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优秀13篇)4-19-85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www.kaoyantv.com细致的小编山仔为家人们分享的13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了解友情卡。

2、懂得珍惜友情。

3、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

1、彩纸30张、签字笔、彩笔、铅笔、友情卡介绍的ppt课件、幼儿互赠友情卡视频、歌曲《老师再见了》、背景音乐《虫儿飞》、教师记录纸、胶泥。

2、说出自己的感受。知道家中电话、住址,并能书写这些内容。

重点、难点:

能在友情卡中表现出有实用意义的信息,用同伴能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过程:

1、导人、谈话。

听歌曲《老师再见了》进教室。

小朋友即将成为小学生,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就要离开幼儿园,进人小学,就要和老师、小朋友分开,见面的机会也变得很少,有什么方法让小朋友都能够保持联系,不互相忘记吗?

2、看视频,了解哥哥姐姐毕业留念的方法。

请幼儿观看上一届幼儿毕业前互赠友情卡的情节。

哥哥姐姐在做什么?在互赠什么?这个卡片有什么用?

哥哥姐姐相互赠送的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友情卡”,他们会通过这张小小的卡片在上学后也保持联系。

3、第一次制作友情卡。

交流幼儿制作的友情卡:

第一张卡

教师:卡片上有小朋友的名字,如果老师想给你打电话行吗?

幼儿:不行,没有电话号码。

第二张卡

教师:卡上的小桃心里写的是什么?

幼儿:是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如果小朋友想我了,可以给我打电话。

第三张卡

教师:卡上写的什么?

幼儿:卡上写了家里的电话号码和住址。

教师:为什么要写住址?

幼儿:因为小朋友知道了我家住在哪儿,可以直接来我家玩或写信。

4、观看PPT,了解哥哥姐姐的友情卡。

第一张卡

教师:卡中有什么?

幼儿:有照片、有名字、有电话、有地址。

第二张卡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有电话、房子和笑脸。

教师:这些符号表示什么?

幼儿:电话表示电话号码,房子表示家庭住址,笑脸表示小朋友。

教师: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中有详细的信息能够告诉别人,和其他小朋友保持联系。

5、第二次制作友情卡。

(1)教师指导幼儿制作,在制作中老师可以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制作卡片。

(2)幼儿围坐在老师的身边,展示自己制作的友情卡。

6、互赠友情卡。

友情卡是小朋友之间很珍贵的礼物,提醒幼儿当送给别人友情卡是应当说一句什么话,在接受他人的赠送时也要尊重别人,要做到有礼貌地相互赠送。

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的需要。在大班幼儿毕业之际,已经知道要与同伴分离,并且能够体会到自己需要继续延续与同伴友谊的意愿。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认识到给同伴的个人信息应当是内容丰富的,便于同伴今后联系的,因此他们说出了必须有的三个基本信息: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幼儿对这几个信息的认识比较清楚。通过欣赏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了解什么是友情卡,通过观看哥哥姐姐互赠友情卡的视频,感受朋友之间的情感。

小百科:友情表示“无缘之慈悲”,无缘即无条件之意。无条件之友情,即是世间超越血缘、地缘,出离家园与国家,超越骨肉血亲之爱,超越国别地域之爱,对所有人皆可平等奉献、交流无条件之友情,这即是友情的奇特之处。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结合主题我们开展一系列相关爱的活动,爱家人、爱同伴,还有一群特殊的群体更需要我们的爱,那就是残疾人。目前,我国已有九千万的残疾人,5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我国法定的“助残日”,结合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开展了关爱残疾人的教育,激发幼儿尊重、爱护和帮助残疾人的情感,让爱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中萌芽、开花??

【活动目标】

1.体验盲人生活的不便,了解盲道、盲杖、盲文等辅助用品,知道盲人需要帮助。

2.大胆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想法,愿意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盲人。

3.感受盲人坚强的精神,萌发对盲人的关爱之情,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水彩笔人手一盒;大筐子一个;眼罩;平衡木、拱形门等障碍物;视频、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风景图片,感受世界的美丽,引出主题。

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小结:鲜艳的花园、辽阔的草原、无边的海洋、巍峨的高山。如诗如画的风景、五彩斑斓的世界。可是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眼睛是看不见的,他们的世界永远是一片黑暗,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2.体验盲人生活的不便,了解盲人的日常生活和辅助用品,知道盲人的生活方式和我们不同,需要帮助。

(1)引导幼儿通过回忆已有经验或观察图片,了解盲人的生活。提问:你在哪里见过盲人?他们是怎样的呢?

(2)体验盲人生活的不方便,知道盲人的生活方式和我们不同,需要帮助。提问:这是我们印象里的盲人,看不见到底是什么感受呢?组织幼儿戴眼

罩取放东西体验盲人的感觉。

小结:盲人虽然可以通过听声音、触摸等方式来生活,但是非常不方便,常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许多我们能轻易完成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却很难完成。

(3)出示盲杖、盲道、盲文等图片,了解盲人生活辅助用品,并愿意帮助他们。提问:为了让盲人的生活方便一些,人们想了很多的办法,设计了很多的工具来帮助他们,你知道哪些能给盲人带来方便的物品?

