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下是小编惊云为大家找到的15篇随时随地都能干的学校教师的特点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086-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形真、情切、意远、理蕴、思趣、美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作者的思想熏陶,从中体味美的情感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呢?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一 设情立境,在引导中播撒德育种子
语文是一种美学载体,具有文学艺术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性。语言文字作为人们表达情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所以,语文学科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有许多有利条件,语文教师可以在传播语文知识、提高文学艺术修养的同时塑造学生的“精神之塔”。比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的就是作者心系天下的博怀;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何尝不是作者面对逆境,勇敢直击人生磨难的豪情壮志;《出师表》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忠心可鉴等。这些作品处处彰显着人性中的美和丰富多彩的德育内涵,其对引导塑造学生自己的良好个性、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 诵读吟咏,在品味中感受德育阳光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由此可见,诵读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人文底蕴,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生动的形象,从而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心领神会,收到“其义自见”的效果。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时,我以深沉而真挚的语气朗读,学生个个都显得庄严、肃穆。当我再用悲伤、缓慢的语气叙述朝鲜战争中所涌现出的如、、等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时,有很多学生流泪了,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人们对逝去亲人的爱戴、崇敬和缅怀之情。作者针对1958年我国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在众多告别场面中,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镜头,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我及时给大家深化了对“爱”的内涵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的博爱不仅会使我们的生命光彩夺目,也会使我们的人性得到升华。共产主义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三 推敲揣摩,在评阅中强化德育效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除了创设情境、抒情朗读等激发学生情感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深入理解法,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要争当“小作家”,采用开展“如果我是作者,我来写我会写……”的方式,培养他们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使其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语境、语感中,从灵魂深处感悟作品深藏的意蕴和情感。
如,在教学《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时,我让学生把“绿”字换上一些别的字词(如“到”、“过”、“满”、“飘”等),反复吟诵比较,体味作者炼字的精妙:“绿”不仅写出了春天的鲜明色彩,还写出了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美景。在教学《孔乙己》时,为把握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就是罪恶的封建社会以及人吃人的并使人毫不觉悟的封建科举制度这一中心思想时,我对故事是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说起,要求学生破题而入,仔细推敲揣摩文章一连串写到“笑”的用意,从而了解作品中事件的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 引导积累,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思想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为达到“入境始于亲”的境地,丰富积累、拓展思维、培养语感,在让学生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美妙的同时,应要求学生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时,加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看法及独特的情感体验,从中受到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感染和熏陶,从而获得有益的德行、品行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伴随着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在授课时应力求把智力发展和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促使教材闪现出固有的思想火花,力求课堂发挥多功能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育人的整体效益,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也是提高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理清认识,真正明确体味语文的德育功能,感悟语文的丰富与精彩,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培训师技能修炼 篇二
1康复锻炼对骨科病人健康恢复的重要性
骨科创伤与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对骨科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强病人的机能,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2]。康复训练是创伤与疾病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骨科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是恢复各种功能必不可少的手段。骨科康复训练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骨科康复训炼中的护理活动是指护士为解决骨科病人的康复锻炼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包括康复锻炼评估、康复锻炼指导、康复锻炼相关知识宣教等方面的内容[3]。护士是医师治疗后病人恢复阶段的指导者,也是负责人,最了解病人康复锻炼情况,可以直接评估病人的康复锻炼程度,并按医嘱执行各项康复锻炼活动,并依据临床经验直接采取健康、适当的康复锻炼措施,让病人及早快速的恢复骨骼机能。因此,恰当、及时的康复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病人致残率。而不恰当、不及时的康复锻炼将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效果,导致病人的肢体功能障碍,使病人蒙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对今后的生活造成诸多困难,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骨科护理康复锻炼的发展现状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骨科护理中的康复锻炼的发展状况不均衡,医院的等级差别明显,三级医院的骨科康复锻炼护理发展较好,医院及科室能够定期组织讲座,每年选送护理人员进修,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培训护理人员的康复锻炼技能。但是,三级以下医院的骨科护理就存在不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在思想认识方面
骨科护理人员对骨科疾病的病理、病症十分清楚,很多轻症根本不能引起注意,特别是一些骨科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锻炼后会逐渐恢复机能,所以就不太重视恢复期的康复锻炼。而且康复锻炼是极耗时间,又是起效缓慢的治疗,很多医院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精力去指导病人康复锻炼。由于这些思想上的原因,导致很多医院的骨科护理康复锻炼搁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在医护配合方面
医护配合是骨科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的必须保障,医师根据护士护理过程中反馈的病情信息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则根据医师的指导调整护理方法,并通过医护之间的配合,使病人在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的调整中尽快恢复健康。但在医院的护理实践中,却有很多医护配合不协调的问题。如医师对护士专业水平的不信任,护士对医师指导方式的不理解,等等,导致了骨科病人在恢复阶段得不到最好的治疗。
2.3在技能培训方面
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对护理业务的评价,另一层是对宣教质量的评价。目前,医院的护理业务培训质量较高,而宣教质量较差,护理人员只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很突出,这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
2.4在进修提高素质方面
医院的护理进修机会少,名额有限,而且多倾向心、脑、器官移植等科室,所以骨科护理的进修机会是少之又少,对于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护理技巧以及护理科学掌握的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了医院的学科发展不均衡,骨科护理的护理活动质量发展不快。
3提高康复锻炼护理活动质量的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医院及科室都要对骨科康复护理正确定位,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树立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负责、对健康负责、对生命负责的责任感。要建立良好教育机制,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医疗案例来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学科的重视。要建立学习响应机制,对医护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的进行推广,对医护工作中的不良做法和不良后果及时的进行剖析,让医护人员真正认识到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通过奖优罚劣的手段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康复锻炼的重视,并不断促进骨科康复锻炼质量的提高[4]。
3.2医护配合,共助康复
骨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必需努力学习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术后病人进行康复时,了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具备这些能力,就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与骨科医师的沟通,也利于取得医师的信任。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努力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上下功夫,多向书本学习、多向医师学习、多向实践学习,从而加强与医师之间的配合,共同做好病人的康复锻炼工作[5]。
3.3严密组织,系统培训
骨科护理的专业性要求骨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功底,因此,医院应开办各种有关康复训练的培训、讲座、会议或学术交流活动等教育项目,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康复知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改善护理人员的康复知识不足的现状,转变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活动的态度,促进在康复训练中的实践行为,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活动,加强对骨科护理人员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3.4双向引入,提高素质
我国的护士平均年龄较低,平均护理工作时间较短,与美国护士平均工作年限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这是我国高年资护士的大量流失所致。高年资的护士可以积蓄丰富的临床经验,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刚走出校门,刚走上岗位的新护士所无法直接获取的。因此,我国的骨科医疗护理专业应从人才引入和人才留住双向入手,引入高学历、高技能的新生人才,留住高年资深护士,并为高年资深护士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通过双向引入,提高素质,让高年资护理人员有进取心,又让新生人才有方向感,对于提高康复护理专业质量必将发挥较强的作用。
教育礼仪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 礼仪教育 加强途径
礼者,敬人也,是对人的尊重;仪者,仪式也,是礼的表现形式,因此所谓礼仪就是指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即按照礼的要求节制和规范人的行为,通过律己,达到敬人的效果。我们知道,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可以说道德是做人的规矩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判别善与恶的基本尺度,也是人们选择怎样做和做什么的标准;而礼仪是人类维系社会生活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是道德的具体表现,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它更注重一个人从内到外的思想气质的外化,其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由此可见道德是理论方面的思想意识,礼仪是实践方面的行为表现;道德是礼仪实践的内在要求,礼仪是道德意识的外在体现。
在当代社会,礼仪是个人良好形象的表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和领域,始终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对于提高人的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可以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沟通和求职,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材。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礼仪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历代教育家都把礼仪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孔子的道德教育内容是以“礼”为基本规范,以“仁”为思想核心,以“孝”为基础的;孟子把“仁义礼智”比喻成人之四体;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做人的五常之道,把“礼”作为道德的基本准则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侧重于从高境界告诉学生如何做一个高尚的、楷模式的人,存在说教成分多,可操作性内容少以及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难以做到,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礼仪体现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它从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入手,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生动形象、易行适用,可接受性强。因此礼仪教育既可以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并使道德教育具有坚实可靠、丰富多样的载体。
2.礼仪教育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是社会交际的钥匙。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显示那些懂得怎样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逐渐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与周围的人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获得真正的友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能够尽快的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礼仪修养和交际技巧,无法有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导致人际交往受挫,进而影响到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和礼仪知识,帮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使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得体的风度、高雅的气质,从而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大胆地参与社交活动,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3.礼仪教育是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前提
自觉地遵守社会礼仪规范的人,就被人们认定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视为缺乏修养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荀子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洛克认为“大多数的青年人入世的时候都因为不持重,缺少礼仪,而吃了苦头”。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他们有强烈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惑,比如工作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事业发展的良好人际关系,如何设计自我形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交问题。再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大,交际节奏和频率不断加快,这不仅对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既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的文明大学生。然而,长期以来,学校和家庭过分关注学生的课业成绩,导致学生高智商、低情商,不会做人,不会处世。因此,给大学生补上礼仪教育这门课已经刻不容缓。
4.礼仪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其根本目的是教育、引导公民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相应的礼仪规则,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使人们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有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都将礼仪看成是治国安邦之本。正由于礼仪对治国安邦和规范社会秩序意义重大,礼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对稳定社会秩序,调节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礼仪的温馨和柔性可以弥补法律的刚性和无情,彰显人性关怀,只有把法律的“禁恶”“他律”与礼仪的“倡善”“自律”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人身心和谐,乐于为善,既富于情感,更富于理智,掌握更多为人处世的本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礼仪失范表现及原因分析
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表现出礼仪规范的缺失,如无视课堂秩序,旷课、迟到、早退心安理得,课堂上随便说话、接发短信、玩游戏、吃东西、甚至呼呼大睡;图书馆和自习教室内大声喧哗、接打手机、污损书刊桌椅、自带笔记本电脑玩游戏看电影;日常生活中乱丢果皮纸屑、浪费水电粮食、随地吐痰、排对加塞、不尊敬师长、公共场合行为不端、穿着不得体等;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同学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放浪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当作个性,他们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尊重别人,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现象折射出学生礼仪规范和公德意识的缺失,高校校园文明风气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生于礼仪之邦,当为礼仪之民;身处书香之院,本该知书达礼,然而大学生这种状况究竟是谁之过?
