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美术课教案(最新8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漂亮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编的美术课教案(最新8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课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能有选择的将各种线条和简单纹样进行有规律的排列,设计出美丽的花边;

2、运用数学活动中积累的交替排序经验,大胆选择色彩、线条和纹样进行表现;

3、在不断重复中能较细致的完成自己的设计;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两条运用简单线条和图案绘成的美丽花边;

2、幼儿用书《美丽的花边》(每人一本);

3、各种颜色的水彩笔若干;

4、彩色粉笔。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今天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展示两条美丽的花边)师:今天啊,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条美丽的花边。小朋友们觉得漂亮吗?

师: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画一条美丽的花边?

师:今天啊,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自己设计两条美丽的花边。

二、如何绘成美丽的花边

1、分析图片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画的美丽的花边。看看老师画的两条花边都用了什么颜色?用了那些线条和图案?

2、引导幼儿回忆以前学过的线条和图案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非常对,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线条来画美丽的花边?(幼儿说教师板画)

师:小朋友们想到了好多图案来画美丽的花边,除了这些老师还想到了其他的图案(教师补充)

师:现在,我们用小朋友们喜欢的图案来画一条美丽的'花边。(教师一边询问幼儿,一边示范绘画)

师:小朋友们知不知道怎么画了?待会儿,小朋友就自己设计两条美丽的花边。

三、讲明绘画规则,发幼儿用书和水彩笔师:

1、待会儿,小朋友们在用水彩笔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笔戳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不要抢…..

2、小朋友们在画的时候,不能把图案画到花边外面去了,那样一点也不好看,我们要把图案画到花边里。

现在,老师把书发给小朋友们,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页,然后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设计两条美丽的花边。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五、展示幼儿作品,大家相互欣赏。

师:小朋友们都画好了美丽的花边,现在把你们画好的花边给旁边的小朋友看一看,看看谁画的最漂亮。

六、延伸活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美丽的花边,回家以后画出美丽的花边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美术课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内容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范画,找色相环中的颜色规律,去感受邻近色给人的美感,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教学难点:

运用邻近的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让学生对邻组词,邻居、邻里、乡邻。

游戏引入新课题_______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二、讲授新课:

1、播放教学课件,让学生观看图片。

提问:这两个房间运用了哪些色彩进行装饰?不同的色彩运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出示色相环,让学生观看。

提问:你能在色相环中找出三原色,三间色吗?

哪几种颜色是相互对比最强的?(对比色)

哪几种颜色相互之间是最接近的?(邻近色)

师生总结: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蓝)、青与紫、紫与红。

3、播放百花图片,让学生把各种花的色彩在色相环中找出来,并感受各幅花色彩的美感

师生总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以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4、播放图片,让学生找出这幅画中都运用了哪些邻近色吗?

例如我自己的油画作品《秋天的景象》中:

邻近色:黄色与红色,黄色与橙色

可以总结出:这幅作品以暖色调为主,主要用红色,黄色表现。运用红色和绿色作对比,色彩明快。

5、欣赏名家名作,让学生去感受画幅中邻近色的运用给人的感受?(冷色调,暖色调)

6、欣赏学生作品

三、课堂作业:

选取自己喜爱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美术课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系统了解感知添画块状背景的方式和形式。

2、学习添画背景的方法。

2、感受比较作品添画背景前后的不同视觉效果,激发孩子细致添画、涂色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每人一张印好手印的作品。

2、不同块状背景图片。

3、有无背景的两幅范画。

活动过程:

一、对比两幅手印画(一幅有背景、一幅没有添画背景)感受比较作品添画前后的不同视觉效果,激发幼儿添画作品背景的兴趣。

这里有两幅花瓶的图画,你们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小结:手印本来只有一种颜色,颜色很单一,但是添画了彩色的背景,不仅更加突出了花瓶,还使得整幅画更加漂亮了。

二、引出活动的主题,了解块面装饰的方法

这幅画的'背景是用什么来装饰的?

欣赏老师的范例,说说是怎样分割成的块面。

小结:我们可以把手印后面的空白处把它分割成一块一块的面,可以像太阳发射的光芒,也可以像格子布一样,还可以像水波、斜线。但是我们仔细观察这些画面,这些块面它们有没有有把小手压住,怎样才能不把小手压住呢?

