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优秀10篇)10-18-37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这10篇学校教学管理论文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学校管理论文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一

摘要:

教学工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要提高质量必须靠管理,教学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它由多个要素构成,要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也要靠管理。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对教和学的众多环节实行控制,取得效益还要靠管理。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想搞好教学管理,必须认真探索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之路,几年来我们在教学管理的科学化道路上进行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管理方法。

关键词:

教学管理;素质教育;管理意识

一、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

在教学管理中必须树立质量中心观念和全面管理观念,因为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的目的,也是教学管理追求的目标,还是检验教学管理效果的标准,所以质量应该成为管理的中心。而质量的提高又必须通过全面管理来实现。质量是教学各项工作的综合效果的表现,离开了全面的管理,就不可能有质量的提高。因此,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应该成为教学管理的一大原则。

1.教师素质提高

重点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业务功,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现代教学的理论修养,并且应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一是抓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以便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他们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都上一个新台阶,以适应现代化教学高要求的需要。我们特别重视骨干教师的外出考察和参加高层次的研讨交流活动。我们认为这是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重要途径。二是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教育理论贫乏,教育思想陈旧是我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理论的再学习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我们把教育理论的学习规定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指定学习书目,安排时间,并制定了检查措施。为了推动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我们还请教育科研部门专家开设系列讲座,举行专题研讨,集中解决一些教育思想的突出问题。另外还请各方面的人士来校传递科技方面、改革开放方面、教学改革方面国内外的各种信息,活跃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三是开展教学经验总结活动。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是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总结是提高的途径。因此,我们把总结规定为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把每人每学年撰写一篇论文作为制度贯彻执行,并把论文作为教师教学成果的组成部分,认真评选、奖励并记入本人的教学档案,同教学成绩一样成为教师职务评定、评选和提干的依据。对教师队伍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教学环节的管理

教学诸环节的管理中我们突出了课堂教学的环节。对课堂效益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来自教学的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深化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探讨共同问题的解决,探索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新的教学途径。而举行各种公开课是开展这种研讨和探索的极好形式。目的是实现课堂教学研究的群众化,把全体教师都吸引到教学改革的研究中来。这三个层次的公开课均实行一课一研讨的办法,就是每次公开课后要有不同形式的研討会。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学校和其它的职能部门一样,也有不同的科室组成,由于工作重点和性质的不同,各个科室都应有不同的制度对其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只有这样,各个部门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从而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所以,我们在修定制度时要顾及全面,对各个方面的制度都要进行修定。

2.针对性原则

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必须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要认真分析出工作中那些不良现象产生的根源,审视寻找出原有制度中存在的缺憾和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修订。

3.长期性原则

作为制度,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我们在修定制度时,既要着眼于现在,也要放眼于未来,使之能在较长的时期内发挥作用,让它成为全体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则和准绳,起到稳定军心和局势的作用,我们不能信口乌鸦,更不能朝令夕改。

4.人性化原则

我校老师平均年龄偏大,大部分已步入中年,这一时期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较重,且身体也进入了亚健康状态,再加上我校女教师很多以及她们独有的生理现象这个现实,所以,我们在修订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不误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想老师之所想,力所能及地为老师解决些实际问题,形成条文,列为制度,努力体现制度的人性化。

三、转变与提升教师的管理意识

提到教学质量,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等领导的任务,与其他人没有关系,一般教师只要每天按时上好课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小学教育教学在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实不然,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桥梁,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管理者。

一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技术设备的管理等,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直接来源。二是教师在讲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测试等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参与者。

四、构建和谐、进步、民主的教学环境

和谐、进步、民主的教学环境是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要使教学环境一直处于一种良好、平稳的发展状态,要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构建,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良好条件,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营造心情舒畅的环境。一是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为教师构建舒适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校教职工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二是学校应根据每个学科适时地增添教学器材,逐渐地改善教学器材、教学设备,使器材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三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维持、优良作班级风的形成等,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等,为学生创设优美、安静、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有效管理。

总之,教育教学管理,不仅仅要制定合理、科学、规范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从情感上分析和思考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为师生提供和谐、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增强师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二

高等学校泛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在我国,一般情况下高校的概念等同于大学。如果说教学工作是大学所有工作的核心,那么教学管理就是大学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制度、手段,使教学相关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目标的过程,它是教学秩序正常运行强有力的保证。常规的教学管理活动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状态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以及各学科、各专业、课程、实验室、教学中心、教学基地、教学队伍、各类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相关基本建设管理,以及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管理。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入和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在今后十几年内,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大学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改革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为何目前越来越迫切的需要进行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呢?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力保障,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学生是目前高等学校都在实践和研究的问题,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就需要在教学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要求。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高等教育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发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外部环境来看,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社会化、国际化、民主化、信息化等一系列变化趋势。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阶段发展到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大众化不单是一种量的描述,而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整体的考察和说明,高等教育大众化直接导致了教育主体、结构、目标、功能、内容、形式、方法、评价等各方面内容的多样化。如果把当年的精英化教育比作象牙塔,那么现在的大众化教育则更像服务站,它让曾经独立的大学与产业、工业、市场、商业、用户等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大学本身的发展已经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大学内部也产生了诸如就业、财政、商业化等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的传统大学也出现了国际化的趋势,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讲授标准等都与国际接轨。从高等教育内部环境看,近年来大家对教育的本质从工具论走向人本论,教学的本质也从教本位转变为学本位,教学内容上开始由传授论转向协商对话论。以上变化必然导致教学管理需要从过去的行政主义的论调转变为服务、保障论,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管理以管理者为中心,强调统一要求,内容僵化,重在控制。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高等教育的创新环境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高等教育办学环境,我们需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僵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传统的计划式、指令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未来变化。

