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优秀11篇】1-1-38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11篇鸟的天堂教学实录,希望在鸟的天堂教学实录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 篇一

作者:朱维山

一。根据课文填空。

1.课文写了作者(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 ),所以只看到了( ),没有看到( );第二次是在( ),看到了( ),所以他赞叹说( )。

2.从“在一个地方”、“渐渐逼近榕树”可以看出作者是按从( )到( )的顺序写大榕树的。作者写出了榕树的“大”和“茂盛”:“大”可从( )等词语看出来,“茂盛”可从( )等词语看出来。这部分是写榕树的静态的,是从榕树的干、枝、叶的( )、( )、( )等方面写的。

3.从( )、( )、( )等词语看出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鸟的天堂的。这里写出了榕树上“鸟多”,可从( )等词语看出来;还写出了“鸟乐”,可从( )等词看出来。这部分写的是榕树上的动态,是从鸟的( )( )等方面写的。

4. 课文结尾一句里前边的“鸟的天堂”加引号是因为( )。

二。抄写文中带有“陆续”、“展示”、“继续”、“应接不暇”的句子,体会这些词语的用法,试着用这些词语分别写一句话。

《鸟的天堂》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旅程的导游。本人姓甘,你们就叫我甘导好了!

我们现在正乘游艇在天马河上,朝“鸟的天堂”方向行驶。大家抬头看,呈现在你们眼前的,是一大片翠绿而茂密的榕树林,像不像浮在水面上的一片绿舟?其实那是棵大榕树!这棵树占地有20多亩,它已生长了500多年呢!看它那粗壮的枝干,向四面八方伸展着,枝上又生了根,有的伸进泥土里。看啊,伸进土里的根上又生枝,一直向外扩散。谁说独木难成林?!这不就是“独木成林”的奇观吗?

大家看看榕树的叶子,苍翠欲滴,翠色欲流,绿得多么耀眼,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显得生机勃勃,好像要把它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在大树的浓荫下,让人神清气爽。瞧,它的叶子多么密呀,简直可以遮天蔽日!

大家仔细听一听,听到了什么?对了,是鸟儿那清脆的鸣叫声,你们看,它们有的在梳洗羽毛,有的在追逐嬉戏,万鸟盘旋飞舞,展翅高飞。看,一只麻雀在树上欢快的唱着歌,那歌声婉转极了!这儿最有名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是早出晚回,而灰麻鹤恰恰相反,是晚出早归,清晨或傍晚,万鸟交替出归,到时,看见了这只,错过了那只;看见了这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你们的眼睛绝对会忙不过来的哦!

好了, 现在,就让我们踏上小岛,慢慢的去感受感受它的勃勃生机吧!

《鸟的天堂》导游词

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鸟的天堂。今天由我做你们的导游,一起来游览鸟的天堂。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这里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小鸟天堂是侨乡广东新会著名的国际级生态旅游景点,位于距城区 10公里的天马村。她以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占地达18 亩,远看像一片浮动绿洲的古独榕,堪称南国奇观。而每天栖息在这棵美丽大树上数以万计的各种野生鹭鸟,暮出晨归,嘎嘎而鸣,翩翩起舞,更蔚为壮观。这一自然景象出现在人口稠密区,生生不息,已延续了384年(明万历戌午年,公元老派1618年始于“雀墩”),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典范,实属罕见。历年来,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慕名而至。“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游览了小鸟天堂,写下了名篇《鸟的天堂》,并于1980年载入全国(包括港地区)统篇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成为经典课文,每年在全国约2300万名该年级学生中广为传诵。一级又一级,一代复一代,这个名闻遐迩的“鸟的天堂”,已在全国数亿学生中深入人心。这一奇特的自然生态景观,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活的“教科书”,并以此作为窥视大自然的窗口,让人们从中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新型人鸟关系的过程,从而唤起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人类共同家园的美好情感。 时下,独具生态文化色彩的“休闲型”旅游,已渐成热点,正引领着旅游新时尚。2002年又恰逢国际生态旅游年。请到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来;请到人们心驰神往的绿色家园来!“人间毕竟有天堂,暂别浮华,拥抱自然,聆听百鸟和鸣,感受天籁之声;到人的乐园,远离尘嚣,觅一方静土,让疲倦的心灵得到片刻栖息……好了,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迫不及待了吧?闲话少说,现在就请您自己参观鸟的天堂。2小时后在这里集合,祝您旅途愉快!

《鸟的天堂》导游词

各位团友们,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广东省心会市南部的天马村天马河,今天由我来做你们的导游,一起来游览鸟的天堂。本人姓李,大家可以称呼我李导。

现在,我们正乘游艇在天马河上,朝“鸟的天堂”方向缓慢行驶,这里是全中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和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鸟的天堂距城区仅10公里。有着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占地达到18 亩,远看就像一片浮动绿洲的古独榕,堪称是南国奇观。每天栖息在这棵美丽大树上的鸟有数以万计,它们总是暮出晨归,嘎嘎而鸣,翩翩起舞,蔚为壮观。

并且当地居民也不许人们捕捉小鸟,所以美丽的小鸟就安然在这儿安家落户。如果你一拍手,就会有无数的小鸟飞进飞出。鸟的天堂是鸟儿幸福的家,百鸟齐鸣的景象只有到这里才会有,所以是名符其实的鸟的天堂。听了我给大家的介绍你一定迫不及待了吧?闲话就不用说了,现在就请您自己参观鸟的天堂吧。下午可千万别忘记在这里集合,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

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去广东省新会成郊的一条河上的‘鸟的天堂’参观。”

大家走过一段石子路,就能到河边了。那里有—个茅草搭的水阁。穿过水阁,在河边两棵大树下有几只小船。

大家快上船。“船夫,麻烦帮我们解开绳子。送我们到‘鸟的天堂’行吗?”船夫很乐意帮助我们,船缓缓地动了。船夫划着船,大家可以坐在船上望四周的景致。

这里河面很宽,大家可以看见水上没有波浪。船很平静地在水面流动哦。三个船夫很有规律地在划水。前面的地方河面变窄了。我们可以看见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树叶真是绿得可爱。大家可以看见前面有一棵榕树,大家一定是一次看见这么大的榕树吧?