三、学习添画背景的方法。老师示范添画背景的方法。线条地上走走走,看见小手踮起脚,走过小手地上走。

四、幼儿尝试操作。

看了这么多的装饰图画,你们一定也想来试试。刚才我们一起引了我们的小手,请你也用分割块面的方法给小手添画背景,让小手画更漂亮。

五、交流欣赏

说说自己是怎样添画装饰画面的。

美术课教案 篇四

教学理念:

在浙江省编六年制美术教材中,虽没有开设独立的立体造型课题,但在好些课中都渗透了立体构成的理念。如三年级教材中的《躲起来的动物》等。立体造型是立体创造的一种科学方法,它不仅是材料媒介的运用,也是个人感情、认识、意志的表达。根据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提出要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的教学要求,自编四年级教材《装梦的房子》,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以白板纸为媒材通过面的切割、组合形成一种新的围合空间,学会简单立体物的设计,能用语言、动作对创作出的对象进行描述、表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这节课的重点是初步培养学生理性判断的直观能力及空间造型技巧,启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难点是使学生对立体形象的直感具有初步的鉴赏能力。

本节课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设计。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训练、反复记忆的过程,而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构建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要与学生社会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我在课题的设计上以“房子”为载体引导学生尝试构成设计,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撷取素材,以“梦”激发学生表现与创造的欲望,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主要采用学生独立设计和小组合作相结合、自主探索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等方式,促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表现,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尽量满足不同水平、不同个性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教学目标:

1、尝试简单立体造型的设计与表现,掌握基本的空间造型技巧。

2、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空间联想能力、创造力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造型敏锐感和对立体造型作品的初步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教室布置:

1在教室的天花板上挂好长短不同、错落有致的线。

2教室左右各3组,每组学生围成圈。

师:艺术家的立体造型设计作品图片若干、白板纸、旋转彩灯、音乐

生:水粉画具或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流程:

一、引入、揭题:

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做过哪些梦?(想一想)

哪个梦给你的印象最深?(说一说)

(教师也说说自己小时候做过的有趣的梦,既增进师生间的亲近感,又帮助

学生打开记忆的“匣子”。)

师:哇,同学们的梦,真是有的美好,有的。可怕,有的可笑,有

的奇怪……

你们喜欢哪一类的梦呢?

生:美好的,有趣的,滑稽的……

师:如果能将好梦藏起来,在我们入睡时它们会悄悄飞进我们的梦乡,那该

多好啊!今天我们一起来造一座“装梦的房子”,好吗?

生:好!(师出示课题)

二、构思、分析:

1、发散构思:

讨论:用来装梦的房子会是怎样的呢?

(启发:它有屋顶吗?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有几面墙?是透明的吗?)

2、媒材分析:

同学们刚才的构思真不错,老师听得都入迷了。(出示这节课所用的材料——白板纸。)今天我们一起用白板纸来尝试“造房子”。你们刚才用其它材料做的构思,可以回家试着做做看。

请同学们摸一摸材料,说说它的性能、特点。我们要根据材料的性能、特点去构思、设计。

三、设计、制作:

第一步:独立设计“窗”(板书)

1、每组同学同在一面“墙”上设计,每人独立设计一扇“窗”。

(每组发一张120cm ×80cm白板纸,要求学生按规定时间完成)

师:如果你在做“窗”时剪下一些形,请保持这些形的完整,等会儿我们可以利用它们。

2、评出“创新奖”和“合作奖”。

说说谁的“窗”最别具一格?哪组“窗”在“墙”上的安排最美?

