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大禹治水》教案优秀7篇(大禹治水优秀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大禹治水教学设计,快回答整理分享了7篇《大禹治水》教案。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讲述大禹吃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洪水的故事,赞扬他造福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认识,预设以下学习目标:

1、用自主识字、游戏巩固等形式正确认读10个生字;用不同字音表不同字义的方法区分多音字“倒”和“没”;用扩词的方法区分同音字“治”和“制”;认识衣字旁及表示的意思;正确书写10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纲背诵课文。

3、用结合上下文、数量词、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千辛万苦”、“安定”的意思,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上下文、数量词、生活实际等了解“千辛万苦”、 “安定”的意思,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初步具备了主动识字的能力。他们喜欢阅读,初步具备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重要词句意思的能力。同时,《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虽年代久远,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通过动画片、课外书籍等,已经对故事有所了解。

【教学策略】

在识字教学中采取自主识字、同伴合作、随文识字、游戏巩固等策略。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朗读指导法、句式比较法、再造想象法等,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出示有关古代传说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再大声说出故事的名字。 最后一张定格在《大禹治水》,学生说出名字后板书课题,“治”是生字,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治” 。 齐读课题后,接着问学生,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可能想到用换偏旁或偏旁加旧字的方法来识记。再让学生说说“治水” 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

导课环节运用情境创设法,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积累,丰富课程资源。其中“治”字随课题识字,用分散识字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

第二部分: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共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难度的句子也要多读几遍。读完后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设计意图】

一方面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自主识字。

第二步,同位合作读生字卡片,不会的互相教一教,然后和同位分享好的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

此环节意在体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效融合。

第三步,请2—3组同位上台交流,交流内容包括:易读错的字音、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及扩词等。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以下生字: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二

板块一、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一)治水的原因

1、观看视频理解 “滔滔的洪水”

(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 (ppt出示第一节文字)

(2)看视频理解“滔滔的洪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洪水来的时候,房屋都冲倒了,他的声音像野兽一样,给你什么感觉?

请你带着这种感觉,读出来

(3),出示词卡:滔滔的洪水齐读。

2、想象画面理解 “无家可归”

(1)出示词卡:“无家可归”,看着这个词语,你眼前出现怎样的画面? 房屋都冲倒了,老百姓只能——;庄稼淹没了,老百姓只能——

(2)读好这个词。

3、想象画面,读一读。

(二)治水的过程

1、请三位学生读,每人读一句,读完整。(ppt出示第二小节文字)

2、分句指导朗读

(1)第一句:读出决心。

①把你的决心放到句子中

②让我们一起来表表决心

(2)第二句:抓关键词,感受治水的艰辛

①为了治水,他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再请你读,你觉得准备工作简单吗?理解“千辛万苦”

③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大禹治水艰难的?他吃了那些苦?(禹渴了……,禹饿了,……)

④这么多的苦都藏在了那两个字中?(“千”和“万”)

⑤理解“千山万水”

禹不仅吃了很多苦,还受了很多累,课文中有一个词语是告诉我们他翻过了很多座山,趟过了很多条河,这个词你找到了吗?

⑥积累千( )万( )的词语

先同桌交流

再师创设情境:

一个人要说的话很多很多(千言万语)

打仗的时候,有很多的兵马(千军万马)

天上的白云变化很多,(千变万化)

(3)第三句:知道“九”表示很多,并勾连生活中与“九”有关的词语“九牛一毛”、“九死一生”。

3.指导背诵。

(1)示范背诵。

(2)传授背诵秘诀

这段话非常的有意思,你发现了吗?看:PPT出示:第一个三行;再出示第二个三行。

看,第一个三行跟第二个三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两短一长”,再看看,这两行短的,又有什么相同点?你真会发现,他们长短是一样的。如果咱们数一数字数,怎么样?哦字数相同的。对,这样的句子我们看上去很整齐,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引读:他吃尽了……走遍了…仔细察看了……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劈开了……引导……

发现了这个秘密,我就这样来记:他的准备工作怎么做?我抓住了“吃尽”“走遍”“察看”这三个词,他带领老百姓怎么做?我抓住了“挖通”“劈开”“引导”这三个词来背,这样很轻松的背下来了。不信你也试试!

