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三角形内角和》数学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的6篇《三角形内角和》数学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三角形内角和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角形的内角和 篇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2. 弄清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会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通过对三角形分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分类的基本思想,并会用方程思想去解决一些图形中求角的问题。

4.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

5. 通过对定理及推论的分析与讨论,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联系与转化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互动式,谈话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

问题1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我们已经明确了,而且利用上述关系解决了一些几何问题,那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何关系呢?

问题2 你能用几何推理来论证得到的关系吗?

对于问题1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小学学过的),问题2学生会感到困难,因为这个证明需添加辅助线,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辅助线 ”。教师可以趁机告诉学生这节课将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板书课题)

新课引入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本节课从旧知识切入,特别是从知识体系考虑引入,“学习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自然想到三角形角的关系怎样呢?”使学生感觉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合理。

2、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1)求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让学生剪一个三角形,并把它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来,再拼成一个平面图形。这里教师设计了电脑动画显示具体情景。然后,围绕问题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进行学法指导。

问题1 观察: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 什么角?

问题2 此实验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转化为一个平角)

问题3 由图中AB与CD的关系,启发我们画一条什么样的线,作为解决问题的桥梁?

其中问题2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对于问题3学生经过思考会画出此线的。这里教师要重点讲解“辅助线”的有关知识。比如:为什么要画这条线?画这条线有什么作用?要让学生知道“辅助线”是以后解决几何问题有力的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条件;恰当转化条件;恰当转化结论;充分提示题目中各元素间的一些不明显的关系,达到化难为易解决问题的目的。

(2)通过类比“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按角怎样分类呢?

学生回答后,电脑显示图表。

(3)三角形中三个内角之和为定值 ,那么对三角形的其它角还有哪些特殊的关系呢?

问题1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与其它两个锐角有何关系?

问题2 三角形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有何关系?

问题3 三角形一个外角与其中的一个不相邻内角有何关系?

其中问题1学生很容易得出,提出问题2之后,先给出三角形外角的定义,然后让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并书写证明过程。

这样安排的目的有三点:第一,理解定理之后的延伸――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模仿定理的证明书写格式,加强学生书写能力。第三,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三角形三个内角关系的定理及推论

引导学生分析并严格书写解题过程

右键点击选择“在新窗口中打开”

(本例主要加强“辅助线”知识的渗透,通过几种方法的解决,提高学生作辅助线的水平)

(由上题D点是三角形ABC内的任意一点,可以将D点的位置特殊化,得到这个题目)

通过上面四个例题的分析与讨论,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与提高,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练习、讲评等教学环节中,形成师生之间的、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是很重要的。

4、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根据例4 的度数的求法,思考如下问题:

(3)如图5,过D点画AB的平行线MN,与AC、BC交于点M、N,则 的度数多少?

(4)当MN绕着点D旋转过程中, 会有怎样的变化?

提示:变化1 当直线MN与AC、BC的交点仍在线段AC、BC上时, =

变化2 当直线MN与AC的交点在线段AC上,与BC的交点在BC的延长线上时,

变化3 当直线MN与AC的交点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与BC的交点在线段BC上时, =

变化4当直线MN与AC、BC的交点在C点时, =

经过这样的变式、发展、学习,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也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的运动变化观,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

5、小结

通过设置问题:“本节在知识方面以及在思想方法方面你有怎样的收获?”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进行小结。强调学生注意:辅助线的作用及运用定理及推论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条件与结论的关系。

6、布置作业

a、书面作业P43#3

b、上交作业P42#16、17

思考题:

板书设计:

角形的内角和 篇二

简要提示:

本课教学内容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8—29页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本课教学先通过计算三角尺的3个内角的度数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发“三角形内角和是180o”的猜想,再通过组织操作活动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最后让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并通过量角的度数的操作,进一步证实结论的正确性。因此本课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度量、计算和实验,在活动中感知三角形内的三个角的度数之和是定数为180度,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流程:

流程1:认识正方形的内角、内角和

流程2:认识长方形的内角、内角和

流程3:探索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流程4:探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流程5:抢答游戏

流程6:完成“试一试”

流程7: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流程8: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流程9:拓展题

