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荷塘月色 》教案优秀15篇(荷塘月色两课时教案)

《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为了让您对于荷塘月色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快回答给大家分享了15篇《荷塘月色 》教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荷塘月色》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画面美。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领悟其情调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并背诵课文4、5、6三段。

教学重点:

1、揣摩在特定语境中语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 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评价作品中的“我”。

教学方法:

1、美点寻踪法:注重学生切身感受,由学生自品析文章美,教师归纳学生的看法,作必要的引导点拨,力求重点突出,繁简分明。

2、 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赏析课文的画面美;背诵课文4—6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曾经品读过朱自清>朱自清先生《背影》,父亲那臃肿而蹒跚的背影所承载悲凉、惆怅与沉重似乎还沉积在我们心头;学习《春》,我们被生机勃发,春意盎然的景色所陶醉;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自清>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计那淡雅朦胧心月,心荷。(板书文题)

附: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扫除字词障碍: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乘凉 煤屑 踱着 点缀

颤动 霎时 敛裾 媛女

三、具体赏课文的美——“画面美”

1、 解题引出:

由题目《荷塘月色》可以知道,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它包含着两部分的内容:荷塘和月色。 大家速读课文,并找出描写这两景的段落。(第四、五自然段)。下面让我们先学习这两个段落。

2、讲授新课:

这两个段落作者分别为我们描绘了什么画面?(月下荷塘、荷塘月色)

1)分析第4段:

一篇抒情写景散文,既写景,又抒情,必须借助恰当得体的语言来沟通。那么,作者在描写荷塘的时候,具体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们首先欣赏这一段的朗读,一边欣赏,一边思考这些问题。

作者在描写荷塘的时候,具体写了哪些景物?(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池水) 分组讨论: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用曲线标出比喻句,并用重点号标出本体和喻体,体会在文段中的作用。

【荷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弥望”一词写出荷叶的什么特点?多)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唐代诗人杨万里描写荷叶的一句诗是什么?接天莲叶无穷碧。)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田田”与“层层”这两个叠词,叠词即音韵相同的词语连续运用。“田田”与“层层”这两个叠词写出荷叶的什么特点?密)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即亭亭玉立,形象高颀、修长。“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叶高出水面,大大的叶子微微下垂,弧度柔和,自然舒展着,有如舞女转动时的裙幅。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比喻荷叶的美好风姿。正因为“荷叶出水很高”,才让人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从而表现荷叶的体态美、动态美。

小结:作者抓住荷叶多、密、高、美四个特点,运用了精当的叠词和比喻,表现了荷叶的什么特点?(再现了月下荷叶满目茂密的特点和绰约风姿。)

【荷花】: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零星)着些白花,(用满池荷花映衬零星的荷花,正因为“零落”,故而叶多花少,用“点缀”一词,正是绿叶多白花少的衬托。使白花更加醒目显眼,这是从数量上表现荷叶醒目显眼的特点。)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袅娜”和“羞涩”的位置能不能互换?为什么?不能。“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后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里用了拟人手法写荷花饱满盛开时轻盈柔美、柔媚的姿态。“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专写人的情态,在文中同样用拟人手法写出荷花的骨朵羞答答,不好意思,含苞待放时娇羞妩媚的神态。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作者用拟人手法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倾注其间,赋予荷花以生命活力和感情,写出了荷花的神韵,逼真自然地引起人们许多联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这里借用其亮,夜色中的暗色调的背景之下白花似明珠般亮丽柔和,再加上“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这里借用其白花在绿叶丛中隐约闪烁着的动态,表明作者在行走,叶多花少,花就有了时隐时现、闪动如星的特点。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这里把水面的白荷写得极为标致、光鲜美好妩媚。这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色彩,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光华,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那么,这个比喻属于哪一种类型?博喻。博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喻连用共同描述同一个事物的修辞方法。也就是说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连续描写本体的比喻。本文写点缀“层层的叶子”的荷花时连续用“明珠、星星、美人”来比喻荷花,非常准确、生动。博喻的几个喻体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描写本体的特征。例如:朱自清《春》中也有一个例子:“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荒地老。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小结:作者抓住月下荷花稀少、体态柔美、神态娇羞、色泽晶莹、光华明暗、质地光洁六个特点,运用映衬、拟人、比喻(博喻)等修辞手法,将淡月清辉下白荷花那妍媚多姿的神韵全写尽了。

【荷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通感”,又叫“移觉”,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即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 “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大家请看下面这些例子,“我可以继续举出许多例子,直到读者发腻为止。”“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理,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

小结:作者抓住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点,运用比喻和通感手法,表现了荷香的神奇清淡,烘托出月夜的优雅和宁静。

【荷波】: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作者非常善于捕捉刹那间的动感。“闪电”这个比喻说明微风过处叶动花颤,再加上“霎时”一词,准确地表达出荷波传递快、神速的细微情状,使原本静止的画面〈叶、花、香〉动了起来。荷叶是没有肩的,但作者却把荷叶写成“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一个“肩并肩”,采用拟人手法使荷叶具有了人的特点,微风过处,荷叶在风中错落起伏,形成了水线,对此,作者把它比喻成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一个“波”字,那条起伏的颤动的水线显得多么形象!前面加上摹色“凝碧”一词,这样,有色有形,那荷叶摇曳多姿的美好形象便活脱脱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小结:作者抓住荷波传递快,颜色美的特点,采用比喻、拟人手法,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池水】(荷韵):

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小结:作者抓住池水静默无声的特点,用叠字和拟人手法,表现水与花叶相映成趣,流水使叶子有了更柔更美的姿态,而叶子的风姿也显示了流水的脉脉柔情。

总结:

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荷叶、荷花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三个角度来描写月下荷塘。那么,作者写这些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静而动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来写的。这段文字写得形、味、色、声俱全,动静相宜,虚实相应。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月下荷塘的什么特点?淡雅静美。

