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优秀6篇)

本文是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优秀6篇),欢迎阅读。

计算机基础教学 篇一

论文摘要:全国各高等院校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文章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从及时性、合理性、针对性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基于该课程的特点及已有的授课经验,在教学方法上给出了提升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普及,计算机及网络已经完完全全融入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与此同时,凭借其巨大的魅力,计算机与网络已经在不经意间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且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改变仍在继续。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府,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特指计算机文化基础这一层次,以下将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两方面进一步展开阐述。

一、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

关于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主要将从教学内容的及时性、合理性、针对性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内容要提高及时性,做到与时俱进。计算机技术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其快速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但目前的现状却并不乐观,鉴于书刊发行等因素的影响,现行的大部分教材中都存在滞后的教学内容。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需要编写者及时更新教材外,更需要广大的教师在制作课件、讲义时灵活、及时地跟进,以消除对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

2.教学内容要增强合理性,做到实事求是。我国著名的计算机教育家谭浩强教授曾说:“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准确定位,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我们必须分清楚:哪些内容是需要的,哪些内容是不需要的;哪些内容是目前暂时可以不学而留待以后学的,哪些内容是目前不必学而以后也不必学的;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绝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分析,使学生感到难以入门。”这是对计算机教学内容非常通俗、精辟的阐述,也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的指导方针。目前绝大部分计算机基础教材都安排了进制转换、二进制编码、信息编码等内容,且将这块内容作为重点讲授对象和考核重点,可实际是这部分的内容对绝大部分学生是无用的,且学习起来感觉吃力,即便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中仍将再次系统学习,完全可以视作“目前暂时可以不学而留待以后学的”内容,因此本文建议可以屏蔽这部分的内容,只需告知学生计算机最底层的运行数据都是二进制即可。与此同时,对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安装,对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等这些很实用的技能,绝大部分教材并未提及且在教学计划中也并未安排,本文建议应当适当增加。

3.教学内容要注重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目前,一所高校内计算机基础教材往往只分为文科版本和理科版本,这种粗犷式的分类,严重影响了不同专业间的差异性,降低了教学的针对性。例如现行的教材往往都安排了数据库技术的相关内容,可是对于艺术类的学生,如果讲授photoshop相关内容可能会更有价值;对机械类、建筑类的学生,如果讲授CAD可能更实用。以此为例只是建议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注重针对性,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

二、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硬知识;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并进行网络配置及应用等。该课程具有理论难度较低,但实践操作要求高的特点;同时,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亦存在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鉴于此,本文结合这门课的特点及已有的授课经验,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以下几点总结,以供探讨。

1.充分注重直观演示法的运用。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讲解Windo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等知识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直观的演示操作是一种自然而然、天衣无缝的选择,此时再配合恰当的讲解将会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演示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演示时机、演示操作顺序、演示内容详略等相关问题的把握。

2.合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笔者近期在word排版实验课上将学生根据操作基础进行分组,每个组内都包含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然后要求每个组都依据组内的主流审美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在规定时间内将准备好的材料进行排版,完成之后,由笔者在每个组内随机选取代表,借助多媒体设备对所有的同学进行讲解及操作演示,笔者同时对每个组讲解完毕后进行相应的小结及评审。实践证明这样做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同时亦解决了学生基础层次不同的问题,因为基础好的同学在合作完成时,成为了组内的核心,他们很愿意指导帮助其他同学,同时在讲解交流时,他们也会很认真的听取其他组的技术经验,获得了进步,对于基础中等和较低的同学,由于笔者事先讲明会随机选取讲解人,因此他们在合作完成任务时会认真学习,在讲解交流时,也会认真、谦虚地听取他人的技术经验,最终进步很大。

3.充分注重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练习教学法的一种,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术性学科中占重要地位。前面已提及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理论难度较低,实践操作要求高的特点,因此重点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完全顺应该课程的特点。在该课程的实践中,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因此学生往往会觉得很简单,产生不重视的态度,对此需要教师充分强调重要性,同时在实验设计时增加难度、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进行PPT的制作时,教师可以事先将已搜集到的精美的PPT进行演示,促使学生找到差距,找到认真实践的动力;在网络实验课时,学生往往会漫无目的地浏览页面,如果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对google等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进行研究,则学生也会被激发出强大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这样的实践必将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产生重要的作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及方法,让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日常的事务处理问题。本文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给出了几点思考,进行探讨交流,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忠望,谌新年。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2):65-67.

