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快回答为大家整理了8篇《拉萨的天空》教学有感,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拉萨的天空。
《拉萨的天空》教学有感 篇一
这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拉萨离我们比较遥远,同学们对她的认识很少,但能从图文中深感受到那天空之蓝。文中用词用句优美,如:“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仿佛一切事物都被这蓝所浸润,包容,已经到了触手可及的境地。“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描绘出这蓝天如水的意境。在教学时借助图文让学生亲身感受拉萨天空的辽阔、蔚蓝,通过朗读与作者产生共鸣。
拉萨的天空为何会如此之蓝?在教学时。我有机的结合我们这的天空与拉萨所呈现给我们的天空进行比较,同学们一看就体会到了其中的差别。我们这的天空基本是灰白结合,确实没有了书中所描写的蓝的感觉,经常写的蓝天白云只是自己所想的:天空原本应该是这样的。拉萨的天空是那么的蓝,透亮、晶莹,没有任何的杂质。为何会有此区别,不是同在一片蓝天下吗?——环境。是的,同学们一语道破。两地天空的不同,从侧面也就体现了我们所处环境的不同。我们这环境已遭受破坏,空气已经不纯净了,工业废气把原本湛蓝的天空遮住了,让我们难见天日了。拉萨几乎没有工业污染,环境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因此才有那么蓝晶晶的,令人神往的天空。在教学中,同学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知道了要保护环境就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从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校园做起,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孙礼君)
《拉萨的天空》教学有感 篇二
1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35
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第七课《拉萨的天空》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日光城”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第二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在白云和草地地映照下越发纯净、明洁;第三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蓝得令人神往;第四自然段写一年四季拉萨的天空总是蓝晶晶的,也把布达拉宫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第五自然段写湛蓝的天空像圣地拉萨的窗帘。
课文的语文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对拉萨的天空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因此,上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重点读好“湛蓝”、“透亮”、“用清水洗过”、“纯净”、“明洁”等词语,让学生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文字感受拉萨天空的“蓝”。
【设计理念】
细翻了一下《语文新课程标准》,发觉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目标一共10条,其中1、2、3、4、5、8条是这样描述的: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1、2、3、4、5、8条,我发现: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只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借助图画以及音像资料营造情境,才能帮助学生体会、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领悟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发现、感受、赞颂美的能力。因此,我对《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作出下面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一台,轻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
(出示地图)老师游览过许多地方,去过秀美的江南,到过豪情的塞北,(边说边指地图上的位置)然而有一个地方,令我神往,却一直没有机会去。(指到拉萨所在地)——它在我国的最西部,海拔最高,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它就是我心中的圣地——拉萨。今天,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拉萨,用心去感受拉萨的天空。
板书课题:拉萨的天空。(齐读)
2、拉萨能成为老师乃至全世界亿万人心中的圣地,一半的功劳在拉萨的天空。请你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等我读完后告诉大家,你都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配音乐读)
3、学生自由交流。
4、老师总结,过渡:同学们是擅于欣赏美的小行家,听一遍优美的语言就能带给你无限的遐想,读一读优美的文字一定能给你带来更多的收获。
二、初读课文。(10分)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
2、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老师请同学来读,哪一组举手多就请哪一组。指名小组读,评价。
3、大家喜欢拉萨的天空吗?那老师请你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小节多读读,体会体会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
4、喜欢各自然段的分别举一下手。
三、交流反馈。(这是全课的重点所在)
(一)第一自然段
1、请喜欢第一小节的同学把第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2、这小节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湛蓝透亮)(板书:湛蓝透亮)
什么是湛蓝、透亮?(深蓝透明发亮)
3、发现没有,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拉萨湛蓝透亮的天空比作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洗过的蓝宝石是什么样的呢?(也是湛蓝透亮的)。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蓝宝石和拉萨天空的图)瞧,两者都是那么湛蓝透亮,美吗?
