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近代建筑通用9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这9篇近代建筑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沈阳外事服务学校栏杆事件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近代建筑 篇一

关键词:近代;建筑形态;建筑文化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 1901年-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

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着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法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西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 3.3西南大学第一教学楼

在建筑上争取中西合璧是很多建筑设计师的追求,但能够珠联璧合者少,貌合神离者多。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于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内,是原川东行署办公旧址,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是一种传统风格和西方风格比较生硬的结合,整体结构采用砖石建造,长方体的体量感和墙体的存在感都比较强,但是加在建筑顶部的传统式样屋顶比较生硬,虽然其线条对于缓和纯粹几何体的冷酷感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其特点可以用上西下中概括,使人产生上中下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感觉。

3.4上海有利大楼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着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这种位于街道转角处的建筑在近代史时期比较多见,这种建筑一般沿街道方向以长方体布置,同时在转角处做倒角处理,设置建筑的入口,这种方式更好地利用了街角的空间,同时在中国现存近代建筑中并不多见。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拷贝。如果用西欧人的审美眼光看这座 楼,也许相当不错,但并非像欧洲人的基督教堂和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堂那样非要突出西方文化或者阿拉伯文化不可的建筑。在当时的中国国土上,与东方文化差距甚远,这也许就是后来仿效者不多的原因。

3.5云南陆军讲武堂

这座建筑的正立面处理是典型的西方风格,整个立面轴对称,力量感非常强。立面做得非常丰富,各种窗户,廊等构成了层次丰富,比例和谐的造型。在西方建筑经常对某一个面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并不是十分流行。作为军事学校,设计者追求雄健阳刚的军人气魄,这无可非议,殊不知在中国有多少行伍中人以“儒将”自诩,具有儒家风度的将才才是最受人青睐的。

3.6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

1923年建成时,这座建筑前身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建筑规模比较大,达到了3.2万平方米。建筑的地基是正方形,四面临街,整体是一个大正方体,四个立面的比例均按照典型的古罗马三段式设置,在中间由一个穹顶立于建筑之上,这种造型在一些文艺复兴风格的近代建筑中也比较常见,有一些采用传统屋顶代替这种建造元素,但效果并不协调。其次,以此作为汇丰银行无可非议,后来居然作为国民政府的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多有不妥。

以上6例,1、4、5为一类,属于“全西方化”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以开埠(1840鸦片战争以后)为起点,中国建筑开始了主动或被动的“西方化”过程,社会思想、生活方式、城市风貌、建筑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西方人在华的生活区内,主要由西方人设计完成。具体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在西方人的生活区域内建筑风格由殖民地式转为正规西方样式,人们在接受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同时,这些建筑形式也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完成了对西方建筑的社会心理上的转变。

2、3、6为一类,属于中西“合璧”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虽然这种风格仍然是在西方的影响下进行的,但是与前期的“全西方化”风格不同的是,一种急于摆脱西方束缚,争取独立发展的倾向日益明显地呈现出来,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主义的崛起。民族主义在建筑上的体现,就是在新建筑中运用“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浪潮。在这个从上至下一致赞同的浪潮中,建筑形象的政治作用、建筑传统形式作为“国粹”的象征作用被无限地夸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道轻器”的文化方针,在这里演变成了重“中国精神”轻建筑本身的做法,对建筑自身发展规律的关注被人们故意漠视了。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建筑十分繁荣。

4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就是个沉重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待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对西方建筑不同的态度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外来的影响有的是无法选择的,而有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西方建筑思潮中渗透着的创造精神与反叛精神,正是当代中国建筑所缺乏的,因而导致建筑师们盲目地模仿来代替创作,以平庸来代替创新。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参考资料:

顾馥保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杨嵩林,张复合,村松申,井上直美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重庆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徐飞鹏,张复合,村松申,崛内正昭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上海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侯幼彬,张复合,村松申,西则泰彦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近代建筑 篇二

关键词:近代;建筑形态;建筑文化

Abstract:Chinahasmanycharacteristicsofmodernarchitecture,itinheritedtheonehand,traditionalChinesecharacteristics,whiletheotherhasbeentheimpactofwesternarchitecturalforms,butatthattimeundertheChina''''ssemi-colonial,semi-historicalconditions,thetwoarchitecturalstyleswerenotintegratedanddevelopedintheparticularkindofenvironment.ThispaperformonlygivessomebriefanalysisandreflectionfromthesideofarchitecturalModelinginthishistoricalperiodinwhichtoreflectsomeofthefeaturesforthepurposeofgivingtheinspirationtothedevelopmentsofconstructionmodernization.

Keywords:modern;architecturalform;architecturalculture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1901年-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法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西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3.3西南大学第一教学楼

在建筑上争取中西合璧是很多建筑设计师的追求,但能够珠联璧合者少,貌合神离者多。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于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内,是原川东行署办公旧址,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是一种传统风格和西方风格比较生硬的结合,整体结构采用砖石建造,长方体的体量感和墙体的存在感都比较强,但是加在建筑顶部的传统式样屋顶比较生硬,虽然其线条对于缓和纯粹几何体的冷酷感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其特点可以用上西下中概括,使人产生上中下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感觉。

3.4上海有利大楼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著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这种位于街道转角处的建筑在近代史时期比较多见,这种建筑一般沿街道方向以长方体布置,同时在转角处做倒角处理,设置建筑的入口,这种方式更好地利用了街角的空间,同时在中国现存近代建筑中并不多见。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拷贝。如果用西欧人的审美眼光看这座楼,也许相当不错,但并非像欧洲人的基督教堂和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堂那样非要突出西方文化或者阿拉伯文化不可的建筑。在当时的中国国土上,与东方文化差距甚远,这也许就是后来仿效者不多的原因。

3.5云南陆军讲武堂

这座建筑的正立面处理是典型的西方风格,整个立面轴对称,力量感非常强。立面做得非常丰富,各种窗户,廊等构成了层次丰富,比例和谐的造型。在西方建筑经常对某一个面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并不是十分流行。作为军事学校,设计者追求雄健阳刚的军人气魄,这无可非议,殊不知在中国有多少行伍中人以“儒将”自诩,具有儒家风度的将才才是最受人青睐的。

3.6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

1923年建成时,这座建筑前身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建筑规模比较大,达到了3.2万平方米。建筑的地基是正方形,四面临街,整体是一个大正方体,四个立面的比例均按照典型的古罗马三段式设置,在中间由一个穹顶立于建筑之上,这种造型在一些文艺复兴风格的近代建筑中也比较常见,有一些采用传统屋顶代替这种建造元素,但效果并不协调。其次,以此作为汇丰银行无可非议,后来居然作为国民政府的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多有不妥。