小结:人们不仅设计了盲杖、盲道、盲文等很多辅助工具方便盲人的生活,还默默的关心、帮助她们。

3.争做“爱心”小天使,“帮助盲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提问:我们要和盲人小朋友一起春游逛公园,要经过小桥和弯弯的拱形门,谁想先来当盲人体验一下?

请一组幼儿扮演盲人,另一组幼儿扮演扶着的人,共同完成体验。播放《爱的奉献》,请互助的幼儿相互拥抱,说说感谢的话,体验得到帮助和帮助别人后的幸福。

4.了解盲人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感受盲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尊重、关爱、帮助、盲人的情感。

播放背景音乐《感恩的心》,出示课件,介绍盲人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激发幼儿尊重盲人的情感。提问:看了这些图片、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盲人虽然身体有缺陷,但是他们仍然顽强的拼搏,在和困难做斗争,我们小朋友也应该珍惜自己的健康,好好地保护自己,努力的学习,认真的做事,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活动反思:

幼儿社会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等。本次活动老师通过让幼儿“了解、体验、感受、传递”几个环节把“认识、意识、品质、行为”等融为一体,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残疾人并不是很了解,他们对残疾人大都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本次活动,老师选取幼儿相对比较了解的残疾人之一——“盲人”作为引子展开活动,通过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盲人行动的不方便,从而初步了解和认识盲人生活的不容易。接着老师通过直观、生动的课件,引导幼儿了解盲人和其他残疾人的生活及工作,以及人们对他们的关爱,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画面配上深情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一下子把幼儿带进残疾人的世界,幼儿的情绪情感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对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激发了幼儿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的美好情感,在此基础上教育幼儿尊重和关心我们身边每一个需要关心和帮助的残疾人,因此有的幼儿说:“老师,我想帮助他们……”,有的幼儿说“老师,我想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在最初的“游戏体验”中,从幼儿慢慢走,互相碰撞,找不到方向等表现中可以看出幼儿初步体验到盲人的不便,接着真实而生动的“故事感受”(课件欣赏)把幼儿一步步引入情感体验中,孩子们的笑脸没了,此时的表情和刚开始游戏时有点新奇和好玩的表情截然不同。最后又回到“盲人”的世界,通过“我来帮你”的“游戏体验”让幼儿体会了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后自己所得到的开心和自豪,同时感受到当自己有困难时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进一步让幼儿感受到:在“看不见的世界”里有了互相的“帮扶”,世界便充满了爱……

在社会活动教育过程中,爱心情感和关爱教育的培养不是一日一时的事,该老师在活动结束后能把关爱教育继续下去,让更多的家长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家长作为幼儿最亲近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更有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对幼儿产生深远影响。在最后环节,该老师让关爱特殊群体的教育在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下达到最佳的成效,让“爱”继续延伸……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三

课题生成:

在当今社会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这些思想如果转化为不良行为就是对生活的不负责任,导致离婚现象日益严重。夫妻闹离婚,受害最深的是无辜的弦子,伤害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打下烙印,是不容易消除的。我接触了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与同年龄的孩子相比,内向、不爱讲话、自卑,眼神里少了活泼、开朗,令人心痛不已。基于此种原因,我设置了这节社会活动《欢欢的家》,编排了童话剧《欢欢的家》,借欢欢留意爸爸妈妈吵架这件事,把欢欢的心理变化及对欢欢的影响,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充分反映幼儿的内心世界,使幼儿能由此找到很多共呜,并引导幼儿如何摆脱心理上的阴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警示家长,为了孩子,应增强责任感,珍惜家庭幸福,为孩子创设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幼儿理解家庭的幸福与温暖的重要。

活动准备:

1、深入了解完整家庭与破损家庭对幼儿身心的影响。

2、童话剧《欢欢的家》录像片共分四段:A段欢欢向爸爸妈妈表演在园学到的本领;B段爸爸与妈妈吵架;C段小动物帮助爸爸、妈妈解决矛盾;D段爸爸和妈妈和好。

活动过程:

1、播放录音“笑声”,引起幼儿兴趣,导人课题。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这是谁的声音?这是从欢欢家传出的笑声。来看看什么事这么高兴呢?

2、逐段播放录像,引导幼儿讨论。

(1)播放A段录像,引导幼儿感受欢欢有一个幸福的家。

教师:欢欢在干什么?他的爸、妈在干什么?

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欢欢有一个多么幸福的家。

(2)播放B段录像,帮助幼儿了解欢欢家发生的不愉快的一件事。

教师:欢欢家发生了什么事呢?他们每个人的态度怎么样?欢欢的心情怎么样?

3、播放c段录像后,启发幼儿讨论以下问题:

教师:欢欢这个时候多么需要有人来帮助他,谁会来帮助他呢?用的是什么办法?他们是怎么说的?

