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优秀9篇)6-17-22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能够利用到推荐信的场合越来越多,推荐信有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的推荐信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环境。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美丽的小编给大伙儿找到的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优秀9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 篇一

12月1日,南开大学宣布2012年自主招生将自行命题、自行考试。第二天,复旦大学公布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招生方案,对除江苏、浙江、上海之外地区的自主招生采用新的“推优直选”办法。这意味着,两校退出了“北约”自主招生联考。

另一方面,“华约”成员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则宣布加入清华大学推出的2012年自主招生政策“新百年计划”中的“自强计划”,组成了“联盟中的联盟”。

一年前,北京大学联合复旦大学、南开大学、香港大学等13所高校组成自主招生考试联盟,各校将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该联盟因北京大学牵头,而被俗称为“北约”。

与此前后,2009年,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五校首次联合开展自主招生,次年又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加盟其中,组成所谓“华约”。

2010年11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八所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签署全方位合作协议,决定在2011年自主招生选拔录取中实行联考,此为“卓越联盟”。

随着三大联盟的组建,自主招生考试也被戏称进入了“三国杀”阶段。

联盟成立以来,围绕着联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多元选择和减轻学生负担等方面,教育界意见不一,争议的焦点在于,大范围的捆绑招生,是否将异变为“二次高考”。2011年初,一度出现“教育部酝酿解散自主招生联考”的传言。

11月22日,教育部《2012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通知》,明确表示,由试点高校自主负责学校考核等各项管理工作,“部分试点高校将继续探索完善自主考核中的笔试部分联考”。

但是,随着复旦大学和南开大学的退出,自主招生联考的未来再次充满不确定性,亦引发三大联盟是否会走向解体的猜测。

此外,三大联盟之间的竞争也呈现短兵相接之势,在已经确定的2012年联考日程中,“北约”“华约”都将考试时间定为2月11日,“卓越联盟”则安排在2月12日,这意味着考生只能在各联盟中任选一家。

2001年起,中国实施以深化改革、扩大高校自为出发点的自主招生改革,试图建立多元化的录取机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克服“一考定终身”之弊。

此后十年间,各高校展开了包括成立考试联盟等一系列尝试。但在现行高考制度未获得根本改革,高校自受限的现实下,自主招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可能异化为高校争抢生源的另一手段。

“鸟笼”中的自主招生

2001年,为了改变现有高校录取模式,教育部推出自主招生政策,并在江苏省展开试点。次年,教育部扩大自主招生试点范围,授权22所重点高校在全国范围内自主招生。此后,试点逐步扩大,如今已有80所高校可进行自主招生。

不过,这一政策并非对高考和集中录取制度的替代。除了并未对所有高校放开之外,还有一系列措施对自主招生的自主性做了限制。一方面体现在招生人数上,起初,教育部限定自主招生人数只能在计划招生人数的5%以内。2008年,教育部将此比例放宽至10%。

更为关键的限制在于,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仍需参加高考。高考成绩仍是最关键的录取指标,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学生只是获得高考降分录取的资格,也就是预录取资格。降分比例开始一般在30分以内,近年来渐有突破,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最高降分已达60分。但降分录取的前提是,考生的高考成绩必须达到该高校在当地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只有高考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报考该校,并且专业服从调剂,自主招生的优惠条件才能使用。

2005年,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四所规格、规模相当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开始试行自主招生笔试联考。这是最早出现的自主招生联考形式,但直到“北约”“华约”“卓越联盟”的组建才使联考方式备受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介绍,各校推出自主招生联考,是针对此前高校各自举行笔试导致学生赶考成本大、负担沉重而推出。但是并没有改变自主招生与高考、集中录取嫁接在一起的本质。“按照这样的程序,所谓自主招生,其实就是高考录取优惠,学生的选择权并没有扩大。不管是联考还是学校的自主测试,都是实质上的‘小高考’”。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指出,按照传统的录取方式,每一个学生填报志愿是受到限制的。如果第一批次的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而其他志愿院校又已录满,则该生就可能被降到第二批次录取,“他可能考北大就差了1分,却无法被与北大相当的院校录取。”

招生联盟内争

由于自主招生实质是在现行高考制度下运行,改革在操作中变成了高校争夺优秀生源的一种手段。

深圳中学2011届高三学生石潘瑾欣参加了2011年的“北约”自主招生。他告诉《财经》记者,自主招生的流程为:向高校递交申请――高校初审――审核通过者参加笔试――笔试通过参加面试――面试通过可以获得高考降分录取的机会,也就是预录取。

其中,第一步的申请环节分为学校推荐和自我推荐两种。“自荐”需达到所报学校的条件,“校荐”则是中学组织一次考试,根据分数高低确定推荐资格。石潘瑾欣申请了“北约”中两所最热门的学校,通过并以“自荐”形式获得了北大笔试资格,通过“校荐”获得了复旦的笔试资格。

联考过程中,虽然学生可以选择两所到三所学校,并无先后之分,但在“北清神话”作用下,一般在“校荐”环节,中学都把分数最高的学生推荐给北大或清华,这样一来,复旦自然处于劣势。而如果复旦单独招考,则有可能获得分数更高的生源。

对于今年为何退出“北约”,复旦招生办人士解释说,近年全国各高校联考平均预录取率为10%左右,但去年复旦参加联考的实际预录取率低于2%。“这意味着绝大部分联考时报考复旦的学生都没有享受到自主招生优惠政策。”

据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该校湖北招生组成员冯玮介绍,在形成联盟和联考之前,上海地区,北大、清华一直实行“零志愿”录取,即在复旦、交大等一本录取之前,北大、清华就先行录取。这引起了复旦和上海交大的不满,要求取消“零志愿”录取。“教育部就给了复旦和上海交大一个特殊政策,可以提前预录取。比如复旦在上海要招1000名,通过提前预录取了500名,这500名是锁定的,预录取之后就不能再走了,相当于‘零零志愿’”。而自主招生联考后,由于优秀生主要由校方推荐,从而使复旦和交大的“零零志愿”优势形同虚设。

冯玮直言,“联盟事实上对北大、清华有利,对其他学校不利。事实上,复旦三个月之前就酝酿退出了,只是一直没公布。”

对于复旦和南开退出联盟,熊丙奇认为,联盟是一种松散的关系,有学校退出很正常。在他看来,复旦的退出也并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只是出于竞争的需要。

“掐尖”大战

自主招生联盟成立之初,各高校皆称,联盟除了节约学校和学生的考试成本,避免学生在不同城市、不同高校间来回奔波,还可增加双方的选择机会。

石潘瑾欣说,2011年的联考,广东地区的“北约”考点设在中山大学、“华约”的考点在广州六中,的确免去了考生的奔波之苦。然而,对于是否增加了选择机会,则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这是因为,每位考生可在联盟内选择两所到三所高校,似乎选择机会足够充分。但同时,三大联盟的考试时间相互冲突,使得考生只能选择一个联盟,而不得不放弃选择其他联盟学校的机会。

实际上,各联盟相互排斥的趋势亦十分明显,2011年,“北约”和“华约”的笔试时间为前后一天;2012年,甚至 “不约而同”安排在同一天――2月11日,“卓越联盟”则安排在2月12日。

在冯玮看来,这种安排更显出联盟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

近年来,高考统一录取的过程中,各大名校争抢优质考生的“掐尖”大战愈演愈烈。大战中,北大、清华占尽优势。

现实中,有多少考生考上“北清”两校,甚至已成为地方教育官员和中学校长政绩的衡量标准。据冯玮透露,2010年,湖北一考生本想报复旦,可在前来签约的路上,接到当地副县长五个电话,考生最后只能选择了清华。