(3)生练背

(4)师引导看PPT,一起背

4、治水的故事

(1)自由读《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2)填数字,质疑

讨论:禹为什么不进去看一看他的儿子和妻子呢?

(3)齐读

同学们,看一看能耽搁多长时间啊?难道他真的不想见他的妻子和儿子吗?可这13年间,禹为了让老百姓尽快地重返家园,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看一看,这是多么的“大公无私”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小节

(三):治水的结果

1、理解词语“安定的日子”和“代代相传”

(1)引读第四自然段

大禹这样的努力,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洪水被“制服”了(板书:制服)引读第四小节

(2)想象画面理解“安定的日子”

曾经冲垮的房屋,现在……曾经淹没的农田……现在……

人们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板书)指名读,齐读

2、语言描述理解“代代相传”

所以啊,大家都很感谢这位治水英雄。爷爷把这个故事说给孙子听,孙子把这个故事再说给他的孙子听,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这就是——“代代相传”

板块二:扣“大”质疑,深化主题

1、老师质疑:为什么文中前3处用“禹”最后和题目用“大禹”?

①老师有一个疑惑。你看在“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禹在外治水13年”“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这里都是叫他“禹”,那为什么题目和最后一段中要加上一个“大”叫他“大禹”呢?

②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是大禹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板书“→”

2.小结引读。

他是伟大的禹,所以我们称他——大禹

他是大公无私的禹,我们称呼他——大禹

板块三、识写“治”与“制”

1、识写“治”

(1)怎样记住“治”的呢,?利用“抬”识记。

(2)师范写,生描红

(3)你能给它组个词吗?

2、学习“制”

(1)出示“制”, 你是怎样记住“制”的?

(2)师范写,生描红,左宽右窄,注意左边的笔顺。

(3)“制”组词

板块四:布置作业

1、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习字册》上将“治”和“制”描两个,写一个。

【板书】

无家可归

大禹治水

制服 安定的日子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大禹是怎样治水的,激励学生学习大禹一心一意为人民做事,不怕辛苦的精神。

3、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新偏旁,会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理解新词。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新课。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次发大水,洪水滚滚,淹没了大地,冲倒了房屋,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到处流浪。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鲧,他多次带领百姓修坝堵水,但是都失败了。鲧的儿子禹看到这种情景,就整天想办法要为人民制伏洪水,那么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传说故事——《大禹治水》。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请学生自己先试着读课文,要求:

(1)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同桌之间交流互读。

(1)两人一起读读课文;

(2)向同学读读你圈出的字。

3、学生在小组里分自然段读文,要求认真听,帮同学指出没有读准的字音;

4、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字音是否读准。

三,交流识字情况。

(1)认读词语卡片。

洪水 淹没 农田 冲倒 百姓 父亲 带领

修筑 才能 制伏 挖洞 水势 辛苦 入学

a、小组合作认读。 b,开火车检查。

(2)做游戏认读生字。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及时评价反馈。

五,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 "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指名试读。学生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三,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 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 (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具体数字,而是表示很多。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 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 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练习把故事讲下来。

(1)自己练习讲故事。

(2)小组内互相讲述。

(3) 指名讲故事,其他同学仔细听,评议。

七,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回家搜集传说故事,准备召开"民间传说故事会"。

八、板书:

大禹治水

滔滔洪水 千辛万苦 引入大海

无家可归 千山万水 安定日子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要求】

1.认识“洪、毒”15个生字,会写“洪、灾”8个字。

2.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3.根据提示,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

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5大禹治水》)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结合课题,谁能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了什么事?

2、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一)洪水 毒蛇 猛兽 伤害

(二)认为 教训 棉被 恢复

(三)灾难 仍然 消退 继续

3、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治水前与治水后景象的句子。

4、对比治水前、治水后的句子。

三、精读感悟,体会大禹精神。

1.学习第一段。

(1)理解“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

(2)出示洪水泛滥的影像。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3)这样的场面使人们的生活感到无比的痛苦。你能读出来吗?