4、你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课件: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评价:在你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蓝宝石,但还不够湛蓝、不够透亮,这宝石是用清水洗过的吗?(重读“清水洗过的”)再指名读。
5、为什么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告诉大家,这和拉萨的日照时间长有很大的关系呢,因为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谁来读好第一个句子?(课件: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
6、正因为如此,拉萨的天空才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谁再来读第二句,让我们看到总是湛蓝透亮的天空。(重读“总是”)。我们一起读第一小节。
(二)第二自然段
1、请喜欢第二节的读给大家听。
2、谁来说说,这一节,拉萨的天空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纯净、明洁
1)书上哪个句子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是纯净、明洁的?生读。
(课件: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2)(课件演示有了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的天空,有了河畔草地对照的天空)师略加讲解:在白、绿的映照下,显得完美无暇。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3)谁来读好这个句子?让人感觉到天空的纯净、明洁。
3、这一小节,拉萨的天空还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离天空很近
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课件: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2)我们想象一下,我们现在就在拉萨,我们现在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我们伸出手,哇,能碰到蓝天了,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了,感觉怎样?指名说。是啊,多近哪,而那蓝天就像一池碧水,真是太美了,密老师带大家去掬蓝天洗脸,好吗?闭上眼睛,师范读。
3)谁带大家掬一捧蓝天洗脸?指名读。
4、喜欢这样的天空吗?是呀,这样的天空真是太美了,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
(三)第三自然段
1、请喜欢第三节的读给大家听。
2、这一节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蓝得让人神往)
3、我们一起看看这蓝得让人神往的天空。(课件出示拉萨天空的图片)
4、刚才不少同学在看的时候,眼睛紧紧盯着画面,还不时发出了“啊”的赞叹声,你想说什么呀?指名说。你被深深吸引住了,从心底里向往那拉萨的天空,这就叫“神往”。
5、所以,书上说——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6、来这里的游客回去之后,肯定在心里要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在向往着它。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四)第四自然段
1、请喜欢第四小节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2、这一节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总是——蓝晶晶的。
3、见过布达拉宫吗?学生介绍,师给予补充。
布达拉宫在西藏自治区,古时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宫内保存着大量珍贵文物。
(课件出示有蓝天映衬的布达拉宫的图,让学生感受一下,然后擦去蓝天,让学生比较)没有了蓝天映衬的布达拉宫怎样?(再恢复)所以说,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没有了这蓝晶晶的天空,布达拉宫定会失去一半的美。
4、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五)第五自然段
1、喜欢第五小节的读一下。
2、谁发现了,这里有一个什么句?(比喻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湛蓝的天比作圣地的窗帘。)
窗帘有什么作用?(装饰美化房间)
3、那这湛蓝的天空就是装饰美化圣地——拉萨的咯,多形象、贴切的比喻哪!我们一起来读读。
四、进行审美欣赏,陶冶审美情趣。
1.奖励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配音乐朗读。老师和其他学生一起闭眼睛欣赏。
2.创设情境,配解说。
同学们,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同走进了拉萨,欣赏了拉萨天空无与伦比的蓝,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纯净明洁。
刚才“拉萨的天空”是我们在朗读课文时想象的,现在老师让你们睁开眼,亲自去看一看——(教师课件出示美丽的图片和音乐,并伴着动人的屏幕解说,学生欣赏)
过渡:老师从同学们的眼神中,看得出大家特别想说些什么,我把机会留给大家吧!
3.请学生再说说感受,师相机评价并作总结。
五、课后作业
1.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2.提供一些关于拉萨的资料,让学生办一个拉萨专题展。
3.把这篇课文读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拉萨的天空 篇三
苏教版第五册第7课“拉萨的天空”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用清新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拉萨天空“蓝”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定位
学生对于“拉萨”是陌生的,学生的学习关注程度值得期待,在课前布置学生浏览、搜集有关西藏的资料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交流相关信息,他们会了解到拉萨位于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拉萨因日照时间长而成为日光城;他们会知道拉萨的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始建,是举行佛事庆典的场所,是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象征。
本课总课时安排为2课时,我主要就第二课时谈谈我的一些想法。我预设了以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分析
a、知识和能力目标:在音乐、图片及相关材料的帮助下,帮助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b、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以同桌议读的形式交流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评价。
二、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部分 揭题明题,
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出示:中国地图——找到青藏高原——点击拉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了解海拔、气候、布达拉宫等资料)揭示课题后,读题,明确课题的中心词是“天空”,因此,读文时要带着“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来读。
第二部分 利用视频文件和老师范读课文,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播放富有浓郁西藏风情的视频,同时教师范读课文,希望以自身的情绪状态能感染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进入情境,让学生顿觉“拉萨的天空真蓝、真美”。 他们带着这样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心灵与文字发生碰撞,并通过语言来抒发感受。
板书: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湛蓝的、蓝色、蓝晶晶)
第三部分 学生充分朗读,整体感知全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朗朗的书声。作为写景美文,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读中赏析,才能感悟情境。所以朗读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因此,这一阶段,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画出描写天空“蓝”的句子,再与同桌交流感受。
第四部分 品读课文,各抒己见。
在品读课文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放弃逐句教学,每点必扣的方式,用一个问题引导全篇精读:“这篇课文你最喜欢哪些词句?为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这篇课文中,这几个句子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需要学生老师共同探讨。
(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理解“总是”和“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联系,“理解“湛蓝、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是怎样的?” )
(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这句是一句夸张句,可联系诗句“手可摘星辰”来理解。为什么说声音可以碰到蓝天,手可以摸到蓝天?)