[2]覃思乾,肖志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辑),2006,(27):75-77.

[3]姚怡余,余益,莫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讨[J].高教论坛,2005,(1):85-87.

[4]张永华。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398-400.

计算机基础教学 篇二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128-02

我国的高校计算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机作为工作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与此同时,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

《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据调查,当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还是较差。因此,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特点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即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所谓实践性,是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计算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综合性是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通常跨越多个学科,与传统学科课程相比,理性知识传授较少,更多的是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另外,《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还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教师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授课对象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较大

目前,我国从小学到中学基本均开设有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课程,随着计算机教育低龄化的进一步深化,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掌握了一定计算机常识。但是我国教育在地域上的差异较明显,尤其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这使得高校新生在进入高校之初就存在着对计算机常识的一些认识差别,有的基础好,有的基础差,有的“零起点”,如此复杂的大学生群体,加大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难度。

(二)教学上不能“因材施教”

现有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选用统一的教材,谈不上因材施教,没有针对性。有些专业用到的知识讲解不深或者不讲解,有些专业不需要的知识讲解过多,这就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面临专业上需要的操作时一知半解,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另外,在教学内容上,对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教的内容一样。对基础好的学生讲授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学生会心不在焉;对基础差的学生讲授他们不容易掌握的知识,可能使其跟不上教学进度,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陈旧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网络基础知识,网页设计等,这些内容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变化,有些高校部分教学内容已经严重滞后,主要体现在软件版本上。例如操作系统部分仍然在讲述WindowsXP,办公软件讲的是Office2003,甚至是Office2000,这些内容是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使用这样的内容进行教学,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该课程不感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没有保证。

(四)理论和实践脱节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只有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教学内容,达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目前,教学方式依然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课程教学所占学时多,对上机实验环节不够重视,结果造成学生上课听教师讲授的内容都能听懂,理论部分的考试成绩理想,但亲自上机操作时无所适从,不能有效利用计算机。

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分层次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在新生入学后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摸底考试,将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类是只具备少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同一类别的学生要分到同一个教学班。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确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全体学生知识水平都能够通过教学得到提高。在上机实验过程中,可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实验题,使学生每次上机都有所突破。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强调实验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展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要避免内容过于高深,确保大部分学生能达到课程要求的基本水平;其次,教学内容必须贴近社会需求,贴近学生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实际,只有和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内容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学内容应该跟上时展的步伐,增加一些最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知识。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才能促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持续发展,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与其在课程上由教师空洞地讲授,不如让学生坐到实验室里随着教师的讲授“感同身受”。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加大实验课时比例,突出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课堂搬到计算机实验室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所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例如在讲授Excel电子表格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作成绩表,要求统计及格人数、最高分等,在讲授PPT时,让学生把自己设计的团日活动制作成PPT,方便交流等。学生能参与到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教学实践中,自然就有了学习兴趣,对相应的操作就能更深入的掌握。

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对案例的分析、研究,重视得出结果的过程。案例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与科学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有些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考试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试卷考核方式,这样只能使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缺失。因此,采取上机考试的方式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考核方式变革的大势所趋。目前,这种上机考试有大量的课程题库,考试时通过人工或自动的方式由题库产生试卷考核,比如设定好单选、操作题的数量和分值即可。学生上机操作,最后系统可自动判卷。

四、结论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校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一些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先导课程。由于其课程内容更新较快等特点,要做好课程的教学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对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能对此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真正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终身不断思考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赵长伟,孙素环,王爱珍。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选取原则的探索[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2):74-76.

[2] 周海森,孟玉芹。计算机基础课程新教学方法的实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2):103-105.

[3] 闫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24):134-135.

[4] 刘颖。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33):202-205.

计算机基础教学 篇三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tent of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 this paper clarified the prevalent fuzzy concept and confused understanding for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explicitly pointed out that the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computer culture basis,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computer technology basis three level, found the problems in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 caused by confused understanding and fuzzy concept, and proposed the ideas to improve the curriculum setting,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arrangements of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 in new private university.