我们的船要靠近榕树了。我们可以看清这大树了。这棵树占地160多亩,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上。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树上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子,而且有许多落下来了。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都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里就是“鸟的天堂”鸟在树上做窝,我们不要捉它们。瞧,几只鸟在扑翅。

这里非常清静。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我们便看见一只大鸟飞起来,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手。这个树林很热闹。到处都是鸟。大的,小的,花的,黑的,那只站在枝上叫,那只飞起来,那只在扑翅膀。

大家注意地看。这边有一只,那边漏了那只,看那只,那又有一只,大家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一只画眉飞了出来了,给大家的拍掌声一惊,又飞进树林,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呢!它的歌声真好听。

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明天我们返回南宁,结束这次旅游。

练习题

一、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两个词。

二、多音字组词

三、按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

展示 裂缝 颤动 陆续 留恋 茂盛

1.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

2.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 )

3.不忍舍弃或离开。( )

4.清楚地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使人知道。( )

5.植物长得多而茁壮。( )

6.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

四、缩句。

1.太阳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

2.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

3.我回头看见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五、在括号中填写恰当的词语。

灿烂的( ) 明亮地( )

茂盛的( ) 缓缓地( )

翠绿的( ) 平静地( )

六、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在括号里画“√”。

1.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2.榕树正在茂盛时期,好像要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

3.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

七、读下列词语,再照样子各写4个。

1.白茫茫

( )( )( )( )

2.一簇簇

( )( )( )( )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 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画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用“ ”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按文中内容填空。

(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 。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 ,而是 。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对大榕树的称呼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答案:

一、捎(捎去)(捎东西);梢(树梢)(眉梢);假(放假)(假装);暇(应接不暇)(空暇);暖(温暖)(暖和);缓(缓和)(缓慢);泼(泼水)(瓢泼);拨(拨款)(拨动)

三、1.陆续 2.裂逢 3.留恋 4.展示 5.茂盛 6.颤动

四、1.太阳留下红霞。2.我们发现了小船。3.我看见榕树。

五、灿烂的(笑容);明亮地(照耀);茂盛的(榕树);缓缓地(移动);翠绿的(颜色); 平静地(说)

六、1.√ 3.√

七、1.红彤彤、金灿灿、白花花、黑乎乎 2.一片片、一枝枝、一条条、一颗颗

八、1.到处(chù);应(yìng)接不暇;兴(xīng)奋;划(huá)去

2.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1)多 欢快。(2)鸟的天堂 一棵榕树 (3)① ;②

《鸟的天堂》课常实录 篇二

一,课堂实录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好吗 [生齐说]请看:点录像模块,进入

[师生一起观看]

师:作家巴金曾到此游历,并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这就是—

[生齐说,板书:12鸟的天堂]

找中心句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作者几次到了鸟的天堂吗

[生齐说]

师:前后两次到鸟的天堂,他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呢 请大家打开书,看谁最快从课文中找出两句概括性的话来。

生: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发出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的感慨。

点感受模块或直接进入,出示第一张图片

生: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赞叹道"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点按,出示第二张图片

师:很好,一起来读一读(先指第2句,再指第1句)

[生齐读]

学习写榕树的文字

师:这南国美丽的树就是一株——

生:榕树(板书:榕树)

师:榕树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请大家自由朗读写榕树的段落。

[生自由读7,8自然段]

师: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榕树的美丽呢

生:我从课文第8自然段感受到了榕树叶子的美

师:请读出来

[生读课文] 点榕叶模块,进入

师:请大家先自由朗读这一段话,仔细感受榕叶的美。

[生自由读书]

师:美在何处呢 能结合具体词句来说一说吗

生:我觉得第一句中"茂盛"一词概括地写出了榕树的美。点按图标,突出"茂盛"

师:说得多简练[板书:茂盛]还有吗

生:第2句"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写得很美。

师:很好。点按图标,突出"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堆"是什么意思

生:挨,挤

师:不错

生:压,叠

师:很好,哪个词更好呢

[生齐说]点按下一步图标,进入动画演示

师:一个"堆"字,是不是形象准确地写出了榕叶的多和密呢 男同学来读读这句话。

[男生齐读]

师:还有你觉得很美的句子吗

生:第3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写得特别美。

点按图标,突出文字

师:确实,榕叶绿得耀眼,绿得发亮,生机勃勃,能读出这种美感吗 女同学读读。

[女生齐读]

师:读得不错。请大家练习读这一段话。点按图标,放音乐

[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读读 [指名读](2人读)

师:1大组读读[1组齐读]

师:一起读读[全班齐读] 放音乐

师:榕叶真美呀!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能让你感受榕树的美丽吗

生:我从课文第7自然段中也能感受到榕树的美丽。点枝干模块进入,出现图片

师:请读出来

[生读]点按图标,出现文字

师:大家也先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这美不美,美在哪

[生自由读书]

师:感受到了吗 美在何处呢

生: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师:不错,还有吗

生: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点按图-快回答§www.kuaihuida.com 标,在该句下划波浪线

师:好极了!看,这就是枝上生根的奇特景象点按图标,动画演示。能读出这种独特的美感吗

[指名读]

师: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的景象也很美。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

生:"卧" 点按图标,突出"卧"

师:你能读出这种美感吗

[该生读](如不太好,师指导:"卧在水面上"读得稍慢,留给人想象的余地,再指名读)

师:很好,我们把这段话来读一遍

[齐读]

师: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可这儿却恰恰是——

[生一起说:独木成林]

师:体会到了吗 榕树的特点是——

[生一起说](板书:大)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榕树的录像点解说模块进入,想一想,你能为它配上一段声情并茂的解说吗 请大家边看录像,边自由练习一遍。点按图标,播放录像

[生边看录像,边自由练说](师下堂指导)

师:准备好了吗 谁愿意上前来解说 请注意态度要自然大方,语言要清楚完整。

[生1解说](师灵活处理,如该生身体姿势,动作,人称不对,给予纠正之后,再问:谁再来试试 )

师:不错,谁能比他说得更好吗

[生2解说]

师:说得真好!榕树不仅大,(在板书上连线)而且茂盛,所以作者由衷地赞叹——返回感受模块

[生齐读](师指导:深情地)[生再读]