目前,2012年的高校招生已经开始启动,各校纷纷推出名目繁多的各种自主招生政策。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12月6日正式推出“光华自主招生计划”,这也是北大首次新增的学院单独自主招生。

10月18日,清华大学招办推出2012年自主招生“新百年计划”。该计划针对寒门子弟、天才偏才和全面领军人才,分为“自强计划”“拔尖计划”和“领军计划”三种不同的招生办法。清华大学根据各中学近年考入清华大学学生的质量、数量及在校综合表现,确定具有推荐资格的中学名单和推荐人数。而“华约”联盟成员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亦加入了清华的“自强计划”,组成了“联盟中的联盟”。

另外,中国人民大学拟在自主招生中实行“校长直通车计划”和“圆梦计划”。前者由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后者面向全国50所县及县以下地区中学,也由校长实名推荐。被推荐的考生只需通过人大的面试,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份一本录取线即可被录取。

“‘百年计划’,‘领军计划’,都是为了‘掐尖’。”冯玮说。他也坦言,复旦退出“北约”,亦无非是争取在生源大战中的有利地位。他认为,在录取方式没有进行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自主招生和自主招生联盟几乎必然成为高校争抢生源的牺牲品。

在熊丙奇看来,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五花八门,只是概念不同,其实并无二致,“无非就是学校推荐,录取优惠,大同小异”。“过去几年中,中国大学自主招生几乎每年都会推出新政策、新计划,让考生和家长陷入政策焦虑中,这不是一项影响广泛的民生政策应该有的状态。总是随意调整、变化的政策,只能让人无所适从。”熊丙奇说。

联考沦为“小高考”?

非实质性改革的另一重后果是使自主招生尤其是考试联盟沦为“小高考”。

在一位教育界人士看来,高校自主招生的初衷之一即在于招录综合素质较强或具有特长的学生,但通过联考实践,其实际效果上似与此相悖。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学本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推荐,然而在社会诚信丧失的情况下,对于学校而言,只能采用最保险的做法――根据成绩排名来决定推荐谁。

“推荐的如果是一个平民子弟还好,如果是官员的孩子,就会受到怀疑是不是其中有猫腻儿。”冯玮说。于是,各中学在推荐之前均会举行一次校内考试,以确定推荐资格。

石潘瑾欣说,这种校内考试的题目形式和内容与自主招生考试很相似,是学校参考往年的自主招生出题,考试分上午下午两场,总时长不超过四个小时。

校内考试之后便是自主招生考试。石潘瑾欣对这次考试印象深刻,“一整天都在考”:上午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合起来考试,一共三四个小时,期间不休息,学生必须合理分配时间写完三张答卷。下午是物理和化学,分开考试,各一个小时。晚上则是历史和政治科目,各一小时。

除了疲劳之外,石潘瑾欣说,联考的最大问题就是命题“高考化”。

在2011年的联考中,“华约”和“卓越联盟”均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而“北约”由各个高校联合命题。备考时,石潘瑾欣参照过往年各个高校的自主招生题目,他的感受是,在未实行联考时,“各个高校自主发挥的地方更多”。

对于学生而言,联考带来的实惠似乎并不多。石潘瑾欣所在的班级大约有十余人参与了自主招生考试,超过全班四分之一。石潘瑾欣说,同学中报考清华、北大、复旦的全部都没有获得预录取资格,其中的大部分是没有通过笔试。“准备高考就很忙,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必要去准备自主招生”。

南开大学退出“北约”亦是出于此种考虑,该校分管招生工作的副校长杨克欣坦言,南开单独组织考试承担了很大风险和压力,包括命题怎样体现“南开标准”,告别联考后如何提高对生源的吸引力等。但杨克欣称,为招到适合南开的学生,这种冒险是值得的。

期待高校真自主

在多位教育界人士看来,自主招生和考试联盟的实质意义在于增加学校和学生的选择权,而如今却成了异化为通过录取优惠,争夺优质生源的一种手段。问题的关键在于自主招生和联考仍与集中录取相嫁接。

熊丙奇是自主招生联考的倡议者之一,但他设想中的联考与当下的联考有本质不同。在他看来:“首先联考应该是社会化考试,是由社会机构组织、大学自主认可、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而不是学校间结盟。其次是学业水平测试,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与当前高考相似的按学科考试。”

熊丙奇认为,要将异化的联考制度拉回到正轨,具体的方式有两个:一是参加联考获得学校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不再要求参加统一高考、集中录取。按照这种方式,一名学生可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就实现了高校的真正自主招生;另一种办法是,以高考成绩作为对学生的评价依据,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可自主申请若干所学校,此后大学自主进行录取,这样,一名学生也可同时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无论哪一种方式,关键需要进一步落实学校招生自、扩大学生选择权”。

对于扩大学校的自,一个普遍的担忧是,学校的录取能否保持招生的公正,避免暗箱操作。中国人民大学一位熟悉招生的教授透露,在自主招生过程中,的确存在一些“幕后交易”,“有领导打招呼下来,要照顾一个子女或亲戚,学校难以拒绝”。但是,在这位教授看来,近年来,随着程序的规范化,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在减少。“比如面试环节,由多位教授共同参与评分,一方面教授有其独立性,另一方面各方面监督也越来越严密,评委也会珍惜自己的声誉。”他认为,改革方向不是否定自主招生,而是进一步推进改革,“比如将评委们的信息都公开”。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 篇二

尊敬的上海交通大学老师:

你好!

我是长沙市雅礼中学20xx届xx班的班**,经历了近三年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我对班上学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作为高三年级的班**,我希望能把我的优秀学生推荐给优秀大学。彭奕龙同学是20xx年本校初中部直升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他阳光快乐、开朗自信,沉稳不乏活泼、聪颖不乏勤奋,是我们班秀的学生之一,其优秀潜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品德端正,积极乐观。他踏实认真,积极向上,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了为**崛起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进入高中不久就由本人申请班级投票推荐进入雅礼青年*校学习,连年获得三好学生等光荣称号,是一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他能够迅速调整心态、乐观面对、坦然处之,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发展潜能。

二是热心公益,充满爱心。20xx年南方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冰灾,在学校无法上课的情况下,他不顾天寒地滑毅然走进社区和大家一起打冰扫雪;课余闲暇之时多次和同学一道深入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在长沙创建文明城市之际,他带领同学走上街道清扫卫生,当义务宣传员。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培养了良好的思想情操和服务意识。

三是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彭奕龙同学学习稳定成绩优异,他属于学习方法得当、花时不多、效率较高的学生,课上紧跟老师的思路,课后认真复习轻松完成作业,面对问题往往能多角度思考、多方式解题,思维开阔具有创新意识。在遇到难题时,他还能与同学互相探讨互相学**同进步。

四是团结合作,兴趣广泛。在高中三年期间,彭奕龙能和每一位同学友好相处,在学**生活上给同学无私的帮助,得到同学们的信赖;在接受学校和班级的工作后,能够和大家共同合作圆满完成任务,是一个善于**善于合作的学生。同时他还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吉他、篮球、羽毛球是他课余时间娱乐锻炼的喜爱项目,在校园电视台他是电脑编辑,在社团节活动中能看见他作为摄像师的身影,每一时刻他都能找到自己的精彩。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自古以来就是才俊辈出之地,有了湖湘文化的浸润,有了雅礼的启蒙,经过贵校的培养,我相信彭奕龙同学将能成为优秀乃至杰出人才。因此,我郑重向贵校推荐,希望贵校给他以机会,让他充分展示才华,也衷心祝愿他能顺利通过贵校的选拔,进入理想的大学学习。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 篇三

xx大学***公室:

我是xx中学的教学校长。我校近几年来考入xx大学的学生对贵校有极高的赞誉,考入xx大学已经是我校优秀学生的一个梦想。高三(3)班xxx同学就是一位品质好、能力强、学习成绩极为突出的学生。她不但凭其优秀的综合素质多次参与校内外大型活动,并在学生中引起轰动,而且在帮扶贫困学生方面成为同学楷模。

该生20xx年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同时该生积极靠近***,是学生业余*校优秀学员。

该生不但在学**态度严谨、务实,而且在工作上也一丝不苟。胸怀大局,目光深远,有极强的**能力和亲合力,是教师和校长的得利助手。并担任过校长助理、团支部*等多种职务。

自主招生为全国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学子打开了另一扇大门,xx大学更是希望通过此项活动发掘出更多不可多得的人才。我以一名副校长的责任心,本着对xx大学负责的态度,郑重向贵校推荐xx同学成为xx届自主招生候选人,希望这样一位品学兼优,极有发展前景的学生成为我们共同的选择。

xx第一中学:xxx

20xx年xx月xx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 篇四

【关键词】大学生;实名推荐;党员发展

推荐制度在西方人才流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外很多大学在招生过程中的推荐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内部分重点大学开始实施了推荐制度,如上海交大、上海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在2010年招生过程中纷纷采用了“推荐制度”。

一、国内外关于推荐制度的运行模式及启示

推荐制度已经成为西方国家人才流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美国,美国的美国大学大部分为自主招生,以SAT、托福、平时成绩都作为综合指数。此外,找个合适的推荐人来写推荐信。高中毕业申请大学时,由班主任为每一位学生起草并经校长签名的推荐信直接寄到大学招办。推荐信的内容一般包括推荐人的自我介绍、介绍人与被荐人的关系、被荐人的事迹和特色等三个部分。推荐信所陈述的内容必须是真实可信、有理有据,忌面面俱到,要特色鲜明和重点突出。推荐信不仅可以找了解自己的老师、课题指导教授写,还可以找了解你某方面特长或者素质的朋友写,但是一般不能是父母、兄弟等直系亲属。

近几年,我国部分重点高校在招生过程采用推荐制度。在2009年11月8日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宣布2010年自主招生将在部分省市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13个省级地区的39所学校试行,北大决定明年将自主招生校长实名推荐制扩大到全国范围。另外,上海交大、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在2010年招生过程中纷纷采用了“推荐制度”。

以诚信原则选择推荐学校、以公平原则选拔优秀考生。推荐制度是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

二、大学生党员发展实名推荐制度的探索及实践

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是一个全面的培养与考察的过程,是一个过程重于结果的事情,是一个重发展,更重培养的事情。在当前形势下,要全面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以争先创优为契机,切实抓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工作。

大学生党员发展与培养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班级的“推优”工作和群众座谈。我们在实际的党员发展工作中借鉴了国内外关于推荐制度,尤其是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改进了推荐制的内容,扩大了推荐的范围,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群众基础,以保证每位发展党员的质量。

大学生党员发展推荐人员包括四类人员:团组织推荐、班主任推荐、教师推荐、学生党员推荐。其中,团组织和班主任的推荐意见在党员发展程序中较普遍,而教师、学生党员的推荐尚未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以文件或制度的形式存在,而相关的文章就更没有了。在此重点对教师和学生党员推荐制度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1.教师实名推荐制

高校学生党员实名推荐制中让教师参与推荐,目的是为了发挥各位教师在党员推荐中的作用,让教师对平时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评价。学生也可以找到了解自己特长、品性的老师写推荐信,为保公正,被推荐人通常不能看到推荐信的具体内容。

教师的推荐信为大学生党员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教师推荐信制度将有益于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扩大学生党员发展在教师中的影响力。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对每位发展对象的推荐人都要进行公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4%老师表示,如果学生找到他们,他们愿意为学生写推荐信。有45%的老师表示,即使学生找到他们,他们也会慎重考虑只有对该生比较了解的情况下才会写推荐信。在调查中发现有87%的被发展学生党员中有教师的推荐信,其中有24%的已被发展的学生党员有两封推荐信。

教师推荐信在学生党员发展中所占的比例(%)

有教师

推荐信 有两封教

师推荐信 有信并发

展的党员 有信未

发展 有两名以上推

荐信占已发展

67 24 72 38 92

2.学生党员实名推荐制

为了增进基层党组织内部民主制度建设,能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实现“学生党员实名推荐制度”。具体操作步骤:首先对符合推荐标准的学生党员名单公示。其次,组织学生党员在认真学习推荐标准制度后,确定推荐对象名单。第三,公示全体学生党员实名推荐的重点培养考察对象名单。第四,针对性开展督查帮扶。

调查发现,95%以上的学生党员愿意作为推荐人,由于每位学生党员最多有两个推荐名额,因此85%的党员表示会慎重推荐,不会过多考虑个人关系。学生党员在推荐标准上有90%的认为“主要看推荐对象在班级中发挥的作用。”

学生党员“实名推荐”在学生党员发展中的比例(%)

有党员

推荐的 有多名党

员推荐的 被党员推

荐并发展 被党员推

荐未发展 被推荐占

已发展

85 38 74 20 94

通过学生党员发展实名推荐制加强了基础党组织内部民主制度的建设,促进学生党员间的培养考察,增加了学生党员间的相互监督,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三、大学生党员发展实名推荐制度的意义及作用

1.与时俱进,创新大学生党员发展制度

新形势下,各高校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加大了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入党工作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团组织和班主任的推荐意见在党员发展程序中较普遍,而教师、学生党员的推荐尚未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以文件或制度的形式存在,而相关的文章就更没有了。将教师和学生党员更好的纳入到学生党员发展的各个环节中来,也是对学生党员发展制度的创新。

2.联系群众,注重班级基础增进师生关系

我们党一直以来都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一群众路线同样也要求在大学生党员培养与发展过程中注重他们的群众基础,认真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教师、班主任与学生党员参与到推荐制中来不尽扩大了群众基础的范围,而且增加了群众基础的可信度。

3.公平公正,将实名推荐名单全部公示

在实施推荐制度的过程中,推荐人的条件都要进行公布,所有被被推荐人的资格都有进行审核,推荐过程中推荐人的推荐信不封闭的,最终推荐人与被推荐人的名单都要进行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力争做到起点公平,过程公正,结果公开。

4.增强信度,发挥党员及教师的作用

首先,教师、学生党员参与到发展党员推荐的过程中,使得参与人员多了,范围扩大了,可信度比原来仅参考团组织的推优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参议人多了更能很好的考察每位被推荐人。其次,推荐人本身资力的高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推荐人的能力。学生党员中正式党员与预备党员作为推荐人可推荐的数量是不同的,另外他们的可信度系数也是有差异的。第三,发挥教师和学生党员在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通过他们平时对推荐人的了解能更好的反映推荐人的真实情况。

5.全程培养,增进党员间的相互监督

学生党员发展推荐制实行宁缺勿滥,全程培养,全面负责的原则。大学生党员在发展过程前后谁推荐,谁培养,谁负责。这样学生党员之间相互监督。

结束语

大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如何更好的确定培养对象的素质,对于整体提高党员素质水平至关重要。将北京大学的“实名推荐制度”借鉴并运用到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是对大学生党员发展制度的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关于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www.省略/data/detail.php?id=4913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 篇五

自主招生已经实行好几年了。为了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各招生院校,主要是一些名校,从每年计划的招生人数中预留出5%至10%的名额,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考查和选拔。在高考前,高校会先对考生进行测试。如果考生表现优秀,那么在高考录取时就可以享受一定的加分优惠政策。