转贴于 1.体制的变革和外来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冲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价值观被打破,重实效、讲效益等实用主义价值观念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受其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趋于实用化,他们更加注重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讲求实际、追求实效,关注现实生活和物质利益。但却忽视对礼仪规范的学习和培养,将礼仪规范视为无关紧要的东西,致使理想和人文精神淡化甚至失落,导致大学生思想意识发生变化。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中的功利主义也涌人中国,并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在大学生中泛滥,进一步导致他们只注重自身利益,唯金钱至上,置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德于不顾,造成公德意识淡漠,从而在实际行动上轻视对礼仪知识的学习和礼仪素养的培育。
2.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礼仪教育的欠缺
家长是孩子文明礼仪教育的第一任教师,礼仪教育应当从小抓起,遗憾的是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小皇帝”和“第一掌门人”,对其百依百顺,致使爱心泛滥成为“溺爱”,造成孩子心中无别人,养成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这与礼仪的核心如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平等合作、严于律己的思想理念是格格不入的,加之有的家长本身不注意礼仪,没有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致使家庭礼仪启蒙教育失去了内在根基。同时,应试教育使得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及以后的升学和就业,忽略甚至放弃了包括礼仪教育在内的道德品质及审美教育。
3.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
在我国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中小学校主要工作是如何提高升学率和学生的应试水平。学校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从小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到升学考试,使学生、教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程的学习、教授上面,根本无暇顾及礼仪等方面的教育。能考入大学的学生,小学至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成绩优良,受到家长、老师、同学乃至社会的更多关注、偏爱和包容,学习好的优点容易掩盖失礼的日常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的畸形膨胀,同时也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更大的压力。而到了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围绕培养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核心任务开展,直接将教育基点放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容易忽略“礼仪”这一反映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形式,造成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逻辑上的断层。
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
1.加强高校教师礼仪修养,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
洛克认为“导师的重大的工作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行与智慧的原则。”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师的言行举止常常受到学生的关注和评论,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示范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礼仪修养,首先必须加强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为人师表,塑造好自我形象,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娴熟于礼仪,尊重并爱护学生,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言行举止,服饰整洁,举止大方,行为检点,于无声中将礼仪传递给学生,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2.开设礼仪课程,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时代是礼仪理性的升华阶段,学生都有强烈的社交意识和自尊意识,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但是却容易按照个人的理想模式去和别人交往,自然容易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大学生特有的困惑和苦恼。对此,学校应将礼仪教育纳入教学大纲体系,将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交际技巧,使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礼仪修养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规范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安排礼仪知识讲座讲授相关礼仪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意识;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系统讲授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礼仪的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往动机,鼓励学生勇于交往,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恰当的遵守和运用礼仪的原则和技巧,最终使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引导大学生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
3.开辟礼仪教育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是十分必要。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指导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水平;通过定期举办讲座、沙龙、各类文体竞赛、演讲、文艺演出等给大学生提供人际交往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处世,不断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通过网站、报纸、广播、宣传栏等媒介介绍名人修身轶事,树立优秀的学习榜样,在校园内掀起文明修身之风,形成人人学礼仪,处处用礼仪的风气;通过举办校园不文明现象评选,对校园内不懂礼、不讲礼的丑陋现象进行披露,引起大家共鸣,不断提高学生认知,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使不文明行为无处藏身;制定相应的校园礼仪规范,规范学生的行为,指导学生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不断积累礼仪实践经验,最终将学生培养为知书达礼的“礼仪之民”。
参考文献
[1]王新峰。基础文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3-4期。
[2]古广灵。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在和谐人格构建中的德育思考。《改革与战略》.2006年5期。
中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四
一、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如学校开展的“六项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能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如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可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节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了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三、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战场,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如体育课上可以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勇气与信心,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语文课上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能让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相互教育等方式,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四、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严厉的批评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导致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要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五、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带领学生参观民兵营,让他们在跟军人交流中理解道理;去孤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还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区假日小队”、“扶助残疾儿童”、“参观污水处理厂”等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
教育礼仪 篇五
一、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历史溯源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据记载,尧舜时期就有了礼乐教育的先例。《尚书•舜典》就有舜命契、夔以“礼乐”教育百姓、胄子的记载:“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1]“五教”即礼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人伦教育。通过乐教,使人们正直而温和,宽厚而谨慎,刚毅而不妄为,简朴而不高傲;从而达到“神人以和”的境地。夏商周时期,用“礼乐”教育世子成为传统。西周时期,礼仪就已经成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大宗伯的主要职责是掌管“五礼”之事,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五礼。通过这“五礼”实现对民众的教化、国家的治理。按照《周礼》的记载,西周治国有“六典”,其二为“教典”,为地官所掌。通过社会方面的礼仪教育,从而达到教化民众、治国安民的目的。西周学制分“乡学”与“国学”,予以实施礼仪教育。“乡学”中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德”“六行”和“六艺”。六德是指六种品德,即知(智)、仁、圣、义、忠、和;六行是指六种善行,即孝、友、睦、姻、任、恤;六艺是指六种才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国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三德”“三行”“六仪”和“三乐”。三德指三种品德,即至德、敏德、孝德;三行是指三种善行,即孝敬父母、尊敬贤良、顺从师长;六仪指六种重要场合或事件的礼仪,即祭祀礼仪、宾客礼仪、朝廷礼仪、丧纪礼仪、军旅礼仪、车马礼仪;三乐指三种乐教,即乐德、乐语和乐舞。通过学校礼仪教育,目的是为了“节民性”“兴民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可见,西周的礼仪教育实质是以道德伦理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教育。值得注意的是,西周的礼仪教育主要针对贵族及其子弟,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孔子在对西周的礼仪教育进行借鉴反思的基础上,把礼仪教育从贵族的狭小范围推广到平民社会,使礼仪教育成为提高普遍人性和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孔子强调,通过礼仪教育,不能使人们仅停留在知礼、识礼的层面,而是引导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使人们明礼知耻,自觉修正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礼仪规范,不做与社会规范相违背的事,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实现“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3]的和谐局面。继孔子之后,荀子更为重视礼仪教育。从其性恶论出发,更加强调礼乐教育的现实意义,即通过“礼”调节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乐”的感染熏陶,使人们认同并自觉遵循礼仪规范,也即“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4]242荀子强调,通过礼仪教育,人人都可以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人。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罢黯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五经成为官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学校教育也就成了经学教育,礼仪教育受到了格外的重视。此后,历朝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教育家,大多也重视礼仪教育。宋代张载特别推崇“礼”,认为学礼、崇礼、从礼、守礼,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途径。朱熹著有《家礼》一书,主要介绍家庭生活方面所行的礼事,包含饮食、起居、丧葬嫁娶、祭祀等日常应用家庭礼仪;同时,他为白鹿书院制订了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提出了学生在修身、处事、接物方面的基本礼仪要求。
二、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实践价值
中国传统礼仪教育之所以被当政者和诸多文人重视,原因是其在教化民众、涵养德性、治国安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礼仪是一种文明行为标准,是个人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也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通过礼仪教育,使青少年了解立身处世中个人应遵循的准则和规范方面的基本知识,并鼓励、督促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反复体验、感受并践行这些礼仪规范,日积月累,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随之养成。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现为非常具体、细致乃至繁琐的礼仪规范,这些规范几乎覆盖社会中每个人人生中的每个阶段,弥散于生活实践中的每一个场景,蕴含于每一个或盛大隆重或简单朴素的礼仪活动之中,使人无时无刻不处于礼仪规范的浸染之中,经过长期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内化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模仿、掌握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处事原则。可见,中国传统礼仪教育通过实践养成、榜样示范、环境熏陶等方式,把外在的礼仪规范内化为素质修养和文明教养,使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心的自觉,从而使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有助于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中国传统礼仪浩如烟海,表面上是规定人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具体内容,但实质是以涵养人的良好德性为旨归,使人做出更多的道德行为。孔子认为,礼仪的本质(核心)是仁爱,不只是表现为人际交往的仪式和形式。通过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特别是各种重要的仪式活动,使受教育者领悟、体会、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道德要求,并自觉的认同和践行,从而逐渐内化为个人品德。中国古代众多礼仪活动的举行,除了表达人们的情感之外,主要目的是给人以教化,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例如,作为众礼之始的冠礼,中国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是非常重视的。因此,通过冠礼的各种仪式,使加冠者意识到,作为成年人要服装齐备、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谈恭顺;在生活中,要做到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对国君忠诚,对长辈顺从。总之,中国传统礼仪教育习惯将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贯穿于具体的礼仪实践之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来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3.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传统礼仪不仅仅是维护尊卑等级关系的制度,也是维持人际关系和伦常秩序的准则,更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行为规范和标准。荀子说:“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4]312礼仪就是对地位高贵的人要尊敬,对年老的人要孝顺,对年长的人要敬从,对年幼的人要慈爱,对卑贱的人要给予恩惠。因此,礼仪教育的实质是彰显社会交往中每个人应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每个人都要以此行事。一个人如果不懂礼仪,在生活中就会不知所措,在社交场合就会手足无措,也往往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所以,孔子说,把礼仪运用到宗庙之内,就会人人恭敬;把礼仪运用到朝廷之上,就会贵贱有别;把礼仪运用到家庭之内,就会父子相亲、兄弟和睦;把礼仪运用到乡里之中,就会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可见,通过礼仪教育,使每个人了解为人处事、人际交往的规矩以及职责所在,并自觉遵循礼仪规范和履行义务,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和谐景象。
参考文献:
[1]孔子。尚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1:12.