学习写众鸟活动的文字

师:这株茂盛的榕树被称为"鸟的天堂",作者为什么说那的确是鸟的天堂呢 (板书:鸟)请看,点动画模块进入,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点按图标,播放动画

生:鸟多,鸟儿很欢快,场面挺热闹(板书:多,欢快)

师:作者是怎样把鸟儿的多和欢快写出来的呢 请认真读书,仔细体会。

[生自由读书]

师:下面,同学们能不能接着老师的问题读下去呢 (引读)鸟的叫声和影子作者是怎么写的——形状呢——颜色呢——动作呢——

师:大家读得真好,能不能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呢 请看:点按下一步图标,进入。先同桌互说一次。

[同桌互说]

师:谁来说说

[指2名同学说]

师:说得真好!面对这壮观的奇景,作者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返回感受模块

[生齐读]

师:第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点按图标,突出文字

生:大榕树

师:第二个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点按图标,突出文字

生:鸟儿自由快乐生活的地方。

师:再来读读。

[生齐读]

总结

师: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色,你们发现,这两处描写有什么不同吗

生:作者写榕树,着重表现它的静态;点按图标,"静"字覆盖"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写鸟,主要表现它们的动态。点按图标,"动"字覆盖"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板书:静态,动态)

师:这样,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鸟的天堂的生动画面!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二,课后反思

《鸟的天堂》文质兼美,巴金先生深情地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我曾

在长沙市小学语文cai阅读教学观摩课上执教了这一课,当我再次带领另一群孩

子走进《鸟的天堂》时,我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了部分的调整。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1,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渗透。

开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到文中写作者两次到

"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的语句。四年级的学生应该已经具备概括课文内容,快速找到中心句,感受作者情感的阅读能力。这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渗透与培养。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结课时,我又引导学生比较,感受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两处描写方法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反馈,点拨指导学生明白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样两种不同的写法。

2,注重语言文字的品读与感悟。

文章的组词成句构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

教学中,我抓住有关的句子进行比较,揣磨,欣赏,不断地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如:教学第8自然段中"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对于"堆颤动展示"等关键词,我着重引导学生在想象,朗读中去咀嚼,感悟用词的微妙与精当,让学生体会到"展示"是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突出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颤动"是短促而频繁地振动,课文把微风吹动,阳光照耀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不但美丽而且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榕树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这样,学生品出了精妙词语,咀嚼出了它的神韵,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促使学生语感不断地增强。

3,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直观和转换作用。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内涵,

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课堂上我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了"鸟的天堂"录像,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评议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随后让学生看着早上没有鸟的这一棵大榕树,启发学生想想说说,"百鸟欢闹"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当再读到"百鸟欢闹"这一段时,学生已沉浸在其中,仿佛身临其境,而让学生说说一只鸟的特写景头时,也能说得有声有色,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学生活动中,他们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或为大榕树的美丽所感染,或被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所吸引,学习效果很好。我为这样生动活泼的课堂而兴奋。当然,我也在思考自己教学设计上的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也许显得多了一些,课堂整体不够开放和大气等等,这些都是我今后一直要努力追寻的教学高度。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 篇三

师: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是那么生机昂然,鸟儿是那么生机勃勃,如果请同学们再这两者之间选择其一的话,你会选择“树”还是“鸟”?

请你作出决定。

师:选择“树”学请齐读 7 、 8 自然段)

师:选鸟的同学请齐读第 12 、 13 自然段。

(生齐读)

师:其实你们不知不觉的已经进行了第一次较量。觉得过瘾吗?待会儿要进行第 2 回合的较量,看看大榕树和鸟儿谁更有魅力,喜欢“树”和“鸟“的界限要分明一点:”鸟“往那边去,”树“朝这边来。

(交换位置集中)

师:现在请“树“和”鸟“仔细品味一下描写自己的段落,找出形容自己的词语,分别写到黑板上。

(生朗读,交流后,争先恐后的上台写词语)

师:现在“树“和”鸟儿们“把写自己特点的词都写在黑板上了。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里面有些词不太合适,不合适的要修改,重复的要删去。

(生思考交流后上台修改)

师:刚才我们只是各管各的,把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写上去,现在我们能不能把这些词语组织起来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

(生准备,小组讨论交流)

师:请“树”先来,可以吗?

生:大榕树枝叶繁茂,颜色明亮,有数不清的枝桠,没有大榕树,小鸟不能生存。

师:如果这样介绍可能会更好一点:“我们枝叶…….”(师把“我们”念成重音,暗示学生角色变化)。

生:我是一棵南国的大榕树,我有数不清的枝桠,枝叶是那样的繁茂。我颜色明亮,每一片树叶都在闪耀,好象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生命力特强,没有我,我们可爱的朋友——小鸟就不能生存。

师:鸟儿们。你们上来吧!

两女生:(甲)我聪明伶俐,(乙)我活泼可爱。(合)我们羽毛美丽。没有我们可爱的小鸟,榕树就没有这么旺盛的生命力。

两男生:我们是南国的小鸟,我们的羽毛色泽明亮,我们的歌声婉转动听,我们聪明伶俐,我们活泼可爱,没有我们的身影,大家就不会去看榕树。

师:我听出来了,大家去看大榕树,是冲着他们去的。(面向“树“组同学)你们同意吗?

众“树“:不同意;

两女生:我们是南国之树-----榕树,我们枝叶繁茂,能让鸟儿筑窝栖息;我们枝叶繁茂,能为鸟儿挡风遮雨。我们是鸟儿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我们大榕树,小鸟就不能生存,我们就是鸟的天堂。

师:多有诗意的表述!榕树就是充满诗意地生活在这个空间里。老师想请教一下,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刚才鸟儿说,没有他们可爱的身影,人们就不会去看我们,您也说人们去看我们是冲着“鸟“去的,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本生也是很美丽的,是充满艺术感的。

换位整合

师:请你们考虑一下,在这篇文章中树和鸟是什么关系?