《荷塘月色》教案 篇二

教学重点:

1、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朗读课文2-6小节

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1、 课文第2小节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

树 (蓊翁郁郁)

月光(淡淡的)

“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 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写的?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写了月下荷塘

静态: 叶:田田、亭亭

花:零星点缀

微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风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 形象

过 如明珠--洁白

处 如星星--绿叶白花 色彩

如美人--纤尘不染

动态: 花:花香,如歌声

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

3、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正面:以流水作比

(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4、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5、小结

无边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获得了喜悦,但处于喜悦之中却时而受到忧愁的牵制,即使遥想“热闹”、“风流”的采莲盛况,也只得片刻欢欣,最终摆脱不了那满怀的愁绪。作者所写的景物淡雅、朦胧,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如此。从文章风格看,委婉掩抑,没有悲喜的大起大落;从作者的个性看,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所以无论喜悦与忧愁,都是淡淡的。在写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三、学生再读课文2-6小节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1、 比喻和拟人(结合课后练习三)

例如:

⑴.第4小节写静态荷花的三个比喻

效果:这一比喻与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营造出一种纯美的非现实的境界。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写荷叶荷花“像笼着轻纱的梦”,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⑶.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效果:拟人的写法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写出荷花的神韵。

小结: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2、 通感的运用(结合课后练习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通感修辞: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滨仲夏夜》)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个通感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见课后练习)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3、动词和叠词的使用(结合课后练习四)

小结:动词使用精当生动,富于表现力

叠词运用的效果:

(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

(2)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3)深入细致地表现了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

1.归纳字词

2.背诵4-6小节

《荷塘月色》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要求:

1、 欣赏本文在景物描写上的高超艺术,体味情景交融的文学特色;

2、 根据特定语境,准确把握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

3、 领会作者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2、 把握语境来作辨析、品味,深刻地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 导入单元:何为散文?散文曾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是为了区别于“韵文”

而起的一个名字,而现在散文则是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我们即将要一起来学习的单元便是抒情散文单元,请大家把课文翻到第三十页,我们可以看到这单元的课文由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组成。现在我带领大家一起来浏览一下这个我们即将要步入的散文殿堂。第一篇为 朱自清 先生的《荷塘月色》写作者在一个夏夜为了排解心中苦闷去观赏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第二篇《我的空中楼阁》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描写了他那建于山脊上的小房子,曾经也让千百万个读了文章的人也多了个梦,梦想自己也能拥有如此小屋。而《我与地坛》则表现了一个残疾人对生命的思索,对母爱的感悟,最后一篇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一个夜晚偶然之中发现了海棠花开,他由此想到什么了呢?那要由我们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的学习中来了解来体会了!

二、 导入课文:今天我们来学的这一篇散文便是 朱自清 先生的《荷塘月色》(展示课

件)他的作品我们知道的有《匆匆》、《春》、《绿》、《背影》。对于他的情况我们或者都有零星地知道,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对他的情况做一个系统了解。作者简介:(展示课件,师作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成长历程: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写有《睡罢,小小的人》是他新诗处女作;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受五四浪潮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当时诗坛;1925年任清 华大学 教授,开始创作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出版散文集《踪迹》《背影》,著有《朱自清全集》。他曾写过一篇名为《我是扬州人》的散文,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5岁起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是浙江绍兴。 朱自清 先生最后是因为拒绝接受外国救济而死的,毛泽东称赞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也是后代许多人非常地崇敬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信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文章了,好,现在我考考大家是否细心,请问:此文的写作时间、地点?明确: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那么1927年究竟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而且会影响到 朱自清 先生的心情的呢?背景介绍:(展示课件,师作介绍)

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蒋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而此时的朱自清开始处于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面对黑暗的现实又不能安然于这种“超然”,一下几段文字可以让我们看到他的这样一种不得平静的心情:

(一)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能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地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二)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 1927年9月17日 的一封信

三、课文讲解:《荷塘月色》实际上就是作者的这样一种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可见,当时的朱自清正如他在文中第一句提到的那样“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么不宁静了该如何是好呢?我们都知道文人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形式都是特殊的,他们对社会的变化特别敏感。蒋发动政变以后,朱自清心情特别抑郁,实在难以排解,只好游荷塘发感慨,形成文字。而曹魏末年有个叫“阮籍”的文人就不这样做了,在司马氏高压政权的控制下,他也是郁闷难平,整日喝酒,日日呼酒买醉。醉后驾车出去兜兜风,而且专拣无人走的荒郊僻野,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就号啕大哭。通过哭声来宣泄内心的不平。于是就有了个成语叫“穷途之哭”。现在专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身处窘境的悲伤。想比较而言朱自清先生的做法就显得比较冷静了。他只是“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后就散步去看看“日日走过的荷塘”的“另一番样子”去了。这里的荷塘就是清华园荷塘,我们可以欣赏一下课本前面彩页的日光下的荷塘。那现在的我们回到文中跟随作者的脚步去领略一下这月光下的荷塘又是如何一番景象。

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这是一段对荷塘周围景物的描写,朗读的时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展示问题) ①第2段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明确:幽僻、阴森、淡淡 ②讨论:第3段作者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明确: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这句话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紧接下来作者便讲到“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从中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中暂得宽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因为他“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原来所处的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明确:喧闹、现实、残酷

所以这两个自然段给全文定了这样一个基调,那就是“淡淡的”,淡淡的哀伤、淡淡的月光、淡淡的喜悦。作者原先那颇不宁静的心至此也开始静了下来。

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四自然段,要求声情并茂地有感情朗读,其他同学在欣赏的同时留意一下这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课件中逐渐展示各项内容,并分析)

荷叶:田田 亭亭的 舞女的裙

荷花:袅娜 羞涩 明珠 星星 美人

月光下的荷塘 荷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素淡、宁静) 荷波:闪电 凝碧

荷韵:脉脉

分析:

