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快回答分享了7篇五年级上册《成长的脚印》教学反思,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成长的脚印教学反思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成长的脚印教学反思范文 篇一
突出作文的思辨性
无论是全国课标题I“山羊过独木桥”、课标题II“喂食动物”、山东题“开窗看风景”,还是浙江题“门与路”、安徽题“台词改写”、辽宁题“祖孙夜话”等,都提出了思考或讨论而没有明确结论的思维问题。
全国课标题I “山羊过独木桥”提供了一种超常规的思考角度,当双方相遇必须有一方下场的情况下,想出了另一个双方都能过去的方案。虽然违背比赛规则,却是一种创新方法,值得人们反思。上海题“穿越沙漠”提出“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要求考生辩证思考。北京题“老规矩”,列出“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等表现,要求考生综合思考。这类作文题,虽然有一定的限制,但都尽可能地让考生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怎样评价眼前的风景,怎么看待青春不朽,怎么看待可能出现的智能芯片,怎么评判剧本台词修改与不修改……都需要考生进行思辨,不仅需要正面看与反面看,而且需要前面看、后面看、背面看、侧面看……尤其是重庆题“收拾碎玻璃”,能让考生从整个故事的过程,分析出“关爱与责任”“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原则”“生态与环保”等立意来。
这些思辨性作文题比较灵活,靠预先准备的模板和材料去“套”,未必“管用”,而那些善于思考与长于文字表达的考生自然会发挥得好一些。
有人说,我国学生普遍存在“思辨缺席症”。确实有些中学生片面、偏激、偏执、虚无与不着调,这些毛病与思维混乱、思维能力低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是我们学校教育没有思维课,只是上世纪80年代一度开过逻辑知识课。阅读教学长期陷入教参框架中文本解读与中心归纳的泥沼中,非但不是思辨,反而是反思辨。就算试卷中应是读者“再创造”的阅读题,也被固定的套路卡得死死的。如果作文题再让考生写那些不容怀疑的“高大上”的观点,怎能让他们进行自主思考与自由思维呢?
201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往思辨靠拢,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背后的理性思维能力。所以,我们还应当认识与了解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思辨性的表现形式。
思辨性的表现形式
只要认真梳理一下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的思辨表现形式,不难发现有二元对立、并列对比、对比反衬、多元并列等基本方式。
(一)二元对立
这里的二元对立,源于西方哲学二元论中“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如辽宁卷“祖孙夜话”,把眼前的失去了“繁星满天”的“万家灯火”与过去的没有“大街通明”的“繁星满天”对立在一起,构成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又如课标题I“山羊过独木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实际上是比赛规则能否违反的二元对立。彼此对立的两种概念或判断,之间没有概念与判断,肯定一个就是否定另一个,不好同时都肯定两个或否定两个,否则就是自相矛盾。再如广东题“黑白胶片与数码技术”,两种照片都有典型的优点与缺点,要么肯定黑白胶片的照片,要么肯定数码技术的照片。
(二)并列对比
并列对比与二元对立不一样,在并列两个概念或判断之间还有其他概念或判断。福建题“空谷联想”,“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悬崖峭壁”与“栈道桥梁”,虽然彼此对照,但是,根据题目“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的揭示与客观事实的存在,自然会想到这两种现象之间的其他现象,如“藤蔓披拂”“索道山车”之类。并列对比只是突出若干现象中的两种现象,考生既可以对比两种现象进行思辨,也可以由这两种现象联想到其他并列的现象。
(三)对比反衬
对比反衬,与并列对比不一样,两个概念或判断并不一样重要,有主次之分,即以一个反衬另一个。比如湖北题“山上的风景”,以“没有好看的”反衬“好看的”;浙江题“门与路”,以“挡住你脚步”反衬“让你走向世界”。也就是说,在对比反衬之中,材料的倾向与观点已经明显表现出来,考生可以据此审题立意。
(四)多元并列
江西卷“学习中的探究”,将“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三项内容并列出来,再加上省略号,表示所要并列的内容更多。其实,一则材料包括一件事情之中常有可供考生选择的一系列立意点,也是一种多元并列的现象。如江苏题“青春不朽”,既可写“青春万岁”“莫负年华付水流”,又可写“弄清观察的角度”,还可写“享受每一天”。再如重庆题“收拾碎玻璃”,让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关爱与责任”“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原则”“生态与环保”等立意来。材料作文的一大特点就是材料之中往往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立意内容,这恐怕也是人们青睐材料作文的一个原因吧。