高校工作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如何能够通过新的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来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是每所高校都应该追求解决的问题。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建立一个能够顺畅运行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是完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各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保证。通过总结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几年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的经验,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事情,需要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学生部门的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将学生工作部门纳入到创新教学体系中,把学生的科创活动作为创新教学的组成部分。学生工作部门和专业指导教师共同组织实施创新知识与方法讲座、创新成果展示汇报会和大学生科创活动等。创新教学体系中,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部门与部门之间,教师与学工人员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协调配合。如此,可以构建一个覆盖大学教育各个阶段的学生科技竞赛与专业教学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学生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结合的创新教学体系。

本科生创新教学体系的建立实施,需要学校教学管理方式改革创新的支持,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实施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能很好的为这一教学体系提供制度保障,燕山大学也已经在三个学院进行了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试点,预计2016年会扩大试点范围或全面铺开。校院二级管理后,高等学校的管理重心由学校各职能部门下移至二级学院,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管理潜力。学院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和基本单位,其在教学管理的理念更新、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方法及运作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如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管理效率低下、师生课堂氛围混乱等[1]。我们必须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勇于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才能使大学的教学管理方法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的需求,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变革方向,用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保驾护航。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三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校的教学管理也面临信息化建设的难题,而教学管理又是学校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培养新时代高新人才的关键,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一些思考,以促进学校管理的创新改革。

关键词:

教学管理;更新观念;信息资源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面对新兴技术中比较突出的信息技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对教育系统实行改革与创新,使学校教学管理真正实现信息化与现代化,为我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定义

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即在现代先进教育的思想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运用其管理理论与方法,在充分考虑外界因素的条件下,对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重新组织、配置、协调、控制,从而快速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教学管理信息化:其一是教学管理内容,其内容包含了教学管理制度、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其二是教学管理手段,包括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

二、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1.更新观念,营造重视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的氛围

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仅需要教育局领导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还需要各部门的全力配合、积极参与。除了要保证资金外,还需要保证软件的适用度与便捷性,同时还要对软件进行定期升级与维护,保证系统软件的安全使用。

2.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管理

学校信息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是整个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其中信息资源包括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教师信息、课表信息、活动信息等等。这些资源信息涉及面很广,可以说是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所以,必须要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安全性与完整性,必要时刻要对数据资料进行备份。

3.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队伍的建设

教学管理的建设不仅取决于以上几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也很重要,政府和学校不仅要引进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综合人才,还需要对学校已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靠性。

知识经济化和信息化时代对学校教学管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是各位教育界同行在思索的,各部门、各环节都应该相互协作,保证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高福成。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四

卡耐基指出:“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放在教育中就是赏识,赞赏属于精神食粮,人性中最深切的素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对事理的接受方式,但共通的一点就是他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鼓励和认可。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以此强化学生的优点,弱化学生的缺点。这个手段就是赏识教育,它是学校教育中让学生能够努力进步的动力火车。

一、认知赏识教育及理论依据

赏识教育,笔者认为是把赏识的交际手段运用到教学教育中,是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的教育管理方法。通过鼓励与赞扬,来教会他们与外界健康互动,形成自信的人格。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其中的尊重需要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前者是人的自尊,后者是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也提出了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信任,能激发学生的进取,从而形成正向成就。教师要运用这些原理,在教育中用语言、行为表达对学生期望和赏识,从而产生正向影响。

二、进行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学校学生绝大部分为初中起点,兼有部分高考落榜生,学习习惯并不是很好,甚至在课堂上都无法集中注意力。他们既有一般高中生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的个性,他们正值青春发育的高峰期,正处在心理发展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个人意识开始进入自我发展、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阶段。因此他们相当在意自我的形象,在意他人的评价。然而在学业上底子相对较薄,缺乏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所以存在自卑心理。从而会想要躲避,感觉前途渺茫,缺乏学习信心和热情,但是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需求又日益强烈。所以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在教学管理中是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一种极好方法。

