(A组)第1—7题(B组)第1题

2、举出生活中函数的例子(三个以上),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同时说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课堂小结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范例 篇二

一、概述

教材内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及简单应用 教材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及通项公式解决一般问题 教材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目标

1)

2) 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 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

2、能力目标

1)学会通过实例归纳概念

2)通过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学会归纳假设

3)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

2)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

3)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

三、教学对象及学习需要分析

1、 教学对象分析:

1)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能力较强。并掌握了函数及个别特殊函数的性质及图像,如指数函数。之前也刚学习了等差数列,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可联系以前所学的进行引导教学。

2)对归纳假设较弱,应加强这方面教学

2、学习需要分析:

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课前复习

1)复习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向公式

2)复习指数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

2、情景导入

数学高中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组合的意义,正确区分排列、组合问题;

(2)使学生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3)通过学习组合知识,让学生掌握类比的学习方法,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组合的定义、组合数及组合数的公式;

难点是解组合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提出下列思考问题,打出字幕。

〔字幕〕一条铁路线上有6个火车站

(1)需准备多少种不同的普通客车票?

(2)有多少种不同票价的普通客车票?上面问题中,哪一问是排列问题?哪一问是组合问题?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

答案提示:

(1)排列;

(2)组合

〔评述〕问题

(1)是从6个火车站中任选两个,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要求出排法的种数,属于排列问题;

(2)是从6个火车站中任选两个并成一组,两站无顺序关系,要求出不同的组数,属于组合问题,这节课着重研究组合问题

设计意图:组合与排列所研究的问题几乎是平行的。上面设计的问题目的是从排列知识中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字幕〕

1.排列的定义是什么?

2.举例说明一个组合是什么?

3.一个组合与一个排列有何区别?

(学生活动)阅读回答。

(教师活动)对照课文,逐一评析。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过渡,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归纳概括建立新知】

(教师活动)承接上述问题的回答,展示下面知识。

〔字幕〕模型: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一个组合。如前面思考题:6个火车站中甲站→乙站和乙站→甲站是票价相同的车票,是从6个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评述〕区分一个排列与一个组合的关键是:该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当取出元素后,若改变一下顺序,就得到一种新的取法,则是排列问题;若改变顺序,仍得原来的取法,就是组合问题

(学生活动)倾听、思索、记录

(教师活动)提出思考问题

〔投影〕与的关系如何?

(师生活动)共同探讨。求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排列数,可分为以下两步:

第1步,先求出从这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组合数为;

第2步,求每一个组合中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

〔字幕〕公式1:

公式2:

(学生活动)验算,即一条铁路上6个火车站有15种不同的票价的普通客车票

设计意图:本着以认识概念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宗旨,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思维层层被激活、逐渐深入到问题当中去

(三)小结

(师生活动)共同小结

本节主要内容有

1.组合概念

2.组合数计算的两个公式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作业:习题103第1(1)、(4),3题

2.思考题:某学习小组有8个同学,从男生中选2人,女生中选1人参加数学、物理、化学三种学科竞赛,要求每科均有1人参加,共有180种不同的选法,那么该小组中,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3.研究性题:

在的边上除顶点外有5个点,在边上有4个点,由这些点(包括)能组成多少个四边形?能组成多少个三角形?

(五)课后点评

1.在学习了排列知识的基础上,本节课引进了组合概念,并推导出组合数公式,同时调控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解;设有男同学人,则有女同学人,依题意有,由此解得或或2.即男同学有5人或6人,女同学相应为3人或2人

3.能组成(注意不能用点为顶点)个四边形,个三角形。

探究活动

同室四人各写一张贺年卡,先集中起来,然后每人从中拿一张别人送出的贺年卡,那么四张不同的分配万式可有多少种?

解设四人分别为甲、乙、丙、丁,可从多种角度来解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解决知道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 等差数列的概念;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教具准备

投影片1张

教学过程

(I)复习回顾

师:上两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这两个公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看一些例子。(放投影片)

(Ⅱ)讲授新课

师:看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2,3,4,5,6; ①

10,8,6,4,2,…; ②

生:积极思考,找上述数列共同特点。

对于数列①(1≤n≤6);(2≤n≤6)

对于数列②-2n(n≥1)(n≥2)

对于数列③(n≥1)(n≥2)

共同特点:从第2项起,第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师:也就是说,这些数列均具有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数列,我们把它叫做等差数。

一、定义:

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空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如:上述3个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它们的公差依次是1,-2, 。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师: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若一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若将这n-1个等式相加,则可得:

即:即:即:……

由此可得:师:看来,若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和公差d,便可求得其通项。

如数列①(1≤n≤6)

数列②:(n≥1)

数列③:(n≥1)

由上述关系还可得:即:则:=如:三、例题讲解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解:(1)由n=20,得(2)由得数列通项公式为: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5-4(n-1)成立解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Ⅲ)课堂练习

生:(口答)课本P118练习3

(书面练习)课本P117练习1

师:组织学生自评练习(同桌讨论)

(Ⅳ)课时小结

师:本节主要内容为:①等差数列定义。

即(n≥2)

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n≥1)

推导出公式:(V)课后作业

一、课本P118习题3.2 1,2

二、1.预习内容:课本P116例2P117例4

2.预习提纲:

①如何应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②等差数列有哪些性质?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 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 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 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 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 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记作Z ,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记作Q ,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

(2)好心的人 (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 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 -2,0,2

4、由实数x,-x,|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

(A)2个元素 (B)3个元素 (C)4个元素 (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 (a∈Z, b∈Z)的数,求证:

(1) 当x∈N时, x∈G;

(2) 若x∈G,y∈G,则x+y∈G,而 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 则x= x+0* = a+b ∈G,即x∈G

证明(2):∵x∈G,y∈G,

∴x= a+b (a∈Z, b∈Z),y= c+d (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

又∵ =且 不一定都是整数,

∴ = 不一定属于集合G

【小结】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的:

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并能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圆的标准方程及有关运用

教学难点:

标准方程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探究标准方程

二、掌握知识,巩固练习

练习:

1、说出下列圆的方程

⑴圆心(3,—2)半径为5

⑵圆心(0,3)半径为3

2、指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

⑴(x—2)2+(y+3)2=3

⑵x2+y2=2

⑶x2+y2—6x+4y+12=0

3、判断3x—4y—10=0和x2+y2=4的位置关系

4、圆心为(1,3),并与3x—4y—7=0相切,求这个圆的方程

三、引伸提高,讲解例题

例1、圆心在y=—2x上,过p(2,—1)且与x—y=1相切求圆的方程(突出待定系数的数学方法)

练习:1、某圆过(—2,1)、(2,3),圆心在x轴上,求其方程。

2、某圆过A(—10,0)、B(10,0)、C(0,4),求圆的方程。

例2:某圆拱桥的跨度为20米,拱高为4米,在建造时每隔4米加一个支柱支撑,求A2P2的长度。

例3、点M(x0,y0)在x2+y2=r2上,求过M的圆的切线方程(一题多解,训练思维)

四、小结练习P771,2,3,4

五、作业P811,2,3,4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篇七

一、概述

教材内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及简单应用 教材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及通项公式解决一般问题 教材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

2) 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 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

2、能力目标

1)学会通过实例归纳概念

2)通过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学会归纳假设

3)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

2)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

3)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

三、教学对象及学习需要分析

1、 教学对象分析:

1)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能力较强。并掌握了函数及个别特殊函数的性质及图像,如指数函数。之前也刚学习了等差数列,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可联系以前所学的进行引导教学。

2)对归纳假设较弱,应加强这方面教学

2、学习需要分析:

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课前复习

1)复习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向公式

2)复习指数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

2.情景导入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八

一、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能用字语言表示算法,并能将算法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难点:用含有选择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算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体会到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学习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教学用具:尺规作图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思路

(一)、问题引入揭示题

例1尺规作图,确定线段的一个5等分点。

要求:同桌一人作图,一人写算法,并请学生说出答案。

提问:用字语言写出算法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体验到:显得冗长,不方便、不简洁。

教师说明:为了使算法的表述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我们今天学习用一些通用图型符号构成一张图即流程图表示算法。

本节要学习的是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右图即是同流程图表示的算法。

(二)、观察类比理解题

1、投影介绍流程图的符号、名称及功能说明。

2、讲授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的概念及流程图

(1)顺序结构

依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

流程图:

(2)选择结构

对条进行判断决定后面的步骤的结构

流程图:

3.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与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比较

(1)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自然语言)

①把10赋与r

②用公式求s

③输出s

流程图

(2)已知函数对于每输入一个X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并画流程图。

算法:(语言表示)

①输入X值

②判断X的范围,若,用函数Y=x+1求函数值;否则用Y=2-x求函数值

③输出Y的值

流程图

小结:含有数学中需要分类讨论的或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问题,均要用到选择结构。

学生观察、类比、说出流程图与自然语言对比有何特点?(直观、清楚、便于检查和交流)

(三)模仿操作经历题

1.用流程图表示确定线段A.B的一个16等分点

2.分析讲解例2;

分析:

思考:有多少个选择结构?相应的流程图应如何表示?

