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英文名称:machinery)是指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械就是能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像筷子、扫帚以及镊子一类的物品都可以被称为机械,他们是简单机械。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9篇机械基础教案,希望在机械基础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机械基础教学论文: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教学 篇一
摘 要:中职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类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术上起到重要的铺垫和引导作用。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教学常态,如何实现中职机械基础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值得每位教师研究和深思的。主要探讨了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方法;中职
《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此课程知识点繁杂,覆盖面广泛,因此,许多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倍感吃力。随着中职院校的不断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根基薄弱,学习这门课程就更加吃力,收效甚微。如今,中职教育提倡“有效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面对中职教育尴尬的现状,实现有效教学迫在眉睫。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实现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教学。
一、设置问题,巧留悬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产生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要认真思索如何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设置问题,留下悬念,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持续保持主动的探索状态。问题要精心设计,贴近实际,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讲到机械传动装置时,学生要熟悉常用机械传动工作原理等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和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实际,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就会集中注意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比如,分析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时,可以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大家各抒己见,根据工作循环的要求和步骤,认真思考:工作循环的完成需要哪些必要的因素?液压元件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很难使他们真正了解。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开展教学
《机械基础》这门基础课程,主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实践进行验证,则显得十分晦涩难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离不开实践操作。教师可在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创设灵活的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之间的默契,增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
1.自制教具
《机械基础》教学强调了学生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制作一套教具。每个小组通过合作沟通的。方式完成,使学生提前感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和力量。学生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也可以对所学知识重新进行梳理,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直观教学
百闻不如一见。此话用在《机械基础》上再合适不过。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功底薄弱,面对技术类课程,很难具备充分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如果教师只是照搬课本,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直观教学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抽象的问题,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知识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所谓意领神会,并不难达到。
在直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遇到问题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在课堂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参与者,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努力钻研,从而真正掌握知识。
3.现场参观
机械类专业学生最终要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动手和实践是培养的重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生产车间参观和实习,在观察和实践中亲自体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观察车床中齿轮的传动过程,这样就可以加深对机械传动的了解。许多复杂的工作过程,如果仅仅靠书本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现场参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4.进行讨论
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问题和悬念,就要有讨论。教师要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使答案在热烈的讨论中产生。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他们才会深刻体会到答案来之不易,并具备一定的成就感,教师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也可以提出质疑,在辩论中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潜能。公布答案的时候,教师要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鼓励。
5.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常常应用于许多教学当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很大的冲击,而多媒体教学就是对传统教学方式最大的挑战。多媒体教学一改传统教学方式的枯燥,通过声音、影像、动画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颇受各位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对于机械基础课程而言,其教学内容多而杂、抽象,而中职学生对于机械的了解甚少,因此纵使教师有三寸不烂之舌,亦不如一个形象生动的动画来得更为直观。涉及机械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时候,动画是最直观、简单的教学方式。动画可以使枯燥的内容不再枯燥,使晦涩的知识变得直观简单,声情并茂,充分吸引学生目光,解决学习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活跃课堂气氛。
三、明确教学主线
《机械基础》课程虽然涉及面十分广泛,内容繁杂,但还是有一定的系统性,教师应遵循课程的章节和脉络,明确教学主线,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如果教师的教学思路混乱,主线不明确,学生就会十分迷茫,无从下手,从而产生抵触心理。课程有课程的主线,每一章有每一章的主线,围绕主线开展教学,实现前一章和下一章的完美过渡,不会使学生有突兀的感觉。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温习前一节课的知识,巩固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不能忽视。在明确教学主线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学科与学科的联系,将知识串成一条条完整的脉络,使知识不再单独存在,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知识是有生命的,围绕一条主线,使知识互为联系和补充,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核心。中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因此,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则是中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改善不足,不断进步,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评价要基于学生的差异性和综合表现,不仅包括学习成绩,还有其他方面的表现,对学生做出综合的评价,这亦是素质教育的前提。
传统的评价往往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会使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机械基础课程更强调学习过程,最后的考试成绩只是过程阶段性反馈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全部。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的过程,应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之一。例如,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温习和巩固,不过,这种提问方式却往往收效甚微,课前提问一般是一对一的方式,被提问的学生并不能代表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集体书写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知识检查。根据每次回答情况,教师进行评价和打分。总之,评价就是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这样才会更加公正公平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综上所述,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离不开各位教师的努力,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广大教师必须仔细研究和钻研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陈峰。对中职《机械基础》课教学的几点看法。神州,2011(17)。
王广权。浅论《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青春岁月,2011(08)。
李冠文。浅析高职院校机械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群文天地,2011(14)。
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中国教育技术教育,2006(22):45-46.