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把荷花比作是“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这样的比喻即为通感,所谓“通感”就是用一种感觉来描写另一种感觉,从而增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象感。比如上面的这个例子,另外还有练习题曾经碰到的这样的一个句子:“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这是将触觉写成听觉。通感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的,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也常常会被不自觉地使用着,如“他的声音很粗”;“笑起来很甜”……

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的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结本段写景重点: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现在用心齐读第4段,仔细品味一下。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和第四题

课后分析:在时间安排上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前面介绍作者、背景太多了,致使在分析重点段落时显得非常仓促,一些问题还未讲清楚。下次可以突出重点段落,在讲解完重点段后回过头来介绍一下前面三节,在此过程中加入背景介绍。另外一些问题的设置也欠妥,如:“第2段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可以明确点问成“第二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在解答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个不同的心情下的作者的喜好是不同的,这是“平常的我”和“特殊的我”的区别。

可以尝试在两个教学时间用不同的教法来上同一个课时的内容,由于运用课件在某种程度上会牵制住教师在课堂上的发挥,所以有时也比较适合采取不用课件的一种上法。最主要的是体现教师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进行思考,老师在课堂上所要做的是引导,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思路上思考,同时又不能毁灭其灵感的火花。

(听取指导老师—— 刘新华 老师的意见后整理出的课后分析)

荷 塘 月 色(第二课时)

教学进程: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在 朱自清 先生的带领下欣赏了北京清华园中那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追随镜头来领略一下这荷塘上的月色又是如何的?这就是第5自然段所描写的内容。我们先来齐读一下这个段落,并且要求思考以下问题:月色的虚无缥缈本是难写之景,而作者却能通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那么我想问的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什么特点?

明确:

月光:泻 浮 洗 笼

荷塘上的月光 月影:画

(朦胧、柔和) 光与影: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在这一段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体会一些传神的动词的运用: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笼——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思考: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明确:“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寻求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投射出作者的心态。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在这段中作者是怎样认为这荷塘中的“光与影”的,它们是不均匀的,但是又是和谐的,在这作者又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眼中之景的和谐同那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联系了起来,实在是妙!

小结本段写景重点: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六段,这一段写了荷塘四周景物,想想看我们前面哪一节也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明确:第2段。思考两段同为写

四周景色,有何异同?明确:相同点: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不同点: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第6段则以树为着眼点,又近及远写了树色、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了蝉声、蛙声,显然既是对第2段的回应也是第4、5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

在这一节中作者选用了一系列的叠字叠词,如:

a、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b、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这一节中最后谗和蛙的热闹的声音打破了暂时的宁静,也冲淡了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带来的淡淡的喜悦,烦恼又袭上心头,心中越发不宁静了。这正如李白说的那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作者由于心中的不宁静而去寻找宁静,在宁静中暂时忘却了不宁静,最后还是由宁静回到了不宁静,到此,作者的心灵历程已经走了一个轮回。如下图所示:

那么他为何还要在回家之前回忆起了江南采莲的事情呢?明确:1、触景生情,怀古思乡:因为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朱自清曾自称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而且荷同莲同物,难免不让他思念起江南来,以采莲的热闹来衬托自己的孤寂,人在心情低谷期想到的自然是家,是故乡啊!2、古今对比,以古代采莲之乐暗指当今民不聊生、民生凋敝和满目疮痍,表达他对今不如昔的现状的失望,对现实不满。还有他为何偏偏就选用了梁元帝萧绎的这篇《采莲赋》呢?明确:是否还记得我们在前面曾提到说朱自清自1925年起任清 华大学 教授后开始创作散文,同时研究的是古典文学,而且他从小就是古文功底深厚,这些条件也都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他的灵感,让他回忆起了《采莲赋》和那首南朝民歌《西洲曲》。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两首作品,明确:能够理解作品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即可,《西洲曲》是现存南朝民歌最长的抒情诗篇,在古代诗词尤其是乐府民歌中,常常喜欢借“芙蓉、莲、藕、丝、(布)匹”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表事物的词语以谐“夫容、怜、偶、思、配”等对应词语相同相近的音,构成谐音双关,使诗歌平添一曾意趣。例如《子夜歌》云:“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其中“芙蓉”谐音“夫容”,意即夫之容颜;“见莲”谐音“见怜”,意即爱我。同理,《西洲曲》中的“莲子”谐音“怜子”,意思是爱你。“低头弄莲子”意思是爱你之情如水般清纯忠贞,绵远悠长。那么作者在文中想借此表达一种怎样的相思呢?是思乡?还是思国?抑或是思念一个他心仪的女子,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无限的可能供我们去猜想。但此时的作者已经回到了现实之中,他所要做的事情是“轻轻地推门进去”,由联想回到了现实,内心的苦闷、烦恼和压抑正如南唐后主李煜所说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令人放不开,也丢不掉……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常规训练P9-10

课后分析:从时间的安排上看,比上节课合理了一些,但是一些重点还不是很明显,很突出,或许是太讲究面面俱到了,致使课堂很紧张。另外上课的时候尽量避开课前没准备过的东西,不乱插乱添讲课内容。上课时重点词语突出,便于学生做笔记。

《荷塘月色》教案 篇四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3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4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6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 ,7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8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9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10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11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12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学习程序