[2]杨润根。发现论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248.
[3]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287.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六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所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心理发展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健全学生个性心理(兴趣、需要、气质、性格、能力等),提高心理素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动态的过程。相应的具备长期性、系统性和动态性三大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多门学科的交集,处于各学科的边缘地带,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的学科。
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一点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这一人生转换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所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其核心问题是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爱、自重,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其目地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形成健康人格。
在高职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要求,还是高职大学生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与完善的主观愿望。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导致高职院校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因素很多。首先,自身经历是形成自卑心理的历史因素。受社会传统观念或自己的某种理想意识强化,高考失利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其次,社会评定是形成自卑心理的现实因素。社会舆论没能有效引导人们形成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职业学校往往被看作是低档次的学校,职校学生往往被看作是低层次的学生,使大多来自农村的高职院校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许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并非出于自愿,许多新生入学时都不能摆脱心理阴影。所以,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重新树立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要让学生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想,当学生具有一技之长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在这一阶段,教师及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关爱学生、抚慰学生,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根据自己的条件,确立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生活目标,增强学生的健康心理机能,并较好地适应高职学校的学习。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自信、自立、自强的个性心理品质是成功之本。
二、挖掘学科教学中的信息和美,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源动力之一。心理学认为:人们对美的各种形式的感受,能使大脑进入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愉快的体验。因此,美的东西最容易被人们接受,而且很难忘记。由历史、现实、未来汇成的信息海洋,由泪水智力、智慧、信心所谱写的悲壮的人类进行曲,像甘醇,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智慧给青少年以思想的启迪。
三、重视情感教学,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任何认识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要建立良好的关系,我觉得:首先要对学生有颗爱心。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真诚的鼓励和热情的期待,容易唤起学生的进取心,因此,对学生要信任不要歧视,要关心不要冷漠,尤其是对那些成绩差的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更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激励,鼓舞、唤醒他们的学习动机,给予他们以成功与欢乐的体验,因此对学生的真诚是联结师生情感的最强有力的纽带。其次是老师的为人师表,老师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正直、刚正不阿的为人,具有渊博的知识等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尊重,学生才能从心底里佩服你,才能“信你之道”。
另一方面,由于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强,焦虑、依赖、畏惧、厌学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中学生心理不健康比例的增大,已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针对这种情况,更需要我们老师从多方位去关心他们,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他们交朋友,给他们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从师生情感中吸取向上的力量,从而克服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形成一个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的心理环境。
爱是播撒在学生心田的甘露。要坚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绳之以纪,持之以恒”的教育方法,增强学生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勇气。消除学生的戒心与对立情绪,打开心灵的窗口,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四、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勇于克服学习困难
爱迪生说:“伟大人物的明显标记,就是他的坚强意志。”苏轼曾讲:“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一个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刚强的品格等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墙头这些心理素质。
例如,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差是意志薄弱的表现形式,而经受挫折是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的有效手段。若提供给学生的问题都是机械地模仿和套例题,怎是一帆风顺,缺少波折,就无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教师可以“雅化”例题思路,讲讲探索失败的一面。即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思维态势,或一筹莫展,或逐步尝试,或遭困受挫。然后与学生一起探寻走出困境的途径,这样就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看到,失败对任何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而学生具有坚强单击品质,将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探索。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造就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潜能开发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中要通过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正确指导学生多读与专业相关的资料、书籍,养成自学习惯。
其次,要指导学生怎样听课。教会学生掌握听课思路,让学生顺着知识的延伸来听课,这样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再次,要指导学生在复习中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并归纳要点,掌握关键,吸取精华,形成知识体系,养成巩固学习知识的习惯。另外,要指导学生思考,用老师的思维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联想,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比较、推理、综合、同时要求学生多提“为什么”,侧重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心理潜能开发,人际交往训练等,使各种心理素质达到最优化,成为健康的、和谐的、具有创造力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院校是一个新兴的教育活动。总之,用不同的方法以不同的形式促进职校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职校生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是职业学校教师的一项经常化、制度化、持之以恒的工作。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科学性指导下的实效性,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进一步推动这项事业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孙晔.谁为大学生解开“郁闷”心结[N].中国青年报,2005—06-03.
[2]梅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3]张岂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J].中国大学教学。2002(6).
[4]毕秀淑,彭延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3(3).
[5]武建芬,孙明涛.心理健康教育:高职学生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6]杨剑,季浏,田石榴,等.不同锻炼方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
[7]高志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心理咨询[D].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4(12).