以上6例,1、4、5为一类,属于“全西方化”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以开埠(1840鸦片战争以后)为起点,中国建筑开始了主动或被动的“西方化”过程,社会思想、生活方式、城市风貌、建筑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西方人在华的生活区内,主要由西方人设计完成。具体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在西方人的生活区域内建筑风格由殖民地式转为正规西方样式,人们在接受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同时,这些建筑形式也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完成了对西方建筑的社会心理上的转变。

2、3、6为一类,属于中西“合璧”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虽然这种风格仍然是在西方的影响下进行的,但是与前期的“全西方化”风格不同的是,一种急于摆脱西方束缚,争取独立发展的倾向日益明显地呈现出来,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主义的崛起。民族主义在建筑上的体现,就是在新建筑中运用“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浪潮。在这个从上至下一致赞同的浪潮中,建筑形象的政治作用、建筑传统形式作为“国粹”的象征作用被无限地夸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道轻器”的文化方针,在这里演变成了重“中国精神”轻建筑本身的做法,对建筑自身发展规律的关注被人们故意漠视了。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建筑十分繁荣。

4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就是个沉重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待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对西方建筑不同的态度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外来的影响有的是无法选择的,而有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西方建筑思潮中渗透着的创造精神与反叛精神,正是当代中国建筑所缺乏的,因而导致建筑师们盲目地模仿来代替创作,以平庸来代替创新。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参考资料:

[1]顾馥保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2]杨嵩林,张复合,村松申,井上直美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重庆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徐飞鹏,张复合,村松申,崛内正昭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上海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侯幼彬,张复合,村松申,西则泰彦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近代建筑 篇三

关键词:开封 近代历史建筑 保护 再利用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内部空间的整治调整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这种情况一般会涉及到使用空间的扩展,由于使用空间的扩展必然会导致的内部空间的调整。对内部空间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类途径:

中庭的利用:开封市东部的天主教河南总修院因为多年失修无人管理,现在已经岌岌可危,其平面布局采取环形单廊形式,中间围合了一个很大的院落,目前空间开发利用起来效率不高。采取将院落空间转换为中庭的方法,就能够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内院插入一个中庭,甚至是一个含夹层的中庭,使无用的内院变成了一个阳光明媚、舒适时尚的采光大厅,能够有效增加大片的使用面积,而且同时丰富了内部空间。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将内院或通道转变为中庭可能减少自然采光,因此中庭的顶层建筑材料应尽量选用透光材料。

夹层的增建:夹层也使增加使用空间的有效手段。开封近代的建筑,由于当时的科技条件所限,不具备像空调这样的现代

[1][2]

化通风设施,为通风采光需要,往往建造得高大宽敞,加之当时人们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建造高大宏伟的建筑成为人们普遍的心理追求,那时建筑层高往往比现在高得多,这样就对老建筑进行夹层改造利用提供了空间基础。局部夹层不仅能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而且能造成空间对比,形成丰富、动人的层次。比如说开封的近代历史建筑像国民大剧院等具有前厅功能的公共建筑,改造利用时可以在入口处构造了一个夹层,能够使面积在现在看来可能不大的入口大厅有了高敞、丰富的空间感受。不含有前厅作用的像是商业建筑也可以在改建中通过夹层手法则是增加使用空间,具体做法有比如可以从二层楼板悬挂了一个钢结构夹层等。

结 语

近代建筑 篇四

关键词:科学性,民族性,民族主义

1、建筑价值观的特征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建筑无疑是一个文化的范筹。一个社会需要有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同样,一个社会中的建筑当然也应该有它的价值观。通俗地讲,这种价值观就是人们对它的态度,表现为欣赏什么或不欣赏什么。

建筑价值观是受支配它的社会文化心理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心理,就会产生与之一致的建筑价值观。“建筑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心理具有普遍性,处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建筑师一般都要受到它的取向支配。建筑的形式只有满足这种社会文化心理才能纳人整个社会的认知体系,成为代表这个社会的风格。个别意义上的形式虽然有可能存在,但它或许仅仅是价值观的某种变化而在新的价值观形成后才能获得认同,亦或仅仅是建筑师的个人表现,最终落得昙花一现的结局”,”而形不成一种为大众所认知的价值观。同样,如果建筑师的风格是纯为投取官方或业主的喜好,那么这样的建筑表现出来的只能是“官方意志”或“业主爱好”,也形不成一种普遍认知的建筑价值观。

2、中国建筑发展中建筑价值观的形成

由于中国过早的进人了文明社会,尤其是过早的进人了一统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由此导致了中国古代建筑价值观念的长期基本一致性。直至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人侵,西式的思想、科技、文化、建筑等都不可避免的进人了中国。在当时经过了长期闭关自守的中国,自然科学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代表着“科学”与“先进”的西式建筑一经中国人接触、使用之后,尤其是在近代中国自己的建筑师出现之后,他们不得不对中国传统的建筑和西式建筑进行比较与思考,并对今后自己的建筑创作进行思索。然而,这仅仅是建筑师一厢情愿的事。那时,真正主宰建筑活动发展的根本不是建筑师本身。从近代中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这段时间内,因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民族矛盾与民族内部矛盾的多次激化,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建筑活动根本不可能沿自身发展的规律前进。自然也形不成稳定的、为大众所认知的建筑价值观;从新中国成立到结束之间的近30年中,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建筑活动依然没能进人正轨,这个阶段,建筑形式变换频繁,但也未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建筑价值观;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与外界接触、交流日益加强,科学技术领域内的交流更是普及,西方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流派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的建筑市场也日渐开放,它将与世界各国的建筑市场一样,摆在中外建筑师们的面前。在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多样的建筑风格与多种设计手法是并存的。

3、“科学性”与“民族性”在近现代中国建筑活动中的地位

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由于过早程式化,而使千百年来建筑自身的发展处在一种封闭状态之下,始终未能超越某种“法式”“法源”民居情况则有所不同,民居由于地域性、文化性的差异,反而造就了不少自由发挥的佳作。但是,在汉民族聚居地因受传统伦理宗法制度的影响,其建筑形式大多趋向理性化。总之,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绝大多数都充满着理性和法式。这种建筑传统对维护宗族的伦理道德和国家政治的权威起过重要作用,这也是儒家“家国同构”思想的建筑表现。与之同时,这种建筑传统与人们的日常行为模式互动影响,以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居住形态,这是与当时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现代思想及建筑理论的传人,国人,尤其是接触和使用过西式建筑的新一代文明人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它的合理性与舒适性。原因何在?率先接触到西方建筑学原理的中国人会同时感觉到中国传统建筑的落后,和传统建筑学理论和技术的不完备。而西式建筑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性、新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规范。对于建筑的一般使用者,他们未必会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传统建筑的种种缺点,但他们可以通过生活体验,很容易分辨出西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孰优孰劣。于是中国传统建筑对人们现代生活的负面影响在与西式建筑的对比中才得以显现,崇尚西式建筑之风蔚然兴起。这实际上是中国人对建筑的“科学性”要求的一个侧面反映。