4、播放D段录像后,幼儿讨论。

教师:鹿老师和小动物们帮助欢欢想了许多好办法,那么,欢欢的爸爸、妈妈到底怎么样了?欢欢心情怎样?

教师总结:欢欢的爸爸、妈妈和好了,欢欢又有了幸福的家。

5、迁移经验,拓展讨论范围,进一步体验温暖与幸福。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师:关于欢欢的录像看完了,那么,你的爸爸、妈妈吵过架吗?他们为什么吵架的?当他们吵架的时候,你怎么办?

(2)幼儿自由讨论:爸爸妈妈吵架的时候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3)小结:我们都很爱自己的家,爱爸爸、也爱妈妈。当爸爸、妈妈发生矛盾的时候,小朋友们就会动脑筋、想办法,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帮助爸爸、妈妈解决矛盾。这样,使我们的家更加幸福美满,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太阳是爸爸,月亮是妈妈……”(小动物们出场,大家一齐边唱边舞)。

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我爱我家》

附童话剧《欢欢的家》剧照7幅

①欢欢有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啊!

②爸爸又喝醉了,和妈妈吵了起来!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1、分段观看童话剧《欢欢的家》的录像片,符合幼儿年龄点,为幼儿设计了一个很好的情感体验的氛围。

2、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与同伴自由交谈,充分调动了幼的积极性。

二、专家点评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教育活动,效果明显。在活动中让幼儿迁移经验,拓展讨论范围,使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心里高并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反思与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更多的收获!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四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防火、灭火知识和技能,初步形成消防意识。

(二)动作技能

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懂得生命的。珍贵。

二、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酒精灯及灯罩、水、破布、碎纸、消防标志“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火警119”。

三、活动过程

(一)播放小孩玩火引起着火的模拟录像。请幼儿想出处理办法,分组讨论。

(二)做小实验“酒精灯灭了”。启发幼儿当火刚刚烧起时,可浇水灭火,可用破衣服去扑灭,也可用沙或浸水的棉被盖住,隔绝空气灭火。

(三)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火烧得很大,自己没办法扑灭怎么办?(打电话报火警)你知道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吗?(119)

2.还需要做什么?(不要坐电梯、升降机,迅速找到安全出口,离开火灾现场)

3.怎样离开火场呢?(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腰往楼下跑)

4.为什么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大火烧着的许多物体冒出浓烟,人们呼吸困难,容易窒息死亡)

5.为什么要弯着腰往外跑呢?(烟火上升导致上层空气更加缺氧,尽量降低身体,呼吸近地面的氧气)

(四)教师小结 要求幼儿不要玩火,遇上火灾会随机应变,脱离火险。

四、各领域渗透

健康:指导幼儿被火烧伤要用冰或冷水降温,防止起泡,保护好伤面,防止病菌感染。

科学:小试验,火为什么会燃烧。

五、生活中渗透 认识常见的易燃品。

六、环境中渗透 预防火灾的宣传画。

七、家庭中渗透 家长向孩子讲家庭中火源的安全管理。记住自家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八、活动评价

项目

目标实现程度

内容适合程度

活动设计趣味程度

幼儿的“三性”表现

存在问题

等级

评价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故事,体会了解朋友的含义。

2、感受和体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约定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提问

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他为什么是你的好朋友?

二、第一遍完整听故事,听完后提问:

1、小朋友们故事中阿美的朋友给了阿美一个什么样的惊喜?

2、光头很难看,为什么朋友们却都剃了光头呢?

3、在阿美没有生病之前阿美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觉得朋友们喜欢和他玩吗?

4、发生了什么事,阿美为什么会变成光头?阿美愿意变成光头吗?变成了难看的光头,他心情怎样?

5、朋友约阿美去踢球、钓鱼,他为什么要躲着朋友们不去呢?

6、当阿美看到朋友们都剃了光头时,他又一次哭了,是为什么呢?

三、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朋友的含义。

你们喜欢阿美的这些朋友吗?为什么?(带着问题听故事)

教师:阿美在生病变成光头之后,他变得自卑,没有勇气去面对朋友们,可朋友们没有因为阿美的头发而讨厌他,为了鼓励阿美朋友们愿意变成和阿美一样的光头,给了阿美最大的安慰和鼓励。

小朋友们听了故事之后,我想请小朋友思考一下,朋友是什么?

四、播放课件图片

朋友是可以信任的人……

五、制作约定卡

再过一个月小朋友们就要毕业了,毕业后你们就要去上小学,上小学后你们每天要忙着业上课,和朋友之间也会很少见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友谊卡,在你想朋友的时候可以把它拿出来看一看,给朋友打给电话联系一下。让你们的友谊一直下去。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是春节中的大年。

2.感受中国年的热闹气氛。

3.知道大年是中国人重视的节日。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歌曲《恭喜发财》

2.过年各种情景录像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播放歌曲《恭喜发财》。

(2)问幼儿从这首歌曲感受到什么气氛?