三、实施赏识教育的具体方法

1.走近学生的生活,发现优点

无论是哪个学生,只要耐心寻找,就能发现其自身具有的长处。所以要亲身到学生中去,随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认可、表扬。例如笔者学校15汽修的一个男学生,上课话多又散漫。有一天他突然问到笔者:“老师,老师打学生到底对不对?我真想揍那个老师!”笔者当时一愣,决定先倾听下他的诉说。于是,笔者便回答到:“不如先休息一下,利用这个时间说说老师打人的问题。”此时,几个学生纷纷举手要阐述自己的观点,笔者便让他们自由发言,用点头的动作体现“感同身受”,但未作正面回答。倾听后,笔者便反问了一句:“你说,你很想揍那个老师,你揍了吗?”他说,没有,学生不能打老师。笔者拍手鼓掌,学生们都很惊奇。笔者说,你很棒,你懂得忍耐,接下来就是心态的管理了。然后用西部牛仔的故事告诉他,忍耐是一种多了不起的品质。这个学生在后来的课上主动参与互动,在自评中他说:“连忍耐都可以,参与活动又有什么的。”

2.赏识教育强调正面强化,讲究分寸

现代西方教育都很重视对学生的肯定。他们认为,对于学生来说,骄傲也会使人进步,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和分寸。

(1)不要虚假赏识。赏识要发自内心,给予符合现实的证据,要让学生感到确实很自豪。当学生发现老师在故意讲好话,便会产生抵触情绪。

(2)不要笼统赏识。那种不着边际的空泛表扬并不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喜悦和激动效应。笔者发现,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单个的、有针对性点评中的赏识,是师生相处的技巧之一。本学期笔者教授的课程是一门素养课,日常评价答题完成时,要求学生要亲自把试卷交到笔者的手里。每交一份,笔者都会给予简单、真诚的评价。当时教室很安静,他们听自己的同时,也会比较别人。收完卷时,孩子们同样给了笔者掌声。赏识是一种认可,每个学生都有两面,认可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批评处罚是一种认可后的关注,所以批评处罚和赏识在教学管理中是配合使用的。职业学校课堂管理,不只是积累知识资本,还有学生的认同,赏识教育中的相互认同,只有认同才会有进步。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更是一项复杂的师生对弈,赏识教育的利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五

新的课程理念使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面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这些转变,就要求有一个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在当前大力提倡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和谐校园建设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学校和谐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学校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改革我们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中制约学校和谐发展的诸多因素,用和谐理念指导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消化各种矛盾,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构建具有指导、激励和导向功能的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给教学管理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进而激活教师的创造力,增强全体教师的凝聚力。

一、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较大的教学自由空间,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学常规管理者,一方面要注意纠正部分教师误认为备课、作业、辅导等教学常规可以弃而不要的看法,另一方面要在不断改进的同时,赋予教师以教学常规的自主权。应构建有助于激发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常规管理制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学科特点,学生实际从各方面查找资料,决定自己的教学设计。由于开放式的教学课堂上,很多因素是不可能事先设定的,学生的情况随时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机智地应对教学中的“意外”。而不应是模仿他人,迷信权威,对于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要具体分析,寻求对策,大胆创新。“只有开放型的教师才能带出开放型的学生”,鼓励教师努力构建开放、民主、充满活力的课堂,体现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共同探究、设计、体验、交流以及相互之间检查等,使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得知识。课后作业应转向开放性和探究性,为之赋予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既不能加重学生负担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

二、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研究制度。

新课程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在要求教师应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同时,学校的教研活动应把重心指向课堂,以其为突破口转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校本教研。课改要顺利推进,教师始终是重要的推动力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关键。教学管理者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至关重要,应积极从推进课改实验的需要和教师学习的需要出发,购置课改资料,研究论文,优秀案例等,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东西,深化、升华、创新、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学校定期开展新课改研讨,收集课改的“金点子”,征集教研论文。创造校本研究的条件和氛围。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学问题累积制度。要求教师结合教材、教法、学法的实际,及时累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或疑难问题,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或学科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一起讨论解决,也可争取上级教研人员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加强教师对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理解。还要注意“研”“训”结合,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并把教师的教研情况列入考核内容,使教师的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得到关注,从而使教师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教学管理者要作好“经验的移植和整合”,使教师能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具体地与学生经验相适应的操作行为。总之,学校应该建立鼓励教师教有创新、学生学有创见的教学制度,创造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发挥自身优势,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创造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三、建立教学反思制度

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鼓励创新的教育机制,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人员,更应该是“求实、求真、求新”的教学研究人员。基于这一点,教学管理中应要求教师把教学中的得失和喜、怒、哀、乐及时地记录下来,根据新课改的理念认真反思自己上过的每一节课,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的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学管理者应采取要求教师日反思,月总结,教研组周交流,教导处期中、期末展评等方式,使教师对自己的观念、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进行创造性劳动和超越自我。

四、切实加强教学管理的民主制度建设。

教学管理要在课改中发挥职能作用并形成特色,保持管理运作的畅通,就必须发挥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广大教师通过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另外,还可以通过教师会、家长会、学生干部会等,征询管理意见、建议,实施教学管理公开制,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教学管理上发挥积极作用,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意识,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工作,使管理形成特色并卓有成效。