总之,自近代以来,“科学性”与“民族性”一直就象两条魔带,紧紧地缠绕着中国绝大多数建筑师之手。就连外国在中国开业的建筑师们也曾对现代建筑的中国民族化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这样的试验品在今天的北京、天津、上海等开放较早的大城市

都能见得到。

现代建筑主义者终于在以民族主义为旗号的复古主义面前举起理性的宝剑,把中国人对建筑科学性的认识引向了新的高度。30年代后,作为西式建筑的最新潮流的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成为科学性的最新代表,但在深度、广度上中国近代建筑都未进入现代主义阶段。

4、新形式下建筑价值观走向多元化的趋势

建筑的“民族性”在今天又成了中国建筑师们的创作、探索的一大主题。这一次的探索与20世纪20一30年代的“中国固有之形式”和50年代的“民族形式”的探索不同。今天是更深层次上的探索,尤其是建领在有相当基础的民族工业与有相当发展的科学技术的高屋之肠华中建筑月叮召公上。并且以此为契机,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多元化的势头。

需要反思的是,以往对中国近代建筑思潮的研究,受经典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都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折衷主义为一种落后倾向。这一观点虽不无道理,但用于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则会造成简单化的结果。 因为早期中国留学生基本上接受的都是学院派的折衷主义教育,对折衷主义的简单否定便会使我们忽视他们的成就和思想。因此,研究中国近代建筑思想还需要跳出经典现代主义理论的框架,重新了解和评价19世纪建筑的成就。以学院派教育为例,其所强调的文化品味、理性、秩序和整体等原则对于当前中国的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就不无积极意义。中国建筑的历史在不断地被创造,但也在不断地被抛弃。 但愿近代建筑研究已经遭遇过的种种遗憾不再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99(4);

近代建筑 篇五

关键词:开封 近代历史建筑 保护 再利用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内部空间的整治调整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这种情况一般会涉及到使用空间的扩展,由于使用空间的扩展必然会导致的内部空间的调整。对内部空间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类途径:

中庭的利用:开封市东部的天主教河南总修院因为多年失修无人管理,现在已经岌岌可危,其平面布局采取环形单廊形式,中间围合了一个很大的院落,目前空间开发利用起来效率不高。采取将院落空间转换为中庭的方法,就能够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内院插入一个中庭,甚至是一个含夹层的中庭,使无用的内院变成了一个阳光明媚、舒适时尚的采光大厅,能够有效增加大片的使用面积,而且同时丰富了内部空间。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将内院或通道转变为中庭可能减少自然采光,因此中庭的顶层建筑材料应尽量选用透光材料。

夹层的增建:夹层也使增加使用空间的有效手段。开封近代的建筑,由于当时的科技条件所限,不具备像空调这样的现代化通风设施,为通风采光需要,往往建造得高大宽敞,加之当时人们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建造高大宏伟的建筑成为人们普遍的心理追求,那时建筑层高往往比现在高得多,这样就对老建筑进行夹层改造利用提供了空间基础。局部夹层不仅能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而且能造成空间对比,形成丰富、动人的层次。比如说开封的近代历史建筑像国民大剧院等具有前厅功能的公共建筑,改造利用时可以在入口处构造了一个夹层,能够使面积在现在看来可能不大的入口大厅有了高敞、丰富的空间感受。不含有前厅作用的像是商业建筑也可以在改建中通过夹层手法则是增加使用空间,具体做法有比如可以从二层楼板悬挂了一个钢结构夹层等。

4 结 语

2011年2月28日开封被命名为宋都古城文化部级产业示范园区,这样虽然对开封的宋都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要注意开封的近代建筑资源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在大力发展古文化的基础上是否能关注一下城区的近代建筑街区的状况。而想要真正扩大开封近代建筑的保护数量,使众多的历史建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成为不该消失的风景线,历史建筑的各种价值最终活跃在社会经济文化中。只有靠市场机制下的再利用开发才能完成,依靠市场机制筹措保护基金,建立保护为了利用、利用促进保护的新体制,是我们必须与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

近代建筑 篇六

关键词:洋风 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 官厅建筑 学校建筑 早期工商交通建筑

Abstract: estern style* refers to the western classical architectural style used in Beijing. It belongs to eclecticism and is one of the four modern styles in Beijing. The buildings of this style were basically designed by foreign architects. Architecture in the Dong Jiaominxiang enclave was the source of Beijing modern estern style* and it became the main stream of Beijing architecture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Keywords: Western style, architecture of Dong Jiaominxiang enclave, official building, school building, early industrial, commercial and transportation buildings

近代北京处于政治风云急剧变幻之中,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也使北京的近代建筑具有独有的特征,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式。

北京近代建筑样式的演变可归纳为“西洋楼式”、“洋风”、“传统复兴式”和“传统主义新建筑”四种。“洋风”指移植到北京的西方古代建筑样式,以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为滥觞。清朝末年,宫廷学习西方改革官制、创办新学堂、振兴实业、编练新军之举,使洋风建筑在北京20世纪初年的重要建筑中均有所表现。

洋风属于折衷主义样式,主要为外国人所创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年,洋风建筑是北京建筑中的主流,在20年代则让位于北京的传统复兴式建筑。

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

1860年,英、法联军借口修约发兵中国,火烧圆明园,强占北京城。英军占据了玉河西岸的淳王府,法军占据了台基厂南口的庆公府。当年10月,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分别于第二年在这两处设立了公使馆。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在北京设立使馆。1860年11月,俄国通过中俄《北京条约》使原设在东交民巷的俄罗斯馆成为俄国公使馆。其后,美国、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日本、德国、奥匈帝国也于同治初年开始陆续在东交民巷一带圈地占房,设立公使馆。

1884年 8月,日本外务省雇请片山东熊(1855~1917)为技师,到北京担任日本公使馆的设计和工程监督。公使馆建筑于1886年 8月建成,位于东交民巷路北、法国公使馆西侧,利用所购旧有中国四合院民宅进行改建,承袭了当时日本国内宅邸设计中流行的洋馆、和馆并设的作法:前面的对外部分(南房)为新建单层外廊式建筑,取西式平面;后面的内部使用部分按和式布置,外观仍保留北京传统住宅样式。主入口为角柱上发半圆拱券,并加设三角山花,装饰有砖雕叶板。(图1)