关键词: 翻译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存在问题;改革思路

Key words: Xi'an Fanyi University;basic computer;education status quo;problems;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254-03

0 引言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尚未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一大批2005年前后新建的本科院校,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西译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就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一大批教学科研成果。然而更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观念的错误,思想的偏差,使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内容陈旧,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些已严重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学生的就业,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

1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涵

在对多人的心目中,计算机基础教育就是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使用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制作网页和上网。目前社会上的许多计算机教材,也把包含这些内容的书命名为《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其实这大错特错了。

计算机基础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

1.1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它主要针对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解决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信息的交流问题,旨在为人们提供更方便快捷多样的信息交流与处理方式。也就是前面讲的操作系统的应用、办公软件、互联网操作等。当今社会已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作为一种文化,这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人,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如同人人都应学会识字一样,不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将被认为是新时代的“文盲”。因此计算机文化基础可概括为“操作基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计算机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不但从根本上杜绝了在我国产生新型“文盲”的可能性,并使在中小学称为“信息技术”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

1.2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为许多人常讲的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即以学习计算机软件设计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从事工程技术、科学研究、企事业管理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它注重的是对学生“计算思维”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与提高。涉及到人类所有知识,一个人的知识越渊博,他使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所能解决的问题就越广泛,越复杂。计算机应用基础绝不同于文化基础。一个人,不懂计算机文化基础在未来的信息数字社会中将寸步难行,但他未必需要懂得计算机应用基础。同样一个精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人,未必对文化基础也必须精通。但熟悉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人,只要翻翻书,上上机就会熟练文化基础;而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人,要熟悉计算机应用基础,却并非易事,这绝不是翻翻书、上上机能解决的问题。一个人如要应用计算机解决科技难题,就必须至少学习一门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而要通过计算机实现对企业的管理,就至少要学习一种与所从事的管理工作关系最密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以用“软件基础”来概括。

1.3 计算机技术基础 计算机技术基础主要包括“四大技术”,是对应用基础的更高级要求,更加偏向于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学习。它包括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PC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可以用“硬件基础”来概括。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检验标准

计算机基础教学 篇四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材分析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接触到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无论从种类还是功能都比之前有更多的样式,并具有更快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硬件有关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具有明显的日常化、集成化、工具化的发展趋势。在计算机硬件新的发展阶段,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硬件原理,熟悉各类硬件接口技术,懂得计算机硬件产品的基本运行方式,是各学科各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中重要的一个教学和实践环节。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公共基础课程,也适合非理工科的其他专业学生选修。该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硬件发展、熟悉硬件原理及接口技术的主要课程。

1课程现状和问题分析

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将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微机接口技术等课程精简整合为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并明确提出了该课程是针对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类本科生设置的6门典型核心课程之一。

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确定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建议面向电类专业授课70学时,实验20学时;面向非电类专业授课48学时,实验10学时。[1]

课程名称及学时上的变化,一方面显示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在大学课堂上如何引入计算机硬件公共基础课程还存在争议。事实上,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在实际实施中存在很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导致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没有开设此类计算机基础课程,部分开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学校往往由非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开设并讲授,不归属于计算机基础教学范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 课程定位不清晰,学时很难落实。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如果作为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应该主要放在大二,兼顾大三授课,面向没有数字电子基础的学生,作为选修课,以32学时为宜。然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要面向大三、甚至是大四学生开设,学时数量超过60,甚至在90,还需要数字电子方面的先导课,很多高校在学时、先导课等角度都无法将该课程编排进教学大纲。

2) 现有实验条件落后,学生难有兴趣,硬件投入较大。传统授课中,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所安排实验需要借助定制的实验箱完成实验[2],而实验箱的投入成本较高,新实验开发受限,使用效率较低,教师和学校往往都没有热情开设该课程。另外一些课程仅以汇编语言或单片机技术作为实验内容,技术广度不足,仅适合小部分特色专业。

3) 教学内容落后,教材急需建设。无论是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还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讲授内容仍然以计算机专业的80x86、汇编语言、可编程接口芯片等内容为主,没有结合计算机硬件近10年来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展。由于课程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很难符合学生们的学习预期。纵观5年内新出版的相关教材,所讲授内容的绝大部分与10年前(2000年左右)教材的教学内容一致,教材改革和建设需求迫切。

本文从面向大二兼顾大三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整理了2005年后出版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相关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客观还原已出版教材现状,寻找教材建设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从而为进一步教材建设理清思路。同时,本文结合北京理工大学的教学改革情况,给出了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够为计算机硬件类公共课更为广泛的进入大学课堂提供参考建议。