★阅读训练

一、背景学习 鼠标指向课题和作者,阅读有关信息。

二、知识积累 1、阅读全文,学习有关知识。 2、比喻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一般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联接本体和喻体。研究带号的12个句子,回答:a、哪几个不是比喻句?它们各自是表比较、揣测、举例中的哪一种?b、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各是什么?c、学习“修辞知识”中关于“通感”一节,说一说:比喻句中的哪句属“通感”,后文还有哪一句?为什么? 3、学习“修辞知识”中“语音修辞”一节,然后回答: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三、整体把握 1、阅读全文和背景资料,回答:作者在观赏荷塘月色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怀着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达这样的感情? 2、有人评论:(作者) 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你同意吗?为什么?(点击有关资料1-4)3、 有人把本文的重点四五两段概括为“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这样概括的根据是什么?这里的“荷塘月色”在意义和结构上与课题有什么区别?4、本文写景特别工细,不但把景物分解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写荷塘和月色时,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从观察角度和描写对象两方面列出第四段的写景提纲。5、第五段写月色,那些句子是正面描写,哪些句子是侧面衬托?用哪些事物作衬托? 6、作者为什么要写看似与主旨无关的江南采莲旧俗和《采莲赋》、《西洲曲》?(从写作背景和感情线索两方面考虑)

四、揣摩语言 1、文中写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请分析:泻、浮、洗、笼这几个动词的表达作用。[答] 2、词语用得好,不但绘声绘色绘形,而且能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请分析“脉脉”一词在这方面的作用。[答] 3、“踱”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4、 “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5、“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 (从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和前后文风格一致两个角度考虑)

6、讨论下列句子的深刻含意。a、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扩展阅读

★★★研究性学习参考论题(请你就以下论题中的一个或另拟论题,从网络上寻找有关资料,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可上交文本、软盘,更欢迎直接发表至“学习论坛”)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3、谈《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4、谈《荷塘月色》的感情线索

《荷塘月色》珍贵的背景资料

1、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 只有参加革命和,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3、 无可讳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党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运动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记云:\"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

(王瑶《念朱自清先生》)

4、 《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当时思想的重要资料,详尽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从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是:表现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

(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

5、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怀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_散文集〉导言》)

6、 这篇作品获得人们特别赞赏的原因,就在于它写景的特别工细。朱自清不象一般人那样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笼统写出来,而是把这个景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把这个荷塘与月色本来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景象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点是写荷塘的种种景物,而以月色为背景;后者重点是写月色的种种变化,而以荷塘为背景。这样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开来作两次描写,就得以把景物描写得很细腻。当然,这种描写,并不是把本来很统一和谐的描写对象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始终把被分作两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两次描写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调换了一下位置罢了。

不仅如此,朱自清在表现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时候,还进一步作更精细的分解剖析,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并且从景物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度,写出它们的种种性状,从而把景物表现得格外细腻。 杨昌江《工笔画,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荷塘月色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释题

1.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2.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二、自读感知

1.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2. 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 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明确: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什么?

提示: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三、再读质疑

(一)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4.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5.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6.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7.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8.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9.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10.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11.《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二)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如上1. 3. 6.

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如上4. 2. 7. 9. 10. 8.

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如上11.

《荷塘月色》教案 篇六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关于教学对象

本课文教学对象为中专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他们入学以来已经学习教材关于阅读和写作的部分内容,大致掌握了散文文体的阅读方法及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抒情、说理、写景等散文的各种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散文的能力;学生在前两周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侧重写景的散文《村》,也以学习了侧重抒情的散文《独上西楼》,已经具备对写景散文及对抒情散文的欣赏和分析能力,为欣赏和分析这篇情景融合的散文打下了基础。

二、关于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通用语文系列教材(提高版)(第一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部分“阅读”,第二单元“感知材料 摄取信息”,第四课 《荷塘月色》。

2、课文内容分析:

本课文是现代写景抒情散文,词语的解释和理解比较容易;但本文的写景抒情都比较细腻和朦胧,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必须到位,所以必须先让学生结合注释熟读作品,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体味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的意象和情感联想,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3、教学重点:

(1)欣赏和分析作者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叠词等达成的对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写;

(2)讨论理清作者喜与愁相交织的感情线索。

4、教学难点: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基本感知写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点;

能力目标:领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处,掌握此类散文的欣赏及分析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荷塘月色美景。

四、教学策略

1、诵读与赏析相结合;

2、采用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本课文安排三个课时完成;

教学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平台:Microsoft Powerpoint)。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朗读《背影》里的一段文字,让学生猜课文题目。

2、学生集体回答:《背影》

3、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出:作家朱自清,简单介绍。(媒体显示资料)

《背影》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市,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的5年里在江苏、浙江的一些中学任教。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4、过渡:

在《背影》中,他刻画的父亲的背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整篇文章也感人至深。如今,我们又要来学他的另一篇美文《荷塘月色》。

(二)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媒体显示)

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他在一封信中表白说:“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情,他在一个有月光的晚上,独自来到他当时住的地方——清华园的一个荷塘边散步,荷塘月色的美妙及他心中难言的感情促使他挥笔写下了这一美文。

(三)听媒体示范朗读,扫清字词障碍,预划重点句,明确学练提示中提出的要点。

1、播放录音,显示生字、要点:

生字:蓊(wěng)蓊郁(yù)郁、 弥(mí)望、 袅(niǎo)娜(nuó)、 脉(mò)脉、 梵(fàn)婀(ē)玲、

重点句: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抽查并确定重点句的特征。

要点:感知语义丰富、蕴有内涵的关键语句,作为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据

2、学生听录音、划字句、思考要点。

3、过渡:

以游记的游踪为例引导学生考察作者的游踪(游览过程)。

(四)分析本文总体架构

1、提问:文章每个自然段写些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回答,教师依回答显示幻灯片。

3、以幻灯片板书为纲,归纳讲述作者的游览过程。

(幻灯片显示)游览过程:(不宁静)出门——走在小路上(抒发独处的感受)——欣赏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景色——忆起江南采莲旧俗——回到家

4、以游览过程为依据引导学生概括各段的划分及写段意。

5、幻灯片显示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6段)描写荷塘月色。为全篇重点。

第四部分(第7、8段)回忆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过渡:

文章结构简单,描写景致却不简单。

(第二课时)

(五)分析本文写景的妙处:荷塘与月色巧妙结合,浑然一体。

1、学生齐读4-6段

2、提问。媒体显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

(1)第4、5、6、段分别描写什么?