生;我认为树和鸟应该和睦相处,就像花和绿叶一样,有了绿叶陪村,花才显得更美。

生:我赞成刚才着位同学的话。我认为榕树和鸟是朋友关系,而且关系非常密切。

生:大榕树是鸟儿生存的基础,鸟儿在大榕树上栖息为大榕树增色添彩,使他富有生命力。我认为鸟和榕树是相互依赖的。

师:你不但善于倾听,而且善于思考。

生:我认为鸟和树是形影不离的,就一定会有鸟窝,一定有鸟儿,如果没有鸟儿的话,树就没有生命力。

生:树和鸟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没有鸟,树很快就会衰老;如果没有大榕树,鸟儿也唱不出动听的歌。

师:可以说树因鸟而年轻,鸟因树而可爱!

生:如果说大榕树是一幅美丽的画,那么有了小鸟,这画才更完美。

生:我觉得要是把大榕树比做一个人的躯体话,那么鸟儿就是这个人的灵魂。

师:树和鸟都真心地感谢你,你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同学们。树和鸟密不可分,还留着这条线干吗?(师将黑板上划分树和鸟的线擦去)我们应该互相欣赏。

师:有了这个认识,“树“读写鸟的部分,感觉可能会更好;同样,”鸟“读写”树的部分,也会更有新意。

(“树”齐读写鸟的自然段,“鸟”读写树的自然段)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鸟儿的确非常活泼可爱,歌声也那么清脆动听。我认为有了鸟儿,大树才会更有情趣。

生:我认为大榕树枝叶繁茂,给我们鸟儿带来了生存的空间。大榕树养育着我们呵护着我们,我们应该感谢大榕树。

生:我认为这些鸟儿的确是羽毛美丽,歌生动听,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我想,如果它们是在为榕树塑造灵魂的话,塑造的应该是活泼的天真浪漫的孩子灵魂。

生:读了这段话,我仿佛来到一棵十分美丽、茂盛的大榕树下面。听鸟儿欢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鸟儿可爱,大榕树美丽。宛如一幅漂亮的风景画。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看,让这幅美景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生:但愿我也有这个眼福。

生:我不是很喜欢写景的文章,一开始没在意这棵大榕树,现在觉得这大榕树就是我们鸟儿真正的家园,我们不能没有大榕树!

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而刚才,你们已经识得庐山真面目了,真不错!互相欣赏本生就是一种和谐的美!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四

教学内容及设计理念:

《鸟的天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本来就是一篇经典课文,再加上现在人们对生存环境保护地重视,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运用好词好句,学会写简短的解说词。

2、能力目标: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的运用 ppt课件

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师:相传在四百年前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块泥潭小岛,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优美便衔来一根榕树枝,说也奇怪这棵榕树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浮动的绿洲。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成千上万只仙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嘎嘎呼唤,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为壮观。那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人间那得几回闻”,成了南国的一道奇观——鸟的天堂。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2、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你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成为“天堂”(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带着这种美的感受读一读课题:《鸟的天堂》

3、质疑:“鸟的天堂”指什么?为什么叫“鸟的天堂”?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把课文读通读顺,注意发音,难写的字要留意;整体感知课文,初知大意,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

次序 时间 作者见到了什么 作者的感慨

(三)自主感悟

a:品读“美丽奇特的大榕树”

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进行自主阅读,要求: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各抒己见。

1、师板书(画一棵榕树)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观看视频资料)

2、你看到了一颗怎样的树?(大、绿、茂盛、生机勃勃……)要求学生把他想到的写在黑板榕树上。

3、作者看了榕树后有什么感慨?(板书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认真读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大的特点: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师:四百多年前,河中一个泥墩、一棵榕树长期繁衍,形成枝叶覆盖1万多平方米。相当于150个多媒体教室那么大)(哇!)

师:称赞它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有机会看请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进泥土里。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画面

师:称赞它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怎样理解 “卧”?

师:称赞它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齐读第7自然段。

(2)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谁来读读这段话的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榕树生命力旺盛。

师:榕树生命力旺盛是怎样展示的?

生:“那么多的绿叶……”

师:读这段话你从哪里具体体会到榕树的生机勃勃?

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自己轻轻读第3句话。

师:注意到这个“似乎”了吗?去掉“似乎”你再读一读。

师:你觉得有“似乎”和没有“似乎”有什么不同?(有了“似乎”作者想到的)

师:读出似乎有似乎没有的感觉。

师:读这句话,你没有疑问吗?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看看有没有自己的见解?

生:交流讨论

师:为什么说有生命在颤动? 请同学说见解,并根据自己的见解认真读课文。生:叶子在涌动;

生:风吹的;

生:鸟在叶子中叶子才颤动;

师:也许是叶子在涌动,也许是风吹叶子;也许是鸟儿藏在叶子当中,“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所以作者感到(引读)

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这是风在吹树叶在动,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是小鸟在动生命在动,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也是作者的心在动,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也是我们读者的心在颤动呀,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引读)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小结7、8自然段

师:作者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了生命的颤动,用我们的朗读来再现这文字的生命!引读“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

师:课文7、8两个自然段集中描写大榕树,给大家点时间看谁记得最多?

师:文学巨匠巴金爷爷的文字是多么优美让我们把课文第7、8自然段背下来吧!

课件出示小鸟飞来的画面

师:瞧,来了一只白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在叫什么呢?

师:它是路过的,见到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决心在这安家,它将怎样劝说同伴?可以用课文中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句。

b:品读“众鸟纷飞”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从声音、形状、大小、数量、颜色、形态等方面来描写)

师:称赞它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

师:称赞它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把这一部分背下来吧!

(四)综合探究

1、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究,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质: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2、师:广东新会小鸟天堂景区为了更好地宣传,吸引游客前去参观,现向全国小学生征集”小鸟天堂”广告语,入选者将获得2010年免费参观贵宾券,你不想试一试吗?(亲近小鸟,拥抱自然;万鸟安居古榕树,独木成林变天堂)

3、小结: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吧!

(五)情感诵读

1、再现小鸟、大榕树和巴金的图片。

2、师:巴金爷爷来到鸟的天堂,看到这里的百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藏不住感情,笔尖流动,写下了《鸟的天堂》一文。让我们再来细读品味一下课文。教师和学生一起配乐感情朗诵课文,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

(六)实践拓展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熟读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板书设计

鸟 的 天 堂

树 鸟

大 绿 多 可爱

茂盛 生机勃勃 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真是鸟的天堂啊!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五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 篇六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应接不暇、陆续、继续、不可计数、缝隙。

(2)写景中展开联想。

(3)景物的动静描写。

(4)了解双引号的用法。

(5)小练笔:围绕中心词展开联想,把景物写具体。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手段:

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

18、鸟的天堂

第一次大榕树

第二次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课前板书课题。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

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

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5、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出示课件,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课件:“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③有风吹过。)

2)、出示课件理解。

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

学生写广告词。

互相交流。

七、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们看,老师这节课黑板上忘记写什么了?

