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学故事【优秀4篇】

教学故事,也就是教学叙事研究。教学叙事研究是以教师自己的故事建构为手段,通过叙述故事,描述教师真实的教学生活,该页是美丽的小编帮大家找到的教学故事【优秀4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教学故事 篇一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 词只有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由此可知:词汇的学习一定要和一定的语境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单个的词离开了语境就显得呆板生硬,没有活力。因此,单词必须结合语境来教。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词汇,能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技能,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故事就可以将一个个无意义的词汇变成有意义的连接。

故事教学法是指利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为主干,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年龄和需求的故事情境来进行教学,可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声音、图片、肢体语言、多媒体等,以达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效果。它以故事情节为教学载体,以兴趣为支点,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把教学目标渗透其中,把教学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听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给学生搭起了表演的舞台,使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习得语言,深受学生的喜爱。运用故事教学法来教学小学英语词汇非常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是基于以下原因:

1、通过故事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童话寓言故事,故事伴随他们成长。故事教学法把要学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说英语,故事中动人的情节吸引了他们,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故事都有恰当的情境,有角色,一定的情节,语言设计大都是描述性的,而且不断重复,儿童容易根据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这样可以激发儿童在真实场景下的语言运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3、故事内容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贴近儿童的生活,非常适合表演,这样学生就愿意尝试模仿表演,边做边学。他们通过表演能获得成就感,保持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以故事为载体,进行生动活泼的英语教学,无疑是明智的选择。那么,故事这一载体在词汇教学活动中该如何运用呢?

一、通过故事呈现单词,体会单词包含的含义

在传统英语词汇教学中,最常用的单词呈现方式是“实物呈现”和“图片呈现”,这些呈现方式虽然直观,但单调机械,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故事教学法来呈现单词,孩子们能根据故事情节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出现的新的单词,同时由于故事具有趣味性,避免了单词学习的枯燥乏味,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教学食物单词:cake,bread,hot dog,ice-cream,hamburger,French fries时,教师就可以把这些单词穿插在故事中,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在装饰着小彩灯,各色气球的肯德基快餐店里,动物们为Monkey举行一个Birthday Party。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课件上逐步呈现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老师逐一教授新单词。在故事中,主人公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物,食物又是他们喜欢吃的,故事情节又生动有趣,所以学生在听故事时,注意力很集中,并且急于想知道这些食物的英语表达方法,这样,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求知欲与学习积极性。

二、通过故事操练、巩固单词,体会单词运用的语境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完生词后经常要进行一定的巩固练习。教师常用的巩固形式主要是“Read after me”,“Read after the tape”,“Read and spell”等。这些巩固的练习形式便于教师操作,巩固的效果也比较容易达到。但这些巩固练习比较关注学生对单词词汇的掌握和记忆,忽视了学习兴趣的激发,忽视了把词汇放入一定的语境中运用,不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而故事教学法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创设了具体的语境,而且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它通过故事中有意识地重复语言点,使得学生学过的词汇得以巩固和记忆,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语言。如在学习短语“get up,go to school,go home ,go to bed”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些单词编一个自己的生活故事。老师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做个示范:“Hello!I’m Fay.I’m a is Monday,I must go to work. It’s 7:00 am ,I get up quickly.It’s 7:30 am,I go to it’s 5:30 pm,I need go home to have dinner. It’s 9:30,I’m tired,I go to bed.”然后学生自己用所学词汇编一个故事,进行表演。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在不知不觉中操练和巩固了所学的短语。同时拉近了课本语言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

教学故事 篇二

关键词:幼儿园;故事教学;方法

学龄前儿童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较低,教师要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内容简单易懂、趣味性强、生动活泼的故事,对幼儿进行语言、智力和情感方面的教育。这样幼儿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接触儿童文学,发现其魅力。

一、开展故事教学的意义

1.具有德育意义

幼儿处于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初级阶段,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正确引导,故事教学是较为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故事能够反映现实生活,并且将生活中的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利用故事中的鲜明形象感染幼儿,让幼儿从故事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2.提高语言能力

故事教学一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词汇积累,二可以让幼儿从中学习正确的表达习惯。当幼儿在听故事时,会自觉地对故事中的词语进行储存,并且在听的过程中,幼儿还能注意到怎样将词语组成一个通顺的句子,从而提高表达能力。