面对如此悲惨的景象,一个叫鲧的人开始领着大家治水。

2、学习第二段。

(1)生自由朗读,说一说鲧是利用什么方法治水,治水的结果如何?(板书:鲧筑坝挡水,治水没有成功)

(2)指名朗读鲧治水办法的句子。说说什么叫筑坝挡水。

(3)出示“继续”词卡,联系用“继续”说句子。

3、学习第四段,感受大禹的功绩。

(1)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结果如何?(板书:禹疏通河道,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2)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课件出示)“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你觉得禹是个怎样的人?( 无畏 智慧)

4.学习第三自然段,在禹治水期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

(课件出示)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看一看,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课件出示)

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 听见孩子呱呱的哭声 他 。

禹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 听见妻子在教儿子叫爸爸的时候他 。

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 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家门口,盼着他回来,他 。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

5、小结: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

四、巩固拓展,复述故事。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要求:按照板书提示声音洪亮的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五、写字教学

(1)师范写,重点指导“难、紧”并讲述:(板书:难 紧)

(课件出示):“难、紧”田字格课件。

“难”:左右结构, 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亻”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竖压住竖中线。这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狭长一些,注意互相穿插,不要出格。

“紧”: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又”的横撇、捺舒展,下部糸字底居中。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指正。

六、推荐阅读

《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五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咱们班的同学里边能够天天和爸爸见上面的有多少?(大部分举手)一个星期才能见上一面的呢?(四五个)一个月呢?(四五个)一年到头只能见上爸爸一面的,有没有?(没有)老师呀,真为咱们班的同学感到高兴,因为你们都有那么多和你们亲爱的爸爸朝夕相处的机会。可古时候有个孩子,他长到13岁了,才见了爸爸两回面,13年来,他的爸爸抱都没有抱过他一次,你们觉得这个爸爸怎么样?

生1:很坏。

生2:没感情。

生3:真是一个冷血动物。

师:正是这样一位大家都认为不称职的爸爸,他却赢得了老百姓的称赞和好评,你们猜这是为什么呢?你说。

生1:因为他是去治水。

师:你预习课文了,是吧?

生2:因为他做好事。

生3:因为他帮助老百姓治水去了。

师:学案刚刚发下去,同学们马上就预习课文了,是个好习惯。

生4:他去治水了,所以没抱孩子一次。

师:很多同学都已预习课文了,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位爸爸,他的名字叫——

生齐:大禹。

师: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生齐:大禹治水。

师:聪明的同学读了课题一定有问题了,你说。

生1:为什么要治水?

生2:怎样治水?

生3:治了水,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

师:田老师听明白了,同学们提的是三个问题:①为什么治水?②怎样治水?③结果怎样?这几个问题呀,田老师也很想知道答案,那咱们就一起到书上找一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师:听老师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标上段落序号,找一找答案,听明白了吗?

生齐:明白了。

师:(范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找到答案了吗?

生:找到了。

师:谁来汇报一下,宋勤,请你说。

生1:“相传黄河一带经常闹水灾,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就是写为什么治水。

师:这个是什么?

生:为什么治水?

师:在课文的哪一段?

生:第一段。

师:怎样治水呢?

生1:第二段。

生2:二、三、四、五段。

师:一个说第二段,一个说二、三、四、五段,有问题了,我们先来看看结果怎样,在哪一段?

生:第六段。

师:那二、三、四、五段写什么呢?写了什么?

生齐:怎样治水。

师:同意吗?其实两位同学的意思合起来就完整了,刚才我们很快地理清了课文的内容,同学们真了不起。现在,你们还觉得大禹是个坏爸爸吗?

生齐:不是。

生1:是个好爸爸。

生2:是个有崇高品质的爸爸,为了治水不顾妻子和儿子。

师:同学们才初读了课文,对大禹的看法就已经有了这么大的转变,等咱们细细地学完课文,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了。接下来,我们合作着再把课文读一读,田老师读前边的,同学们读后边的。

师:(师引读生接读第一、二自然段)

生:(同桌两人合作读后面几个自然段)

师:(看学案)老师呀,有几个词要考考大家。一齐读。

生:凶猛、淹没、冲毁、耽误、辛勤。

师:真不错,读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待会儿我们学起课文来就会又快又好。这节课,我们先着重研究第一个问题:大禹为什么治水?也就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地去读一读。

生:(读第一段)

师:打断一下,胡凯豪的学习习惯非常好,一边读,一边把

找到的答案做上记号,你喜欢用什么符号就用什么符号。

生:(继续自由读第一段,边找出答案,做上记号)

师:找到答案的同学请把小手举起来,谁来说?李彬。

生1:“相传古时候,黄河一带经常闹水灾,凶猛的洪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所以大禹决定去治理洪水。

师:你是把整段都读出来了,第一段的的确确写清楚了大禹为什么要去治水。我们先把第一句读一遍。

生:(齐读第一句话)

师:好,第一句里边“闹水灾”的“闹”字,字典里边有两种意思,田老师已经选出来了。同学们看,一个是“热闹”,一个是“发生”,在这儿这个“闹”字是什么意思?