时至今日,招生院校已经形成了“华约”“北约”“卓越”等考试联盟。“华约”的成员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7所高校,“北约”的成员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香港大学、厦门大学等13所高校,“卓越”的成员则为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

看到这里,相信你一定会问:我该如何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呢?别着急,下面就是具体步骤。

推荐:每一场推荐背后,都站着一群努力的身影

应届毕业生要参加自主招生考试,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学校推荐,二是通过本人自荐。

先来说学校推荐。各招生院校会把一部分自主招生考试的名额直接分配给中学,由中学推荐学生参加考试。不同的中学有不同的推荐原则,但具体的指标无非就是高中的文化课成绩、工作能力、获得的各种荣誉、学科竞赛(如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等)的成绩、某一方面的特长等。一般来说,一位同学只会被推荐参加一个联盟的考试。

如果是本人自荐,那你一定要准备好足够的材料:自荐信、有声望的老师的推荐信、成绩证明、高中期间的各类荣誉证书、特殊才能证明等,并向心仪的大学进行自荐报名。招生院校接受报名后,会审查确定是否允许你参加笔试。

虽然学校推荐的方式只能让你参加一个联盟的考试,但由于不同联盟的考试时间各不相同,因此,从理论上讲,只要你有足够的精力,就可以通过自荐参加其他联盟的考试。

近两年,通过学校推荐和学生自荐,我们嘉兴市第一中学每年约有12%的学生能够参加各类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

笔试:拼脑力更拼体力

在每年元旦前后,实行自主招生的高校会举行一次笔试。

不同考试联盟的试题各不相同,即使参加同一联考,不同的考生考试的科目也不同。理科生主要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文科生主要考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和政治,还有些工科院校只要求考生参加3至4门科目的考试。

一般来说,笔试的时间限制在一天之内,根据考生需考的科目的不同而变化,最大时长达12小时,最短的也要一个上午,中间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真是既考验脑力又考验体力。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形式比较特别,在江浙沪地区,复旦用“千分考”来代替联考。“千分考”涉及高中学习的所有科目,顾名思义,满分为1000分,考试时长为3个小时,全卷共有200个选择题,做对1题得5分,不做不得分,做错1题倒扣2分。

每参加一个联盟的考试,你可以选择两到三所学校作为你的志愿学校。 不过你所填报的第一志愿学校给你提供加分优惠政策的可能性最大。

面试:理性、博闻、应变,一个都不能少

招生院校会根据笔试成绩确定面试名单,一般在寒假期间安排面试。

面试的形式各有特色。如北京大学采用的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在5分钟内,你要先进行1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回答自己抽到的问题,答完后,小组的其他成员还可以补充。清华大学的面试分为“群体面试”“单独面试”“附加面试”“专业面试”四种类型,根据不同的报考意向,考生会参加不同类型的面试。

面试的问题五花八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类是与你本人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报考我校”“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规划”等,你只要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其次是涉及各种知识与常识、考查思维的问题。我们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生活类) 2011年复旦自主招生面试第25题:鸡可以用来做哪些菜?

(英语类) 2011年复旦自主招生面试第29题:番茄酱如何翻译成英语?

(文化类) 2011年北大自主招生面试第3题: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谈谈你的理解。

(历史类) 2011年北大自主招生面试第14题: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两岸将共同举行隆重庆典。你认为大陆和台湾看待辛亥革命的角度和意义会有什么不同?

(物理类) 2011(www.kuaihuida.com)年复旦自主招生面试第23题:一群小学生在分比萨吃。一个小学生说:“比萨能够下肚,是重力的原因。”另外一个说:“比萨之所以能够被吃下去,是因为胃肠道的蠕动。” 你如何解释呢?

(数学类) 2011年清华自主招生面试第11题: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这些问题不仅考查你的视野,还考查你的临场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的条理性和全面性。在回答时,要避免偏激和情绪宣泄,既不要“愤青”也不要过于保守,尽量用辩证理性的态度来看待问题。要反应迅速,尽可能把问题与你平时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还应保持条理清晰,可使用分类讨论和分层递进的表述方法。

公布结果:我到底能加几分

在1月底或2月初,高校会公布自主招生考试的最终结果。胜出的同学可以享受高校提供的不同优惠政策。

以北大为例,2011年浙江省参加北大自主招生文化课考试的300名左右的学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进入了面试。经过面试,对成绩位于前5%的学生,北大提供在高考成绩的基础上加3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后5%的学生只能享受加5分的优惠,成绩位于中间的学生则可以享受加20分的优惠。

假设2011年北大在浙江省的投档线是700分,A考了680分,B考了710分,两人可同时享受30分的优惠,那么A的总分就是710分,B的总分就是740分,都过了北大的投档线。但由于A的实际考分没有达到北大的投档线,所以在录取时必须服从专业分配;B的实际考分达到了北大的投档线,但在选择专业时只能享受在实际考分的基础上加10分的优惠政策,也就是说,B可以以720分的成绩在北大选择专业。

2011年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政策更诱人,如果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胜出,只要高考成绩达到浙江省的一本线,就可以被复旦大学直接录取。

不过,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一直在变化,所以说到具体的招生细则,还需要参考各校每年出台的招生方案。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 篇六

关键词: 美英俄日四国 现行高考制度 特点分析

一、美英俄日四国现行高考制度综述

美国的教育由各州和地方负责,虽然没有由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大学入学考试,但有被美国绝大多数大学认可并要求学生参加、相对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它们是由社会上的考试服务机构负责编制试题和组织。这类标准化大学入学考试主要有以下两种:(1)学术评估测验(SAT)。SAT是一种学术适应性测验,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我们常说的美国高考主要指SAT。(2)美国高校测验(ACT)。这两种考试从试题内容到科目设置都以能力考查为中心,例如SAT是一种典型的以能力考试为中心的测验。在人员上,考试服务机构汇集了众多心理学、教育学、统计学和心理测量与教育测量等学科领域的专家。高考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有利于打破死记硬背的弊端。测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此测验的地位与学术评估测验的地位差不多。如今,SAT和ACT已成为使用最多的考试,一般大学都要求入校新生送审两种考试成绩中的一种。除此之外,学生申请进入大学时还须提供自己高中阶段的成绩单、教师或社会组织负责人的推荐信、参加社会活动的情况等,然后大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美国没有统一的招生机构,高校招生享有高度自,招生的标准、规模及运作完全是由各校招生委员会自主制定,录取工作由大学自己做主,而大学录取新生的依据则是综合考评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高中平时成绩、社会服务活动表现和学校推荐信等。如哈佛招生院长在给潜在的申请者来信时写道:“学业表现包括高中的成绩、SAT或ACT的考分,对录取委员会来说非常重要。然而,其他因素诸如个人的特长、参与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也很重要。录取委员会会细致地阅读推荐信和作文。在录取过程中,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每年的新生都是充满活力的团体。”

英国学制规定小学6年,初中4年,高中2年。1984年英国政府规定,中学生初中毕业后要参加GCSE考试(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从而在英国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全国统一的中学会考标准。通过GCSE考试后,标志着中学教育的结束。希望进大学深造的学生继续在高中学习2年,参加A-Level(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考试),它相当于中国的高考。A- level并非是一次单一的考试,而是一个测评体系。每门A-Level考试科目含有6次考试(不包括补考在内),所以学生要在2年内通过18次考试。每年2个考试时期,一般是定在每年圣诞假期结束后和5月末6月份暑假之前。如果学生对成绩不满意,可以要求重审试卷或者参加补考。成绩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参加AEA考试(Advanced Extension Award,进阶级考试),其成绩可以为高考成绩加分。A-Level的成绩并不完全由笔试的结果决定,学生还要根据指定的题目每科提交1篇论文,论文在最后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目前所占的比重是30%。只有在A-Level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才能被一流大学录取。但是A-Level的成绩并不是决定录取的唯一标准,录取标准的确定等权力掌握在高校手中,高校充分享有录取新生的自。

