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优秀1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快回答为大家整理了13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一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4页的例l一例3,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2—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回答后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请大家想一想,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是什么图形?

教师出示上节课实验用的罐头盒,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过程:沿着罐头盒的一条高剪开商标纸,再打开,展开在黑板上,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教师: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学生: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往的高。

教师:那么,圆柱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三、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教师边叙述边摸着圆柱的侧面演示给学生看,指出侧。面的大小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因拄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例面积。

教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板书上面等式:)

2、教学例1:

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

3、小结。

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4、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教师:请大家把上节课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教师指着圆柱的展开图,“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使大家明确: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十两个底面的面积

教学例2。

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教颊: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求表面积。

教师: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应该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使学生明白:要先求圆柱侧面积和底面积,后求表面积。

教师: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画出这个圆柱。随后教师出示圆柱模型,将数据标在图上。

教师:现在我们把这个圆柱展开。出示展开图。

让学生观察展开图,“在这个图中,长方形的长等于多少?宽等于多少: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应该怎样求?”

指名学生回答,注意要使学生弄清每一步计算运用什么公式(如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等等)。

然后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学生计算结果的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做完后,集体订正。

6、教学例3。

,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教师: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己知圆柱形水桶的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求做这个水桶要用多少铁皮。

教师:这个水桶是没有盖的,说明了什么?如果把做这个水桶的铁皮展开,会有哪几部分?

使学生明白:水桶没有盖,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教师:要计算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应该分哪几步?

指名学生回答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

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舍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人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7、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四、巩固练习

1、做“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这道题已知什么?应该怎样求侧面积?

使学生明白可以直接用底面周长乘以高就可以得到侧面积。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作业

1、完成第练习七的第2~~5题。

(1)第2、3题,是分别求圆柱的例面积和表面积,要求学生正确选用公式,认真仔细地计算。

(2)第4题,圆柱形沼气池·的形状和特点要向学生说明(特别是城市里的小学生),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要弄清求的是圆柱哪些部分的面积。

(3)第5题,是先实际测量,再计算的题目,可以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每组要量的茶叶筒的大小可以是不一样的。

2、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十的第6、7题。

第6·题。是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半径,求圆柱的高。这样就要把求圆柱的侧面积的运算顺序颠倒过来。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列方程解答。

第7题,是求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s=πr十2πh≈63.59十339.12=402.71≈410(平方分米)

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 篇二

教学内容: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练习(第23~24页上第5~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巩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计算圆柱物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对策:

加强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的沟通与转化。

教学预设:

一、回忆整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板书课题: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 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乘高)

如果底面周长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还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也能求侧面积?怎样求?

3、 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告诉我们什么条件可以求圆柱的表面积?怎样求?

还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也能求表面积?怎样求?

(以上整理中,根据师生问答,补充数据,学生口头列式,不计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 第24页上第5题:读题后,请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板演,集体练习,评析校对,理解解题思路。理解只要计算一个底面积。

2、 第24页上第6题:读题后,请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板演,集体练习,评析校对,理解解题思路。理解只要计算一个底面积。

3、 第24页上第7题:读题后请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解答后交流解题思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算式板书于黑板上,集体分析校对。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单位变化情况。

4、 第24页上第8、9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再指名分析交流解题思路,说明想法。引导学生学习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5、 补充:填空:

给一块边长是6.28分米的正方形铁皮配上一个底面,做成一个圆柱形铁皮水桶。

(1)6.28÷3.14÷2求的是( )

(2)12×3.14求的是( )

(3)6.28×6.28求的是( )

(4)6.28×6.28+12×3.14求的是( )

6、 补充:把一根长1.2米,底面半径1分米的圆柱钢材平均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如学生有困难可用粉笔操作演示)

三、全课总结

四、课堂作业:(见补充习题)

课前思考:

本课时是圆柱侧面积与表面积的练习课,教材安排了较多的练习,选取了通风管、灯笼、无盖水桶、博士帽、花柱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通过解决“制作一个通分管或灯笼需要多少材料”等实际问题,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圆柱侧面积或表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课堂上,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问题教材提供了插图,这样更便于学生思考该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还是两个底面加上侧面积或是一个底面加上侧面积。如果没有插图,也要培养学生读题时要认真分析所求面积是指哪一部分面积,再思考如何列算式计算。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整理题中的信息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思考。