(3)告诉幼儿农历十二月三十是大年,大年快要到了,到处都喜气洋洋。

2.翻看幼儿用书p10页,说说图上的人们都在干什么?他们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引导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型表述图片所展示的情景。)

3.引导幼儿回忆往年过大年时的情景,感受过大年的幸福欢乐。

(1)过大年时人们的打扮是怎样的?

(2)过大年时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大人们在忙什么?

(3)过大年时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是什么?

小结:播放过年各种情景录像。师: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4.幼儿学说新年的祝福语。

活动延伸

幼儿将收集到的过年的风俗、庆祝活动的照片、图片或绘画作品布置课室。

角色游戏区:过新年

体育活动:合作舞龙舞狮;卷炮竹,放鞭炮。

活动反思

在本次孩子们的参与是积极的,情绪是热烈的。首先是教室环境,不少孩子都带来了有关新年的物品来布置教室。幼儿大胆地交流以往过年的经验,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过年的习俗,渲染了新年的气氛。在新年环境和新颖教具的影响下孩子们热情高涨。最后环节我们是歌表演,进一步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七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在“幼小衔接”主题系列活动中,幼儿对学校的生活非常感兴趣,而且在参观小学的过程中,也对小学生活有了一定了解,尤其是对“课间十分钟”这个环节十分感兴趣。目前幼儿虽然已经认识了时间,但对于“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亲身感受却不足,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把握时间,在课问十分钟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适宜?所以,针对大班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我们开展了“课问十分钟”的体验活动。本活动首先以谈话的方式调动幼儿关于课间十分钟的经验,其次开展了“幼儿自主制订课问十分钟计划——亲自体验制订的计划——反思计划、梳理经验——调整计划——再次实施计划”等几个环节的活动,一方面,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真实体验来感知时间对于活动的意义;另一方面,培养幼儿计划的制订、调整与实施能力,养成制订计划和按计划行事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感知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2、在活动中发展自己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调整计划的能力。

3、在设计与调整计划的过程中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制作计划表的各种材料;铃鼓一个;前期幼小衔接内容的墙面环境支持。

2、经验准备:通过前期已开展过的“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幼儿对小学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十分钟”的长短,并了解哪些活动适宜在这段时间进行。

难点:理解活动内容和时间的关系及完善计划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结合墙饰进行谈话,引出“课问十分钟”。

教师:前几天,小学生哥哥给我们介绍了小学的活动,你们还记得都有什么活动吗?

幼儿:课间十分钟、上课、做操……

教师:你们还记得课间十分钟他们都做了什么吗?

幼儿:喝水、玩、准备书……

2、活动开始:讨论并制订“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计划。

而且在参观小学的过程中,也对小学生活有了一定了解,尤其是对“课间十分钟”这个环节十分感兴趣。目前幼儿虽然已经认识了时间,但对于“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亲身感受却不足,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把握时间,在课问十分钟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适宜?所以,针对大班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我们开展了“课问十分钟”的体验活动。本活动首先以谈话的方式调动幼儿关于课间十分钟的经验,其次开展了“幼儿自主制订课问十分钟计划——亲自体验制订的。计划——反思计划、梳理经验——调整计划——再次实施计划”等几个环节的活动,一方面,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真实体验来感知时间对于活动的意义;另一方面,培养幼儿计划的制订、调整与实施能力,养成制订计划和按计划行事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感知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2、在活动中发展自己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调整计划的能力。

3、在设计与调整计划的过程中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制作计划表的各种材料;铃鼓一个;前期幼小衔接内容的墙面环境支持。

2、经验准备:通过前期已开展过的“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幼儿对小学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十分钟”的长短,并了解哪些活动适宜在这段时间进行。

难点:理解活动内容和时间的关系及完善计划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结合墙饰进行谈话,引出“课问十分钟”。

教师:前几天,小学生哥哥给我们介绍了小学的活动,你们还记得都有什么活动吗?

幼儿:课间十分钟、上课、做操……

教师:你们还记得课间十分钟他们都做了什么吗?

幼儿:喝水、玩、准备书……

2、活动开始:讨论并制订“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计划。

我没踢球,要跑到操场上,来不及。

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2)集体总结:

教师:你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上厕所、喝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休息。

教师:你认为“课问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幼儿:与小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幼儿: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教师利用图示,帮助幼儿梳理与提升经验,获得调整计划的依据与策略。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较好地达到了《细则》的要求“教育内容要符合幼儿当前发展的需要,同时要为幼儿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教育内容要与本班幼儿已有经验和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应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课问十分钟”不仅是幼儿现在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同时又是他们即将上小学面临的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所以开展此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2)注重了“体验”的过程。只有当幼儿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发生变化时,学习才能称得上是主动的,只有幼儿自己建构的知识才能得到迁移并在实际中去运用。尤其是“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只有让他们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来亲自感受、体验,才能了解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和活动的关系,了解时间对于我们合理安排活动的重要意义。

