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优秀3篇】10-16-55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本文是美丽的小编给家人们找到的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优秀3篇】。

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范文 篇一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 篇二

1 中西方孝文化的区别

1.1中国的孝文化

“孝”是中国伦理学的基本范围之一。“孝”作为古代宗法社会的产物,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也不断地演变其内涵和外延,从家庭伦理走向国家伦理,从个人道德走向社会规范,最终形成了以养亲为核心内容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孝道。从古至今,中国的孝文化早已发展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据可靠文献证明,“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至孔子,使“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至《孝经》,“孝”这个反映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被全面政治化了。

孝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它在儒家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孝为仁之本”和“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说法;而在《孝经》中孝居于道德规范的最高位,“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还有“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义,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也就是说,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民固有的自然的行为。

中国的孝文化具有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意义。在家庭中孝不光要有“敬”,即尊敬父母的一份心,而且要有具体的行为规定,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父母的话要顺从,包括婚姻大事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具有绝对的权威。同时,中国的孝文化的“以孝治天下”、家国同构的政治运行机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代亲服罪、存留养亲的宗法等级制的法律观及其教育观,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1.2西方的孝文化

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二是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明。这三大源头后来融会起来并以基督教的形式构成了西方文化体系。因此,要探讨西方的孝文化必须研究《圣经》。《圣经》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很多西方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亦源于此。据《圣经》记载,基督徒所信奉的耶和华上帝给人类社会颁布了十条必须谨守遵行的戒命,其中的第五条就要求“当孝敬父母”。基督教教义要求基督徒“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

西方人也敬爱自己的父母,并设有专门的“母亲节”和“父亲节”。并且有较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老年人有退休金、福利院、养老院,老人可以安度晚年。全社会有一种尊重老人的社会风气,老人乘车,过马路都能得到照顾。子女虽然不能与父母住在一块,但每年圣诞节、父母的生日子女都要看望父母。子女结婚虽然不听父母之命,但希望在教堂中得到父母的祝福。又由于西方尊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子女心目中父母就是最有贡献的人,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因此必须孝敬父母。

作为现实的反映的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关于“孝道”的内容。莎士比亚著名悲剧《李尔王》,就谴责了李尔王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口是心非,甜言蜜语取得了父亲的赏赐后,又虐待父亲,歌颂了三女儿考狄娅对父亲的孝顺。狄更斯的名著《双城记》,写了女儿的孝道、爱心,使神经失常的父亲恢复了常态。同时西方也有不少的文学作品,对子女不孝进行了谴责。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谴责了资产阶级裸的金钱关系,两个女儿只顾刮父亲的钱财,当父亲一贫如洗死在公寓时,她们不去看看父亲,也不为老人送葬,巴尔扎克谴责了这两个无情无义的女儿。法国20世纪中期表现主义作家加缪的《局外人》,写小职员莫尔索得知母亲死在养老院,他去奔丧时见到母亲遗体无动于衷,对母亲死亡没有一点悲伤,甚至对养老院里的老人流泪感到奇怪,完全像个局外人,作家谴责莫尔索的人性被扭曲。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西方的孝文化。

1.3中西孝文化的区别

中西方都有自己的孝文化,但是两者又有着不可忽视的差别。比如中国的孝讲“无违”,无论是无违于父母的志意,还是无违于事生、事死、事祭之礼,这些西方似乎都是没有的。西方亲子之间是讲平等的,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而且鼓励孩子要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要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说到礼,西方的礼倒是多体现在公众交往领域,而在亲子之间强调的是亲与爱而非敬与顺。在一个把自由看作基本价值的民族文化里,不可能要求子女绝对地压抑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去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意志和压迫。