第二步:合作装饰“墙”(板书)

1、欣赏艺术家的纸造型作品(展示图片)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打扮“墙”(大胆地创作,可用水粉画,彩纸贴等,注意点线面结合。)

3、评“艺术奖”和“评析奖”。

每组都把自己设计的“墙”举起来,大家一起欣赏,评析。老师小结,颁奖。

第三步:合作组合“房”(板书)

各组派一名“工程师”合作将“墙”组合成“房”,其他同学各自把刚才剪下的形挂在从教室天花板上垂下来的线上,进一步利用空间,突破造型本身。(老师将旋转彩灯放置在纸造型的中间)

“工程师”们商量如何组合时,老师参与指导。

四、欣赏、表现:

1、欣赏:

用灯光表现大型立体纸造型——“装梦的房子”,学生静静地欣赏自己完成的作品。(拉上教室窗帘,关灯,打开旋转彩灯开关,奏起相应的音乐。变幻的灯光映着立体纸造型,一些光束透出形状各异的“窗口”,照到挂在空中随风飘动的形上,光影交错,创设出特殊的美的意境,让学生的情绪受到极大的感染,调动了学生表现的积极性,为下面的“表现”环节打下了基础。)

2、表现:

语言表达:1让学生说说对合作完成的立体造型作品的感觉。

2说说自己现在的心理感受。

动作表现:根据老师的描述做动作(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在“房子”旁扮演“梦”)

师描述:晚上,小朋友们渐渐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奏音乐《摇篮曲》,全体同学做入睡的动作。)

各种各样的梦从“装梦的房子”里溜出来……

(“房子”旁的学生扮演“梦”随音乐自由设计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在师生共同创设的美妙梦境中结束本课。

美术课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是对以前绘画内容作一个回顾,使学生在巩固原有绘画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和掌握绘画日记的特点及绘画方法,并学会运用绘画日记记录每天所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情。 2.教学目的: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声音引发的“语、形、色”来描画记忆,完成日记的内容。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及创作方法,并应用到生活当中。

难点:激发学生的记忆和创造思维,引发学生对往日生活的回忆、想象,完成日记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教法运用: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启发式引导教学法为主,以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多媒体、范图等直观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结合语文、音乐学科,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练习过程中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受美、创造美。

此外,我还采用师生共评法对作业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充分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我,并巩固所学知识。

三、学法分析:

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本课运用多媒体展示图例和进行绘画过程的演示,采用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比较感知—激发想象—讨论探索—绘画实践—情感升华师:引导观察—创设情景—启发点拨—巡视指导—汇总归纳。

四、教学程序设计:

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一)序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提问导入:“同学们都写过日记,日记能够记录当天发生的有兴趣的或感受最深的事情,那么,既然我们都会画画,为什么不能给日记配以简单的画面,使日记更直观、更形象呢?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屏幕。”(多媒体出示放大的文字日记和绘画日记的范图,让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

①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

②这些绘画是干什么用的?文字内容有哪些?(日期、天气等)

③哪种日记比较美观?(绘画日记)

3.教师小结:文字日记与绘画日记这两种方法的共性,也就是目的都是一样的,但绘画日记更直观、更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绘画日记。(多媒体出示课题—“我的绘画日记”)

师:那么,什么能帮助我们回忆起以前的内容呢?我们想一想,生活中除了少数寂静无声的场面,多数都是有声音相伴的,当我们听到某种声音时就会联想到以前看到或发生的事情,所以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听声音来回忆表现绘画日记的内容。(多媒体出示—听声音画记忆画)

(二)展开:情趣教学,激发想象

1.绘画部分

2.文字部分

3.教师再次播放各种声音国歌声、笑声、哭泣声、雨声。学生认真聆听并展开想象。(多媒体展示:“想”字。)

4.师生共同讨论:当我们听到其通过比较分析、实践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掌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学会绘画和运用。

它声音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想象好吗?(多媒体展示:“说”字。)

5.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并出示一些听到声音后学生想到的。一些范图。激发学生想象,并对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进行表扬。(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有声有画的情景,学生通过探索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记忆思维,突出本课的难点。)

6.学生再次讨论:如何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画面呢?教师出示范图(唱歌图),让学生探索讨论,自主合作学习。

7.师:那么我们要如何来作画呢?教师出示几例范图并出示绘画步骤:

1)构思画稿(形象、匀称)

2)涂上颜色(强调大胆,均匀,整洁)

3)文字说明(日期、天气、事件、说明要概括,简单)(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各绘画图,动画出示绘画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迅速掌握绘画方法,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三)深入:学生小组创作实践