(3)较好地体现了“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对于大班活动提出的“活动化的共同学习”这一要求。注重了自主性、连续性、共同学习。例如,通过让幼儿自己制订活动的计划,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计划去完成,并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调整计划,很好地调动了他们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的清单,都想在课间十分钟内完成,有的想出来了却不会用标志表示等。

这正是老师了解幼儿真实经验的好机会,老师根据幼儿出现的问题才能用更适当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提高能力,这样的过程才是对幼儿的发展有好处的,朱老师在此方面把握很好。

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2、集体总结:

教师:你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上厕所、喝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休息。

教师:你认为“课问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幼儿:与小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幼儿: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教师利用图示,帮助幼儿梳理与提升经验,获得调整计划的依据与策略。

3、本次活动是过程性的活动,而非结果性的活动。幼儿对于“时间”的体验是不能通过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时间”对于幼儿来说的确太抽象了,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教师不仅利用“课问十分钟”这个点,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加丰富的体验活动,例如,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来观察时间,什么时问开始的?什么时间结束的?

用了多长时间?让幼儿慢慢积累对于“时间”的经验。

综合评价:

1、本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教师能根据大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的发展特点,给予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朱老师既满足了幼儿要求“自主”的愿望,同时又给了他们体验“自主”的机会,自我设计“课问十分钟”的计划,自我落实计划,自我调整计划,其中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是直接的,调整的行为是主动的,自我的成

长是快乐的。

2、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恰到好处,既有幼儿的自主空问,又有对幼儿的必要支持。例如: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有的幼儿提出“我想上厕所,厕所怎么画”的时候,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而是鼓励他自己想想办法来解决,当幼儿提出“用WC表示”的时候,老师给予了肯定,当幼儿再次提出“WC怎么写”的问题时,老师适时的停顿为幼儿相互

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机会和空间。

3、在教师小组合作反思中,对于活动本身做出了全面评价,清晰深刻地指出活动的优点,但对于问题的分析较少。小组成员反思活动中可以就教师的疑问共同探讨,如针对教师个人反思时提出的“如果以图示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回顾前期经验是否更有效”,可以引导教师反思,图示支持与墙饰支持的回顾不同在哪里,如何有效利用墙饰的作用支持孩子的活动等,将问题进一步细化和深入,使教师在反思活动中看到问题背后的原因,同时获得可操作的有效策略,让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反思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八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宝贝是一个特别的,让人快乐的东西。

2、在欣赏和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贝。

3、体验寻找到宝贝的快乐,懂得珍惜。

活动准备:

1、PPT《我的宝贝》。

2、勾线笔、开心娃娃和爱心卡。

3、熟悉歌曲张启辉《亲亲宝贝》第一段童声说唱。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出课题。(3分钟)

1、欣赏歌曲说唱。

教师:小朋友们,我先请你们听一段说唱《亲亲宝贝》。

2、谈话引出话题。

教师:好听吗?你们说说什么是宝贝?你的宝贝又是什么呢?

(二)欣赏PPT《我的宝贝》中故事《彩虹的尽头》,理解宝贝的内涵。(10分钟)

1、欣赏故事后提问。

教师:故事中松鼠的宝贝是什么?鸭妈妈的宝贝是什么?兔爷爷的宝贝是什么?最后獾和狐狸有没有找到宝贝?它们的宝贝是什么?

2、讨论:宝贝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

3、教师小结。

教师:宝贝是一些很特别的东西,有的是亲情,有的是友情,有的是食物,有的是美好的回忆,但是它会让你变得非常非常开心和快乐的!

(三)迁移经验,体验找到宝贝的乐趣。(15分钟)

1、自由交流,个别交流。

教师:现在请你们仔细想一想,你们的宝贝是什么?请和好朋友说一说。

2、在笑脸和爱心卡后面画出自己的宝贝。

3、交流归纳。

教师:找到自己的宝贝,开心吗?你的宝贝是什么?(亲情,请相应的孩子举起看一看)

4、组织讨论。

教师:怎么样对待自己的宝贝呢?

(四)教师总结。(2分钟)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觉得宝贝的东西,宝贝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我们一定要珍惜它!现在就让我们把画出来的宝贝搂在怀里,一起来说唱吧。

你们都是老师的宝贝,希望你们永远是快乐宝贝,也祝愿宝贝快乐!谢谢!