提高机械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实践探讨机械基础教学反思《机械基础》教学实践研究
机械基础液压传动教案 篇二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的定位
《液压传动》这门课程是工程机械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以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对后续的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分析与故障诊断,解决生产实践问题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它在先修和后续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几乎所有的工程机械都包含有液压传动知识,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工程机械装配、调试、维修和售后服务。根据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我们把该课程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从事工程机械使用保养、检测、维护维修、运行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基于该课程的定位,课程设计的思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根据行业和岗位特点,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另一方面,针对中职学生的总体特点,确定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将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融入工作过程中,整个课程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每个学习情境包含不同的工作任务。希望同学们完成各个工作任务后对液压知识从认识了解到熟悉熟练。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难度在逐步增加,但希望教师的讲授程度逐步降低,从最初的讲授者、引导者直到学习的陪伴者;学生的学习自主度逐步升高,从最初的凝听者、参与者直到学习的主导者。
教学模式的确定遵照任务驱动、实践主导、能力拓展、教学做一体的原则,以典型任务为目标配以行动导向为指引;以学为主体,导为主线实现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最终实现课程的知识目标:够用为度;技能目标:从模仿到熟练;情感目标:职业素养的养成。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以“必须”“够用”为度选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根据岗位要求构建若干学习情境,及各个实用典型任务。
每个工作任务包含任务目的,主要知识点及工作任务书三部分内容。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完成各任务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书。教学全部在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用四周半的时间实行整体连续性教学。
三、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根据对学情的分析,15个典型工作任务基本采用的是六步教学法,这是参照了德国行动导向六步法,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分为设疑定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创新,自主展示,反馈评价六步。以第一个工作任务液压千斤顶为例:
第一步,设疑定标:教师布置信息收集任务,让学生明白任务目标;学生收集传动的例子。
第二步,自主探究: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生产实例引入,通过播放视频,从生活中常见的液压设备出发,从而引发学生对本课程的联想,为什么液压千斤顶是大力士?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研究千斤顶。
第三步,合作交流:教师设置千斤顶游戏,给出引导问题,引导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如何观察、体验、思考。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游戏,根据老师设定的引导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第四步,引导创新:教师根据重难点给出探讨问题,小组探讨。巡视各组的探讨情况,及时给出不同的意见和指导。学生按小组讨论探讨问题。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突破重难点。
第五步,自主展示:教师听各个小组的成果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展示小组探讨结果。
第六步,反馈评价:教师小结并点评各小组在合作、探讨、展示中的表现。学生对本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小组互评、自评。完成工作任务书。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利用游戏法、兴趣法、反馈法、设问法等让学生分组探讨、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最终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职业素养。利用透明教具、解剖教具、多媒体、动画视屏、实物图片等教学手段直观多样,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了一定的效果,让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所增加,整体反应良好。
五、考核与评价
对这门课程的总体考核与评价分四个部分。考勤与文明安全生产占20%;小组内表现(包括代表小组总结陈述,小组内讨论的积极性,任务执行的结果)占20%;操作表现占20%;期末考核占40%。其中期末考核包括操作,笔试,口试三部分。
该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是以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拓展及多元化考核。
总之,教学设计是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满足学生零距离就业的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很好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不断地总结分析并加以改进,让我们的教学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机械基础轮系计算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会做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能够利用杠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科学知识:能合理解释身边的杠杆工具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难点
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
器材准备
学生材料:杠杆尺(课前组装好)、钩码一盒、实验记录表。(每组一份)
老师材料:学生材料一份、课件、老虎钳、镊子、小黑板。
教学建议
本课是具体认识一种简单机械的起始课,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扶、放”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科技史引入-阿基米德的故事
讲一讲古希腊阿基米德的大话、提出质疑阿基米德为什么说出如此大话?他所说的是一种什么神奇的装置呢?
2.活动一:我们也来撬地球。
⑴给你一根撬棍,你会如何撬起地球?模拟体验撬动地球(两种方法)
⑵认识它的结构(阻力点、支点、动力点):像这种撬动“地球”的装置叫杠杆。杠杆工作时总围绕一个点转动。这个点叫支点。“撬地球”时,对杠杆用力的那点就是动力点,悬挂“地球”的点就是阻力点。
二、活动二:寻找杠杆的秘密。
1.分别移动杠杆支点、阻力点、动力点的位置,再去撬一撬“地球”,效果有什么不同?
2.看来并非任何情况下杠杆都能轻松撬起重物,怎样利用它才能使我们更省力?下面我们借助“杠杆尺”来进行进一步研究。
3.认识杠杆尺
⑴它的支点在哪里?我们把挂在左边的钩码看成“地球”,那么它挂的位置就是阻力点。右边不用手按,也挂上钩码来显示力的大小,那么这些钩码就可就成为动力,挂的位置就是动力点。既然这样,做实验的时候左右两边都只能在一个位置挂上钩码,不能遍地开花的到处挂。
⑵要想更明晰的分析实验现象,记录是必不可少的。怎样记录呢?
A、独立思考。
B、出示记录单:
杠杆尺不同时候的状态记录
机械基础液压传动教案 篇四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具备汽车机械所涉及的液压传动 和液力传动的基本知识。
学习要求:
掌握液压传动与液力传动的主要元件、基本回路与基本知识。
能识读液压传动的基本回路和系统。
了解液压传动与液力传动在汽车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液压传动 第一节 液压传动基本知识
一、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1.液压传动的a工作原理
图12-1为液压千斤顶 的工作原理图。图12-2是 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简 图。
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整个液压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
(2)执行元件
(3)控制元件
(4)辅助元件
二、液压传动的特点
液压传动与其他传动形式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功率密度(即单位体积所具有的功率)大,结构紧凑,重量轻。
2)能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大。
3)由于液压元件质量小,惯性矩小,故变速性好。
4)运动平稳可靠,能自行润滑,使用寿命较长。
5)操纵方便、省力,特别是与电气组合应用时。
6)液压元件易于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有利于生产与设计。
三、液压传动的两个基本参数
1.压力
压强是作用在液体单位面积上的力,一般用p表示,而作用在活塞有效面积上的力,用F表示。当活塞的有效作用面积为A时,有下列关系式
F=pA 式中,F是力;A是面积;p是压力。
2.流量
单位时间内进出液压缸或通过管道某一截面的液体的体积称为流量,符号为q(m3/s)。若在时间t内流过的液体体积为V,则流量为
q=V/t
3.压力损失与流量的关系
沿程损失是液体沿相同截面的直管流动一段距离,由于液体对管壁之间以及液体分子之间的摩擦而造成的。管道越长,流速越快,损失就越大;相反,管道越短,损失应越小。局部损失是液体通过管道截面和形状,突然改变或管道弯曲等局部地方所造成的。
四、液压油的选择
液压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可燃性液压油;另一类为抗燃性液压油。
一般油液在温度升高时,粘度会降低,这样会使液压系统的泄漏增加,执行元件的工作性能也变坏。所以选择液压油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1)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较高的液压系统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液压油;反之,选用粘度较小的液压油。
(2)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较高时,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液压油;反之,选用粘度较小的液压油。
(3)运动速度 当运动部件的速度较高时,应选用粘度较小的液压油;反之,选用粘度较大的液压油。 第二节 液力传动基本知识
液力传动是利用液体的动能进行能量传递,实现运动与动力的传递。
一、液力耦合器
图12-4为液力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零件形状见图12-5。
由于泵轮和涡轮的半径是相等的,故当泵轮的转速大于涡轮的转速时,泵轮叶片外缘的液压大于涡轮叶片外缘的液压。于是,工作液不仅随着工作轮绕轴1和5(图12-4)的轴线作圆周运动,并且在上述压力作用下,沿循环圆依箭头所示方向作循环流动。液体的质点的流线形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环形螺旋线(图12-6)。
机械基础液压传动教案 篇五
传动部分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传递动力(力和力矩)和运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综合起来就是传递功率和能量;
2.改变速度大小和方向;
3.改变运动形式。
一、功率和效率
功:力和物体沿作用力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
W=FSCOSα
功率:单位时间所作的功。
P=FvCOSα
当速度和作用力方向相同时, P=Fv
功率的单位是瓦(W)
1W=1Nm/s
1Kw=1Kw=1kNm/s
对于转动的物体,
此公式非常重要, 注意P的单位是千瓦(kW),转速n的单位是转数/分。
例:电动机的输出转矩 T=30Nm ,转速 n= 1440r/min ,所选的电机功率 P应该不小于多少?