(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重点理解“纯净”、“明洁”的意思)
假如你现在正站在拉萨的大街上,面对拉萨这湛蓝、明洁、纯净、蓝晶晶的天空,你想说什么?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学生交流对拉萨的天空的新感受。
板书:拉萨的天空是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令人神往的……)
(4)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拉萨对学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绘拉萨天空的词语又是隽永深刻的。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在这个阶段,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欣赏一组图片,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描绘的意境;(图片欣赏)通过朗读和交流,能使在读中解疑,又在读中获得言语美感。这种美感包含在言语所指的内容上,即拉萨的天空本身就是美的;其次还表现为课文遣词造句上质朴的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在节奏上还有整齐对仗的美,“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明洁”。在手法上又用“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这湛蓝的天空就是圣地的窗帘”勾勒出简洁的美。
学生在反复吟读,解疑中,借助形象发挥想象,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学生口念心诵,感受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图景,体悟作者的情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读,期待学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课文的语言,也悦纳这种语言,课文语言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通、共鸣。
第五部分 观景回味,拓展延伸
欣赏一组不同时候的拉萨天空的图片,(图片欣赏)让学生得到完整的认识,自然而然流露出“太美了,我要去那儿,我要珍惜保护她!”
我布置了一道这样的练习——我的发现,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拉萨的天空很美,其实,我们家乡同样很美,下课后,请同学们去观察我们家乡的一草一木,清明山,可以拍照片,可以拍dv,可以写,可以画,看谁能把家乡最美的一面留下来。
三、结束语: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上这堂课有个美好的愿望: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拉萨的天空 篇四
学内容
7、拉萨的天空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3.能通过对课文文字的朗读,感悟,初步感受拉萨天空的美丽。
教学
重难点
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朗读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难点:通过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拉萨天空的美丽。
教学
资源
课文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对西藏了解不多,可能只在电视画面中见过有关的风光片,在他们的心中,“西藏”、“拉萨”是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可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预习
设计
1. 自主练习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生字和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地意思。
2.查阅资料,了解西藏。
3.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准备质疑。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
1、欣赏歌曲。
2、课题。
学生说说读完课题后的理解。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 预习作业1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 预习作业2
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 预习作业3
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6分钟)
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老师指点再次归纳。
2.铭记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3. 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完成填空(湛蓝的、蓝色、蓝晶晶)
第四板块:精读课文,感悟拉萨天空之美(10分钟)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
读课文,找词语(让人神往)
指名读课文,齐读。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第一板块:歌曲引入。
1、播放《青藏高原》。
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
3、板书课题:7、拉萨的天空(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描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
从课题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小组内两两过关。
● 预习作业2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交流。
2.点评。
(1)“妙、纯、线”均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线”与“浅”比较。
(2)“忍、晶、圣、窗、帘”上下结构。提醒“窗”中最后第二笔的笔画是点,不能忘。
(3)“建”和“健”比较,先里后外的笔顺。
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3.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4.集体闭眼书空。
● 预习作业3
1.抽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评价、纠正。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课文写得很美,主要写了什么?总共有几小节?每一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引导学生先看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示范归纳。)
2.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3.学生完成板书填空:
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板块: 精读课文,感悟拉萨天空之美。
1、过渡:拉萨的天空究竟是怎样的湛蓝、透亮?让我们闭上眼睛,乘坐飞机前往遥远的拉萨——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导想象:小游客们,站在这湛蓝透亮的天空下,你最想做什么呀?