理解与掌握这些思辨形式,无疑对审题立意是有帮助的。可静下心来一想,笔者觉得高考作文也不能如此突出思辨,因为,一味强化思辨容易异化写作特性。
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与一般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会思维。人的一切活动都与思维有关,写作也不例外。你不提思维,不强调思辨,他写作文也自然要思维乃至思辨的。但今年在考前明确提出思辨,在命题中刻意设置一些“二元对立”之类的思辨形式来考查考生,情况就不一样了,就把考生平时写作时自然的思考与思辨行为,变为特殊的思辨活动了。
有命题者本着突出思辨的目的,就刻意设置那种具有明显“思辨”性的题目。如浙江题“门与路”,“门”是“路”的“起点”与“终点”以及“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已经体现了相当的思辨性。但命题还觉得不够,又说:“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深,有的很浅。”如果真要思辨一番,这里就大有文章可做。“已知”“未知”,既可以说从未知到已知,学习使自己从不懂到懂;也可以说从已知到未知,学习让自己探究未知世界。“脚印深”“脚印浅”,可能人们会以为“脚印深”是积极的,“脚印浅”是消极的;但也未必,脚印的“深”“浅”也可以表示学习研究的艰难与顺利,那“脚印浅”则不是消极的。这就构成了一个二维结构,可剖析为如下四种具体内容:
1.从已知到未知脚印很深;
2.从已知到未知脚印很浅;
3.从未知到已知脚印很深;
4.从未知到已知脚印很浅。
如果再结合前面“起点”与“终点”以及“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的维度,所剖析的内容就更多。考生在考场中能做到吗?好,如果你做不到那就算你偏题或走题。因为不少命题者就是阅卷者,他们要求考生像下级对上级那样,对其既定的指示精神“心领神会”;而自己则拿着标准,坐看谁中我肯綮,合我绳墨,不写出体现“思辨”的文字不肯罢休。然而,作文旨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能把思辨看得非常重要。不能造成考生思辨上的困难而影响他们写作活动的进行。好作文题应当让考生一看就懂,一想就通;不宜刻意讲究什么“思辨”,以致考生坠入“怎么想不清”的“云里雾里”,影响考场中写作的正常发挥。
这种以思辨为前提的作文考查,曲解了作文测试的本意,影响了作文测试的个性,异化了作文测试的特点。作文测试还应该回归到写作的本位上来,不能把思维能力作为写作文能力的前提来考查。写作就是写作,写作测试就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起承转合的构篇能力、内容安排的选材能力、文句处理的修辞能力等。如果突出思辨考查,容易干扰写作考查,异化写作的本质属性。试问,高考作文是考查语言运用,还是考查理性思维?固然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但语言表达与理性思维毕竟是有区别的。写作,是一个综合的语言表达实践活动,涉及读者、作者、内容、形式、语体等多方面要素,除了一般性思维之外,还涉及情感、意志、兴趣及至一些“默会”因素;思辨,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逻辑思维活动。写议论文,思辨所进行的定义、判断、推理活动并不能代替论证活动;写记叙文,思辨活动更不能代替记叙、描写及抒情活动。
在商言商,在文论文。作文考试就得谈语言表达,就得谈文从字顺,就得讲究起承转合,注意语病、错别字与标点符号……当然,其中都有思维,但这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思维。如果刻意提出理性思维,要求“强化思辨”,容易转移写作考查的重心,乃至异化写作的特性。
成长的脚印教学反思 篇二
关键词:多看;多听;多想;多写
一、背景
作文是一个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述的过程。有许多孩子也许口头语言很不错,但落实到书面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总结了八个字“多看、多听、多想、多写”,于是围绕这八个字诞生出来的就是我班的作文小蟆都闻录》,顾名思义,把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
二、多看
首先多看就是要多关注身边的人、事、物。要从“小”观察起,这样会觉得生活中有永远观察不完的内容,会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多看,目的在于积累素材。三年级的下学期,我上完《惊弓之鸟》一课后,特意给大家讲了细致观察、善于推理分析的福尔摩斯故事,并在班上开展了《推理小小说》栏目,鼓励大家写班上各种奇怪“案件”,并在课堂上拿出更多的生活例子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和创作欲望。果然,第二天的《见闻录》涌现出不少精彩的案例,比如:
早上,我进教室的时候,发现地板上有个脚印。我想:这个脚印是谁留下的呢?我把脚在那个脚印的旁边印了一个脚印,我看了看这个脚印,又看了看我印的脚印,然后说:“这两个脚印不相符,不是我。”我又看了看地板,发现地板上有一串一模一样的脚印,完全相符。于是我顺着脚印走,结果走到了詹××的座位脚印就没了。
我叫詹××踩了一下地板,詹××的脚印和门前的那个脚印一模一样。
原来门前那个脚印是詹××的。
源自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这个就是《见闻录》多看引起的魅力。
