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数学二次根式教案优秀9篇(数学人教版二次根式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二次根式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9篇数学二次根式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次根式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2.掌握混合运算的应用。

3.通过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通过混合运算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设计

小结、归纳、提高

三、重点、难点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多媒体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复习小结,归纳整理,应用提高,以学生活动为主

七、教学过程

【例题】

例1 化简:

(1) ; (2) .

解:(1)

.

(2)

.

说明: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各个式子的特点,能否约分或消项(第2小题)达到化简的目的,又要善于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可变换相邻项的位置,如 ,结果为-1,继续运算易出现符号上的差错,而把 先变为 ,这样 则为1,继续运算可避免错误。

例2 解下列方程(组):

(1)

(2)

(3)

解:(1)

.

(2)①× ,得

②× ,得

③-④,得

把 代入①,得

解得 .

∴ 是原方程组的解。

(3)由②,得

①× ,得

③-④,得

把 代入①,得

.

∴ 是原方程组的解。

例3 已知 , ,求 的值。

解: .

.

, ,

∴ .

例4 已知 , ,求 的值。

解: , .

.

(二)随堂练习

1.教材中P206中8.

2.解不等式: .

解:

∴ .

3.已知 , ,求 的值。

解:3. ,或 .

.

.

4.已知 , ,求: 的值。

解 4.

.

5.已知 ,求 的值。

解 5. .

.

6.不求方根的值比较 与 的大小。

解 6.∵

(三)总结、扩展

根据已知条件,求一个代数的值,要注意条件或代数式的化简,有时条件和要求的代数式都需要化简,当把条件化简后,代数式的化简要朝着条件化简的结果去化简。

(四)布置作业

教材中P207B组1、3和补充作业.

补充作业:

1.已知 ,求 的值。

2.已知 , ,求 的值。

(五)板书设计

标 题

1.例题…… 3.例题……

2.练习题 4.练习题

八、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二次根式的混和运算方法和顺序

1.方法 (1)应用二次根式乘法、除法和加减法运算法则。

(2)在实数范围内运算律仍适用。

(3)二次根式的乘法,与多项式的乘法相类似,遇运用多项式乘法公式时,也可以运用乘法公式。

2.顺序 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数。

数学二次根式教案 篇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求根号内字母范围,理解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并能应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在合作探索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准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难点:准确理解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学习内容】课本第2—3页

【学习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习学案见附件1)

学生在家中认真阅读理解课本中相关内容的知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预习学案。

二、课堂教学

(一)合作学习阶段。

教师出示课堂教学目标及引导材料,各学习小组结合本节课学习目标,根据课堂引导材料中得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内交流、总结,并记录合作学习中碰到的问题。组内各成员根据课堂引导材料的要求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认真完成课堂引导材料。教师在巡视中观察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并进行及时的引导、点拨,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

(二)集体讲授阶段。(15分钟左右)

1、各小组推选代表依次对课堂引导材料中的问题进行解答,不足的本组成员可以补充。

2、教师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

3、各小组提出本组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并请其他小组帮助解答,解答不了的由教师进行解答。

(三)当堂检测阶段

为了及时了解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对本节课进行及时的巩固,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测试完试卷上交。

(注:合作学习阶段与集体讲授阶段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次序或交叉进行)

三、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见附件2)

教师发放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的针对性作业,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提高课堂所学。

四、板书设计

次根式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出自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在研究最简二次根式和二次根式的乘除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进一步完善二次根式的化简。本小节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教材从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使学生感到研究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探索二次根式加减运算,并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提高我们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外,通过本小节学习为后面学生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打下了铺垫。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知识的延续和创新,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讨论、交流、建构中,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协作交流,全班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少部分学生有困难,基础差、自学能力差,因此要提供赏识性评价教学策略,给予个别关照、心理暗示以及适当的精神激励,克服自卑心理,让他们逐步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从而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明确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自学文本的基础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倡导新的学习观,让他们完成二次根式加减知识研究。教师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共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开放的、面向实际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并根据活动中示范和指导培养学生大胆阐述并讨论观点,说明所获讨论的有效性,并对推论进行评价。从而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良好氛围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化简二次根式,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法;通过加减运算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类比整式加减法运算体验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的过程;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引入数学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

合并被开放数相同的同类二次根式,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难点:

二次根式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关键问题:

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采用“问题—探索—发现”的研究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归纳结论,掌握规律。

2.类比法:由实际问题导入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类比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尝试训练法:通过学生尝试,教师针对个别问题进行点拨指导,实现全优的教育效果。

次根式教案 篇四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及其逆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内容解析

二次根式除法法则及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探究,最简二次根式的提出,为二次根式的运算指明了方向,学习了除法法则后,就有比较丰富的运算法则和公式依据,将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是加减运算的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最简二次根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利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得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www.kuaihuida.com)的除法运算;