2教材情况概述

为了全面还原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材建设情况,我们对2005年之后出版的相关教材进行了汇总,合计34本,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34本教材来自于13个出版社,其中,正式本科教材26本,教学实验指导书等教辅类教材6本(本文后面使用表示表1中第N本教材),高职高专教材2本。后面,我们将主要对本科和高职高专共28本教材进行分析。

3教材分析与问题汇总

3.1教材组织和定位分析

课程教材定位指教材的受众面,我们根据教材介绍中作者对教材的定位说明分成四类:电学为主的理工类专业、非电学为主的理工类专业、非理工类专业、各学科专业(内容难度偏低,适用于所有学科开展教学)。其中存在一本教材划分到多个类别的情况。

表1中教材(含本科和高职高专教材)共28本,根据上述划分,各教材定位如表2所示,其中,高职高专教材由于教学内容较为实用,被划分到各学科专业类别中。

根据教材的不同定位,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教材章节数、页数、实验数的统计值。

从这两个图中可以看出,针对电学为主的理工科类专业(编号为A)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材页数最多,章节最多,实验最少(数量为0)。可以看出,目前这类教材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定位中缺少实验内容,内容覆盖面广泛但缺乏实践性。实际中,这类课程是从“微机原理”精简而来,内容变化不大。

针对非电学为主理工类专业(编号为B)的教材章节最少,平均实验数为1。可以看出,这类教材的建设思路是讲授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知识,简单的开展少量实验。实际中,这类专业往往在大三、大四会讲授“嵌入式系统开发”、“单片机”等硬件类相关课程,为此,针对大二为主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类教材在内容上比较基础并为后续课程有所保留。

对于非理工类和各学科专业的教材,章节数量相对较多,实验数量也比之前有所增加。可以看出,这类教材的建设思路是使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硬件知识,并有一定的动手训练。实际中,非理工类专业在本科阶段最多能够学习一门计算机硬件技术相关类课程,为此,教材建设思路反映了全面性和实用性。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相关教材主要针对四类不同的受众学生,教材组织上偏重于内容讲解(尤其是针对理工科学生的教材),总体建设思路还停留在讲授计算机原理的阶段,无法体现当今计算机硬件日常化、集成化、工具化的发展趋势。突出问题是教材配套实验很少,实践性差。

3.2教材实验分析

表1中28本教材和6本实验指导书一共记录了109个实验。根据各实验特点,我们将所有实验分为四类:实验箱实验、芯片实验、汇编语言实验和PC机实验。各分类描述如下:

 实验箱实验:指依托于特定实验箱的实验,针对该课程的实验箱往往是从其他课程的实验箱中裁减下来的,种类较多且良莠不齐,没有公认的标准;

 芯片实验:指基于单片机或者接口芯片的实验,包括:8051系列单片机、计数器芯片8253、定时器芯片8254、并口芯片8255A、中断芯片8259A、DMA控制器芯片8237A等。这类实验专业性强,应用性差,适合特定专业或者大三以上的学生;

 汇编语言实验:指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编程训练不是该课程的主要目的,这类实验尽管能够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一定了解,但程度有限;

 PC机实验:基于PC机的实验,包括:model安装、存储器测试等。目前,这部分实验内容受到学生喜爱,可以锻炼实际能力,易于推广,但如何让学生了解到CPU、存储器等核心部件内部的工作原理,需要创新性设计。

图3给出了109个实验在组织结构、运算控制器、存储器、IO和其他等6个方面的统计。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实验都集中在IO方面,反映出这部分实验内容很重要,也是教材的主要内容。相比较而言,实验箱类和PC机实验能够覆盖到计算机硬件的各个部分,而芯片实验主要针对IO,缺少对运算控制器、存储器等其它部件的覆盖,汇编语言实验主要针对运算控制器。

图3教材中实验的分类

基于以上分析,针对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汇编语言实验和芯片实验数量较多但比较重视接口,无法让学生对计算机各组成部分有更深入的理解。实验箱实验针对性很强,但前期投入大,灵活性不强。我们认为,随着PC机的广泛应用(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台PC机),基于PC机的创新性实验是该课程的发展方向,同时,这类实验还能较好的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并激发学习兴趣。

3.3教材内容分析

对于教材内容,我们主要分析和汇总讲述的重点知识点,还原现有教材的主要内容组织。全部教材为28本,其中4本(、、、)没能找到原书,为此没有统计在内。表3给出了24本教材中知识点的排序。

