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www.kaoyantv.com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优秀8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一
在我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时,首先,我提出问题,周恩来童年时期立下了一个什么志愿?我再用大屏幕向学生展示了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学生在学习理解课文时就比较容易多少了。
根据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的结合,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学过程中零而不散,课堂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简单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紧紧扣住中华不振,层层理解。
这篇课文资料比较散,但细读之后,我发现全文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华不振。我就抓住这个核心线层层教学,让每一个文字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让学生在品读课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词,从而体会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但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很多,在课堂上既要落实一些词语,又要读通全文,还要体会中华不振,可时间是不够的。经过分析,我发现对学生来说最为直观的语段就是第九自然段,于是我就抓住这个典型事件进行教学,让学生去品读中华不振。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想像当时的画面,让学生换位思考,变换主角,从而更深切地感受周恩来读书目的的可贵。
二、抓住重点、难点、落实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课文资料,难点从句段中领悟中华不振的含义,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因此,我把第九自然段作为我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段,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研读此段,让学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课堂上我让学生读,边读边思考: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在场的都有哪些人?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边读边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选取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流,教师不失时机地追问:为什么中国妇女的遭遇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洋人把中国妇女的亲人轧死了还得意扬扬?此时此刻,他可能在想什么?同学们,如果此刻你就是围观的中国人中的一员,你会怎样想怎样做?这时学生思维被打开,个个说得十分动情,有的学生愤怒之火已被燃起。
三、结合实际,注重情感,更加深化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对于中华不振的理解,还要引导学生立报国之志。学生对周恩来少年立志而感到钦佩,从而让学生知到自已读书是为了什么?从心底深处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才真正到达目标。所以结合实际,注重情感更加深化,把课文资料与现实结合起来,通过谈读书的目的,激发学生报效祖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二
《大海的歌》是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们来说,大海波澜壮阔,雄伟壮丽;大海变幻无穷,深不可测;大海美丽神奇,充满诗情画意。大海是孩子们向往的地方,它不仅给孩子们带来幻想和憧憬,更是激发他们丰富想像力和探索大海奥秘的动力。本单元以大海为主题,我尝试着把课题《大海的歌》更改为《海洋的秘密》,探索式的学习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让学生通过倾听大海的声音,模仿大海的“姿态”,表演关于大海的故事,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我们在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没有桌子椅子,我们就坐在地毯上学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愿意参与活动,喜欢上这节音乐课,就象“音乐之声”的情景,孩子的渴望的眼神,积极的感受,积极的学习。
在看海,和听海的两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情境之中来,看海激发了兴趣,听海感受了歌曲的节奏。接着巧用划船游戏,让孩子们“全方位”的感受到了三拍子歌曲的特点,同时为歌曲的学习奠定的基础。