其次多看,就是看课外书,积累优美词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课内外阅读量明确规定:一、二年级学生每学年至少要读五万字;三、四年级学生需读四十万字;五、六年级学生需读一百万字。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都说明多读书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要想模仿别人的文章,就必须认真阅读,语言精品读得多了,受到语言的熏陶,潜移默化,自然就能做到文从字顺。同时,多看课外书,学习语言精品,还能使学生受到启发,开阔思路,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
三、多听
作文素材中很多人物的对话,平时人物在交谈中音色、语气、快慢、轻重都是入文的好素材,指导学生学会多听、善听,把人物丰富有趣的听话写进文章中。总之,平时在生活中听取周围的一切声音,做有心人,把听来的故事、听到的美妙声音记录下来,丰富写作素材。另外这个多听,就是听师生评点,听别人的优秀作文。习作前,听教师的指导;习作后,进行小组交流,听取同学提出的修改意见,对习作进行修改,然后全班交流,听师生评点,同时听别人的优秀作文,想想别人写得好在哪里,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四、多想
儿童最富于想象,他们常常通过异想天开的想象,描绘出一个个神话般的世界,编出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这是我们成人都始料未及的。合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也是学生习作的一个亮点。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增加了习作内容方面的、文化方面的、语言方面的储备。这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话引子”,指导学生发挥想象编写故事,相信学生会做得更好。如一次在交流“日积月累”本时,我发现“迫不及待”“无可奈何”“饥饿”这些词的摘录率极高。心想:如果学生能把这些词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会有多么兴奋。于是我灵机一动,设计了一个写作题目:用上“迫不及待”“无可奈何”“饥饿”等词语,发挥想象,编写故事。结果,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跃然纸上。寒假来临,我让孩子们天马行空地写起了连载小说,孩子们开始一听都傻了眼,后来说到想象故事,孩子们一下子思维活跃起来,有的说写漫画连载,有的说写动物、神话,甚至有的写哈利波特续集……
五、多写
多写就是要经常练笔。班上发生事情,老师就紧紧抓住,把条理梳理出来,把关键点整理出来,这样同学们就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强调动手与动脑实际上是同样重要。习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必须有经验积累,也要有灵感,这些经验与灵感也是平时训练出来的,不是有言:业精于勤,荒于嬉吗?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真实地反映他们自己的生活,写出他们对社会生活与客观事物的真情实感。每天班上都发生许多有趣的事,老师不提,同学不说,这些有意义的事情就过去了,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把这些有意义的事在课堂上娓娓道来,而且适当的时候还要进行案例重组,让事件再次重现大家眼前,在重现的过程,我刻意让某些环节“暂停”下来,让人物的神态、表情、动作定格下来,让同学们观察,马上组织词语写下来。
比如,今天,老师教我们写作文,这根本就是表演会嘛。老师先表现出惊讶的表情,眉毛往旁边一翘,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得大大的,都快咧开了,手指弯了起来,好像看见了飞碟想拿去卖钱。老师又说了动作,叫黄×做坏笑,黄×瞄了孙××一眼,头也不回翘了嘴笑了。刘×瞄了肖××一眼,翘了嘴笑了,哼的一声头也不回就走了。颜××表演痛苦的表情,嘴巴嘟了起来,眼睛眯了起来,嘴巴发出呜呜的声音,我看了都想哭。张××做表情的时候,呜呜地哭了起来,感觉真可怜。他们做得挺逼真的。
成长的脚印教学反思 篇三
赞可夫说:“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教学幽默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新奇、巧妙、风趣的语言、表情、动作表达出幽默感,既使学生忍俊不禁,引发出健康的笑,又使学生品位和深思教学内容。教学幽默是教师教学机智与创新能力的展示,具有多方面的独特的教育功能。
一、幽默让学生的求知成为一种享受。
数学教学内容本身往往是复杂而无趣的,如果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照搬课本,学生必然会对教学产生厌倦心理。而使用教学幽默能改变这种情况。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教学真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或者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不妨来点幽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本来无味的学习变成一种享受。