俄罗斯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至上世纪末,高考基本上是由各高校自行命题,自行组织考试,自主招生。这种制度由于缺乏有效监督,经常产生舞弊行为。仅2001年在莫斯科就有42名大学教师因收受贿赂而被和指控,而自主招生引起一定程度上的评价标准混乱不利于教育质量保障。于是俄罗斯在2001年颁布了《关于试行国家统一考试的决定》,它标志着俄罗斯的高考改革方向由高校自主考试走向统一命题。2005年,俄罗斯所有联邦主体都参加了全国统一考试试点工作,但是各联邦主体有权进行一些选择,包括考试科目的选择,以及是否要求主体内所有考生必须参加统一考试。俄罗斯高校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中,通常有5门考试科目,必考的是数学和俄罗斯文学,其余的考试科目则依据所报考大学的专业来定。在获得考试成绩后,考生邮寄成绩表给5所或更多数量的学校,而学校则依据成绩表来发出是否录取的回执,使考生与学校之间进行双向选择。

日本于1979年开始实行由两次考试组成的高考制度:第一次为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全国共同学力第一次考试),第二次为各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第一次考试以考查学生的学力为主,科目设置为6科31门,考试范围是高中阶段的全部知识,不设必考科目,允许学生按个人能力和所报考高校的规定任意选考1科或几科和1科若干门中的1门(日本多数高校要求考生提供5科成绩)。第一次考试在结束10天后公布结果,考生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决定第二次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第二次考试由各大学自行组织,时间为每年的2月和3月。考试形式也由各大学自行决定,有笔试、面试、小论文写作、实际操作等诸多形式。除了两次考试以外,日本目前也在部分大学实行推荐入学制度。具体做法是大学留出部分招生名额来招收中学校长推荐的优秀学生,被推荐的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但可以免去第二次考试。录取则是由大学在综合两次考试结果的基础上自行决定。

二、四国高考制度的特点分析

1.考试制度由统一考试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

上述四国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相对应的学制也各不相同,但是这些国家在进行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时均采取了统一考试与高校自主招生的模式。可见,统一考试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是当今世界高考改革的趋势。统一考试更能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可比性强,而且具有规模效益,节省人力、财力、物力,但它往往不能顾及有差异的个性化要求,而高校自主考试正好弥补了统一考试的缺陷,更能体现高校要求的差异性、考虑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等,但是它也有许多缺点,保障机制不健全的自主招生会成为腐败和舞弊的温床。所以,将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些国家的选择。我国向来是全国统一招生由国家划定分数线,然后统一分批录取,高校没有自主招生的权利。目前,这种僵化的模式已经开始打破,2006年夏季高考,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以自主招生,即面试选拔的方式录取综合素质各方面比较优秀的考生,考生的高考成绩不再作为录取的硬性标准,只作为重要参考。此举激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受到舆论广泛关注,也标志着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考试本身日渐完善

各国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在考试内容和增加考试机会等方面都日渐完善。在考试内容方面,各国在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潜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查。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无论是试题内容还是科目设置都以能力考查为中心,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俄罗斯考试一般题量不大旦时间充裕,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不像我国题量大时间少,学生快速作答,对善于深入思考的学生不利。而在增加考试机会方面,国外多采取在一年之中多次举行同等地位的考试,考生可自由选择参加。在美国,SAT每年考7次,并且从高二就可以参加,而录取时则以最好的成绩为依据。美国的教育家认为,最高的分数是学生的真实能力。另外如日本将各大学单独进行的考试分为两次,也就是把大学的招生名额也分为两部分,如果学生参加第一次单独考试失败,仍可挑战第二次单独考试。这样做有效避免了“一考定终生”所带来的巨大的考试压力和无数意外的遗憾,使对考生的衡量更加客观和公正,减轻了学生升学考试竞争的压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我国高考的“一考定终身”的性质,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出现了异化,一味追求升学率,中学教育由“教导通识,培养人才”变为“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教育模式。近年来,为了顺应时展的要求,我国在考试制度上也作了一些调整,如增加考试次数,为考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自2000年开始在部分省市增加了春季高考,取消了对参考人员的年龄限制,打破了传统的“3+2”考试模式,推出了“3+x”、“3+综合”模式,极大地推动了高考形式的改革。但考试中存在的弊端并没有根除,以分数为本,选拔优秀考生而不是优秀学生的考试制度并没有得以改变。

3.录取标准科学化

上述四国都不再以一次高考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唯一标准,而是综合大学入学考试成绩、中学平时成绩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全面考查,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美国,大学录取新生的依据是综合考评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高中平时成绩、社会服务活动表现和学校推荐信等。为了避免“分数至上”,各国都采取多种方式录取学生。如日本通过三种方式录取学生:(1)综合化选拔式。根据国家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成绩、各高校自考成绩和考生高中情况调查表三结合的方式来选拔。(2)推荐入学式。近1/3的大学生通过推荐的方式被录取。(3)实行“AO入试制度”,即学生和大学进行双向选择。在评价方面,四国都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过渡。美国十分注重学生历年特别是高中的学业成绩,尤其注重成绩有无上升的趋势。而我国现行招生录取制度则依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分数至上”主义十分严重,因而不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高考改革,并且在很多方面已取得了成绩,但在一些根本性的方面做得还不够。当然,任何国家高考制度的形成与运作,与该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和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不顾国情盲目照搬不利于我国高考制度的健康发展。立足于国情,积极学习和吸收外国宝贵经验才是构建合理高考制度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宋海龙。国外高考制度改革趋势及启示[J].中国社会导刊,2007.

[2]方勇。日本高考制度及其改革[J].新闻周刊,2004.6.28.

[3]王竞晔,孙玉丽。俄罗斯高考制度改革与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4]夏欣茁。英国高考制度及对中国高考改革的借鉴意义[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3).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 篇七

尊敬的x大学的招生**:

您好!

作为一名校长,能够看到自己心爱的学生走进世界知名大学去深造,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愿望。我想,也许没有再比这更让人快乐的事了。正是出于这种美好的愿望,同时,也是更重要的,为了能让一个十分优秀的、将来真正能够有所作为的学生获得一个发展自己、成就事业的最好的机会,我很高兴也很荣幸地向您推荐我校优秀学生王xx同学。

王,女,19xx年x月出生,20xx年—20xx年在我校读xx和xx,是我校几年来为数不多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我如是评价王xx同学,一点也不夸张,她所具备的多元化的素质和能力、超群不凡的学业成绩和所获得的众多奖项,令人敬佩和赞赏,这正是我向您推荐她的最直接的理由。

王xx同学初来我校时,我并不认识她。第一次听到她的名字,是在七宝教育集团新年晚会上,当时她担任主持人,她洒脱的主持风格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来在老师们和学生的口中,提起她的名字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直到后来在历次学校举行的多种活动中,使得我经历了一个关注她、认识她、了解她、培养她的过程。临近毕业时,她已经成了校园里的“名人”了。

近几年,从外地到我校来就读的学生逐渐增多,随之也带来不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而,王xx同学与众不同。她能以自己善于理解、善于包容和乐于助人的独特方式,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的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距离,最先与大家打成一片,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

王xx同学是一个有着浓厚的参与意识、较强的**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学生。参与校广播站的工作,她的标准的普通话和清新的嗓音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她加入校钢琴社,校园里回落着她悠扬的琴声;她主持多种文艺晚会,美好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发起和**艺术节演讲和合唱比赛活动,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参与英语辩论赛,彰显了她坚实的英语功底和出色的论辩口才

然而,尽管王xx同学在各种集体活动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学业成绩。她勤奋好学,勇于拼搏,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均衡稳定。为此我还专门为她聘请了有经验的学科(如物理)老师为她在业余时间开小灶以满足她的求知欲望。她所在的年级有6个班,所在班里有52个人,她的成绩在班里稳居第一名,她在年级也遥遥领先排第一。她以其特有的英语天赋,参加了20xx年4月上海市迎世博英语大赛,荣获二等奖;由于她一直位列年级第一名,xx年3月我还亲自为她颁发了1000元奖学金(最高奖为1000元)

这就是王,一个极具才华和无限发展前途的女孩儿。

此时此刻,我谨以一个中学校长的身份和一颗对学生的无限关爱之心,向您郑重推荐我校学生王。倘能如愿,相信她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谢谢!