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教材都有存储系统内容的讲授,大部分教材(19本)都包括汇编语言,18本包括80x86,半数以上教材都讲授了8259A和8255A等内容。图4给出了这些内容在原书中平均的页数,可以看出,汇编语言、80x86、单片机等内容都超过了25页,在教材中所占比重很大。此外,8259A和8255A等芯片的讲授内容也在10页以上,成为某些教材的重点授课内容。

纵观2005年至今出版的全部相关教材,《计算机

硬件技术基础》教材还是以《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等课程的内容简化为主,仍然以很大的比重讲授80x86、汇编语言、单片机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某些专业十分必要,但对于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来说,这些内容相对陈旧,而且无法与计算机硬件的最新发展相结合。

教材具有教学的引导作用,在教材建设上,这种内容组织方式的落后需要引起重视。

4教材建设建议

4.1教材定位建设

我们认为,面向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名称确定为《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比较合适,表明教材内容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内容,以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知识为主,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材应结合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实际情况,以32学时(含6~10实验学时)为宜,适度扩展到54学时,实验学时扩展到12学时(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25%)。这种学时设计有利于各学校将该课程以校公选课、通识课、实验课等形式安排到教学大纲中。

针对大二学生的教材,前导课程为计算机基础(或者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计算机基础类公共课程,不需要学习数字电子等课程。教材内容适度增加相关的数字电子知识。

教材应该充分利用该课程特点,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兴趣为根本,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们主动学习教学内容。为此,在教材设计中,应该以实验建设为导向,注重让学生们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其他硬件技术和实践硬件设计打好坚实基础。

过去十几年来,在计算机硬件相关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们主要关心接口技术,并引导学生们在该方向进行实验。随着计算机硬件种类、功能和应用程度的增加,我们认为,学生们应该综合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理解各部分的工作原理,而不是侧重某一方面。使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验实践后能够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整个计算机硬件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4.2教材实验建设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材应该更加重视实验建设,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3]为此,我们建议教材中的实验能够覆盖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各个领域,并且能够有一定趣味性,以了解基本的硬件原理为主。

与此同时,教材中的实验应该能够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设计创新实验,将数字消费类电子产品(MP3、手机等)、互联网、物联网、蓝牙、PC外设接口等融入计算机硬件实验的设计,引导学生兴趣,同时适应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通过教材学习能够掌握对计算机硬件的正确认识,并解决一些基本实际问题。

在这里,我们建议将实验分为:基础实验和提高实验两类,以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经过北京理工大学2010年的教学反馈,表4中的实验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在教材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各院校建设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结合学生兴趣,我们基于PC机和少量配件设计了一些候选实验。初步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实验设计完全能够创新性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掌握更为实际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并通过实践理解计算机硬件基本原理。

候选实验包括三类:测试类、开发类和操作类。例如:存储系统性能测试(测试类)、CPU和GPU性能测试(测试类)、BIOS定制刷新(开发类)、串口短信收发(开发类)、并口液晶点阵控制(开发类)、基于PSOC的物联网结点(开发类)、计算机认知和组装(操作类)等。

4.3教材内容建设

在教材内容建设上,我们认为《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材应该全面讲解各类计算机硬件原理,以理解计算机硬件部件功能为主,注重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运行规律,并结合实际硬件器件分析,以不变的理论应对万变的计算机硬件产品。

为此,教学内容 以“基本概念+基本部件”方式组织,例如:存储系统与存储器,其中,存储系统是基本概念,理解起来有一些抽象,需要课堂讲授;而存储器(内存等)则是基本部件,学生们平时接触较多,通过适当的实践教学,学生们不仅可以很快认识硬盘、Flash存储器、光存储器等设备,还可以通过测试类实验了解各设备的工作速度和基本模式,易于将存储系统和实际硬件有机的关联起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结语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建设是近年来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难点问题,《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材更是教改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合理定位该教材,并有效地选取适合高等院校开展该课程的内容是我们的进一步工作。在回顾2005年后出版的34本教材的基础上,我们验证了该课程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我们将在2011~2012年度北京理工大学的教学实践中检验教材建设的初步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37-183.

[2] 邹逢兴。 关于创新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4(2):81.

