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优秀5篇6-1-27

听课记录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基本形式是教学实录、教学评点,即教学意见。下面是www.kaoyantv.com编辑沧海红颜帮大家整编的5篇小学数学听课笔记,欢迎参考。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 篇一

数学在初中学科中一向是比较受重视的科目,也是中考、高考的重要得分科目。小学数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初中数学则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关系进行说理的能力。因而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从具体延伸到抽象,从文字变化成符号、图形,由静态到动态……所以对于刚刚升入中学的初一新生来说有些不适应是正常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就会有好多初一新生说,我刚学数学就学得头疼; 我小学数学也很好,但到了初中数学直线下滑;我不喜欢数学,有好多的公式,脑子也绕不过来弯……。我觉得有可能是以下这些原因造成的:1、没有适应初中的环境(刚进初中时,上课就一直发呆) 2、上课没有认真听(我的班就有同学上课做作业,导致没有听课,成绩下降)3、没有跟上老师的思路(有时候老师讲题的时候会跳步骤,对于没数学天分基础较差的人来说,要跟上就很困难了)4、作业难度较大,老师讲了听不懂(布置的作业不都是基础题,有些是提高题,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都偏难,导致很多同学对数学失去信心)。5.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是按照小学的老一套死记硬背、简单重复……。

那么我们初一的新生学习数学应注意些什么呢t

(1)教材的变化。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而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多研究字母表示数,方程及图形的变换,它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简单的证明,这与小学相比增加了难度。

(2)课时的变化。在小学,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少,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而到初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科目多,灵活性加大,课容量大,进度快。这也使初一新生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3)学法的变化。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的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了初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体有典型性的题目,因此,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教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然而,对于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小学的学法,对于预习,复习及总结和自我调整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因此在初一适应这个过程中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尽快适应环境,树立必胜信心

尽快适应环境,包括对新同学、新老师、新集体的适应。只有尽快适应环境,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且要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千万不能听别人说初一数学难就轻言放弃。数学其实是不难的,只是理论性较强,不要害怕,更不要太紧张。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就是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喜欢学、愿意学。

2.转变学习观念,寻找科学方法

积极适应中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新方法。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做相应的调整,要跟上老师的步伐。尤其是当老师的教学方法不称你心的时候,更要主动去适应老师,而不应该怨天尤人,甚至抵触。

3.抓细学习环节,培养良好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一般来说,凡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3.1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进入初中,科目增多,难度加大。所以,我们必须把预习当做每天的必修课。课前预习是大家首次独立接受新知识,对新知识容易产生兴趣。通过预习可做到心中有数,明白哪些知识点一看便会,不必在这方面多下工夫;哪些知识点通过思考后才会;哪些知识点通过反复思考仍不明白,这就是你听课的侧重点。能带着问题听课,你听课的效率就可事半功倍。也只有这样,学习才能获得主动。

3.2 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源头。跟上老师授课的思路,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上课注意力越集中,"卡壳"现象就越少。若某个问题没有听懂,你一定要先记下来,等课后再和同学们交流或请教老师。一定不要不了了之。

3.3 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初中数学内容丰富,课堂容量大,为了系统学好数学,从初一开始就必须培养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但有一点切记,不要只顾"记"而影响"听",只有"听懂""记"才会有效果。

3.4 养成认真独立做作业的习惯。数学作业是巩固数学知识、训练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有些同学视作业为负担,课后只凭着课堂上的印象匆忙作答,往往解法单一;有的还字迹潦草、马虎粗心、格式不规范、甚至抄袭。这就错失了训练良机,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效果。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业阶段的偷工减料,必然带来知识上的千疮百孔,为日后的学习制造了层层障碍。一丝不苟地对待每次作业,养成良好做作业习惯,是一个优秀学生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

3.5 养成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习惯。"实践出真知"。在动手实践中,能把书上的知识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和理解,并且在动手实践中,手脑并用,对同学们各种能力的培养很有好处。"三人同行,必有我师"。要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时要"多说,敢说",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害怕自己说错,要把课堂当成自己的家,把同学当成合作的伙伴。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达到动脑、动口、激发思维、活跃气氛的作用,达到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好数学的效果。