此致敬礼!

xx中学校长:

20xx年xx月23日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 篇八

2009这一年,来自民间的、官方的、高校的,大大小小的涉及高考的改革方案络绎不绝,各方都在为高考改革建言献策。综合比较不同版本的方案,改革的核心似乎都指向一点: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实行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

遗憾的是,这一年,尽管高考改革的热度不断升温,来自不同方面的政策与声音不断涌现,但是依然延续过去的路数,并缺少亮点。

民间方案:

有理念,可操作性不强

民间对高考的议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不满意者,把现行的高考制度批得体无完肤,甚至强烈呼吁取消高考,取消教育部;也有不满意却认可现实者,认为按照中国现阶段国情,高考制度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各方对高考改革的建议多,却无整体方案。

2009年6月,继2007年给出一个初步的高考改革方案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公布了一个更详尽的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这个民间方案有两个宗旨,一要“以学生为本”,二要促进教育公平。

与其他民间高考改革建议不同,这套方案的设计者希望突出可操作性,但实际上,方案依然过于理想化:它希望打破现有的高考利益集团的平衡,而这个平衡却不是教育部门一家可以决定的。

比如,民间方案明确提出降低英语分数的权重,提高对母语的要求。但它的执行难度相当大。一位曾经参加过某省自主命题的老师说,有一年,教育考试部门曾经有过降低英语权重的想法,并拿出方案讨论,最后因反对声音太大,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靠英语吃饭的人太多了,谁愿意丢掉这个大饭碗呢?

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是这套方案的重心。方案提出,要实行多轨道、分层次的统一考试,将高考科目分为多种组合,包括普通文科、理科、工程技术类、生物医学类等,每科考试内容区分不同难度,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能力,选择不同类别、层次的考试。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可分别采用不同的考试科目。

方案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人往高处走。无论是学生和家长都希望能进最好的学校学习,他们不会仅仅把自己定位在普通本科院校,或者说,把自己定位为工程技术类就不考理科或者生物医学方向。他们都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按照这个方案,学生的考试成本会大大增加。

方案也提出院校录取方式的多元化,设计了“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模式、“统一学科知识考试+集中录取”模式、自主考试等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院校可采取不同的录取模式,放大了高校的选拔录取权。

这个主意不算新。在2008年年底,浙江省提出自己的新课改高考方案中,就有类似的制度设计:对报考一本、二本和专科院校的学生,在三门主科相同的背景下,设置不同的附加科目的选择方案。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带着一个团队,从宪法的角度去考虑大学招生制度。他认为,宪法第33条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广义上国家的任何公权力机构不得对公民给予没有正当理由的区别对待。但是现行的招生指标体系违反了宪法平等的原则。最简单的事实是,各个高校在决定各省的生源比例时,都在为照顾本地考生提出一个可以接受的站得住的理由。

“中国各地的高校招生都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囚徒困境’。”张千帆说。他认为,在普遍歧视、人人自危的现实环境下,任何放弃自我保护、实行地域平等的省市显然都是“傻瓜”。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部属院校,除了没有太多人关心的民办大学之外,每一所高校的招生方案都是地方保护主义的翻本。时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的徐显明曾经试图改变这一状况,并在2006年提出“中国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学”这样响亮的口号,建议根据各地人口的多少来配置高校在各地的生源数量,但是当年,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招生数量也只是略有减少。

在张千帆看来,招生体制改革需要中央出手。这听起来有些不“与时俱进”:就高考而言,中央逐渐放权给地方,自主命题的省份越来越多,高校自己确定每年的招生人数。中央所做的,主要是确定当年全国的招生人数并进行总量控制。

依然是民间高考方案的理想状态:让更有力的部门来打破已经形成的高考利益平衡。当高考已经集中了太多的关注,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在年终总结时,都把高考当作自己的一项政绩的时候,一旦这种平衡要被打破,被损害的利益群体,比如说,减少北京、上海这些高教资源集中的城市的招生名额,当地如何安抚利益受损的本地考生?

官方方案:保守地前行

2004年,广东、海南、山东和宁夏四省区率先开始高考新课改实验。2007年,四省区执行了新课改后的高考改革方案,2009年底,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也相继公布自己的方案,至此,全国有15个省市区公布了新课改后的高考改革方案。

纵观这些实行新课改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其宗旨与民间改革方案基本一致:改变一考定终身,实行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

2007年,广东、海南等4个省区的高考改革方案基本奠定了以后改革方案的基础。在这一年,从科目设计而言,宁夏的科目设置是“3+小综合”,山东是“3+X+1”,海南是“3+3+基础会考”;宁夏、广东和海南都把综合素质评价列入参考行列。海南则规定,基础会考的成绩有10%计入总分。

这个基础会考,在以后各省市区的方案中基本都被称为学业水平测试。在2008年江苏的方案中,学业水平测试均按等级划分,分ABCD 4个等级。4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C级以上才能参加高考,两门选修科目必须达到B级以上才能报考本科。

这套方案在江苏引起轩然大波。据媒体报道,从江苏省来说,2008年参加高考人数为50.8万人,一本招生人数4.1万名,二本6万多人。全省达到二本要求的2B资格考生共有183594人,占总考生人数的36%,也就是说,64%的考生因为在选测科目中失利,直接被拦在了二本之外。

在进入录取阶段,新方案就遇到了麻烦。录取进行到一半时,江苏省教育厅紧急修改录取方案,规定1A、1C的考生只要进入投档线就可以投档,只要总分达到了学校最低录取线,学校必须无条件录取。为了解决一部分A、C型考生,教育部紧急追加了近5000个录取名额,才解决了改革带来的问题。

随后,实行新课改的各地在制定高考改革方案时,都吸取了江苏的教训,对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进行不同的规定,一般都是分级以后,达到一定级别就可以报考相应的高校,而不是像江苏那样复杂的计算。

各地在小心翼翼地进行着高考改革的创新:2008年,福建在提出下一年的改革方案时,把省属“211高校”也纳入自主招生的试点范围。高职高专则也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招生。这一年浙江的方案则把一本、二本和专科的录取标准进行区分,除了语文、数学和外语3门主课及综合素质评价都是一样的之外,一本和二本都要求考文综或理综,专科则是技术类,一本还增加了一个自选科目。

纵观2009年五省市新公布的方案,基本是前三年10省市区方案经验的累积和延续,并无创新之处――所有的科目设置都是一种类型:“3+文综或理综+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而最能体现多元化评价方式改革的综合素质评价部分,各省基本都采用了相同的做法:不记分,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黑龙江省对重点高校有放权,允许他们在高考基础上,以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的自主考试做参考,自主招生的学校可自行规定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陕西的做法是高校可以对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有自己的要求,但是在招生中必须说明。黑龙江、北京和湖南则都对高职招生进行改革。湖南效仿福建的做法,把自主招生的范围,从部属高校扩展到省属“211高校”。此外,湖南今年实行平行志愿。