流程图:

(四)归纳小结巩固题

1.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模式是怎样的?

2.怎样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五)练习P992

(六)作业P991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

3、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垂直的问题;

4、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

教学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教学过程

1、平面向量数量积(内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与b,它们的夹角是θ,

则数量|a||b|cosq叫a与b的数量积,记作a×b,即有a×b = |a||b|cosq,(0≤θ≤π)。

并规定0向量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为0。

×探究:1、向量数量积是一个向量还是一个数量?它的符号什么时候为正?什么时候为负?

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与实数乘向量的积有什么区别?

(1)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实数,不是向量,符号由cosq的符号所决定。

(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称为内积,写成a×b;今后要学到两个向量的外积a×b,而a×b是两个向量的数量的积,书写时要严格区分。符号“· ”在向量运算中不是乘号,既不能省略,也不能用“×”代替。

(3)在实数中,若a?0,且a×b=0,则b=0;但是在数量积中,若a?0,且a×b=0,不能推出b=0。因为其中cosq有可能为0。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教学重难点

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精讲

掌握三角形有关的定理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形式,利用三角公式解一些有关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

二。问题讨论

思维点拨: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问题,用正弦定理解,但需注意解的情况的讨论。

思维点拨::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应灵活运用正、余弦定理。在求值时,要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性质。

例6: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检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O(如图)的东偏南方向300 km的海面P处,并以20 km / h的速度向西偏北的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 km,并以10 km / h的速度不断增加,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

一。 小结:

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2、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3、边角互化是解三角形问题常用的手段。

三。作业:P80闯关训练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弄清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关系。

2、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3、在尝试、探索求反函数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认识,总结出求反函数的一般步骤,加深对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4、进一步完善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反函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反函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

①函数的概念

②y=f(x)中各变量的意义

2、同学们在物理课学过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即S=vt和t=(其中速度v是常量),在S=vt中位移S是时间t的函数;在t=中,时间t是位移S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t=是函数S=vt的反函数。什么是反函数,如何求反函数,就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3、板书课题

由实际问题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展示了教学目标。这样既可以拨去"反函数"这一概念的神秘面纱,也可使学生知道学习这一概念的必要性。

二、实例分析,组织探究

1、问题组一:

(1)这两组函数的图像有什么关系?这两组函数有什么关系?

(2)由,已知y能否求x?

(3)是否是一个函数?它与有何关系?

(4)与有何联系?

2、问题组二:

(1)函数y=2x1(x是自变量)与函数x=2y1(y是自变量)是否是同一函数?

(2)函数(x是自变量)与函数x=2y1(y是自变量)是否是同一函数?

(3)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的值域有什么关系?

3、渗透反函数的概念。

(教师点明这样的函数即互为反函数,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其特点)

从学生熟知的函数出发,抽象出反函数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通过这两组问题,为反函数概念的引出做了铺垫,利用旧知,引出新识,在"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使学生对反函数有一个直观的粗略印象,为进一步抽象反函数的概念奠定基础。

三、师生互动,归纳定义

1、(根据上述实例,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出反函数的定义)

函数y=f(x)(x∈A)中,设它的值域为C。我们根据这个函数中x,y的关系,用y把x表示出来,得到x=j(y)。如果对于y在C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x=j(y),x在A中都有的值和它对应,那么,x=j(y)就表示y是自变量,x是自变量y的函数。这样的函数x=j(y)(y∈C)叫做函数y=f(x)(x∈A)的反函数。记作:。考虑到"用x表示自变量,y表示函数"的习惯,将中的x与y对调写成。

2、引导分析:

1)反函数也是函数;

2)对应法则为互逆运算;

3)定义中的"如果"意味着对于一个任意的函数y=f(x)来说不一定有反函数;

4)函数y=f(x)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函数x=f(y)的值域、定义域;

5)函数y=f(x)与x=f(y)互为反函数;

6)要理解好符号f;

7)交换变量x、y的原因。

3、两次转换x、y的对应关系

(原函数中的自变量x与反函数中的函数值y是等价的,原函数中的函数值y与反函数中的自变量x是等价的)

四、应用解题,总结步骤

1、(投影例题)

【例1】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1)y=3x—1(2)y=x1

【例2】求函数的反函数。

(教师板书例题过程后,由学生总结求反函数步骤。)

2、总结求函数反函数的步骤:

1、由y=f(x)反解出x=f(y)。

2、把x=f(y)中x与y互换得。

3、写出反函数的定义域。

【例3】(1)有没有反函数?