(2)出示第三自然段:快速读读这句话,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出你这样的心情?(板书:让人神往)
(3)指名读:谁能把你的这种感受告诉大家?
师评议
3、拉萨的天空是美丽的,令人神往的,下节课我们将在作者的引领下,走进拉萨,去细细欣赏拉萨美丽的蓝天!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剩余字。
2.完成《补充》、《一课一练》。
作业
设计
1. 见《补充》、《一课一练》。
2. 小组之间开展写字或听写词语比赛。
3. 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2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未来天使 施教时期2011 年 9 月 日
教学内容
7、拉萨的天空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现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到生活中去感受美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难点: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教学
资源
课文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可以充分利用。
预习
设计
1. 自主练习朗读课文,同桌之间练习背诵。
2.认真朗读课文,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体会体会句子的意思。
3.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准备质疑。。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复习(5分钟)
交流自己由词语想到的词语或句子。
齐读第三自然段。
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25分钟)
(一)
1.自主学习。(5分钟)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并用笔圈画出表现美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找到的词,如湛蓝、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等。
全班交流。
自由练读。
2.展示。(6分钟)
(二)学习第二、第四自然段
1.自主学习。(6分钟)
2.展示。(8分钟)
(1)反复诵读课文段落。
(2)出示图片,小结:你们看,天空多蓝啊,好象眼前的一切都被这蓝色包围着,浸润着,蓝天离我们显得那么近。
(3)出示图片:你们看,仰望天空,一片湛蓝,你有什么感觉呀?
红花虽美还需绿叶相衬。读一读,体会体会。
自由轻读,你知道了什么?
朗读指导:在蓝晶晶的天空的衬托下,布达拉宫多有气魄啊!
读出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感觉。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相机理解“圣地”
齐读课文。
全体诵读课文。
第三板块:总结诵读(10分钟)
诵读课文
配乐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出示“天空”一词(蓝色),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2、总结,引出课题:看来你们搜集了很多描写天空的词、句。老师也搜集了一句描写天空的句子。
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这里讲的是哪儿的天空呢?拉萨的天空怎样呢?为什么那儿的天空会将你的视线紧紧地吸引呢?我们今天接着学习第七课(补齐课题)。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说说拉萨的天空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说一说:拉萨的天空——)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是呀,每个到拉萨的人都会被它的天空所深深地陶醉,赶快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天空的美,可以用笔圈一圈。
2.任务驱动。
【学习单一】
①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天空的美?。
②“日光城”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
③自学时间:5分钟。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3)师范读“那里的天空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6.生联系生活想象此时情景。
(1)交流,并指导朗读。
(2)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把天空的美景展现出来。
(二)学习学习第二、第四自然段
(1)过渡:多么神奇的天空啊,它牢牢地吸引着我们的视线,让我们久久不忍移开,可是,让我们移不开目光的又何止这些呢?拉萨的天空那么美丽,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四自然段,然后再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1.任务驱动。
【学习单二】
①反复读读这句话(第一句),你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
②“这话”是什么话?从“这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蓝天真能洗脸吗?“这话”妙在哪儿?
③读了这段话,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④自学时间:6分钟。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是呀,但那不是湖,而是像湖一样清亮的蓝天,你们说,这感觉是不是很奇妙啊,难怪人们要说这话这是——“太妙了”!谁能把这么奇妙的感觉告诉大家?谁来和他比一比!
☆有贴着山顶……显得更加明洁。
师语言描述:蓝得这么纯净、这么明洁的天空,相信我们一定也能把这句话读得美美的。指名读。
☆一年四季中,……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出示布达拉宫图片,指名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
教师对布达拉宫作简单介绍。
(3)小结:拉萨的天空就是这么湛蓝、透亮,蓝得让人神往,以它独特的美,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让我们捧起书本,美美地读读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4)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片:面对湛蓝湛蓝的天空和蓝天下碧绿的草地,面对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你有有什么新的感受呀?
