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这8篇《别云间》教案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别云间教案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别云间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理解诗歌的大意。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能够赏析这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
3、能够正确赏析古诗,领会文中的内涵,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理解诗歌的大意。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够赏析这两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启发引导点拨来突破这一难点。
教学方法
情感体验法、学生自读法,点拨法
赏析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教学反思
全诗共八句,章法承转自如,说明诗人心境坦然,视死如归。首联两句概述自己的战斗行踪,表现对家乡的眷眷之心。作者从顺治二年(1645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周围地区,前后奋战三年,奔波不休,所以称“三年羁旅”。而归乡不久,就被捕入狱,又告别家乡去南京受审,所以说今日又“南冠”。“南冠”是诗中常典,后成为不忘家乡故国的“囚犯”的代称,暗含处境再险恶,也不忘家乡的隐衷。“又”字束发无限感慨,进日一别,永远也无再踏故土的可能了。
第二联紧接首联,所抒之情扩展到对整个国家败亡后的极度痛苦。眼看大好河山沦于异族之手,自己空有复国壮志,希望已十分渺茫,只有涕泪满襟。“无限”之泪,为我河山而垂,情不可抑,情不可禁。作者还化用前人诗句,寄寓了国恨家仇无处伸张的愤激之情。“谁言天地宽”,既然天地容不得志士抗争,那么还算什么宽广辽阔!用反问句式,能激起所有抗清志士的共鸣。
第三联表情达意深沉悲壮。“已知泉路近”,是说宁愿一死,决不屈膝求生,这是置生死于度外的大义凛然,有着意贯长虹的浩然正气。然而“无情未必真豪杰”,以下笔锋一转,“欲别故乡难”,又表达对故园父老乡亲命运的担心,对父母妻子难以割舍的柔情,这是儿女情长,却并非英雄气短,而是人性至情的切实体现,它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完美而丰满。
尾联卒章言志,显示诗人崇高的品质和不屈的斗志,情绪上造成全诗高潮。它紧承“欲别”句,言今日告别再当返乡,只能是魂魄归来和亲人重聚,又一次含蓄重申必死之决心和对故园的热恋。“灵旗”,借典指抗清旗帜,诗人期望家乡的亲人们,要继承遗愿高举抗清的大旗,自己就是化为魂魄也还要为抗清事业鼓劲加油,这信念执着而顽强。
别云间教案 篇二
一、导入
《别云间》是作者于秋季作者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了解作者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部)人。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三、初读古诗
1、解释下列词语。
【羁(jī)旅】长久漂泊外地。
【云间】即今上海松江西部,是作者家乡。顺治四年(1647),他在这里被逮捕。在对故乡的依恋外,诗着重地写他抗清失败的悲愤与至死不变的决心。
“三年”句:作者自顺治二年(1645)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顺治四年(1647),共三年。
【南冠】古代南方楚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带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栓,梱)者,谁也?”官吏回答:\'郑人所献楚囚也。”此处指被清兵逮捕。
“毅魄”二句:是说死后,仍将抗清。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已灵,魂魄亦兮为鬼雄”
【灵旗】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泉路】黄泉路,死路。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毅魄】坚毅的魂魄。
2、说出这首诗的大意。
三年中都是长久漂泊在外地的游子,现在又变成了俘虏。大好山河却使我流下无限之泪,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好似已经看见招引亡魂的旗帜。
四、合作探究
1.“今日又南冠”句中的“又”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表现了诗人无限伤痛与遗憾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2.“无限江河泪,谁言天地宽”一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已沦丧,还怎能说天地宽!一个“泪”字,一个“言”字,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
3.是因为面对死神而流泪吗?
明确:不是,是因为祖国沦亡,山河破碎,民族多难,壮志难酬。
4.“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
明确:必死的决心与难舍故乡亲人的情怀。
5.品读“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两句,赏析诗句中所表达出的英雄气节和豪迈情怀。
明确:诗人将满腹哀怨化为一腔怒火,即使成了鬼魂,还要归来从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义。这是一种生命已止、战斗不息的精神,是个人立场的鲜明表白!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抗清精神,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
6.《别云间》中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为抗清而死的决心和意志?