(3)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通过运算,类比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发现并描述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2)学生能理解除法法则逆用的意义,结合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乘除法法则,对简单的二次根式进行运算。

(3)通过观察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特征,能将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在做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时,分母含根号的处理方式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困难或容易失误,在除法运算中,可以先计算后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来进行,也可以先利用分式的性质,去掉分母中的根号,再结合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来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与分式的运算类似,如果分子、分母中含有相同的因式,可以直接约去,以简化运算。教学中不能只是列举题型,应以各级各类习题为载体,引导学生把握运算过程,估计运算结果,明确运算方向。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提问,探究规律

问题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是什么内容?化简二次根式的一般步骤怎样?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探究乘法法则的过程,类比该过程,学生可以探究除法法则。

五、目标检测设计

次根式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求根号内字母范围,理解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并能应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在合作探索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准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难点:准确理解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学习内容】课本第2—3页

【学习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习学案见附件1)

学生在家中认真阅读理解课本中相关内容的知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预习学案。

二、课堂教学

(一)合作学习阶段。

教师出示课堂教学目标及引导材料,各学习小组结合本节课学习目标,根据课堂引导材料中得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内交流、总结,并记录合作学习中碰到的问题。组内各成员根据课堂引导材料的要求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认真完成课堂引导材料。教师在巡视中观察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并进行及时的引导、点拨,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

(二)集体讲授阶段。(15分钟左右)

1.各小组推选代表依次对课堂引导材料中的问题进行解答,不足的本组成员可以补充。

2.教师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

3.各小组提出本组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并请其他小组帮助解答,解答不了的由教师进行解答。

(三)当堂检测阶段

为了及时了解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对本节课进行及时的巩固,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测试完试卷上交。

(注:合作学习阶段与集体讲授阶段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次序或交叉进行)

三、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见附件2)

教师发放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的针对性作业,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提高课堂所学。

四、板书设计

课题:二次根式(1)

二次根式概念例题例题

二次根式性质

次根式 篇六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二次根式?

2.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

(3)∵x取任何值都有2x2≥0,所以2x2+1>0,故x的取值为任意实数。

(二)二次根式的简单性质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并了解了第一个简单性质

我们知道,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分别记作零的平方根是零。引导学生总结出,其中,就是一个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将符号看作开平方求算术平方根的运算,看作将一个数进行平方的运算,而开平方运算和平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因而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公式成立的条件是a≥0,提问学生,a可以代表一个代数式吗?

请分析:引导学生答如 时才成立。

时才成立,即a取任意实数时都成立。

我们知道

如果我们把 ,同学们想一想是否就可以把任何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形式了。

例1 计算:

分析:这个例题中的四个小题,主要是运用公式 。其中(2)、(3)、(4)题又运用了整式乘除中学习的积的幂的运算性质。结合第(2)小题中的 ,说明 ,这与带分数 。因此,以后遇到 ,应写成 ,而不宜写成 。

例2 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1)5; (2)11; (3)1.6; (4)0.35.

例3 把下列各式写成平方差的形式,再分解因式:

(1)4x2-1; (2)a4-9;

(3)3a2-10; (4)a4-6a2+9.

解:(1)4x2-1

=(2x)2-12

=(2x+1)(2x-1).

(2)a4-9

=(a2)2-32

=(a2+3)(a2-3)

(3)3a2-10

(4)a4-6a2+32

=(a2)2-6a2+32

=(a2-3)2

(三)小结

1.继续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及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问题。

2.关于公式 的应用。

(1)经常用于乘法的运算中。

(2)可以把任何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解决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等方面的问题。

(四)练习和作业

练习:

1.填空

注意第(4)题需有2m≥0,m≥0,又需有-3m≥0,即m≤0,故m=0.

2.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分析:通过本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引导学生分析:由于a<0,b>0,且|a|>|b|.

3.计算

二、作业

教材P.172习题11.1;A组2、3;B组2.

补充作业:

下列各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该式成为二次根式?

分析:要使这些式成为二次根式,只要被开方式是非负数即可,启发学生分析如下:

(1)由-|a-2b|≥0,得a-2b≤0,

但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有|a-2b|≥0,

∴ |a-2b|=0,即a-2b=0,得a=2b.

(2)由(-m2-1)(m-n)≥0,-(m2+1)(m-n)≥0

∴ (m2+1)(m-n)≤0,又m2+1>0,

∴ m-n≤0,即m≤n.