(2)出示句子
(3)齐读。
(4)讨论:你知道了什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5)如果缺少了这天空的衬托,布达拉宫就会失去一半的美。齐读。
第三板块:总结诵读
1. 诵读课文,传达拉萨天空之美
2.学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一课一练》。
作业
设计
1. 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
2. 抄录喜爱的句子。
3. 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
第三教时:完成《一课一练》、《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拉萨的天空》教学有感 篇五
《拉萨的天空》文短、意深、景美,作者用精妙的文字倾情描绘了拉萨的天空独特的、醉人的“蓝”。然而,拉萨离江南水乡是这样的遥远,三年级的小学生更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教师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文字、走进文本意境,在想象中去走近它、触摸它、真切感受它。以下是笔者对三位青年教师凭借第五自然段有限的语言裁体,引导学生去领略那纤尘不染的景致——“圣地的窗帘”的“精彩”回眸:
课堂实录(一):
师:这样美的拉萨的天空,作者对它有千言万语,在这里都汇成了一句话:“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课件出示]
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你觉得写得最奇妙?根据自己的感受划下来。
生:最奇妙的句子是:“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
师:窗帘是在什么地方用的?
生:房间里。
师:蓝天是窗帘,什么是精美的建筑物呢?
生:拉萨这座城市是精美的建筑物。
[师课件出示蓝天映衬下的拉萨建筑物美图,生欣赏。]
师:这篇课文用了许多打比方的句子,把拉萨的天空写得很美,你还能找找看,课文除了把天空比作窗帘,还比作了什么?
生:……(找出其他打比方的句子交流。)
师:其实,我们也能写出美妙的句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只要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你就能做到。你觉得这天空还像什么?可以跟同桌或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
[课件出示句式: 像 。]
生:……像透明的蓝绸子。
生:……像浩瀚的大海。
生:……
师:说得真好!多么蓝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音乐《香巴拉并不遥远》低缓响起。]
生:……
简评:教师让学生欣赏一组蓝天映衬下的拉萨建筑物美图,让学生对拉萨天空的美获得丰富的表象,得到完整的认识,自然而然从心底流露出“美”的赞叹。学生借助形象发挥想象,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感受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图景,体悟作者的情感,进而逐渐达到与作者心灵共鸣的境界。
课堂实录(二):
师:这样湛蓝、透亮的拉萨的天空,作者对它有千言万语,在这里都汇成了一句话:“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课件出示]
生:齐读第五自然段。[音乐《香巴拉并不遥远》低缓响起。]
师:这句话中,作者把湛蓝的天比作什么?
生:作者把湛蓝的天比作窗帘。
师: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窗帘?
生:房间里。
师:如果蓝天是窗帘,那么什么是精美的建筑物呢?
生:拉萨这座城市就是精美的建筑物。
[师课件出示蓝天映衬下的拉萨建筑物美图,生欣赏。]
师:在作者的眼中,蓝天不仅像洗过的宝石,还像美丽的窗帘,那在我们小朋友的眼中呢?你觉得拉萨的天空像什么?
[课件出示句式: 像 。]
生:……(基本同上一堂课)
师:说得都很棒!只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们也能写出美妙的句子。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来感受拉萨湛蓝的天空、神奇的土地,感受这令人神往的地方!
[音乐声再次低缓响起。]
生:……
简评:教师的鼓励是对学生的信任,教师的赞许是学生进步的动力,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上,教师的赏识、激励和鼓舞,使学生沐浴在被肯定的激动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在快乐的阅读中品尝知识的甘霖,茁壮成长。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地址
本文转载
课堂实录(三):
[音乐《香巴拉并不遥远》在课堂上反复低回。]
师:拉萨的天空就是这样湛蓝、透亮,纯净、明洁,它以如此独特的美,引得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心驰神往,纷纷前来观光。让我们捧起书本,美美地朗读第2-4自然段。
生:身心投入地朗读第2-4自然段。
师:(充满诗意地引读)“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课件出示]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第5自然段。
师:看,如此宽阔无垠的蓝天就像一扇巨大的窗帘,拉开它,你就能看到圣地拉萨。
[多媒体演示一扇窗帘,拉开后是拉萨的美景,最后定格在这段话。]
生:(情不自禁地)哇!多美呀!
师:是啊,多么奇异的景色,多么奇妙的比喻呀!让我们把这“窗帘”永远敞开在心中,永远留驻在脑海里。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如此湛蓝的天空,把老师的视线紧紧吸引了,我真不忍离开。我想,此时的你们一定对拉萨的天空有了新的感受。请大家来说一说吧!