表示电机的功率应大于或等于4.52千瓦,因为电机是系列化产品,看样本或设计手册中,转速要求 n= 1440 r/min ,功率应大于或等于4.52千瓦,或者功率小一点,但在误差范围内也可以。
效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机械效率恒小于1 ,即100%。
常见机构和轴承的机械效率大致数值范围见教材第51页。
一对齿轮传动 0.94 ~ 0.99
平型胶带传动 0.92 ~ 0.98 (包括轴承摩擦损失)
三角带传动 0.90 ~ 0.94 (包括轴承摩擦损失)
一对滑动轴承 0.94 ~ 0.98
一对滚动轴承 0.99
滑动丝杠 0.30 ~ 0.60
二、常用传动机构及其传动关系
(一)螺旋传动:依靠牙齿之间的啮合,将回转运动变为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
螺纹由螺旋线缠在圆柱体上得到。
螺纹按照牙型剖面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矩形、梯形和锯齿形。
导程:同一条螺旋线相邻牙齿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的距离,用S表示
上图表示了导程与螺旋线的关系。
螺距:相邻牙齿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的距离,用P表示。
S=kp。其中,k 为螺旋线的头数。
左旋与右旋:
最简单的判断办法,把他它竖直放在面前,同一条螺旋线上,那边高就是那边旋。
轴线运动的线速度 V与回转运动的转速n 之间的关系是:v=ns
轴线位移L与回转运动的转速n 以及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L=nst
例:已知,某螺旋机构中,双线螺纹螺距 p=4mm,螺杆转速为 n= 50r/min ,试计算30秒钟内螺母的轴向位移量。
L=nst
=nkpt
=50×2×4×30/60
=200mm
螺旋传动的特点:
1.机构简单;
2.降速比大,可以实现减速和微调,可以增力;
3.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逆行自锁;
螺旋传动能够将回转运动变为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而不能相反,即无论轴线方向的力多大,都不能产生回转运动。这个现象就叫做自锁。
4.工作平稳、无噪声。
这种靠相对滑动传递运动和动力效率低,为提高效率把滑动变为滚动
滚珠螺旋传动机构主要由丝杠、螺母、滚珠和反向器组成。
滚珠螺旋传动的特点是:
1.机械效率高;
2.启动转矩接近于运动转矩,动摩擦和静摩擦基本一样,传动灵敏;
3.磨损小;
4.通过预紧,消除滚珠、螺母、丝杆之间的间隙,提高传动精度和轴向刚度;
5.不能逆向自锁;
6.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二)带传动机构
带传动与螺旋传动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依靠摩擦,后者依靠啮合。
根据带截面的形状,可以分为平型带、三角带、圆形带和齿形带四种
注意在螺旋传动中,根据牙截面分成的四种类型与此类的区别。
平带传动有开口式、交叉式、半交叉式。
开口式适应于两轴平行,从动轮与主动轮旋转方向相同。
交叉式适应于两轴平行,从动轮与主动轮旋转方向相反,中间磨损厉害。
半交叉式适应于两轴平行,从动轮与主动轮旋转方向相反。
传动比:从动轮转速与主动轮转速之比,等于主动轮直径与从动轮直径之比,乘以滑动系数。
ε≈0.98称为滑动系数。
(三)齿轮传动
带传动具有吸收震振动和过载保护能力,使用转动比不恒定。
传动比等于主动轮齿数与从动轮齿数之比,转速之反比。
强调以下两点:
1.在任意瞬时都能保证准确传动比;
2.它等于齿数的反比而不等于直径的反比。
齿轮传动的特点主要是:
1.瞬时传动比恒定;
2.适用载荷和速度范围大;
3.机械效率高;
4.结构紧凑;
5.寿命长,可在空间任意配置的两轴之间传动;
6.加工复杂,成本高。
轮系:一系列齿轮所组成的传动系统。
根据轮系中各齿轮轴线在空间的位置是否固定,将轮系分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两类
1.定轴轮系:轮系运转时,所有齿轮的轴线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
2.周转轮系:轮系运转时,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是绕另一个齿轮的轴线旋转。
下面看各种轮系的演示
具有运动轴线的齿轮称为行星轮。支承行星轮能够围绕其他齿轮转动的就叫为转臂或系杆。在轮系运转中,轴线位置不变的齿轮称为中心轮或太阳轮。
周转轮系由行星轮、太阳轮和转臂和机架组成。
周转轮系分为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两类。前者只有一个主动件,后者有两个主动件。
混合轮系: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组合而成的轮系称为混合轮系。
轮系的功用如下:
(1)可以得到很大的传动比
(2)可以变速
(3)可以连接相距较远的两轴
(4)能够实现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四)链传动
链传动的传动比等于齿数的反比,它的组成有链轮、链条和机架。
特点:
1.与带传动比较,传递功率大,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2.与齿轮传动比较,中心距较大
3.瞬时传动比不恒定,在高速运动带来很大的振动。
4.振动和噪声较大、不适用于高速
(五)蜗杆传动
看演示图:
传动比等于蜗杆线数与蜗轮齿数之比
图2-15 涡轮传动示意图
其中,K为蜗杆的线数,而Z为蜗轮的齿数。
特点:
1.传动比大;
2.蜗轮蜗杆轴在空间可以垂直;
3.可逆行自锁(即蜗杆主动可以带动蜗轮,反之,蜗轮主动不能带动蜗杆);
4.但效率不高。
(六)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就是使用铰链和滑道将构件相互连接,而且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
1.铰链四杆机构:四根杆件由四个铰链连接而成。
在上述四杆机构中,构件AD固定不动,称为静件或机架;杆件AB可绕A作整周转动,称为曲杆;杆件CD可绕轴D 作往复摆动,称为摇杆;曲柄和摇杆统称为连架杆,连接两连架杆的杆件BC称为连杆。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为主动件时,可将曲柄整周连续转动变为摇杆的往复摆动:
如图2-18所示牛头刨床的进给运动,即曲柄AB转动时,连杆BC带动带有棘爪的摇杆CD绕D点往复摆动。与此同时,棘爪推动棘轮,使与棘轮连接在一起的丝杠作有规律的间歇运动。
机架:相对静止的构件。
连架杆:与机架直接相连的两根杆件。
连杆:与机架相对、由两根连杆连接的杆件。
曲柄:能够相对于机架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
摇杆:不能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
曲柄滑块机构是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得来的。