4.做一定数量的题,做一定质量的题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这是不妥当的。我认为: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所学知识、方法掌握得怎么样。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我们应该追求做题的效益。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然后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 篇二

一、解题习惯较差,书写格式单一

很多初一学生在小学养成做数学题不写解的习惯,这可能与小学教师的要求宽松或不要求有关。随着初中数学学习的深入,数学题分为解答题和证明题,很多初一学生习惯于写几行算式就完事,甚至有的学生只写答案,让老师哭笑不得,纠正初一学生的解题书写习惯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形式上最明显的不同。

最让人头疼的是初一学生在学习书写证明题时,因为与所以前言不搭后语,随意性很大,本身具有逻辑性的东西,让他们写得东拼西凑,还有的同学因为后面跟的不是题目的已知条件,根据自己的需要写一个条件把题目解出来,按照这种思路没有解不出的数学题。还有的同学由于受小学数学的影响,在解题时不是用数学语言,特别是不使用符号语言,直接使用纯文字,给人一种四不像的感觉。

二、听课习惯较差。上课随意性强

由于小学上课要求较宽松,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听课习惯,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不记笔记,甚至有的同学对数学课不感兴趣,课上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当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时,有很多学生在忙自己的事情,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不同步,教师的组织教学显得很凌乱,脾气大的教师往往节节课发脾气,甚至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教不了初一,对初一学生存在敌对情绪。

也有这样的初一学生一上初中就不适应,既上课又上自习,自习课上不能讲话,初中数学知识点较多,每节课不是自学就是教师讲,再就是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一节课下来很多学生撑不住了,对数学课存在害怕情绪,这就需要教师传授给学生科学听课的技巧,什么时候去听,什么时候去放松一下注意力,做好学生科学听课的引导工作。

三、学习习惯较差,喜欢死记硬背

很多学生在小学习惯于原来教师的教学模式,所学知识不重理解,重记忆,练习题重复做,学习效率很低,要想改变这些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很大的耐心和时间。在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从开始就培养学生基本的思维力‘式: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归中思维,培养学生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让学生真正用数学思维来学习数学。

很多学生由于在小学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习惯,上中学后也是上课松松垮垮,做练习时东张西望,交头接耳,一边学习一边玩的为数不少,还有的学生懒得去记笔记,作业抄袭别人的,错题不改,教师要求严了,就找个理由请假不来上学。因此,数学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四、学习数学缺少兴趣,应付现象严重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照本宣科,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很多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数学课堂和数学作业应付现象严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板已经进入教室,多媒体课件和多种教具也进人数学课堂,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数学知识,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备,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让每一节数学课都精彩,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

由于对数学教师的课不感兴趣,很多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基本的数学思维没有,只能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做一些基本的题目,数学成绩不见提高,相反有下降的趋势,直到最后数学成为自己的一门差科。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 篇三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问题;措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十分细致的讲解,以确保每一个同学都能将所讲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但是初中教师因为知识内容多、课时紧张等原因,并不能保证每一个知识点都被学生理解透彻,常常在学生还没能熟练掌握的情况下便匆匆进入下一节课的学习中,所以许多学生并不能马上适应此种教学方式。针对此种情况,初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做好中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有效衔接,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注重知识的有效衔接

人们的认识往往是由低等级向高等级前进的,新知识常以已有的旧知识为基础,因此,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的数学知识大都十分简单,这便是为将来初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在学生刚进入初一年级时,教师应当首先对每个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进行了解,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也应当具备一定的认知,方能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从而减轻学生刚进入初中数学学习时遇到的各种障碍。例如,在进行负数的教学时,因为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只介绍了整数和分数几种类型,从而使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这些便是数学的所有类型了,在学习负数时便会产生许多知识理解障碍,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出发。而且在学生对负数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师应当及时地帮助学生对已学到的几种数的类型进行重新整理,如正数、负数、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分数、零等,构建一个更加全面、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