五、建立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考评制度

在新课改实施中,教学管理者应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努力促使教师充分而自由、主动而生动、全面而独立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潜能。从关注人性发展和完善教师自我角度去考评,使教师主动参加考评、乐于参入考评,通过考评获得全面的发展;另外,构建多元化的考评模式,既要考评教学成绩,又要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考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心理历程,注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分析,促使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最后,在考评的形式上要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考评,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反馈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管理制度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观念和行为问题,为课程和教学改革保驾护航。它的重建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本身就需要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起来。经过我们近几年的不断改革、创新,我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更加贴近学校实际,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工作更加和谐、理性,学校纳入了良性发展的道路。近几年来,我校的教学工作成绩在县教育局督导评估中均名列前茅,得到领导、社会的好评。在2007年中考中,我校优秀生录取率名列全县第一名,统招生上线率稳居全县前列。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六

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班班通的普及,智慧校园如火如荼的在各地铺开,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层出不穷,新高考新课改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模式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无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要求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素质,科学有效的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借助网络工具,提升教学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增强其发展效果。

关键词:

网络环境;教学管理;改革措施

借助于网络环境,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教学方式,逐渐优化其发展体系,提升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打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提升其工作的可靠性。

一、切实加大投入,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AI

在网络环境下,学校教学管理人员需要科学应用各类信息技术,提升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发挥现代先进技术的作用,提升其工作质量。

第一,在学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中,学校管理人员需要建设学籍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网络,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籍进行管理,并融合综合管理学生入学信息、奖励信息与处分信息、军训信息等,提升数据信息管理的可靠性。在学生成绩管理中,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可借助网络中的任意终端,通过集成信息系统平台,自动生成学生考试成绩,并系统统计学生的考试情况,将其自动生成成绩表格等,提升教学管理工作质量。

第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教学计划系统。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将教务系统作为重要平台,针对教学流程等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并根据新高考的课程设置要求,开发设计符合学校实际的走班选课系统,并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课程,提升选课工作质量,并对子系统数据进行全面的管理。

第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要根据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建设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师管理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包括教师的职务信息、科研成果信息、论文及期刊等著作信息等,保证可以自动生成教师的基本信息。同时,还应该包含教师的课程计划、利用数据信息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全面的计算与总结,明确教师的工作量与教学水平,准确评估教师的教学情况,提升分析数据与统计数据的工作质量。

第四,学校教学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建设适合学校实际的排课管理系统,主要针对老师的排课情况进行统一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更具课程教学时空等,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修改,并对接到选课平台,合理优化课程设置与师资调配,及时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全面优化排课系统的使用体系。

第五,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要根据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建设适合学校实际的考务管理系统与试题管理系统。现代化网络教学管理方式,有利于教学管理人员对考务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试题选择中存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选择问题,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第六,学校教学、德育部门的管理人员要根据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建设适合学校的用户管理与信息交流平台。随着4g的覆盖跟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借助微信、手机登等渠道进行家校联系,获取学生在校的动态。因此,教学管理技术人员必要建立属于学校的专门网络平台。要求学生与老师、家长与老师、老师与学校在网络平台中开展信息交流与常见问题问答等活动,以便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与管理,提升现代化教学管理工作质量。

二、网络环境下教学管理方式的具体应用

在网络环境下,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科学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升信息教学技术的应用质量,发挥系统建设的作用。

第一,在网络环境中,学校需要引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等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信息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可以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科学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学习各类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第二,教学管理部门需要对教师进行阶段性的培训,使其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技能,提升教师的教学可靠性。首先,引导教师养成电子备课习惯,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要求与特点等,在网络系统中搜索各类教学资料,以此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在教师备课中,需要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制作完善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引导教师建设网络教学系统,要求教师将课堂讲解情况录制下来,并发布在网络系统中,保证学生在网络中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科学制定学习计划与学习进度控制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第三,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教学、德育部门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各类网络学习资源,在网络系统中形成交互界面,利用便捷的方式对其进行教学。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网络环境教学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保证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符合相关规定,逐渐提升网络环境下教学管理工作可靠性。对于学生管理工作面言,管理者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可以提升教學管理工作质量,优化其发展体系。

在网络环境下,教学管理人员必视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创新教学管理方式,建设个性化学生管理系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不断优化教学管理工作方式,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作用。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七

1.当先学校教学管理的普遍现状

当下众多学校都严抓管理,各个学校对其教学方法、课堂纪律、教学安排都有严格的要求,甚至不断更新、填充校园制度以加强管理,并希望借助管理方式的严肃细致来达成教育目标。但是在这样的严格管理中有些学校教学效果有时却因为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而备受非议。可见,在严格的教学管理下,依然存在很多原则上的问题需要我们发现。

1.1缺乏创新、不重视教学研究

在大多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效果做出要求,追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成绩,重视基础理论和现有理论的教学,而忽视了更深一步的教学研究。从学校角度来看,很多学校比起教师的科研成果更重视学生的实际成绩和课堂教学。从教师角度看,学校的忽视也造成了教师教学方法和内容懒于创新和缺乏上进心的局面,对教学研究漫不经心,很难融入深层次的教学领域中去,即便在研究中也照搬前人研究成果,没有脚踏实地地从现角度出发去进行针对性研究。不仅如此,在学校和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往往很少涉及探索性、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只为了考试而将教材中的内容灌输到学生闹钟,这会大大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