曲柄滑块机构可以将曲柄的连续旋转变为滑块的往复直线运动,或反之。
曲柄滑块机构的应用见下图:
图2-20 曲柄滑块机构
对于图2-20所示的曲柄滑块机构,其滑块行程长度S等于曲柄长度r的两倍,即S=2r。
(七)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分盘形机构、移动机构、圆柱机构。
凸轮机构由凸轮、从动杆及机架组成。
凸轮: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
作用:是将主动件凸轮的连续转动转变为从动杆的往复移动或往复摆动。
按照从动杆的形状可以分为:尖顶、滚子和平底。
特点:正确选择它的轮廓就可以实现预期的复杂规律而机构却比较简单、紧凑,
所以凸轮机构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自动机械中。但由于凸轮与从动件是点或线接触,容易磨损,因此多用于传递动力不大的控制机构和调节机构中。
(八)间歇运动机构
主动件连续运转,从动件能够实现动作-停止-动作的运动,我们把这种机构称为间歇运动机构。
1.棘轮机构:由棘爪、棘轮和机架组成。其作用是将棘爪的往复摆动转变为棘轮的单向间歇运动。为了防止棘轮自动反转,采用止退棘爪。
2.槽轮机构:由拨盘、槽轮与机架组成。用于将拨盘的连续转动转变为从动件槽轮的间歇转动。
(九)传动链的传动比及效率
传动链:由多个运动副(如皮带、齿轮、蜗杆、螺杆等)连接而成的传递运动和动力的系统。
重要内容:传动链的传动比、功率、效率、力和力距的计算。
图2-29为一传动链示例。运动自轴I输入,转速为n1,经带轮d
1、d2传至轴Ⅱ,经圆柱齿轮
1、2传到轴Ⅲ,经圆锥齿轮
3、4传至轴Ⅳ,经圆柱齿轮
5、6传至轴Ⅴ,再经蜗杆K及蜗轮7传至轴Ⅵ,并把运动输出。
注意:Z
7、Z8应该是K,Z7
由各种传动副,例如齿轮、带、链、螺旋等连接而成的传递运动和动力的系统,称为传动链。
由机构串联而得到的传动链的传动比,即传动链末端转速与首端转速之比,等于链中各个运动副传动比的连乘积。
对于齿轮组成的传动链,其传动比等于主动轮齿数连乘积与从动轮齿数连乘积之比。
例:图2-30为一简易车床传动系统,数据如图中所示(齿轮的数字表示齿数),ε=0.98,试计算:
(1)主轴转速是多少?
(2)主轴转一转,螺母移动距离是多少?
解:Ⅱ轴上的齿轮为两年双向滑动齿轮,如I轴传到Ⅱ轴可按图示正在啮合的齿轮进行传动;也可将双向滑动齿轮左移,使齿数25的齿轮与齿数为75的齿轮啮合,这时轴Ⅱ得到的是另一种转速。同样由轴Ⅱ传至主轴,可通过另一双向滑动齿轮滑动,使主轴得到不同的转速,因此,主轴共有四种转速。
传动链的总效率等于组成传动链各个传动副效率的乘积。
以上图为例,设P出为该转动系统的输入功率,为输出功率,为总效率,为一对齿轮的效率,为一对轴承的效率,则
传动系统中常用符号,见表2-1
重点:
(1)各种传动机构的组成、特点、运动参数之间的计算;
(2)传动链传动比、功率、效率、力和力距的计算。
第二节 液压传动
一、液压传动工作原理
图2-33 油压千斤顶工作原理
1.杠杆 2.小活塞 3.小油缸 4.钢球 5.钢球 6.大油缸
7.大活塞 8.重物 9.放油阀 10.油池
例: 当手动杠杆1向上提时,小活塞2就会向上运动,于是小缸3形成负压,油池10中的油就在大气压力下顶开钢球4沿吸油管道进入小缸3,完成一次吸油动作,接着,压下杠杆1,小活塞下移,小缸3的工作容积减小,便把其中的油液挤出,推开钢球5,油液便经两缸之间的连通管道进入大缸6。根据密闭容器中液体的压强相等,在大油缸处由于面积大而产生较大的力,就把上面的重物提起,通过转动放油阀9就把油放回油池。
通过分析油压千斤顶的工作过程,可知液压传动:
1.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
2.根据密封容积的变化完成吸油和排油;
3.机械能和液体压力能的互相转换;
4.系统内部的的压力取决于负载的大小。
注意: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依靠密封容积的变化传递运动,依靠由外界负载引起的液体内部压力来传递动力,系统压力取决于负载,实现机械能和液体压力能的互相转换。
上面有砂轮,就把工件磨平了。
图2-34为一台机床工作台往复运动原理图,上面是磨床的工作台,工件放在台上,随着工作台的移动,
油泵3把油从油池中吸上来然后压出去,滤油器2过滤掉油中的杂质,节流阀8调整送出去的油量,换向阀7外面一个阀体,中间是空堂,阀体里有阀芯,阀芯是直径不同的几段圆柱体组成粗的地方起密封的作用,细的地方就和阀体内表面构成油的通道。
二、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图2-35 用职能符号表示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1.油箱 2.滤油器 3.油泵 4.压力表 5.工作台 6.油缸
7.换向台 8节流阀 9.溢流阀
液压传动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1.动力部分。
油泵,作用是把机械能转换成油液压力能。
2.执行部分。
把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输出的装置,如在压力油推动下作直线运动的液压缸或作回转运动的液压马达。
3.控制部分。
对系统中流体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调节的装置。如上例中的溢流阀、节流阀、换向阀等。
4.辅助部分。
如油箱、过滤器、压力表等。
三、液压传动特点
1.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条件下,体积小、重量轻;
2.运动平稳,吸振能力强;
3.易于实现快速启动、制动、频繁换向以及无级调速;
4.布局安装比较灵活;液压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5.对温度敏感;泄漏不可避免,因此不能实现严格的传动比,发生故障不易诊断。
四、液压传动基本参数
(一)压力:单位面积上的液体力。
压力的单位是帕和兆帕。
1pa=1N/m
2 1Mpa=106pa
(二)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的液体体积。
3
3单位是单位是m/s,1m/s=60000L/min
推力等于面积乘以压力。
由于液体不可压缩,所以,同一时间里左面油缸压出的油必然等于右面油缸流进的油,即推力和面积成正比,运动速度和横截面积成反比。
Advd=ADvD
(三)功和功率
W=FS
在液压传动中,功率等于压力P与流量Q的乘积。
五、泵:将电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变为液体的压力能。
泵必须具有由运动部件和固定部件所构成的密闭容积。
柱塞和泵体组成密闭容积,当柱塞向下时,密闭容积增大,于是吸油把阀2顶开。当柱塞向上时,密闭容积减小,要排油,此时阀2中小钢球落下封住吸油管,油腔a中的压力油只能顶开阀3中的钢球,沿油管4流到工作系统中,此过程为排油。
密闭容积增大形成负压完成吸油,密闭容积减小则排油,所以称之为容积式泵。
液压泵的图形符号如图2-39所示。
所谓定量泵是指油泵转速不变时,流量不能调节;而变量泵则在转速不变时,通过调节可使泵输出不同的流量。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
额定压力:连续运转时允许使用的最大工作压力。不能说成正常运转时允许使用的最大工作压力,强调是连续。