例如:让学生计算“1000-50×2”,老师出了这样的题目:老张有1000元钱,现在只剩下两张50元,老张用去了多少钱?另一个题目是这样出的:一个赌徒从家里拿了1000法郎,准备去,并向妻子保证,一定会给她赢回来许多钱的。过了几个小时,他回到家里,妻子忙问他:“那张大钞票生了小崽没有?”“生了。”赌徒笑眯眯地从口袋里掏出两张50法郎的钞票交给妻子,让后哭丧着脸说:“不幸的是,它们的母亲去世了……”请问:赌徒输了多少钱?可想而知:如果你是学生,你会喜欢做哪道题呢?教师运用幽默的方法来揭示教学内容, 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和深刻的印象, 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
二、幽默让学生的错误成为一种进步。
在教学中,适时、适当、适量地创造出风趣诙谐的幽默语言就能使学生绷紧的神经为之一松,精神为之一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消除紧张的学习心理,即使学生犯了点小错误,教师以幽默的方式加以指正,也会使尴尬烟消云散,反倒成为一种进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认知和学习态度方面的原因,学生在作业中经常会重复出现同类错误。采用训斥或罚重做若干遍地方法不能直接促进学生心灵的发展,因此,只能收到短期效果。要使学生根治这些错误,不妨适时来点幽默,以满足学生高层次的认知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如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针对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遇到“小华家离学校有多远?”好几个学生都答成“小华家离学校有800远。”就将这些学生叫到面前,一一笑着问:“××,你有多高?”“我有156厘米。”“不,你应该说是156高吧。”再问:“××,你有多重?”“我重35千克。”“不,35重。”他们听了以后,一个个羞愧的低下了头,并且很快就更正了错误,以后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错误。
三、幽默让学生的笑声成为一种点缀。
课堂教学气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因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只有在活跃而幽默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幽默,把课点缀得有趣有味,给学生以栩栩如生之感,学生就会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探求知识的欲望、热情的动力,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例如:“鸡兔同笼,头有45个,脚有116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议论纷纷,有的笔算,有的心算,却算不出来。问题在哪里呢?鸡的两只脚和兔的四只脚在捣乱。于是,老师就下令: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面两只脚。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惊奇的眼睛,接着老师说:“现在鸡与兔的脚数一样了。上面有45个头,下面该有多少只脚呢?”“45×2=90只”,同学们齐声回答。教师问:“与先前相比少了多少只脚呢?”“少了26只脚”,反应快的学生马上叫了起来。老师再问“这26只脚哪里去了?”等等问题后,同学们很容易得出了答案。这古老而烦人的题目,就在老师幽默地“命令”“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面两只脚”中,使学生饶有兴趣又明白的领会了解题方法。
四、幽默让学生的思维持续敏捷。
教学是一项身心高度紧张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有感到枯燥、沉闷的时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低沉和沉闷时,则思路阻塞,动作迟钝,无创造性可言。作为教师,就要设法让课堂的学生尽量保持思维敏捷。
成长的脚印教学反思 篇四
“踵事而增华,变本而加厉”,是历史演义、文学虚构的惯用手法。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的传说或轶事,不啻画蛇添足,更与其为学严谨的面目背道而驰
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圆形穹顶图书室有固定座位的说法,出处不详,却由来已久。
英国作家戴维・洛奇笔下,就有中国人到大英博物馆围观马克思固定座位的场景。据说连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英时也曾问及。中国还流传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地板上踏出脚印的故事。
“固定座位”和“脚印”之间,显然有因果联系,能相互印证。早年,人们往往对此深信不疑。近年来,出国者渐多,眼界大开,开始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例如:图书室是公共场所,会给某个读者长期保留固定座位?水泥地板难道质量有问题,会磨出印迹?还有人说现在地上铺有地毯,会不会当时也是地毯,时间一长或许就磨出脚印来?抑或是“木质地板”被踏出凹槽?