(2)的反函数是________。

(3)(x<0)的反函数是__________。

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揭示反函数的定义,学生有针对性地体会定义的特点,进而对定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与自己的预设产生矛盾冲突,体会反函数。在剖析定义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函数与方程、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并对数学的符号语言有更好的把握。

通过动画演示,表格对照,使学生对反函数定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消化理解。

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讲解分析,在解题的步骤上和方法上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并及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习惯,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题目的设计遵循了从了解到理解,从掌握到应用的不同层次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体现了对定义的反思理解。学生思考练习,师生共同分析纠正。

五、巩固强化,评价反馈

1、已知函数y=f(x)存在反函数,求它的反函数y=f(x)

(1)y=—2x3(xR)(2)y=—(xR,且x)

(3)y=(xR,且x)

2、已知函数f(x)=(xR,且x)存在反函数,求f(7)的值。

六、反思小结,再度设疑

本节课主要研究了反函数的定义,以及反函数的求解步骤。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呢?我们将在下节研究。

进一步强化反函数的概念,并能正确求出反函数。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落实程度。具体实践中可采取同学板演、分组竞赛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七、作业

习题2.4第1题,第2题

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设计说明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个概念的形成是螺旋式上升的,一般要经过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本节教案通过一个物理学中的具体实例引入反函数,进而又通过若干函数的图象进一步加以诱导剖析,最终形成概念。

反函数的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原因是其本身较为抽象,经过两次代换,又采用了抽象的符号。由于没有一一映射,逆映射等概念的支撑,使学生难以从本质上去把握反函数的概念。为此,我们大胆地使用教材,把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系预先揭示,进而探究原因,寻找规律,程序是从问题出发,研究性质,进而得出概念,这正是数学研究的顺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概念的建立与形成。另外,对概念的剖析以及习题的配备也很精当,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学生多层次需要,起到评价反馈的作用。通过对函数与方程的分析,互逆探索,动画演示,表格对照、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求欲,在探究与剖析的过程中,完善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自然成为学习的主人。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能用字语言表示算法,并能将算法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难点:用含有选择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算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体会到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学习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教学用具:尺规作图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思路

(一)、问题引入 揭示题

例1 尺规作图,确定线段的一个5等分点。

要求:同桌一人作图,一人写算法,并请学生说出答案。

提问:用字语言写出算法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体验到:显得冗长,不方便、不简洁。

教师说明:为了使算法的表述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我们今天学习用一些通用图型符号构成一张图即流程图表示算法。

本节要学习的是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右图即是同流程图表示的算法。

(二)、观察类比 理解题

1、 投影介绍流程图的符号、名称及功能说明。

符号 符号名称 功能说明

终端框 算法开始与结束

处理框 算法的各种处理操作

判断框 算法的各种转移

输入输出框 输入输出操作

指向线 指向另一操作

2、讲授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的概念及流程图

(1)顺序结构

依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

流程图:

(2)选择结构

对条进行判断决定后面的步骤的结构

流程图:

3.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与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比较

(1)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 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自然语言)

①把10赋与r

②用公式 求s

③输出s

流程图

(2) 已知函数 对于每输入一个X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并画流程图。

算法:(语言表示)

① 输入X值

②判断X的范围,若 ,用函数Y=x+1求函数值;否则用Y=2-x求函数值

③输出Y的值

流程图

小结:含有数学中需要分类讨论的或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问题,均要用到选择结构。

学生观察、类比、说出流程图与自然语言对比有何特点?(直观、清楚、便于检查和交流)

(三)模仿操作 经历题

1.用流程图表示确定线段A.B的一个16等分点

2.分析讲解例2;

分析:

思考:有多少个选择结构?相应的流程图应如何表示?

流程图:

(四)归纳小结 巩固题

1.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模式是怎样的?

2.怎样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五)练习P99 2

(六)作业P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