排量:泵轴旋转一周排出油液的体积。
流量:单位时间内理论上可以排出的液体体积。
流量=排量×转速
效率:
(1)液压泵在运转时,还会有各种机械和液体摩擦引起的能量机械损失。
(2)泵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泄漏,包括内部泄漏和外部泄漏,这部分叫容积效率
容积效率等于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
泵的总效率等于容积效率与机械效率的乘积。
(P93 公式2-20)
(公式2-21)η=ηvηm
(P93 例6)某液压泵输出口的压力为10.2Mpa,流量为98.2L/min,总效率η为0.8,求输入液压泵的功率。
解:已知压力P=10.2Mpa,流量Q=98.2L/min,总效率η=0.8.
根据公式,并代入数据
故输入液压泵的功率为20.87kW。
如果已经知道泄露量 、排量、实际流量、机械效率的情况下,应分三步,先求理论流量=排量×转速,然后求容积效率,最后求总效率。
(一)齿轮泵:是由装在壳体内的一对齿轮所组成。密封空间由齿轮、壳体和端盖共同形成。当它们转动时,一部分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另一部分容积逐步减小,完成压油。
当齿轮按图2-40所示的方向旋转时,右侧吸油腔的牙齿逐渐分离,工作空间的容积逐渐增大,形成部分真空,因此油箱中油液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进入吸油腔,吸入到齿间的油液在密封的工作空间中随齿轮旋转带到左侧压油腔,因左侧的牙齿逐渐啮合,工作空间的容积逐渐减小,所以齿间的油液被除挤出,从压油腔输送到压力管路中去。
特点: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工作可靠,但压力不高,属于低压泵。
(二)叶片泵:密封空间由转子、叶片、壳体和端盖共同形成。
1.单作用叶片泵
转子每转一周,完成一次吸油和排油,故称之为单作用叶片泵。
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可以改变泵的流量,是变量泵。
2.双作用叶片泵
转子每转一周,完成两次吸油和排油,故称之为双作用叶片泵。
泵的流量固定,是定量泵。
叶片泵的特点: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低;
结构比较复杂、对油液污染比较敏感。
(三)柱塞泵:有径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泵。
径向柱塞泵由定子、转子(缸体)配油轴、衬套和柱塞组成 。
转子每转一周,每个柱塞底部容积完成一次吸油、压油。转子连续运转,即完成泵的吸油、压油工作。
柱塞泵具有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流量能调节等优点。
六、液压马达与液压缸
功能是将液体压力能转变为机械能。
(一)液压马达:将液体的压力能转变为旋转机械能。
液压马达和液压泵都是依靠工作腔密封容积的变化来工作的,他们的原理是相同的;但是结构上存在差别,所以不能通用。
高速液压马达有:齿轮液压马达、叶片液压马达、轴向柱塞马达。
低速液压马达有:单作用连杆型径向柱塞马达、多作用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二)液压缸:将液体的压力能转变为直线运动或往复摆动的机械能
活塞或柱塞的速度取决于流量和油缸容积,而推力则取决于液体压力和受压面积。
1.双杆活塞缸
(a)为活塞杆固定式:油缸来回运动,活塞杆不动。
(b)为油缸固定式:活塞杆固定,油缸运动。
重要特点:当进油压力相同时,活塞所受的推力相等(左右形成推力相等)。如果左右进油流量相等,那么活塞正反形成的速度相等。
2.单杆活塞缸
液体进入无杆腔时,速度低但推力大;液体进入有杆腔时,速度高但推力小。
3.柱塞缸:只能单向运动,回程需要借助于外力,如重力、弹簧力,或成对使用。柱塞缸主要是避免了活塞缸缸孔难于加工的问题,这是它的一大优点。
对于液压缸特别强调:国家规定的标准符号(图2-47)
七、液压控制阀
(一)方向控制阀
方向控制阀,用来控制改变液压系统中液流方向的阀类,如单项阀、液控单向阀、换向阀等。
1.单向阀:单向可靠、油液不能反向流动;正向流动压力损失小;反向截止密封性好。
图例说明:当压力油从进油口P1流入时,克服弹簧的作用力顶开阀芯,经阀芯上的四个径向孔及内孔从出油口P2流出。当油流反向时,在弹簧和压力油的作用下,阀芯锥面紧压在阀体1的阀座上,使油不能通过。
2.液控单向阀:闭锁方向可以用压力油予以控制。
图例说明:当控油口K不通压力油时,油液只可以从P1进入顶开单向阀,从P2流出。若油从P2进入时,单向阀3闭,油不能通到P1。当控制口K接通压力油时,则活塞1左部受油压作用,所以活塞向右运动,通过顶杆2将单向阀向右顶开,这时P1和P2两腔相通,油可以在两个方向自由流通
3.换向阀:通过手动、机动、电动、液动等方式,使阀芯在阀体孔中运动,使油路接通或切断,从而改变液流的方向。
图例说明:图中P为来自油泵的高压油,A与油缸左腔相通,B与油缸右腔相通,O与油箱相通,于是高压油从P与A或B口相通,而使油缸中活塞带动活塞杆左右移动。图示位置是P与A相通,B与O相通。
位:阀芯在阀体孔中可能的位置数目;滑阀符号中方格的个数。
通:与阀体连通的主油路数;每一方格上,和外界油路连通的“孔”数,即通路数。
(二)压力控制阀:根据液体压力与弹簧力平衡的原理来控制和调节液体的压力。
常见的压力控制阀有: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等。
1.溢流阀:溢出系统中多余的液压油,使系统油液保持一定压力,防止过载,起安全保护作用。
2.减压阀:减低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压力,使之低于油泵供油压力。
注意:
溢流阀和减压阀的不同之处:
(1)溢流阀保证系统中的压
力不超压;减压阀保证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压力低于系统
压力也不超压。
(2)溢流阀在正常的时候进口和出口不连通;
减压阀在正常的时候出口和进口连通,但超压断开。
3.压力继电器
图2-53 压力继电器职能符号
以上都是液体压力与弹簧力平衡的原理进行控制。
(三)流量控制阀
依靠改变工作开口的大小来调节通过阀口的流量
常见的流量控制阀有:节流阀、调速阀等。
节流口:起节流作用的阀口。
图例说明:L型节流阀的节流口是轴向三角形。油从进油口P1流入,经孔道b和阀芯1左端的节流槽进入孔a,再从出油口P2流出。调节流量时可以转动捏手3,利用推动2使阀芯1作轴向移动。弹簧4的作用是使阀芯1始终向右压紧在推杆2上。
注意:
1.熟悉主要的各种阀的符号,特别是单向阀、滑阀、溢流阀、
减压阀和节流阀。
2.调速阀是流量控制阀,而不是流速控制阀。
八、液压辅件(要注意符号)
(一)油箱:储存油液、散热、分离气体和沉淀。
(二)过滤器:表面型、深度型、磁性。
(三)蓄能器:做辅助动力源、保压补充泄漏、吸收冲击和油泵的压力脉动
此外,还有热交换器、密封装置、压力装置等
九、基本回路
(一)速度控制回路
要求:
1.能在规定的调速范围内调节执行元件的速度
2.在负荷变化时,速度变化尽可能小,系统具有足够的刚性
3.具有驱动执行元件所需要的力或力矩
4.功率损失小、效率高,发热小
方法:
1.节流调速:
采用定量泵供油、依靠流量控制阀调节流量从而改变速度。
包括进油节流调速、回油节流调速和旁路节流调速回路三种。
回油节流调速节流阀放在回油路上,可以产生较大的背压,比放在进油路上运动更加平稳。