1.2学科教学与人文教学比例失调

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智力、能力以及人格统一的学生,但是从眼下的教学管理不难看出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要求远远大于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教师的教学精力也集中在知识学习上,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往往局限于“不出大事就可以”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对于现在的学生人格培养缺乏信心,认为现在的孩子“难管”,为了避免师生冲突而避开人文培养,这是一种客观的现实情况,主要与社会风气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考试、就业等生存压力下,教师更注重学生各学科的成绩,认为学校主要是学习的地方,而忽视了“教书”与“育人”的平衡,这种缺失体现了素质教育在落实中的不足。

1.3教学管理的前瞻性不足

教学管理也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前瞻性可以为教学管理带来新的方向,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也是实施教育的最主要基地,它肩负着保障学生未来成长和社会稳定发展的任务。但是很多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却没有从学生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发,只照顾眼前的既得利益,注重升学率和校园形象建设。尽管升学率和学校建设当然必不可少,但是如果过度追求这两点而牺牲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追逐效益和一时风光而迷失方向则是非常不可取的。在学校发展中没有长远的战略思想,发展速度和表面成效,不但不利于学校的前途,更影响到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对学生的长久发展和学校的威望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

1.4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是学校实行管理的依据,也是规范学校各部运行的依据所在,但是一些学校的管理制度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使教学管理失去了科学的制度指导。比如一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过于严格或者松散,前者虽然是在追求教学效率但是却给师生带来过重的压力,让本应该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变的沉闷。而后者虽然在解放学生的天性,但是却弱化了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职能。不仅如此,一些学校各个部分的管理制度发展不均衡,有些涉及学生成绩环节的建设随时在调整和更新,而诸如后勤等相关制度建设往往疏于管理,制度落实也草草了之,这直接导致学生校园生活的不便,无法保障学生学习的后勤工作。

2.如何调节学校教学管理

虽然学校教学管理在各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管理工作遇到了不可战胜的困难,相反为我们教学管理提供了一些启发,知道如何进行下一步校园建设,将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更加细致和完美,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多方合作调节教学思路

将教学思路和教学研究更深更广地发展,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教学研究的不断升华才能形成教学质量的质变。对此,学校可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深化课程改革,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取得突破性教研成果的教师进行鼓励。不仅如此,学校也定期组织对教师的培训,引进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为教师的教研工作提供保障,只有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并落实在课堂上,才能让教学成果突飞猛进。

2.2将素质教育落在教学管理的实处

在学校教学管理中,要本着素质教育的目的加强对师生的人文关怀。从学校内部来看,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全面关怀,解决教师教学的后顾之忧,让教师亲身体会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提高校园建设的人文性,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而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为学生服务的基本点出发进行管理,本着为学生未来着想的态度去对学生进行张弛有度的管理,不但要与学生做朋友,还要在课堂中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这样学校与教师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人格塑造的统一。

2.3制定教学管理战略方针

如何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学校是教学管理一直要思考的问题。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学校要从长远角度出发,面对眼前的利益进行理智的判断,和谐地处理好学校现阶段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关系。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将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统一起来,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避免将注意力集中在短期教学成果上。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中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以便能够应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

2.4研究建立本校教学制度

有一个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保障教学管理的效果。因此学校要认真对待制度的制定和调整,做到管理制度综合化、现代化和人文化。在综合化方面,管理制度不但要关系到教学常规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情况进行考察,更要完善奖罚制度,同时也要涉及后勤等容易被忽视的部门。所谓现代化,就是学校的管理制度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对保守的制度及时进行更替和调整并保持制度的人文特色。而人文化就是指在制定教学制度时,不要过于严肃,而要从师生角度出发,消除师生对制度的恐惧心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教学管理虽然是校园建设的重点,但是依然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集中精力去解决。为此我们要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丰富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遵循科学发展观,培养符合时代前进需求的、知识与品性兼具的优秀学生,推进学校教学管理的发展。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八

一、教学观念要更新

目前,一些活跃在小学教育一线的小学教师依然把教学质量管理视作为学校管理层的事。认为管理是学校领导层需要考虑的事,作为一名教师,上好课,带好班就已经完成任务了。这样的教学观念已经导致了小学教学管理上的滞后。管理学生的过程就是教学管理,上课时使用教学设备,响应校园文化建设等,这些都是教学管理的内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学活动安排是否合理公平,班级间活动是否能凝聚起学生集体荣誉感,校际比赛里,学生是否能踊跃参与,体现个人与班级间配合与协作,这些都是教学管理的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要更新应从读懂00后入手,学校是由班级组成的,教师则是班级管理的领头人。00后生长的环境如何,学生普遍喜欢阅读的书籍,从事的课外活动,对教师对父母对同学的观念意识,00后的兴趣爱好,了解了这些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活动。如多是独生子女的00后对于以往“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式生活没有太多概念,对于手机、平板、网络却熟练至极。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从00后熟悉的事物中入手,用学生关注的动漫形象作为教学活动道具,鼓励学生通过邮件,通过网络,通过班级主页进行心声表达。教师只有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中,才能用学生的思维体验一个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是否有趣,是否能真正让00后有所提高。