在歌词的教学中,美人鱼是孩子们喜欢童话人物形象之一,在她的陪伴下,孩子们聆听的热情高涨,加入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让学生很快的熟悉了歌词并加深了印象和对歌词的理解,美人鱼温柔的形象也使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情绪是柔柔的,美美的。最后的《海上风暴》与歌曲《海》做出了强烈的情绪对比,孩子们真的知道海上出现了一些状况,我很尊重他们听到音乐的想法,有的用身体的动作表现,他害怕;有的,用大镲无节奏的敲击,说海上雷鸣闪电,遇到海上风暴了;几个孩子用口风琴奏出极其不和谐的音响来,说海上遇到的怪兽,可见,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是丰富的,是多样的,但是都很准确的表现出自己置身于音乐之中的感受,也说出了音乐的情绪。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的确,在课改的今天,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努力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旋转舞台,是我们音乐教师必须重视和去探索的教育环节,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会有更多的创新与收获。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一篇感情至浓的作品,课文的背景离我们比较久远,相对四年级孩子已有的经验不足以理解“租界、崛起、修身课、”这些带有时代色彩的词语。那么补充历史资料,了解当时国家现状是必要的。
一:教学思路清晰
在此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我设计了“一点一线”的教学思路,课堂紧扣一点“中华不振”作为整篇文章的切口。牵出一线“伤心—气愤—无奈”的感情线。渗透读写与读悟结合的训练点,透过重点词语的品析理解中华不振的`事实,带上理解反复朗读是为加深学生对中华不振的理解。基于感情的积淀与对中华不振的理解,提升学生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更深的感悟,凭借学生表达自己为何而读书延伸出文章的精髓---国富而民强,民强才能国富。
二:课堂生成乃成精彩之处
课堂中学生精彩的回答远远超乎我的想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诗人,学生对于词句的感悟,对“中华不振”的体会乃课堂上的一大亮点,当学生深思体会周恩来总理为何读书环节的小练笔,他们更是发挥了自己思维,所呈现的问题可谓精彩纷呈。
三:错失升华感情最高点,是为最大遗憾
升华感情的环节补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时,只是一带而过,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错失了升华感情的最高点。假如让学生读读这句话,理解之后针对这句话谈谈自己是怎么想的?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在中国人的地方,在我们自己的公园里,中国人却不准进入,反而把我们和狗相提并论,这将我们中国人置于何地?”学生自然会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水到渠成的情感必能推进教学,远比老师生硬的推进教学要好的多。一节好的课需将学生扣入文本。扣入文本的前提即学生、老师和文本平等的对话,是自然的进入文本,而不是有些表面化的教课文,这样自然的教更容易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共鸣。
四:抓住闪光点加以评价,做一个耳聪目明的老师
公开课也好,常态课也罢,一节课的精彩之处往往出现在学生自主生成,而不是老师预设。这一点在本次的课上有些缺失,学生在看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资料的发言,我没有倾听到,而是稍作评价处理就进入下一个环节,一个课堂生成就这样烟消云散了。课后李校长给我评价时说:“在课堂上,首先要做到的时耳聪目明,时刻倾听学生的心声,抓住一个闪光点加以评价,顺势而导。”李校长的话让我感同身受。
一次上课的历练,一次思维的碰撞,我珍惜此时此刻的收获。
上面的这些是摘抄网小编专门整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后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主要记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华不振”的两件事后,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经历。文章虽是一篇老课文,但选入新教材,课文的结构做了调整,采用了先出示结果,再追述原因的倒叙写法。
本文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课。“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向概括能力的培养,也是中年级的重要能力训练点。回顾以往的教学,三年级重在“了解”,四上则重在“把握”,从“了解”到“把握”有梯度。而本册第四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针对一件事的。本单元是针对“多件事”的故事文本,从一件事到多件事,有递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作为承载此任务的第一篇课文。回望自己从试教到最后呈现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对语文要素的一步步聚焦和落实的过程。
一、明确任务,注重过程
第一次和第二次试教,我没有安排学生动笔写,只是说一说三件事的主要内容,自然也没有学习结果呈现的环节,甚至将主要内容局限于板书:立志振兴中华、听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最后串联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只是将板书连起来说,学生没有思考和探究的痕迹,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课堂氛围枯燥且乏味。这种小标题式的归纳,不仅超越了四上学生的能力范围,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定势。课后他们会运用这种方法去把握其他文章的主要内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由于学生没有动笔,将近半节课时间,我花在体会“中华不振”上。借助视频和图文资料,带领学生了解背景,继而深刻体会,感情朗读。可是第二课时该上什么?学生又能学到什么?很显然,第一课时这样的设计,完全没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因为体会“中华不振”对学生来说没有难度,而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动笔写,我没有适时纠正,课后他们依然会错误百出,需要我花更多时间去修正。