旁路节流调速油泵的工作压力随负载的减小而减小,所以,在能量利用上较为合理。
下面的图可以更好地体会节流阀安置在回油路上的作用。
2.容积调速
使用变量泵或变量液压马达来实现调速。
容积调速效率高、发热少,但结构复杂、成本高。
3.容积节流调速
依靠变量泵和节流阀联合调速,适用于系统要求效率高,同时具有良好低速稳定性的场合。
图2-60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调速阀调速回路
1.叶片泵 2.调速阀 3.压力继电器 4.液压缸 5.背压阀
(二)压力控制回路:利用溢流阀和减压阀等压力控制阀来控制整个系统或某一部分压力,达到调压、卸载、减压、增压、平衡、保压的目的。
要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应使用溢流阀;要减低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压力,应使用减压阀。
增压回路:使用串联在一起的两个工作面积不等的油缸,增压的倍数等于大小油缸面积之比 。
图2-61 采用增压缸的增压回路
1.油泵 2.溢流泵 3.换向阀 4.增压油缸 5.油箱 6.单向阀
7.工作油缸
卸荷回路:即系统中工作部分停止工作时,不停泵,但泵出的油液经过电磁换向阀直接回油缸,形成低压循环,从而节省动力消耗,减少发热
(三)方向控制回路:通过控制执行元件液流的通断或变向,实现液压系统执行元件的启动、停止或改变运动方向的回路。
常用的有:换向回路、锁紧回路、制动回路。
理解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要掌握常见液压元件的符号和作用。
图中:1-油箱;2-滤油器;3-单相定量液压泵;4-压力表;5-工作台;6-双出杆刚固定液压缸;7-三位四通换向滑阀;8-节流阀;9-溢流阀。
6的作用是把液体压力能转变为机械能,带动工作台做往复直线运动
9的保持系统中压力不超过规定的数值。
下面的锁紧回路具有两个功能:三位四通换向滑阀交替在左右两个位置时,使单杆活塞液压缸往复运动;而三位四通换向滑阀在中间位置时,使液压缸锁紧不动。
图例说明:当换向阀处于左位时,压力油经液控单向阀向Ⅰ进入液压缸左腔,同时压力油也进入液控单向阀Ⅱ的控油口K2,打开阀Ⅱ,使液压缸右腔的回油经阀Ⅱ及换向阀回油箱,活塞向右运动。同样当换向阀处于右位时压力油经液控单向阀Ⅱ进入液压缸右腔,同时压力油也进入液控单向阀Ⅰ的控制油口K1,打开阀Ⅰ,使液压缸左腔的回油经阀Ⅰ及换向阀回油箱,活塞向左运动。当换向阀处 于中位时,液压泵排出的压力油直接流回油箱。由于控制压力油压力卸除,阀Ⅰ 及阀Ⅱ即关闭,液压缸因两腔油液被封死,便被锁紧。
机械基础液压传动教案 篇六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等教学环节的控制方法分析,来说明如何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机械基础》是一门主要介绍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及液压传动的构造原理、运动规律和应用特点等基础知识的专业基础课。这对从未走进工厂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常感到学习这门课程枯燥乏味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下面就如何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谈一下我个人的几点建议和认识。
1糟心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备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刻苦钻研教材,熟悉掌握教材内容。钻研教材时要通读教材,注意纵横联系。纵的联系是指教师要通读本专、l教材,要从教材的科学体系和知识结构出发,理清脉络,明确各章节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知识的连接点,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掌握知识的深度;横的联系是指教师通过阅读其他专业的同类教材,从各门学科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理清各门课程之间知识结构层次的连接和互相渗透,研究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衔接,从而掌握知识的广度。有了深度和广度,才能形成知识的迁移,讲课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备课除了钻研教材,还要了解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所掌握的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改造、加工,尽量将专业性较强的教材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语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通俗易懂的讲解。
2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学的最终效果不是看你“教出去”多少,而是看学生“学到手”多少,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归根到底还是要用学生学的好坏来衡量。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应着重抓好以下两方面。
2.1课堂纪律管理
井然有序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把知识学到手。那么,如何对课堂违纪行为进行处理呢?我通常采取正面提醒法、提问法、幽默诙谐法、非语言控制法和劝离现场等方法。
(1)正面提醒法就是对违纪学生不予过分理睬,而是正确友好地提醒学生注意当前的学习,告诉他应当做什么。
(2)提问法就是当教师正在讲课时,发现某学生正低头做其他事情,或者伏桌睡觉等等,此时教师既可以向不听讲的学生单独提问,也可以向全班学生提问,然后让不听讲的学生回答。
(3)幽默诙谐法就是教师针对某…违纪行为用适当的幽默手段,化解课堂矛盾,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顺利进行教学活动。"
(4)非语言控制法就是教师用目光、手势、表情、姿态等非语言手段处理违纪行为的一种方法。例如,使用走进学生、突然停止讲课、凝视学生、轻拍其肩等非语言信号制止课堂违纪行为。
(5)劝离现场法是指当课堂上发生冲突,且矛盾激化,严重干扰教师上课而又劝阻无效时,教师可以劝违纪学生离开教室,以消散其怒气,平息爆炸性情绪,至于谁对谁错的问题,则等下课后另行了解、评判和解决。
2.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有机的组合,不仅可以渲染课堂气氛,还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机械基础》课教学中,应注意变换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教学法、举例教学法和课堂练习法,来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感觉学习《机械基础》这门知识很省力、轻松。