1900年以前,东交民巷虽有11国设立使馆,但各使馆与衙署、祠庙、府第、民宅等杂处,所占面积还不到整个东交民巷地区的二十分之一,地方行政权仍归中国所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东交民巷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辛丑各国和约》使东交民巷一带成为“使馆保卫界”,中国居民全部迁出,除西口的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仍留给清廷外,其余土地房屋尽归外国使馆专用。除西班牙使馆维持原状外,其余10国均扩大地盘,修建使馆、兵营。

美国新公使馆由尼利(Sidh Nealy)设计,1903年建成。大楼为两层砖石结构,立面三段划分,处理简洁,南面主入口处有三角山花装饰。(图2)

日本新公使馆于1907年兴建,1909年建成,真水英夫(1868~1938)主持设计并监造。新馆建筑设计利用肃王府的花园,保留了部分围墙和山石树木。两层砖木结构建筑明显地受日本当时流行的“西洋馆”建筑样式影响,表现出法国宫殿建筑的情调。(图3)

当时,各国公使馆还把所占土地出租给洋商经营。至民国初年,东交民巷地区有各国银行、洋行、饭店、医院等已达九十余家。其中主要建筑有:

⒈英国汇丰银行(1902年)

建筑师是出生于印度加尔哥答的斯科特(Walter Scott)。银行大楼为局部两层的砖石结构建筑,中部是入口及业务大厅,通过单层(上部为层顶平台)的办公部分同两层的东、西侧翼相连。入口两侧立有蘑菇石柱,上设三角山花;二层顶部则覆以半圆拱券。建筑立面有如“山”字形,中部凸起的四层钟塔则加强了向上的动势。(图4)

⒉法国东方汇理银行(1917年)

由英国人开设的通和洋行(Atkinson & Dallas,Ltd.,Civil Engineers and Architects)设计,受文艺复兴样式影响(图5)。通和洋行为当时远东最大的建筑事务所,在北京设计承建了多栋重要建筑。

⒊美国花旗银行(1920年)

由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Killiam Murphy,1877~1954)设计,为巨柱式造型(图6)。墨菲多次来华在各地承接业务,其中包括1914年为清华学校制订第一个校园规划、1916~1920年设计并建成大礼堂等“清华四大建筑”, 1920年为燕京大学进行规划、设计燕园建筑。

⒋德国德华银行(1907年)

由德国贝克尔建筑设计事务所(Becker & Baedeker, Architects)设计,德商施密特公司(F.H.Schmidt, Altona,Hamburg,Tsingtau)承建。当时德国正开始在亚洲同其它外国势力竞争,特别是同英国。“德国文艺复兴样式”(Altdeutscher Still)成为德国的民族性在亚洲的象征,同代表英国殖民者的“外廊式”相对抗。因此,在德华银行建筑中看不到同中国建筑传统的关系。(图7)

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

1910年奠基,日本建筑师妻木赖黄(1859~1916)设计。建筑位于玉河东岸、东交民巷路北,同原六国饭店隔街相对,形成东交民巷代表性的历史景观。其地处转角地段,平面为“L”形(南北向长,东西向短),转角处高起上覆圆形穹窿顶的塔楼。外墙为红砖,嵌有白色花岗石条饰,受当时日本流行的“辰野式”建筑样式影响。(图8)

⒍六国饭店(1910年)

1910年于东交民巷路南、玉河东岸原址翻建,为第二代建筑。英国人爱尔德(Albert Edmund Algar)设计。这是一栋三层砖石结构的法国古典主义样式建筑,底层处理成开有券窗的坚实基座,顶部覆有高高的孟莎式屋顶。立面设计抛弃了柱式,通过墙面的凹凸产生变化;主入口处则利用拱券进行强调。(图9)

⒎西绅总会(1912年)

又名国际俱乐部,由各国使馆集资经营,德国建筑师罗克格(Curt Rothkegel,1876~1946)设计(图10)。罗克格本世纪初来华,先后在厦门和青岛设建筑师事务所,后迁北京开业,华名“营造式画司罗克格”,在北京还设计了资政院(1910年),主持正阳门瓮城改造(1915年)等。

1900年以前,东交民巷使馆建筑多半沿用旧有的中式房屋,只有少数为新建;1900年以后,原有建筑多半被毁而重建。新建筑多为两层,平面一般是长方形,砖石结构,木屋架。它们虽然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但都可以归为折衷主义的洋风建筑。

清末官厅建筑

从1906年9月1日清帝宣示预备立宪,到1912年2月12日宣统下诏退位,在五年多的时间里,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从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共和转变的时期,本世纪初年清朝宫廷建造洋风官厅建筑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些建筑都是高不超过三层的砖木结构,多为清水砖墙,间有石料或抹灰装饰,铁皮屋面。主要由外国建筑师设计,比例和细部都比较准确;但绘图工作由外国或中国的非建筑师工程人员承担,且大部分由中国营造厂承建,因此式样混杂,掺杂进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

⒈资政院(1910年)

由罗克格以贡院旧址为地段进行设计,高4层,中部议院大厅、右侧参议院和左侧众议院上都覆有穹顶,同下部柱廊相配,十分庄重壮丽(图11)。议院大厅为八边形平面,高60英尺,两层,可容1 550人;厅外环以宽走廊。大厦2层设记者室,3层为议员办公用。大厦内设28个楼梯间,有步梯和电梯,联系便利;备有电力照明、供暖设施,以及现代化餐厅和卫生设备。虽然大厦基础工程已经完成,露出地面近1m,但随着清王朝的崩溃,这项工程亦告夭折。

⒉大理院(1911年)

由通和洋行设计,A.H.Jagues & Co.承建。平面呈“”形,三层。首层有两个供刑事犯人候审的内院、两个供民事犯人候审的内院,围绕这四个内院设审判厅、合议厅及各种办公用房。屋顶部分采用木桁架,楼板则使用了钢梁。建筑主立面朝东,中央主入口部分高起钟楼,两端设塔楼;钟楼及塔楼均为五层,顶部做穹顶(图12)。此建筑“规模宏大,为文艺复兴式。虽非精作,材料尤非佳选,然尚不失规矩准绳,可称为我国政府近代从事营建之始。”

⒊外务部迎宾馆(1910年)

詹美生(Charles Davis, Jameson)承包修建。由东、西两座楼组成,詹美生所建为东楼,高两层,底层做基座处理,2层用爱奥尼双柱装饰。中部突出,下为门廊,上面是覆有三角山花的大阳台。建筑造型雄伟,但尺度不当,立面比例也欠妥(图13)。同时建成东、西两座大门,东大门为洋风,西大门则为上覆琉璃瓦的中式造型。