如何提高计算正确率应该成为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课上可以结合个别题目进行一些计算方法的指导,也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计算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课前思考: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学生灵活判断,到底要求的是圆柱的表面积还是侧面积,要求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有的只需要计算侧面积,有的需要计算一个侧面积与一个底面积的和,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认真审题。

第7题要具体指导学生理解“博士帽”的结构,要使学生认识到每顶博士帽都是由一个无底无盖的圆柱和一个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

补充的填空题正好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因为班级中很多学生都是只会做不会说。以后我也可以尝试多让学生做一些这样的练习。

课前思考:

《练习六》的后面部分是对表面积生活应用的全面开花,学生在练习中能充分感受不同的应用表面积的实际问题,开阔眼界。

第8题的计算结果是494.55朵,花柱上的花的朵数不可能是小数,实际教学时我想使用的四舍五入法,觉得多一朵还是少一朵,应根据实际空隙的大小来定,也就是得数小数部分的大小来定,如果超过一朵花的一半就补一朵花,反之就把周围的花松开一点就行了。

课后反思:

今天这节主要让学生计算关于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实际问题,从昨天的回家作业的正确率来看,计算的确是学生存在的一个大问题。练习第8题的计算结果是494.55朵,学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一些学生认为应该取495朵,一些学生认为应该取494朵,我的想法是是否两种都可以呢?想请教各位老师。

总得来说,一部分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他的计算能力和正确都非常低,尤其是遇到一些稍微复杂点的数字。现在的情况是尽管我布置的作业量不多,但是学生交作业的速度很慢,有部分学生一直要拖到放学后。我想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也有赖于学生的基础。

课后反思:

在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很多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比如说:算水池抹水泥的面积有时不带盖;有时算包装纸只需要计算侧面积,风管、烟囱也是这样;有时算一个完整的圆柱体的表面积该给底面积乘2的学生们又忘记了。再加上有的题目数据太大,学生计算起来困难太多。有的学生是列式时侧面积和底面积理解分析的不正确。

由于学生本来计算能力就差,这节课的计算量又大,因此,关于圆柱表面积的练习课表现出了很多的问题。除了及时发现,及时帮助学生以外,也要注重在练习的类型上下了一些工夫,以帮助学生度过学习上的难关。

课后反思:

最近有少数学生在课外作业时经常使用计算器,逼得我只好让他们完成每次的作业时要将草稿纸夹进作业本。在第21页的教材上,标注了一行小字,内容是今后涉及到圆柱、圆锥的有关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但我们现在每次的测试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想办法让学生学会一些必要的计算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今天的练习课上,教材中提供的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计算都比较繁琐。另外,有些题目对于最后结果还有不同的要求,在计算时也需要及时提醒学生看清题目要求。如第6题要求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分米,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还不明白这个要求,这样也常会给计算造成错误。又如,第7题的最后结果的单位名称是平方分米,而题中所提供的数据的单位名称是平方厘米,如果没有仔细读题的学生又会出现错误。第8题的计算结果是一个小数,而联系生活实际花的朵数不可能是小数,并且在取近似值时应该采用“进一法”。所以在计算中,我们要留意不同的计算要求,给予学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导。

课后反思:

由于今天的计算比较复杂,所以教学任务只完成了教材上的教学内容。从课堂反映情况看,学生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熟练,但还需进一步巩固,第二,由于在上学期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学习中,注意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后再解答,所以今天练习六的习题,我也同样紧扣这样几个问题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求这个问题实质就是求什么?怎样求?按这样的思路考虑问题,学生理解比较到位。

与大家有同样的感觉,计算的正确率不高,且题中还有单位变化、取近似数等要求,计算难度更大了。

与同组老师商量,还得增加一节巩固练习后再上体积计算。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三

课前先学——

课前,教师让学生在家做三件事:(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柱;(2)写出制作的步骤;(3)制作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课上对话——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圆柱的?(听到老师这个提问,我在想教学从学生经历的实践体验入手,值得肯定)

生:我准备了三张纸、圆规和剪刀,……(这么自信的表达,一定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倾听,延伸,提炼,概括,问题一样得到解决。这课有听头)

师:你直接说出步骤。(这么无情地打断学生的讲话,有些失望)

生:我先准备纸,然后就卷成圆筒,再剪两个底面,就做出来了。(这是个应变能力很强的学生,老师要什么,他就能给什么。其间省略太多东西了)

师:好的。(这里的“好的”起着语言过渡的作用,然而,学生操作经历的概括,是否有助于理解圆柱的侧面和底面之间的关系,教师并没有关注)