明确:有“泉路”“毅魄”“灵旗”几个词语。其意义都与‘死后”有关,不过没有丝毫的畏惧,更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抗清事业的悔恨,而是充满了战斗的豪情、英雄的气概。
7.《别云间》中哪两句用奇特的想象抒发了革命到底的豪情。
明确: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8.《别云间》一诗的题目有何深刻含义?
明确: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五、总结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亡国之痛,壮志难酬的悲愤,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之情。
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教案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诵读、欣赏、背诵。
2、能力目标:对经典诗句的赏析评论。
3、情感目标: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
1、教学重点:熟读成诵,并正确默写。
2、教学难点:对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手段和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适当穿插朗读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17-2-75)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学习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1、李贺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做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他在《咏怀》诗中也说:“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关,讵是南山期?”二十多岁便白发飘落,那会有南山之寿?果然27岁就死了。李贺做诗务求新奇,人称“奇才”“鬼才”。李贺诗注本甚多,以清人王椅《李长吉歌诗汇解》最为通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陈治国编《李贺研究资料》,辑录历朝诗评家对李贺及其诗歌的评论,非常有用。
关于本诗,唐人张固《幽闲鼓吹》证载一则趣闻:元和二年( 807)秋天,著名文学家韩愈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洛阳),李贺带着诗歌求见韩愈。愈“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却援带,命邀之。”这首诗头两句就打动了韩愈,难怪后人把它视为李贺的代表作。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2、整体感知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背景链接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所作《雁门太守行》三首,都是五言古诗,写边城的寒苦和征战。李贺这首七言古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重点字词
①黑云:比喻敌军。摧:毁,毁坏。 ②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开:发光。 ③角:军中所吹的号角。 ④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夜色中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长城附近多紫色泥土,所以叫做“紫塞”。燕脂,即胭脂,深红色,这里写斜晖掩映下,紫色更浓,塞上泥土犹如胭脂。 ⑤临:抵达。易水:水名,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战国时荆轲去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曾送至易水边作别。 ⑥声不起:声音不响,这里形容鼓声低沉。 ⑦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 ⑧玉龙:宝剑的代称。
5、诗歌大意
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秋色中,遍地响起军号,号角声直冲云天;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6、赏析
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
“黑云压城城欲摧”,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甲光向日金鳞开”,转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连战鼓也擂不响,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7、小结
这首诗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画面色彩斑谰。用以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
布置作业
背背默默《雁门太守行》
第二课时(17-3-76)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学习夏完淳的《别云间》
1、夏完淳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南明抗清将领、诗人。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5岁讲《论语》,6岁熟经史,能诗文,时人许为神童。14岁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允彝兵败自杀,又与陈子龙等倡义,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易败被杀,他仍为抗清而奔走。清顺治四年(1647)夏间,完淳在家乡被捕,解往南京,同年九月十九日从容赴义。在被捕后的几十天当中,吟咏不辍,留下了辉耀千秋的《南冠草》和《狱中草》。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力表彰夏完淳其人其事,尤其是《南冠草》一剧,在弘扬爱国主义、振奋民族精神、鞭挞汉奸国贼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2、整体感知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3、背景链接
这首诗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后押解离乡时所作。诗的标题“别云间”的“别”字,不是一般意义的告别、离别,而要理解为难以再见的诀别、永别。他是抗清将领,清廷的要犯,一旦被抓,必死无疑,这一点他是很清楚的。夏完淳是松江华亭人,这首诗为什么不题作“别松江”,而题作“别云间”呢,原来,“云间”是松江的别称。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华亭,对人自称“云间陆上龙”,于是后人就把松江称为云间。此诗题作“别云间”,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4、重点字词
①羁旅,长久漂泊外地。 ②南冠,古代南方楚国人戴的帽子,后为囚犯的代称。 ③泉路,黄泉路,死路。 ④毅魄,坚毅的魂魄。 ⑤灵旗,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5、诗歌大意
三年当中做了奔走他乡之客,今天又做了俘虏。大好山河使人流下无限之泪,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将在空中注视着后继的抗敌的旗帜。