中西孝文化在赡养父母方面存在的差异,主要由养老模式不同所致。传统的养老模式极大丰富了中国的孝文化。在中国,几千年来,赡养的义务主要由子女完成。直到现在,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养老的形式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在中国,比西方更为强调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认为赡养的义务如同自然界中的“反哺”,对于子女而言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孝是儿女的义务,正如父母对于子女也具有养育义务一样,比如谚语“我养你牙长,你养我牙落”“爹养儿小,儿养爹老”。古籍中也提到:“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养亲就是孝养父母,这是孝的最基本的含义。孔子曾在在《礼记》中说:“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儿女应真诚地体贴父母,冬天使他们温暖,夏天使他们凉快,要早晚看望,悉心赡养。讲孝道,首先要养亲,不养亲,肯定就是不孝的。然而,在英美国家,子女并没有突出的赡养老人的义务。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其父母年迈后,赡养的义务主要靠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完成。例如,美国法律规定父母抚养子女是必尽的义务,但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由于英美国家的老人在年轻时通过个人蓄和投资收益等为自己的养老做了准备,尤其是英美自上个世纪 30 年代以来实施的社会福利制度使养老问题更加社会化,赡养的义务如同“接力棒”,由子女或父母本人将自己转交给社会。因此,英美社会所关注的并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会养老。对于父母来说,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就是他们莫大的精神安慰。因此中国的孝文化包含赡养的义务,而西方孝文化中基本上不包含赡养的义务。

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父母在子女身上的付出也是最大的。而在英语国家,子女一旦已经成年,都必须努力自食其力,不需父母过多的付出。子女成年后要独立在外闯荡,或上学,或工作,他们租房或买房,不愿意与父母同住,其父母也丝毫没有将子女留在身边尽孝的念头。中国人一般都与父母住得比较近,即使到外地工作,一旦条件允许,便倾向于把父母接到身边,以尽孝心。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怕儿子远行在外,老人无人照顾。而西方没有这样的传统,他们为了事业不会考虑父母。而且由于商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传统差异,西方并不像中国人这样有故土情结,他们习惯于不停地变换居住地。西方文化中,儿女对父母有着人类共有的亲情,但在家庭观念上的理解不同。在西方社会,父母在,儿女非但没有“不远游”的义务,相反,“远游”倒会受到鼓励。儿女成人,往往独立组建家庭,不再与父母同往,几代同堂现象较为罕见。而在财产继承方面,在中国毫无疑问是由子女继承的,这不需要任何书面的证明,子女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而西方人则通过遗嘱决定财产的归属,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财产给任何人或机构。

2 中西方孝文化差异的原因

首先,不同的文化基础导致了集体本位和个体本位的差别。因为中国的生存环境比较适合农业生产,所以中国是重农文化。农业的生产需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家庭就是分工、合作与交流的重要载体,自然而然家庭成员就形成了以集体主义为重的群体本位的观念。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个人价值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和他人,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担有责任,人与人之间会相互关心和相互爱护。几千年来对亲子关系的关注,也就造就了中国丰富的孝文化。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让他们远离了农业生产,很早就从事对合作要求不高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而且经常地迁徙和流动,很难以形成一种固定的人际交往的环境,在这样一种“陌生人”的社会里,很少会考虑到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有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个体本位由此产生。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即使在家庭关系中也是以个体利益为中心。

其次,代际整合与代际断裂的差异。在代际关系上,中国孝道要维护家族的延续、发展与团结稳定,多世同堂,必然强调代际整合,强调尊祖敬宗、顺从父母、团结一心的孝道观念。而西方主要是“核心家庭”,代际关系简单,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且以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这样必然导致代际断裂。

最后,老年至上和少年至上的差别。在中国老人对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们对子孙具有无上的权力;是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支柱和支配者;他们代表着本民族的经验、智慧与文化, 是社会的尊者。所以年轻人一定要孝敬长辈。而西方文化以幼少为价值本位, 重视未来与青年创造性,所以,不会形成年长者的特权地位,而容易形成亲子之间平等的友爱关系与相待之道。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 篇三

【关键词】家庭价值观 差异 原因

一、引言

家庭价值观可以说是个人对家庭事务所抱有的一种观点、态度或信仰,也是一个评价家庭意义与目的及理想家庭的标准,并影响着个人经营家庭生活与家庭相关事务的决定。因此,凡是与家人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亲属关系及其他家庭或婚姻事务相关的观点、态度及信仰,都属于家庭价值观。

二、中美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一)聚合性和离合性差异

中国家庭价值观趋于聚合性,注重集体主义;美国家庭价值观趋于离散性,注重个人主义。

中国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个人的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在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所有社会组织皆以家族为中心,人与人的关系也由家族关系扩大而成。儒家所创造的“亲亲”原则和由此产生的“孝”的家庭价值观念把维系家族血缘和群体感情的孝悌观念确定为最具普遍性的伦理模式和最高的价值观。