师:侧面的长和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看得出教师最急于提的是这个问题,也难怪,这个一个所有教案中都会出现的问题)

生:相等。

师:是这样吗?请你把它剪下来。(“剪下来”的行为怎么不是学生为了说明问题的主动行为,而是教师为了板书和讲解发出的指令)

(学生刚拿出剪刀,老师就一把接了过来,把学生精心制作的圆柱剪开,贴在黑板上。有些学生小声说道:“真可惜。”)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老师讲解前常说的一句话)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这个圆柱体的高。(迫不及待地告诉,自我中心意识强)圆柱的表面积你们会算了吗?(一句口头禅式的提问,不用想都会知道学生会怎么回答)

生齐答:会了。(真的会了?还是应付老师的齐答)

如此“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看起来过程顺利,但是教师主导的课堂,能否实现教学目标,不得而知。

再读文本——

拿起教师的教学用书,我们读到了,本节课的教学还应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研究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2、在如何计算侧面积的推理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培养空间观念;

3、指导并训练学生规划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对话学生——

课后,找到那位说制作步骤的学生,和他有了这样的对话:

师:现在愿意跟我们说说圆柱的制作过程吗?

生:老师根本没有让我把话讲完,其实为了今天的发言,我昨晚就准备了。制作圆柱其实并不容易,特别是制作规定底面和高的圆柱。我和同学们,基本都是先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做出圆柱的侧面,然后再用这个圆筒画出两个圆,作为圆柱的底面。这样制作看起来任务是完成了,但算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都不太方便。如果要是让我再制作一个,我会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如果用宽作为高,这个长就要用两次,一次是用来求侧面积,一次用来算底面积,因为我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

师:你的发现,全班学生都会发现吗?

生:我相信我们班上有不少同学并没有很好的理解。

师:那怎么办?

生:老师不是在黑板上讲了吗?没理解的就背公式呗。

生:老师,我们在课前还讨论过这样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全班学生做出的圆柱都是瘦瘦高高的,身材都那么好。其实很多人做圆柱时,都是用长方形的长作高,宽的长度才是底面的周长,我并不赞成老师说: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相当于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应该说: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中的一条边相当于底面周长,另一条边相当于圆柱的高。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四

一、创设情境,悬念导入。

上课铃响了,教师戴着厨师帽进教室,并设下悬念: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要准备多少面料?

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合作探究,发现方法。

1、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些面的面积?

2、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1)大家猜测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来可能会是什么样的?

(2)学生想办法亲自验证。

(学生通过动手剪、拆课前准备的圆柱体,发现侧面展开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文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可能是不规则图形。)

师问:①剪、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②长方形的长当于什么,宽相当于什么?

③你能把展开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变成长方形吗?不规则图形呢?

(3)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得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明确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展示圆柱的表面积展开图,问:现在你会求圆柱的表面积吗?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三、实际应用

现在你能求出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要多少面料吗?

出示例4: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1、引导:①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实际是求什么?

②这个帽子的表面积 的是什么?

2、学生同桌讨论,列式计算,师巡视指导。

3、汇报计算情况。

板书: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cm2)

帽子的底面积:3.14×(20÷2)2=314(cm2)

需要用面料: 1758.4+314=20xx.4≈20xx(cm2)

答:需用20xxcm2的面料。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14页“做一做”。

五、畅谈收获,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自己的表现。

六、作业:课内:练习二第5、7题;课外:练习二第6、8题。

附: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 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例4: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cm,冒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cm2)

帽子的底面积:3.14×(20÷2)2=314(cm2)

需要用面料: 1758.4+314=20xx.4

≈20xx(cm2)答:需用20xxcm2的面料。

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 篇五

教学内容: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练习(第23~24页上第5~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巩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计算圆柱物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对策:

加强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的沟通与转化。

教学预设:

一、回忆整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板书课题: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 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乘高)

如果底面周长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还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也能求侧面积?怎样求?

3、 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告诉我们什么条件可以求圆柱的表面积?怎样求?

还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也能求表面积?怎样求?