生:我来说。

师:能一起告诉老师吗?

生:能,“发生”。

师:“闹水灾”的意思就是——

生:发生水灾。

生:“闹水灾”的情景同学们见过吗?(见过)能形容一下吗?

生1:(水)淹没了房屋。

师:什么淹没了房屋。

生1:洪水淹没了房屋,人们无家可归。

师:水淹没了房屋,那水实在是太大了。

生2:洪水淹没了房屋。

师:你也说淹没了房屋。行,你说。

生3:洪水来的时候,会有漩涡,还会把电线冲断,人们就可能会触电。人们不淹死,也会被电死。

师:老师明白了,还有吗?陈卓异。

生1:凶猛的洪水冲垮了铁路,使火车翻车,使火车里面的乘客死亡。

师:哦,陈卓异他想到了火车翻车。如果铁路冲垮,而火车司机又不注意,就可能会出车祸,是的。

师:那“闹水灾”还会给人们带来什么灾害呢?

生1:会把人们辛辛苦苦种的稻子冲走。

师:是的。

生2:会把人们住的房屋冲倒。

师:嗯,会把房屋冲倒,你说。

生3:没有房屋,就会使人们到处流浪。

师:同学们在课前收集了很多关于闹水灾的资料,现在请你们大家交流一下。(同学交流资料)

师:是的,同学们想这样的水灾在古时候黄河一带只是发一次吗?(不是)发两次吗?(不是)还是发三次?(不是)那是——

生齐:经常闹水灾。

师:怎样闹水灾才算是经常闹水灾?

生:就是常常闹水灾。

生:就是一次水灾才过去,又一次水灾来了。

师:是的,一次水灾过去,老百姓们还没来得及重建自己的家园,还没来得及找回失散的亲人,第二次水灾又来了,今年的水灾过去了,明年又来了。同学们想想看,水灾会给人们带来很大很大的灾难,那么要是经常闹水灾,黄河一带的老百姓面对的将会是什么?你说。

生1:死亡。

生2:死无葬身之地。

师:是的,经常闹水灾,老百姓们将会面临失去生命和财产的危险,现在你们明白了吗?怎样闹水灾?

生:经常闹水灾。

师:书中有一句话也是写水灾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凶猛的洪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师:老师把这句话改一改,改成这样行不行?

(板书“洪水漫上了田地,冲撞着房屋。”)

(板书“凶猛的洪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

师:行不行?有什么意见当面提。

生1:洪水不是漫上而是淹没。

师:你是说洪水是淹没了田地,还有吗?你说。

生2:洪水不是拿来撞房子的,而是冲毁了房子。

师:你是说洪水冲撞着房屋和冲毁了房屋不一样。

生3:洪水是凶猛的。

师:上面这个句子的洪水不凶猛,能感觉到洪水是很大很大的吗?(不能)第二句呢?(能)“凶猛”一般用在什么地方?

生1:凶猛的洪水。

师:平时我们一般说凶猛的什么?

生1:凶猛的老虎,凶猛的野兽。

生2:凶猛的豹。

生3:凶猛的龙卷风。

师:龙卷风是吧,可能用“猛烈的龙卷风”更确切一些。你接着说。

生4:凶猛的鲨鱼。

师:嗯,那么这个时候,说它是凶猛的洪水,也就是说这洪水像老虎呀、狮子呀,像这些野兽一样的凶,一样的厉害,这个词能漏掉吗?

生齐:不能。

师:刚才很多同学讲到了“漫上”和“淹没”的景象,怎样才算淹没了田地呢?谁来画画看。冯博迪你上来,怎样才算淹没田地呢?大家看好了,对不对?(错、对)有的人说错,错在哪儿?

生1:洪水没有那么小。

生2:这样洪水只是漫上。

师:“漫上”,洪水怎么样?有点儿,“淹没”是已经把秧苗盖在下面,淹没了没有?(没有)

师:其实,田老师明白了,冯博迪是说下面都是水了。你有意见你说。

生1:水不可能只淹没上面不淹没下面的。

生齐:对。

师:你说淹没了没有?

