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端午粽》教案(7篇)(端午粽的手写教案总结)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快回答为大家整理了7篇《端午粽》教案,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端午粽教案。

端午粽子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端午粽子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练习身体侧滚的动作并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灵活、协调和平衡能力。

2.大胆尝试合作、敢于挑战,能合作完成向中心侧滚完成一个夹心粽任务。在包粽子的游戏中。

3.乐意参与到游戏中,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长短不一的废旧横幅布若干,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活动建议

1.创设“粽子王国举行粽子展览会”情境,带领幼儿热身,重点活动上肢、下肢。

小朋友们,今天粽子王国要举行粽子展览会,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吧,引导幼儿随语言提示做侧身走独木桥、跑步助跳过小河,蹲走过山洞等,进行上肢下肢及全身动作练习。

2.创设“变身粽宝宝”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用横幅做粽叶、小朋友做糯米,大胆探索包粽子的方法。

进入粽子王国有一个要求,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变成粽宝宝,请你选一块横幅,想办法把自己变成粽宝宝吧。

(1)分发废旧横幅,人手一张,引导幼儿探索自己包粽子的方法。引导幼儿躺在粽叶的一端,用一只手把棕叶固定,然后侧滚,在滚了半圈以后记得把手伸出来,然后一直侧滚,直到把粽叶裹完。

(2)创设情境:粽子展览会就要开始了,可是参加活动有一个要求,包粽子速度快的选手才能参加,下面让我们比一比吧,引导幼儿进行个人包粽子比赛。

(3)幼儿自由包粽子,教师指导,鼓励孩子解决游戏存在的问题。

3.合作包粽子,介绍游戏规则

创设情境:粽子王国展览会开始了,今天要展览的的是夹心粽子,请粽宝宝想办法变成夹心粽粑。

(1)自由选择好朋友,两个孩子合作包夹心粽子,指导孩子从粽叶两端向中间侧滚,直到把粽叶滚完。

(2)合作包夹心粽子

(3)听音乐,玩游戏。

4.创设粽子王国游玩的游戏情境,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请幼儿互相捶打四肢,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游戏活动。

端午粽子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吃过粽子吗?粽子什么样子?吃起来味道如何?

2、板书课题,学习“端、粽”和这两个字的偏旁。

二、认读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3、学生认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总会”说明了什么?

2、“盼着”又说明了什么?

五、学写生字“午、节、叶、米、分”

1、观察字形结构。

2、师范写生书空。

3、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预设:

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

(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写生字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词语意思。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点】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粽子)你们认识吗?谁能告诉老师它是什么?

2、指名说,接着导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是粽子。但是,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呢?

3、今天呀,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不仅吃过粽子,他还知道粽子的来历呢!板书课题。

4、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端”“午”“粽”。

5、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准三个生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上“○”,生词画上“”,看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又快又好!

2、检查生字、生词认读情况。

(1)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师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课件)

4、学生自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读课文,感悟内容。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全班帮忙正音。

3、全班交流。(课件问题)

(二)分段学习课文。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

2、指名回答,师指导。

3、师总结:外婆煮好一锅粽子,不仅仅是盼望我们回家吃粽子,同时,更饱含了外婆对我们浓浓的爱。

4、出示生字卡“午”“节”

认读两个生字,师指导描红。

5、作品展示。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把不会读的词和句子用“~~~”划出来。

2、全班交流词句的正音。

3、师教读,指名“小老师”带读。

4、讨论交流:这一段写了有关端午粽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5、回答交流,并板书:箬竹叶糯米枣又黏又甜

6、理解词语:箬竹叶清香又黏又甜

7、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读出骄傲、喜爱的情感。

8、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外婆包的粽子的特别之处。

四、拓展感悟,布置作业

1、回忆自己家端午节包了什么粽子,谁包的,用的什么原料,味道如何?

2、全班交流并评价。

3、作业:你喜欢吃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和同学说一说。

端午节包粽子教案 篇五

一、活动意图:

此次活动我们以亲子的形式开展,主旨在让家长和孩子通过共同制作粽子的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提前感受端午节的快乐气氛。更重要的是要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家”的温暖。

二、活动准备:

1、家长:苇叶30张、包粽线若干。

2、园部:糯米、黑米、黍米、红枣;蒙眼巾

3、音乐、视频

三、活动对象:

大二班幼儿及家长

活动时间:20xx年5月26日上午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外走廊

四、活动流程:

致词:

首先我们非常感谢各位家长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今天的亲子活动,谢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期末将至,我们将期末亲子活动与我国的传统美食——粽子相结合,让孩子们知道粽子的制作方法,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体验劳动的乐趣。临近期末了,我们欢聚在一起开展了以“老师孩子家长齐动员、团团圆圆迎端午”为主题的亲子活动,本次亲子活动是“包粽子”。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活动的流程:

(一)欣赏包粽子过程,家长与幼儿一起包粽子。

1、先欣赏包粽子的过程:(事先找一个家长代表示范)示范语:“将苇叶3~4片(窄的用4~5片)一叶搭一叶地排好,折成三角形兜,用左手拿住,右手抓一些湿米放入,再放上2~3个大枣或是红豆,再抓一些湿米放入,然后再抓些湿米添平,把叶子包裹起来,包严包密,用棉线捆好”