(以上整理中,根据师生问答,补充数据,学生口头列式,不计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 第24页上第5题:读题后,请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板演,集体练习,评析校对,理解解题思路。理解只要计算一个底面积。

2、 第24页上第6题:读题后,请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板演,集体练习,评析校对,理解解题思路。理解只要计算一个底面积。

3、 第24页上第7题:读题后请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解答后交流解题思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算式板书于黑板上,集体分析校对。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单位变化情况。

4、 第24页上第8、9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再指名分析交流解题思路,说明想法。引导学生学习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5、 补充:填空:

给一块边长是6.28分米的正方形铁皮配上一个底面,做成一个圆柱形铁皮水桶。

(1)6.28÷3.14÷2求的是( )

(2)12×3.14求的是( )

(3)6.28×6.28求的是( )

(4)6.28×6.28+12×3.14求的是( )

6、 补充:把一根长1.2米,底面半径1分米的圆柱钢材平均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如学生有困难可用粉笔操作演示)

三、全课总结

四、课堂作业:(见补充习题)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六

第一课时本册总课时:9课时

【教学内容】:

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圆柱体有( )个面,分别是( )、( )、( )。

2.圆柱体上底和下底之间的距离,叫做( ),有( )条。

3.长方形面积=( )×( )

圆的周长=( ) c=( )

圆的面积=( ) s=( )

二、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教学例4

(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帽顶的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需要的面料: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 练习七第6题。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①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帽顶的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需要的面料: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答:需要用2080平方厘米的面料。

圆柱体的表面积 篇七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技能:

1、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学会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3、初步了解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巩固数学运算求实、求真的态度。

2、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

二、教材重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特征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推导思维成为本课讲述的重点,也是能力培养的要点。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换是学生观察的要点,启发学生从学过的长方形、圆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是学生推导思维的切入点。计算中取近似值的进一法是新知识。

三、学习难点

学生掌握长方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对比性的图形展开,可以推导出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方法,逻辑推导的思维培养是教学中的难点。

五、教具:电脑课件一套、实物投影仪、自制圆柱体模型一个、生活中实物(笔筒、玩具压路机、卷纸、茶叶筒、滚刷、通风管)

学具:每人一个圆柱体模型

六、教学过程:课前交流

一、导入:

师生问好

课前复习:(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老师出示:自制圆柱体模型  这是一个什么形体?

学生:圆柱体

老师:谁能说说上一节课你学过圆柱体的哪些知识?

学生:...........

老师:请同学们拿出你自制的圆柱体模型,动手摸一摸

学生:动手摸圆柱体

老师:谁能说一说你摸到的是哪些部分?

学生:..........

老师:你所摸到的圆柱体的表面,它的大小叫做表面积,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如何求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大小。

老师板书课题:圆柱体的表面积

老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老师: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把这个圆柱体的模型展开,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动手

学生: .............

老师: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长方形是圆柱体的什么?这两个圆形呢?

老师:那么你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圆柱体的表面积吗?

学生: .............

老师相应板书:圆柱体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面积=圆柱体的表面积

老师:还可以怎样理解?

学生:圆柱体的两个底面面积和一个侧面的总面积是圆柱体的表面积。

二、新课

(一)师生共同学习侧面积

老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都很扎实,哪个同学能说说要学习表面积,第一步先要求圆柱的什么呢?

(二)合作学习 尝试探索

老师:下面我们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求圆柱体的侧面积

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认真观察自己手中的长方形,思考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哪一部分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2、尝试推导出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公式。

小组合作学习注意:组长负责发言次序,同学之间要尊重他人、懂得谦让、互相帮助。

学生: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老师:谁来汇报你们小组的研究成果。

学生:...................

老师:还有的同学可能没有组织好语言,不要紧,请你试试说一说

老师出示: 把直圆柱侧面积展开得到一个( )形,这个( )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宽等于圆柱的( );因为 = 所以,

圆柱体侧面积等于( )

老师:谁还愿意说一说

老师:如果用s表示侧面积,c表示底面周长,h表示高,你能写出圆柱体侧面积的公式吗?

老师板书:s=ch

求下面各圆柱体的侧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3、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25厘米。

老师:我们掌握了什么是圆柱体的侧面积?那我要把刚才的侧面积改成表面积,怎样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呢?请同学们看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

1、思考怎样求圆柱体表面积?

2、讨论求圆柱体表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数据?