[课件出示句式:拉萨的天空( )。]
生1: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生2:拉萨的天空在贴着山顶的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纯净。
生3:拉萨的天空在拉萨河畔的草地的对照下,显得更加明洁。
生4:拉萨的天空在白云的映衬、草地的对照下,显得更加纯净、明洁,把布达拉宫打扮得更加雄伟壮丽!(掌声)
生5:拉萨的天空多神奇呀,掬一捧蓝天洗一洗脸,真爽!(笑声)
生6:拉萨的天空离我们很近,如果人们高声说话、大声唱歌,一定会惊动了天上的仙人!(掌声)
……
师:是啊!多么湛蓝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生:……
简评:
无疑,那多媒体演示的蓝晶晶的“窗帘”,是这堂课的“点睛之笔”。它把学生引入了美的迷宫,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驱动了他们观察美、热爱美、追求美的情感,打开了他们的“思维之门”。学生身临其境,灵性勃发,产生了掌握语言、领会意蕴的强烈愿望。那悦耳的背景音乐、生动的动画画面、优美的课文朗读,将文章的内容、意境、主旨全方位、立体化地铺展了出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愉悦的境界中读通、读懂、读透了课文,有效地培养了审美情操。看,他们一个个妙语连珠,似乎都成了小诗人、小文学家!
总评:三位老师的教学过程大体相同,但各有千秋,且一课比一课精彩!这精彩,是集体备课闪烁的智慧灵光;这精彩,是教师的年轻心灵迸射的创新火花;这精彩,是师生在新课堂的对话平台上共同点击灵性的鼠标翻开的“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成功页面……
拉萨的天空 篇六
1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5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3.品读语言,感受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美
1.揭示课题。
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揭示课题后,可问学生:从课题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让学生简单说说。
2.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里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朗读时间)(2)认读生字新词。
拼音去掉,用开火车领读的方式,读生字新词(相机引导学生要读出感情来)。
你们能为这些生字再找些新朋友吗可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
3.交流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
(2)交流读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弄明白拉萨天空的特点,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把握。
4.写字指导。(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字形,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漂亮?
(1)交流汇报。(教师可抓住一些比较难写的字进行范写,如“忍”“帘”等字。)
(2)练习临写。(此时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以营造写字的氛围,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二、精读课文,体会美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品读比喻句。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了什么?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
2.精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课文是怎样具体来写的呢?让学生自由阅读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用笔把那些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勾画出来。
(2)同桌交流。
(3)让学生从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朗读,读出感情。
3.精读第五自然段。
先看图,再读文,图文结合体会意境,感悟比喻的精妙。
4.让学生说说自己精读课文后的感受。
三、诵读课文,传达美
1.创设情境,并自主诵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一同走进了西部,走进了拉萨,欣赏了拉萨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迷人风采。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要去拉萨观光,你们何不借此机会先向他们介绍一下,使他们对拉萨的天空有个鲜明的印象。想一想,怎么介绍才能把拉萨天空的美传达给他们?
2.模拟情境,尝试介绍。(让部分学生扮演游人)
四、开设作业“超市”,自主选择练习
1.小组之间开展写字或听写词语比赛。
2.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3.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
4.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拉萨的天空》教学有感 篇七
1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18
巴城中心校 王家福
《拉萨的天空》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这篇文章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我们知道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全文作者是在写拉萨天空的特点——蓝。只是所使用的方法不同。其中1、2自然段是直接写天空的蓝,3、4节则是通过人们对天空神往,在蓝天映照下的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的描写突出了天空的蓝。面对这样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我该如何来引领学生揣摩其中语言文字的优美,从而感受拉萨天空的那份蓝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道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只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借助图画以及音像资料营造情境,才能帮助学生体会、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领悟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培养学生发现、鉴赏、赞颂美的能力。