经过教研组前辈们的精心指导,我再次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参,修改教学设计,这一次,我紧紧围绕语文要素,结合“交流平台”板块中学习伙伴的学习提示“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重在解决课后练习第一题“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随堂完成课堂作业本第四大题的第二小题。参考“逆向教学”,对三件事主要内容的把握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活动,放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反思最后一次的课堂呈现,有遗憾更有收获,在遗憾中梳理方法、总结经验,对刚步入第三年教学生涯的我而言,才是真正的“教有所获”。
二、充分预设,巧妙引导
为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在把握第一件事的主要内容之前,我先出示篇章页,方法先行,引导学生了解语文要素。第一件事的把握,我预设学生会将文中其他同学的回答也一一罗列出来,但是课堂上学生在写主要内容时,我发现基本上没出现这个情况。反而有的学生将魏校长的问题写了出来,有的把握了主要内容,但是在表达上不够清楚、简洁。投影展示交流环节,通过比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但是学生没有说到点上,因为预设和实际学情有差,我的引导不够到位,模模糊糊地便忽略过去了,更没能顺势巧妙利用板书“主要人物”“事件”相机引导学生确定“主要人物”,在归纳时将“主要人物”先行,为最后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奠定基础。如果能先确定主要人物——周恩来,我想第二、三件事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把握时也会更明确。
第二件事主要内容的把握时,我先让学生口头说。我预设的是学生会关注伯父一长串的话,不知如何取舍。第一个学生回答:伯父告诉周恩来“中华不振”,周恩来难以忘怀。他提到的“难以忘怀”出乎我意料,因为在试教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能找到“疑惑不解”,我竟不知如何应对。其实,抓住这个契机,我可以顺势反问:伯父说的话这么长,你为什么只说了“中华不振”呢?学生就会发现,伯父说的这么多话就是围绕一个意思——中华不振。第二个学生虽没找到“中华不振”,却能聪明地将伯父告诉周恩来的一连串话加以归纳,听来倒也不显得那么冗长。但是我想,如果有了前一个学生的铺垫,那么第二个学生回答肯定更明确。由于备课过程中自己的预设不够充分,对文本的解读不够精准,所以当预设和实际学情有冲突时,随机引导就欠聚焦、欠明确,课堂显得过于拖沓,学生也学得模糊。
三、聚焦重点,凸显实效
为什么最后一个重要板块“发现三件事之间的联系,连起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没能展开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我对三件事主要内容的把握教学上平均用力,没有抓住一件事重点教学。包括导入环节,对于“崛起”二字的理解,学生是不明白的,那么完全可以放在课文学好后,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体会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也便水到渠成。
因为文章结构的特殊性,倒叙结构的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挑战很大,他们理不清内在的联系。而且串联并不是简单地将三件事直接连起来,一步步需要有梯度,先发现关系,再借助关联词语,在学生尝试中适时引导、帮助他们“修剪旁枝”。所以,如果在前面的课堂环节处理上节奏能更明快些,这一块难点的探究也可以在课堂上落实。
一次次试教便是历练的过程,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才能得到提升。新教材的语文要素虽然非常明确,但是作为教师,如何牢牢地把握好,在课堂上充分落实,真正转化成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学习、思考的重要课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板书设计7 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12个一类字,认读8个二类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我读书的目的。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资料。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小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作准备。
2、了解课文时代背景、周恩来生平事迹。
3、设计概括课文资料的练习题。
4、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介绍周恩来生平事迹
1、师:请同学们听一个小故事。同学们,听小故事时,要注意里面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做了什么?(播放周恩来立志小故事)。师板书(周恩来立志),板书课题,生书空课题,生齐读课题。
2、师:谁来为我们说说题目的意思呢?
3、生思考回答(由“崛起”谈开,深入探讨这句话的意思)
5、师:介绍周恩来生平(课件出示)
6、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志向。周恩来能成为一个伟人,是与他少年起就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就能立下大志分不开的。他立下这个志向的时候,还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是什么促使他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我们一齐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
师: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一些词语真不好读,你们认识它们吗?