如果你们不想让老师有一种缺陷的话,出示《桂林山水》一课的板书,根据这个请大家为老师设计板书。

学生设计,组织交流。

八、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

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

小结课文。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

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 一簇簇

榕树 大

近:一株 干:不可计数 绿

根:垂 伸 茂盛

枝:卧 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 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

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评: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

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

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

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评: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

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评: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评: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一、激情导入。

1、在我们祖国广袤的土地上,有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有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一碧千里的草原美色,有一望无际的林海风光,更有那奇特美丽的“鸟的天堂”。(屏依次显示画面)

今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一起去游览鸟的天堂,欣赏那美丽的南国风光吧!

2、板书课题,读。

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语,交流检查自学情况,巩固难写生字和难读词语。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看到了什么?三、品读大榕树之美。

1、出示题目,思考讨论:

屏显:①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他看到了什么? ②大榕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或段落中体会到的?

2、交流汇报:

显示大榕树形态画面,重点引导感悟重点句子。

①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②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

③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④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⑤ “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

⑥ “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⑦“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枝繁叶茂,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勃勃的生机。)

3、这么美妙的自然景色深深地陶醉了作者,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透出了他全部的感情。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喜爱,赞美)

4、我想我们都和作者一样,对大榕树充满了喜爱,充满了赞美,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融入朗读中去吧!

5、小结:听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仔细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于是,作者想到: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6、过渡语:难道鸟的天堂里真的没有一只鸟吗?不,鸟的天堂里有许许多多的鸟,在这个早晨我们去看看吧!

四、品悟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1、自由读相关段落。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的?

2、交流反馈,感悟重点句子。

3、出示群鸟纷飞的画面。

4、在我们的欢快的掌声中,这些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鸟都活动了起来,有的站在数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指名说鸟的其它动作。

5、读第12自然段(配上柔和的钢琴声)

6、哇!鸟太多了,我注意地看时,眼睛有什么感受呢?(理解“应接不暇”)

7、屏显文字,补充完整:一只画眉鸟__,被我们的__,又__,那歌声__。这只画眉鸟可能在唱什么呢?

8、了解动态和静态描写:

鸟的天堂多热闹啊!大榕树上,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这些鸟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多得不可计数,有的停着,有的飞起,有的歌唱,与前一次看到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 ,这里群鸟纷飞,是动态的描写,那么前一次看到的榕数是静止不动的,那是静态的描写。

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这么大,这么茂盛的榕树,树上又有那么多鸟儿,如此美丽的大榕树,如此活泼的鸟儿,作者离开的时候,流露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留恋)

2、屏显文字,比较两处鸟的天堂的不同。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六﹑总结延伸

这里不仅仅是鸟的天堂,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生活,人不也像在天堂里一样吗?让我们共同企盼这样的鸟的天堂,人间天堂多一些,再多一些吧!

板书设计:

第一次(傍晚)榕树:大 美

鸟的天堂< >留恋 赞美

第二次(早晨)群鸟:多 快活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 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做巢、树梢、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创设情境。

1、(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

2、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板书)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

2、自读课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3、检查。

①标出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一痢?lt;BR ②组成小组、轮读课文,互相检查读音。

③课文写了什么景象?(相机板书:榕树鸟)

三、再读课文,细细体会,把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榕树、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认真读读直接描写它的段落。

2、你特别喜欢的语句用画出,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3、自读相关段落、语句,圈圈画画。

四、按照学生意见,选择学习内容,随机学下任一方面:

重点学习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静态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找出作者描写榕树的句子勾画体会,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自学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①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简笔画板书让学生了解绿叶的多、枝上生根等特点。

②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对学生各自的见解均给予肯定。

③通过教师参与的反复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感受。

④通过自己对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园的树。

重点学习第12、13自然段,体会群鸟纷飞的动态美。

1、播放群鸟纷飞的课件,让学生形象感受这部分动态美的描写。

2、教师引导: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尽情地感受这部分语言文字描绘的美。

(学生可站、可坐、可请老师、可找小伙伴)

3、利用学生美术课上画的小鸟,并把它们放飞到大榕树上(配上欢快的音乐)