课文第二自然中1、2两句话,可以说是全文最难理解之处,这两句学生理解了,教学下文就会水到渠成了。“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这两句有着前后的因果关系,不能分开。正是由于“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让人感受到人离天似乎近了,而产生这一感觉的正是由于天空的蓝,由于蓝而产生近的感觉,作者才会产生那种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耳恭听脸的奇妙感受。于是在教授第二自然段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拉萨的天空是那样的湛蓝、透亮,那让我们走进拉萨,去读一读作者笔下拉萨的天空吧!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笔划出来,多读几遍。”这样给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自己去寻找,喜欢就会有原因,于是再让学生讲理由。虽然学生讲出的理*快回答 www.kuaihuida.com*由仅仅局限于文字表面,比如有的学生说:“我喜欢第一句话的理由是由于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只是简单的把这句话重复了一下。讲理由确实很难,有一位学生这样答道:“因为它太神奇了,所以我喜欢它。”这是一个契机,可惜当时我没有抓住。如果学生答到这,我趁势进行引导“同学们,想想看,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都能摸到蓝天。哎,你知道了什么?”(边做伸出手快要摸到的姿势边说)学生会很自然的联想到天离我们是那么近。有了这近的感觉就好,此时此刻再出示一幅图片(一大片碧绿的草地被湛蓝、湛蓝的天空所包围),看了图片再来读,那份蓝,那份近也就自然的从学生的饱含激情的朗读中流露了出来。此时我再说:“哎呀!天离我们这么近啊!所以有人说(生)——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谁来把这句话读好呢?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教师激励性的评价,全文最难理解的地方也就解决了。
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活动,从心情入手。当学生学完了第二自然段后,有感情的朗读后,会有一种想迫切去看看拉萨天空的愿望。我这样问道:“拉萨的天空是那样的纯净、明洁,同学们,你们现在心里最想做什么啊?”课堂上反映很热烈,“我真想到拉萨去看看”,“拉萨的天空真是太美了”,“我以后一定会去那儿旅游的”……我接着说:“你和人们有相同的感受,读读第三节,哪些词写出了人们的感受呢?”这样就很自然的把学生从课外又引进了课堂内,带近了对语言文字的揣摩中。“让人神往、紧紧吸引、不忍离开”很快就被大家找到了,词找到了,再让学生来读好它们。为了回归到拉萨天空的蓝,我马上追问:“同学们,让人神往的是( )紧紧吸引你的视线的是( )不忍离开的又是什么啊?( )”孩子们连续三次齐声回答道:“是拉萨天空的蓝”。感受到这点后,那就要通过朗读,读出那份蓝。
为了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环节“作小导游”,让同学们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听课的老师介绍拉萨天空的蓝。这是一个互动的环节,学生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用上了书上的优美句子,还有的结合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介绍的是那么的神采飞扬,我知道他们对课文已经理解了。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拉萨的天空》教学有感 篇八
一、导入新课,进入主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第7课拉萨的天空一文,这节课我们继续细细品读这篇散文。
火眼睛睛的你们,要仔细看大屏幕哟。(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天空的图片)
师:刚才映入你们眼帘的那一幅幅美景都是描绘什么景物的?
生:天空
(板书:天空 用蓝色粉笔书写)
师:那你所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动动你的小脑筋看看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说一说。
生:湛蓝
生:蔚蓝蔚蓝
师:你们真不了不起,说得真好,拉萨的天空同样有着湛蓝,透亮的特点,让我们一同去感悟王宗仁笔下那与众不同的蓝天吧。(板书:拉萨的)
同时请同学们呢把课本打到36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文。
生:自由读文
师:课文我们已经读完一遍了,老师还要找几名同学再来读读,看看谁读的美,谁想来展示一下。
生:读文。
师:课文我们已经读了两遍了,在读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
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段?(或者说说哪个词语你觉得用的好?)
生:
师:那你能给我们美美的读读吗?
生:读文
师:你读的真好,那我们就来看看他喜欢的这个自然段。
二、自主探究,深化主题。(学生喜欢哪个自然段,就学习哪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指名朗读。
师:读完这一段,你能说说拉萨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吗?可用文中的哪个词来概括?
生:湛蓝。
师:有不同的或补充的吗?
生:透亮。
师: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湛蓝”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王老师没看过,谁能告诉我。
生:“湛蓝”就是很蓝。
(课件出示湛蓝的天空图片)
师:王老师还找了一组图片,看看谁知道哪幅图指的是湛蓝的天空。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看来你们理解湛蓝了,让我们再来读读,读出天空的湛蓝、透亮。
师:作者光用“湛蓝”、“透亮”形容拉萨的天空还觉得不够,还打了个比方——
生:像蓝宝石。
师:“蓝宝石”什么样子?