(一)课件出示开火车读
(1)、juémóxúnzū
崛起模范巡警租界地
rǎngfùchéngbó
吵嚷妇女惩处伯父
fándìyìzhèn
热闹非凡帝国主义振兴中华
kēngqiāngchuǎng
铿锵有力闯进
(2)、师:嗯,字音读准了,但感觉不准。词语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它们也是有感情的,试着结合你的理解,加上表情、动作再用心读一读。(学生再读词语)
(二)、朗读课文,学习词语。
师:词语读好了,课文也必须能读好,谁愿意读一读?(指名学生接龙读课文,提醒有感情朗读)。
1、生读第一自然段时。(师随机评价学生朗读,处理随机问题)
2、接读周恩来和伯父对话的部分。
(1)透过师生分主角的朗读理解“打破沙锅问到底”(师随机评价学生朗读。)
预设师小结:为搞清一个问题,一问再问,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个问题?两个问题?--对呀!有一个省略号躺在那里呢!一连串的问题,许许多多的问题留在了周恩来的脑海里,使他疑惑不解。画下这个词语(疑惑不解)。也是好奇心驱使着他去看个究竟。
3、接读周恩来在租界所见的部分。
(1)师引:这一部分哪个词语值得关注,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引:你看有的同学已经把那个词语画下来了。读书就要留下思考的痕迹。)
(2)交流生画出的词语(预设:风和日丽、灯红酒绿、耀武扬威、衣衫褴褛)(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随机让学生说说自我的体会。)
(3)师引:这一部分资料里,有一个词语“一通”把它画下来。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4)生读“一问才明白,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明白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一通”“通”四声多读几遍
(5)再指名读这两句话,师生配合读这两句话。
(6)师小结:伯父话让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但此时此刻周恩来亲眼目睹眼前的一切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所以少年周恩来在修身课上立下了自我的宏伟志向。请同学继续读
4、接读周恩来修身课立志部分。
(1)指导读周恩来两次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随读理解“铿锵有力”
画出相关的两个句子,指名读。(根据读得状况恰当评价)
(预设师引:第一次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文章中是怎样说得?----清晰而坚定。读书要注意这些提示语。你再来读)
(师:谁再来响亮的读一遍!再清晰些、再明白些、再有节奏一点,再读。齐读。这样的读就是----铿锵有力的读。画出这个词语来。)
最后一段里有一个词语“振兴中华”画出来。“兴”是多音字,在那里读一声,标上读音。
5、师总结:课文同学们都读得正确、清楚、流利,不错,超乎想象。又读了一遍课文。我们明白了,最后周恩来立下了自我的志向。合上书,我们一齐回忆一下课文。在车站伯父的一番话让周恩来---疑惑不解,在租界里周恩来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修身课上---立下了自我的志向。再读读我们画出的那些词语和句子。
6、梳理课文资料,学习概括课文主要资料的方法。
(1)师:此刻同学们明白是什么事使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吧。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填写词语补充完整(课件出示,学生填写手中的练习)
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周恩来在(里亲眼目睹中国妇女(,中国巡警不但不(,反而训斥(;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证明了自我的心迹:要“(”。
4、师:为什么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这与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课件出示,介绍时代背景)师:当时,我们国家处在20世纪初,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相继与帝国主义国家了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穷困,越来越落后,贫困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受欺负,所以才在我们国家的境内出现了外国人的租界地。正如老师前面所说,他们是打着租借的幌子,实际上是想把我国的土地据为己有。英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在中国都有租界地,并且他们在租界地内开设夜总会,建设跑马场,公园等,正如课文中所描述的一样,(出示句子)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就在这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外国租界里发生了那件让我们痛恨的事
三、细读第八自然段,理解中华不振,体会周恩来立志原因
1、默读第8自然段,思考:
(1)、用自我的话介绍事情经过
(2)、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在场的都有哪些人?边读边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选取给你印象最深的,我们一会儿交流。
2、交流:在场的都有哪些人?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中国妇女
师:为什么她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1)、师:你能把课文中描述这位中国妇女的句子读一读吗?“衣衫褴褛”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了什么?那么她在哭诉什么呢?
师:是啊,可能早晨他们出门的时候还高高兴兴、有说有笑,但是此刻却被洋人的汽车无情地轧死了,她怎样能不悲哀?怎样能不悲痛?怎样能不哭诉呢?此刻,她仅仅是期望中国巡警能给她一个公道,但结果呢?换来的是什么?
师:是啊,大家看,多么可怜的中国妇女啊。
(2)请把你们的感受带到句子中读一读。
◆洋人
(1)师:洋人的哪些表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你明白“得意扬扬”是什么意思?那我们通常做了什么事的时候才会“得意扬扬”呢?(学生汇报)
师:是啊,当我们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妈妈表扬了我们,这时候我们才得意扬扬,当我们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这时候我们才“得意扬扬”。那么,洋人是做了什么好事吗?