3.扩大知识面,提高想象力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总爱问“为什么”,这是幼儿主动求知的表现,也反映了幼儿知识面有待拓宽的问题。故事教学能够丰富幼儿知识,满足幼儿好奇心理。故事是知识的一种载体,不同类的故事中蕴含着各种知识,幼儿在听故事、学故事的过程中会进行思考和评价,进而会促进幼儿想象力的提高。

4.激发学习兴趣

故事作为幼儿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当幼儿对故事情节产生疑问时就表示他们对故事产生了好奇,这时教师加以引导,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故事教学的方法)www.kuaihuida.com(

1.问题设置法

在幼儿故事教学中,提问能够起到引导作用,提问贯穿在故事讲解的各个环节中。首先,在故事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幼儿产生好奇,进而专心地听故事的详细内容。其次,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思考。当教师讲完一个故事时,可以提问学生:“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你喜欢故事中的人物吗?说说为什么。”这样幼儿对听的故事有了简单的概括,同时将自己对故事中角色的看法结合内心的体验表达了出来。再次,当教师讲完故事时,可以让幼儿试着根据提示问题对故事进行续编。如,讲了《狼来了》这个故事,教师让幼儿继续想象:“放羊的孩子以后还会说谎吗?”“后来人们会对放羊的孩子说些什么?”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故事教学有助于幼儿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提高。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变换提问方式,针对故事的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同时提问的次数要合理,以免让学生产生厌烦。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和技巧性。面对不认真听讲的幼儿,教师不能再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注意,这样会破坏故事的连续性,影响其他幼儿的兴致。在提问时要注意时间间隔,讲述一遍故事提问两个问题就可以了。

2.分组讨论法

组织讨论法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分组,围绕故事内容的理解或者续编故事进行的讨论。分组讨论的方法在大班中运用较多。讨论法建立在幼儿对故事主要内容有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是为了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涵,调动幼儿情绪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幼儿在理解故事的重点或者难点产生疑问时,教师可以将整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发挥想象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讲《爱笑的小花》这则故事时,教师在讲完后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天天想要采小花的时候外公是怎样劝小花的?”“天天为什么没有摘走小花?”“你想和小花做好朋友吗?那你应该怎样做呢?”教师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和难度的增加,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明白爱护花草的道理。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幼儿从故事中获得启迪,受到道德和情感的教育。

教师在运用分组讨论法时,要注意引导幼儿进行总结,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教师还应关注性格较内向的幼儿,多采用鼓励、表扬的形式,让他们敢于发言。

三、故事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选择有趣的故事

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要选择语言生动活泼、内容有趣的故事,这样幼儿才会对故事产生兴趣,并且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述,从而进行积极思考,从故事中获得启示。

2.选择的故事难度要适当

针对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应当选择适合幼儿理解的内容,否则会引起幼儿的厌烦情绪,教师的教学也是无效的或者低效的。

3.增强课堂互动

让幼儿一味地坐着听、说,他们一定坚持不了一堂课,因此教师要在故事教学中为幼儿创造参与的机会,可以通过表演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

总之,作为幼教工作者,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故事教学,采用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教学故事 篇三

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大专毕业之后,我毫无悬念的成为了一名教师,来到小学教书,应该说我真正开始我的教学生涯是在上班半年后,还记得我第一次走进六年级教室时学生们脸上那种松了口气的表情,可能是老师严肃的表情看太多了吧,换了一个新来的老师他们都觉得很放松吧,但是一进学校就听到许多诸如课堂混乱,学生不听话,甚至故意与老师做对这种恐怖故事,心里便默念着,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于是,在我教书生涯的第一年,发怒成了我生活中出现得最多的动作。课堂上有人不专心,没完成作业这些都会引起我的发怒。于是我会在课堂上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起到震慑作用,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满怀期待等老师讲授下一课,他们很好奇的内容的学生。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 是可爱的,虽然他们有的可能学习成绩有些差强人意,但他是运动会上的冠军,是劳动中的能手,是他主动送生病的同学回家,谁能说他不是个好孩子,又有谁是完美的呢?