有人评价,高考改革并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上述改革的所谓“三位一体”录取,仍是将原来的高考科目拆分与重组,但集中录取制并没有变,学生与高中仍以分数为最高奋斗目标。

高校方案:基本与农村考生无关

高校能在高考改革中有作为的余地不大。实际上,现在对高考改革有发言权的,主要还是76所拥有自主招生特权的一本院校。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80所,教育部又新增了云南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和苏州大学4所大学的特权。

这个“特权”涉及的群体不大,按照规定,自主招生的比例不应该超过高校每年本科招生人数的5%。这个改革如同官方和民间的改革方案一样,也是在给多元化人才选拔模式探路。

2009年年底,这个探索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各出奇招延揽人才,名校对尖子学生的争夺提前开始了。

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北京大学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北大的校长推荐制每到一个阶段,都会引来舆论的关注,公众要看看这个实名推荐到底推荐了什么人?名单结果出来后,引来一声叹息:中学校长们小心翼翼,学习成绩依然是最重要的衡量标杆,最后仍然以推优为主。

有统计说,随着自主招生高校不断增多,自主招生名额在各高校招生计划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入大学门槛的考生也在6年间翻了6番。

全国有近2000所高校。自主招生所占的名额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制度从执行之初,倾向性就很明显:这个政策基本与农村学校无缘,与农村考生无缘。

从2003年教育部决定在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开始,各个高校谨慎地选择参与自主招生的中学。最保险的,当然莫过于直接选择那些一直是生源大户的高中,而这些中学在各地基本都是城市的重点中学。当年,中国政法大学要求,选拔对象必须出自省级以上重点中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把范围缩得更小,指定了若干所中学。实际上,为了慎重起见,当年几乎所有的试点高校在生源上都是一种选择――由指定的重点高中推荐。

2006年这种推荐到达“极致”:复旦大学的举动被称为创高校自主招生的“破冰之旅”,符合条件的上海学生可以自行报名,只要通过专家组的面试,就可以成为复旦的学生,尽管他们必须参加高考,但是成绩对他们的录取没有影响。

这一年的结果是,复旦大学录取的298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上海各重点高中,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所占比例很低。而同样进行自主招生的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的300名幸运儿中,无一人不是重点高中学生。

为了彰显公平,很多学校都纷纷表示,中学生还可以选择自我推荐或者老师推荐的途径。问题是,这个看似公平的政策对农村学生却毫无意义:这套在城市里尚显时髦的推荐制,农村地区如何学得来呢?就算老师推荐,重点高校会认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没有名气的老师的推荐信吗?自主招生也是要算经济成本的。在推荐信之外,入选的学生还要到各地去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要准备路费、食宿费。对农村学生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一位资深教育记者感慨:这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

几位在教育界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表示:2009年高考方案这么多,却让人失望,大家不过是在重复过去的老话题。他们希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尽快出台,能从国家层面给高考改革更多的制度支持,早日让有才者通过各种渠道彰显才能,让高考不再成为百姓的负担。

评论

高考改革为何总走回头路

新年前夕,2010年广东高考报名工作结束。尽管还未举行,但这次高考注定要在高考史上留下一笔:2010年,广东将实行新的高考方案。实行了11年的X科考试,退出了历史舞台。

除了广东的师生,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一变化,更无从知晓这意味着什么。但只要翻翻高考恢复32年来的改革历程,就会明白,广东这次调整高考科目,实质上是宣告了被教育界寄予厚望的“3+X”科目设置改革的终结,高考基本上又回到了文理科各考6门的“大文大理”时代。

当然,教育部门不会作出这样的宣告,甚至还会否认这一结论,称现在的高考还是“3+X”模式。现在各地普遍实行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高考模式的确还挂着“3+X”的外衣,但其实质早已背离了“3+X”科目设置改革的宗旨。

1999年2月,教育部推出“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当年先在广东试行,之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2002年起在全国普遍实行。本着“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三项原则而推进的这项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X”科目。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这样解释“X”科目:“X”指由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等学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

有人评价,这个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高校和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但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省份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所谓综合,不过只是3门课程的拼盘而已。

只有广东和河南采用过改革设计者最推崇的“3+大综合+1”的方案,但河南只实行了3年便改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据媒体当时的报道说,虽然教育部门和教师都认为“大综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生偏科,但客观上加重了学生负担,9门课程都要考,各科老师都想方设法挤占学生的时间。

此后,改革先锋广东一直孤独地扛着“3+X”的大旗,但2007年,该省也最终放弃了“大综合”,改为“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随着2009年高考的结束,在一片批评声中,被认为最能突出个性的“X”科走到了终点。

现在35岁以上参加过高考的人可能都还记得当年的高考科目,文科考6门,理科考7门,除了文理科都必考的数学、语文、外语和政治外,文科还要考历史和地理,理科要考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一模式从1977年恢复高考一直沿用到1992年。如今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这一模式貌似不同,但对于考生而言并无太大区别,文科综合是历史、地理和政治共用一份试卷,理科综合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共用一份试卷。

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考科目改来改去,又回到了老路上。

其实,高考恢复32年来,高考改革没少走这样的回头路。2007年,在纪念高考恢复30周年的时候,众多媒体和一些研究者曾经对此做过梳理。

比如,肩负着“打破一考定终身”使命的春季高考,2000年开始在北京和安徽试点时,曾经备受关注和期待,可走过10个年头之后,春季高考已经无声无息。当年参与试点的省份,只有上海还在坚守。前不久,上海媒体报道说,2010年上海春季高考招生计划数为580名,比2009年又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再创新低。而2009年春季高考,考生实际报到率只有 22.22%。

标准分制度,也是在广东率先实行。在当时的国家教委极力推广下,全国有不少省份也逐渐采用了这一制度。但由于换算复杂,家长和考生意见较大,这些省份又陆续改回了原始分。2007年,先行者广东也走了回头路,改回原始分。目前,全国只有海南一省还在使用标准分制度。

高考英语增加听力测试也是1999年发起的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中学英语教学重视听说能力培养。广东也是最先试点,2003年在全国普及,但因为听力测试实施过程中事故频出,所以2005年起出现了部分省区取消或淡化高考英语听力的现象。

这种从终点又绕回原点的改革还有保送生制度、广西的二次高考等。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在回顾高考恢复后的改革进程时曾总结道:和技术相关的改革,大部分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而制度性的改革往往历经反复,走的是比较曲折的路。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高考改革时不时要射出回头箭,难免伤及自身。

江苏被认为是高考改革最频繁的省份之一,从该省考出来的江江和刘璐都戏称自己是拿来做实验的“小白鼠”,并认为高考套路的变化影响了自己的高考成绩。

而处于高考这座独木桥两端的中学和大学对于高考改革也是怨声载道。譬如,在“3+X”改革前,有段时间高考科目设置是“3+2”模式,文科不再考地理,理科不再考生物。在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学自然把地理生物打入冷宫,这两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只能赋闲。“3+X”实施后,很多中学一时间难觅教师,又急慌慌去师范院校对口专业找人。而生物在高考中的缺席则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物系的招生和生命科学的持久发展,以至于1996年8月,7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呼吁务必重视生命科学,提出“必须立即恢复理科高考中生物学应有的地位”。

高考改革为何如此曲折反复?2007年,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的中青特刊曾经刊文分析说:掌握话语权的精英阶层和由民间呼声构成的大众力量都在推动高考改革的试验,但“‘呼声’常常只代表某一个利益阶层的愿望,它不太可能有完整的系统性考虑,在‘呼声’推动下的改革,比较容易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决策偶然,上马仓促,轰轰烈烈推出,撑不了几年,悄无声息结束”。