4、引导学生想象小鸟在榕树上生活的情景,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5、再读课文,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五、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1、播放小画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画眉,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可写一段文字,读一读;可写一首小歌,唱一唱;可用五彩的笔,画一画)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种,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3、交流感受,教师相机评价,指导。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 篇八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来自哪吗?生:广东。师:提到广东,你最先想到什么?生:荔枝。师:是的,唐朝有位妃子最喜欢吃荔枝,你知道是谁吗?生(齐):杨贵妃。师: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和汪老师比比,你们看有没有相似之处。(笑)生:我猜老师一定和她一样喜欢吃荔枝。师:你真聪明,猜中了。同学们,对于广东,除了荔枝,你还想到了什么?生:粤菜,吃在广州。生:水果,特产…… 师:老师从广东带来了一些特产。(出示图片,学生饶有兴致的猜说水果名字,并诵读有关的诗句)生:芒果、杨桃…… 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生: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师:我国文学巨匠巴金曾说: “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这节课汪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们南国一个梦境般的地方。上课。 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 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生:(齐读)——鸟的天堂。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生1:有茂密的树林,清清的湖水。生2:没有人伤害,很安全,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生3:景色优美,舒适、依山傍水,丰衣足食。师: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汪老师曾多次去过那里,每每置身于此地,都有一种陶醉,甚至迷恋,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生:(美读)——鸟的天堂。师:好,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其他同学注意听。这儿有三个生字,三个多音字,看他是否全读准了?(课件出示: 一簇簇 不计其数 树梢 做巢 应接不暇 兴奋)(1)正音:兴奋(2)理解应接不暇(3)指导学生字:巢/梢/暇。(老师边书写 “巢”边解说: “巢”上部分三个“〈”要写得匀称,这是鸟的一家三口,下面是个扁“日”是鸟的窝,建在这树木上,所以“巢”就是鸟的——家)师:借助预习提示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1:课文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生2: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傍晚,没有看到鸟,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在早晨,看到众鸟纷飞的景象。师:到底是六年级的学生,能在预习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且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师:再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有怎样的感慨?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师:这是作者的感慨,能不能把这感慨地味道再读的浓一些。生:读。师:有点味道了,但还不够。生:读(重读“的确”)师:很好,突出了“的确”。一起读。生:齐读。师:大家读这句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生: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师:你怎样理解?生: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看到的是一株号称“鸟的天堂”大榕树,第二次去是在早晨,作者看到了很多的鸟,证实了这株榕树是真正的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指的就是一棵大榕树。师: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二、重点读“树”,品味写法 师: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师:配乐朗读1——9自然段。生:闭眼听。师:你仿佛看到一颗怎样的树?生:这是一株非常大的树师:请你把“大”写到黑板上,生:这是一株非常“绿”的树师:写道黑板上生:生机勃勃师:写道黑板上生:茂盛师:写道黑板上师: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板书,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生:读。师: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默读课文的——9自然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交流:生: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我第一次看到”。作者从自己的亲身阅历写出了这株榕树很大。师:是的,巴金常旅国内外,可以说,见多识广,对巴金来说大榕树不足为奇,但这样大的却是第一次看到,可见之大。生:通过河面变窄来说明它的大。生:通过朋友的谈论体现它的大。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由不可计数这个词,感受到这是一株大榕树。师:课件出示这句话,再读,谁还有新的发现?生:应突出“一株”这个词,作者从远处看误以为是很多株榕树,走近看原来只是一株。师:读出只是“一株”的感觉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强调了“一株”。分别找几个同学读。师:把体会带进去,都读读这句话。生:自由读师: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生:“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师: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吗?生:没有。师:(出示老师在鸟的天堂拍的照片)介绍:大家看到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气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长越长,垂到地面时,伸入泥土,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横干直枝相连,盘根错节,所以—— 生: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师: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吗?生:摇头。师:和会场相比,相当于20多个会场。生:赞叹“哇” 师: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出来。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生:独木成林师: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树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 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还有哪里具体写出了“大”?生:“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因为树很大,所以树枝垂到了水面。生:树枝卧在水面上,这个“卧 ”字让我想到了我曾见过的巨大的“卧佛”。这棵树就像一个巨大的“卧佛”一样,很大,很安详。师:你能读出这样的安详吗?生:读。“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 师:一个“卧“字仿佛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交流:(年代久远,安详,安静、古老……学生:交流感受并把感受读出来。)师:多么生动、巧妙的一个“卧”字啊,她静卧在水的中央,独立成一个小岛,是那么的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啊。所以作者这样感慨—— 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让我们再次走近这榕树,引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生齐读:“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 师:继续交流,作者还怎样写出了这些特点?生:“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用展示生命力,来表现茂盛。师:它是怎么展示的?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叶子密集到 “一簇的一簇的堆起来” 生:从“不留一点缝隙”我感受到这树的茂盛,那么大的一棵树,居然不留一点缝隙。师:引读这段话。从哪里还能体会到这种生机勃勃?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指名读,轻轻自读。指名读师:同学们注意到这个“似乎”,现在把似乎去掉。生:比较读。师:你觉得有“似乎”跟没有“似乎”有什么不一样?生:似乎是好像的意思,如果去掉就变成真是的,而不是作者的想象了。师:这“似乎”不是没有,更不是绝对,而是带有神秘的,那种捉摸不透的,让人浮想联翩的的生命的感觉!把这种似有似无的神秘感读出来。生:感情朗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读这句话,大家有没有疑问? 生:“新的生命”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师: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还可以与伙伴交流交流。(生自由地读、体会)交流:生1:是躲在树叶中的鸟在动。师:哦,那是飞倦了小鸟们归巢了,躲在茂密的叶丛中,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却感觉到了“生命的颤动”。所以作者感到—— 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2:这是生命涌动之美,因为这树的生命力很顽强,好像每一刻都有新的叶子在生长出来。师:这是无法抗拒的生命力,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都涌动着新的生命。读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3 :我觉得颤动还有一个意思,可能要刮风,一闪一闪的,让人感到颤动。师:把你感到这一闪一闪的感觉读出来。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4:我觉得树叶太绿了,在阳光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师:那翠绿的颜色,绿得鲜亮,绿得发光,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所以—— 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把你们各自的感受融入这句话中,好好地读读这句话。展示读。一个接一个读下去。师:那是风吹,是鸟动,是阳光的照耀,是新发的嫩芽,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所以—— 生:(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师:这是树叶在颤动,是生命在颤动,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赞叹—— 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也是我们的心在赞叹—— 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大榕树的勃勃生机,用我们的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生:齐读第八自然段。师:好的语言我们要积累下来。给大家一些时间,看谁记住的最多。生背诵。指导交流背诵。 三、迁移练笔,引向读“鸟” 师: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为什么能如此的美丽,除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还有天马村的人们对它的爱护。几百年来,人们把这棵大榕树看作是一棵神树,把树上栖息的鸟看做神鸟,不许人们去触动它,如果谁打鸟,就会受到家法的惩治,多少年来天马河的人们就是以他们最纯朴的环保意识,保护着鸟,保护着树,所以,天马村的人们至今仍然拥有—— 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正是由于有了这美丽善良的南国的人,才有了这神奇美丽的南国的树。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居乐业?请你写下最能打动他的话。生:写。师: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交流。生1:在南国有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遮盖住整个小岛,独木成林,那树叶绿得发光,绿得发亮,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缝隙,哪儿冬暖夏凉,是我们生活的天堂啊!生2:我发现了一个天堂,那儿依山傍水,丰衣足食。一株树就是一片林子,周围很静,人们善良…… …… 师:就在你的召唤中,一只鸟飞来了,两只鸟飞来了,千百只,千万只鸟飞来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成了真正的—— 生读:鸟的天堂。师:今天我们没有看到一只鸟,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课件出示,学生静听配乐鸟鸣声,音乐和文中描述相吻合,先是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接着越来越多。最后整个树上变得热闹了!百鸟齐鸣)师: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谈。师:那是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的,请同学们回去后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文章的第二部分,再一次去感受这天下奇观(齐读)——鸟的天堂。同学们,认识大家很高兴,老师从南国带来了这“鸟的天堂”的旅游画册,送给同学们,在这个小册子中,有许多文人墨客歌颂 “鸟的天堂”的诗句,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赏读,更多的去了解这天下奇观——小鸟天堂。欢迎大家去广东,去鸟的天堂——那梦境般的地方。下课。