生:没淹没。

师:还没淹没,你说。

生:上面还有一点点露出来。

师:你们看得真是仔细,还有一点点是吧,现在淹没了吗?

生:淹没了。

师:观察得真认真,那么“冲毁了”和“冲撞着”房屋又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这是房屋,冲撞着房屋,怎么画?杨皓然你来,你要向大家表示怎样算冲撞?怎样算冲毁?

生:(画箭头)

师:我明白了,冲毁了房屋,房屋就没有了,冲撞着房屋只不过是撞得很凶,而冲毁了房屋呢?房屋毁了也就没了,这句话该怎样读,我们来读读看。

生:(读)

师:所以大禹决定去——

生:治理洪水。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决定去治水是因为洪水太大了,田地淹没了,就是——

生1:粮食没有了,大家就算没被淹死也会被俄死的。

师:是呀,就算没被淹死,也会被饿死的,没有了房屋,就没有了——

生齐:住的地方。

师:现在大家明白“流离失所”是什么意思了吗?还有一些小朋友不明白,那田老师提醒你们一下,这学期刚学了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叫——

生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法。

师:来,我们一起把这个句子整个儿地连起来读一读,联系起来想一想,就能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一齐读。

生:(读“凶猛的洪水……无家可归。”)

师:明白了吗?

生1:到处流浪。

生2:没有了家,到处流浪。

师:那这句话,谁能比刚才读得更好一些呢?来,自己先去读一读。

生1:“凶猛……无家可归。”

生2:“凶猛……无家可归。”

师:田老师提议同学们拿起课本学着她读一次。

生女:(读)

生男:(读)

师:现在如果回去让你们告诉爸爸妈妈,能行吗?

生:能。

师:那老师今天就当一回你们的妈妈,行吗?我听说大禹可不是个好爸爸。

生:不对。

师:那大禹干嘛要去治水呀?

生::洪水要打扰他们。

师:具体一点。

生1:因为洪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生2:因为治水能使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我现在总算明白了,他治水不是为了自个儿,而是为了大家伙儿。今天,田老师有没有教你们写生字呀?

生:没有。

师:你们不是还有“学案老师”吗?赶紧请教请教它,自个儿把生字给学会了,好吗?

生:好。

师:那抓紧时间打开学案看到第五题“生字书写”,千万要认真向“学案老师”请教,自己去学。

生:(写字)

(以下略)

大禹治水(学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我的资料库

1、收集古今中外发洪水时的图片、录像、光盘、文字。(至少1件)

2、了解洪水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灾难。

二、我的小调查

我们班的同学中,能够天天与爸爸见上面的有( )人,一个星期能见上一面的有( )人,一个月只能见上一面的有( )人,一年到头都见不上爸爸一面的有( )人。

三、我的小尝试

1、我能用上小符号在下图中表示出“淹没”与“满上”的区别,“冲撞”与“冲毁”的区别。

2、我能和同桌作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3、我能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四、我的小发现

开始,我认为大禹是一个

现在,我认为大禹是一个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交流)

引读:结果——(出示句子)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3、过渡:这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样制服大水的呢?为什么称大禹是治水的伟大英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这些问题。(板书:伟大)

[过渡的这三个问题,提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渡:是啊,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

2、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

3、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音乐是灵空的,它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将画面与音乐两种刺激融为一体,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

4、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交流)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5、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1)指名读。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

(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师生的互评,充满激励,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能入境读书,体会老百姓的不幸生活。]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过渡: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年复一年的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日子,能让老百姓这种苦难的日子继续下去吗?

