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学理念学习心得体会3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为了加深您对于教学理念的写作认知,下面快回答给大家整理了3篇教学理念学习心得体会,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教学理念 篇一

关键词: 物理概念;中学;教学研究;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133-01

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物理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可以说,学好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然而,中学物理教学实践表明,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中既不易“教”也不易“学”的内容。论文就如何改善物理概念教学展开探讨。

一、物理概念的动态性

认清物理概念的特点,才能进行有效的改革。物理概念具有特殊的“科学概念”。它是在大量的物理事实(包括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对物理事实是一种近似的、然而又是突出本质的反映[1]。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认识水平、认识方法的阶段性,物理概念的定义是操作性、思辨性、模糊性和实践性的辨证统一,物理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无限接近它所描述的客体。所以,在建构主义看来,物理概念是在大量观察、实验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将一些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概括而成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无限接近它所描述的客体。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必须考虑到物理概念的这种动态发展特点。

二、物理课堂传统教法的误区

传统的概念教学,常常忽略物理概念的动态性,认为只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现阶段主要表现为教师上课时,直接给出概念或定义,然后对此进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或提供一堆数据或物理现象,归纳出共同点,然后得出概念,再进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结果造成了学生普遍存在“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

学生形成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动手、动脑、动笔、动口《www.kuaihuida.com》等活动,特别是需要经过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反复的相互作用和结合的过程。然而,传统教学认为,概念是人为规定的,作为学生,用不着再去探究。

三、根据认知规律改变教学策略

从物理认知学习模式图中,可以看出,良好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形成合理的物理概念认知结构,科学地解决物理问题的策略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渗透探究学习策略如激发兴趣、创设疑问,让学生历经一遍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学生掌握概念的有效途径。按照“创设物理实验,观看物理现象,采集数据,归纳出共同点,然后得出概念,再做巩固性练习,加深理解”的模式展开概念教学,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因为它是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归律。下面就以“加速度实验探究学习”为例,进行说明。

激发兴趣:先演示小球先后在倾斜角不同的斜面上滚动的实验,让学生在感性上对速度变化快慢有个初步认识。再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赛车、高速列车、自行车、运动员等视频(其中包含v相同、t相同、v和t都不同的情况)

创设疑问: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表示速度增加的快慢?

思考联想:怎样表示物置变化快慢的

动手操作:(1)根据视频内容,猜想一下速度变化快慢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给学生提供仪器:气垫导轨、光电门(两个)、数字计数器(两台)、滑块(两块)。要求比较两滑块速度改变的快慢,并向学生说明用挡光片的宽度除以时间即为物体在挡光处的瞬时速度,记下相邻两个光电门所记录的时间,可以算出时间段,这样既测出了某个位置的速度,又测出了两个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3)在老师已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学生动手设计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可提示:一个滑块在轨道上的速度慢慢增大,另一滑块在轨道上的速度增大得较快。(4)分析实验数据,定量比较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5)讨论交流,得出比较速度变化快慢的依据——加速度。

体验实践:起跑过程的加速度

平等切磋:加速度与速度及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整合课堂:例题及辨析

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主的形式。同时做个体研究、小组研究和班级集体讨论研究。做到把学生作为主体,充分注重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指挥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能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他们的学习、掌握物理概念规律。

探究学习策略的训练的一般要经过策略感悟、策略演练、策略反思以及策略迁移四个阶段。下面以概念相异比较策略训练案例进行说明。

策略感悟: “加速度”的概念

(一)找出相似的概念

加速度、速度

(二)进行异同比较

l、相同点:都与快慢有关;都是变化率

2、不同点: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

(三)掌握联系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一致,则速度变大;加速度的大小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四)巩固练习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求火车的加速度。

探究:小球沿斜面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猜想一下加速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策略演练: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

策略反思:l、还有哪些概念适用此策略?

2、此策略的操作条件、范围、程序是什么?

策略迁移: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四、小结

从探究试验可看出,与传统教法相比,在内容和要求水平一样的前提下,探究法体现以“学”为中心,以教学习方法为目的的特点,讲究教学策略,使学生学得“更好、更快、更高兴”。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把握不同概念的特点,选用不同的适用于该概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概念、掌握概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教学理念 篇二

关键词: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196-01

一、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性

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也是教学的出发点。物理概念 反映物理现象,是建立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而形成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又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物理世界中,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成为物理思维的有力工具。所以,如何突破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物理教学中,只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进行判断和推理,也才谈得上灵活应用。例如高一学生对瞬时速度概念理解不正确,把它理解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因而他们在回答“自由落体在第二秒钟内落下多少距离时”说:“9.8米”。问他们怎么得到的,学生则说:“第一秒末的速度为9.8m/秒,这表示在第一秒后的一秒钟内下降9.8米”。这显然是错误的。物理学中的定律、定理和法则等都是用有关的物理概念总结出来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学好物理概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根本意义。

物理学中的概念很多,有些概念比较简单,如物体、运动、路程、位移、导体等,有些概念则比较复杂,学生不易理解,如力、惯性、质量、速度、加速度、功、能、电场强度、电势等等,对这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能否使学生真正地理解,直接影响到物理学的学习,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学好。因此对物理概念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主要人物之一。

二、引入概念的基本途径

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教学设计时必须通过感知活动,观察实验,科学抽象,归纳总结,理解运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在获得研究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认识加工,思维整理,从而突破对物理概念的认知和理解。

1、通过感知活动,为概念的形成提供认识基础。

物理概念的形成是极为复杂的认识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物理问题勤观察,勤记录,勤比较,以收集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例如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物理现象、组织兴趣小组及有目的的综合实践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问题,并通过观察、记录、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

2、通过观察实验,为概念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特别来源于观察和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俐略就是通过比萨斜塔上著名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来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错误结论,再如摩擦力的概念,不少学生有这样的错误概念: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它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为了纠正这些错误认识,我们首先演示图1所示的实验,让学生感到上述观点似乎是正确的。接着进行图2图3图4所示的实验。图2中木板上面的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它的运动方向相同,并“促进”它的运动,这就与“摩擦力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相矛盾;图3中物体之间的正压力大小,虽与重力有关,但并不等于重力,而在图4中,正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毫无关系。通过这些有效典型的实验,强烈对比,学生头脑中的片面的认识就会发展成为全面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就会转化为正确的认识;表面的认识就会深化为内在的认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概念形成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揭示隐含的不易察觉的规律,从而形成稳固的概念。例如,用两张相同的纸片,一张摊开,一张揉成团,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让它们自由下落,结果同样重的纸片下落也有快慢之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瞬间就被质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瞬间就被调动起来了。

3、通过逻辑推理,使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作为一线教师,就得刻苦专研教育教学,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所以在暑假里学习了《有效教育教学理论》。有效教育就是提高课堂质量,解决负担轻质量低、负担重质量低、负担重质量高的问题,通过教师水*达到负担轻质量高的教育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有效教学,通俗地说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提高和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厌学到乐学。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乐学且有收获呢?以下几点体会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教师要“活用”材教。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要有课程意识和教材意识,撰写时要有目标意识和年段意识,上课时要有生本意识和训练意识。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此“活用”教材还会怕学生不乐学吗?

二、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众所周知,教学是“教”与“学”双方面的活动,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思考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掌握、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足够的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全面而充分地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可能的发言,可能遇到的困难,对课堂有足够的预测。有备而来,有备无患,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实现教学预设而越俎代疱。

三、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积极的态度传达给学生,进而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有幽默感,同时又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上面的3篇教学理念学习心得体会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教学理念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