早期学堂建筑

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标志着封建的太学、国子学向近代大学转变和过渡。代表这一时期的建筑有陆军贵胄学堂、京师女子师范学堂、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和清华学堂。

⒈陆军贵胄学堂(1909年)

亦称“京师贵胄学堂”,新建校舍在陆军部衙署之东的和亲王府址。主楼构图与西邻的陆军部基本相同,但更多当时学校通用的外廊,外立面为砖拱门窗加壁柱、山花、女儿墙,向内院的一面则为通长的木柱外廊(图14)。辛亥革命后,此处曾被用作中华民国海军部办公楼,因此有关文章多误指其为清末海军部衙署。

⒉京师女子师范学堂(1909年)

主要建筑有大门、主楼、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礼堂等,大部分为二层砖木结构。大门仿巴洛克风格,线脚繁复。主楼正立面朝南,设砖拱外廊,墙面有砖雕花饰,顶设女儿墙,中部突起山花;北立面设木构外廊。(图15)

⒊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1911年)

1905年底,并选定德胜门外原武举会试操练弓马之旧有操场建设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计划先行建造政法、文学、格致和工科四科新校舍。1909年 8月,真水英夫受清学部之聘任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建造技师。1910年春季开工,到1911年秋武昌起义时仅建成经科、文科大楼及宿舍部分即停工。经科、文科大楼平面相同,均为矩形,左右对称,带外廊;二层砖木结构,清水砖墙;墙面有砖雕花饰,比例及装饰手法纯熟。(图16)

⒋清华学堂(1911年)

1909年10月,交外务部游美学务处就清华园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内先后建造校门、一院大楼(高等科讲堂)、二院、三院(中等科讲堂)、北院(教员住所)、同方部(礼堂)以及校医院。建校工程由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主持,建筑由顺泰(Fischer & Co.)承包。一院大楼为二层砖木结构,青砖墙,红瓦坡顶,上覆孟夏顶,建筑质量较高(图17)。

早期工商交通建筑

早期比较重要的商业及工业、交通建筑,以北京饭店、户部银行、京师自来水公司、度支部印刷局及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等为代表。

⒈北京饭店老楼(1907年)

早期的北京饭店位于东单兵营北面,是中国旧式院落建筑。1903年购房迁到王府井南口路东,计划改建为五层大楼。后只建一层即停工,1907年转卖给中法实业银行后接建完成五层红砖大楼(老楼)。建筑为清水砖墙面嵌饰石刻装饰,科林斯(Corinth)壁柱高达三层,上做山花处理(图18)。1917年又在老楼西边扩建钢筋混凝土结构七层法国古典折衷式新楼(中楼),由永和营造公司(Brossard,Mopin & Cie)设计。

⒉户部银行(1905年)

“光绪三十年三月,户部奏请由部试办银行,是为政府创设银行之始。”户部银行于次年(1905年)建成。入口处理简洁古朴,既与银行的身份相称,又同当时民宅门面处理有类似之处,为早期洋风公共建筑特征。其门窗栏杆铁件造型极为考究精致。(图19)

⒊京师自来水公司(1910年)

京师自来水公司于1908年 5月成立,1910年3月20日起开始售水。其时自来水公司主要建筑有:总公司办公洋式楼房、孙河屯水厂送水大机器厂;东直门水厂双层模范水池圆亭(图20)、洋式大机器厂(图21)等。东直门水厂大门为三开间,中间发券,镶嵌匾额,磨砖嵌砌筒瓦顶,檐砌花脊;门脸砖垛红、青砖嵌砌。两边设八字墙二道。(图22)

⒋度支部印刷局(1915年)

度支部印刷局工程于1908年开工,1912年改称“财政部印刷局”。1914年秋主工房大楼竣工;1915年全局建筑基本完备。此时印刷局主要建筑有:主工房大楼、机务科工房、活版科工房、办公楼及四合院辅助用房等。主工房大楼由“美国华盛顿美尔奔营造公司”(Milburn Heister & Co. Architects Washington,D.C.,U.S.A.)设计、“中国北京日商华胜建筑公司”(Hua Sheng Building Co. Contractors Peking,China)承建,度支部专聘美籍工厂监造技师韩德森为监造师。其中,中门为钟楼造型,装饰性较强。(图23)

⒌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1906年)

关内铁路于1898底从天津展筑至北京丰台,其后继续展筑至马家堡。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英国铁路局于1901年 2月从马家堡展至永定门,1902年又经东便门展至正阳门东侧。1907年 8月改称“京奉铁路”,1912年全线通车。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于1903年始建,位于内城南墙与护城河之间,主立面为迎站前广场的西立面,东面接站台,北面邻城墙,南面设货场。站房建筑平面为矩形,由中央候车大厅,南、北辅助用房,钟楼(高7层),共4部份组成。建筑外墙主要用青砖砌筑(包括钟楼),采取英式砌法(一层顺砖、一层丁砖交替砌筑);中央候车大厅外墙面比两侧辅助用房外墙面凸出,且使用红砖。大厅墙面作壁柱拱券处理(壁柱为青砖砌筑,作白色抹灰;壁柱两侧线脚及拱券上部用红砖砌筑,间作白色抹灰条饰);地面铺花岗石。

建筑造型取洋式,正中巨大拱顶高悬、拱脚处锒嵌大块云龙雕饰,南侧穹顶钟楼耸立。(图24)

参考文献

⒈北京近代建筑历史源流(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1991年12月

⒉东交民巷使馆区和历史主义,《建筑学报》1987年第3期

⒊中国第一代大会堂建筑――清末资政院大厦和民国国会议场,《建筑学报》1995年第5期

⒋北京近代银行建筑考略,《华中建筑》1999年第4期、2000年第1期

⒌20世纪初在京活动的外国建筑师及其作品,《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⒍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20世纪上半叶之中国近代建筑,台湾《艺术家》第50卷第2期(第297号),2000年2月

⒎中国近代建筑史“洋风”时期之典型,清华大学建筑学术丛书・建筑史研究论文集(1946~199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9月

⒏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⒐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收稿日期:2001年10月

日本公使馆(1986年)

东方汇理银行(1917年)

花旗银行(1920)

德华银(1907年)

横滨正金银行(1910年)

六国饭店(第二代,1910年)

陆军贵胄学堂(1909年)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1909年)

西绅总会(1912年)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1911年)

清华学堂一院大楼(1911年)

北京饭店老楼(1907年)

户部银行(1905年

京师自来水公司东直门水厂双层模范水池圆亭(1910年)