师:他把中国妇女的亲人轧死了,还得意扬扬,当时,他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看哪,多么令人气愤啊!此时此刻,你心中对这位洋人有着怎样的情感呢?
师:当我们这些情感上升到顶点,就会化为一个字——?(恨)
师:多么可恨的洋人!
(2)请读出这种可恨!(指名学生读句子)
◆中国巡警
师:还有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理由吗?来把课文中描述这个中国巡警的句子读一读。
师:你认为中国巡警就应怎样做?而他却恰恰相反,来,咱们一齐来读读这句话,注意把其中的一对关联词“不但不……反而……”重读。(学生齐读句子)
师:作为一个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人,中国巡警不但不帮着咱们自我人申冤,反而替洋人撑腰,真是—
师:可恶之至!而且课文中还有一处写到中国巡警,他用了一个什么词形容那些巡警的?
“耀武扬威”是什么意思?你们能做个“耀武扬威”的动作给老师看看吗?
师:那些中国巡警在租界地里就是这样“耀武扬威”!他们是依靠谁的势力才会这样啊?
师:这不由得使老师想起一个成语叫—狗仗人势!这些中国巡警在我们自我的土地上,竟然依仗着洋人的势力“耀武扬威“,胡作非为,的确可恶!
◆围观的中国人
(1)、师: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来,同学们,此刻让我们也握紧拳头,紧紧地握,使劲地握,咬牙切齿地握,此时此刻,假如当时我们就在现场,我们就亲眼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作为我们—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气的中国人,此时此刻,你想怎样做?或者你觉得你就应怎样做?(学生交流、汇报)
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看来你们都是些有职责感,有使命感的中国人!那么,当时在场的中国人他们都无动于衷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是啊,他们也气愤,他们也恼怒,但是他们却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只能把无边的怒火攥在紧握着的拳头中,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样呢?意思是——
师:谁也不敢怎样,也只能是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罢了!当读到这儿,我们不能不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这真是一群可悲的中国人!
(2)师: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一位“可怜”的中国妇女,一个“可恨”的洋人,一些“可恶”的中国巡警,一群“可悲”的中国人,共同导演了这样一出令人气愤、令人恼怒的一幕。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吗?(板书:中华不振)
师:来,我们一齐来读一读!(生读句子)
3、师:像课文当中所写的这样的例子,在当时的中国时有发生,比如,在租界地里,很多地方的公园都有这样的规定:华人不得入内,狗不得入内,甚至有的公园门口公然立着这样的牌子,上面写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师:中国人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歧视?中国人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华不振啊!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使周恩来体会到“中华不振”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我的人生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指课题,生齐读),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他学习的动力,因此他铿锵有力地回答——(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啊,这更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周恩来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体现了周恩来与他人不一样的“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板书
【设计意图】:剖析文本语言,洞察内情绪感,深入感悟文本。紧扣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体会洋人、中国巡警、围观的中国人三种人物对被轧死亲人的妇女出乎常人的态度,从而引导学生体会中华之不振,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周恩来当时的情绪。对这一事件的深深触动,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周恩来的内心世界,也才能领会周恩来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四、指导写字,把握课文资料。
1、学生观察生字关键笔画写法,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的地方。
2、学生用生字卡片练习书写。
3、展评书写结果,纠正不准确书写。
4、进行把握课文主要资料的巩固练习
(课文讲了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和。
五、总结
师:处于战乱年代周恩来,少年时代就立下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促使他成就了救国救民的伟业,使他成为一代伟人,作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21世纪的建设者,我们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而读书?我们该立下怎样的读书志向?请同学们课下好好思考,在小练笔上写一写你的志向,在班上读给大家听,老师期盼你们的精彩,加油!