品位语言的魅力

——评汪秀梅老师《鸟的天堂》教学

鸟的天堂 广东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 汪秀梅 一,导入: 知道汪老师从哪里来吗?听到广东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荔枝/粤菜)课件展示广东的特产。(龙眼/荔枝/杨桃/红豆/芒果) 出示巴金的一句话引入课堂: 二,1师配乐讲述一个关于大榕树的传说。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能陈伟鸟的天堂阿? (优美/舒适/安全/物产丰富/依山傍水……)带着感受读课题。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做巢/树梢/应接不暇/兴奋/不可计数 (1)正音:兴奋 (2)理解应接不暇 (3)指导学生字:巢/梢/暇 3,根据昨天的预习和阅读提示,来说说课文写的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两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提示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4,快速浏览课文,两次去鸟的天堂,作者有什么感慨? 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指导读,齐读。 老师:大家读这句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 老师: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了鸟相信了,所以第二次不加引号。 老师:这是怎样的一棵怎样的榕树啊,让我们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进这株大榕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老师:配乐朗读1——9自然段。 学生:闭眼听。 老师:你仿佛看到一颗怎样的树? 学生:这是一株非常大的树 老师:请你把大写到黑板上, 学生:这是一株非常绿的树 老师:写道黑板上 学生:生机勃勃 老师:写道黑板上 学生:茂盛 老师:写道黑板上 老师: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学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整体感知语言,教师没有过多的提问,没有琐碎的分析,有的只是学生真实地感受,这是教师下面教学的起点。学生感知了多少,距离教学目标有多大的差距,教师已心中有数。 老师:板书,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这是作者真切的感受,再读。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默读课文的——9自然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 学生:交流朗读(第一次看到那句) 老师:巴金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榕树,可见榕树之大。 学生:读我有机会看到他的真面目那句。 老师:课件出示这句话,再读,谁有新的发现? 学生:由不可计数和真是谈理解,感受到这是一株大榕树。 老师:就读出是“一株”的感觉 学生:分别找几个同学读。 老师:把你的体会带进去,都读读这句话。 学生:自由读 老师: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他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学生:读枝上生根的句子。 老师:展示课件,介绍理解榕树之大,气根之多,和会场相比,相当于20个会场。 生:赞叹“哇” 师: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来表达出来。 学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老师:听过“独木成林这个词语,这棵树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 学生:再读这句话 老师:还有哪里具体写出了大? 学生:树枝卧在水面上,结合“卧佛”理解大。 老师:一个卧字仿佛让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感受并把感受读出来。(年代久远,安详,古老……) 老师:一齐轻轻的读。 学生:齐读。 老师:多么生动巧妙的一个卧阿,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种榕树,引读“我们的船……” 多么巧妙的一个“卧”呀,作者用的巧妙,汪老师教得也巧妙,这首先归功于教师课前走进了文本,才能抓住这巧妙的“卧”,其次,汪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感悟,感悟“卧”的神韵。尤其欣赏汪老师那“轻轻的读”,一个轻轻,把学生带进奇妙的想象空间,通过轻轻的读,学生仿佛看到了大榕树那安详、古老的身姿。 老师:继续交流,作者还怎样写出了这些特点? 学生:交流。 老师:重点句子“全部生命力”那句。怎样给我们看? 学生:展示。 老师:引读这段话。从哪里还能体会到他的生机勃勃? 学生:指名读,轻轻自读。指名读 老师:同学们注意到这个“似乎”,现在把似乎去掉,指名读,你觉得有似乎跟没有似乎怎么样? 学生:似乎是好像的意思 老师:前面是看到的,似乎那里是想到的,指名读,把这种似有似无的神秘感读出来。 学生:读句子。 老师:同学们,读这句话你有疑问马? 学生:为什么有新的生命力在颤动? 老师:借助你的生活经验,交流想想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生命涌动之美 老师:好,你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我觉得颤动还有一个意思,可能要刮风,一闪一闪的,让人感到颤动。 老师:把你感到这一闪一闪的感觉读出来。 学生:朗读。 老师:引读这段话。 老师:过渡语:……作者的心在动,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你们的心也在动。 看来汪老师对品位语言很有心得,这里的“似乎”的处理,和上面的“卧”有异曲同工之妙,似乎是神秘的,是神奇的,汪老师堂学生体验到了这一点,很难得。但对“颤动”的感悟,有一些不同意见,什么在颤动?是新的生命!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关注了颤动,而忽视了“新的生命”,这才是关键,没有了生命,何以颤动?所以我觉得,应该引导学生去品味榕树的茂盛,感悟榕树的无限生机。这样才有“颤动”的理由。

老师:引读“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南国的树。”好的东西想不想积累下来,给大家一些时间,看谁记住的最多。 学生:默记。 老师:把你喜欢的,记住的诵读给我们听。配乐诵读。 学生:因学生没有举手,师起头齐背。 老师:介绍那里的村民对树和鸟的保护,假如你就是第一只飞到这里来的仙鹤,你要怎样召唤你的同伴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学生:练笔。 老师: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学生:交流。 三,引向读鸟。 今天我们在鸟的天堂没有看到一只鸟,第二天清晨,我们再去,就听到了……(课件播放百鸟争鸣的声音) 小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文学巨匠巴金又将带我们走进这鸟的天堂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群山观点: 从这节课,可以看出汪老师对语文的深刻理解,语文该怎么学?要悟、要品!汪老师抓住了这个真谛,语文教学才能得心应手。汪老师在这节课上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让学生自己去悟,自己来表达,这都很好,但是,又感觉却少一些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比如在理解颤动时,学生说到生命的涌动,教师仅仅是让学生读出来,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生命力?其实学生还没有感悟到,这就应该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感知语言,也就是说,感悟不是唯学生论,不能学生说到哪里就是哪里,毕竟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不是重复。 以上观点与汪老师和大家商榷。 顺便加一句,我是在现场离汪老师很近的地方关注这节课的,恐怕没有谁比我离你更近了,因此我也充分感受到了汪老师教学的魅力!就像你的人一样美丽可爱!!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 篇九