1.按4人为一组分组合作绘画,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得又快又好。(注意小组间各人的分工的要明细)

2.学生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构思新颖的小组或个人提出表扬,并展示给同学学习,鼓励不足的学生。 3.学生创作时播放音乐,并用多媒体再次展示绘画步骤和一些学生作品供学生参考。

(四)结束:情感升华

1.作业展评。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到前台展示作品,讲解创作的意图,并通过比较、推荐、自荐、自评、师生互评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各小组选择题材有意义、文字与画面组织有特点、画面主题突出、表现手法有特色的作品讲评。教师小结,并寻找每一幅作品的闪光点,评价以表扬为主,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

2.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新的方法记日记 ──用绘画记日记。希望大家在往后的日子里能运用这种新画法记日记,时时记,天天记,隔天记!

五、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教学内容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美术课教案 篇六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沙的特性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沙画的作画步骤。

2、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景,大胆表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沙画的作画步骤。

难点:把固体胶涂均匀。

三、条件提供:

1、小勺、大盘子、固体胶。

2、桌子上放卡纸及油画棒、水彩笔、彩沙,幼儿任选一种材料作画,也可两种工具交替使用。

四、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准确性日趋提高,如果一成不变地使用同一种工具,同一种方法,将不利于促进手部肌肉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艺术的表现和创造。

此活动结合我市特有的优势――沙雕,让幼儿对沙充满了神奇和向往,又迎合幼儿爱玩沙的心理,利用彩沙的特点与艺术活动相结合,为幼儿创设了大胆表现、自由创造、充分尝试的机会,能进一步扩大使用工具材料的范围,体会多种材料组合创造的效果,从而提高艺术表现能力。(来自: 博文学习 网: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

五、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引起兴趣。老师请幼儿介绍去朱家尖看沙雕、到海边玩的经验并通过提问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提问:

(1)为什么大家都爱去朱家尖玩?

(2)在大海边还可以做些什么事?

(3)沙可以做沙雕,还可以做什么?

(二)老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讨论。让幼儿看看画上有什么,一起寻找这张画的“特别”之(www.kuaihuida.com)处,说说它与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有一处地方是用沙来代替的')老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技能及新的方法组合创作。

(三)老师操作演示。

重点演示作沙画的步骤:

(1)决定画面中某一部分作沙画,留出不涂色;

(2)将留出部分用固体胶涂均匀;

(3)选择彩沙并将沙撒在固体胶上,用小勺背面抹匀;

(4)把卡纸竖起,让多余的彩沙掉到大盘里;教师可让幼儿观察固体胶涂均匀与不均匀的不同效果,体会到做事认真、仔细与“美”的关系。

(四)幼儿创作。

(1)教师提示幼儿将平时所见到的海边风景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选择多种材料作画并选择最突出部分做沙画,选择合适的彩沙色彩。

(3)当有的幼儿固体胶没涂均匀,沙画部分出现“漏洞”时,应劝阻幼儿不要加涂固体胶,否则会使画面一团糟,鼓励其下次尝试。

(五)引导讲评。

(1)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集体找找或由作者介绍哪一部分是沙画。

(2)说说制作时的体会。这样有助于幼儿动作的内化和思维发展,同时也为幼儿创设了相互学习,共享成功乐趣的环境。

美术课教案 篇七

活动目的: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活动准备:

黑色颜料、毛巾、图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魔术变变变》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老师要教你们变魔术你们想学吗?(讲师将玩具藏在身后再变)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图片。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猜猜会是谁呢?请看,你们认识它吗?原来它的名字叫小蝌蚪。我们一起和小蝌蚪打声招呼吧。小蝌蚪有圆圆大大的头和细细长长的尾巴,(边出事蝌蚪的头和身体)你们看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样的?哦是弯弯的,原来小蝌蚪在游动的时候尾巴是弯弯的(波浪线)那小朋友们猜猜,小蝌蚪休息不游动的时候尾巴是怎么样的呢?教师边给幼儿看图片,边在黑板上贴出蝌蚪休息时候的图片,尾巴是直直的(直线)。

三、教师范画。

1、教师出示绘画底图,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图上画了些什么?图上有小石头,和漂亮的水草可是可爱的小蝌蚪不见了,那怎么办呢?