[8]董广杰.大学生健康教育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9]冯观富.学校心理辅导的组织与管理[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10]吴武典,林朝夫.学校心理辅导原理[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七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间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二.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改变评价方式。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的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我们应学习借鉴英国教育的优点,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我们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12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美国中小学参与心理咨询的人员有如下几类人:有关的医疗专家、健康专家、教育专家(包括教育专家、学科教师、特殊教职人员、资源人员)、行政人员、学生、家庭成员和学校协助部门等。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心理指导。我分管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有一次,我到心理咨询室了解情况,我发现我班学生×××徘徊在门外,我觉得应该帮助他。于是经常找他闲聊,了解到他因学习压力过重,致使学习紧张、焦虑,成绩下降,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结果恶性循环。找出症结后就能“对症下药”,我与他分析原因和寻找解决的办法,他初中成绩拔尖,父母期望过高,高中基础不扎实,学习竞争激烈,一时无法摆脱失败的困惑,便产生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我提出如下几个解决办法:一、调整学习方法,夯实基础;二、树立成功意识,不断激励他,肯定他所取得的成绩;三、调整心态,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只要做到努力就行,不要考虑成绩的名次;四、学会放松,到大自然中慢跑,释放精神压力,保持轻松、精力充沛的良好状态。经过多次的心理疏导,他的情绪终于较为稳定,成绩也稳步上升,2002年高考总分取得631分的成绩,各学科中最高分是语文659分,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看来,中学生心理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因篇幅所限,社会因素在此暂不谈及。)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参考书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
2.《教育文摘周报》2003年
3.张世富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八
(一)总体状况
我们让学生做了一个“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根据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标准,把学生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学生为有心理卫生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激烈,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学习者;B类学生存在一般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不协调,新环境不适应等,但仍能够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C类学生没有特别的问题。其中问卷发放736份,收回731份,A类学生共47人,B类学生共161人,二者加起来占调查学生总数的28.5%。从调查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1.入学的动机和现状
从调查看,动机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是想掌握一门专业的知识技能,后来却发现学校的职业教育并没有学到什么真正的本领;有的为了今后的就职方便,随便拿个学历,家里给安排工作,学习没有动力;有的甚至是不想上学但迫于父母的压力不得不继续求学等。
2.家庭环境影响
大部分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尤其是农村的学生,他们的父母试图让孩子通过上学来实现自己命运的改变。所以,父母的期望和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学习兴趣又成了制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3.人际交往能力
人的天性是软弱无能的,是自卑的,每个人都需要从人际交往中获得鼓励、赞赏,从而建立自信。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年轻人个性张扬,有的厌恶交往,喜欢一个人独处,过于猜疑别人,经常不相信别人说的话,缺乏自信心,办事时畏首畏尾,感到自卑,容易动怒等,人际交往的匮乏使他们很难走出自我,从而容易产生抑郁症、自闭症等。
4.就业压力
职业院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但是学校的学习与社会相对脱节使学生找工作的状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每个学校的专业设置重复性较高,如会计、计算机应用等。再加上金融危机,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纷纷回乡,学生的就业更是迷雾重重。
5.网络影响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网民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全国有2.98亿网民,其中学生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3。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现在网络上利用青少年的善良和义气进行犯罪活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6.恋爱问题
正在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于与异往的渴求越来越明显。一些内心自卑的学生便会因为不正确的恋爱观导致最终内心的畸形,严重的甚至有可能造成犯罪或者自残自杀等。
7.校园环境
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理论的要求不是那么高,所以,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学风较差,学生空闲时间较多,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自己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遇到问题容易产生依赖。
二、对策分析
1.了解自己、了解学生
想要感化学生,首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待自己、了解他们。从学生入学之时,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比如家庭环境情况,生日,对他们的初步印象和感受等,时间长了,慢慢再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加入他们的性格、兴趣以及特长等,利用他们的兴趣来感化他们。
2.学会感恩
在生活中,如果没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做不了大事情的。比如,你要感谢每一天的阳光,感谢花儿开了,枝条绿了,感谢身边有朋友,有亲人,有老师……甚至是由竞争者,因为是他们让你的生活多姿多彩,让你学会竞争,学会更多生存的技能!所以让学生学会感恩,做任何事情都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让学生参加野外生存培训,培养他们团结、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协调和感恩等等,通过拓展训练挖掘学生的潜能。
3.学会倾听
倾听的意义不言而喻。记得看过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有一位年轻的丈夫在过圣诞节的时候坐飞机回家,但是在归途中飞机却意外出现了故障,服务员让每位顾客写好遗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面,后来通过各方的努力飞机意外的平安降落了,这个丈夫在死与生面前的巨大反差使之兴奋,回到家里的丈夫急于给妻子讲解,但是妻子和孩子却在忙着准备圣诞节的食物,无暇顾及丈夫的倾诉,最终这个失落的丈夫终于在悄无声息中结束掉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一名学生管理工作者,在适当的时候倾听学生的倾诉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不要自己一直说,让学生多说多倾诉,学生会觉得辅导员重视他们的感受,所以以后会更多的根辅导员沟通,解决他们思想上的疑惑。
4.挖掘优点,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成功教育理论认为,人人都可以成功,成功教育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从学生的立足点出发,发现每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鼓励他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不足,满怀信心不断争取成功,发挥自己的潜能。
5.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体系
针对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院级设立专业的人员,然后对系里的辅导员进行培训。在系里成立咨询小组,让部分问题学生通过系里的小组就可以得到排解,然后以各班为单位成立班级小组,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状况,一旦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开导并上报等。
6.做好职业规划
增加学生的就业指导课,对未来的职业能够做出简单的规划,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生不同的性格及适应能力订立一个短期的目标,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尽量减少他们对社会的无知和对自己前途的悲观、茫然。让他们了解自己上大学的目的,比如未来的人脉关系、自己的全面素质的完善等。让他们在学校期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走出自我,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形成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
中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九
【关键词】中小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教育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018-02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新时期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一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
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自我认知和社会实践体验,形成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较为稳定的特殊素质。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由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因素组成的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思想素质,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素质是思想素质在政治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道德素质则是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具体表现。心理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心理基础。
二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成体系地对中小学生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其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因此,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思想素质教育
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政治素质教育
政治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的政治信念;形成忠诚、求真、正直、奉公和开明的政治品质;提高学生的政治辨别能力、政治敏锐性以及正确处理各种政治问题的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提高认识、理解、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的水平。
3.道德素质教育
“德”是人才素质的内动力。道德素质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低要求——“修身”,从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教育入手;第二层次是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这是处理个人与国家、与集体、与他人关系时必须遵守的原则;第三层次是最高要求——“树立共产主义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必备的精神。
4.心理素质教育
主要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咨询等活动,积极化解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同时,使中小学生形成正常的思维、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良好的性格和气质、广泛的兴趣和顽强的意志等心理品质。
三 新时期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
1.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缪克成在《德育新论》中指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思想上(心理上)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道德要求转化为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品德的社会活动。”因此,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表现出爱学生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美,同学间的友谊表现出纯真感情之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完善个性。
第三,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通过对中小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学会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使个性趋向完善和成熟。
2.思想道德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道德教育对中小学生的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通过对中小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他们把个人的抱负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也有利于良好的学风、学习环境的建设,从而保证教学目的的完成。