6、赏析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诗从回忆三年来的抗清历程写起。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对于年仅17岁即遭杀害的作者来说,这一段充满血泪的经历却是漫长的。“羁旅客”,是作者自谓。清顺治四年(1647),夏完淳在家乡松江被捕,解往南京。夏完淳因为参加抗清斗争离开家乡达三年之久,所以说“三年羁旅客”。 “今日又南冠”,一个“又”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眼看祖国山河沦陷敌手,诗人不禁泪流满面,本欲振翼搏击,谁知落入罗网,顿时觉得天地也变窄了。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已知死路近在眼前,但要与生我育我的故乡诀别,心中还是难以割舍。“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抗清难成,老父殉国,家有老母……如今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所以“别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这一结尾,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亢,显示了诗人的冲天豪气。夏完淳自信身死之后,灵魂也会回来,在空中看到抗清者高举战旗继续斗争。
7、小结
这首诀别诗写得满纸血泪,一片丹心,风格慷慨悲凉而又高亢激越,是一篇大义凛然的正气歌,诗中饱含的爱祖国、爱家乡,为之奋斗而视死如归的精神,几百年来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不可估量的激励人心的力量。
布置作业
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默写《古诗二首》,并解释诗歌大意。
别云间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赏析古诗,领会文中的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有感情朗诵全文并理解大意。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和小组讨论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够赏析这两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
教学方法:
教法:情感体验法、学生自读法,点拨法
学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查阅资料法
教学过程:
夏完淳,抗清英雄,这首诗是他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云间,松江的古称。
一、作者介绍
夏完淳(1631一1647),明末爱国作家、抗清将领。明代末年,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出现了一批爱国作家,他们组织了既是文学团体又是政治团体的文社,如“复社”“几社’等。他们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并写出了一些内容充实、慷慨激昂,闪烁着强烈民族精神的光辉诗文。夏完淳即其中代表人物之一。14岁参加抗清活动,随“几社”领袖陈子龙在太湖起兵,后事政被俘,英勇就义,死时年仅17岁。他的诗文充满了浓烈的战斗生活气息,表现了抗清的决心和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风格悲壮激越。其代表作除《别云间》外,还有哀悼陈子龙的长诗《细林夜哭》和散文《狱中上母书》。
《别云间》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以表达抗清的斗志为主要基调,同时也含有对江山为外族侵略的悲愤,面对死亡的无惧无悔,对故土的眷恋,人虽死而抗清精神永存的坚定信念。
二、诗词简析
云间,是作者的家乡。这首诗就作于他在云间被捕时。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写自己参加抗清起义已经整整三年;而今壮志未酬却身陷敌手的经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抒写国破家亡的悲痛,饱含血泪,悲壮淋漓。“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作者已抱定必死的'决心,放心不下的只是正在遭受清兵蹂躏的父老乡亲。“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等到魂魄归来的那一天,诗人要重掌抗清的大旗继续同敌人战斗,表现了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
1、《别云间》中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为抗清而死的决心和意志?有“泉路”“毅魄”“灵旗”几个词语。其意义都与‘死后”有关,不过没有丝毫的畏惧,更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抗清事业的悔恨,而是充满了战斗的豪情、英雄的气概。
2、《别云间》中哪两句用奇特的想象抒发了革命到底的豪情。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3、《别云间》一诗的题目有何深刻含义?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主题思想《别云间》是诗人在故乡被清兵追捕时所作的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破国亡身的悲痛和誓死不屈的抗清决心,表现了诗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热忱。
三、思路结构
《别云间》全诗缘事抒情。叙事上,由远及近,渐次推进;感情上,由悲而烈,逐层加深。首联:写自己抗清的经历和现在的遭遇。颔联:作者将个人的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清军入侵中原的强烈义愤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颈联:表明诗人就义之前的思乡之情。尾联:表达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事业的必胜信念。
四、本诗通过被捕离乡时情怀的抒发,表现了作者对即将永别的故乡的依恋和自己誓死不屈的决心。文章始终围绕“别”字抒情述怀,是本诗的主要艺术特点。一、二句写再别。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作“羁旅客”而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捕囚犯而别的。三、四句写别情。因前后“别”时的处境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同。前时之别尚冀抗清有望,河山可复。而这次别后则自己不能再起抗清了,因而对破碎河山流不尽自己伤心之泪。五、六句写死别。作者已知此次是死别,和前次别不同。前次离别故乡,是怀着慷慨的心情参加抗清,别还容易,而此次却难了,此去必当一死,死后家乡如何,父老如何,慈母、妻子如何,都令人依恋忧虑。七、八句写别后。作者别后成了鬼魂,也还关心着故乡,与还要归来在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来抗清。作者将别时的感受层层写来,丝丝入扣,真挚地表现了自己的感情。
注意“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这一结尾,它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亢,显示了诗人的冲天豪气。“又”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能些大义凛然的正气之诗?自己也试着写一首看看能写出什么韵味来。例:大江歌罢掉头东————周总理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别云间》教案 篇五
师:上课之前我有一点小小的要求,这节课大家能做的事自已做,行不行?