(2)第4段写了荷的哪些方面?

(3)找出这些段中运用叠字的地方,并试着说明运用这些叠字的妙处。

(4)找出这些段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分别说明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3、逐题抽学生回答,并在学生回答后媒体显示答案:

(1)第4、5、6、段分别描写什么?

明确:第4段写月下荷塘,第5段写塘上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

(2)第4段写了荷的哪些方面?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3)找出这些段中运用叠字的地方,并试着说明运用这些叠字的妙处。

明确:田田、亭亭、等等

田田:写出荷叶的茂盛;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

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4)这些段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分别说明每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明确: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有第4段第②③④⑤⑥句、第5段第①③⑥句和第6段第⑤句

4、过渡:

叠词的运用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优雅精致。

(第三课时)

5、以第4段为例,进一步明确、分析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媒体显示内容)

(1)第②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舞女的裙”比喻荷叶的风姿。裙与荷叶形状相似;“亭亭”是高颀的样子,与“出水很高”相配。荷叶“出水很高”才让作者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

(2)第③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拟人、比喻。“袅娜”写荷花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比喻句形容荷花开得不多,“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6、学生体会第4段老师分析过的句子的妙处,试分析第5、6段中其他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7、总结:

课文第4~6段集中写荷塘月色,如第4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与月色相辉映,构成月夜荷塘的美景。作者写荷花缕缕清香,微风传送 ,像远方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优雅宁静的感受,只有在月下荷塘独处的氛围中才会有。在朱自清的笔下,荷塘与月色已经水乳交融在一起了。另外,作者描写荷塘与月色之所以如此成功,又在于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8、过渡:

此文中的景物在作者的笔下真是月朦胧,荷塘朦胧,在这样的朦胧氛围里,人也朦胧。

(六)讨论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1、 概述历来人们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看法(媒体显示内容):

历来人们对此问题看法不同,有以下几种:

A、表现了闲适的心境,

B、表现愁闷的心境,

C、表现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情,

D、表现美好生活的向往,

E、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很复杂,既有淡淡的忧愁,也有淡淡的喜悦。

2、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和课文的旁注进行小组讨论,大组负责人深入本大组各小组进行组织讨论,了解各小组讨论情况,记录各小组讨论结果并作出总结。

3、教师参加某些组的讨论,引导、调控讨论过程。

4、各大组负责人指定代表在班上作阐述发言,各大组负责人作总结发言。

5、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

正如课文旁注所说,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惦着江南了”,在江南时,虽然只是教中学,但那时候的日子是多么的逍遥自在呀!他多么想回到江南去,可是现实毕竟是现实,“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了,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世界,真可谓“华章写尽池塘色,暂得逍遥悲辛眠。无奈多情延旧梦,荷月如何却尘心。”

6、过渡:

依讨论情况临时处理。

(七)小结:

1、明确本文主要掌握两个妙处:

一、写景的功夫。层次性强、运用比喻、通感、叠字等手法详细描写。

二、融情于景的特色。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笼罩着全文。

2、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跟录音小声读一遍课文,参照媒体显示的全文构架,再次体会其中的情和景,并寻找自己还不懂的地方。

3、幻灯片随着课文泛读的节奏逐步显示全文构架:

(一)去荷塘的缘由(心里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

路上(路—幽僻;树—蓊郁;月光—淡淡)

感受:对自由的向往(抒情)

荷叶

荷塘 荷花 朦胧、清幽、淡美

(二) 荷香 (静、动、博喻、通感)

荷 荷波

塘 流水(泻);青雾(浮) 淡淡的喜悦

月 月光

色 牛乳(洗);轻沙(笼) 光影和谐

月色 黑影:参差、斑驳

月影

倩影:弯弯、稀疏

树木(近、低);远山(远、高) 远景、近景

四周

灯光;蝉声、蛙声 以动衬静

(三)联想江南的采莲 淡淡的哀愁

4、学生质疑。

5、师生共同商讨,解答质疑。

(八)作业:

1、背诵4-6段,

2、分析体会5、6段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的妙处,

3、预习第2课。

荷塘月色教案 篇七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我”与世界的关系。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语言的审美情趣。

四、预习学案

1.请多遍通读全文

2.了解作者以及相关写作背景

3.字音辨识探究学案导入:说起我国的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起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走进他为我们营造的散文天地有人说文中写了很多东西,而我看到了是作者与一方荷塘不断博弈的心。

五、教学过程

在他的世界里,有荷塘,月色,有妻儿,有家乡。前节课我们一起预习了课文,我希望大家将探究题的第一题课前完成后相互交流整理好答案,填在后黑板上一。脉络梳理文中有哪些词语能表达出“我”的心情?“我”之外的世界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大家梳理分别概括地写在下列表中。

我与妻儿(1)

我与曲径 (2.3)

我与荷塘和月色(4.5)

我与妻儿(10)

我与家乡(7-9)

我与荷塘四周(6)

梳理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我与荷塘月色”是公认最美的段落,没有直接描述“我”心情的语言,只有进入画境后去揣摩作者的心情,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淡雅、朦胧的荷香月色图诉说着怎样的情语呢。第四段请同学们读一下,进入画境(生读)同学们的概括是否准确?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下面老师对四段做了些修改,请注意老师打横线的地方,思考下修改后与原文有什么不同?效果上有何变化?

