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如若枯燥乏味的课件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精心设计好一个课件,因势利导,就能紧扣学生的活动心理,活跃其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下面的10篇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是由高考家长帮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篇一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
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指名背诵《海上日出》。
二、出示的挂图,观察说话。
三、出示挂图,指导学生按以下顺序观察图画,简单口述图意。
1、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春天的景色。
2、观察近处在空中飞翔的。
3、观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
四、检查预习。
默读课文,说说小是什么样儿的,飞行特点是什么?
五、指名三人读课文。
评点,读准字音。
六、图文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了解的特点。
1、外形特点。
2、透过外形,了解性情特点。
3、有感情朗读,读出的活泼、机灵、可爱。
4、自由读。
5、看图,试着背诵第一自然段。
七、图文对照,理解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感受春天的气息。
2、结合“微风吹拂着……柳丝”一句,体会春天柳树的特点。
3、理解“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4、凭借图画,发挥想象,感受“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关系。
5、理解“生机”。
6、朗读,在头脑中浮现“光彩夺目的春天”。
7、自由读,注意句与句的联系。
8、试背第二段。
八、联系图画中飞行的和落在电线上的,理解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观察飞行的,听读第三自然段。
2、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
3、概括大意。
4、听读第四段,看作者怎样描写停在电线上的。
5、“五线谱”“音符”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停着的“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6、自由读第三四段,浮现画面。
九、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十、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篇二
教学目的: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
2、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理清条理,掌握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为此感到骄傲。今天,我们就要跟随着作者到长城去饱览这一伟大的奇迹。板书课题《长城》。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1、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老师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
2、你听朗读时注意了些什么?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课件1,读准字音,指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2)、组词,一字组多词,理解词语:蜿蜒崇山峻岭了望屯兵堡垒互相呼应凝结陡峭气魄雄伟奇迹
4、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概讲的是什么?
2、细读每个自然段,思考:每个自然段各讲什么?
(1)、写远看长城的全貌,长城雄伟壮观。
(2)、写近看长城,长城高大坚固。
(3)、写作者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4)、写长城在世界历的伟大地位。
四、布置作业。
1、组词。
2、熟读课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篇三
一、感知课题
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课文究竟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通读课文,注意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出示全文的生字新词,开火车诵读,并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4、分小组分读课文。注意在评价中正音。
5、读完全文,结合课后2题理清脉络。
6、指导生字书写。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1部分
1、读一读,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队怎么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3、为什么在这种状况下,齐王还要去救赵国?(适当地引入“唇亡齿寒”的故事)
4、读课文。
第2部分
1、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课后句子,理解孙膑计谋的绝妙之处。
3、读孙膑的话,从中你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第3部分
1、孙膑是怎样安排的?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文,魏军的心里有哪些变化?
3、从孙膑的安排中你体会到什么?
第4部分
1、事情的结果怎样?读最后一部分。
2、为什么孙膑要选择桂陵这个地方与魏军交战?
3、魏军当时是什么状况?
4、读最后一部分,你想对孙膑说什么?
四、讲述故事,拓展升华
1、读全文,再次梳理课文脉络。
2、小组内讲故事。
3、指名在全班讲故事,交流评议。
4、拓展推荐:充满智慧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如《弦高犒师》《宰相甘罗》等。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篇四
《登山》记叙的是列宁在一次登山看日出时,来回两次走过悬崖上靠近深渊的小路的故事,表现出革命导师勇于战胜困难,自觉锻炼意志的可贵精神。文末一段列宁说的三句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教学时,可紧抓这一中心段进行序教学,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一、自学入手,直奔中心
出示自学提要,让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填空本文写列宁在的时候,和巴果茨基次走过的小路。第一次走是因为,第二次走是为了。
(2)按照“隐居走险路再走险路”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3)找出课文的中心段,画一画,读一读。
检查自学情况。
(1)投影学生的填空内容,全班评价、矫正;
(2)指名回答如何分段,说出段意;
(3)读出课文的中心段。
二、紧扣中心,辐射全文
1、出示第一句话,学习有关段落,感受走险路的惊险和艰难。
(1)投影:“就是因为我害怕它。”
(2)思考:句中的“它”指什么?“它”是怎样的?列宁怎样害怕它?以此阅读课文,引出两个语段:
语段1:“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走过了最险的地方,巴果茨基轻轻地舒了口气
教学步骤如下:
①画。要求学生自由读,边读边画出描写巴果茨基历险情形的字词:背贴、扭转、不看、碎小、慢慢、移动、舒。
②品。引导推敲品评所画字词的内涵:“背贴”说明小路狭窄。“扭头不看”可见山渊之深。“碎小”、“移动”着力表现行走的艰难。“舒”反衬出原先内心的恐惧,从侧面表现小路的险峻,行走的危险,为下文理解列宁的坚强意志作铺垫。
③读。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感情朗读,让学生对走险路的惊险、艰难和恐惧有更深的情感体验。
语段2:“列宁跟在他后边,就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他知道列宁头昏目眩了。”
设问: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样体会到的?让学生联系上文,感受到列宁所处的危险境地和内心的极度恐惧。
(3)讨论,从“就是因为我害怕它”这句话可以看出什么?(一方面说明小路的确很危险,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列宁正视现实、承认困难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2、出示二、三两句话。联系相关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品质。
(1)投影:“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已的意志。”
(2)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后半部分,看列宁对”害伯”抱有怎样的态度,从哪里可以看出?“每时每刻、随时随地”是什么意思?具体表现在哪里?