二、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认知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既要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更改,在教学实践中,多种教学方法科学搭配使用往往能够取得绝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古人常云:“教无定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而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并不存在。小学生和初中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在面对小学生和初中生时必须选择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与知识启蒙为主,而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相较小学都有非常大的提高,所以,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改进,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

由于小学和初中在知识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变,所以学生也应当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对应的转变,从而使自身更加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而教师则需要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快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全新的初中生活。

(一)预习的重要性

古代先贤教育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能让学生事先对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抓住知识重点,紧跟上教师教学的脚步,从而使自身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预习还能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还能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些适量的预习题,针对需要学生预习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课本知识总结答案,并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知识探索和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学会正确记笔记

每个人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而每一节课堂都长达四十五分钟,所以怎样让学生在这么长的时间内都集中精力听课是非常令教师们苦恼的一个问题。经过大多数的研究调查表明,让学生学会做笔记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也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定的注意力集中。当学生在记笔记时,学生一定要紧跟着教师的思维和讲解,及时将对自己有益的知识记下,以便于自己在日后需要时能够马上翻阅查找,提高学习和复习效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但在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教会学生学会正确的记笔记方法,在听课中只需要将真正有用的知识记在笔记本上,而不是傻傻地将教师的每一言每一语都完全照搬在笔记本上,成为教师的复读机,而有用的知识则是指那些自己在上课时没有及时弄清楚明白,并且容易进行混淆犯错的知识点,以及那些必须掌握理解的重要定理公式,并及时记下自己的问题和思维亮点,以便课后向教师请教。

结语:促进中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每一个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尽量将新知识与学生在小学时代掌握的旧知识进行相互连接,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帮助学生尽快跟上教学步骤,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闵玲。 注重初中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J].吉林画报・教育家,2014(7).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 篇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管理 学法指导

所谓学习过程,就是包括学习方法、程序和智力活动方法的总和。实际上它是学习方法动态的展开,包括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这四个环节。其中预习是准备,是基础,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业是锻炼学生能力的“健身体操”;复习是学习的“母亲”,是知识的提高和升华。严格管理这四个环节,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才能落到实处。

一、学生预习管理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认真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能使学生对新课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能使教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但预习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不同水平进行不同特点的预习。有些学生某些学科学得不好,基础不扎实,上课听讲吃力,教师就让他们进行补漏性预习,着重抓重点、难点的预习,希望他们把握住课堂教学的重点、教材的难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对一单元(或有联系的几个章节)进行单元自学性预习。教师要科学地指导学生预习,做到从实际出发恰当安排;结合教材特点具体布置;教给预习方法并灵活变换,精心设计。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提纲,预习题要有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和指导性,还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师每天要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可在课内通过提问来检查;也可看学生的预习笔记,出几个小题让学生笔答;还可以穿插在讲课过程中检查等。但无论哪种方式的检查,检查后教师都要对该次预习情况进行讲评,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推动下次预习。

二、学生听课管理

听课,是相对于教师的讲授而言的,一方面教师要讲好,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紧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听好课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对学生而言,听课并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要听、想、问、记相结合,主动地探求知识。听,就是学生全神贯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务必听清楚,听明白;想,就是思考,对教师的分析、阐述和概括多想几个“为什么”;问,就是对没有听明白或产生不同看法的地方提出质疑;记,就是做标记、记笔记等。如教《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一课时,课件出示长方体木箱、魔方、红旗、楼梯、扶手、篱笆、电脑屏幕等,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下列问题:“它们的各个面是什么形状?如果把这些图形进行分类,你准备分成几类?”在学生众说纷纭的情境下,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分法(按边和角的不同)分成三类。接着教师又追问:“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究竟有什么特点呢?”请学生借助手中的材料研究它们的边和角,把研究的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并说说发现的过程。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剪一剪”等实践活动,经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抽象概括出这三种图形边和角特点的全过程,这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创造性,而且体验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三、学生作业管理