[3] 嵩天,李凤霞。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实验的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10(10):65-68.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to Textbooks for Computer Hardware Fundamentals

SONG Tian, LI Fengxia, SONG Danda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计算机基础教学 篇五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差异性;专业结合

0 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针对大学非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素养,为将来使用计算机解决各自的专业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1 认识误区对教学的影响

首先,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长期以来主要讲授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随着我国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基本操作对大学生来说应该非常容易,因此,某些学校认为这门课可有可无。其次,很多人认为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只适用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只需要学会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能够使用计算机就可以了。

这些片面认识反映在教学方面就是各高校普遍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时压缩,甚至有些院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已经将大学计算机基础取消;反映在学生方面就是普遍轻视这门课程,认为该课程非常简单,甚至认为自己计算机操作什么都会,根本不用上这门课程。

实际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素养,为以后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相关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更多地融入其他学科和专业中,为学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如果没有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做基础,想要游刃有余地使用计算机解决很多专业相关的实际应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就是简单地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这样的错误认识需要足够重视,并积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努力消除这些片面认识对教学的影响。

1.2 学生“差异性”对教学的影响

虽然目前我国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不断普及,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水平区域性差别较大,因此,大一的学生入校时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一些来自发展较好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甚至有的学过程序设计语言;还有一些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没上过计算机相关课程,有的甚至没有见过计算机。

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给教学的组织带来困难。若实施统一授课,将势必出现一部分同学“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同学“吃不了”的现象。针对这一难题,教师要更好地组织教学,开展计算机基础分层次教学。

1.3 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薄弱

目前,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为专业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然而,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专业研究方法等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不同专业对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虽然我们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对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对所有的专业采用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也是不可取的。

事实上,目前国内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是计算机基础理论引入非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二是计算机基础教学要与专业课程内容相结合,这就要求非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既要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又要注意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技术需求的差异性,应该结合专业,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然而,目前大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都采用所有专业学的方式,重点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掌握,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较少,这导致学生抱怨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学了也与专业学习和工作没有关系。

1.4 学生学习积极性低

目前,中小学阶段的计算机课程大多只涉及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相关内容,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对大一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且难度较大,学生普遍感觉讲授内容枯燥、抽象、难懂、课堂气氛沉闷,而且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学完感觉没用,学习积极性不高。

1.5 教师教育经历和考核机制对教学的影响

目前,大学中的教师大多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教育理论培养,没有认真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应必备的知识,所以大多存在教学艺术和技巧不够深厚的缺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难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承担计算机基础教学T作的教师大都长时间、超负荷地进行教学,无暇顾及教学钻研,二是与目前大学的考核机制普遍“重科研、轻教学”有关,有时一些教师虽然承担了大量教学工作量,但由于科研较差而导致考核不合格,对基础课授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造成较大影响。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进策略

2.1 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意义,克服片面认识的影响

首先,在第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一定要突出课程对今后工作、学习的意义,要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精选与专业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实例,比如对于机械、材料、冶金专业的学生,通过冷弯成型软件的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计算机技术在设备生产制造中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能够感觉到计算机技术对专业领域的巨大促进作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课程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自发地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意义,从心理上重视这门课程,端正学习态度。其次,对于一些教务管理人员对课程的片面认识,一定要让他们意识到该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今后专业学习的重要性,纠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就是计算机基本操作,以及Word、Excel等软件的扫盲”这样的观念。学校可以建议教学管理人员多参加计算机基础教指委的会议,邀请他们到该课程国家精品课程院校参观交流,通过各种方式,努力争取学校对课程的重视。

2.2 开展“分层次分类”教学,克服“差异性”影响,紧密结合专业组织教学

首先要了解大一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学校应对刚刚入学的新生进行一次摸底考试,考试采用上机形式,内容应包括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并最终根据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的程度,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分别开设普通班和提高班,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

对于普通班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指导,教学主要目的是帮助他们尽快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Word、Excel、PPT等基本软件应用。

对于提高班的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按专业开展“分类”教学。首先要组织大学计算机基础一线教师积极和各学院专业授课老师交流,每个老师和自己所讲授的学生专业形成对应关系,明确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需求。授课内容在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同时,要选择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内容,比如对于工设艺设类专业,可以设置Photoshop、3D设计等图形图像处理应用软件内容;对于人文语言类专业,可设置Dreamweaver网页设计类内容;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可以设置Protel等电子设计软件内容。

2.3 从多方面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人手,针对学生普遍认为的教学内容抽象难懂的问题,学校应立足于学生实际水平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以“广度优先”为原则,降低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层次过深、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学习要求,避免学生因为听不懂而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比如在计算机网络部分的教学中,内容设置以基本概念的掌握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网络传输介质、IP地址、常用网络交换设备、常用网络接入方式和常见网络应用,如www、FTP、Email等,避免对TCP/IP协议、子网分配、网关配置等较难理解的内容的深入讲解。