2、在包粽子前注意事项:

(1)、请家长带幼儿去洗手,在制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卫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儿家长的座位。

(3)、家长幼儿教师一起包粽子(播放喜庆的音乐,体验浓浓的温馨氛围)

(4)、场地整理(自由洗手)负责人:李老师、各位家长代表

(二)做亲子游戏《猜爸爸妈妈》【煮粽子时间】:

目标:加深亲子依恋之情,培养孩子热爱自已父母的情感。

准备:小椅5-6把,蒙眼巾5-6条。

玩法:幼儿5-6人,蒙眼坐成一排,父母分别走到幼儿面前,主持人说出此人特征,如发式,衣着,由幼儿猜出自已的爸爸妈妈。

注意:

1、猜不着时可以让幼儿听被猜人的声音。

2、猜对时可由父母对孩子做亲昵的动作,以表示奖励。

(三)欣赏幼儿在园的活动照片,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并引导幼儿给爸爸妈妈捶捶背、说说悄悄话。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安静的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一下,平时你们在幼儿园的表现,好不好?在欣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可以帮自己的爸爸妈妈捶捶背、说说悄悄话哦!但是了要保持安静哦!

(四)幼儿与家长共享美味的粽子。(引导幼儿喂爸爸妈妈吃,并说声:爸、妈您辛苦了!)

师:现在我们亲手包的粽子就要出炉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一起来品尝我们包的粽子,在品尝的过程中小朋友们我们应该怎么做了?

师:哦!我们可以先喂自己的爸爸妈妈先吃,可以与同伴分享。

在品尝的过程中可以对爸爸妈妈说:你辛苦了!

(五)节目表演《感恩的心》

五、活动结束:

结束语:今天,我们要再次感谢各位家长从百忙中抽空来参加这次的亲子活动,因为有了你们的参与,使我们这次活动倍感温馨,也更加有意义!在这里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和美!也祝愿我们的孩子身体健康、快乐成长!(大码头镇中心幼儿园)

端午节包粽子教案 篇六

活动名称:我们一起包粽子

活动前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记得小时候的时候,端午节的头天,奶奶就开始忙了,泡江米,买蜜枣,洗粽子叶,到了端午节的那天,肯定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来看看小朋友们都是如何迎接端午节吧,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刻的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及来历,加深孩子们对端午节的印象!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环境创设

1、科学区: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三、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粽子、香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四、活动安排: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粽子香袋

目标: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幼:“我们的。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肯定没这么漂亮。”

家长反映:

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的家长饶有兴趣地凑近摸摸。孩子们也非常积极地拉着大人参观自己的作品,一脸的自豪感。家长们都说班级的环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六、活动效果与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首先,幼儿的参与很积极认真,通过谈话“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折纸“粽子香袋”、毛线编制“长命缕”、积塑搭建等等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其次,家长们在活动中也非常的配合,纷纷拿来了香袋等端午节特有的物品,还特地请假来参加此活动,使活动的开展很顺利。

端午节包粽子教案 篇七

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运用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悄悄话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鼓励孩子大胆的表现表达、树立自信、体验快乐、学会分享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3、传递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助人为乐的美德及分享意识(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要与大家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看、听、说将图片内容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活动准备;PPT课件、“粽子”、字卡、图片及各种彩色纸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粽子里的故事》

1、观看PPT,鼓励孩子们大胆猜测故事内容及名字。

2、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常识,切入有关粽子的话题进行讨论。――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的?喜欢吃什么味道的?

小结:每一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就会吃各种美味的粽子。

二、观看PPT,欣赏故事前半部分

――老奶奶会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呢?孩子们,你想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结:因为动物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只有我们人才可以讲故事。

三、以“吃粽子讲故事”的形式,开展语言游戏

奶奶的粽子里有故事,蒋老师的粽子里也有故事,来吃吃蒋老师 的粽子,看看罗老师的粽子里有什么故事?

1、出示粽子(一):听(“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听“小鸟”讲的故事。

2、出示粽子(二):说(“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看图片讲小猴、小松鼠、小兔心中的故事

3、出示粽子(三):接龙(“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词语接龙

4、出示粽子(四):悄悄话(“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悄悄话怎么讲?(轻轻讲,用心听)

如果我讲的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小朋友知道,可以怎么做呢?(从第一个开始,一个一个往下传,然后,让最后一个小朋友告诉大家我说的是什么?)

四、继续观看大家分享PPT,欣赏故事后半部分

师:到底是谁去奶奶家吃了粽子讲故事呢?我们继续来听听看。

五、活动延伸:包粽子

孩子们,你们会包粽子吗?把你的故事包在粽子里,送给你想送的人吧。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贯穿整个过程,让孩子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通过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 “悄悄话”。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问题抛给孩子,启发他们去寻找答案,如:“悄悄话”游戏,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怎么玩,而是说:“如果我对他讲了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孩子知道,可以怎么做呢?这样,孩子就通过想、说,获得游戏规则。整个活动,内容丰富,采用了绘本的情景来开展“听、说”训练,传递了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体验了共同分享的快乐。

总之,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活动目标得以有效的达成。但是,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有时也让我措手不及,今后,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教学活动更丰富有趣,更完美。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7篇《端午粽》教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端午粽教案。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