小组合作学习注意:组长负责发言次序,同学之间要尊重他人、懂得谦让、互相帮助。

学生小组学习

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老师:板书

老师小结:我们知道了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老师:你们都记住了吗?老师考考你们

已知半径求圆的周长,公式?................. 现在,请你用1分钟时间记住它。

圆柱体的表面积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能初步解决有关圆柱的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和转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培养认真审题、仔细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掌握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会应用有关圆柱的特征以及计算表面积的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圆柱表面展开图教具

五。学具:学生制做好的硬纸片圆柱模型,剪刀。

六。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且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和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是掌握求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巩固上节所学《圆柱体的认识》的有关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掌握圆柱体的底面、侧面和高,能正确地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第二层次:推导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首先让学生讨论圆柱侧面展开的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通过实物观察和实验,使学生了解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圆柱的高,从而用已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很自然地推导出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然后,运用圆柱侧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接着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圆柱知识的动画。在会求侧面积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两个圆面积,引导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从而总结出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立体转平面、形变量不变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能力。教育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层次:针对本节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些基本应用题。安排有:求圆柱的侧面积,求圆柱的表面积。是对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的巩固。针对一些特殊的题型:只有侧面的圆柱,只有一个底面的圆柱等,以举实物来让学生判断怎样计算的形式进行练习。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课堂上出示矿泉水瓶,剪出圆柱体那一部分?

问题:哪位同学能说出圆柱体有哪些特征?

回答:圆柱体有两个底面,它们是面积相等的两个圆。圆柱体有一个侧面;有无数条高,圆柱的高处处相等。

二、新授

剪开矿泉水瓶的包装纸,想想:

1、怎样才能求出矿泉水瓶圆柱体包装纸的面积?

2、不把包装纸剪开,能不能求出包装纸的面积呢?怎样求?(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写出小组解决方法)

3、总结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底面周长高)

4、如果还需要把上、下两个底面也用纸皮封好,那至少需要多少纸皮?

在解决过程中总结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5、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

要做一个高为1厘米,底面直径是3厘米的圆柱形塑料瓶盖,需要塑料多少平方厘米?

三、练习

1.教师举出实物让学生指出它们和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再分别说出如何计算表面积:

①、圆柱形状的烟筒、压路机的滚筒、油漆圆柱体柱子。

②、圆柱形状的笔筒、水杯。

③、圆柱形状的茶叶筒、油筒。

2.做一做:(幻灯片出示)

1.要油漆竖立在大厅的一根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米圆柱形柱子,需要油漆多大的面积。

2.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九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过程:

(一)、旧知复习

1、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xx、xx和xx。

2、底面是xx形,它的面积=xx 。

3、侧面是一个曲面,沿着它的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 xx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xx,宽等于圆柱的xx。

4、一个圆形水池,直径是5米,沿着水池走一圈是多少米?

(二)列式为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指的是什么?

(2)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xx,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

(3)侧面积的练习

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是1.6m,高0.7m。 ②底面半径是3.2dm,高5dm。

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的 xx和xx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2、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表面是由和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是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分析,理解题意: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需要注意的是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个底面。

列式计算:

①帽子的侧面积=

②帽顶的面积=

③这顶帽子需要用面料=

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囱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2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3、巩固练习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dm,高是4.5dm,求它的表面积。

4、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知识?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五、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下复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的《圆柱的体积》,我教此内容时,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对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知识。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的知识对学生自身智力和创造力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在自己艰苦的学习中发现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

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三、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模仿,往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维根本得不到发展。而这里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节课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自由讨论、实践和思考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较少。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十

背景分析: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本节内容正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种图形――圆柱。根椐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本节内容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提炼出数学问题,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孩子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3-14页例3、 例4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能灵活运用求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片段1】温故互查(2人小组讨论交流,组长补充)

师:同学们,星光大道是大家都非常喜爱看的一个文艺节目,今天老师也想在咱们班来一场星光大道智力大比拼,不知道大家有信心没有?

生:(异口同声)有

师:老师宣布比赛规则,每四人一组为一组合,也就是说咱们比的是团体,而不是个人。比赛共分五个环节,每一环节选表现最好的一组给它们加3分,最后累积分值最高组为明星组合。请同学们做好准备。首先进入第一环节――温故互查。请大家带着下面的问题以2人小组互述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在互述的过程中,大家要学会倾听。

(学生自由讨论)

1、圆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已知圆的半径用字母r 表示,怎样求圆的直径、周长和面积?

3、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师总结:刚才听了大家各组的叙述,老师觉得大家上节课学的知识非常扎实,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每个组表现的都是那么棒,但是最好的要数杨丽这一组(第三组)了,他们组不但叙述完整,而且非常有序,其它组稍微有一点混乱,所以老师决定给他们组加3分。好不好?