此外,从教学方法人手,教师应熟悉多种教学技能,能够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课堂讨论和提问等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紧张有序、丰富多彩,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例如,在讲授二进制时,采用和二进制紧密相关的通过多张数字表猜数字的游戏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Word操作练习中,采用任务驱动法,确定练习主题,比如我的家乡、我的大学生活等,要求使用多种文字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图片和艺术字设置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人手,投入时间和精力接触学生、了解学生,营造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重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曾说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教学进行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又是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能够用亲切平等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进程的各个环节和谐互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 加强教师自身理论素养的提高,发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为了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养不足的缺陷,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教育理论的培训,积极参加高教社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等培训活动;积极参加计算机基础教指委组织的教学交流论坛,开展对外教学交流,在校内开展集中备课,相互听课等,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

在大学当前考核“重科研”的大环境下,学校应当努力争取在考核机制上向基础课授课教师倾斜。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保证教学工作的投入时间,努力以积极热情的态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3 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同时和专业相结合,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程的教学组织、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式方法如何改进等方面仍值得进一步探讨,这些工作有待教育工作者的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

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17.

计算机基础教学 篇六

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是:以应用为目标,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及用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和处理本专业的信息需求和应用管理问题。通过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使学生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具备使用计算机实用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能力,具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具备使用典型的专业软件(包)和工具来解决本专业领域中进行科学计算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1.树立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思想,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业领域不同,这就意味着对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要求不同。各专业的学生除计算机通用素质和能力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本专业计算机应用技能(如数控专业学生需要有机械制图和数控编程设计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所以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的,解决好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的结合问题,并合理安排专业教学计划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参与各专业教学计划的讨论和制订工作,合理地提出建议和意见,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各专业教师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各专业教学和专业应用中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制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时让相关专业课教师参与,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作出调整。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1)针对“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即学生入学时在计算机水平上存在差异,而且各专业对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职校计算机基础”课采用必修、免修、自修、部分选修、选修等多种方式,保证每个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内容。(2)根据各专业特点开设计算机基础类的专业必修课,让学生能用计算机的知识解决本行业的相关问题。如我校数控类专业普遍开设AutoCAD、MasterCAM这两门课。(3)计算机教研组利用有限的资源,开设专业选修课,让有需要的学生有机会更深层次地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如计算机教研组可以面向全校开设“网页设计”、“FLASH动画制作”、“VB程序设计”等选修课程。

3.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不断地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建构、发展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1)集中授课和上机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组织“职校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教学中,基础知识采用多媒体教室集中授课,然后学生上机练习、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方法。(2)精讲多练。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应用软件的实践动手能力。针对这一特点,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教师精心备课,课堂上“讲重点、重点讲、讲清楚”,留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练习,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个别辅导。(3)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重视实践环节教学,建议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设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我提高。(4)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对涉及概念多、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学生又感兴趣的课(如网页制作),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探究性学习教学法在某些课程中值得推广。(5)案例教学。在一些开发类的计算机基础课中,如Flas制作课,尝试采用案例教学,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把一些方法、概念、工具包含进去,教学效果十分明显。(6)协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在信息系统开发类课程中,采用“点—面”结合的协作学习方法,教师讲解基础理论知识———这是点;学生运用学过的理论,通过思考、自学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去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这是面。(7)建构主义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计算机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可迎刃而解。在组织学生上机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设计一些大型的作业,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8)网络学习。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让学生能用网络环境获取信息,正确引导和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4.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实践教学环节在计算机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具体的措施如下:(1)整合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课程,扩大学生的学习选择空间: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选课菜单=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实用性的选修课程+计算机专业类型课程+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课程。(2)加大实验课时的比例。计算机基础课的实验学时与讲课学时之比高于1∶2。(3)教学计划中单独设置专用周。如网页制作课程教学结束后,有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网站。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不仅仅是让学生上机做做练练,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统筹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自从我校开设计算机教研组和信息中心以后,学校领导为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统筹全校的计算机教学,把全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归口到计算机教研组,这对学校今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很有帮助。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积极组织计算机教研组的教师参与,加强计算机基础课教师与计算机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使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资源能够在全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运作模式有利于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在学科领域中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全校计算机教学中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满足部分学生选修一些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需求,有利于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沟通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