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科学教案优秀8篇3-6-35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面是编辑惊云给大家整理的8篇科学教案,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科学活动教案 篇一

一、预设目标

1、认识各种天气形态。

2、学习记录各种天气状况。

(二)整合其他智能

1.语言智能:大胆讲述。

2.人际智能:学会与他人合作。

二、活动资源

1、各种天气形态的图片及影片。

三、示例活动

(一)引起动机::

1、教师利用幼儿用书的画面,讲述一段故事:小动物们趁着幼儿园放假,到各地去玩,结果遇到了不同的天气,可根据画面自由发挥剧情。

2、提问幼儿:

(1)今天的天气是如何?

(2)有没有太阳公公。

(3)有没有下雨。

(4)有没有刮风。

3、不用给幼儿正确的答案,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课堂活动一:

1、教师在黑板上或白板上,张贴大太阳的图片。

2、提问幼儿:有没有遇到这种天气?这种天气热不热

3、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当给予鼓励。

4、最后,教师将幼儿所发表的意见做汇总,再一一跟幼儿说明晴天的状况。

四、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天气形态。

难点:学习记录各种天气状况。

(二)此活动可以采用表演法、游戏。

五、活动观察与评价

幼儿姓名:

各关键能力

表现突出

表现较好

表现一般

备注

观察能力

表达能力

认识能力

科学活动教案 篇二

小班科学:

玩一玩,猜一猜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探索感知沙子、石子、黄豆的不同特征。

2.会用耳朵辨别三种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3.关注身边的自然物,有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沙子、石子、黄豆,盆子、罐子、椅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观察自然材料,引发活动兴趣。

(1).“我们身体有什么宝贝?他们各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知道我们要用6个宝贝:眼睛、鼻子、耳朵、嘴、手、脚进行探索活动。)

(2).“小朋友们请看,椅子下面藏着什么好玩的东西?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沙子、石子、黄豆。)

2.用手玩材料,感知他们的不同特征。

(1).“你们想玩吗?想怎么玩?”(要求:蹲下来玩,轮流玩三种材料,注意不要把材料撒到盆子外面。)

(2)“你怎么和他们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不同的东西摸上去有不同的感觉,看上去也有不同的。感觉。

3.用罐子玩材料,初步了解声音。

(1).“欢迎罐子宝宝,请小朋友们想办法用罐子宝宝和三种材料制作一种乐器。怎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发出好听的声音?”

(2).幼儿玩,教师引导幼儿:装一装、摇一摇、听一听、倒一倒。

(3).反馈:“你是怎么让罐子宝宝发出好听的声音的?罐子是怎么会有声音的呀?(打开验证)谁能发出相同的声音?请相同声音的罐子宝宝来一起唱唱歌。”

(4).思考:“你们的罐子宝宝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不同的东西发出来的声音不一样)

4.通过听觉辨别沙子、石子、黄豆发出的不同声音。

(1).出示三个罐子:“沙子、石子、黄豆玩捉迷藏躲进罐子里,你会把它们找出来吗?考考你们不打开盖子看,你有什么更聪明的好办法吗?原来听声音就能很快找出它们是谁?那我们仔细听听,这个罐子里是谁?”

(2).再请几名幼儿上来辨别,教师引导:摇一摇、听一听、说一说(与它告别的话)。

5.送沙子、石子、黄豆“回家”。

(1).沙子、石子、黄豆都有自己的家,看一看,这是谁的家?(示范送罐子宝宝回家)

(2).幼儿探索游戏:摇一摇、听一听、送一送、说一说。

(3).检查验证:老师带领幼儿打开验证,发现错误及时随机应变作出处理。

科学课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了解枯叶蝶、竹节虫、螳螂等昆虫保护自己的方法,理解“保护色”“拟态”的含义。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兴趣,感受动物生存的奇妙。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动物自我保护调查表》,对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 有一定的经验储备。

2、材料准备: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操作卡、仿真昆虫、游戏场景(大树、草地、花园)。

活动重难点:重点:

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拟态”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难点:能细致观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1、激趣:聆听音乐《森林狂想曲》,幼儿在音乐的情境中饰演小昆虫进入活动场地。

2、幼儿交流、分享已有经验,了解多种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小组自由交流、讨论。(对前期经验的回顾)昨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动物的话题,小朋友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关于动物怎样自我保护的书和图片,请向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2)教师引导幼儿集体交流、观看视频资料。(将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与提升)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调查表,同步观看视频验证)3、观察枯叶蝶、竹节虫,尺蠖,金花虫的图片,了解昆虫的保护方法,理解保护色和拟态的作用。