生:是非常蓝,闪闪发光。
师:这就是蓝宝石。(出示课件,钻石逐渐融入天空)。
在拉丁语中,蓝宝石的意思就是折射天空的蓝,我们不妨看看这样的天空,一颗美丽的蓝宝石划入天空,与之相融,怪不得作者说,那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 。
师:我们还可以说天空像什么?
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谁说得好,谁是小作家。
生:像钻石。
师:再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找同学来读读这两句话,说说你自己的想法。
生:“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拉萨的天空很蓝,作者把它比作海水了。
生:说话的声音碰到蓝天,伸手能摸到蓝天,说明拉萨的天空很低。
师:拉萨的天空为什么很低?
生:拉萨的海拔高。
师:对,拉萨的海拔很高,离天很近。再读这两句话。
师:那么是什么把拉萨的蓝天衬得这么美?谁能结合图片来说说。(课件出示图片)
生自由读:“有了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师:红花虽美还需绿叶相衬。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读文
第三段 自由读
师:拉萨的天空蓝得——
生(齐):让人神往……
师:什么叫“神往”?
生:就是向往。
师:看到如此美景,大家想不想去啊?
生:想。
师:这么漂亮的天空,又神秘又吸引人,我们也想去,这就是“神往”。
同学们,青藏铁路已经全线贯通,我们可以坐上火车去看看(播放视频)解说: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
第四段:
师:拉萨的天空让人神往,在拉萨,还有一个闻名中外的建筑物,也让人神往。这就是——
生:布达拉宫。
师:蓝天下的布达拉宫,又是怎样的景象?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布达拉宫看看那里的天空。(出示图片)
师:瞧,你看到了怎样的天空啊?(蓝晶晶的)板书:蓝晶晶。
出示: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
师:在最寒冷的冬天,布达拉宫的上空是( );在最炎热的夏天,还是( )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师:大家想不想看看一年四季的布达拉宫的天空?
生:想
(课件出示图片)
(图片)你看,布达拉宫坐落在这山上,它依着山的地形而建,这就是“依山而建”。
师:布达拉宫头顶着蓝天,如果你就站在下面,会有什么感觉啊?
生:雄伟
(出示课件: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师:如果没有蓝天的衬托,布达拉宫有这么雄伟吗?(对比)就失去了一半的美。
师:在蓝晶晶的天空的衬托下,布达拉宫多有气魄啊!老师请男生来读,读出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感觉。
师:这湛蓝的天空不仅让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给其他各种景物增色不少。不信,瞧——(多媒体出示一组图:蓝天映衬下的雪山、草原、湖泊等图)
语言训练:有了这蓝天,______ 显得 。
生:
第五段:
师:蓝天让拉萨的每一寸土地都变得美仑美奂。作者对它有千言万语,在这里都汇成了一句话:“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课件出示)生齐读。
师:这句话中,作者把湛蓝的天比作什么?
生:作者把湛蓝的天比作窗帘。
师: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窗帘?
生:房间里。
师:窗帘把房间装饰得更加美丽。就像我们的教室,两面墙上的窗帘,给我们教室增添了亮丽和柔美。(出示课文中的最后一幅图)瞧,近处是献祭的羊头和表达祝福的经幡,远处的藏民们心中神圣、庄严的布达拉宫,谁把它装饰得更雄伟壮观?
生:天空!
师:对呀,巨大的蓝色“窗帘”,装饰着圣地。多么奇异的景色,多么奇妙的比喻呀!让我们把这“窗帘”永远敞开在心中,永远留驻在脑海里,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你发现这段中我们要学的生字了吗?
生:窗、帘
教学指导生字,学生描红。
三、巩固拓展
师:课文学完了,老师还想请同学们读课文,不过这一次读,不用嘴巴,用自己的耳朵,用自己的心去读。
(配乐范读)
师:听出来了没有,在作者王宗仁心目中,这拉萨的天空就是一首诗,还是同学们这节课共同写的一首诗呢,(指板书),齐读。
拉萨的天空
湛蓝、透亮,
是用清水洗过的蓝宝
纯净、明洁
掬一捧就能洗脸
蓝晶晶,蓝晶晶
这是圣地的窗帘
四、拓展
师:有了这湛蓝的天空,才让我们觉得令人神往,那如果我们破坏了我们身边的环境,还能有如此湛蓝的天空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爱护环境。
五、检测作业:写一写大庆的天空。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8篇《拉萨的天空》教学有感,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拉萨的天空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