2009年,要求改革高考的呼声仍不绝于耳,各种版本的民间改革方案也纷纷出笼,据说,正在起草的《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在制定高考改革方案。看来,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又将启程,在此,有必要提醒改革的设计者和决策者,好好总结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不要反复折腾。比如,现在全社会都在讨论“高中是否应该取消文理分科”,事实上,在推行“3+大综合+1”高考模式的时候,广东和河南都取消了文理分科,但最终没能成功。个中原因,社会大众可以不探寻,但改革者必须深究。

正如中国青年报2007年的报道所指出的:“对国家和考生来说,需要的是思路清晰、目标和路径对位的改革,而不是为了改而改。”(李丽萍)

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信 篇九

关键词: 自主招生 高校联盟 高考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因此,高考自主招生是大势所趋,然而近期出现的高校自主招生抱团现象愈演愈烈,各联盟高校联考有转向“小高考”的趋势。我们应意识到,目前我国的高考自主招生制度仍不完善,如何完善高考自主招生制度,合理引导各大高校做好自主招生工作,是目前高考改革工作的重点。

一、高校联盟的产生、发展及成因

我国自2003年开始在部分高校推行自主招生试点。其后基本上延续了“自主笔试+自主面试”的“自主招生”模式,始终发展平稳。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大高校对优质生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近几年高考自主招生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2003年开始,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在内的22所大学开始实行5%的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但这段时期各高校几乎都是单兵作战。直到2005年,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四所高校尝试采取联考的方式进行自主招生录取,拉开了自主招生联考的序幕。到2009年10月清华大学与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学和西安交大协议结成“五校联考”,并在2010年1月16日进行了自主招生选拔的联合笔试,形成了最早的“华约”五校。2010年10月23日和11月20日,浙江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加入了“华约“。2010年11月22日北京大学联合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六所高校同时在招生网上公告,宣称七校将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华约”与“北约”的对峙格局正式形成。当年11月25日,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六所高校宣布加入“北约”,“北约”联盟扩充至13所高校。2010年11月25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八所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宣布将合作自主招生,并签署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同盟”(或称“卓越”)的诞生。之后随着重庆大学的加入,“同盟”扩至9校。目前国内80所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30多所高校参加自主招生联考,几乎囊括了中国顶尖的高校,形成了“华约”、“北约”和“卓越”三足鼎立的局面。[1]

自主招生从2003年开始以来,近几年规模不断扩大,考生人数也急剧增加,然而随着自主招生规模的扩大、报名考生的急剧增加,高校的招生工作者也感到苦恼日益增加,招考工作的经济成本日渐成为高校的一笔重负,而各地考生前往不同高校笔试、面试成本增加也逐渐成为争议话题。首先,联盟的出现减轻了考生负担,避免考生来回奔波,降低考试成本。其次,联盟也给考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和各高校人才培养特点进行多元组合,选择机会大为增加。

同时,在“华约”、“北约”、“卓越”形成后,不少入盟高校间接或直接地承认了结盟动机,即响应联考号召力,争取优质生源。对名牌高校而言,自主招生已经成为他们招揽尖子生的主要途径之一,而联盟测试的方式更是扩大了名校效应,吸引了更多的优秀考生报考。在高考自主招生以前,只有在考生得知高考成绩后,各高校才加入优质生源争抢大赛,而如今具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利用这个机会提前锁定优质资源,将生源争夺战的关口前移,意图垄断优质生源。

二、高校联盟内部矛盾及存在问题

在高校自主招生从“各自为政”到“三足鼎立”,这样的发展变化曾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尝试。然而,随着自主招生的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中的争议不断。2011年“华约”、“北约”、“卓越”三个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形成过后不久,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宣布退出“北约”,并在不久前公布了2012年自主招生方案。这引发了我们对于高考自主招生抱团现象的重新思索。

各个高校就自主招生结成“联盟”,本身是一个自发的行为,联盟的组成与结构也相对比较松散,所以结盟或者退出结盟都是一个自主的选择。南开和复旦退出“北约”联盟,主要原因可能还是两所高校觉得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联盟的意义不大,并没有带来招生方面明显的变化,甚至可能浪费不少“优惠”名额,因此选择了退出。从本质上来看,招生联盟无非是一场集体掐尖大战,高校的自主意识没有真正体现,也没有体现自主招生的真正意义。从初衷来看,自主招生应是一种社会化考试,体现各校的特色,不应绑定在几所学校上。如今有高校退出“联考”,正是回归自主招生的本质。

从目前高校联盟的具体形势看来,其内部矛盾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组团模式过于随意。所谓“联盟”是各高校自行组织形成的,几所高校结盟的原因可能是学校历史、专业学科背景、地域等因素,也可能是其他原因。这种随意的组团模式很可能给考生带来志愿填报方面的麻烦,并带来以联盟对抗为表现形式的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

2.“联考”操作流程缺乏机制保障。考试缺少透明度,高校与中学及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监考和评分没有明确的机构保障实施,一旦考试过程中发生意外,很容易滋生混乱。

3.联盟内部规则不统一且步调不一致。各个高校在考试、评分及录取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样就很难集体发力,统一招生。同时各个高校在招生上的步调不一致,例如发放申请表、考试时间的冲突,很容易导致学生陷入两难境地。

4.高校抱团最终目的实为吸引优秀生源。这种集体掐尖儿的做法,给优秀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但对其他考生实则不公,且违背了自主招生选拔偏才怪才的理念。

5.“联考”演变为”小高考”,分散了学生专心应对全国统考的精力,变相增加了考生的负担和压力。[2]

三、高校联盟的发展方向

高校自招联盟的未来路径尚不明晰,但从教育专家、高中校长,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反馈来看,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的改革却是势在必行。

作为对未来高考制度改革的探索,高考联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促进“联考”社会化。自主招生需要真正社会化的考试,考试的举办权应该由学校交给中介,推进考试社会化。比如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来组织和监管,同时允许几家有资质和威信的社会机构来组织考试,各高校根据自己的需要,承认其中一种或多种考试成绩,考生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参加哪一种考试,这样可避免多次重复考试,结果也会更加客观。

2.改变“联考”的考试内容。高校自主招生的联考不能再局限于考查对学科的掌握程度,而是要考查学生的学业能力和学术水平。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SAT考试或ACT考试,让这种考试成为各大高校自主认可的考试,比如说我们可以统一设置三个联考,任何一个拥有自主招生权利的学校都可以认可,这其中没有绑定关系。中学组织所有中学生毕业时都参加其中一种考试,然后用其成绩汇总上平时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加上老师的评价和推荐信,向各个大学推荐自己,大学再根据适合自己的标准来录取学生,不另外组织考试。这两种考试可以一年多考,考生可以根据其多次考试的成绩,取其最高分。

3.改革现行的制度设定。要站在扩大和维护学生对高校自主选择的权利立场上,通过合理的方式来设立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比如,把自主招生的联考放在高考之后,允许每位学生选择3―4所高校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增加学生自主选择高校的权利。禁止高校之间进行排他性的招生考试,比如禁止高校联盟把自主招生考试日期定在同一天等。

自主招生作为对高考制度的完善和补充,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高考联盟的出现,也预示着自主招生的发展方向,尽管目前教育部针对高校自主招生抱团现象还未出台具体意见,但无法否认的是,这场每年至少10万人报考的自主招生考试,已经并将继续影响越来越多的考生及家庭,这场出现在高考自主招生中的“抱团大战”,或许隐含着中国高考改革未来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仇逸,俞菀。高校联考三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2-22,(第0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