二。感受语言之美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美丽的(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顺序)。微风过处,送来阵阵(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静静的'(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分析: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此段作者集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叠字的运用(板书),展现了月下荷塘的清新素雅(清新素雅的荷塘。主板书)之美,此时的作者心情还依然颇不宁静吗?是与世界的关系是对抗还是融合呢?下面老师为你们读下第五段,同学们思考下,月光是无形的,作者是怎样描绘它的呢?你最欣赏哪一处?注意画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第五段:(老师展示四处,第五处学生可以自己发挥选择)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淌(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飘(浮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浸(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印(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5.自选分析:再来看“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后黑板上与前副黑板)因为融合,我们的文章表现手法有了融情于景,因为对抗,也就有了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的乐景衬哀情。他对抗是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绪不宁,是家事?是国事?(结合背景,蒋叛变革命,百姓处在白色恐怖中,作为爱国民主战士,他是非常苦闷彷徨,希望借一方荷塘寻求解脱),当作者已然把自己和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了,心灵得到了极度自由的舒展,进入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中去,然而这种臆想式的超然物外注定是短暂的,作为一个誓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始终是他不能抛弃的情怀。所以这篇文章的文眼应该就是“颇不宁静”。

小结:朱自清的散文之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但指清秀、素雅的文字,恐怕清洁,纯真的品质(板书主黑板)都包含在里面才是。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拓展学案朱自清先生很厉害。月色本无形,他却能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香飘水溶溶。月色无处不在。宋徽宗也曾给画师们出过一道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就是化无形为有形。这些词语是“寒冷,孤独,愁绪,爱”。

荷塘月色教案 篇八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理清全文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情感,领会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赏析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的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就是《荷塘月色》,更有人说《荷塘月色》树立了现代散文的终极典范。今天我们就和盛名之下的《荷塘月色》来一次亲密接触。

(二)整体感知

用一句话简述文章的内容。结构美

在家里去荷塘观荷塘赏月色览四周想采莲回到家

“第一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第九节,——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强调圆形结构

找出文中描写心里感受的句子。情感美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③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⑤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念着江南了。

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又可谓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颇不宁静独处求静暂得宁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走出宁静

(三)走进文本

1.细读一遍课文,分小组讨论下面三个问题:

A为什么“心里不宁静”的作者要“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的行踪与他的情感紧密相连:正因为在家里“心里不宁静”,所以要走出家门追求宁静,可谓缘情写景;)

B为什么认为月色“恰到好处”?

(而荷塘一派素淡朦胧,宁静幽寂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的确是“恰倒好处”,与作者的心境吻合,这幽静宁谧的境界正是作者的追求,于是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摆脱不宁静,得到安宁,此乃寄情于景)

C为什么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宁静只是片刻,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让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热闹与美丽,怀乡的惆怅让作者走出宁静,回到家中,是谓触景生情。形与意有机结合,是典型的情景交融,构成了朦胧优美的意境,让作者产生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由此可见,美是心物婚媾后的产物。)

2.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A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者?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也只给了朱自清先生片刻的宁静。究竟因何她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呢。

论世

这篇文章写于什么时候——1927年7月。

先来看看他写于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究竟什么让他心乱如麻呢?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看不前进的方向。

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

(四)拓展延伸

结合两段,思考作者在第四段只写了荷塘,在第五段只写了月光吗?为什么?

(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写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写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五)小结作业

作业: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个景物描写为主的片段。

五、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

情(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安静)(走出宁静)

景修辞

荷叶比喻

荷花比喻、拟人

荷香比喻、通感

荷波拟人、比喻

流水拟人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作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作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请看作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一)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作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作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作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作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作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作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欣赏这“静静的美”吧!

赏读第4段

刚才我们通过画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作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作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准确,作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作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除了张开的样子相似,还有没有呢?

媒介显示:芭蕾舞片断

(生:噢,还有就是当舞女旋转起来裙幅舒展飘动,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动态美,相连的荷叶高出水面的姿态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样)

那么作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作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媒介显示:星空图

作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个比喻把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共同点:两者(花香、歌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因为歌声在“远处”、“高楼”上,这个比喻新鲜又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称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景物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一个“月”字,然而却处处写月,处处体现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赏读第5段

对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绍完,作者笔锋一转到了荷上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媒介显示: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继荷塘之后,文章着重描写月色是如何展开的?

(生: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丛和柳树上→总写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

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作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头,所以热闹一点也没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巩固新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五)再次欣赏重点片断

同学们一起体会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齐读第4、5自然段。

媒介显示:月下荷塘图,背景音乐

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

(六)课堂小练笔

媒介显示: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在这雨雾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遥远、渺茫,就像从浓雾里传来的笛声漆黑的山林里飘出的鸟鸣声,悠远而又让人神往此时,唰唰的雨声,错综而热烈,深沉而和谐。

(七)布置作业

《荷塘月色》教案 篇十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1页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

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正如()

又如()

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

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2页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

如()

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阴阴的树色

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塘中的月色

如()

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业

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荷塘月色》教案 第十一篇

刘星河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WWW.JIAOXUELA.COM〉、。

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熟读,品味4~6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参考课后方框内的提示,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背诵4~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背景、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一、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检查对课文结构理解的情况

1.提问:大家阅读了课后方框里的内容,了解了本文结构上是圆形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描述本文的结构特点。

明确:

全貌:路幽、树多、月淡 边走边想:想现实 边走边看

出门看 月下荷塘 香

荷塘 浓

颇 韵

家 不 光

宁 塘上月色 影

静 色

深夜回家去 忆过去 边走边忆 江南采莲 看 近树远山

《采莲赋》 四 没精打采的路灯

《西洲曲》 周 热闹的蝉声蛙声

2.提问: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试联系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师生共同活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诵读,讨论后回答)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四、放录音,再品全文

1.体会一位知识分子当时的苦闷心情。

2.品味课文“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感受作者朴素、准确的语言特点。

五、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六、布置作业。

[1]

荷塘月色教案 第十二篇

【活动目标】

初步体验将沙和水有利结合,使玩沙活动更富情趣,培养幼儿分工合作,以大带小的团体协作精神,感受接近大自然所带来的乐趣。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将“小鸭、小鱼、乌龟、螃蟹、青蛙等”塑料玩具散放于沙池的各个地方,一次性台布六条、水桶四个、废品制作的洒水壶若干个;

2、各种塑料玩具(小鸭、小鱼、乌龟、螃蟹、青蛙等);