活动延伸:

家园活动:回家后了解家长心中的宝贝都是什么,关爱自己的宝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九

【活动背景】

我们班很多孩子干事磨磨蹭蹭,我们对孩子一日生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或多或少有磨蹭习惯的幼儿高达78%。在家中,幼儿磨蹭的行为习惯更为严重。早晨起床让家长很头痛。大班孩子将要升入小学,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的现状急需改变,于是,我设计组织了“一分钟”的社会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时间的价值,初步树立时间概念。

2.体会一分钟的长短,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磨蹭。

3.学习制订作息时间计划,并能按计划执行。

【活动过程】

1.在理解故事中初步感受时间

活动开始,我给幼儿讲述了故事《一分钟》,孩子们都被元元的慌张、忙乱逗笑了。“为什么元元只是在床上懒了一分钟,最后到学校却迟到了20分钟?”当我的问题一提出,孩子们有的说:“因为元元太懒了!”有的说:“因为元元碰到了红灯!”还有的说:“因为元元没有挤上公共汽车。”他们的认识都停留在元元做的事情上,没有把元元的行为与浪费时间挂钩,同时也充分表明孩子们没有时间概念。我在肯定了幼儿的回答之后,出示了一副图:晚起床一分钟一十字路口遇红灯耽误时间一没赶上公共汽车走着上学,耽误时间一上课迟到20分钟。

在图的提示下,幼儿明白了由于元元晚起床一分钟,导致了在十字路口和车站都耽误了时间,于是一分钟就变成了20分钟。但是,一分钟到底是多长呢。从孩子的目光中我觉得他们的理解仍然是混沌的,于是引出了下面的环节。

2.在操作实验中体会一分钟的长短

我先请幼儿进行猜想“一一分钟可以干多少事情”?孩子的猜想五花八门:“一分钟看一本书、一分钟可以看电视、一分钟可以玩儿电脑、一分钟能听一首歌、眨一下眼”……一分钟到底是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呢?我计时,幼儿开始做实验,并把做事的结果记录下来。一分钟后,

幼儿开始交流自己记录的实验结果。“我一分钟眺了87 个绳、我用一分钟涮完了牙;我用一分钟洗干净了脸;我用一分钟穿好了大衣、戴好了帽子;我用一分钟时间叠好了被子;我用一分钟看了3页书”……“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干这么多事情,我们小朋友生活中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我及时进行了小结。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在操作和实验中真正体会了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3.在制定计划中理解时间与做事情之间的联系

幼儿有了对一分钟长短的经验,我就开始引导幼儿制定作息时间计划。首先,我们一起讨论:每天早晨起床、叠被子用几分钟时间,从家到幼儿园需要多长时间等。然后,幼儿开始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计划。由于幼儿尚不认识时间,只是对多长时间能干多少事情有初步的体验。因此,我们选择了图表形式制定作息计划。

在做计划的过程中,孩子们真正把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时间紧紧联系在一起了。计划完成以后,我们进行了小组内交流,每个幼儿都能够把早晨需要做的事情和需要的时间说给同伴听。最后,孩子们自己提出要把这份时间计划贴到家里,并决心每天早晨严格按照计划做事,不浪费一分钟时间。我从孩子的表现中欣喜的发现:孩子体验到了自己制定作息时间计划的重要性,从内心产生了自己做决定的需要。经过家园的共同努力,必将慢慢内化成他们的行为。

附:故事:一分钟

丁铃铃,闹钟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多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过了一分钟,元元起来了。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李老师看着手表,说:“元元,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

元元非常后悔。

大班幼儿社会活动教案 篇十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家庭开支情况,初步树立健康消费的观念,懂得花钱要合理、有计划、有节制。

2、在活动过程中学习互助、合作、分享,并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3、培养幼儿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通过调查表了解一些家庭的开支情况。

2、布置小超市,准备购物篮,购物单。

3、将椅子摆放为七个家庭,每个家庭准备一个信封。

4、磁带。

活动过程:

一、组合小家庭。

1、由孩子自愿组合成小家庭,介绍家中成员。

2、发“工资”。介绍家中成员:(教师发给每个家庭一个信封,内有钱币20元。)师:今天我们每个小家都领到了20元工资。我们的爸爸妈妈每个月也会有工资,他们是怎么花钱的呢? (幼儿根据自己调查的'经验讲述。)师:今天我们来当家,我们的工资该怎么花呢?

二、超市购物。

1、师:每个家庭商量一下需要到超市去购买些什么。

2、幼儿在超市购物,并将所购物品记录下来。

3、购物后讨论:

各家买了什么?还剩下多少钱?

三、体验家庭开支缴水电费

1、请一名教师扮演收水电费的工作人员,报出每家需缴的水电费费用。

2、每个家庭缴纳水电费。

讨论:为什么每家的水电费不一样?

如果不缴水电费会怎样?

小结:我们要节约用水用电。娃娃入园费。听录音(需交娃娃入园费)讨论:娃娃上幼儿园重要吗?

工资不够花了怎么办?小结:当家可真不容易,除了花钱买吃的、穿的、用的,原来还需要支付许多别的费用。

四、交流、小结。

1、今天你当家当得怎样?

2、如果下次再当家你会怎样用钱?

3、我们平时可以怎样节约用钱,合理花钱?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十一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手段了解碧螺春茶的特点和采制过程,体会茶农的辛苦。

2.知道碧螺春是中国的一大名茶,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1.活动室布置成碧螺春茶坊、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2. 已沏好的碧螺春茶人手一杯、盛有碧螺春茶的盘。

3. 碧螺春PPT。

4. 自编儿歌《东山碧螺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活动,激起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到了碧螺春茶坊。瞧!我们的桌子上已经泡好了一杯杯碧螺春茶,我们一起来品尝?