京师自来水公司东直门水厂洋式大机器厂(1910年)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1906年)

大理院(1911年)

度支部印刷局中门(1915年)

汇丰银行(1902年)

京师自来水公司东直门水大门(1910年)

美国新公使馆(1903年)

日本新公使馆(1909年)

近代建筑 篇七

【关键词】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开发利用

【 abstract 】 as people to the modern history cultural heritage attention, and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creasingly attention. This article first clarify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treasures the limited building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tianjin type character of architectur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mplement repair transformati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resources get effective protection while providing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 key words 】 history; Cultural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天津的“近代历史建筑”的“近代”所限定时间段为1840年鸦片战争的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的建筑,不仅包括天津市依法确认的670幢历史风貌建筑,还包括天津市辖区内的一切“具有建筑、美学、记录、考古学、经济、社会,甚至是政治和精神或象征性的价值”的近代建筑,涵盖一切具有“历史情感”的近代建筑。

保护近代历史文化建筑的重要性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工业化进程加速、经济转型、社会全方位变革的城市发展时期。在新建筑新景观层出不穷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无法复得的东西,很多有价值的古代文化建筑被成片、成街、成坊的拆除。这种建筑性的破坏,已经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历史文化建筑是城市不可再生的历史建筑文化资源,同时,历史街区和建筑也是城市中具有活力的动态有机体,需要更新和发展。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对既有古代文化建筑进行保留改造,不但赋予它新的生命力,进行改造更新,还要保留城市的历史文脉、维护城市文化形象。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历史建筑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现状分析

意式风情区内沿街建筑的外观大体保存较完整,一般为二、三层(多带有半地下室),独院式、联排式相间,建筑风貌基本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风格,造型舒展优美,比例匀称,尺度适宜,细部构件精致。尤其以环绕原马可。波罗广场四周的六栋独院式花园别墅最为典型,这些建筑平面布局大同小异:首层为起居室、客厅,二层是卧室,通过楼梯可达屋顶平台。立面形式相似但不相同,就连塔亭也极尽变化。住宅立面采用浅色饰面,入口为爱奥尼克柱式的廊柱,檐口局部挂瓦,自然过渡至女儿墙,临广场处皆高起塔亭。檐下及窗洞上部点缀雕饰。由于意租界工部局对租界内的建筑要求很严格,沿街建筑物立面不许雷同,故而各住宅虽风格一致、造型优美,但各具特色而又不失协调。广场与周围的住宅建筑群和谐统一。但由于年久失修和长期过度使用,许多建筑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个别已是危房。建筑使用严重失控,私搭乱盖现象突出,住户居住条件很差,且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人居环境整体品质简陋。

修复改造

修复、改造建筑力求将各项技术综合应用到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上,既能保护历史原貌,又能整体提高使用功能、建筑结构安全性能,即“修旧如故,安全适用”。 在整修中本着这样的原则,将区域内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老建筑保留下来,并尊重原意式风情区街道布局和建筑体量风格,恢复建筑的历史原貌。

意式风情区,共有137幢风貌建筑,我们充分利用历史遗留的意大利风貌建筑资源,以风格各异、造型独特的西洋古典式建筑为主,对其进行了保护性整修。

北安道57号与自由道43号不但外檐忠实于原貌,在内部整修上尽量不破坏原有的建筑材料,保持其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笔者参与负责光复道39-45号(安吉里)修缮、改造设计工作,为建筑风格与原建筑保持一致,设计前进行多次现场勘察、测量,拍照,有的地方已经破损,细部尺寸需进行测绘记录,并在不同的角度多次拍照,收集整理实体资料作为设计复原的依据。在设计中,保持建筑细部尽量恢复历史原貌,如入口处的雨罩、外墙的线脚等,修缮改造在风格上和残留的那部分保持一致。(图1)保护历史文化建筑,最重要的是恢复历史风貌尽现原有特色。

开发、利用

从未来天津市城市开发建设的角度来看,意大利风貌建筑保护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东邻火车站,是进入天津市的门户,南端是中心广场,海河在此处折头向东,形成优美的河岸景观带,投资环境、开发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天津作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近代中国看天津”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海河为轴、多元特色街区并存的旧城格局和风格多样的近代建筑是名城特色的主要体现。在《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中,为保护天津历史城区独特的整体历史风貌,海河意式风情区是天津实施海河综合开发战略的重要工程,被列为海河开发“十大节点”之一,未来将开发建筑集成商贸、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天津的传统建筑应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以其固有的内涵和魅力,与现代化一道融汇于城市发展中,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珍惜有限的建筑文化遗产,使历史建筑文化资源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并在实施城市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于传统街区与风貌建筑的保护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满足城市有生命机体的正常运转,同时满足历史文化延革的要求,满足人们对传统建筑环境的视觉和精神要求,城市历史文化建筑,造就了其特有的风貌和性格特质,展现的不仅是表面的形象,更蕴涵了城市的精、气、神,甚至是其灵魂的所在。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考虑,维护历史文化建筑依然存在的物质价值,比推倒重建的投入要少,另外可减少房屋拆除带来的建筑垃圾,对环境和资源都是保护。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具有科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同时由这些价值又衍生出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人们已日益认识到这些价值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后记

对于历史建筑保护问题、文化重要性问题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保留下城市真正的值得纪录的东西。否则,若干年后,剩下的仅仅是记忆而言,我们的后代将对这段历史无从知晓。

城市的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历史建筑不应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相反,我们需要它们为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增添活力和品味。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合理改造再开发利用,是当今国际潮流,也是我们规划师、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滕绍华,荆其敏。 天津建筑风格。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

【2】 朱智勇。 中国民族历史建筑的法律保护[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1, (09):165-169页 .

【3】 王晶。 天津意大利建筑风貌区的修复与开发记录[J].城市环境设计, 2005, (01):50-56页 .

【4】 黄琼,王峙。 从天津原意租界改造看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开发[J].城市环境设计, 2005, (01):57-61页 .