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中华不振?疑惑——目睹——立志
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
第二课时
教师播放轻音乐《你的背影》。用富有感伤的语调创设情境,渲染凄凉的气氛:同学们,这首抒情、凄凉的乐曲名字就叫《你的背影》,这首乐曲把老师的思绪带入了1976年的长安街,那一刻:高山无语,大海无言,江河垂泪,大地默哀。人们都自发地来到长安街,都想再看看敬爱的。总理,都要亲自来送送亲爱的总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么多的人自发地来为总理送行?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么多人如此敬重和怀念周总理呢?是因为周总理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精神品质。因为他从小就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理想。那就是──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是什么原因促使少年周恩来立下了如此伟大的志向呢?
学生说自我的体会,教师适时引导:中华不振!
师:你从文章中哪些词句能够看出“中华不振”呢?
学生:从少年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
(教师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中华不振。)
学生:从“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借。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教师:中国人走进自我的地盘还要“闯进”来,而外国人却在那里自由出入;看到“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时,我们心里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学生:我很悲痛。
学生:我很愤怒。
学生:我很无奈。
……
学生:从“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明白,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样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教师:透过一“哭诉”、一“得意”的比较描述,你有什么感想?并猜测:被轧死的人可能她的什么人?此时她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学生:我感到当时中国人很无能。
学生:我感到很痛苦。
学生:被轧死的可能是她的父母,
学生:被轧死的可能是她的孩子,
学生:被轧死的也可能是她的丈夫……
学生:她会感到生活的绝望,没法活下去了。
……
教师:一个中国人想在自我的土地上走走,看看,还得“闯进”。因为这是外国人在中国的“租界地”!因为──
学生:中华不振!
教师:一个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亲人的中国人却没处说理,而肇事的洋人却逍遥法外、得意洋洋。因为──
学生:中华不振!
教师:看到此情此境,围观的中国人只能紧握拳头,却没人敢怎样样,没人能怎样样,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也还是因为──
学生:中华不振!
教师: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为非作歹又岂止是这些呢?补充:旧中国所受的屈辱。
教师: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这些让人顿足捶胸的现实,当我们听到这些使人义愤填膺的状况时,我们会想些什么呢?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写自我的感想和体会!
教师: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周恩来想的和我们一样!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说出了他经过深思熟虑过的远大志向。此时此刻,少年周恩来就在我们身边,他听了魏校长的问话,他清晰又坚定地回答──
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师: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着如此胸怀和抱负,魏校长听了也不敢相信,当魏校长再次访问的时候,少年周恩来便铿锵有力地回答──
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高声齐读少年周恩来这个震憾了所有在场的人,同样也震憾了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回答──
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师:是啊,少年周恩来有着如此宏大的理想,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一生能够说是工作的一生,忙碌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教师课件展示有关周恩来生前的一些资料。)
教师:周恩来志存高远,心系祖国。新中国也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周恩来一样有宏大志向的人物,我们的祖国才得以解放;人民才得以富足,中国的经济才得以腾飞,国家才得以繁荣!就拿我国的──
(教师课件展示新中国的成就。)
教师: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在科技飞速发展,经济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就应有什么样的理想呢?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学生:我们就应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学生:我们就应为国家的富强而学习和读书!
学生:我们就应像周恩来一样,为中华的繁荣而读书!
学生:我们不光要有大的理想,还就应像周总理一样为自我的理想而采取用心的行动!
学生:我要从此刻开始努力学习,将来以自我的才能建设祖国,让中国永远强大!