幼喝茶,教师巡视,个别提问。

2.师摇摇铃鼓提问:什么味道呀?

幼a:苦。 师:嗯。

幼b:苦。 师:你也是苦的。谁尝出来不同的味道。

幼c:甜甜的,还有点香。

师:你尝一尝是甜甜的,闻一闻是香香的!嗯!真香,你们闻一闻,香吧。

3.师小结:其实,小朋友说的都对,碧螺春刚一入口确实有点苦,但是慢慢品一品,就会感觉苦中带点甜,闻一闻,还有一股清香味道。我们再来细细的品味这苦中带甜的碧螺春吧。

幼再次品茶。

二. 了解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感知茶农的辛苦。

(一)了解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

1.师手托碧螺春茶盆:瞧!这就是我们东山的'碧螺春茶叶,你知道它是怎样制成的吗?

(1)幼a:先要把茶叶采下来。 师:那你去采过茶叶吗?你是怎么采的呢?幼:脖子里挂个勾篮,一只手拿树枝,另一只手采茶叶。追问:要采茶的什么(嫩芽)。师出示嫩芽图。那你一个上午采了多少嫩芽呢?

(2)除了把嫩芽采下来还要做些什么呢?

幼b:还要拣呢。 师:那你拣过茶叶吗?你是怎么拣的呢?师:拣成一个芽一个叶,我们东山人喜欢叫它一旗一枪。出示图片(一旗一枪)。

(3)茶叶拣好了,接下来要什么了呢?

幼c:最后还要炒制。你看见过茶农炒制茶叶吗?炒制茶叶也有很多讲究的。都有哪些步骤呢?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步(杀青,东山话叫扑青),第二步是粘揉(),第三步是搓团,最后一步是干燥。

(4)谁能把碧螺春的采制过程完整的说一说的?

幼儿:先,接着,最后炒制,炒制的时候也有很多讲究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2.师小结:小朋友看一看,采制碧螺春有几个步骤,碧螺春茶的采制过程可真不简单呀,有那么多步骤,那么繁琐,茶农们真不简单,碧螺春茶真是来之不易呀。

(二)结合茶农采制碧螺春的过程,体验茶农的辛苦。

1.老师这里拍了一些茶农采制碧螺春茶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结合图片介绍茶农一天的劳作:清晨天刚蒙蒙亮,茶农们便上山采茶了,他们的脖子上挂着沟篮腾出两只手不停地采摘嫩芽,采的腰酸背痛,累的衣服都汗湿了。中午该下山吃饭了,可是为了多采一些,茶农们便匆匆吃些早上家里带来的饭菜或者面包之类的东西,继续采,傍晚下山,又要拣茶叶,拣得眼睛都酸了,晚上匆匆忙忙的吃好晚饭,就开始炒茶,锅子真烫,茶农只穿一件单衣,都热得一身大汗,手上都烫的起了泡,辛辛苦苦一天也就只炒制这么一点碧螺春茶叶。

(1)提问:你看了这些图片,听了这段茶农的劳动情况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感受)?

幼a:茶农很辛苦。 师:哦!你是这么想的。

幼b:茶农很辛苦。 师:哦!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

幼c:茶农很可怜等。

(2)追问:孩子们,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茶农很辛苦呢?

幼a:天刚亮就上山采茶叶了。 师:哦!茶农老早就上山采茶了,那是你还在睡觉呢!

幼b:采茶叶很累,勾篮把脖子都挂酸了。 师:是呀!采茶时鼻子肩膀好酸,茶农们的颈椎病肩周炎都复发了。

幼c:炒茶时锅子很烫。 师:是呀,他们只穿一件棉毛衫,我们却还穿着棉袄。

幼d:手上黑乎乎的。 师:是呀黑黑的手上都烫出了泡,真让人心疼。

幼e:老奶奶都在拣茶。 师:本来年纪大的人都不干活了,可是这些老奶奶拣茶拣得眼睛都酸了,好辛苦。

幼f:他们还把饭带到山上去吃。 师:恩,我们都在学校、家里吃热呼呼的饭菜,茶农们为了多采一些茶叶,就在茶山上吃冷饭或干粮。

幼g:总说。

师:是呀!茶农们真是太辛苦了,他们这么辛苦为了什么呀?

幼:为了赚钱,师:茶叶多少钱一斤?为什么会那么贵?幼好喝,提神醒脑。

(3)小结:是啊!茶农们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天,累的腰酸背痛,手上都烫出了泡,只制出了这么一点点碧螺春茶,碧螺春茶真是来之不易呀,他还提神醒脑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可不能浪费了,再来细细的品一品这来之不易的碧螺春茶吧。

三、拓展认识、激发感情。

1.茶农们辛辛苦苦采制的碧螺春茶清香、甘甜,提神醒脑,真不愧有“下杀人香”的美称,成为中国名茶之一。那你在电视里看见过家乡的碧螺春吗?