无意中我读到了一个故事,故事说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看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孩子们对老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们付出过爱心,那么你曾经对他们的冷言冷语,暴跳如雷,他们都可以原谅。他们崇拜你、爱你。我又常常想,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有辉煌的未来,可是谁说一个平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像故事中的那个老和尚,就清楚地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是有利得多的。整体的社会潮流、教育氛围和工作生活压力,有时候让我们教师偏离了方向。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

该遗忘的角落!忽然想起当年看的那部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 不能少,一个小小的代课老师魏敏芝,只因老师离去前交代过这些孩子一个也不能少这样一句话就能如此坚定执着地寻回每一位辍学的孩子,这种精神是舍得每一位老师学习的,我们不仅要保证学生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让阳光遍撒每个被遗忘的角落。

做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途,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如玻璃。我们做老师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

;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

每当要发火的时候,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出现自己初为人师时的事情。有时我觉得愧疚,后悔当时吓着了那些孩子;有时又觉得可笑,奇怪自己当时怎么会发那么大的火?现在回想起来,实在觉得自己做得不妥,当时可能为了维护那么一点尊严,可能是为了挽回那么一点面子,总而言之,只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老师,我是不可侵犯的。在与孩子一次次磨合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习着宽容,学习着理解。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平等一点,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言听计从”。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他们。

快乐可以使人延年益寿,快乐可以使人青春永驻,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留下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试着在不经意间拣拾快乐,我们的生命道路上将会洒满阳光,我们的青春将不会流逝太快,所以,我们不要随便扔掉他人的快乐,也不要轻易去掉自己的快乐,每天把笑脸送给每个人,我们的领导,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好学生,那么,展现在别人面前的将会是最美丽的你。

教学故事 篇四

关键词:教学故事;关爱;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通过一个又一个励志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受益终生。可是,还有一些学生,故事对他们是没有作用的,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身心已经麻木了。怎样才能把这些学生拉回来,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他们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道理很简单,每一个字我们都认得,甚至常挂在嘴边。可是,做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因为没经历过,不知道这个办法是否适合自己,况且每个学生状况不同,办法是否通用也未可知。直到遇到这个叫玲玲(化名)的学生。

记得刚接手那个班的时候,做交接时得知班上的玲玲同学是单亲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她母亲改嫁之后就没有音信,而父亲在外边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对玲玲关心很少,几乎是从不过问。玲玲只有和年迈的祖父母一起生活。交接班时,我还了解到这孩子总喜欢以肚子痛为理由旷课。那时我还处在了解全班的过程中,自然没有过多重视。果然,不多久之后,玲玲故伎重演了。我把她送回家,奶奶解释说:“到医院检查过没有什么问题,孩子一到家肚子就不痛了,看电视、骑车,玩得可……”奶奶还没说完,玲玲就开始和奶奶顶撞,并且小小年纪就用死来威胁――用头往墙上撞,口里念念有词“我死了算了,死了算了”。我惊呆了,教书至今,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现象,我一直在想为何会有这种现象,怎么消除这种问题。这难道就是为人熟知的留守儿童问题?我了解到: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玲玲恰在这80%中,“监护不力,缺乏抚慰,疏于照顾,教育难以保证,心理、学习、生活等问题接踵而来”。

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问题又一次撞击着我的心灵。我迅速调整好自己,理顺思路,决定和这小女孩好好沟通一下,去了解她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以为玲玲不会让我接近,但她没有。和她沟通后,静心细想,这孩子应该是留守儿童加上单亲家庭,生活中缺乏关爱,学习上缺少自信,没有安全感,造成她对周围事物没有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一些调查表明,这类孩子由于生长环境的不良,形成了心理扭曲,如不及时疏导纠正,他们这一生可能就毁了。我想着玲玲接下来的生活……

第二天,这孩子来上学了。经过沟通,我想着她会不会有所改变,于是向她投去了关切的眼神。可是,她眼神躲闪,刻意避开了我的关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这么长时间以来她都是那样生活的,一时也是很难改变的,她需要一点时间。在班上,我表扬了她能战胜自己来学校上课,并鼓励她坚持下去。她感激地看了我一眼,默默地低下头,好像很不好意思,我就知道她已经开始改变了。开始上课了,那天上课的内容是“年、月、日”。课堂上,我提问了简单的问题,如,“一年有几个月?”提问到她,只要她答对了,我会及时地给予表扬。稍微复杂点的问题,如“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我会点名询问:“玲玲,你听懂了吗?”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轻微的动作,一句关切的询问,时时让她感受到:老师很关心我,老师很喜欢我,我和班上的每个学生一样,老师也很在意我。她上课能专心听讲了,我会无意识地在课堂上说:“玲玲坐得很端正,人都精神了许多。”她作业进步了,班上组织的作业评选上,进步学生栏会有她的名字;她成绩进步了,我会为她准备学习进步奖状并来些小小的物质奖励,如一块糖、一个本子、一袋饼干等,并提醒她回去打电话告诉远在外地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