一些实地踏访者,常引大英博物馆图书管理员的说法来证实或证伪。试想时隔百年,馆员无从目睹,其说法如何令人信服?
查检相关文献,所谓固定座位的具体方位,至少有如下几种:1.右手最后一排第,一张;2.D行第二号;3.G-7,即入口处向右第五张;4.左侧第五排头两个;5.M4;6.07;7.15排7号;8.从K排到P排,每排最外边的座位。
上述说法,各有凭据,但只要任意两种靠谱,“固定座位说”便深陷自我矛盾的泥沼。
至于“脚印说”,我所见,共有两个版本。据马克思二女婿保尔・拉法格说,马克思踏出来的“脚印”,并不在大英博物馆,而是在家里的书房:他的休息就是在室内来回走动,以致在门与窗之间的地毯上踏出了一条痕迹,就像穿过草地的一条小路一样。(《回忆马克思恩格斯》,苏其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编,胡尧等译,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另一版本,很可能来自著名经济学家陶大镛――
我还晓得一件事,就更足证明他的勤奋好学了:从1850年起,他经常埋头于大英-博物馆,总喜坐在图书室右手最后一排的第一张位子上,前后共有25年之久。他读到欢奋的时候,常常要用右脚在地上拖几下,这样,就把座位下边的那块水门汀磨掉了一层。他死后。这块凹下去的地方,已重新填平了。直到今天,这块痕迹还保存在那边。(陶大镛:《我怎样学习政治经济学》。载《学习》1949年第1卷第2期)
陶大镛教授的描述,令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多年以后,陶教授补述――
我1947年留英期间,为了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00周年,急于写《社会主义思想史》,足足有两个多月,也天天到这
座圆拱形大厅来参阅图书,觉得借书实在是方便。还曾向当时的
一位年迈的管理员探询过这个足迹的故事,他彬彬有礼地告诉我:“传说确有其事,可惜经过多次整修,现在已看不到留下的脚印了。”我曾悄悄地找到D行第二号座位。并俯身去寻索桌下的痕迹,还用手去摸了摸地面,虽看不到明显的痕迹,却隐约觉得地面并不那么平滑,我那时的心情是如此激动,至今还留下难忘的印象。
陶教授1947年到达现场时,马克思已经逝世60多年了。仔细推敲,仍有疑点:首先,脚印的位置变了,从最初的“右手最后一排的第一张位子”变成了“D行第二号”;其次,马克思读书之“欢奋”,“右脚”在地上拖几下,又是谁告诉他的呢?
1978年5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马克思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说大英博物馆阅览室在二战期间遭到希特勒德国空军的轰炸,战后曾经多次修缮。因此,陶教授看到的“不那么平滑”的痕迹,未必一定是脚拖的结果。
依据我所掌握的文献,国外只传说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有固定座位,还从未传说有脚印的。“脚印”最早的来源,可能就是陶大镛教授1949年发表的那篇文章。他大概是把马克思书房里的“脚印”,误记作大英博物馆里的了。
此后,“陶版脚印说”被大量引用。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用作教师教材的《心理学》(邵鹤亭等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此书的蓝本是苏联捷普洛夫教授所著《心理学》,中国的编者“用比较通俗的文字和我国学生习见的事例,把苏联普通中学用的心理学课本改编成适合我国师范学校用的心理学教材”。苏联人写的这本教材中并未提到马克思的“脚印”。
此后,《高级小学历史课本第四册教学参考资料》、《和青年谈读书》、《革命领袖勤学的故事》、《天才出于勤奋:革命领袖学习的故事》、《马克思恩格斯的故事》等书,都照搬此说。
到了1982年,“陶版脚印说”发酵为“两个深深的脚印”(《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与练习》,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2年版)。1988年,“深深的脚印”进入初中语文教材。(《中学生课外阅读丛书・初中语文第二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我查到的西文文献中,有两本出版于上世纪50年代民主德国的书,记述了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的两组对话并提及固定座位,不过均无具体座位号。其一是瓦尔特・维克多《卡尔・马克思》;另一是西格里斯特《为人类工作:马克思生活记述》。只是一本学术性不强的普及读物。翻阅原书,对话并无出处。如果对话真的发生过,必有亲历者,但翻遍国内出版的所有正规传记及权威的《回忆马克思》,都查无出处。
1970年,民主德国学者曼弗雷德・克利姆编著的《马克思文献传记》出版,他搜罗了包括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的官方文件、档案、信件和某些绝密材料,以及亲友和崇拜者乃至政治反对者的私人笔记、书信和追忆等文献其217种。但当涉及具体座位号时,居然也是来自图书管理员的口述,没有文献依据,使其可信度大打折扣。
“固定座位说”是怎么产生的呢?陶教授如此解释:
因为圆厅规模大,座位多,固定下来一则便于前往检索目录卡片;二则易于找到自己的座位;三则图书管理员也乐于将你所借的书刊送到原位置上。如果今天念不完,明天续借,只要声明仍坐原位,出纳员可以为你保留下来,不送回书库,省得明天填条重借,手续要便捷得多。
这也许能解释一段连续时间内的状况,不过很难解释马克思的固定座位能保留25年之久。
查《马克思年表》,他有过多次离开英国的出境记录。1863年11月母亲去世,12月赴故乡特利尔;1867年4到5月为《资本论》出版事宜去汉堡……离境期间图书理应会归架。等下次再去,座位很可能会被别的读者占用。更何况,阅览室的格局还曾多次改变。退一步说,即便一段时间内马克思真有过较固定的座位,恐怕也未必只有一处。
如今,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特设有一块看板,称“当年马克思常在L、M、N、O、P行就座,因那里靠近参考书架”。这种折衷的做法,也许更接近事实。但同时也进一步反证:既然座位无法固定在某一处。脚印说恐怕也就不能成立了。
成长的脚印教学反思 篇五
摘 要 微课深入平时的教学中,使得体育课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很有效地促进体育课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 微课;体育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112-02