……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齐走进了旧中国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走进了那个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人饱受欺凌、任人宰割的屈辱岁月,同时,我们也共同见证了少年周恩来的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我们又更深地理解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虽然周总理离我们而去,但他那振兴中华的豪言壮语和他那心系祖国、心怀黎民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将永远和我们同在!最后让我们再次高声齐读课题──
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师:共祝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教师:课下阅读关于周恩来故事的书,并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你学习上的收获。
【反思】
回忆整个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
教学设计
步步精心,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尽力到达“润物无声”的效果:教师在上课伊始就透过轻音乐《你的背影》和“十里长街送总理”场面的悲壮创设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做好铺垫。引出少年周恩来的伟大志向后,教师提示“是什么原因促使少年周恩来立下了如此伟大的志向呢?”师生归纳出:中华不振!紧之后教师提示:你从文章的哪些词句能够看出“中华不振”呢?待学生充分地思、读、说、议后,教师用愤慨的语调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中华不振”。教师为让学生更深地体会中华不振,提示“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为非作歹又岂止是这些呢?”拓展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待学生说出自我看到中华不振的现实的感受后,教师再提示“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周恩来想的和我们一样!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说出了他的远大志向。在此,教师用激昂的语调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少年周恩来的伟大志向。之后教师又说:少年周恩来有着如此宏大的理想,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学生看了周恩来工作繁重的资料后,教师又提示:周恩来志存高远,心系祖国。新中国也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周恩来一样有着宏大志向的人物,我们的祖国才得以解放;人民才得以富足,中国才得以腾飞!最后,教师提示学生: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在科技飞速
发展,经济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就应有什么样的理想呢?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做呢?在学生说出自我的理想后,教师总结本课,播放令人振奋的歌曲《祖国,你好》布置作业。师生课堂情绪先“抑”后“扬”,教学效果也水到渠成。
2、教法灵活,贴近学生实际,努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境由心生”,在教学这节课时,我既注重课前预设,又关注课堂生成。在教师抛出“你从文章的哪些词句能够看出‘中华不振’”的问题后,教师依学定教,顺学而导:从不一样角度感受“中华不振”。由于所学资料远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教学中我透过抒情的音乐,震撼人心的文字材料,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在学生品析课文时,我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透过震撼人心的文字和图片,体会旧中国的屈辱和当时中国人的痛苦。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
3、教出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现实好处:
在旧中国,少年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现实,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那么作为新世纪处于信息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的当代少年应有什么理想?并准备采取什么具体行动实现自我的理想呢?这就是学习本文的现实好处,教学中同学们都说出了自我的愿望和为实现愿望而准备采取和行动。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植根现实的理想才有它永久的生命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板书设计7篇】相关推荐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总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范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5篇
2022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理念 统编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四年级课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案6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案五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六
《手指》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是以“把握阅读材料为大意”为主要的阅读目的。略读教学不是学习的略读教学,还要学习应用包括细读在内的多种阅读方法。
《手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这篇课文的写作很有特色,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但是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告诉我们的道理也不太难理解,因此我觉得教学这篇课文的难点是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手指的特点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通过读拼音,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并归纳总结出五根手指的特点,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七
开始教学《那只松鼠》认为两节课就绰绰有余,结果花了两天时间。文本不深奥,结构也简单。只是觉得这篇课文对写作很有指导意义。
文章的前三段采用了倒叙的方法,这在以前的课文中很少见,提出来让孩子揣摩揣摩很有必要。
而文章第三自然段对小松鼠的描写抓得很到位,紧紧围绕“活泼伶俐”一词进行刻画。而对“我”是如何抓到松鼠的,却是一笔了之。这一点对学生写作时“如何抓重点”很有启发。
更为重要的是,要孩子们学课文,背课文有何意义?别说学生了,恐怕这一点连很多家长也茫然。于是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要求孩子能够背诵,然后让他们和我一起来描述一段“活泼伶俐”的事物。结果呢,仿写出来的事物都具有这个鲜明的特点,写作也觉着特容易了。自然地,孩子们也觉得读课文,背课文有意思了!
教后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八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主要讲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在设计时,我围绕着“中华不振”,由周恩来总理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引出“中华不振”,又由“中华不振”带出周恩来总理之所以立下这个宏愿的原因。
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反复的渲染,突出气氛,通过三个为什么,一次比一次强烈的语气来突出“中华不振”,然而,到后来却发现,整个课堂内真正进入课文的只有我一个人,有些同学见我神情激昂还在下面暗自发笑。悲哀。究其原因,课外知识的匮乏,以及教育的断层让他们对那个年代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我只好无奈的下课了。
课间,我反复地思考,因为教材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是学生不熟悉的、人物是学生感到陌生的,学生在理解时存在难度。如果他们不了解这一段历史,不了解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不知道老百姓生活在那样一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有苦无处说,有冤无处申,敢怒不敢言,整个课堂没有形成共同的感情积淀,那这样的语文课堂就仅停留在对字词句的表面的浅显的理解上,并没有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