流程10:交流收获

第一段:认识内角、内角和

流程1:认识正方形的内角、内角和

师:同学们,这是一张正方形纸。正方形有几个角?都是什么角?多少度?四个角的和呢?(学生活动)正方形有四个直角,都是90o,四个角的和是360o。正方形的这四个角啊叫作它的内角,所以我们可以说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o。

流程2:认识长方形的内角、内角和

师:那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学生活动)长方形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内角和也是360 o。

第二段: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

流程3:探索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这是一把三角尺。这个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内角和是多少度,你知道吗?(学生活动)

师: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90o、60o、30o,内角和是180o。再看这把三角尺,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 90o+45o+45o=180o,内角和也是180 o。

师:三角尺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根据3个内角的度数,我们可以算出这两种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那其它的直角三角形内角和也是180o吗?

师:课前老师请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举起来相互看看,形状、大小可以不同,但必须是直角三角形。你能想办法知道手里的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吗?(学生活动)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哪些好办法:(课件出示)把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拼到直角上,和直角完全重合,这说明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o,那么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 o。也可以把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平角,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o。还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来推导,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是180o,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它们内角和的一半,180 o。同学们,这些方法你想到了吗?一定还有不少同学是先用量角器量内角的度数再求内角和,但是因为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时,容易产生误差,所以得出的内角和有些可能不是180o,而用折、拼、转化推导的方法可以准确地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

流程4:探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我们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那其他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呢?先猜测一下。(学生交流)

师:当然我们还是要凭事实说话。同学们,要验证你的想法,还需要证明哪几类三角形呢?对,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分,还有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有办法知道这两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吗?

师:同学们现在应该有经验了,知道测量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那么选用其他的方法来检验会更准确。请拿出课前任意剪的一个锐角三角形或一个钝角三角形,这次只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方法最巧。(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可以用前面证明直角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拼一拼、折一折。把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是一个平角,说明内角和是180 o。还能想到别的方法吗?同学们可以尝试着把新问题转化成已经掌握的知识,利用已知去研究未知呀。回忆一下,我们可以运用已经知道的长方形、正方形内角和来推导直角三角形内角和,那是不是也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再去推导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师:以钝角三角形为例,作一条底边上的高,把钝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两个就是360o。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指的是它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所以要从两个直角三角形内角和360o中去掉一个平角180o,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锐角三角形也是如此。

师:刚才我们采用多种方法,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o。同学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了。当然也有的同学通过研究,否定了自己原来的猜想,形成了正确认识,也确认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其实,很多数学家的伟大发现都是从大胆猜想开始的,再通过锲而不舍的钻研,就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同学们,如果你们在学习上也能大胆猜想,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也一定会成功的!

流程5:抢答游戏

师:现在老师和同学们来玩一个抢答游戏。请听清题目直接报得数。 1.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抢答)2.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多少度?(学生抢答)3.把这个小三角形再分成一大一小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学生抢答)4.把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抢答)5.3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更大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呢?(学生抢答)

师:同学们,这个游戏对你有启发吗?(学生交流)

第三段: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流程6:完成“试一试”

师:了解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呢?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28页,看试一试,在书上独立完成。(学生练习)

师:你们是这样考虑的吗?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所以∠3的度数等于180o减∠1的度数再减∠2的度数,或者用180o减去1和∠2的度数和。

流程7:完成“想想做做” 第1题

师:请用这样的方法再试着练习三道题。(学生活动) 第三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计算未知角的度数时有简便方法:因为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90o,因此可以直接用90o减55o。

流程8:完成“想想做做” 第6题

师:请同学们考虑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为什么?(2)一个钝角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钝角?为什么?(学生思考)

师:这两个问题我们都可以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来回答。同学们可以反过来推想,如果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这个图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o了,不可能是三角形。

流程9:拓展题

师:同学们已经会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其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了,下面试着求出图中∠3的度数?(学生活动)

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可以先求出∠4是100o,∠3的度数等于180o减∠4的度数。同学们算出得数后再留意会发现,∠3的度数正好等于∠1、∠2的度数和。同学们∠3是三角形外面的一个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在初中几何中有这样的概括: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随着同学们年级的增高,今后会遇到更多的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的几何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那么在生活中用得到它吗?当然了,工人师傅可以用它来检验零件是否合格,还可以用这个知识来考虑如何修补已经损坏了的三角形物品,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再收集了解,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四段:交流收获,全课总结