当今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在此大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大重点就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提高国内现有水平下的教学质量。不仅是语数外等学科需要加强信息化教学,体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需要运用信息化的方式来提高课堂质量。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经深入平时的教学中来,笔者对此进行探讨。
1 微课的了解和制作
微课概念 微课是指为使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开展微课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所学内容,消化吸收,学以致用。
微课教师作为资源的提供者,需要提供一些微视频、参考书籍以及相关的学习网站等素材,其中的微视频制作是资源准备的核心内容。一些视频软件的出现可以帮助教师很容易地将一些影像资料转换成适合PC端或手机端的视频形式。它的特点有:教学时间不长;资源内容较小;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草根创作,趣味创作;成果简化,易于传播;反馈及时,针对性强。
精选内容,设计与制作学生感兴趣的微课 微课视频课件的选择和设计在辅助教学中十分重要,应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根据教学规划和课程安排来选用课件,对于微课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来作出。比如篮球的三步上篮教学,可以利用手机把三步上篮的分解动作拍摄下来:先是无球原地的三步上篮,之后是持球原地的三步上篮,最后是行进间的运球三步上篮。录制完后,先检查动作是否正确;然后找少数学生观看,看是否能看懂,是否感兴趣;最后在课堂上运用。
2 循序渐进,加强微课在课堂中的运用
有了符合教学的微课件,还要恰当运用,才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按照教学层次,大致可以按照以下环节有次序开展微课教学。
微课在课前的指导运用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链接知识点制作好微课软件,发送给学生家长或家长邮箱,让家长和学生观看后,先了解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再根据微课来提前预习新内容。比如即将要学习篮球行进间运球,可以制作微课,先是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然后是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点。让学生看后,既可以复习学过的知识,还可以预习将要学习的知识。
利用微课简化动作,抓住主题重点 课程以一个主题为主,生活思考、教学反思、重点强调、难点突破等,都是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研究问题的来源。比如要学习篮球的三步上篮,可以利用微课设计,先在场地内画上两个脚印,用卡通人物做动作示范,第一步右脚放在第一个脚印上,第二步左脚放在第二个脚印上,第三步高高跳起,把球投出去;第一步要大,第二步要小,第三步要高高跃起。并告诉学生有个口诀:一大二小三高跳。让学生在练习时口中喊出“一,二,三”。
利用微课讲解规则,分析战术 微课不仅可以教知识点,还可以用来讲解比赛规则,分析比赛战术。当要进行对一段时间学习的考核时,可以用比赛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足球,但是怎样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真正的比赛中去呢?毕竟学习到了技巧,还是要运用到实践中去,但是又不懂规则。这时就可以利用微课制作小视频剪辑,把有关的比赛规则结合比赛画面展现到学生的面前,让他们通过观看小视频,了解什么是“442”,什么是“531”,什么是越位,什么是点球,什么情况下是犯规,红黄牌,等等。
利用微课拓展学生活动 可从学生中挑选一些技术动作和战术执行准确到位的学生,将他们的动作制作成微课在学生中示范。也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微课的制作中,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运动录制成视频,再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学生自己的微课也可以进行交流学习,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对比中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竞争。
3 授之以渔,利用微课培养学生运动情感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予渔。”教会学生某种技巧再好,也不如培养他们对于体育的兴趣。一切练习锻炼都是为了自己的身体,一个人再有能力,也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身体之上。如果一个人从小就不热爱运动,对体育课没有兴趣,那谈何锻炼身体,强身健体?可以利用微课制作某种体育项目的精彩视频集锦让学生观看,以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篮球运动,随着NBA、CBA等篮球赛事的广泛转播,许多知名球星被学生熟知,甚至当成偶像,这其中的褒贬暂且不论,学生的这种心理可以合理利用,帮助篮球教学,增强篮球情感。互联网上有很多球星的精彩集锦,可以从中节选一些制作成微课,来提升学生对篮球的热爱。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球星精彩集锦,在网上建立篮球课堂论坛,让学生在论坛上自由发挥对篮球比赛和球星表现的见解,产生更深层次的对篮球的认识、理解。