(1)启发式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的“讲”来引导学生的“想”,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而弄懂所讲的知识。在实施启发式教学时,可借助于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
(2)演示教学法是指教师向学生呈现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试验,或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验证或说明所传授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法。
(3)举例教学法是利用典型实例来说明教学内容的一种方法。《机械基础》所研究的各种机构在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教学过程应联系实际,多从实际生产、生活中选取典型实例,并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讲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强化记忆,防止遗忘,启迪思维。
(4)课堂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完成一定活动,来巩固知识和技能,形成技巧的教学方法。
3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补充
3.1教师要妥善处理学生作业
作业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及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尺度,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作业布置和批改,以便及时检查教学效果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布置和批改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是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其二是作业的份量适宜,难易适度:其三是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在必要时提示作业的做法:其四是及时批改作业,以便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其五是批改作业时,应注意学生作业中错误的数量和性质,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把它记下来,作为课堂讲评或改进教学的依据。
32教师耍认真对待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是教学[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它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在进行辅导时,要注意两点:其一是从辅导对象的实际出发,确定辅导内容和措施:其二是辅导只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辅导上。
综上所述,《机械基础》课作为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和工具,一定要重视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从学生学习《机械基础》课的第一天起,就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进行精心设计,认真研究教学理论,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控制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争取达到最优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机械基础中职教案 篇七
轮轴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根据自已的原认知对问题大胆提出猜想
2.会利用观察,实验,制作等方法探究轮轴的秘密。
3.认识轮轴的结构,知道利用轮带动轴转动省力,利用轴带动轮转动可以省距离
5.并能识别生活中用轮轴的实例,会分折它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
6.感受到利用科学技术制作出的工具可以改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愿意合作交流,能积极参与有关轮轴话题的讨论。
器材准备:
演示实验材料:生活中应用轮轴工作的物品(实物、图片、课件)、演示用轮轴实验套材。易拉罐瓶、吸管、线绳做成的轱辘。
分组实验材料:硬纸板、剪刀、圆规(或者具有不同大小的圆面的物体)、钩码、铁架、线绳。
学生实验材料:
教学提示:
1.注意本课中有两次猜想与假设(轮轴有什么作用,轮再大一点会更省力吗)
2.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本节课安排了两个制作活动:制作一个纸板轮轴、制作一个轱辘。其中纸制轮轴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与线有较大摩擦,另在打孔过程中学生也会有困难,建议有条件的学校使用实验工具箱提供的工具,把这个活动作为兴犹未尽的孩子们的课后制作。易拉罐轱辘教师可以制作演示,有可能也可以为没个小组制作一个,让学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轮轴的概念:
出示水龙头:当取下自来水开关上的“圆盘”时,我们还能轻松的拧动开关吗?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你知道轮轴有什么作用吗?(板书学生的猜想:省力?)
二、探究轮轴的秘密。
1.让学生简单设计轮轴机械是否省力的实验:
用一个轮轴实验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观察看样的力量可以使轮轴两端达到平衡。(不一定是两边位置一样高,可以是一边高一边低,但两边的钩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在空中应该是静止不动的。因此轮轴本身的摩擦力不能太大。)
2.分组领取轮轴等实验材料(各组轴相同,轮有大小不同的两种)。[实验条件受到限制的学校:下面我们制作一个轮轴,来研究轮轴的作用,教师巡视各组完成情况,并发放其他实验材料。]
实验记录单
轴上的钩码个数 | 轴上的钩码个数 |
我们的发现:
3.各组交流汇报实验的结果和发现。(教师以小黑板板书记录数据)
a.共识:轮带动轴可以省力,轴带轮转费力
b.新发现:不同轮轴省力大小不同。(这是怎么回事?)