3.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和谐社会是在“‘以人为本’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思想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构建和谐社会,德育为先。加强和重视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力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缪克成。德育新论[M].上海:百家出版社,199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教育礼仪 篇十
1.传承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之形象。礼仪通常是对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的统称。我国自古就有重视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礼仪就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苟子把礼与法相提并论:“礼仪者,治之始也”。管子则把礼仪视为立国的精神之本:“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些精辟的论述把礼仪的重要作用揭示得淋漓尽致。
2.新时期对礼仪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速度惊人,国民经济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国民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民的文明素养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上升为时代要求。教育对于提升国民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素质教育是中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的教育,不仅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包括思想品德、体质体能、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文明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会做人最基本的素质教育,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礼仪通常是对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的统称。礼仪关注细节,从人们最基本的行为人手,教会人们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是社会文明有序的重要基础。礼仪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培养有文化有素质一代新人的需要。
3.新课改下推进礼仪教育。在20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笔者认为中小学德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有许多不足,如脱离中小学生实际,口号式的东西较多,抽象的大道理较多,而实质性、基础性、实践性的教育则太少,特别是文明礼仪等的基础道德教育则更少。因而在不少青少年中出现了如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勤劳俭朴、热爱劳动等意识十分淡薄的现象,这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简要分析
现实社会中,青少年中出现的文明礼仪观念淡薄其原因不外乎下列几方面:
1.学校礼仪教育观念淡薄,对文明礼仪教育不够重视。加强礼貌教育,普及礼仪观念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学校是传播文明礼貌的重要场所,在普及礼仪知识、增强伦理教育、传播现代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实际上,学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削弱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对德育的内容理解狭隘,把礼仪教育排斥在外。另外,学校教育方法简单单一,教育形式机械,措施不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青少年的礼仪观念。
2.家庭教育失误,严重影响了儿童品德的发展。家庭教育主要来自良好的家庭风气和正确的教养观念。只有具备了高尚、健康、和谐的家庭风气,才有可能培养出品德健全、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的孩子。这取决于家长本身的文化素质,也取决于为人父母教育孩子的准则和做法。如有些家长听不进别人说自己的孩子一个“不”字,不让自己的孩子吃半点“亏”。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迁就溺爱,平时什么也不让孩子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也不抵制,养成了孩子的自私任性、不善团结、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
3.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如拜金主义、自私自利观念等也会影响小学生的礼仪观念。纵观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发现孩子在接触社会前,语言文明,举止优雅,上街不仅不乱扔垃圾,还能主动将别人遗弃的垃圾捡起丢进垃圾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他们看到的是许多不文明的行为和习惯,孩子们不能独善其身,自然就“出污泥而被染”了。
三、实施礼仪教育的策略探索
1.建设学校教育主阵地,落实礼仪教育内容。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园地,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任。这里的“有道德”也应包括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等这一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如果学校忽视礼仪教育,社会必然会形成“物质富有,精神贫乏”的畸形,出现“道德危机”。因此学校应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使他们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做到举止美、语言美、外表美、心灵美,这必将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学校德育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应坚持从礼仪教育人手抓德育工作,并把其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抓得具体,抓得实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那么将会极大地提高学校德育_T作的实效性。
2.抓好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礼仪教育氛围。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在礼仪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新闻媒介和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介应大力宣传文明礼仪的典型人物及其事迹,刊登一些有关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各种评优活动中,应突出文明礼仪的要求。学校广播站可以增设“礼仪教育”的广播专栏,大力宣传礼仪教育,也可以通过演讲比赛、作文竞赛或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礼仪教育。甘肃省兰州炼油化工总厂中小学总校第一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在营造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收效明显。其做法如下:一是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突出了文明礼仪教育,以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扬文明观念;二是每学期我校都举行“文明礼仪规范班”评比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行为受到其他同学的监督,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平。三是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榜样的教育力量。在活动中,广大同学结合实际,从身边找出了一大批在学习、劳动及尊敬师长等方面的先进典范,并根据自身实际细致剖l校长祝窗析了自己存在的不足。通过活动的开展,广大同学受到身边同学先进事迹的感染、熏陶、影响,思想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3.注重学科教学中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使礼仪内容深入学生心灵深处。我校把课堂教学作为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研活动中同一学科教师采取集体备课,把每堂课教学内容的德育渗透内容做了认真发掘,使课堂教学不仅完成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目标,还完成了德育教育目标。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寓于学生主体活动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凋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活跃、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接受了文明礼仪教育。另外,每一个教师都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辅导员,非常注重教师的模范作用。教师不论是上课还是自由活动时间,每个教师都能从自身仪表、语言举止、文明诚信、热爱劳动等方面影响、熏陶着学生,在教师的以身示范作用下,学生的言谈举止等也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培训师技能修炼 篇十一
关键词:校企合作 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 实践 思考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从2009年开始开展校企合作,建设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合作培养订单式维修工程师人才。苏宁电器在学院举办“苏宁维修工程师班”,简称“苏宁”班。“苏宁”班招生对象主要面向我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从2008级、2009级连续招收了2届。学员利用双休日、节假日,通过为期一年的专业培训和校外实践锻炼,完成“苏宁班”的培训课程学习与技能训练,第三年在苏宁电器顶岗实习,经考核合格后,被录用为苏宁电器售后维修工程师,在苏宁电器就业。与苏宁电器合作建设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成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校企双方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建设,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成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苏宁电器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有专人负责安排校外实训基地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与企业协调、解决学生顶岗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给予宏观指导。校企双方共同派人参加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定期开展合作交流,构建合作发展规划,并在此框架内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及时了解双方需求,在生产、教学、科研、培养等方面开展更广泛、长期、稳定、密切的合作。系部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专业教研室在系部领导下积极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有专门的教师具体负责学生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作。
二、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
校企双方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中,明确学校在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苏宁电器负责提供工作站场地,每年学校选派3至5人到教师工作站工作。结合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安排,苏宁电器负责对教师工作站的实践岗位、实践时间和实践地点进行安排,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要求。选派素质高、业务精的员工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教师根据苏宁电器分配的工作任务,有计划的进行实践锻炼。在教师工作站阶段性实践活动结束后,苏宁电器对教师实践的表现和成效进行评价并反馈至学校。教师工作站的教师,根据苏宁电器行业的特点,在五一、暑期、十一、元旦期间,对到苏宁电器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和管理。教师在教师工作站阶段性实践活动结束后,进行实践锻炼总结,把实践活动的收获和改进建议及时反馈给苏宁电器。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校外实训基地发挥其功能的必备条件,教师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实训指导水平、快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直接保证。现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少实践经验,课堂教学讲书本理论较多,讲实际应用较少,又不全面了解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情况,难以指导好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论文,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寻训基地为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密切合作,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院支持专业教师按计划定期到苏宁电器各部门进行实践锻炼,在实际工作场景中通过参与生产和技术服务等实践,了解新工艺,学习新技术。在科技研发推广和技术服务中,积累实践经验,充实专业知识,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锻炼,这是提高高职院校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促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苏宁班”人才培养质量,我们确定了研究课题,成立了课题组,召开了课题研究小组会议,确定研究计划,进行了分工,明确了课题组成员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积极进行课题申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校企合作培养售后维修工程师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成功获得立项,课题组按计划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争取取得好的经验和成果,促进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