3、活动前收集(小草、落叶、枝条若干);大场地沙池一块。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的“热身运动”

1、教师将幼儿带到沙池边,观看沙池。引导幼儿谈话:“哇!今天我们的沙池里来了好多的小客人,他们是谁呀?”幼儿答:“小鸭、小鱼、乌龟、螃蟹、青蛙。”师:“我们下去和他们一起玩好吗?”(调起幼儿的积极性后)教师请幼儿做好进入沙池的准备。(脱鞋袜、卷袖口与裤口)

2、进入沙池,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学沙池里的小动物:我学小鸭摇摇摆、我学小鱼游呀游、我学青蛙跳跳跳、我学螃蟹横着走、我学乌龟爬呀爬,爬呀爬,爬呀爬,爬到妈妈身边来(请小朋友爬到老师身边集中)。

(二)教师讲解活动玩法和要求

玩法:先请幼儿在沙池里挖一个大坑作池塘,接着将挖好后将一次性台布铺在池塘底部(防止水很快渗入沙里);再把“池塘”灌满水,然后将各种玩具放进“池塘”,最后在完成的作品加上一些装饰。

(三)引题让幼儿产生兴趣

1、师:“今天小动物们和你们玩得可开心啦!可是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知道他们是住在哪里的吗?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幼儿开始自由讨论)。

2、小结:哦,原来它们的`家在水里,那我们今天就在沙池里,给它们安一个家吧!来进行“挖池塘”好吗?

(四)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1、两位老师协商以大带小原则,分别将中班小班幼儿分成六组。

2、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的情况,指导他们进行分工合作活动,中小班幼儿一起合作挖沙坑;中班幼儿进行铺池塘、运水灌水;小班幼儿进行找、送小动物进池塘等。

3、活动时,提醒幼儿不要将沙弄到眼睛或鼻子等五官部位,要注意他人的安全和卫生,懂得照顾小班幼儿。

4、教师点评活动情况,让幼儿相互欣赏各种各样的“池塘”作品。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荷塘月色》教案 第十三篇

一、教学目标

(一)理清全文结构,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化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

(三)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分析:(1)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体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茶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体——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 (作用于人的听觉)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

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文。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言教材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这两篇伤口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圳特区深的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还知道些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教师:朱自清行政管理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这对全面、正确评价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我们的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伤口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这些,对作品主旨的认识也不会落到实处。

下面,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如不具备这个条件,可由教师表情朗读)。

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教师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现在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

(二)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荷塘月色》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在教法上可以有两种考虑:

让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然后进行归纳。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观荷塘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确实应划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说明:上面的“段意”,“部分划分”中有关文字可作为板书出现)

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分析作品结构框架。

(三)找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讲析,让学生摊牌体会。

分析直接抒情的语句(让学生按行文先后摘选)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

起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提问)

不加掩饰直反正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也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情绪,学生一定很关心。因此,在此可以联系作者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抓要点,防止说开而不可收),进而说明当时朱自清的思想状况: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各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学生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一见陈竹隐藏《忆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绪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提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引导学生体会前两段与此段的内在联系:

1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_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不幸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2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说明: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分析时不能草率。

1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2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四)解析第4段,看作者是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词表达意境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审按观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教师在讲述时要尽量引用原句,重点词语随手板书,如”弥望”、”袅娜”等等。)

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顺序特点,但细一研究,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1)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这就叫”读进去”。

估计学生很容易认为只是到了”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才由”静”转入”动”。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是套用”动静结合”这一评语,缺少鉴赏力。

实际上,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有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是站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说明:上面这各种分析,教师应当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学生也达到这个深度,要适情而定,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硬灌,能启发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点还是抓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

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引导学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叶田,满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却断定那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于叶子的”风致”引起的合理想象。这是很精彩的一笔。为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可以启发他们从”视觉——嗅觉——听觉”这一角度来欣赏作者怎样描写荷塘,进而还能解决一个问题:第4段是”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问题。)

(五)关于”通感”问题。(见”难点、重点分析”第3题。)

(六)第5、6段的讲析。

这两段,应完全交给学生分析,教师不应再细说了,否则就会”剥夺”学生的必要的鉴赏机会。

这两段的阅读点,欣赏点似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中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

例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与用”照”相比较进行品味。)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此句,以使通篇流溢着美呢?

(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思考,体会作者心中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处理以上内容时,可采用讨论式,让学生多说,拓宽思路。渐而使他们认识到,读文学作品决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识读”上,要利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参与评论,所谓鉴赏能力便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起来。

《荷塘月色》教案 第十四篇

【背景材料】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省绍兴市,1898 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为“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以后的五年里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教书。

    在大学时代,朱自清就开始创作新诗,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9 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 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 年 8 月 12 日,朱自清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作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逝世后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朱自清诗文选集》。

    二、月夜有无蝉声?

    《荷塘月色》中有一处写到作者在月下漫步荷塘时听到了蝉声。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后来有一位叫陈少白的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为此问了好几个人,他们也都认为陈的话不错。朱自清为了进一步弄清问题,又去请教他在清华大学的同事昆虫学家刘崇乐教授。刘崇乐则从别一个人的著作里摘抄了一段文字寄给朱自清,这一段文字说月夜确有蝉声,不过那位著者又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那一个月夜,却听到它们在叫。这么一来,朱自清反复考虑,就把“好几个人”的话当作“客观实际”,而把那个著者的亲耳所闻当作“是个例外”,至于自己文中那一段描写,则自认是“记忆错误”。于是朱自清给陈少白复信,表示了感谢,并且慎重表示:散文集《背影》(里面收有《荷塘月色》一文)以后再版要删掉月夜蝉鸣的句子。