二、教学手段要丰富

教学管理最大的推动者是教师,做好教学管理则需要全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在进行小学教学管理时,要调动校园内各方面的力量,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到良好的教育氛围。00后的家长大部分都是接触新生事物较多的青年人,重视教育,重视进修,愿意响应学校发起的活动。利用校园网进行家校交流,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小学教学管理,如联系学校周边商场、公共领域等开展教学体验活动,让学生实打实地接触社会,体验社会。利用平等的交流机会建立起完善的教学监督管理制度,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意见,让家长来提出亲子教育项目的点子,并联合一切资源去实践,打下教育改革的群众基础。

三、教学环境要完善

教学环境是教学管理的基础。教学环境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两种。硬环境是指教学设施,校园建议,硬件配备,教学器材与教学场地等。这些是教学管理中重要的基础投入,也是决定一座学校硬实力的前提。软环境则是指为教职员工所提供的校园氛围,是否构建起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工作中是否能全身心投入,外界环境与社会的干扰是否能及时清除,学生与教师是否能在一个平等自由的校园环境里感受自身价值的提升。这些都属于教学软环境,也是决定学生核心竞争力,决定学校校风、学风的关键因素。制订合理的绩效考核系统,鼓励教师教学创新,为教师提供进修与培训的机会。合理制订教学管理目标,如以全局观为基础,在作业布置作业设计方面突出学校特色,重作业质量而非作业数量,体现各学科作业的均衡设计与灵活完成。只有发动起教师的主动性,带动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小学教学管理一呼百应,管好00后,教好00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教学管理时,应立足于00后的自身特点,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更新教学观念,扎根00后现实情况进行教学管理创新,才能读懂00后,管好00后。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九

1教学管理的意义

教学管理,是指对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管理。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工作能顺利达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工作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教学管理,是一门研究教学管理的本质、思想、内容、方法、特点及规律的科学学科,是研究“以教学为中心,以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为主线”的教学及其组织管理的客观规律与内在联系的学科。

2国内外对教学管理的研究

辽宁科技大学的杜会刚在《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理论探析》一文中提出教学管理要以人为本,并从两个方面对以人为本进行了阐释。

①以教师为本:老师是教务任务的实施者,引导者。这是坚持以教师为本的一个关键原因。而且坚持以教师为本,调动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服务。

②以学生为本:第一,学生是高校存在的客观依据,是学校生存之本。第二,高等教育的交易性要求学校要以学生为本。第三,学生的高校发展的根本。学校发展的基础就是学生,而学生也是和外界联系的一个途径。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晏存育、杨益梅在《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对精细化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措施。精细化管理强调责任分工明确,注重对细节的把握,具体来说就是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的办学需求,在遵循相应教学规定与原则的基础上,精心地组织精细化教学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进而完成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有序规划与指导。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沈丹萍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研究》一文中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①管理机制落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教学管理问题突出。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教学管理机制大部分还是承袭了原先的传统经验,机制落后。

②管理手段落后。当今的时代是数据的时代,教学管理中对于数据的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很多院校的系统管理软件都存在得不到及时更新而不能满足教育管理需要的情况,导致教学管理工作中漏洞百出。

③考核方式不合理。首先,在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上,存在着严重倾向于科研成果、比赛成绩,忽视教学质量的问题。其次,对行政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考核目标,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④管理队伍缺乏建设。目前的管理者普遍缺乏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一般都是在工作中通过传统的方式传承和总结经验,来进行教学管理实践。

3金都管理学院目前存在的教学管理问题

随着校企共同体的构建及日常教学合作的不断展开,许多新的情况也不断涌现,在日常教学管理中面临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现将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3.1教学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领取毕业证为导向。而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加强,企业不断渗入日常教学,其目标是以学生胜任企业工作为导向。两种教学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从而导致了教学目标不明确。

3.2考核手段有待改进

以金都管理学院的实训课程考核为例,实训课程考核是根据企业,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调查反馈信息,综合进行评定。这种考核方式有如下问题:

①考核指标单一,无法对不同的课程进行差异化评价,从而无法掌握各门课程具体情况。

②考核主体单一,侧重于教师对教学情况的考核,企业和学生的比重偏小,导致考核结果缺少科学性和真实性。

③考核目的本末倒置。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在实践中,变成了为了考核而考核,无法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

3.3沟通不畅

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由于学校和企业的天然差异,在校企共同体的构建中,会遇到各种沟通问题。

4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笔者认为可以做如下改进:

4.1明确教学目标

校企共同体的基础是学校、企业、学生三者共赢。教学目标不明确,会严重伤害到校企共同体的基础,因此,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笔者建议在充分了解学校、企业、学生的需求后,总结出共性,通过讨论,协商,得出一个三方都能接受的教学目标,并文字化,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4.2考核手段的改进

明确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笔者建议针对各个课程的实际情况,增加差异化的考核标准,提高企业和学生的评价权重。同时,为了打消教师,企业,学生的顾虑,可进行匿名考核,提高考核信息的准确性,为发现问题打好数据基础。