(1)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寻找其中隐藏的昆虫。(对昆虫保护色、拟态产生初步的了解)图片上的小昆虫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请你找找看它藏在哪里?用笔来圈一圈。

(2)集中讨论、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分析发现昆虫的体表颜色及体型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联系)原来每幅图里都藏着一只小昆虫啊,你觉得谁藏的最好?谁有什么新发现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3)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昆虫的保护色。

小结:昆虫们为了保护自己,有的会把身体的颜色变的和周围环境很像,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保护色”。有的不仅颜色像,连样子也像,这种方法更高明,我们叫它“拟态。”

4、游戏“比眼力”:幼儿细致观察、快速寻找图片中隐藏的昆虫。(幼儿新经验的迁移和运用)是小昆虫藏得好,还是小朋友眼睛亮?我们和它玩个比眼力的游戏吧!

5、游戏“昆虫小侦探”,在躲藏和寻找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昆虫的“伪装术”, 产生探究的兴趣。(游戏中感知、体验)昆虫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你认识它们吗?藏在哪里不容易被发现呢?

这里有大树、花园和草丛,请一组小朋友帮昆虫找到最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另一组小朋友来做“昆虫小侦探”去找一找,然后说说你找到了什么?是在哪里发现的?

6、活动延伸:提供迷彩服、坦克车、飞机等内容的图片,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保护色”在生活中的运用。

我们人类也向昆虫学习了“保护色”这种躲藏方法,你想知道吗?我这儿还有一些图片,送给你们带回去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发现其中的。秘密吧!

活动反思:

本活动目标我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和激发幼儿对动物保护本领的好奇心,我在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在活动中我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探究,丰富体验,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但由于幼儿对昆虫的了解还不够多、不够深入,他们在活动时对有些昆虫的生活习性还不是很了解,因此表现出部分幼儿没有完全融入到活动中。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提供更多的机会,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

科学课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用保护色、断尾、喷“墨汁”等保护自己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了解周围事物的动态。

【活动准备】

1、挂图二幅,图一:蝴蝶、蟋蟀、瓢虫、蜻蜓、枯叶蝶、花螳螂,竹节虫变色龙、树蛙、斑马等;图二:壁虎、海星、蚯蚓、乌龟、乌贼鱼等

2、幼儿、家长收集的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碟片、图书等资料。

3、没尾巴的动物图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活动,讲述故事《谁丢了尾巴》

(1)根据故事情节提问: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谁丢了尾巴?(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去交流,发现)

(2)根据上述内容让幼儿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有了大致了解。

2、出示挂图1(枯叶蝶、蟋蟀、瓢虫、竹节虫等)讲解它们为什么不容易被敌人吃掉,引导幼儿说出它们自己有特殊的“保护色”。让幼儿了解这些小动物正是利用随着周围颜色变化面变化,从而把自己隐藏起来,这是它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出示挂图2(壁虎、海星、蚯蚓、乌龟、乌贼鱼等)让幼儿先自己说一说这些动物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本领。例如:壁虎断尾保护自己,蚯蚓断掉身体、海星的再生等这些动物的再生本领,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让孩子自主表述乌龟、乌贼鱼这些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3、出示家长幼儿收集的图书、碟片等资料,让幼儿观察。

放碟片,自我保护的动物,让幼儿观赏更多的。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

4、连线涂色游戏<找尾巴>,每人一张没尾巴的动物图片,每人一盒彩笔。

5、分组欣赏,共同评价。

【延伸活动】

1、到院子里探索秘密,找一找,院子里哪些昆虫动物有自己的自卫能力。

2、到图书区让幼儿观看关于动物的图书。

【活动反思】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秘的,对孩子们来说有着致使的吸引力,吸引着他们去探索,去发现,本节课通过让幼儿了解动物通过保护色、再生等特殊的本领来保护自己,幼儿非常感兴趣,幼儿通过观察、表述、连线游戏、观看图书等方式,使幼儿更直观、生动地认识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方式,从而培养了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活的美好情感。

科学的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陈代谢的概念、了解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2、了解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3、了解内环境的概念、淋巴系统的结构、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4、了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大脑皮层功能区、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重点

难点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内环境、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等

教学过程:

1、生物的主要类群

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原核生物区别是细胞内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真核生物——————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