流程10: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和大家交流分享。(学生交流)

师:对,我们知道了,一个三角形,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它的三个内角的和都是180度;利用这一知识,我们能够解答一些有关三角形角度的实际问题。

角形的内角和 篇三

课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时 1 班级 编写者 潘晓辉 一、教材内容分析

1. 三角形的内角和p85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 3.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一般应包括学生的年级段、年龄特征、已有的基础、兴趣、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一张,量角器。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复习准备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3.如图,已知∠1=35°,∠2=75°,求∠3的度数。 学生回忆 为新知识铺垫 二、教学新课 1.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角?老师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 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3.以小组为单位先画4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利用手中的工具分别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 4.指名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5.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我们一定能弄清这个问题的。 6.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呢? 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 7.请拿出桌上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一想,怎样折可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试一试。 8.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 小组合作 指名汇报 独立操作,寻找答案 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索的愿望。 每个小组都发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合理分工,提高效率,通过动手操作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9.拿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试试看,折的方法一样。再拿钝角三角形折折看,你发现了什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1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 11.老师板书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2.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了两个内角的度数,你能求出另一个角是多少度吗?怎样求? 13.出示教材85页做一做。让学生试做。 14.指名汇报怎样列式计算的。两种方法均可。 ∠2=180°-140°-25°=15° ∠2=180°(140°+25°)=15° 三、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1.88页第9题 这一题是不是只知道一个角的度数?另一个角是多少度,从哪看出来的? 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还可以怎样算? 2、88页第10题 ①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两底角相等) ②列式计算 180°-70°-70°=40°或 180°-(70°×2)=40° 2.88页第10题 ①连接长方形、正方形一组对角顶点,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两个什么图形? ②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三角形呢?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通过练习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180o 180o-140o-25o=15o 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三角形内角和》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初步感知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

教学重难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计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

出示三角尺中的一个,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引导学生说出90度、60度、30度。

出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90度、45度、45度。

提问:请同学们任选一个三角尺,算出他们三个角一共多少度?

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

师:三角尺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是不是任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呢?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

任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们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再求出它们的和,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了解学生情况,个别同学加以辅导。

全班交流:让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以及它们的和。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利用三角形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三、试一试

要求学生先计算,再用量角器量,最后比较结果是否相同?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

教师说明:即使结果不完全一样,是因为测量的结果存在误差,我们还是以

计算的结果为准。

四、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要求学生用量角器量出结果,和计算的结果想比较。

第2题

指导学生看图,弄清拼成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指的是哪三个角。计算三角形三个角的内角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

第3题

通过操作、计算,使学生认识到:不管三角形的大小怎样变化,它的内角和是不会变化的。

第4、5、6

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分类及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形的内角和 篇五

下面是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借鉴!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一)

核心提示:《三角形内角和》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之后的一个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学生下一步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通过前面的摸底,我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知道的,但都没有仔细研究过。学生。

《三角形内角和》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之后的一个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学生下一步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通过前面的摸底,我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知道的,但都没有仔细研究过。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对教师来说,要展开教学还是有困难的。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整堂课中有所收获呢?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经过操作、验证等一系列活动,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从而习得知识,并得以巩固。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认识内角

通过回忆旧知,引出钝角三角形,让学生指钝角,接着说另外二个角为锐角,

教师接着引出这三个角叫做这个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画上相应的角的符号。师接着呈现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让学生找内角,让内角这一概念得到巩固。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内角这个概念是落实得比较到位的,学生也能很快领悟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什么。

二、认识并猜测内角和

通过前一阶段的说课,教研员指出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内容

时,我们首先要告诉学生,或者是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一样的,也就是是一个固定的数,有了这样的前提之后才能让学生进行猜测并验证。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把这二个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了。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测哪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相加的和最大?通过这一问题,既引出了内角和,也抛出了猜测。在这个问题抛出之后,通过和吴校长讨论,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预设。在课上,问题一抛下去,学生都说是一样的,是180度。面对这样的起点,我就接着问学生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第一位学生回答得支支吾吾,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就坐下了。第二位学生说:因为三角板上有过的,相加的和是180度。这个回答也是在我预设之内的,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接触最多的就是从三角板上获得的,所以当学生有了这样的回答之后。我就说,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的三角板,你发现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那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呢?你们仔细研究过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通过这一环节,直接把话题引到了今天学习的内容上来了。