又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笔者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展示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打印在屏幕上,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教师在课堂上示范。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更有劲,更积极主动,对动作要领更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更快。多媒体独特的动画技术和音像剪辑、粘贴组合技术,使学生如临其境,在强烈的逼真情境中领悟动作要领,达到事半功倍。
4 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微课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微课去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是顺应时展的。运用微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为体育教学提供方便,有助于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可以使学生对一些体育项目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知。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五年级上册《成长的脚印》教学反思 篇六
《成长的脚印》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部分的内容,根据《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掌握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方面。因此新教材特别注重图形面积的估计。
学生在第二单元中曾学习过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直线图形的面积,在单元测试中也进行了考查,但是准确率较低,对于不满一格的部分,学生数错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此,在单元检测后我们三位老师还进行了交流讨论。可以说掌握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而《成长的脚印》这一课把这一知识的难度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里出现的不规则图形是曲线图形,而且随意性更大,以历届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
教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种方法数起来速度慢、出错多,我在备课时细细地数了多次,逐渐发现,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边数边拼补的,即哪一格缺了一小块可以用另外的一小块补上,这样补一补,补成整格。于是我联想到可以把整个图看作一个长方形,把长方形外面多余的部分补到里面,要使自己的估计结果接近准确结果,需要我们能准确地判断出多大的长方形和原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最接近。当然,根据不规则图形的特点,还可以把它看作近似的正方形、*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看作近似的基本图形后,只需找到相关数据,就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求出面积了。为此我在教学中自然地从数方格的方法过渡到看作近似的基本图形,提高了教参的教学目标。在学生的估计越来越合理准确的时候,学生遇到了估计枫叶的面积这道题,学生立刻发现看作一个基本图来估计有困难,这时就联想到可以看作两、三个基本图面积的和,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课堂的最后一题可以采用两个基本图相减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估计策略的灵活性。
总的来说,本节课有如下优点:
一、环节清楚,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从比较小猫图和松树图面积的大小引入,让学生回顾数方格求面积的方法,过渡到脚印这种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从数方格估计脚印的面积过渡到看作近似的基本图来估计,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看作近似的基本图来估计更快一些。再通过对大脚印(格子数变多)的估计,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方格速度慢,进一步发展了看作近似的基本图估计的能力。然后安排了学生熟悉的大唐芙蓉园*面图面积的估计,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热带鱼、小丑图、老虎头这些有趣图形面积的估计,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进一步发展了学生估计的能力。其后利用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发现几个基本图相加、相减的方法,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二、目标达成得好,学生掌握情况好。
教学目标简明,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准确集中、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做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整合。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很好地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所估计的结果接近准确值,符合估计结果范围的要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教学方法简便、有效,在一堂课中彻底解决了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准确合理地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选择合适的估计方法,使估计值接近准确值。