2、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作用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转变的过程,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包括:同化作用————————将环境物质转变为自身的物质,蓄能同时进行,密切相关,使生物体不断自我更新

异化作用————————将自身的物质分解,并释放到环境中,放能

生物催化剂—————酶,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其的催化受温度和PH的影响

1、动物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2、植物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公式6CO2+6H2O—————C6H12O6+6O2 C6H12O6+O2—————6CO2+6H2O+能量

场所叶绿体活细胞

条件需要光,有光时才能进行与光无关,每时每刻都进行

物质变化无机物————有机物有机物———————无机物

能量变化光能—————化学能化学能———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热能

3、内环境的概念、淋巴系统的结构、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其中淋巴系统(由淋巴管和淋巴结等淋巴器官组成)对内环境的`稳定起重要作用。

血浆=====组织液======淋巴

血糖的浓度的调节:主要依靠胰岛素和肝脏的作用

胰岛素(由胰腺素的胰岛分泌)的作用: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加速血糖分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肝脏的功能:血糖======肝糖元

4、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内环境稳定的意义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肾小球和肾小囊)和肾小管(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5、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大脑皮层功能区、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6、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动物的生殖方式

10、生物圈的演化、生物的进化历程和生物的适应性

板书设计课后小结

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

内环境、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等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动物的生殖方式

科学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感知冰的各种特性。

2.尝试利用工具积极探索,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吹风机、锤子、餐刀、热水袋、热水,内含一颗糖果的冰块若干(同幼儿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大冰块,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初步感知冰块的特性。

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摸摸看,你有什么感觉?(教师手持冰块让每个小朋友先摸一摸,进行初步感知)你们能看见大冰块里有什么呢?(糖果)

2.教师小结:原来冰块是透明的',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一颗糖。

提问:你们想吃冰块里的糖吗?怎么才能把糖果取出来吃呢?(幼儿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办法。)

二、介绍工具

师:老师帮你们准备了很多工具,我们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重点介绍电吹风及各工具的使用安全)

三、幼儿尝试

1.幼儿自己取冰块,教师引导孩子观察冰块,进一步感知其特性。

提问:你拿的冰块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啊?(冰冰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

2.幼儿取工具,尝试将冰块中的糖块取出。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糖果取出来的?(对已经取出糖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请其再拿一块冰换一种工具进行尝试。)

四、幼儿集中分享经验

1.提问:小朋友都很努力试过了。你们都吃到糖了吗?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取糖的经过?

2.小结:小朋友们很聪明,都利用工具从冰里取出了糖,我们来给自己鼓鼓掌。

科学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胎儿在母体里的生长情况,懂得妈妈孕育的辛苦,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正在怀孕(6-7月)的孕妇

2.胎儿孕育成长的音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介绍孕妇老师,引起幼儿了解胎儿问题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我们看看她是一位怎样的客人呢?(引导幼儿说说孕妇一些体态特点)

二、教师让幼儿提问的方式了解胎儿在母体里的产生及生长情况

1.教师:小朋友看到这位怀宝宝的老师,你们一定有许多关于肚子里宝宝的问题吧?

现在,赵老师就和这位怀孕的老师来帮助你们,好吗?

2.幼儿提问,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来回答幼儿的不同问题

幼儿:小宝宝在妈妈肚子的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可以运用图片。图片。录像的方式回答,让幼儿边看边听)

幼儿: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会动吗?

(教师可以让幼儿用小手摸一摸,听一听感觉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活动)

三、教师请孕妇讲述怀孕的感受,让幼儿了解孕育的艰辛。教师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妈妈,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对待妈妈。

四、教师引导幼儿把制作好的花环,送给怀孕的张老师以及孕育过宝宝的客人老师,表达自己的妈妈的敬意。

活动反思:

本节教学活动虽然是一节科学活动,但充满亲情和感动,孩子们通过真实的接触孕妇,体会到妈妈孕育宝宝的不容易和辛苦,当老师伴随优美的音乐朗诵诗歌时,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诗句中,课后争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这节教学活动很符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了解了,自己在妈妈肚中的成长变化,孩子们很感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八

设计思路: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鲜花盛开、新芽吐露、北燕南飞,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及人们迎接春天的那份欣喜,如何把握教育契机,丰富孩子们关于春天的经验呢?引导感受春天的美好。

春天里有太多可供选择的教育内容和素材:春天的花草树木、春天的动物,如:小蝌蚪、春蚕、蜜蜂、蝴蝶等,以及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都十分贴近孩子们的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交流、记录等活动丰富关于春天的经验,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

2、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发现的快乐,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选择自己喜欢的手工操作活动来表现春天。

活动材料:

1、“春天在说话”的配乐诗 “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录音。

2、春天的情景创设:表现春天的自然角及有关春天信息的图片展示。

3、一张供幼儿分类记录的大图表

4、可供幼儿进行春天环境布置的场景及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寻找春天

1、播放课件配乐诗“春天在说话”引入: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是春天。”“听,春姐姐在说话呢!”