生:好。

老师给第三小组加3分。

◆评析: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设计这个环节时,通过复习上面三部分的内容,为求圆柱的表面积做好了铺垫。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学生在互述时,教师一定要强调语言的规范性,同时对叙述完整的组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的公平竞争意识。

【片段2】设问导读

师:下面进入我们的第二环节――设问导读。出示例3 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

师: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做好的圆柱,把它展开。通过观察和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4人小组讨论交流,并把讨论结果展示在小组黑板上)

(1)圆柱的底面积=(     )

(2)圆柱的侧面积=(     )×( )

(3)圆柱的表面积=(     )+(     )

师:几个组已经把答案写在小黑板上了,我们大家一起来判断一下,这个环节哪个组可以得第一,请大家注意,大家在判断时,不仅要看答案是否正确,还要看书写是否规范?

生:第四组。(第三组、第一组)

师:选第四组的人最多了,那我们给第四组加上3分。同时希望其它组向他们组学习,能够做到即对又好。

◆评析: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自已去发现,这样掌握的比较牢。根椐新课改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在备课时主要考虑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自行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要求。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让每一位同学都真正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师:通过刚才的闯关,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学生个个都非常聪明,借这个机会,老师想让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出示例4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厘米,帽顶直径20厘米,做这样一顶帽子需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米)请同学们自由讨论、交流,找到问题的答案。

(1)厨师的帽子是什么形状的?

(2)厨师的帽子由几个面组成,分别为( )个(  )和( )个( )。

(3)要求这样一顶厨师的帽子需用多少面料,实际是求这顶圆柱形帽子的(表面积),因为帽子下面没底,所以我们在计算帽子的表面积时用(  )加(  )即可。

师:讨论完上面的问题后,请各位同学把这道题做在自已的练习本上,然后4号组员把自已的作业展示到小黑板上。

每组4号同学把答案写到黑板上。

师:各位同学都已经算出来了,现在让我们把视线转移到小黑板上,看看每组4号同学的才艺展示。

生:第三组把单位“平方厘米”写成了“厘米”。

师:这位同学观察很认真,第三组的单位带错了,面积单位应该是平方厘米。好,我们给这位同学个人加一分。还有吗?

生:最后结果也不一样,有2070平方厘米和2080平方厘米两个答案。

教师质疑:为什么会有两个答案呢?

师:首先请答案是2070平方厘米的同学代表说明理由。

生:这道题最后结果是2072.4,因为得数要保留整十数,根椐四舍五入法得出2070。

师:请答案是2080平方厘米的学生代表说明理由。

生: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面料往往比计算结果要多一些,所以在保留整十数时,选用了“进一法”。

师:请同学们判断,哪位同学说的有道理?

生:第二位同学说的有道理。

师:第二位同学说的非常正确,今后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大家一定要注意哟。同时向做对的同学个人加1分。

◆评析:“四舍五入”,“进一法”,和“去尾法”都是求近似值的方法,在运用时要根椐实际生活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求用料多少时多采用“进一法”。

【片段3】自学检测(通过本课学习,自主完成下面的试题)

师:帮老师解决了个人问题后,我们接着来看第三关――自学检测。

1、填空

圆柱的表面积由(     )和(     )组成。

圆柱的侧面积=(        )

圆柱的底面积=(        )

圆住的表面积=(        )+(       )

2、计算

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12厘米,求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已知圆柱的高是4米,底面直径是10米,求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8分米,求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师:做完后,同桌之间互查,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同桌互相交流,同桌之间解决不了的由老师解决。

学生开始互查

师:请各组大组长汇报一下各组做题的情况。

第一组:我们组都对了。    第二组:王艳错了一道,现在已经改了。

第三组:我们组都对了。    第四组:我们组都对了。

第五组:张飞和王红各错了一道,也改了。 第六组:我们组都对了。

师总结:好,我们给全做对的组各加3分,做错的组,很遗憾就不能加分了,不过大家也不要气馁,我们还有两关,希望分数暂时落后的小组在后面的两关能过关斩将,迎头赶上。

◆评析:本环节的作业全部是围绕求圆柱的表面积公式设计的。是对刚学知识的一个练习和巩固,基本上没有设置难度,只要学生能够认真计算,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片段4】巩固练习

师:让我们进入第四关――巩固练习。

用铁皮制作一节通风管,它的长是70厘米,底面圆的半径是5厘米,至少需要钱皮多少平方厘米?做这样的通风管十节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师:大组长作业完成后交老师,其它同学交大组长。全部完成后,大组长向老师汇报结果。