    过了些时候,陈少白又在《新学生》月刊上发表文章,再次讨论这个问题,并且涉及到宋代王安石的《葛溪驿》一诗,因为这首诗里也有月夜蝉鸣的描写。也就在这个讨论之后,朱自清自己又有两次亲耳听到了月夜蝉声,“跟《荷塘月色》中所叙的有相同的地方”,朱自清因为“有切己的问题在心里’,所以对此印象格外深刻。这才写了《关于“月夜蝉声’》一文,公开作答。从这番周折中可以看出朱自清对写文章是极其认真负责,绝不含糊的。

    朱自清还从这件事中引出一个更深的教训,他在作答的文章中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例如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夜晚蝉子不叫。于是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其实只是成见。这种成见,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不同的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我自己在这儿是个有趣的例子。”朱自清这一段话意味深长,它告诉我们轻率的推论会使人们误把成见认作真理,妨碍我们获得新的经验,接受新的知识,这个体会和认识已经远远超出“月夜”有无“蝉声”的讨论本身了。

    三、荷塘夕照明——怀念朱自清先生

    今年(1978)八月十二日,是朱自清先生逝世三十周年。清华大学为了纪念他,把座落在“水木清华”池边的古老方亭命名为“自清亭”。它和附近小山坡上纪念闻一多先生的“闻亭”比邻而立。朱、闻两位老教授,都是毛泽东同志称颂过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自清亭”的命名,使我想起解放初清华园的荷花池畔,也曾为纪念他而建过一个草亭,名“荷塘月色’。那草亭早因破旧而拆除了,可是,那荷塘呢?

    夏日的黄昏,刚下过一回阵雨。雨过天晴,我信步来到荷花池畔。荷塘一片碧绿,间杂着朵朵莲花,微风中送来阵阵清香。

    我想起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这是我在中学里读过的。在解放前,到清华念书的时候,我打听到朱先生笔下的荷塘,就是这个荷花池,走去一看,原来不过是一湾死水,几树垂杨,败叶残花,潦倒其间。塘中央还有座小岛,岛上杂树丛生,荆棘遍地,偶尔还从斜刺里跑出一两只野兔来,人称荒岛。

    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的时候,这里是“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这篇文章的头一句话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冷僻而又有几分清幽的荷塘月色,就正好成了他“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暂时“自由”“独处”的地方了。

    我那时虽是工学院的学生,由于爱好文艺和对朱先生的倾慕,对清华园里的进步文艺活动,总是要挤进去听听的。朱自清经常出席文艺晚会,发表演讲。他这时已不是我想象中风度潇洒的诗人,而是一个扶着手杖,身材瘦小的老人了。但看去精神却很好。他认定了前进的方向,提出要做“向下的”知识分子,即接近工农大众的知识分子。他领头发表反对国民党打内战的和平宣言,在抗议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学生的争人权宣言上签名,起草教授罢教宣言,还常扶着手杖去征集签名。“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他这用以自况的诗句,表明晚年的朱自清的确不再是写《荷塘月色》时感伤独处的朱自清了。

    朱自清写过一首《挽一多先生》的诗,称闻一多是“一团火”,那么,自清先生又该比作什么呢? 他同闻一多的性格是大不相同的,也许是一池清水吧。虽是清水,也会时起波澜,甚至卷起千堆雪。不是吗? 你看他在   “一•二九”运动中,跟随清华学生游行队伍进城,“一•二一”运动中,他到灵堂向四烈士致敬。闻一多被害时,他冒着危险,在成都各界人士追悼会上发表演说。他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他在日记中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心签名……此虽只为精神之抗议,但决不应逃避个人责任。”在弥留之际,  他还一再嘱咐家人不去买那出卖中国人灵魂的“救济面粉”……

    在池塘边漫想,清华园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更教人心潮难平。从朱自清的诗句,想到叶帅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这两句诗反映了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的壮志豪情;我想,也反映出今天老知识分子们的心境吧。而《荷塘月色》呢,该另有新篇了。

                                       (摘自《光明日报》)

    四、《采莲赋》参考译文(罗定五)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鹢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示范教案】

荷 塘 月 色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本文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解决办法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

教学要点

    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 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学生默读课文,参照“练习”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师先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 1 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2—6 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两个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五、讲读第一段。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师生共同谈话,注意“忽然”两字。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 2 节)——荷塘(第 4 节)——月色(第 5 节)——荷塘周围的树(第 6 节)

    漫步——思索(线索)(板书)

    (二)讲读第 2 节: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幽深僻静。

    文章用了对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三)讲读第 3 节:

    提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讲读第 4 节:

    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 有何特点?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荷塘        曲曲折折  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        田田  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        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香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

    荷波        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流水        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

    (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五)讲读第 5 节:

    背诵课文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3)月光朦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恰是到了好处”?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4)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个动词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

    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5)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七、讲读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八、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九、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扩展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附:板书设计

荷 塘 月 色

                               朱自清

荷叶像裙            形态美

荷花似

[1][2]下一页

《荷塘月色》教案 第十五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2、学习本文通过写景、状物委婉曲折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而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3、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的运用。

教学重点:

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语言,赏析手法。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突出描写了优雅、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之美,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也传透出了作者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学生赏景比较容易,但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同时对情中蕴含的情感则更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课时安排:

两教时。第一教时重点在于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鉴赏美景和语言。第二教时理解其中的情感,以及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一教时

一、导入。

请同学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特别是月下荷塘的景色。然后引入课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下荷塘,这个荷塘是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

二、范读入境,自读体味。

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选择:

A.热情奔放 B.积极乐观 C.含蓄深沉

三、学习课文的4-6节欣赏美景和语言及手法。

1、 请同学读出其最喜爱的句子,并说清理由。

2、 教师引导整体鉴赏,并归纳总结。

导读第4小节。

①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和什么角度来写的?写出了这些景物哪些特点?用了哪些手法?

分析,明确:景物:叶子——花——荷香——荷波——流水。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同时注意了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又或者说,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写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波凝碧,流动很快,像闪电般;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15篇《荷塘月色 》教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荷塘月色教案。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