幼a:吴侬碧螺春世博会指定用茶。

师:是呀!碧螺春真不愧是中国名茶之一,在这么重要的世博会上,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喝到咱们东山的碧螺春,作为东山人感到(高兴、自豪、开心)。

幼b:

师:哇!我们东山最好的茶叶碧螺春都上电视啦!

四.自编儿歌、感情深华

1.作为一名东山人,我为家乡有这么好的碧螺春茶感到骄傲、自豪,忍不住要用东山话来夸一夸碧螺春。

2.带领孩子们向科任老师夸一夸。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篇十三

设计初衷:

孩子面临毕业,即将离开幼儿园,迈进小学的大门对孩子来说,小学毕竟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无论是课的设置,还是环境及作息时间等各方面都与幼儿园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让孩子解除忧虑,实现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我们开展了“学做小学生”活动,让孩子体验小学生的生活,做好入学的准备。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和活动,以愉快的心情准备人学。

2. 了解如何爱护和正确使用学习用品,逐步习惯独立整理和保管自己的用品。

3.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 组织谈话,激发幼儿产生高高兴兴上小学的愿望。

2.与王下乡中心学校联系,明确参观内容。准备好幼儿接送车。

活动过程

(一)了解王下乡中心小学的特征(分班进行)

1. 林:小朋友,你们是来自哪所幼儿园的小朋友?

幼:我们是王下乡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

2. 林:谁知道我们学校为什么叫王下乡中心小学?

幼:因为学校在王下乡。林:是的。我们学校是寄宿制的。小朋友们都是住在学校里的,很多老师和同学生活在一起,就像在自己家一样。为了让同学们和家长们更好地区别宿舍和教学楼,我们还用方向进行了区分。西边是教学楼,是学习的地方;南边是寝室。

3. 林:小朋友还有什么问题吗?幼:老师,学校里的黑板为什么这么大,而且还有两块?林:因为班级的学生很多,小学生要学习很多本领,老师在大黑板「写的字要大,画的图也要大。所以,我们需要的黑板也要大。另一块黑板是用来出黑板报的',等你们上了小学就会更明白

(二)体验小学课堂生活一一 明确上课的注意事项

1 韩:你们知道小学生上课时要注意什么?幼:要认真听讲,举手发言;别人说话要认真。韩:小朋友说得很对。

2.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3.讨论小学课堂月幼儿园课堂活动的区别。林:觉得在这里上课和在幼儿园上课有什么不同?幼:有男老师给我们上课,幼儿园没有;老师上课都是站着的,我们的老师会和我们坐在一起;这里上课时坐凳子,幼儿园是坐椅子……韩:是的,小学的学习方式与幼儿园会有很多区别。平时,小学生上课时,都是两人一小组,有自己的桌凳和放书包的等会我们可以去看看他们的教室。

(三)参观(教室、操场、教师办公室、学生寝室等)。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并对小学和幼儿园做简单比较。

1.教室。小学:桌椅摆满教室,但整齐、干净,有专门放书包的抽屉,还有教师的讲台,课间有值日生打扫教室卫生 幼儿园:会根据活动情况随时调整桌椅,教师没有讲台,有保育员打扫卫生。

2.操场。小学:宽大,同学们正在自由、快乐地参加各种活动。幼儿园:并不大,有丰富的器械、玩具,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引导下玩耍。

3.教师办公室。小学:同一年级的老师在一个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幼儿园:就在活动室内,而且总有一位老师时刻陪伴幼儿。

4.寝室。小学:4-8人一个房间,能独立睡觉。幼儿园:-个班的小朋友都在一起午睡,而且有老师时刻陪同。

(四)体验小学的体育活动在男老师的组织下,让孩子们感受小学的体育运动项目。

(五)与小学生共进午餐。了解小学生进餐的常规。

1、韩:你们在幼儿园里是怎样用餐的?幼:坐在教室里用餐,由老师分,韩:我们学校里的所有同学都是在食食堂用餐的。因为人多,我们要求同学们做到相互礼让;用餐时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你们等会儿进去用餐时能做到这几点吗?幼:能。韩:看看谁最像小学生。

2. 幼儿开始用餐。

(六)学校为幼儿分发礼物,韩:小朋友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幼:喜欢。韩:欢迎你们来我们学校就读。

(七)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回园相互交流参观小学后的感想。

活动反思

第一次带着孩子参观小学,孩子们非常兴奋。学校的每一个地方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地新奇:宽敞明亮的教室、比幼儿园得多的操场、集体用餐的食堂等等,无不吸引着他们的眼球。与小学老师的交流互动中,与小学环境的交融中,孩子们切身了做小学生的感觉,减少了对小学的陌生感,被小学生活深深地吸引着……想做小学生的欲望愈加强烈,对于自己即将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小百科: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为6年(少数地方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