近代建筑 篇八

关键词:日本近代建筑;文化转译力;意识形态;“黄金时代“;东方营造之术;本土设计

作者简介:李俍岑(1989.08-),男,汉族,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洪智勇(1990.07-),男,汉族,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引言

日本与中国自古一衣带水,古时大唐时期,中国最盛期的建筑与城市思想传入日本,奠定的系日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基础。但是在中国百年的近代屈辱历史中,茫茫中华大地战火连绵,经济、文化以至城市的建设发展大大退化甚至被破坏。而日本因为明治维新大开国门,又因为大和民族特殊的民族自尊心,在大力学习西化的同时,完成了东方文化的西式转译,自1960年的10年经济奇迹一跃而入世界强国之列。虽然随后遭遇了泡沫经济,但其坚强的经济、文化基础还是非常厚实且底蕴深厚的。

1.主要内容

纵观日本的建筑与城市发展,除了极强的学习能力外,可以观察到极强的文化转译力。亦是说,总能将很好的别国的思想和技术,进行符合日本本国的文化表达,而最终成为自己的成果。这一点和近代的中国有天壤之别。梁思成先生在东北大学建系的宗旨里描述近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时说:“溯自欧化东渐,国人崇尚洋风。凡日用所需,无不以西洋为标准。自军舰枪炮,以至衣饰食品,靡不步人后尘。而我国营造之术亦惨于此时,堕入无知工匠手中。西式建筑因实用上之方便,极为国人所欢悦。然工匠之流,不知美丑,任意堆砌,将国人美之标准完全混乱。于是近数十年间,我国遂产生出一种所谓‘外国式’建筑。实则此种建筑作风,不惟在中国为外国式,恐在无论何国,皆为外国式也……”反观日本的文化学者们,往往会在深入了解此外国文化技术的背景后,做出与日本形态意识相符的作品来,几乎所有领域莫不如此。

在半年的研究生学习中,非常着迷于日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思想发展,非常关注于这近半个世纪来的近展,日本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如何进行本国的设计营造的。抛开两国的恩怨与羁绊不谈,单从结果出发,且以为,日本文化的相当大程度来源于中华文明,当今的中国想要在这个生态时代之初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大可以去向这位过去的弟子学习,并用来改善我们本国的文化建构和文明思想。

在接触学习日本设计文化发展之后,发现近代日本飞黄腾达的1960至1970这10年期间,是被称作“黄金时代”的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也是奠定日本位列当今世界强国之一的根本所在。并且就是在这十年间,日本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出现了新老交替的传递工作,也完成了西式建筑设计与规划思想在日本的日系转译工作,而完成这关键性的一步,与一个人和一个组织相关。丹下健三,日本近代建筑之父,日本现代建筑的翘楚,第一位东方的普利兹克奖得主。丹下老师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通过一系列竞赛,开始奠定自己在日本与国际当代设计平台上的地位。他与他的同辈板仓准三等日本第二代现代建筑设计师,深受柯布西耶.密斯等当时现代建筑掌旗者思想的影响,同时又收到本国老一辈建筑师如村野藤吾.白井晟一等的影响,带着强大的西方新建筑思想,与本国古老的东方营造之术,在黄金经济时期的背景下,完成了极高的设计思想与成果,为当今设计与规划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和极大的营养价值。

1960年,国际设计联盟(IDC)决定同年在东京举行大会,日本由建筑师学会挑起了这次盛会的大梁。丹下的同事浅田孝一,丹下的弟子黑川纪章,当时十分有影响力的评论家川添登,还有年轻建筑师菊竹清训.大高正人.槙文彦一起,以新陈代谢派设计小组在这个国平台上集体登场,并于之后的10年中,做出了一些列建筑设计与城市探索的概念狂飙式的方案,虽然他们理想的社会主义最终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他们的全盛时期走向了乌托邦主义,但是这10年的种种思想鸣动以及一个又一个的理想方案设计,深深影响了日本甚至世界的城市规划走向。

1970至今日本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建筑师,为世界建筑行业输出了大量人才,由此可见,日本近代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比中国近代建筑的历程,似乎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日本建筑界的持续思考,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西方建筑思想的深入研究、对东方文化的执着坚守都功不可没。在中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应该研究日本优秀的建筑思想与城市文化,通过学习不断加深对本土设计的深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国的文化与建筑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丹下健三.区域规划理论.1950

[2]丹下健三.现代都市的区域结构与建筑形式.1959

[3]川添登,大高正人,菊竹清训,槙文彦,黑川纪章.新陈代谢1960:新都市主义的提案.1960

[4]槙文彦.集合形式的调查.1963

[5]矶崎新.过程规划理论.1966

[6]藤森照信.日本近代建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9

近代建筑 篇九

关键词:汉口租界;演替;整体保护;存续关系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arket space and construction style of Hankou Concession in modern times, this paper discloses th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survival relationship of city outer space and construction evolution under the East-west culture clash, and provides multi-angle inspiration and reflection for the overall protection of famous historical city Wuhan.

Key words:Hankou Concession;succession;overall protection;survival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09)12-38(8)

作者简介:陈晶中南建筑设计院四所助工

殷炜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助工

谭刚毅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汉口自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租界范围达到最大,共有英、法、俄、德、日五国设立租界,外商的涌入、洋行的设立,以及与外贸密切相关的外资企业的兴办,都促使汉口渐次由内陆型的封闭式城市向开放型的国际性城市迈进。

1近代汉口租界

汉口租界从建立时起,在地域上先后共有五国租界,分别为英、俄、法、德、日五国。沿着长江从现今的江汉路向北一字排开。但是租界自建立之日起,就不断向外扩张,原有的地界概念并没有真正地描述租界的具体范围。租界建立之后先后扩张的面积相当于所划租界的总面积,也就是说租界的范围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一倍(图1)。从图中可看出,租界扩张的发展态势是以长江及汉水的水路交通命脉和京(卢)汉铁路陆路交通枢纽为主要依附的,这也体现了国外资本输入的一个重要轨迹,租界之国正是依靠这两条命脉作为生活供给和资本扩张以及物资运输的途径,联通水路及陆路成为这些租界一个共同的街区规划特点,近代汉口租界的基本格局大体形成。

2近代汉口租界的发展与建筑风格的演替

纵观租界发展历程,根据重要历史事件对近代汉口租界区的影响,可将近代汉口租界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租界创立初期(1861-1898)

自1861年英租界设立并兴建领事馆开始,至1898年日本租界建立后,现租界范围及轮廓基本成形,租界内外交通及建设已成规模。租界建立之初主要建设项目为使馆及相应配套建筑,随着列强资本进入,外资企业的厂房及洋行建筑大量增加,及至19世纪末,大批外资银行及洋行还有配套居住建筑也相应建设起来。

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体现为殖民地“外廊式”和古典主义风格,“外廊式”是殖民者在到达中国之前为适应南亚及非洲等热带气候,在原先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四周附带外廊的2层~3层建筑。古典主义风格在汉口租界则多应用于洋行及银行建筑商。建筑设计师多为殖民者本国设计者,与租界本土联系少,设计过程甚至不在汉口完成。(表1、图2)

2.2租界发展及扩张(1898-1917)