目前社会上从事家电维修的人员水平参次不齐,很多维修人员是临时招聘来的,缺乏系统的培训。售后服务、维修工程师已成社会紧缺人才,需求量非常大。与苏宁电器合作建立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设备和场地优势,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开展,订单培养社会紧缺的售后维修工程师人才。企业有最新的市场信息,合作双方根据市场新信息,以就业为导向,共同研究、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聚集着一大批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正是通过他们提供给市场,为顾客服务。企业以生产车间、场地、设施、设备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可以经常到实习基地实习锻炼,包括毕业前的综合实习,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条件。与苏宁电器合作共建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苏宁电器进校办维修工程师班,派专家和技术人员给学生授课,学生到苏宁电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毕业后在苏宁电器就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人才培养,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五、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组织实施办法》、《校外实践训练考核办法》、《学生参加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以制度建设,促进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制度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搭建一个可操作的平台,为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和运行的有序化提供保障。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宁电器开展校企合作,建设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培养订单式维修工程师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将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认真解决,创新校企合作的新路子,促进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以需促学,学以致用,为企业培养真正留得住、用得上、上手快、素质高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邵秋平 刘标 从教育和科技创新谈校企合作的意义和模式。安徽科技,2003年第3期。
[2]姜大源 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4~25。
[3]刘翠兰 张金福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中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十二
一、“德困生”转化工作的意义
转化“德困生”是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要求,是建设班集体的需要。首先,班集体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个体的积极行动来实现。在好的班集体中,学生的集体目标是为大家所认可并为之奋斗的;但是,“德困生”的言行常常阻碍目标的实现。“德困生”的存在不利于树立榜样。在一个班集体里,榜样就是学生前进的方向,榜样的言行可以直接规范大多数学生的言行。但是,一旦出现几个“德困生”联合起来,对榜样进行打击,则榜样不仅难以发挥作用,而且自身感到无所适从。其次,“德困生”的导向作用。“德困生”并不是各个方面都比别的学生差,相反,他们常常在某一方面还会是优生。如果不及时转化,任其发展下去,“德困生”一旦养成不良习惯,甚至在一个班级或一所学校形成一定“气候”,后果将不堪设想。“德困生”的转化工作虽然有社会力量、家长的帮助,但是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学校。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实际上是党和人民要求的反映。学生的品行形成不是先天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中出现了“德困生”,这是正常的现象。
二、转化“德困生”的策略
(一)深入了解“德困生”的心理特征。
要教育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对于学生的了解是否全面深入。只有了解了“德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德困生”生活的环境以及“德困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理论,“德困生”的一般心理特征,表现为如下矛盾状态:
1.自尊和得不到自尊的矛盾。“德困生”和一般学生相比,具有社会性较早介入的特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熟”。他们不只不能容忍教师当众批评训斥,即使一句不恰当的话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感情冲动。
2.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德困生”有好胜心,这说明他们有上进心的基础,但由于他们学习基础太差,道德认识水平低下,一时取得不了胜利。于是他们便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在不良行为上出风头,来满足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对于这种矛盾心理,班主任要实时引导学生发展道德认识能力,锻炼他们的毅力,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表现自己。
3.有上进心的愿望和意志薄弱的矛盾。“德困生”同样有改变现状和急切上进的心理。即使对前途失去了信心的学生也往往有改好的念头。特别是在外界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情况下,比如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或换了班主任,或自己做了一件较有影响的好事而受到表扬的时候,他们常常有改过自新的愿望和表示。
(二)确立“德困生”也能成才的坚强信念。
“德困生”是相对的,在“德困生”中同样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这已被古今中外的事实所证明。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尽人皆知的“德困生”,教师常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后来他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只要教育得法,持之以恒,“德困生”就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社会上每个人都是人才,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应有各自的工作位置。教育者的重要任务在于能帮助学生找到在社会中属于自己的位置。
(三)善于捕捉“德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德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正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办失学儿童教养院的时候,就非常善于和肯定那些流浪儿童的优点和积极因素。他始终认为,就是那些被学校开除的,非常难以教育的青少年,如果被安置在有正常秩序的环境里,也会变得很好。如果我们把“德困生”看作是未经雕琢的璞玉,那么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它挖掘出来,琢去那些掩盖着它原来光辉的杂质,使它重放光芒。
1.要相信他们身上也有积极因素。“德困生”的缺点错误是明显的,而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则往往是少而微、隐而藏的。有一位班主任说过,要在“德困生”身上寻找积极因素,就是要有点绣花姑娘的功夫,老婆婆的心肠。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在挖掘“德困生”的积极因素时,不仅要下一番功夫,而且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
2.要慎重对待、牢牢抓住他们表现出来的积极因素。“德困生”的积极因素是微弱的,也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是兴趣、爱好和特长,也可以是见贤思齐的心情,还可以是自身优点的偶然出现等,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积极因素。在“德困生”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任何一点上进的要求,不论其动机如何,都要抓住它,使它由小变大。
3.要善于发现“德困生”的种种进步。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以爱为先导,使“德困生”不断进步。但有时大量的转化工作换得的却是“德困生”“比以前还落后了”的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往往是由于班主任还未掌握转化”德困生”的技巧。例如,我校有两个”德困生”已有一段时间未打架了,但有一次为了争夺一个篮球,互不相让,最后挥拳而上,打起架来,事后,他们便来找我评理,我听完了他们的自辩后,深思了一会,说:“你们两人都有进步。”两个“德困生”都愣住了。心想打架怎么还说有进步了?我说出了两点理由:“第一,你们这次争的是篮球,说明你们对锻炼身体有兴趣,开始有了正当爱好,不像过去那样,非要打个你死我活,也是一点进步。第二,你们找我评理,说明愿意服从真理,不是像过去那样我的话听不进去。”两个学生听完后,没有再提出比高低的要求,手拉手地走了。
(四)要创造“德困生”转化的各种条件,促成转化。
“德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只是“德困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的起点,要使这个起点变成立足点,并成长壮大,还必须创造各种条件。
1.培养”德困生”的积极因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广泛的兴趣是一个人求知欲旺盛的表现。“德困生”的兴趣与一般的学生相比较有所不同。“德困生”的兴趣是以直接兴趣为主,稳定性、效能性低,这种特点决定了“德困生”的兴趣很容易被低级下流的不健康的东西所感染,教育不好,易走邪路。所以培养和激发“德困生”的积极兴趣是促成转化的首要条件。
2.帮助“德困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德困生”绝大多数学习成绩差,对于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转化”德困生”首要的是改变他们学习落后的状态,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满足他们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较强的上进心。那就是说,只有通过耐心帮助,使他们看见自己学习上的进步,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他们旺盛的精力才能有正当的归宿,也才能彻底摆脱周围的不良影响,对思想品德的进一步转化才有比较坚实的基础。
3.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热爱学生,特别要热爱那些“德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德困生”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4.要发挥集体力量,争取多方支持。做”德困生”的工作,光靠班主任一人奋战,难免力薄势单。因此,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和发挥班级中各种力量,还要主动争取社会、家庭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以促进“德困生”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在校外,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德困生”之所以成了问题学生,一般都和家长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或教育不得法等因素有关。因此,为了教育、转化“德困生”,班主任需要做好家长工作,使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子女,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班主任还要和社区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共同研究教育“德困生”的问题。
(五)要有爱心、耐心、信心。
1.用爱温暖学生。学生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每个人都应该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随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德困生”,让他们深深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同时我还要求他们也能以一个全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放下思想包袱,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我首先用爱,让这些“问题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也使他们从心里接纳了我。
2.耐心的说服教育。“德困生”具有自卑、胆怯、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的心理。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在刚刚接触他们的时候,我没有因学生犯过的错误而过多地批评、责骂他们。而是宽容、接纳他们。首先帮助他们找出犯错误的原因,其次找心理原因,帮助他们分析坏习惯造成的影响,提出改正的办法,使他们主动反省,主动改正错误。
教育礼仪 篇十三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为恢复周礼,孔子身体力行,并周游列国,创办私学,进行礼仪教育。要求儿子“不学礼,无以立”;同时也要求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礼的重要性,注重培养人格,以私学的方式大力开展礼仪教育。
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经逐渐成为官学的教材,礼仪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举孝廉”的选官制度,该制度志在选拔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进入官场,为国效力。虽然在权力的演变中,察举多被垄断,世家大族互相吹捧,弄虚作假。但是它将礼仪间接的作为科举考核项目,促进礼仪教育的发展。
唐朝,太宗、高宗、玄宗在位时都很重视礼仪教育。唐太宗将《五经定本》、《五经正义》定为教材颁布天下。高宗朝,重新审定《五经正义》作为明经考试的标准。唐玄宗时期,玄宗两度亲临国学视察,并颁布《求儒学诏》,鼓励国民学习礼仪,修习经书,修身养性,怡养性情。礼仪教育给唐朝带来雍容大度、璀璨辉煌的文化成就。
宋明理学的发展,带来了礼仪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朱熹主导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并曾亲订洞规。《朱子白鹿洞教条》曰:“右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此来规范师生的言谈举止。
中国历史上的礼仪教育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礼仪教育从启蒙开始
中国古代,一向注重启蒙教育,礼仪教育更是如此。《礼记・保傅》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启蒙读物,并非单纯的识字读物,而是将礼仪的精神内容、形式行为,内化于字里行间,使儿童在识字的过程中,受到礼仪文化的熏陶,从小以礼正形、以礼修心。《三字经》凭其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富有教育意义的特点而广为流传。《千字文》中则有“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的要求。启蒙教育注重孩童的礼仪培养,朱熹《序》有云:“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之下,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从小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及五礼,培育有知识有文化、知书达理的人格。
(二)运用学规进行礼仪教育
中国古代的学校无论规模、等级、地域,都十分重视学规的制定。朱熹为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弟子职》、《圣谕广训》都明确规定师生的礼仪规范,但是其中有一特点:古代学规的内容详实,但不易于操作。