不行!这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害真是太大了,该不该治?这时谁挺身而出?大禹也像你们一样,下决心治理洪水,他会怎么想呢?这个决心下得好!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2、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出示图1:禹先做了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他是怎样察看的?指名读文。

出示句子: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指名读。水流我们都知道,地形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们要察看一个地方的水流和地形那就爬山,还得过河,辛苦吧?大禹可比我们辛苦多了,你从哪里看出来?千山万水就是指他爬的山很……,过的河……数多数不清。谁来读好这个词。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这么多困难,都被禹克服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谁来读好这句话。

4、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出示图2:禹又做了什么?指名读。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这句话里有两个词,它们都带有九字,你从这个九字明白了什么?如果只是挖河还不算难,如果河与河之间还有山,那还要劈开大山。你见过大山吗?让你去开山你敢么?大禹干了4千7百多天,要13年,在没有先进机器的古代,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想一想,禹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些困难,又都被禹战胜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

学到这里,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雄?板书:无畏

[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想一想,禹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孩子提炼生活、丰富想象,重新构建原有的知识储备,学生通过想象,可以进一步体会大禹的辛苦及面对困难无畏的精神。]

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呢?请小朋友听一个故事。师介绍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故事。

教师小结:禹为了治理好洪水,他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察看地形,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采用了“引”的方法。他的治水方法和父亲的方法是补养的。你听了,觉得大禹又是一个()的英雄。板书:智慧

[通过讲述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故事,通过介绍父亲治水的教训,进一步引导小朋友“知其所以然”,大大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通过两次概括:大禹是一个()的英雄,为后文“伟大英雄”的理解打下伏笔,理解文末称他为伟大的英雄,也就水到到渠成。]

6、学到这里,觉得大禹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小节。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禹在外治水整整13年。其间,还传颂着一件更加感人的故事,你想听吗?

1、教师讲述,谁能把他填一填吗?

出示填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谁愿意读一读。

3、大家说说一周有多少天?一个月多少天?一年多少天?十三年知道多少天?十三年四千七百多天哪!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而仅有的三次路过家门的机会,但是还是没有回家?如果是你,当你一年、二年见不到你的父母,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三年见不到他的父亲,他幼小的心灵又会怎么想?有一天,禹的儿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问娘,他会问些什么呢?面对儿子的提问,娘会怎么回答他呢?指名学生角色表演。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个问题就像一个个小钩子钩住孩子的好奇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同时让学生联系自己,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接着又让学生分别表演母亲和儿子,让学生将内心的想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就能在境中悟情,体会大禹的伟大精神。]

4、小结: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也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为了千万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顾大家。后人用一个成语概括了这个故事,叫做“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阅读课文后,进行概括,适时拓展介绍成语,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5、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

[气氛的渲染、成功的引导,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主人公,让学生的脉搏和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

6、读到这里,你想对他说什么?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难?板书:无私。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1、过渡: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治服了,想象一下那又是怎么样情景呢?让我们放声朗读吧!(自由读最后一小节)

2、出示图片:在这安定的日子里,老百姓在做些什么啊?

[展示老百姓安定生活的情景,此时无声胜有声。既扩充了课文的内容,也有利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这幸福美满的日子是谁带来的?如果你是大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

4、如果你是他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

5、学到这,你又想对大禹说什么?

[进一步挖掘教材蕴含的思想性,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三个连续的问题,体现了一定的梯度,通过角色的变换,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激发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

6、是的,他不愧后人称他为大英雄,不仅我们这里说他,所有的人都记住了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的故事,一直流传到公元后21世纪的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板书)!

7、学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为什么结尾还称他为伟大的英雄吗?(因为禹不但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且聪慧、富有智慧,还无私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禹”,称他为伟大的英雄。)

[引导学生讨论,既照应了题目,又完成了开头的学习目标:为什么称大禹为伟大的英雄,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禹的形象,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8、今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勇敢无畏、智慧、一心为公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呼唤他-----大禹!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

[升华情感让人文性与思想性进一步整合,让学生用“心理视线”去读书,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四、扩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下课找一找有关的资料读一读。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无畏

智慧

无私

(代代相传)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七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76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16 大禹治水

2、简介大禹。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把生字圈出来。

(2)把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2、检查自读情况。

3、范读课文。

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

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3)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四、过渡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是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哪一句写是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2)学习二、三两句。

①指名读第二,三雨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②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

(板书:走遍吃尽)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

③“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了什么?

(板书:挖通劈开)

④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能苦呢?

⑤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齐读。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数量的词。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板书:XX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

(4)指导朗读。

3、细读第4自然段。

(1)齐读。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联系二、三自然段讨论。)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板书:制服洪水代代相传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

治久

理伟

二、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1)引导自学部分生字。

(2)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三画是。

理:有画,第十画是。

姓:有画,第三画是。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

16 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XX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代代相传

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是 本文转载自

天城校园热线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7篇《大禹治水》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