三、动手测量,验证猜测

在这个过程中,我分了二个层次,第一:学生量教师给的三种类型的三角形。

第二: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普遍的过程。这是动手操作的过程。因为前面没有试教过,所以在这里花的时间比较多,我自己觉得课上得有点拖,也有点沉闷。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学生是运用180度这个结论来量的。比如说他先量了二个角,最后一个角就不量了,直接用180度减去前面二个角,就是第三个角。我想如果这样的话就失去了测量的意义了。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说他们测量的结果是180度,导致另外一些不是180度的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我想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我在交流反馈的时候,再多加一个环节,问你量出来的三个角分别是几度,内角和是几度,这样是不是会减少一些这样的问题。

四、通过剪剪拼拼,再次验证

这一环节,我选择了直接告诉学生,剪下三个角来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

通过了解,其实有一些学生是知道的。(在听课的过程中,旁边的四年级老师告诉我,他们以前组织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剪角、拼角,所以一些学生有这样的基础)因为事先没有了解,所以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如果我选用抛问题的方法,可能会出现一些亮点。当然这也只是一小部分学生而已,其实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我电脑演示了剪与拼的过程之后,再让学生自己任意剪一(狐假虎威》教学反思)剪、拼一拼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学生是不会拼的,不知道三个角该怎样放。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我在电脑演示的时候,如果再多加引导一下的话,可能在操作的过程中,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

整堂课下来,我自己觉得上得很沉闷,由于操作活动比较多,学生的注意力也不是非常集中,当然这和我自己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没试教,心里紧张,也因为自己没有经验,课堂气氛没能调节得很好。幸亏有幸听了另外二位老师的课,感觉受益匪浅。特别是徐老师的设计,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自己的课中,我就觉得虽然验证的过程很严密,从特殊到普遍这样一个过程,但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特别少,学生只是进行一些操作。而徐老师通过对直角三角形的验证,继而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对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进行验证,我认为这样设计比我这样设计要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一下子体现了出来。在验证的过程中,也是方法的运用。总而言之,在上课的过程中,给了我一次学习的过程,在教案设计时,该怎么样把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怎么样说好每一句话,预设好每一个环节。在听课的过程中,让我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当然这些离不开执教者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所有这些,都让我这个新教师感动……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二)

核心提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三个角的关系。课堂上我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究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探索、...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三个角的关系。课堂上我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究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怎样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究平台,使学生有兴趣去研究三角形内角的和呢?这节课在复习旧知“三角形的特征”后,我引出了研究问题“三角形的内角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而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却无法画出这一问题的出现,使学生萌生了想了解其中奥秘的想法,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由于学生对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比较熟悉,新知的探究就从这里入手。我先让学生分别算出每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都是180°,由此引发学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三、练习设计,由易到难。

探究新知是为了应用,这节课在练习的安排上,我注意把握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由易到难,逐步加深。在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 www.niubb.net 0°”这一结论时,第一层练习是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或一个内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练习内容的安排从知识的直接应用到间接应用,数学信息的出现从比较显现到较为隐藏。第二层练习是判断题,让学生应用结论思考分析,检验语言的严密性。第三层练习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这些练习顾及到了智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形式上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

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这节课我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猜想、去探究、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角形内角和 篇六

我在讲“认识三角形”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结论学生早知晓,为什么三角形内角和会一样?这也正是我本节课要与学生共同研究的问题。这时学生想说为什么又不知怎么说,又因不知道怎么说而感情特别激动。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学习兴趣异常高涨,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于是我让他们将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拿出来进行研究,学生通过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之后找到自己的验证方法时,他们体验了成功,也学会了学习。在这节课中我们共同找到了几种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方法。学生们拿着他们手中的三角形,在讲台上讲述自己的验证方法,虽然有的方法很不成熟,但也可以看出这个过程中,渗透了他们发现的乐趣。有的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撕下来拼接到一起,有的同学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沿着三角形的中位线折到一起……其中有一组同学竟然用稚嫩的声音说: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证明。于是他们阐述自己借助与三角形底边平行的线与三角形所形成的内错角进行证明的方法。至此学生完成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过程,充分展示了数学地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上面的6篇《三角形内角和》数学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三角形内角和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