美国文化的核心就是个人主义价值观,追逐崇尚个人的价值,认为个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在这样的价值观念支配下,美国家庭价值观强调的是家庭成员的个人利益,在保证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对个人实行一定的约束,防止对其他人侵犯,即个人的权力、义务。正是因为这种价值观建立在个人自由的基础上,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得不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之上。

(二)“孝”伦理差异

中国家庭的孝可归纳为养亲和祭亲、生育后代三部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家庭伦理文化的典型特色。在殷墟的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孝”字。中国家庭中的孝可以包括子辈对所有长辈的尊敬,但主要是指孩子对其父母的爱和尊敬。这是因为在传统社会,“父子是家庭中的纵向关系,是传统社会中保持家族延续、发展的重要纽带”。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儒家思想更是把“孝”提到伦理道德的高度。儒家对“孝”的论述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养亲”和“祭亲”两个方面。“养亲”就是对在世父母的孝,“祭亲”是对祖先的孝。现代社会摈弃了祭祀祖先及传宗接代中的封建含义,但是对先辈的祭祀、孩子的养育仍然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民间传统中仍然保留着在固定的节日对祖先进行祭祀,如清明节。

美国社会虽没有与中国社会相对应的“孝”概念,但“孝”的观念也是存在的。“美国文化是欧洲文化的亚文化”。③同时,由于基督清教对美国影响深远,因此,基督新教体现的“孝”观念对美国家庭具有重要意义。基督教认为父母是除了上主之外对孩子付出最多的,因此孩子应该感谢和尊敬父母。但基督教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平等的爱,孩子对父母的爱应该与父母对孩子的爱相对应,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双向义务。在现代美国人的观念里,子女是否在经济上帮助父母并不会同“孝”与“不孝”联系在一起。而且经济赡养在美国也并不被老人接受,相反地,老人认为这种经济上的馈赠是对自己的一种轻视。

(三)中美家庭价值观差异的原因

1.文化因素

中国人民深受儒家观念的影响,在不同层次的社会单位中, “家”是一切社会单位的基础, 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环,家以外或以上的群体, 如“ 族” 、“ 国” 、“ 天下”都是“ 家”的扩大, “家” 是“ 国” 的支柱, “家” 、“ 国”一体。故家事与国事不可分离这种十分“ 中国化”的家庭观, 使中国人特别重视对家庭的建设, 重视家庭关系的调整和稳定, 重视对家庭利益的维护。推重家庭的观念, 使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较为发达, 并且把家庭伦理贯彻落实于家庭教育之中,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 家风” 、“ 家规” 等家庭伦理思想。

美国文化注重个人发展,鼓励人格独立。个人主义是美国人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出生于1803 年的被称之为美国“文明之父”的哲学家、文学家埃默森从超验主义的角度构建个人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个性和自立自强。他认为人是神的形式,而神是人的灵魂。埃默森的个人主义奠定了美国个人文化观的基石,影响了美国文化思想的发展进程。美国传统文化中对待父母和中国人对父母尽孝的观念有很大差异,美国的核心家庭只包括丈夫、妻子、子女,这缘于宗教传统之故。在《圣经》故事里,上帝最初造人之时仅有亚当和夏娃;洪水泛滥之际,诺亚方舟里也没有提到带领父母一同逃难。美国人受基督教影响颇深,他们认为子女也是上帝赠与的礼物,因此成年之后不必像中国人一样负责赡养父母。

2.历史因素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到北美大陆的移民们所关心的是他们未来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北美新大陆的荒野中,他们饱尝了分离的痛苦和孤独寂寞,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与家人团聚。但是,这种无法实现的渺茫的希望久而久之让他们习惯了与家人分离。因此他们对传统家庭的那种亲情已经淡漠很多,新的家庭观念正在逐步形成。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主义思想对中国家庭价值观念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封建社会中,个体生活的基本组织家庭存在的同时,还有凌驾于家庭之上的、由同姓同宗的多个家庭集合而成的家庭,由父系单亲世系的血缘关系为构成家庭的组织原则。家族的存在意味着家庭和家庭之间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存在着某种横向联系。当今的社会中,有些地方封建族权的影响依然存在。

三、结语

家庭是社会的载体,家庭成员的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语言,其影响和作用十分广泛。中美家庭价值观确实存在着很多差异,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美文化的交流融合,中美家庭价值观的认识也在发生细微的变化,但是根本的观念仍然未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周义,徐志红。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