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5篇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位数乘两位数 篇一

生:注意别对错数位。

生:进位的时候要加上进位的数。

师:大家考虑的很全面,那我们再来做答题纸上的第二题。

2.请用竖式计算:185×15 23×283

学生独立做,做完交流。

师:23×283的竖式为什么这样列?

生:我们前面学过写竖式时要把位数多的放在上面。

师:我们已经知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咱们就知道把位数多的因数放到竖式的上面了,同位互相批阅一下。

四、解决问题,拓展提高

1.志愿者在行动:自主练习第8题

出示:我们来了298名志愿者。如果平均每人擦洗13米,能完成擦洗3000米栏杆的任务吗?

师:先想一想,能解决吗?算一算吧。学生独立解决并交流。

师: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

2.灵活选择:

师:最后咱们到茶场去瞧一瞧:

出示:崂山茶场XX年种植茶树19公顷,平均每公顷产425千克茶叶。崂山茶场一年共产茶叶多少千克? 425×19 = (千克)

①3825 ②8020 ③8075 ④46325

师:不计算,你来选一选,哪一个是正确答案呢?

生:应该是第三个。

师:怎么想的?

生:第一个数太小了,估一估就知道了,大约在8000左右,3825肯定不行,第四个也不行,太大了,而第三个虽然接近8000,但是我们只要看看个位数就行了,425乘19得数的个位不可能是0,五九四十五,应该是个五,所以选③

师:同学们遇到实际问题,能进行仔细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并做出合理的判断,巧妙地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

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

生:我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师:这是知识上的收获,回顾一下咱们是怎样学会的?通过哪些办法?

生:一开始我们没学都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了。

师: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能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还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探索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开始我们还提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位数乘两位数 篇二

三位数乘两位数1、本单元教材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速度、时间和路程和关系积的变化规律估算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理解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3、课时划分:9课时(1)口算 2课时左右(2)笔算 7课时左右1、口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6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16×3=(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4、汇报交流。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60×3= ,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2、引导学生对比16×3= 和160×3= ,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16×30=4、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三、巩固练习。1、练习六第1题。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2、练习六第2题。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四、课堂小结。(略)教学反思:2、口算乘法的练习教学内容:练习十二的第4~7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投影出示第4题:2、问:你能说一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学生口算3、比一比,谁算得快?(小黑板出示第八题)学生比一比谁算的快并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二)综合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第5题。你说出口算的过程吗?学生表述口算的过程(多名学生说一说)。2、观察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学生先填空后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小结: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三)提高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第6、7题。(学生在书中完成第6、7题,说一说解题的思路。)①第6题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②做7题时先让生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引导学生跳出常规思维进行创新16÷4=4(元),理由:“买3送1”相当于买4少收16元,则平均每棵少收4元。2、小结。教学反思:

位数乘两位数 篇三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的体验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技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根据比较、交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在比较、交流中,明确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0页例5及“做一做”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学情与教材分析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它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后的进一步学习。第二学段要求“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因此,本节课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独立估算,再让学生多层次地交流,最后引导学生对比:“谁的估算好一些?为什么?”。这样的逐步引导,让学生参与亲自体验中,是学生学习估算最有效的途径,也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的必要性。

1、秋天到了,我们四年级准备组织同学们去秋游,你们想去吗?(想)

2、出示主题图与题目 。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辅导员王老师应该准备多少钱去买票?

(1)出示问题;看了题目,你想到什么?

(2)引导分析题意。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乘法算式,也有可能会想到“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的意思就是“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买票”,觉得只需要估算出一个近似值就行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数学课程注重的首要方面。”一些专家也对此作了很好的诠解。也就是说,在学生面对一个实际问题,为了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需要计算时,他能否根据问题的情境合理地选择估算、心算、笔算、计算器等方法进行计算,这是需要教师加以关注的。因此,在课一开始,当问题中不再出现“大约需要多少钱”这样指向性很明显的问题时,我提出:“看了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们面对这一开放性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一理解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时候用估算。)

3、列出算式,导入新课。

真好,大家都知道列式为49×104,要求出49×104的近似值。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