作业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反馈。学生作业管理一定要严肃,按照准备审题做题检查提高再准备六个链环的作业过程进行。预习、听课和课后复习,实际上就是做作业的准备工作。审题,一要看得准确,二要分析清楚,三要前联后推。做题,要保证思维、表达的准确性、完整性。检查,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途径。提高,是作业的最后一个巩固环节。这条作业链要求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三性”:目的性、层次性、启发性,避免“随意性”。

四、学生复习管理

在现代学习过程中,复习是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还要求学生科学地做好四件事:一是回忆听课过程,即每天把教师当天讲的内容回想一遍,有人称之为“过电影”,也有人说这是像牛一样“反刍”;二是研读教科书;三是翻看事理笔记(复习过程中可补充、更正、提要、编目);四是补充练习习题。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复习做到系统性、目的性、针对性、综合性、灵活性和自主性。

这里笔者想着重谈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策略。

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总复习,一直让师生犯难,如何把小学阶段数学知识有序地梳理一遍,又避免枯燥重复“炒冷饭”,还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诸多任课教师动足了脑筋,借鉴了许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把总复习搞好。笔者教授了多年六年级的数学课程,也陆续尝试了多种总复习的方法。

首先,让课堂“活”起来,做到复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总复习中笔者自编一些习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问题叙述生活化。学生可以根据问题情境选择有用的数字信息,增加解题的乐趣和拓展思维。在解自编题的同时,学生也顺利、快速地解答出教材中的习题,达到温故知新、用好教材、活跃思维的目的。

其次,重视学法指导,在综合中找规律,在整理中顺关系。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确实很多,许多学生单纯地认为各册教学内容相对独立,未重视各册教材内涵的关联,从而不能触类旁通,一举多得。笔者就在总复习中重视综合、归纳、系统整理,寻找规律的指导,采用列表法逐步让学生巩固掌握。如把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都串联在一起,按其共性和个性列出表格,由学生逐项填写,这样把众多的基础知识浓缩到一张表中,效果甚佳。

最后,注重能力养成,在复习中强调应用和实践操作。总复习课笔者千方百计让学生更换学习环境,把课堂搬到外面,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以直觉促空间观念的养成,拓展视野、激活思维。

六年级的数学总复习,教师只要建立新的教育理念,体现学生的自主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 篇五

关键词:数学;课堂笔记;方法

一、课堂笔记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促进作用

在课堂上,记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记笔记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率,是帮助学生理解贯通数学知识的重要帮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笔记对学生的学习极其重要。首先,记课堂笔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记笔记时,双手和大脑都同时进入了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也进入了高度集中状态,不断地对知识进行分析、联想并综合,在此过程中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会不断地受到锻炼,从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也会经常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学生对此不容易全部掌握,所以学生可以记录到笔记中以便课下复习掌握。因而学生在记课堂笔记的过程不但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同时,课堂笔记也是学生在知识的拓宽上和课后的复习上的重要工具。

二、课堂笔记的记录误区以及解决方法

1.初中数学课上,由于从小学走上来的初中生习惯了小学的听课方式,所以大部分学生没有上课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对此问题,多数教师在学科的开课之初都会强调数学笔记的重要性,并督促学生准备笔记本记课堂笔记。最初,大家都会主动并且满怀热情的准备好笔记本,但是大多数学生往往只能持续短时间的记录笔记的习惯。过了一段时间后,笔记本往往变成了习题本或是学生算题的算草本,有的甚至放在那里不去理会。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懒散和教师对学生的检查、监督力度不够所导致的。所以在学生记笔记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去指导记录方式并加大监督力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

2.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初中生由于写字的速度慢而导致上课时在笔记的记录上与教师讲课内容不能同步。在教师进行下一部分的讲解时,学生还停留在上一部分的记录中。长此以往,这样的听课方式非但不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反而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3.很多学生记录完的笔记本就像过期的报刊一样,放在那里从来都不会去翻阅查看,完全浪费了笔记对学习的促进作用。笔记是课堂知识的概括与浓缩。在课后复习时适当地翻阅会对学生的知识起到巩固、补充和深化的作用。所以对笔记的课后查阅是学生对知识深度掌握的主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