4.3沟通的关键则在于能否及时

因为只有我们正确完整地掌握信息,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与沟通。由于学校和企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常常会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因此,笔者建议建立一个共同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及时,有效的公开,为沟通打好基础。

5小结

如何切实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所有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是学校生存的基石。本文对金都管理学院面临的一些教学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因此,本文对研究如何提高校企共同体背景下教学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十

摘要:

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改进教学管理需规范学校课程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向“指导性管理”转型。嘉兴教育以理念变革、实践路径、指导与管理机制等为抓手,区域推进学校教学管理改进,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实践转型,旨在形成区域学校“指导性”教学管理新样态。

关键词:

学校教学管理;实践转型;区域教育发展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的颁布,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与改进学校教学管理,真正体现育人为本的优质管理,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嘉兴市从区域层面,以创新管理为举措,把追求管理的精致化、效益化,努力实现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作为战略目标,并以区域“改进学校教学管理”省教改试点项目作为市域基础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地、市级教育行政与业务部门联手,市、县二级教研部门联动,聚焦中小学当前学校教学管理的难点问题,整体推进学校从“控制性管理”向“指导性管理”的转型,为新时代学校发展、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赋能。

一、树立“指导性管理”理念,引领区域教学管理行动变革

所谓指导性管理,强调的是管理过程中的指导。与控制性管理相比,指导性管理在管理特点、管理策略、管理行为和关注点上都有着明显不同。在管理特点上,控制性管理以事为本、重视计划与计划的实施,而指导性管理以人为本,重视教师的能力与成就感。在管理策略上,控制性管理要求下级服从,通过执行管理者的意志来提高系统工作效能,而指导性管理重在激发教师的内驱力,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来提高系统工作效能。在管理行为上,控制性管理强调建立规章,定期检查,量化评价,利益挂钩,以自上而下的督促与评价为主,而指导性管理强调确定方向,条件支持,能力立意,激励进步,以将心比心的携手相助为主。在管理关注点上,控制性管理关注结果,重视显性指标是否达到要求;而指导性管理关注过程,将过程中的方法与细节转化为指导教师的素材。总之,指导性管理注重被管理者的主动性,弱化考评意识,重在突出问题解决过程的指导。

浙江省2019年初中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指导性管理对教学评一致性、职业认同、教师满意度和教师研修发展等都有促进作用,而控制性管理对这些涉及教师教学、发展与体验的指数有“破坏”作用;指导性管理对认知激发、讲授教学策略有促进作用,但控制性管理对课堂控制、认知激发策略也有促进作用。基于上述认识,结合嘉兴市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因各县(市、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在教学管理的目标定位与管理过程上必然存在着差异,面对的困难与问题也会有所不同。控制性管理许多时候会制约学校教学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学校的基础条件,从而降低学校教学管理的效能,而指导性管理则会显示其灵活多样的特点,会更加体现基于问题解决的管理理念与行动,从而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行动的变革。

二、着眼质量,用项目教研促进区域学校教学管理转型的实践路径

指导学校改进教学管理是区域教育管理与教研工作的重要职能。从嘉兴市域层面来看,区域整体推进学校教学管理要求在树立“指导性管理”理念的同时,需要我们以项目组织教研,确立一批义务教育“改进学校教学管理试点学校”,积极探索学校向“指导性管理”转型的实践路径,并将重点落在嘉兴市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校本研修管理、学校课程管理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上,从而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内容的具体化。通过项目研究和实施,形成一批嘉兴市域内“改进教学管理”的典型学校、积累一批教学管理改进的典型案例和可推广的区域经验。同时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首先,我们要科学理解质量内涵。当前,片面理解教育质量,将教育质量简单等同于学生学业成绩或升学情况,是基础教育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因此,着眼质量,需要通过项目区域推进,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实践转型。我们的主要实践路径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指導”,指向课程教学的过程型质量

所谓过程型质量反映的是学校提供的课程的水平,包括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教学活动的规范与有效性等。而教学常规是教学过程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其管理中的“指导性”,更多的应指向教学过程性质量,能够有利于学校教学管理者在教学质量提升上探索策略与路径。从嘉兴市域层面,我们则积极组织研讨探索以教学常规为核心的“指导性管理”的指导策略活动。比如,通过专家经验介绍、组织现场观摩会等形式,针对学校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评价和学习指导等教学常规方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试行)》和《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的有效措施,研究、继承和创新“体现学科本质”的教学常规,推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从刚性行政管理转向指导性管理。

(二)学校课程管理中的“指导”,指向课程应用的结果型质量

结果型质量反映为学生的学习结果,如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和劳动与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发展水平。结果型质量依赖于学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深化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坚持“五育”并举,规划和开足开齐开好每一门课程。学校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往往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其管理中的“指导性”更多着眼于课程应用的质量。我们从嘉兴市域层面引导各县区积极探索区域学校课程体系顶层设计与课程管理路径,研究和实施“基于学校管理哲学”的学校课程体系架构,从而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课程管理水平。同时,为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和课程效能,我们通过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相关文件精神,即“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四个评价,进一步完善区域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测制度,区域推进中小学建立和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全面、真实、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发展水平,探索形成多形式、人本化的学生发展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每一门课程应用的结果型质量。