2、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引导幼儿自由寻找春天的气息,幼儿简单记录自己的发现。

“春姐姐已到小朋友的身边,她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你们可以把春天的秘密,告诉老师、或用小卡片将它记录下来”。

3、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结合图片以“春姐姐又说话了”口吻进行小结:

“是啊,冬爷爷走了,春姐姐来了,柳树抽新芽了,梨花、李花开了,桃花红了,蝴蝶、蜜蜂飞来了,冬眠的青蛙、蛇、熊、乌龟醒了,燕子飞回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鹅与鸭子们在河面快活地游泳,人们脱掉了厚厚的棉袄,有的忙着播种,有的在运动,春天到处充满活力。”

二、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将收集的春天的信息进行分类。

“春姐姐想举办春天盛会,她想请一些朋友来,这是春姐姐的邀请函。”

1、出示分类记录大图表:

2、引导幼儿利用小图卡按植物、动物、人类进行分类:

三、幼儿美工活动:美丽的春天:

“春姐姐想在这里举办春天的盛会,草地上应该有什么,水面上,天空上呢?大家有什么办法让这里变得美丽而又丰富?”

1、美工分组活动:幼儿通过简单地画、剪、折、捏等各种美工手段来参与春天的环境创设。

2、引导幼儿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并根据环境(如:天空上,水面上、草地上)进行分类布置春天环境。

四、户外活动:寻找春天

“春天不仅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大家还可以用鼻子闻,耳朵听,春姐姐又在户外向小朋友招手了,我们一起去找她!”幼儿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走出活动室。

五、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春游,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风景。

2、指导幼儿继续春天小种植和小饲养,如:龟、小蝌蚪、蚕等,并记录它们生长情况。

小资料

春姐姐的话

嗨,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春姐姐,当冬爷爷挥手向你们告别时,我就悄悄来到了你们的身边,我能看到你们,你们能看到你吗?

清新的风,暖和的太阳,春的气息弥漫了四野,我,轻悄悄的来了。我走近小草,轻轻一亲,小草醒了,树叶绿了。草丛里的花儿也露出了笑脸。

我走进树林,轻轻一吹,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青蛙、蛇、乌龟、熊、都欣欣然张开了眼,蚕宝宝沙沙地吃着桑叶。

我走到田野,轻轻一挥,种子发芽了,麦苗长高了,农民伯伯忙着在插秧,蜜蜂在飞,蝴蝶在飞,听!是谁在枝头上,叽叽叫喳喳。哦,原来是小燕子从远方飞回来了。

我走进花园,轻轻一唱,花儿开了,雪白的李花像云朵,粉红的桃花像彩霞,河边杨柳绿,田里菜花黄。牵牛花爬上了小篱笆。到处散发着春的馨香,处处迭印着春的韵律。

我走到河边,轻轻一摸,冰雪融化了。

我走到幼儿园,在蓝蓝的天空下,飞翔着随风飘扬的风筝,小朋友边笑边跳着叫我:“春姐姐到了”。

活动点评:

活动内容的选择体现新《纲要》精神,活动内容源于生活,老师能紧抓住季节时令这一教育契机,使这活动来得自然且又符合教育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有以下几点突出的特色:

(1)活动中始终以一个情境“春姐姐”为主线,让幼儿从“感受春天——寻找春天一—说说春天——表现春天”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方法,使“春天”这个抽象的概念,在幼儿心中清晰明朗起来。

(2)整个活动从听觉和视觉都让人充分感受美:听觉上以配乐诗的引入,视觉上创设两个适宜的环境:一个让幼儿体验;一个让幼儿表现春天环境。使幼儿通过寻找活动有了亲身感受春天的经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动手表现、创造春天美的情景,可谓注重幼儿的体验,避免单一的言语说教。

(3)活动要求明确,活动灵活多样,教师始终将幼儿置主体的地位,引导幼儿的主动探索。 整个活动中,学习目的就是在这种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得以实现,每个孩子在活动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一个洋溢着美和体验着快乐中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