《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求学生知行合一,但是无法依此具体落实。《弟子职》中“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如果学生领悟能力不高,很难理解学规,也无法落实到具体行为,缺乏可操作性。
二、世界礼仪教育的对比与特点
世界礼仪教育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这里我们以英国、美国、韩国和日本为例,探讨东西方礼仪教育的情况对比与各自特点。
一、国际礼仪教育的一些共同点
礼仪教育不管在古今中外都是个一直延续的活动。尽管文化背景大不相同,但就礼仪教育来说,是有共同特征的:
1、都与自身文化具有极大关联性
英国的礼仪教育发展于基督教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的礼仪教育与美国的商业文化息息相关,韩国的礼仪教育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最为彻底的,而日本礼仪教育文化则融汇了古今东西的特点,体现了一种文化的糅合与再造。
2、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英美两国对儿童最初的礼仪教育都是在餐桌上完成的,父母会教导孩子吃饭要守规矩。在韩国,学校一般设有专门的礼仪室,以供学生学习和实践传统礼仪(比如茶道)。日本则是从小父母就会教导孩子一些简单的礼节,而一个日本人的一生都在对日本礼仪进行实践。
3、都强调循序渐进、逐渐渗透
西方反对强制灌输式的礼仪教育,注重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自己领悟到礼仪的真谛。在东方,礼仪教育大都是在一些繁琐的仪式中不断地观摩、演练中完成的。
4、都强调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三位一体”
礼仪教育少不了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三位一体”,即在礼仪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有机结合。家庭教育是礼仪教育的根基,完成了孩子的礼仪启蒙。学校教育是礼仪教育的通道,是礼仪教育的规范化阶段。社会是礼仪教育的熔炉,是检验和提升一个国家或个人文明程度的最佳场所。
三、各国礼仪教育之比较
(一)英国礼仪教育
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绅士教育”的思想,该主张成为英国礼仪教育的根基,主张培养符合资产阶级理想人格的绅士。在现代英国,这个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在家庭和学校中都有表现。
洛克指出,真正的绅士既要有上层阶级所应具备的道德修养,还要有资产阶级的实干精神,具有广博的知识才干以及强健的体魄。在培育绅士的过程中,礼仪教育必不可少。礼仪是绅士必备的品质,它使绅士懂得人情世故,是绅士周旋于上流社会的必备素养。洛克的礼仪教育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以内在修养为主要内容,二是以社交为主要承载。
第一,成为绅士,首先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礼仪训练。只有保持良好礼节修养,才能在人前显的得体。“谦恭有礼的态度既不会遮掩他们的才能,也不会减弱他们的理由的力度;反而可以使它们引人注目,使他们所说的话占尽风头。”第二,礼仪的本质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节,因此礼仪的外在表现必然是在家庭人伦或是社会交际上。英国文化是一种普世文化,这决定了其礼仪外在社交大于人伦。绅士在社交中,要有优美、有力量的动作,还要有优雅的方式和态度。且礼仪不能过于繁琐和不合时宜,那会使别人感到愚蠢和固执。
在教育方法上,英国的礼仪教育重视奖励和惩罚的运用。一般家庭中,5岁以下的孩子不准与大人(www.kuaihuida.com)同桌吃饭,不允许挑剔吃穿,必须懂礼貌,说话客气,不准欺负幼小,学会忍耐和自我克制。孩子的大哭大闹从来不会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同情,甚至会招来训斥。
(二)美国礼仪教育
美国礼仪文化源于英国,又结合实际形成了一种独特文化。在礼仪教育方面,美国人既以英式绅士为楷模,又比后者更简洁随意。这种美国的绅士,去除了英国绅士的繁文缛节,更注重社交的实用性。美国人抱着这种实用主义精神,用几百年从无到有创立了一个超级大国。这种实用主义也表现在了美国礼仪文化与教育中。
在实用主义指导下,平等成为美国社交礼仪的基础,具体体现在父子平等、长幼平等、上下级平等上。交往中,美国人尊称对方教授、将军,但绝不称呼官衔、职位,以免破坏了这种平等。另外,美国的社交礼仪也体现着商业社会的特征,如尊重私有财产和个人权益、推崇法治社会、倡导诚实守信等。美国礼仪教育有如下两个特点:
1、去阶级化。美国在平等原则的指导下,使绅士教育中的阶级性得到弱化。美国礼仪教育是一种公民教育,前者是后者的延伸。从宏观的公民知识,再具体到每一个人如何成为合格的公民。在公民教育中,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其中的方方面面。
2、与现代商业文明相结合。在美国礼仪教育的实践中,美国的商业文化也深深渗透其中。一些与商业活动相关的社交礼仪,如餐桌礼仪、称呼礼仪等很早就教给小孩,并在实践中不断练习。
(三)韩国礼仪教育
韩国是儒家文化圈中最儒家化的国家。自儒学传入后,深深影响了其国民精神、伦理关系和生活秩序。当代,因为国家人民的重视,韩国传统文化大量保留了下来。比如至今保留了成均馆的释奠礼,其仪式完全遵从古代的习惯。在家庭伦理中儒家影响更是随处可见。如在春节时,家族中的人都要赶到长子家,参加供奉祖先的“茶礼仪式”。
韩国的礼仪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最明显的。儿童从小就要受到来自家庭的传统伦理道德的熏陶。韩国特别重视孝道的培养,通过家庭礼仪、“忠孝教育”讲座等来进行孝道教育。在学校,韩国有完整的礼仪教育体系。从小学到初中设有道德课,高中设有伦理课,大学中设有必修的教养课。在社会,韩国是一个重视国民精神教育的国家,在全社会开展“秩序教育、亲切教育、清洁教育”。
韩国礼仪教育的特点。第一,韩国礼仪教育的重心在内在的道德,而不在外在技能和仪态行为的培养上。这跟英国绅士教育不同,后者的修养是通过长期技能学习和仪态训练得来的,是自外而内的;而韩国礼仪教育是通过培育优良品质去影响外在,是由内而外的。第二,韩国礼仪教育的着力点放在了伦理关系上。从家庭习俗到国民精神教育,无不是对一个国家伦理体系的有机调整,是对伦理关系的体现和维持,这不同于英美社交礼仪,是一种伦理道德礼仪文化。
(四)日本礼仪教育
日本礼仪文化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封建社会日本就将儒家伦理同武士道精神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明治维新后,欧化的日本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融合了西方的礼仪文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礼仪文化。
日本礼仪的特殊性源自于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吸收,这种包容与吸收使得日本礼仪文化同时具备东西方礼仪的特点。它既注重传统道德的培养,也注重举止的得体;既注重礼仪伦理上的重要性,也注重礼仪在社交上的应用。首先,日本属于儒家文化圈,日本礼仪也把道德放在核心位置。日本人的道德更多体现在个体服从整体而达到整体的和谐上,具体表现就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当今的日本人普遍敬业,这是武士道在日本当代的体现。日本人也注重外在的修养,做事要先想是否给别人添麻烦,平时交谈喜欢使用自谦的语言,这都得益于从小所受的礼仪教育。日本礼仪体现在伦理道德上主要表现在长幼有序、上下有秩的整体和谐上,前辈要关心体谅后辈,后辈要对前辈服从和尊敬。日本礼仪教育在社交中也有大量的应用。家长从小就教孩子说些简单的礼仪用语,并教孩子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小学礼仪是必修课,培养学生待人接物的礼仪。参加工作前需要接受岗前培训和礼仪训练,从衣着、鞠躬角度、讲电话的口气到怎样的带路和开门、如何与主管谈话等都有一定规矩。
四、中国当代礼仪教育的现状与启示
我们采取多种调查方法并结合社会认知和自身认知,对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做了相关的分析整理。
我们共投放了1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4份,问卷随机发放,学生占调查人数的多数。
首先,让我们从整体上看一下人们对于当今社会礼仪现状的大体认知:
(1)人们对当代中国礼仪素质水平的大体认知情况:
由图可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认为我国的礼仪素质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只有约百分之十的人对我国的礼仪素质水品持乐观态度。
(2)对于人们是否认为当今社会存在礼仪缺失现象:
由表可见,将近92.86%的人认为我国存在礼仪缺失现象。
可知,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的礼仪现状不容乐观。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仅仅局限于这种“不容乐观状态”的认知,却并没有深入了解这种缺失到底缺失在哪里、缺失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来面对这种缺失。我们小组的课题目的便是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并深入探讨礼仪教育的现状及未来。
1、缺失现象的具体表现
缺失现象表现在很多方面。在当今社会中,不文明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乱扔垃圾、闯红灯、公共场所衣着不整、随地吐痰等,在此,我们将这些不文明现象进行了简单分类:言语交谈、行为举止、心理思想、其它。对此,我们进行了集中率调查。
由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认为礼仪缺失现象在行为举止方面尤为突出。
这种礼仪缺失集中在行为举止方面是有一定原因的,一个人的外在仪态表现基本都是通过行为举止来实现的,因而,礼仪的缺失在行为举止方面的集中体现也是可以理解的。
2、缺失原因分析
要想探讨、改善礼仪缺失现象,便要清楚地知道礼仪缺失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我们先看一下调查结果:
在多数人看来,社会风气的影响是礼仪缺失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同时,我们通过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了解到,对于礼仪的培训、教育机构是没有相关搜索结果的,在诸多的分类中,并没有相关礼仪的统计和信息,政治、经济相关内容却占据了大部分!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身可以归结为教育一类,由此,调查结果所显示的礼仪缺失现象的最重要问题便是教育问题了。
那么,为什么人们更多的认为是教育影响了礼仪的缺失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人们对礼仪的了解来源: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两个重要的阶段,因为人们三观的形成及知识获取的时期基本都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而在学校和家庭中就免不了面对教育的问题,有人也将家庭视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因此,教育中对礼仪问题的缺失是社会中造成礼仪缺失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教育问题之外,社会风气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社会风气的改变是以我们个人的改变和国家态度的改变为前提的,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我们短时间内不能改变这种风气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方面下手来解决问题。
另外,个人的觉悟问题也是造成礼仪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下是调查结果:人们对自身礼仪情况的认知:
对他人礼仪情况的认知: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自身评价在良好及以上的百分比是74.4%,对身边人的礼仪水平评价在良好及以上的百分比是57.59%。对比这两个数值,人们对于自身的礼仪水平评价是高于对身边的他人的评价的,那么,如果将身边的他人换成全国范围内的他人呢?结合我们之前列出的人们对当代中国礼仪素质水平的大体认知情况的调查,人们认为我国礼仪素质水平在中上及高水平的人数仅占9.77%,而9.77%与74.4%的差距又是远远地高于57.59%和74.4%的差距的。也就是说,如果以一个人作为一个圆的圆心,那么离圆心越近,人们就认为礼仪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我们将人们这种对于礼仪水平的评价心态称之为“离心心态”,这种心态显然是不正确的,所以,人们自身的觉悟并不真切,对于礼仪的评价也是存在盲目的。由此,个人的觉悟不高也是导致当今社会礼仪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我国当今礼仪缺失现象的原因主要变现在三方面:一是教育的缺失;二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大环境下对礼仪的表面重视;三是个人的觉悟不够高。
3、如何面对礼仪缺失
前面说到,不同国家的礼仪教育都与本国的文化相联系,虽然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底蕴在大国政治和资本经济的入主之下渐消渐淡,但是我们仍旧脱离不了本源文化的影响,因而,若想在在当今社会重提礼仪教育便不能舍弃过去。同时,礼仪的全面缺失要求礼仪教育要做到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做到三位一体,因此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
(一)家庭
纵观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启蒙教育至关重要,对当今社会也有着极大地启示意义。启蒙,即开启蒙昧以明事理,要求我们紧抓家庭的启蒙教育。
家庭层面,我们可以恢复一些传统的礼仪文化,让人从小就生活在礼仪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是最好的礼仪教育。恢复传统的礼仪文化。一方面是从精神层面,每一个家庭从小对孩子进行“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念教育,让孩子从小重人伦、讲孝道。这种精神层面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榜样作用以及不断地教导。另一方面是具体行为方面,我们可以恢复一些传统的家族礼仪,这些家族礼仪大到传统的家族仪式(如冠礼、祭礼等),小到日常的传统礼仪守则(如见面礼、问候语等),都可以在筛选改良后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成为具体的礼仪行为,进一步形成我们的礼仪文化。
(二)学校
无论是英美的绅士教育还是日韩的伦理教育,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在当今中国,礼仪教育却在学校教育中踪迹难寻,故而需要学校礼仪教育的回归。
(1)建立一个完整的学校礼仪教育体制。
从幼教、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要设立礼仪必修课,教学内容可以从日常具体的礼仪行为一步步扩展至深层次的礼仪理论教育,使学生可以从小受到系统的礼仪教育。
同时,我们就该如何弘扬礼仪文化进行了调查:
由此可见,多数人对设置礼仪必修课是表示认可的。
(2)在学校的礼仪教育要重实践。
各阶段的学校都可以通过设立礼仪室、举办礼仪教育活动、制定校规等让学生学习、实践礼仪(传统的和现代的),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礼仪的认识,能够做到传统礼仪与现代商务礼仪的结合,礼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达到个人较高的礼仪修养和社会良好的礼仪风气。
(3)提高教师礼仪素质,从教师角度加强礼仪重视。
我们对教师礼仪状况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可见,老师对于礼仪的要求并不严格,那么又怎么来要求学生呢?从教师的角度来入手也是有可行性的。
(三)社会
要从社会方面来解决礼仪缺失现象,就必须大力弘扬礼仪文化,前文中对如何弘扬礼仪文化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也表明,礼仪文化的弘扬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我们这里不再赘述教育,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如何应对礼仪缺失现象。
(1)国家应重视礼仪,积极发展礼仪教育。
(2)大力宣传礼仪文化,充分利用国家的社会职能,与媒体做好协调。
(3)颁布相关礼仪指导规范,必要时可尝试将礼仪与法律相结合,以法促礼。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坚持不懈,一定可以再冠以“礼仪之邦”的荣誉屹立于世界。
[参考文献]
[1]白燕论美国实用主义的社会礼仪文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5):55-59.