一。根据课文填空。

1.课文写了作者(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 ),所以只看到了( ),没有看到( );第二次是在( ),看到了( ),所以他赞叹说( )。

2.从“在一个地方”、“渐渐逼近榕树”可以看出作者是按从( )到( )的顺序写大榕树的。作者写出了榕树的“大”和“茂盛”:“大”可从( )等词语看出来,“茂盛”可从( )等词语看出来。这部分是写榕树的静态的,是从榕树的干、枝、叶的( )、( )、( )等方面写的。

3.从( )、( )、( )等词语看出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鸟的天堂的。这里写出了榕树上“鸟多”,可从( )等词语看出来;还写出了“鸟乐”,可从( )等词看出来。这部分写的是榕树上的动态,是从鸟的( )( )等方面写的。

4. 课文结尾一句里前边的“鸟的天堂”加引号是因为( )。

二。抄写文中带有“陆续”、“展示”、“继续”、“应接不暇”的句子,体会这些词语的用法,试着用这些词语分别写一句话。

三。回答问题。

1.文章开头讲了什么?它和下文哪个地方有联系?

2. 是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

四。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五。阅读同学作文,回答问题。

校园的初夏早晨

青岛唐山路小学六年级一班 庄国权

因为今天早上坐车顺利,我第一个走进了校园。周围那么寂静,淡淡的晨雾,如轻烟似的缠绕在校园里几棵高大茂盛的杨树松树上,树叶缝里不时传出鸟儿嘹亮的歌声。花坛里,月季翠绿的叶上点缀了晶莹透亮的露珠,乍开的花朵浓艳的红色仿佛要流下来。几只红蜻蜓正在花坛上悠闲自在地飞来飞去。昨夜的一场小雨使操场十分滋润,清新的泥土气味,使我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不知不觉间,乳白的太阳渐渐加强了它的光芒,最后一点儿薄雾也汇进了它的光辉。杨树松树叶子绿得光鲜,有的泛着点点银光。蜻蜓和鸟也不知到哪里去了。

欢笑着,呼唤着,跳跃着,追逐着,同学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背着书包陆陆续续地来到学校。校园里顿时喧闹起来,值日生在操场上用扫帚扫地,排球队的队员在操场“嗨嗨”地叫着发球扣球接球,琅琅的读书声从各个教室传出来。老师们步履匆匆地夹着书本向教室走去。

啊!新的一天开始了。

朱维山指导

发表于《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2007——2008学年度第10期六年级版

1. 文中哪里写了静态事物?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2.文中哪里写了动态事物?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3.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六。从下面题目中选一个写作文。

1.为“鸟的天堂”写一篇解说词。

2.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点,让没去过的人了解这个景点。

《鸟的天堂》课常实录 篇十

与巴金对话——《鸟的天堂》教学新思考

◇蒋雪芳

(摘自《小学教学》语文版2007年第10期)

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自编入小学教材以来,其文本意蕴从美的角度、善的角度、博爱的角度、环保的角度等被人们进行了充分的挖掘。人们探讨了“天堂”的美、神奇与和谐,感受了鸟的快乐与无忧,并为它建构了各种极具个性的学习模式。然而,捧起文本,再仔细品读,发现巴金先生似乎不只是要告诉我们这些。在他的文章里“鸟”与“天堂”都是重点,但是在他长长的文章里,描绘天堂的神奇和描绘鸟的自在的篇幅几乎相当,其余多数文字在写他的两次经历。两次不同的经历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这里巴金先生又想说什么呢?

通过反复研读文本,我与巴金先生展开了心灵间的对话。之后,便有了新的教学思维,要把握巴金先生两次经历产生的不同感慨,引导学生感悟巴金先生哲理性的文本思维。

师:(出示课题:鸟的天堂)你认为文章重点要突出哪个部分?请你把重点读出来。

生:鸟的天堂。

生:鸟的天堂。

师:根据你理解的重点去品读文章相关段落,自主探究,思考你读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

(生研读课文)

师:请你说说你研读的重点,是“鸟”的部分,还是“天堂”的部分。

生:我研读的是课文中“鸟”的部分。

(师生研读此部分内容)

师:哪些同学研读课文中写“天堂”的段落?课文里的“天堂”指什么?在课文哪儿?

(师生研读此部分内容)

师:现在,你认为巴金先生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作者想说鸟的天堂很美,让大家都去看看。

生:作者要说那里鸟很多,鸟很快乐,所以是鸟的天堂。

师:那课文在写这两部分时分别用了多少文字?

生:字数差不多,都是两个自然段。

师:那课文其他的文字在写什么?作者还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课文写了他两次去“鸟的天堂”的经历。

师: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是同样的感受吗?读一读课文。

生:他第一次去后写:“‘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他第二次去后写:“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两次的感受不一样。

师:同学们探究一下他不同的感受,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经历不同,人的感受也会不一样。

生: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话也不一定正确,作者两次都是亲眼所见,感受却相反。

生:我们不能看事情的表面,要看事情的里面。

师:(补充)本质。

从上面的片断里,我们能感受到学生个性飞扬。由此可见,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与作者展开积极对话,才能品味文本个性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才能建构教师的教学个性。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市东升小学)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 第十一篇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重点指导:

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暇:空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

学生甲: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汇报: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

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

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出示投影:

学生体会出:第一个“真”意思是本来的,实际的。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重点体会“又”字。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哪些是气根?(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树占地面积大。)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学生答:一万多平方米。)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合几个操场?几个教室?(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7)经过换算,你有什么感受?(简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1)重点体会“推”。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重点体会“颤动”。

(3)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学生丙: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看录像:榕树的大与茂盛。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

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4.学生汇报。

学生甲: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学生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学生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学生丁: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7.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8.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

9.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件。

2.出示思考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3.学生分头准备。

4.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上面这11篇鸟的天堂教学实录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鸟的天堂教学实录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