4.轮的大小与轮轴作用的影响
把各组轮轴收起来,分两类放在一起。对比它们的轮和轴。发现:轴相等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设想:如果轮的大小不变,怎样才能使轮轴省更多的力?(轴缩小)
三、轮轴的应用
1.找一找,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轮轴。
出示图片:方向盘、门把手、拧子、扳手、闸阀等,它们是轮轴吗?它们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轮,那一部分相当于轴?
2.最早的轮轴——轱辘。
a.介绍轱辘的历史(参考课本第28页资料)
b.演示轱辘提重物。(好玩吗?有兴趣下课也做一个?)
机械基础教案 篇八
机械基础教案
高级技校理论课教师授课教案 QMSD-0706-12 A/0 流水号:05上-01 授课日期 3月21号 5.6节 授课班级 04综电 复习旧课要点: 新授课题: 绪论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目的与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内容,学习机器的概念,掌握机器与机构的区别,构件和零件的区别,机器的三大特征以及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等。 重点、难点: 掌握机器和机构、构件和零件的区别,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 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案: 利用挂图、反复讲解习题等方法,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具和参考书: 挂图、模型、示教板等 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1.组织教学(2分钟) 2.讲授新课(73分钟): 第 页 绪论 本课程的内容: (1)常用机械传动 它包括带传动、螺旋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和轮系。主要讨论其类型、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特点、传动比计算和应用场合等。 (2)常用机构 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及其他常用机构。主要讨论它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等。 (3)轴系零件 包括常用连接、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主要讨论它们的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和应用场合。 (4)液压传动 包括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常用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和液压系统。 机械基础概述 一、 机器和机构 1. 机器 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 机器具有的三个共同特征: (1) 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的。 (2) 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 能实现能量的转换、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机器的概念:机器就是人为实体(构件)的组合,它的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按用途,机器可分为发动机(原动机)和工作机。 发动机是将非机械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器。 工作机是用来改变被加工物料的位置、形状、性能、尺寸和状态的机器。工作机是利用机械能来做有用功的机器,如车床、铣床等。 2. 机构 机构也是人为为实体的组合,各运动实体之间也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但不能做机械功,也不能实现能量转换。 机器与机构的区别:机器的主要功用是利用机械能做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传递或转变运动的`形式。 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3.机器的组成 动力部分:是机器动力的来源。如电动机、空压机等。 工作部分:是直接完成机器工作任务的部分,处于终端。如主轴、工作台等。 传动装置:是将动力部分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部分的中 间环节。 在自动化机器中,还有自动控制部分。 二、 构件和零件 1. 构件:它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也就是相互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体。 构件按运动分为 固定构件:即机架。一般用来支持运动构件。 常指基体或机座。 运动构件 主动件 从动件 2. 零件:组成构件的的相互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叫零件。 构件与零件的区别:构件是运动的单元,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 构件与零件的联系:构件可以是单一的零件,如曲轴,既是构件,也是零件;构件也可以是由若干零件连接而成的刚性结构,如连杆。 三、 运动副 1.运动副概念:两个构件之间的可动连接称为运动副。两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2.运动副 低副 高副:指两构件以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转动副:只能绕某一轴线作相对转动的运动副。 移动副:只能作相对直线移动的运动副。 螺旋副:只能沿轴线作相对螺旋运动的运动副。 3. 低副与高副的的使用特点: 低副是面接触的运动副。接触表面一般为平面或圆柱面,承受载荷时单位面积压力较低(故称低副),因而承载能力大,但摩擦损失大,效率低,且不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高副是以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承受载荷时单位面积压力较高(故称高副),易磨损,寿命短,制造和维修较困难,但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4. 区分低副机构和高副机构 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称为低副机构。 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运动副是高副的机构称为高副机构。 四、 机械传动的分类 传动方式有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动传动和电气传动四种。而机械传动是最基本的传动方式。 机械传动装置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装置。其分类如下: 机械传动 摩擦传动 啮合传动 摩擦轮传动平带传动 带传动 V带传动 圆带传动 带传动――同步带传动 圆柱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 锥齿轮传动 齿轮齿条传动 蜗杆传动 螺旋传动 链传动 小结(3分钟):本节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 机器和机构的概念及区别 2. 构件和零件的概念及区别 3. 运动副和机器的组成等。 布置作业(2分钟):课后习题及习题集。 课后分析:明确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概念和区别,并弄清运动副的概念及其使用特点,会区分低、高副机构等。机械基础中职教案 篇九
生活中的“好帮手”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学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解决生活中带见问题的方法。
2、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能对生活中简单的工具的作用提出猜想。
教学重点:
认识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寻找生活中的其它“好帮手”并猜想它们的作用。
教学准备:
木板、羊角锤、拧紧的螺丝钉、未开的汽水、瓶起子……。电子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出示汽水瓶,如何将它打开?
出示钉有螺丝钉的木板,怎样取出这些钉子?
2.生活中工具的作用
⑴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使工作更有效,人们发明了很多工具,这些工具成为了人们的“好帮手”。你还知道哪些“好帮手”,它们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⑵分组讨论,完成表格。
我找到的好帮手
名称 | 可以做哪些事情 | 我猜想它能…… |
⑶全班交流。(“注意倾听,补充发言”纪律保证效率,教师得加强组织引导)
在交流活动中对学生发现的以下一些问题应该给予明确的肯定:
①一种工具能干好多事情,不同的用法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榔头能拔钉子又能钉钉子,一字螺丝刀能拧螺丝,又能打开奶粉盖)
②不同的工具能干同一件事。(比如老虎钳能夹小东西,镊子也能夹东西,剪刀有时也行)
④一种工具做某件事特别专业。(比如剪刀剪指甲不如指甲钳夹指甲来得容易)
3、体验:“好帮手”的作用。
⑴、明确任务:选择不同的工具,在木板上钉上铁钉和螺丝钉,然后再把他们取出来。
⑵、分组活动。
⑶、全班交流。(小组完成情况,感受:工具的确能提供方便)
4、科技史
阅读交流P21页指南车信箱,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感悟科技发展之快,知道现代工具都是在简单机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人们还在不断改进身边的工具,以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教师也可以下载一些图片,制作成简单的演示文稿,配合图片进行讲述:桔橰的介绍;纯粹人力-简单机械-现代工具的对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9篇机械基础教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机械基础教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