生:(响亮地)行!
师:现在大家听一段录音(播放《梅岭三章》录音范读之一)。
师:这首诗我们都很熟悉,谁来简介绍一下?
生1:这是陈毅元帅因伤病被围梅山,生命危在旦夕时写下的《梅岭三章》中的第一章。
师:回答完全正确。我们听了一章,第二章由男同学随音乐背诵,第三章由女同学来背,好不好?注意要有感情。
男、女生:(配乐背诵)
师:在生死关头,陈毅元帅仍愿意献身革命事业,并坚信革命事业必将胜利,那我们的古人,尤其是古代的少年,他们在生死关头的表现又是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夏完淳的《别云间》,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答案(板书课题)。
既然是学诗,那么,谁来说说,对一首诗,通常我们应该怎么学?
生2:能够说出作者及有关的历史背景。
师(插话):能不能到黑板上写给大家看看?
(学生到黑板上写)
生3: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学生上前说并板书所说内容)。
生4: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了解全诗的内容(学生上前说并板书所说内容)。
生5:可以通过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进一步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上前说并板书所说内容)。
生6: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情感上的陶冶。
生:……
师:回答得非常好,真让老师刮目相看。大家总结的这些学习方法,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说、读、译、写”四步学习法(在学生的板书中画出说、读、译、写五个字)。
师:那么,谁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作者?
生7: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南明诗人,抗清将领。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江南一带抗清义士蜂起,夏完淳随父亲起兵抗清。顺治四年(1647)在故乡被捕,后解往南京,因拒绝清政府诱降,英勇就义。
师:说得很好。大家注意到他的生卒年代没有?算一算,他多大?
生:十七岁(四下一片惊叹之声)。
师:夏完淳十四岁随父亲及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父亲死难,他只身流亡江汉,继续进行抗清活动,后在故乡云间被俘,1647年在南京被害,年仅十七岁(虚岁)。
师:(稍停片刻)夏完淳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年青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往往是他战斗和生活的记录,是他内心思想感情的体现。我朗诵一遍,大家注意节奏和停顿,注意语气、语调,听不清、听不准的地方作好标记(配乐进行朗读)。
师:大家试着读几遍,然后互相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把遇到的问题解决,解决不了的再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
(学生模仿范读进行试读,然后展开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生8:老师,刚才您把“灵旗空际看”中的“看(kàn)”读成“kān”了。
生9:这个字应该读“kān”,我们以前学《石壕吏》时,“老妇出门看”中的“看”也是读第一声的,而且,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这个字又是韵脚,所以肯定是第一声。
师:回答得太好了,可见你的知识掌握不仅有广度而且有深度。律诗的韵脚一般是平声字,即一、二声的字,所以应该读“kān”,这和我们现在的读音有所不同。我们掌声鼓励,感谢他为我们作了如此精彩的回答!
(师生鼓掌)
师:谁来试着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诗)
师:同桌或前后桌之间互相再读几遍,注意体会每一句表达的感情。
生:(读诗,互相矫正,教师巡视指导)
师:诗大家读过了,肯定也有了自己的感受,那么,你觉得诗句都应以怎样的感情来读呢?