各组汇报作业情况。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汇报情况,作业最好的组要数第五组了,我们给第五组加上3分。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求一节通风管的面积,实际是求没有两个底面面积的圆柱的表面积,即求圆柱的侧面积。学生在掌握了求圆柱表面积的公式后,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片段5】拓展延伸

师:现在还剩下最后一关,胜败在此一举,希望各位选手仔细读题,认真思考,把握为组增光的最后一次机会,好,让我们一起进入――拓展延伸。

一根圆柱形木头,长8米,底面半径是20厘米,把它截成2段小圆柱形木头,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师:刚才大家都做了一下这道题,我们请几位同学把他的解题思路说一下。

生1:把一根圆柱載成2小段圆柱,实际增加了2个底面面积,所以只要求出这根圆柱的2个底面面积即可。

生2:先求出原来一根圆柱形木头的表面积,再求2根小圆柱形木头的表面积,再用2根小圆柱形木头的表面积减去1根圆柱形木头的面积就是增加的面积。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没有。

师:同学们观察,哪种方法简单。

生:第一种。

师:对了,数学题经常有一题多解的情况,我们要选最简单的方法去算。不过这道题我们要求做对答案就可以加分了,请做对的同学举起手来。全做对的组有2组、3组和5组。我们分别给这三组各加3分。

师:5个环节全部比赛完毕,现在大家快速统计各组分数。

生:一组3分,2组3分,3组12分,4组6分,5组6分,6组3分。

师:现在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今天咱们班的明星组合是……

生:第3组。

师:恭喜第3组获得我们班今天的明星组合,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明日之星将非你莫属。好,下课。

◆评析:简单的试题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保持学习的高度积极性,我设计了此题。此题也是解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但有了一定的难度。需认真思考才能完成。对学困生可酌情考虑是否选做本题。

教学反思:

1、兴趣导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积极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采用小组互助的形式让学生去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和全班交流,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当学生中出现不同的想法时,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知识规律的认识活动,实现教与学的巧妙结合。

2、根椐小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教师选取的例题都和学生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使学生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问题有实际性,更贴近生活。

3、选题从易到难,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第十一篇

教学课题:

圆柱的侧面积。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圆柱的表面积是它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面积的和,其中侧面积是新知识,底面积(即圆的面积)是学生学过的。所以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难点,掌握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教材选用了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从而探索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把曲面转化成平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推理活动,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和思考的能力,以及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出探索、发现的快乐,激起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法运用:本节课我采用操作和演示、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将直观和抽象、新授和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采取引导—放手—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运用化曲为平的方法推理发现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体纸筒、圆柱体物体、长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复习圆柱体的特征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对圆柱体有了更深的理解,谁来说说它的特征? (指明学生回答后,课件动画展示同时师生小结)

二、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2、教师小结:在解答实际问题前一定要先进行分析,灵活运用,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课后作业

应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你会求圆柱的表面积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试着推一推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吧! 附:板书设计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 ×高→S侧=ch

长方形面积=长×宽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动脑,使学生学有所获。通过教学有如下感悟:

一、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化曲面为平面,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操作等环节。课上我尽量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发现。

二、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时,我没有拘泥于教材上把侧面转化为长方形这一思路,而是放手学生合作探究: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为学过的平面图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实验,把圆柱形纸筒剪开,结果学生根据纸筒的特点和剪法分别将曲面转化成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通过观察和思考,最终都探讨出了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本届的难点,在教学中,我适时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示,不仅有利于学生审题,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第十二篇

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让学生拿桌着上的圆柱,说说圆柱是由哪几个面组成的。(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师:你们手中圆柱的侧面都用包装纸包了一圈。那么请你们想一想包这个侧面至少用了多大一张包装纸呢?其实要知道至少用了多大一张包装纸,就是要算出圆柱侧面的什么呢?(侧面积)板书:圆柱的侧面积。那圆柱的侧面积该怎么来计算呢?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圆柱,沿侧面的高把包装纸剪开,研究研究。

二、自主探究,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1.动手操作 ,小组交流

(1)学生独立操作,沿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包装纸,看看展开后是什么图形。

(2)观察对比: 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3)汇报交流:说说展开后的图形是什么,并说说展开后图形的各部分与圆柱的关系。

这里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a.沿高展开的是长方形,它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它的宽就是圆柱的高。b.沿高展开的是正方形,底面周长和高相等的情况下,就是个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

2.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操作和交流,我们发现沿着圆柱侧面的高剪,展开后是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用教具圆柱展示)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算出了圆柱侧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因为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圆柱的高,因此,可以推算出: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即 s 侧 = c × h