(二)引导探究,建立模型

〈一〉利用估算需要多少钱购票的问题,探究估算的方法。

1、独立估算

请每个学生运用已有估算经验独自估算“49×104≈?”,并写出估算过程。

(学情预设:对于估算“49×104≈”,学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估算方法,会有多种不同的估算结果,学生估算的方法及过程可能是:

(1)49×104≈5000元

49≈50

104≈100

50×100=5000元

应该准备5000元。

(2)49×104≈5100元

49×104=5096元

5096≈5100

应该准备5100元。

(3)49×104≈5500元

49≈50

104≈110元

应该准备5500元。

(4)49×104≈5200元

49≈50

50×104≈5200元

应该准备5200元。

(5)49×104≈4900元

104≈100

49×100≈4900元

应该准备4900元。

(6)49×104≈4000元

49≈40

104≈100

40×100=4000元

应该准备4000元。)

2、小组交流

(1)以前后桌的4位同学为一小组,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2)各小组总结出本小组认为比较合适的一种或几种估算方法,并做好记载。

(学情预设:在学生独立估算后,在小组交流中学生可能会否定其中几种估算方法,而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这种否定不一定正确,但能反映学生真实的想法。)

3、全班交流

〈二〉利用对比,引导学生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1、在以上几种方法中,谁的估算好一些?为什么?

2、今天的估算方法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今天学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也可能会说今天的估算在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上一个环节中,不管是在小组里探讨,还是在全班交流,都是从实际问题出发,认为估大了钱就够,估小了钱就不够,这种思考是低层次的思考,是需要提升的,因此当学生评价了每种方法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对比:一是组织学生将今天的几种方法进行对比,学生会发现估大的几种方法是合适的,估小的几种方法是不合适的,然后再次对比,使多数学生形成共识,第三种方法更好一些,从而发现符合问题实际、接近准确结果、计算方便可行的估算方法就是好的方法;二是组织学生将今天的估算方法与以往的估算方法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乘法估算,关键在于如何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

(三)实践实用,深化认识。

1、课本第60页“做一做”

(1)弄清题意,列出解答算式。

这里隐藏一个条件,全年即12个月。

(2)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3)反馈估算方法。

2、生活中的数学

(1)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的方法?

(2)师出示一组生活中的估算问题。

a、四年级共有学生103人,买一个计算器要58元,需要准备多少元?

b、小军家每月平均用电127度,一年大约用电多少度?

c、希望小学做操,每行97人,站了110行,希望小学有多少人做操?

d、学校买1028套校服,每套59元,要准备多少钱?

要求:①列出乘法算式

②写出估算过程

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答过程和结果。

(四)全课总结:

1、估算基本方法的内涵是:接近准确数(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一般用口算能得出结果。)

2、估算时关键在于如何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即学生自己会学,学了会用,会解决实际问题,光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在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模型后,利用教材上的“做一做”,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践应用中,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需要用到今天知识的问题,并且我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问题,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不仅巩固学生建立的数学模型,而且使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七、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

49×104≈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方法五: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感知新知,注重学生相互交流、启发、探索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勇于动脑,敢于质疑,大胆探究,给学生提供了大的思维和探索的空间。

一、创设情景,富有吸引力,激起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本课一开始就出示秋游活动图片,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由问题背景“应该准备多少钱”引入估算的学习。

二、注意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启发,共同探索,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解决49×104的估算和计算时,先安排独立计算,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这样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在讨论谁的估算好一些时,强调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引导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掌握估算的方法。

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情境,从选取学生最熟悉的事件作教学素材,使数学学习变得生活化,最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位数乘两位数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数量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这些内容的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涉及的知识背景十分广阔,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中,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又与本单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呢?面对眼花缭乱的众多素材,编者选择了不同的交通工具作为学习素材。这是因为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抽象关系是以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载体的。因此,本单元选取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素材,引领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为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源。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教材安排的多道例题(例 1:145×12、例2:160×30、106×30和例5:49×104≈?)基本上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试一试”,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简单问题的目的。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以单列一个例题的方式(例5),组织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必须符合以下两个要求:一是符合实际,二是计算方便。如,例5的教学通过解决购票的具体问题,使学生理解将票价和购票的张数适当的估大一些,并把它们分别估成整十数、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这样才能方便算出足够的钱买票。另外,教材在练习十中安排了6个需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的简单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理解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大一些,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小一些,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观点。