生10:我觉得第一联应重读“又”字,读出诗人的遗憾与怨恨。
生11:第二联应重读“谁”字,读出作者深沉的怨愤之情。
生12:我认为第三联应读出作者对生之留恋,对故乡之不舍,作者并非特殊材料制成的,作者也是人,是有感情的,他更珍惜生命!
生13:最后两句应读出他对抗清事业成功的坚定信念。
生:……
师:说得很好,听了一遍,读了几遍,就把朗读的要点抓住了,很好!现在就按大家说的,我们听着音乐(配以古筝曲或琴曲)一起来诵读,看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感觉。
师、生:(一齐诵读)
师:看来大家已经入境了,这一遍比刚才试读时进了一大步。现在,我们来个小小的比赛,男生读前四句,女生读后四句,我呢,和女生一组,壮大她们的实力,好不好?
生:好!
师:《别云间》一、二!
生:(齐读)
师:不错,同学们读得有声有色有味,听着你们读,我仿佛置身于悲壮的气氛之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浩然正气。课后再读再品,力争达到更高的水平。现在我们应该具体了解一下诗的内容了。
师:课前,我们已经按“四字经”(指四字预习法)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参照注解、字典,还有你的“秘密武器”(参考资料),互相研究一下,弄清全诗的大意。
(学生讨论、研究,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讨论)
师:谁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4:我用诗的形式来译这首诗——
为抗清奔走在外已三年,
叹如今身陷牢狱成囚犯。
山河破碎怎不叫人落泪,
天地虽大我无力挽狂澜。
早知死期将近来日无多,
想要告别故乡实在很难。
待到魂魄归来再看故乡,
抗清的战旗啊迎风招展。
师:一首古诗,经过他用诗的形式一译,内容一目了然,作者的意图也显现于字里行间,大家应该向他学习。谁愿意再试试?
生15:十四岁随父亲、老师一起抗清,如今已过去了三年,父亲已经为国捐躯,刚回到故乡,却又成了阶下之囚,看着这破碎的山河,怎不伤心?怎不落泪?天地如此之广大,竟无我夏完淳容身之地!就要走到生命的终点,虽然死并不可怕,可谁又能无情?谁能不念故土?这里有儿时的记忆,有慈母的身影,有曾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如今就要永远离开,怎不叫人难分难舍呢?取义成仁已是今日之事,有朝一日,等我的魂魄再回到故乡,我相信,征伐清兵战旗一定会高高地飘扬!
师:(鼓掌)多优美的一篇小文章!大家觉得怎样?
生16:他把诗的大意用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而且还化用了《梅岭三章》中“取义成仁今日事”一句,很有创意!
生17:他没有局限于诗的本身,而是加入了适当的联想,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生:……
师:他说得很好,大家评得也不错。译诗不一定要拘泥于形式,这和我们平时的作文一样,应该有创新意识。
师:年仅十七岁,才华横溢的诗人不肯苟且偷生,就这样慷慨赴死,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成仁取义的志愿!让我们再次朗诵这首诗——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我们说了、读了,也译了,大家表现得非常好。想想看,夏完淳决别故乡时有此绝唱,我们所知道的古代诗人中还有谁在生死关头以诗明志的?
生18:(迫不及待地)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生19:夏明翰不是古代诗人。
生20: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对。那么,大家体会、比较一下,看看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样?
生21: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为了理想和信念而视死如归的精神。
生22:文天祥只想到要名留史册,而夏完淳坚信抗清斗争必将胜利,他死后的灵魂也会看到河山收复,我觉得这种精神更值得敬佩!
生23:我同意他们的看法,但我还是认为陈毅元帅最值得我们敬重,因为在生死关头他所想的不是自己如何留名“汗青”,而是要以个人的牺牲,让人间处处开遍自由之花!
(学生鼓掌)
师:以前我们觉得文天祥的诗就够好了,现在一比才发现还有更好的,真是不比不知道——(学生抢接:一比吓一跳)。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中的思想感情,认识到作者的人格与精神。所以,我们的四步学习法可以再加上一个——
生:(齐)比!