19世纪末期,经过甲午战争、庚子事变之后,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地方在行政管辖及经济上的控制管辖权进一步削弱,1989年之后,各列强在汉口纷纷得寸进尺、超界筑路,至民国建立,汉口租界面积已超过3000平方米。这一时期租界内建设力度加大,经济蓬勃发展,尤其是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后,汉口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地位已经非常明显。

租界规模已达到顶峰,租界内的建筑项目覆盖几乎所有类型,尤其洋行及银行的设立较之前成倍增长。这一时期租界建筑形式主要以新艺术运动风格为主,兼有大量古典主义风格。建筑设计师有在汉口租界长期从业的外国人,配合设计及施工方开始出现中国人。(表2、图3)

2.2租界发展的极盛与转逝(1917-1937)

1917年北洋政府因加入对德作战,汉口德租界收回改为第一特别区,1925年收回原俄租界,1927年收回英租界,至抗战武汉沦陷前,汉口租界已全部收回。在此期间租界商业活动并未因社会变革而停顿,相反因为一战,中国民族资本崛起,汉口租界经济稳步的发展,至1925年,武汉的本国银行发展为32家,与当时的140家钱庄和15 家外国银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①。

建筑形式随着欧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而变得更加现代、简洁,现代主义建筑及Art Deco风格成为时代主流。其中美国芝加哥等大城市流行的Art Deco折线形摩登风格(Zigzag Modern)在汉口的流行值得关注。折线形摩登是Art Deco建筑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最先在美国摩天楼中得到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这一时期美国官方高层建筑标准:考虑日照和通风的原因,要求高层建筑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逐渐后退。折线摩登迎合了这个新制定的法规,便产生了外形近似于哥特复兴手法的逐层递收的Art Deco折线摩登风格②。这一时期,汉口租界建筑设计呈现本土设计师与外国原有设计师同台竞争的态势,施工配合方已大量本土化。(表3、图4)

汉口租界集中了大量的外资银行与商业洋行,在整个近代汉口对外贸易额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外来文化和经济的植入随之带来社会形态与文化的舶来,使得租界呈现出与周边“华界”风格迥异的城市格局及社会文化形态,“东方芝加哥”的称谓正是这种舶来文化的生动体现③,租界内相对独立的街区建设与单体建筑形象都竞相展现“母国”最为发达的技术与时髦的形象,尤其是20世纪初现代建筑思潮激荡下的欧美诸国,将其本土的摩登建筑持续不断的移植到汉口的租界,在不长的时间内集中出现大量当时国际各种建筑思潮和流派的建筑形式,最后由于政治和经济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在汉口租界较为完整的存续下来,如同历史的活化石,对汉口租界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非常的历史意义与时代范本价值。

3汉口租界街道空间的存续

对于汉口租界建筑单体的时空存续关系,不能单一的从建筑风格这一角度来看,而必须从整体的租界街巷肌理和城市空间视角来看,从而可以看到历史脉络和空间功能等因素对其时空存续关系的影响,也就是受到所处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从这一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才能从武汉城市街区的整体保护这一概念上对这些租界建筑单体进行保护与延续。

3.1汉口租界街巷肌理特点

汉口租界的街巷肌理也与周边的商业区和华区有着显著的区别,如图5所示,受母国文化和规划思想的影响,各租界的街巷肌理较规整,尤以英租界为代表,采用格网状街巷布局,3条与长江平行的主街串联起6条垂直于江面的街巷,将其划分为近似于方格形的地块,与旁边一街之隔的华区也就是现在的汉正街与花楼街一带街巷肌理对比明显,华区街巷主要以自由的鱼骨状街巷为主,以一条平行于汉水的横堤为主街,其中联系无数条曲折而狭窄的垂直于汉水的巷道,是典型临水街市顺应地形和水势的自发建设的结果。

3.2汉口租界街巷肌理的存续

汉口五国租界成形后的特点是沿江设置,位置集中,面对长江,背靠京汉铁路,水陆交通便利。虽然租界的内部建设大多各自为政,但由于租界相互毗连,不得不考虑内外的交通联系。由于英租界开放较早,已形成城市地段的基本格局,导致其后四国租界区在总体上也统一布局:即沿江边开辟码头,设仓库与货场,便于水上运输与集散;辟沿江主干道并布置大型公共建筑;沿租界区的西侧(今中山大道)辟为商业街,内部的生活与办公区布置使馆、银行、洋行、教堂、医院、学校、饭店等建筑及公馆、别墅、公寓等住宅。这样的布局,避免了喧闹的商业街与大量人流、货流集散的码头区的影响,保证了租界区内部的安静,反映了近代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此外,英、法、俄租界南北向顺江辟了五条纵道,德、日租界南北向辟了三条纵道,各国在东西向也辟了若干横路,共同形成了五国租界区的城市道路网络。

现如今经历了几十年沧桑之后的租界,很多地段的面貌与原来已大不相同,尤其是京(卢)汉铁路的废弃,使原先租界的西北界面逐渐模糊,德、日租界在随后的城市建设中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沿江大量的建设产生了很多高大体量的高层建筑,对比两张地图可以看出,在原有规整细密的城市肌理中产生了许多大体量的建筑体块,还有一些原有的城市肌理被破坏,正在建设中或成为准备建设的空地。(图6)

3.3汉口租界街巷空间尺度的存续

经过百年的汉口租界街巷空间在不断地改变着,以中山大道为例。汉口中山大道是一条从西南部的口路到东北部黄浦路、贯穿整个汉口中心区的商业街,其中一元路以北路段为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时,张之洞拆除汉口城垣形成的。过去歆生路(今江汉路)以北名为后城马路,从三民路(六渡桥)到歆生路商铺林立,时至今日依然是武汉最繁华的地方,沿街建筑中大多数为上世纪初建设。江汉路与中山大道交汇处,沿街多为洋行及银行,过去是整个华中地区的商业金融中心,选择原大清银行(现中国银行)一侧为视点,去观察这个街区在汉口租界发展中的变迁和存续。(图7)

图7中三张照片大致在同一视点,视高不同。从三张图中左边的标志性建筑大清银行推断,照片a摄制时间应在1915年大清银行建成之后。当时的中山大道两侧建筑较为稀疏,大清银行另一侧留有大片空地,街道右侧建筑稍密,建筑高度在3层左右,多为坡顶。照片b摄制时间应在1936年中央信托公司大楼建成后,右侧中部最高的那栋大楼即是。这一时期街道两侧建筑密度明显增多,建筑高度已经增高到四层及以上。最后一张照片c摄于2006年,此时中山大道两侧各个时期保留下来的建筑鳞次栉比,加上新中国成立后及今年的新建高层建筑,城市街道空间进一步朝纵深发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9篇近代建筑,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沈阳外事服务学校栏杆事件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