2.启发幼儿思考怎样才能找到小蝌蚪

四、教师示范讲解手指画——小蝌蚪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师:小朋友都想出了许多好办法找小蝌蚪,许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手指就能马上找到可爱的蝌蚪宝宝。你们看!

2.教师示范讲解手指画的方法。

①教师示范:用右手大拇指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建议:教师先用大拇指示范,再用小拇指示范)

②讲解尾巴的画法。

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也可直接用黑色水彩笔进行添画。

③引导幼儿区分两只小蝌蚪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小、尾巴的不同)

④教师介绍手指画,及绘画时应注意的事项:蘸有颜料的手要用毛巾擦干净,不能擦在衣服裤子上。

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

幼:手指

师: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五、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毛巾纸擦一下手指。

六、幼儿进行手指画,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十个手指都可以进行点画)

七、评价和欣赏作品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绘画活动《小蝌蚪》,我发现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他们能通过我的示范讲解,认识了曲线和圆形,并学会了用曲线和圆形进行绘画,从而表现出对小蝌蚪的`热爱。由于我的示范讲解到位,孩子们很快就能接受我想要传授的知识。而在孩子们的创造表现中,孩子们更是大胆地作画。他们能根据老师的引导,在原有的绘画基础上,添加了自己的想法,比如,他们在画中添加了水草、海水等,实现了大胆进行绘画的活动目标。在绘画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及时地给予纠正。总的来说,整个绘画活动下来,孩子们的表现还是挺令我满意的。不过,在活动中,我还存在着一些不到之处,就是在活动中,我给幼儿说的机会有点少,没能让孩子们很好地去说,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觉得这是我比较欠缺的。如果给我从新上过这个活动的话,我会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自由表达的一个环节,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想象到的都表达出来,我觉得那样会更好一些。

美术课教案 篇八

活动目标:

1、观察教师直观演示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正确讲述各种色彩的名称。

2、根据幼儿儿歌的两段体的结构特征,尝试用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仿编儿歌。

3、喜欢念儿歌,能轮流接说儿歌。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了解儿歌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章白纸、一盒油画棒。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白纸一张贴在黑板上。

活动过程:

1、通过演示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

(1)教师(出示一盒油画棒):这是什么?你知道笔有什么用吗?

(2)教师(拿一支粉红色的油画棒):这是什么颜色?"粉红色,画一画",请你们看一看我画的是什么?

(3)教师在黑板上快速地画出一棵长满桃花的桃树。

(4)出示桔红色粉笔,采用同样的方法,边演示画一个太阳,边念儿歌,同上方法,表现儿歌的第三、第四、第五段。在出示一支支油画棒的时候,重点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油画棒的名称:桔红色、翠绿色、蔚蓝色、五颜六色等。

2、学习朗诵儿歌《画一画》。

(1)教师完整地朗诵儿歌,启发幼儿跟随老师一起看图朗诵儿歌。

(2)带领幼儿重点帮助正确讲述油画棒的色彩名称。

(3)引导幼儿与教师轮流接说儿歌,教师念一句,幼儿念第二句;然后交换念儿歌。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我们每个人豆油许多彩色笔,你想用什么颜色的彩色笔画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教师用相应颜色的油画棒在纸上用简笔画记录下来,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句型结构仿编诗歌,并带领大家连贯地朗诵仿编的儿歌。

4、幼儿操作活动:画一画。

启发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纸上画画,并与同伴交流,最后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前面的黑板上,请小朋友们一起连贯地朗诵仿编的新儿歌。称赞幼儿积极参与的表现和美丽画面。

活动反思:

画一画这节课实际上是对正比例图像的`教学,对于本课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的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针对课标要求和前一节课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掌握,本节课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表格-关系式-图像来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课中,我主要让学生先读懂图的意思,如横轴竖轴表示什么,各个点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经过了解之后让学生连接各点,谈谈自己的发现,学生会形象地看到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分析图像,加深了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减少学生枯燥的学习,节省了时间。

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操作的空间,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鼓励学生利用图,进行一些估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在整堂课的思维上与前面学习的正比例相比有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