4.适当加大练习量,同时体现弹性要求。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整数运算中有关乘法学习的最后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概括性。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最基本的运算知识,本单元练习的题量与第一学段相比稍有增加,使学生通过一定题量的练习,牢固掌握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同时,带“*”的题与思考题的数量也增加了,本单元每个练习都配有一定数量的带“*”的题和思考题,以体现“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课改理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学习内容。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估算还是用计算器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在第一学段,在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生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从这个角度上说,本单元所学知识,属于旧知。所不同的,仅仅是运算数据由万以内扩充到了亿以内。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如,口算乘法中例1,笔算乘法中例1.例2.例5的学习,都应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运算的基础上,概括出一般性的通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算法中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且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学符号去表达它们。本单元学习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一种,刻画这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将三者简明逻辑地联成一体。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例3中的具体问题,感悟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的全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以探索运算中数值规律的练习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本单元在练习设计中,安排了多个引导学探索数值规律的练习,如练习六中的第8题、思考题,练习七中的第12、13题、练习八中的第10题等等。这些题虽然都打上了“*”号,不作教学要求,但却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好素材。教学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探寻运算中数值规律的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数据特点,尝试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解释计算的合理性等有序活动,不但可使学生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

4.这部分内容可以用9课时进行教学。

位数乘两位数 篇五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类比迁移的能力。

课前互动:

看数字猜成语

1=2×5(以一当十) 1256789(丢三落四) 333555(三五成群)

0+0=1(无中生有) 1×1=1(一成不变) 1+2+3(接二连三 )

9寸+1寸=1尺(得寸进尺) 1000×10=10000(成千上万)

师: 同学们真聪明,相信今天大家会发挥的更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先来做几道口算题热热身。出示口算题

1. 口算(10道)

8×9 7×6 15×4 2×28 123×3

170×5 11×20 30×40 500×10 90×400

学生口算;(开火车订正)

师:咱们上学期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下面老师为你准备了两道,来练练手吧(出示算式)

2、用竖式计算

34×12 26×73

(写在练习本上,两个学生前面板书,之后说计算方法)

师:说的不错。大家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掌握的太好了,今天咱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出示一个算式134×12) 它的计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一样的,你想尝试着算一下吗?

师:算好了吗?

生:

师: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交流一下吧。

交流完毕

师:谁来汇报一下结果?呀,这么多人都想说,一起说吧!

生:1608

师:你们真能干。再来一个难一点的,敢挑战吗?

(出示第二个算式287×63)

生:敢

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其他学生写在练习纸上。板书的学生说算法。

板书的学生说完后,老师补充强调:像这样连续进位的计算,进位的数一定要加上。

师:看到同学们的思维这么敏捷,计算能力这么强。听课的董老师坐不住了,她也想出两道题考考你们。怎么样?有信心应战吗?

生:有

师:那好,有请董老师出题。

(董老师出示两道算式209×18 240×12)

师:呀,董老师给咱出的题和咱前面做的题还稍微有点不同呢?你观察出来哪儿不同了吗?

生:因数中有0

师:那你还会做吗?

生:会

师:谁到前面来算?

生1: 生2:

两个学生黑板上板书,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之后,介绍第二个算式的另一种列竖式方法。说明:两种方法都可以,你喜欢用哪种就用哪个。

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可以学生总结)

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再用十位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说得真好!下面进入我们的闯关游戏。(先进行第一关和第二关,完成后同桌交换检查,集体汇报结果。)

第一关 算一算

3 2 1 5 0 4 1 2 7 3 4 7

× 1 2 × 2 1 × 3 2 × 5 0

第二关 数学门诊部

345 207 260

×13 ×14 ×40

925 828 1440

345 207

4375 2898

第三关 能力拓展 填上合适的数字

4

× 6

1 0

5

8

第三关课后完成,数学奥妙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我们的数学王国自由的翱翔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5篇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