四、教学过程简捷。
因为备课时做了充分的考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力求深入浅出地展开本节课的教学,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简明,避免了花哨的教学环节和繁琐的教学步骤,展示出一种朴实、扎实的简约课堂。
五、课件展示清晰,突显了重点方法。
通过课件的展示。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估计图形面积的方法,课件的快捷和便利,有效地节省了课堂时间,加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为下节课估计实际中树叶的面积做好了准备,构筑了学生能力继续发展的*台。但仍存在一些遗憾: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正式上课时,删去了把脚印看作梯形以及大唐芙蓉园面积用*行四边形加梯形的方法,考虑放在第二课时进行,却使得本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不够丰富,应再思考改进的方法。
成长的脚印教学反思范文 篇七
请先别急于问我错在哪个地方,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的左脚和右脚一样大吗?你再问问身边的人。我知道你的回答是否定的。最近一段时间里,就“你的左脚和右脚一样大吗?”这个问题,我随机地问过很多人,得到的结果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知道“自己的左右脚不一样大”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初中女生多半都知道“自己的左右脚不一样大”,而初中男生则相对少一些。是啊,当我们在鞋店试鞋的时候,服务员经常会让我们把两只鞋都试穿一下,理由就是:人的两只脚大小是不一样的。接下来,再给你出一个比较专业一点的问题:两个大小不同且各自又不对称的图形你能把它们摆成轴对称图形吗?这一个问题其实并不重要,只是笔者的思维习惯罢了。
下面让我指出教材中的错误吧,请您翻开人教版(2013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的第67页,在标题“13.2 画轴对称图形”下面的第一段,其内容是:
“如图13.2-1,在一张半透明的纸的左边部分,画一只左脚印。把这张纸对折后描图,打开对折的纸,就能得到相应的右脚印。这时,右脚印和左脚印成轴对称,折痕所在直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并且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
我们来整理一下这个动手画轴对称图形的过程:画左脚印 对折 描图 打开 得到右脚印。注意,这个右脚印是按照左脚印描图画出来的;在这个描图的过程中,就向学生传达了一个错误的认识:一个人的左脚印与右脚印是相等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左脚和右脚的大小是一样的。现在应该明白这里的错误:“人的左右脚一样大”。
在人教版(2013年6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数学八年级上册129页的右下角最后一自然段是这样写的:
“教科书首先通过在半透明的纸上描图的方法,高考家长帮kaoyantv.com快回答由左脚印得到了与它对称的右脚印。接下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形,归纳得出轴对称的特点。”
显然这里也认为“人的左右脚一样大”。我们再看一下人教版(2003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39页,在标题“12.2.1 作轴对称图形”下面的第一段,其内容是:
“如图12.2-1,在一张半透明的纸的左边部分,画一只左脚印,把这张纸对折后描图,打开对折的纸,就能得到相应的右脚印。这时,右脚印和左脚印成轴对称,折痕所在直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并且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
对比一下这两个版本的教材,除了图的编号和一个标点不同外,其余内容完全一致。这说明两个版本的教材都存在同一个错误:“人的左右脚一样大”。
其他版本的教材是不是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呢?笔者在2001年北师大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218页上也找到了一个类似的例子,其内容是:
■
尽管这里只给出了一双脚印,显然是想引导学生发现“这一双脚印是轴对称图形”。请注意:这个结论成立的前提是承认“人的左右脚一样大”。当然,也许是编者在前两个轴对称图形之后特意举出一个非轴对称图形的例子。那只能说我的思维跟不上编者了。
另外,在2001年北师大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84页里有一个“读一读”栏目:“‘瞎转圈’的道理”,说的是由于绝大多数人的双腿肌肉发育得不相同,步行时左、右腿迈的步子大小不一样,在蒙上眼睛的情况下会走成一个圈。这个“读一读”是让学生知道由于“绝大多数人的双腿肌肉发育的不相同”,所以“人在蒙上眼睛的情况下会走成一个圈”的道理。既然这里已经讲了“绝大多数人的双腿肌肉发育得不相同”,那么学生会不会很容易联想到(或应该引导学生得出)“绝大多数人的左右脚的大小也不相同”呢?在上册教材里讲了这个“‘瞎转圈’的道理”,在下册教材里再用脚印来说明轴对称就不应该了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这7篇五年级上册《成长的脚印》教学反思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成长的脚印教学反思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