①找语句。读中找出能回答以上问题的语句,再读一渎。
②作比较。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篇五
【学习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
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模拟计时表演:如果你要给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 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这么一点儿事,有人却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2、浏览课文,这个相声中“甲”实际上打电话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读后有什么感受?
三、再读深入领悟
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分角色朗读甲、乙的对话。
2、总结:
语言幽默精妙、手法夸张。
3、畅所欲言:
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不说废话,语言简洁,节约时间,尊重他人)
4、小结:
记住打电话要节约时间,自己方便的同时也要给别人方便。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比较简单,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采用模拟情境打电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学生感到很有意思,学习的兴趣一下被调动了起来。在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概括相声的内容,并寻找相声的特点,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学生都能够很顺利的完成。尤其是在分角色朗读的课文的时候,他们显出了异常的兴奋,我想这也是读懂相声“笑点”的一个表现。
由此,我觉得备课时备学生是关键,教材、教学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篇六
一、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学习重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三、学习准备:
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四、学习时间:
2课时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小伙子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怎样的人?他是怎样想的?
二、点播,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使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四、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五、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篇七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才能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
2、那么怎样才让鱼上钩呢?(让鱼杆长一些)
3、为什么?(不让鱼知道有人要捉它,钓鱼还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看来要钓到鱼的确不容易。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微机出示)你们看看他能否钓到鱼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小儿垂钓》。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件出示)
2、学生学习生字。(这一课里有这几个生字,我们首先学习一下;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字词。)
3、学生根据注释,想一想:你觉得这个钓鱼的小朋友当时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来的?
4、学生自学。
三、精读课文
1、侧坐:全神贯注。莓苔:不怕呆在野草丛中。草映身:一心一意。
2、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孩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
3、当时这个孩子的心情如何?
4、现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机灵可爱)
5、学生看#课件#导语。(课件出示)
6、练习朗读。
7、现在你们觉得这个小孩能否钓到鱼呢?
四、问题与思考
1、你觉得诗人怎么会发现这个学钓鱼的小孩的?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
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诗人看到的画面描写出来。
五、交流资料
关于古人写小孩子的古诗有哪些?交流一下。
1、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
六、作业设计
课本剧的表演。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课文,抓住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并懂得“爱好出勤奋,勤奋出人才”的道理。
2、认识“垃、圾、椰、祈、祷、锹”等字,理解“干涸”、“祈祷”等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内容,具体了解球王贝利的成长过程。
教学难点:从球王贝利的成长经历中,体会“爱好出勤奋,勤奋出人才”的道理。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看录像导入
(播放一段贝利在进行足球比赛的资料片)
小球迷们仔细看,谁是有“球王”称号的贝利?看他那娴熟的技艺,精湛的脚法,真令人拍手叫绝,你们知道贝利是怎样成为“一代球王”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名字叫《球王贝利》,看看贝利的成长经历使你受到什么启发?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轮流读一个自然段,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写了贝利的什么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内容的梳理
(送足球→参加训练→捧回金杯)
(四)默读课文,思考
1、教练为什么送给小贝利一个足球?后来又为什么让小贝利到他的训练场去?
2、在文章中划出相关的句子,来说明理由。
(五)结合思考题进行集体交流
1、教练送给小贝利一个足球的原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结合课文的内容说):
(1)教练看出贝利对足球有浓厚的兴趣;
(2)教练发现他有踢球的天赋;
(3)教练爱护这样的人才。
2、教练为什么让贝利到他的训练场上来?(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1)因为教练满足了自己对足球的热爱,贝利送给教练特殊礼物的感恩行为打动了教练。
(2)教练认为他是好苗子,喜欢他的为人,教练被这种真诚感动了。
(六)总结全文
你从“一代球王”贝利的成长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谈看法。
(1)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勤奋苦练,才能取得成功。
(2)爱好+天赋+勤奋=成功
(3)成功需要“伯乐”的发现与帮助,但自己首先应该是“千里马”。
(4)我们应该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有一颗感恩的心。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篇九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情景。
2、理解“这里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桂花。”一句话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导语:童年是美好,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乐趣。
(1)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摇花乐’,还有那摇落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篇十
【预设目标】
读通全文,理解罗丹全神贯注的精神。了解名言的由来,尝试学写名言。
【预设过程】
一、引入全神贯注
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句名言(出示: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谁来读一读?
2、知道这句名言是谁说的吗?知道这句名言背后发生过什么故事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段名言背后的故事──(出示:课题《全神贯注》)
二、了解全神贯注
1、自由读读课文,看看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3、再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想想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4、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
要求用一句简单的话写写课文主要内容。
6、反馈评议。
三、理解全神贯注
1、课文题目《全神贯注》是一个成语,谁能来说说看它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全神贯注体现在哪些地方呢?默读课文,划出能体现全神贯注的句子。
2、学生默读课文,划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评议:
⑴预设重点指导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象已经消失了。
⑵预设重点指导端详一句。
4、简介罗丹生平。
5、面对这些巧夺天工的塑像,面对全神贯注的罗丹,你有什么话想对罗丹说吗?
四、试写相关名言
1、对于这件事,茨威格他也有很深的感触,他后来回忆说──(出示:第五自然段)自己读一读?
2、关于这件事,茨威格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句名言。(出示: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你还认为有什么事情值得你去做,你准备怎么做?你可以学着茨威格的话,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说话习惯,也来写一句这样的名言。
4、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评议。
五、总结全神贯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就是高考家长帮给大家分享的10篇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