(三)校本研修管理中的“指导”,指向教师发展的结构型质量

结构型质量反映的是区域内学校的规划布局、教育发展的均衡状态、师资队伍与经费等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它是从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教育质量发展态势的评估,是区域教育质量的核心体现。单从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层面来看,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与教学能力是一个关键因素,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校本教研。从嘉兴市域层面,我们旨在带动下辖区域、试点学校的教学管理者们,鼓励他们努力探索校本研修的指导性管理,形成有效的管理经验,从而提升全市范围内的校本研修质量。如南湖区开展的“基于学校分管校长(领导)教学管理能力提升”项目,嘉善县开展的“基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研训效能提升”项目,均是很好地探索区域推进校本研修指导性管理的实践项目。

三、创新机制,建立区域推动“改进学校教学管理”项目指导与实践工作机制

为确保有序推进“改进学校教学管理”试点项目,指导和帮助学校改进教学管理,我们从市域层面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保障学校管理行动的真正落实。实践中,我们主要探索了三个维度的工作机制。

(一)区域省试点项目统领,分层探索子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嘉兴市在区域推进教学管理创新与学校质量建设的行动实践中,采取总分结合,分层推动的方式,即:地市级层面开展相对宏观的总项目的设计与引领;各县(市、区)层面协作和支持,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子项目研究;学校层面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相对微观的项目实践。这是从嘉兴区域层面汇聚资源,建设区域校际共享机制。同时,将每个县(市、区)、每所实验学校的优质资源进行集聚,构建多层次、多形态、多类别的广域性课程资源库,以共享跨区、跨类、跨学科的课程资源。比如,秀洲区基于学历课堂转型的教学常规改革项目,结合浙江省“一年监测二年改进”的要求,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研究课堂教学中影响课堂学与教效益的主要因素,建立该区域“学教方式变革”的课堂新常规,并通过延伸至备课与作业的教学常规改革,区域探索和推进“备课—课堂—作业”一致性的教学常规改革,形成和总结区域教学常规改革与管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践的新样态。

(二)区域专业指导力量统筹,指导与服务突出目标导向

嘉兴市积极探索区域推动“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指导服务机制,以目标管理为手段,通过项目研究与实施,整合市域力量,形成了市、县两级教研部门市域一体化联动推进,嘉兴教育学院开展教研、培训和科研一体化协同管理与指导,区域推进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的实践。切实保障项目的深入有效推进。嘉兴教育学院首先建立了“改进学校教学管理”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嘉兴市“改进学校教学管理”试点项目的工作。其次,建立了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指导专家、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嘉兴教育学院领导及学科教研员、嘉兴各县(市、区)研训中心主任等各方力量组成的项目指导工作小组,初步建立起包括由“嘉兴教育学院统筹指导—各县(市、区)研训中心组织协调—试点学校实践”市域一体化三级体系的工作机制。再次,利用嘉兴教育学院集教研、培训和科研三位一体的体制优势,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密切分工,建立起“研训一体”的指导与工作机制。其中,作为项目改进指导与服务的主要职能处室——义务教育教学研究处,充分发挥其教研支撑作用,着力推动区域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和年级组等教师研修组织建设和管理职能研究,加强校本研修策划与设计指导,通过多种途径,激励和提高教研组长的管理、策划与指导能力。

(三)项目试点学校区域联动,搭建合作共研交流平台

在顶层设计中,我们搭建了跨区域、跨类别学校的广域性合作平台,创建行政推动、专业驱动、学校主动发展“三位一体”的内生动力机制,通过实施合作办学、课程共建、教研互助、教师发展的“四大计划”,全面实现共同体学校在办学理念、育人文化、课程师资、质量特色等方面的协同提高。比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整合了“镇村教育品质提升”工程、“新优质学校”培育、“初中强校提质”工程、“数字化精准教学”学校、“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等活动,及时发现典型经验,并指导进一步进行教学管理转型的实践,如平湖市广陈中学分层教学管理经验、海盐县实验中学数字化精准教学经验、桐乡市高桥新优质学校管理经验等。同时,我们通过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组织开展了“新优质学校”“抗逆学校”的管理经验展示交流研讨活动,提炼共性和特色,以此发挥以点带面、共同繁荣的示范辐射效应,实现区域内教学管理课程资源的校际互动、学科互通和研发互助。同時,也实现了共同体内课程的“和而不同”,从而有效推动教学管理的改进。

总之,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更好地落实“五育并举”精神,需要我们区域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面对新的形势,如何真正实现学校教学管理从“控制型”走向“指导型”?我们教研部门要着眼质量,以项目组织教研,通过市域一体化整体联动,在区域中推进学校教学管理的整体转型与优化。这需要我们进行持续的研究、实践与探索。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上面的10篇学校教学管理论文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学校管理论文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