现在请大家用圆柱的侧面积公式试着算出自己圆柱体的侧面用料是多少。

学生测量,计算侧面积。

学生汇报:测量出了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再用公式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多请几个人汇报。这里可能还有学生会出现两种其他的测量方法。

a.测量出圆柱的半径和高,通过半径求底面周长,再乘高,也可以算出圆柱的侧面积。b.测量出圆柱的直径和高,通过直径求底面周长,再乘高也可以算出圆柱的侧面积。这里通过学生的叙述,得出另外两个侧面积公式: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或直径为d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r×h或s侧=∏dh

教师小结。

3.算一算

出示课件(如下图)让学生算出圆柱的侧面积。

0.8

2

学生反馈。(到展示台)

请学生说清楚自己的计算过程,先通过半径或直径算出底面周长,再用底面周长乘高算出侧面积。

三、了解圆柱的表面积

师: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努力算出的它的侧面积,那如果老师想请你们算出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你们会算吗?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3页,自学。

让学生汇报:圆柱是由三个面组成的,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用字母表示圆柱表面积的公式s表=2s底+s侧

侧面积我们前面已经研究出怎么算了。那底面积,你们会算吗?(会,就是算圆的面积:∏r²)

请学生算出圆柱的表面积。及时反馈。

四、巩固练习,自我提高。

1.一种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状的,轮宽2米,直径1.2米,前轮滚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出示完这道题,让学生提出题中不明白的部分:轮宽指的是什么?前轮滚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指的是什么?(教师展示滚动过程)

弄清楚这些问题后再让学生进行计算。(到展示台展示)

2.如果让你给下面的笔筒包上包装纸,你会怎样包,至少需要用多少彩纸?如果每平方厘米的彩纸需要0.1元,那么买这些彩纸需要多少元?

13cmm

8cm

这道题不限学生怎么包,是一道开放题。可以只包侧面,也可以侧面和一个底面都包。可能还会有同学里外都包(这时老师要说明笔筒的厚度不计)

把不同的算法拿到展示台展示。并且说明自己的方法。

五、全课小结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有很多。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六、板书设计

圆柱体的表面积(一)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  ↓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s侧=ch s表= s侧+2s底

s侧=2∏r×h s侧=∏dh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第十三篇

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33-3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圆柱表面积、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圆柱形模型、剪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入新课

我根据学生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那么你们知道做这样的一个饮料罐至少需要多少的铁皮吗?怎样计算?”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疑引入新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求知,解决问题。)

(2)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来做一个“饮料罐”,该怎样做? ?

生:要做一个圆筒,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同学们说的意见不一致时,我适时引导,你们动手剪一剪不就知道了吗? 每一组的同学都剪开自己带来的圆筒,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也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使学生对圆柱各部分的组成有了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知识的转化和迁移。)

2、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先来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就是求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议论。

生1: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圆面积×2+长方形面积。

生2: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对吗?要求圆柱体的表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3: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了。

师: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3: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相等,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生4:我觉得知道圆的直径和高也可以了。

生5:我还觉得知道圆的周长和高也行。

师:这三位同学都说得很好,那么圆柱的侧面积该怎样求?

生6: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如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是否也适用呢?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小结:同学们会动手、动脑,巧妙地把圆柱的侧面转化为平面图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不论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圆柱的侧面积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乘高。

师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 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分组合作得出结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个性也得到发展。)

3、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知道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了,那么它的表面积该怎样算呢? (1) 出示例2

分组讨论例2中给了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它的表面积应包括几个面?怎样解答。

(设计意图:学生已掌握了圆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自学交流就能掌握方法。)

(2) 教学例3

师: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一起来看例3,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 学生做完后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5:我知道了,做这个无盖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一个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和。

生6: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因为用料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让学生看34页,看“注意”后的一段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讨论,理解进一法,明确在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意识。)

(3)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1、出示牛奶罐、无盖水桶、水管等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制作这些物体所用铁皮的面积,各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

小结: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实物分别处理,要学会运用新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综合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用铁皮制作圆柱形的通风管10节,每节长9分米,底面周长3.5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2)砌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2.5米,深3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柱形的油桶,底面半径4分米,高1米2分米,制这个油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实践与应用

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制作所带的圆柱形实物的用料面积,先让学生讲讲需要测量哪些数据,以及测量方法,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不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4)全课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计算油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总和;无盖水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水管-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所以都要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13篇《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圆柱的表面积。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