[2]林瑶东西方国家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借鉴[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2):115-118.
[3]刘云略谈日本的礼仪教育[J].琼州学院学报,2010(2):123-125.
[4]牟兰家庭、学校、社会――礼仪教育不可缺少的三维空间[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3-78.
[5]肖光华洛克的礼仪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12-20.
[6]俞亚芹韩国重视礼仪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1):46-48.
[7]赵思源、万莉、卓艳辉、王双亚、张仁静、张秀梅、张孔雪、王道好唐朝的学校[R].
培训师技能修炼 篇十四
关键词: “双师素质”教师; 培养现状; 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4-0087-02
一、国外职业教育“双师”培养经验借鉴
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历了若干年的改革与发展,在职业教师的培养上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德国的职业教师培养状况。德国的职业教育较为发达,实行职业教育的时间较早,经验和改造使该国的职业教育的体制已经较为完善。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德国的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的双轨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其在“双师”培养方面的体制构成也有独到之处。德国职业教师的培养有三种形式:
1.常规过程。即在大学完成基本教育,在这期间需要选修职业教育和辅修专业,完成大学学业时需要参加职业学校的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后进入教育学院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教学理论。完成后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职业教师资格。
2.间接过程。一些学生可以在高职毕业后先工作一段时间,然后进入到大学进行学习,主要进修教育理论课程,参加常规的资格考试,进入职业教育学院。
3.直接过程。学生进入到综合大学,毕业后进入职业院校从事教师工作,但是在工作期间必须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而德国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继续教育的激励措施、操作办法、进修内容等,继续教育的制度较为完善。
(二)日本职业教师培养模式。在日本要成为职业学校的教师,需要先行获得职业教育的资格认证,具备从事教育的基本资格;然后需要参加严格的考试,才能获得职教的资格。日本教师的录用考试是每年一次,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进入教学岗位后,还要进行相应的进修。日本对相关的进修有着严格的规定,为了保证每位教师都可以获得进修机会,日本规定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直接对教师的进修统筹安排。在职教师的进修内容丰富多样,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修内容也不断扩展和变化,这种灵活的进修制度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
(三)澳大利亚的“双师”标准。澳大利亚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他的“双师”标准,第一个叫院校标准,所有老师必须具备“五证”:学历证、教师任职资格证、专业职务证、技能等级证、继续教育证。第二个叫行政标准,澳大利亚政府规定,高职学院的老师必须在企业工作三至五年,或者每年有一个月时间在企业见习。第三个标准是“学者”标准,就是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在澳大利亚一个高职学院的老师,三个方面达到标准要求,才具备资格任教,三个方面不够,就自己去锻炼。所以,对于老师的要求,澳大利亚的“双师”要求比我们国家不但标准明确,而且要求严格。
通过以上发达国家的职业教师培养模式可以看出,各国对职业教师的要求都很严格,一致认为高职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职业教师的培养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严格的制度保证其准入及继续教育,并且企业积极参与到了教师培训中,保证了教师的实践机会,增强了教师的实践能力。这些经验对于我国高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构建新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模式
怎样构建一支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我国高职教育中“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中诸多不完善的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下从六个方面对“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进行探讨和设计。
(一)教师培养分类管理,重点培养专业理论课和职业实践课“双师素质”。根据高职学院教学课程可以划分为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以及职业实践课程三种,因此对应的可以将高职院校的教师划分为基础理论课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师和职业实践课教师这三类。因此“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只能针对专业理论课和职业实践课教师,而不是对于所有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对专业和课程不加以区分的双师型培养方式,单一强调所有教学队伍“双师”,既不符合教育规律,也会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
(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时间周期。“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是有一定的时间周期的,正确地认识并遵循其规律,有利于合理地安排,有效地实现“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通过调查,近年来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师多为硕士研究生毕业,年龄在25-26岁,教育部对“双师”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中要求“双师素质”教师要具备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于是培养一名“双师素质”教师的最佳年龄应在28-35岁。新进硕士研究生应先投入到教学一线,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对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生涯进行人生感悟和体验。在有了3-5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在30-35岁时进入行业挂职锻炼,通过顶岗训练、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等多种形式,深入到与专业对应的部门,切实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这个过程也需要3-5年的时间,那么培养一名双师素质教师大致就需要6-10年的时间。所以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不是简单的参加个培训班,考取个资格证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地、系统地培养与实践,并且在具备了双师资格后,仍需要经常性的进行实践锻炼和学习,所以双师教师的培养和进修又是终身的。
(三)“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经费。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职院校升格而成,学校普遍底子差,而我国在教育投资方面一直具有“精英教育”的特点,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再加上各院校近年来大规模的新校区建设,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的经费普遍比较短缺,因此政府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资金方面应给予政策性倾斜。
目前,双师型教师普遍缺乏实践锻炼,主要原因是锻炼机会少,锻炼时间短。高职院校应鼓励30-35岁的专业课教师从事全脱产2-3年的实践学习,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将技术学到手,会灵活应用。虽然理工类双师教师与文史类双师教师的培养费用核算不尽相同,但大致来说都有直接的培训费、学费与设备、仪器等费用,以及除培训费外的一些间接费用,比如路费、餐费等。以每人每年2-3万元来计算培养费用的话,在取得双师资格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培养经费约为10万元。
(四)构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激励模式。由于当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双师教师培养中很难有效地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构建以人为本、公平合理、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搭建有利于教师能力和才华发挥的平台,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素质”教师,使得“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1.职称评审优先化。在我国没有专门高职教师职称评定的政策,其标准是比照普通高校教师,并且过于强调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而忽视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因此,对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审制度加以改革已势在必行,应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制订独立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在相同条件下,应优先对“双师素质”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2.科研经费有保障。高职院校应切实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可以专门设立“双师素质”教师科研奖励基金。加快优秀的“双师素质”教师脱颖而出,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展课题研究或相应的教学实践研究,特别是要对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和与企业结合的横向技术应用课题的“双师素质”教师给予政策性倾斜。这样一方面促进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丰富了教师的企业行业的生产、管理实际经验,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鼓励教师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教师通过学术交流,能更多的与同类型院校的教师分享经验与体会。各高职院校应每年为“双师素质”教师提供“专门的学术活动日期”,结合教师发展需求分批安排他们深入企业,社会一线学习,接受最先进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的发展信息,回校后与自己的教学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经验分享等。除此以外,还应安排各专业的“双师素质”教师积极参与全国性的学术研讨活动,定期为“双师素质”教师提供到兄弟院校或国内外协作院校访问交流的机会。
4.深入基层、深入企事业一线开展实践活动。尽管目前各高职院校关于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制度出台不少,但由于各方面原因,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实践锻炼的时间非常短暂。各高职院校应切实落实“双师素质”教师深入基层实践锻炼制度,要让双师型教师接受一线的实践,了解一线实践的需求并结合企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实践课程,能力培养工程,真正的将企业需求开发利用并传授给学生。
(五)“双师素质”教师的继续教育。目前国内各类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将“双师素质”当成了一次性或终身性的。即教师只要拥有“教师资格证书”的老师又取得了某种“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或原来拥有某种“专业技术证书”的老师又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都称为双师型教师,并且一劳永逸,终身使用。然而技术不断升级革新,新的标准也在不断出现,“双师素质”教师应掌握行业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根据行业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超前研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双师素质”教师要进行继续教育,一方面要进行动态鼓励,督促他们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及时自我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进修培训,增强校企合作,通过多渠道培养方式,不断增强双师素质教师的实践技能,促进其知识能力更新。
(六)建设专兼结合、结构优化的高职师资队伍。“双师素质”教师的素质能力要求除了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了解专业面向岗位的文化知识与技能。通过这一要求可以看出“双师素质”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包括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四方面。而现实中,受培养时间和个人能力的限制,双师素质教师的素质能力目标往往难以真正达到。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十五
认识到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就需要对症下药,积极分析现状、总结原因,然后切实的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品质,为打造高素质的健康心理人才而奠定基础。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不单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家庭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早的了解小学生心理,引导其树立健康的心理标准,为推动学生心理健康而努力。
1.1自身发展的需要
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正确认识自我的过程,是为其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基石,是其以后踏入社会的基础。如果能够在学生时代及时、尽早的了解其心理健康程度,并能够进行有效、恰当的引导,必然能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适时的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能够帮助学生尽早的摆脱一些错误心理知识的诱导,提高其认知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其自身的发展。
1.2家庭教育的需要
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第一步,是学生进入学校和社会的前提。学生的心理健康课,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家庭教育的延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切实的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如年龄、性格、认知能力和心理接收程度等,制定出符合其自身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最终,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性提升。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切实的与父母一道,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顺利施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
1.3社会进步的需要
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课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深入改革正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心理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小学生作为未来时代的主流,其心理健康程度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教育环节,一定要从大处着眼,具有大局观,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教育主体的一部分主抓起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断的适应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自我改革,引导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提升,保证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实现学生心理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推进社会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2.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