说明:本题求解较难些,但基本方法仍是由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式)大于或等于零列出不等式。通过本题培养学生对于较复杂的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概念。

三、板书设计

次根式教案 篇七

一、内容解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二次根式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二次根式的概念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观察、归纳和思考得到二次根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对于二次根式的性质,教材没有直接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得到,而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先通过 “探究”栏目中给出四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学生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就具体数字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再分析这些结果的共同特征,由特殊到一般地归纳出结论.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二次根式的性质的过程,并理解其意义;

(2)会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3)了解代数式的概念.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根据具体数字分析和算术平方根的意义,由特殊到一般地归纳出二次根式的性质,会用符号表述这一性质;

(2)学生能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3)学生能从已学过的各种式子中,体会其共同特点,得出代数式的概念.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二次根式的性质是二次根式化简和运算的重要基础.学生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和算术平方根的意义,由特殊到一般地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质后,重在能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解决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由于学生初次学习二次根式的性质,对二次根式性质的灵活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突破这一难点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道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培养其灵活运用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二次根式性质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探究性质1

问题1 你能解释下列式子的`含义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每一个式子的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式子都表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

问题2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并说出得到结论的依据。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后,让学生展示其思维过程,说出得到结论的依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或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得出结论,为归纳二次根式的性质1作铺垫.

问题3 从以上的结论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吗?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质: ( ≥0).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概括出二次根式的性质1,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例2 计算

(1)

(2)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二次根式的性质1,学会灵活运用。

2.探究性质2

问题4 你能解释下列式子的含义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每一个式子的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式子都表示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

问题5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并说出得到结论的依据。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后,让学生展示其思维过程,说出得到结论的依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或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得出结论,为归纳二次根式的性质2作铺垫.

问题6 从以上的结论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吗?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质: ( ≥0)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概括出二次根式的性质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例3 计算

(1)

(2)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二次根式的性质2,学会灵活运用。

3.归纳代数式的概念

问题7 回顾我们学过的式子,如 ___________ ( ≥0),这些式子有哪些共同特征?

师生活动:学生概括式子的共同特征,得得出代数式的概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式子的共同特征,形成代数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综合运用

(1)算一算:

【设计意图】设计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的能力,第(2)、(3)、(4)小题要特别注意结果的符号。

(2)想一想: 中,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当 ≥0时, 等于多少?当 时, 又等于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的设计,加深学生对 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

(3)谈一谈你对 与 的认识。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性质的理解。

5.总结反思

(1)你知道了二次根式的哪些性质?

(2)运用二次根式性质进行化简需要注意什么?

(3)请谈谈发现二次根式性质的思考过程?

(4)想一想,到现在为止,你学习了哪几类字母表示数得到的式子?说说你对代数式的认识.

6.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6.1第2,4题。

次根式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

1、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感悟新知,建立分式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类比、参与问题讨论,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对实现教学目标起了重要的作用;

2、讲练结合法:在例题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与平方根进行类比,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配以精讲,并进行分层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规范的解题格式。

教学方法:

1、类比的方法通过观察、类比,使学生感悟二次根式的模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2、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阅读教材及材料,体验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分组讨论法将自己的意见在小组内交换,达到取长补短,体验学习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4、练习法采用不同的练习法,巩固所学的知识;利用教材进行自检,小组内进行他检,提高学生的素质。

知识点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二次根式,那么二次根式有什么性质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展示目标,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本第3页——4页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请比较与0的大小,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3页“探究”中的填空,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例2是怎样利用性质进行计算的。

4、完成4页“探究”中的填空,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懂例3,有困难可与同伴交流或问老师。

课时作业

教师节要到了,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敬意,小明做了两张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壁画准备送给老师,其中一张面积为800cm2,另一张面积为450cm2,他想如果再用金彩带把壁画的边镶上会更漂亮,他现在有1.2m长的金彩带,请你帮助算一算,他的金彩带够用吗?如果不够,还需买多长的金彩带?(≈1.414,结果保留整数)

次根式 教学设计 教案 篇九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二次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体会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

(2)学生能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知道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知道二次根式本身是一个非负数,会求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字母的取值范围. 2.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你能用带有根号的的式子填空吗?

(1)面积为3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面积为S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

(2)一个长方形围栏,长是宽的2 倍,面积为130m?,则它的宽为______m.

(3)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t(单位:s)与开始落下的高度h(单位:m)满足关系 h =5t?,如果用含有h 的式子表示 t ,则t= _____.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上述问题,用算术平方根表示结果,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填空过程中初步感知二次根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

问题2 上面得到的式子

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式的意义,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都表示一个非负数(包括字母或式子表示的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设计意图】为概括二次根式的`概念作铺垫.

2.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问题3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吗?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由此给出二次根式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追问:在二次根式的概念中,为什么要强调“a≥0”?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知道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解. 3.辨析概念,应用巩固

问题4你能比较与0的大小吗?

4.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练习1 完成教科书第3页的练习。

练习2 当x 是什么实数时,下列各式有意义

课堂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一类新的式子?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二次根式的值的范围是什么?

(3)二次根式与算术平方根有什么关系?

课后习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9篇数学二次根式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二次根式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