(教师板书:比)
师:类似的诗作还有很多,课后大家可以收集一下,既可作一番比较,又可以积累写作材料,一举两得。
师:夏完淳用自己年青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战斗的诗篇,这样一首气壮山河的诗篇,不背下来就是我们的损失!用两分钟时间,我们比赛,看谁最先背下来,而且音准、停顿准、感情浓。
生:(背诵)
师:谁主动来背诵一下?
生:(背诵,可采用齐背、男女生分组背、组内个别背等形式)
师:这首诗我们已经学得差不多了——
生:老师,我们还没“写”呢!
生:(焦急地)我们写什么呢?
师:对,是应该写一写。对我们来说,学了这一课,应该写的很多,例如:假若夏完淳决别故乡时还给家人写了一封信,那么,这封的内容能是什么呢?请大家联系诗作及有关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替我们的诗人写一封家书。大家可以几个人一组,选一名同学执笔,然后边讨论边写。
生:(分组讨论、写作,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并适当点拨)
师:同学们表现得很好,各抒已见,取长补短,所写的文章中佳句层出不穷,我都不知该欣赏谁的了。你们想欣赏谁的?
生:某某。
生24:(到前面读作文)
母亲大人膝下:
……
儿完淳此次被捕,料想生日无多了,未能尽孝于母亲膝下,儿有愧于养育之恩。……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儿矢志抗清,既是不负母亲平日之教导,亦是完成父亲遗愿,母亲定能原谅儿之不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儿愿以一死明志,不苟活于清贼脚下。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古人尚能如此,何况后人呢?只可惜大业未成,父亲的遗愿未能实现,实在憾甚!恨甚!
……
家中诸事只能偏劳母亲了,儿媳秦篆(钱秦篆)年轻,可使择人而嫁,莫为我孤独一生;遗腹之子,望母亲抚之成人,待其成年,可告之曰:汝父为抗清而死,无愧于天地……
……
师:谁来品评一下他的作文?
生25:他写得很好,例如开头的称呼,符合古人书信用法。
生26:我认为他在文中引用了文天祥的诗和孟子的话,更有助于表达夏完淳舍生取义的精神。
生27:他写作时大量采用半文半白的词句,使文章有古色古香的味道。
……
生28:我有一个问题,夏完淳才十七岁,文中却提到他的妻子和孩子,这可不大对劲儿。
(学生大笑)
师:是啊,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请作者自己来为大家解释一下。
生24:我以前看过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里面提到他有妻有子。
师:(插话)就这些吗?
生24:不,还有。古人结婚的年龄都比较早,老师您在讲《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曾说过王弗十六岁就嫁给了苏轼,所以夏完淳有妻子和孩子也不奇怪。
师:好哇,你用老师的矛攻老师的盾(学生笑)。他刚才解释得基本正确,这是古今风俗的差异,我们不要强迫古人也来遵守我们现代的婚姻法(学生又笑)。
(继续请学生读作文、评作文,教师点拨、总结)
师:我们通过说一说、读一读、译一译、比一比、写一写,充分了解了夏完淳《别云间》的思想内容,深深体会了他那种成仁取义的精神,那么,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29:我想起了孟子另外一句话“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觉得夏完淳年纪虽小,但却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生30:夏完淳在生死关头经受住了考验,坚守自己的信仰,成就了千载美名。我们与他当时的年纪相仿,作为跨世纪的少年,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更应该经得住考验,做一个学习和生活中的强者!
生:……
生31:老师,对这首诗我有个问题,可不可以提出来“议一议”?
师:你还发现了问题!太好了!快说说看——
生31:中国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夏完淳尽忠的是没落的南明王朝,这是不是有点不识时务?
师:大家都同意他的观点吗?
(学生互相讨论)
生32:是呀,我们历史书上说过,清朝取代明朝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进步,从这一点上看,夏完淳确实看不清历史发展的方向。
生33: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也一样,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我们要从当时的实际出发,要看他身上积极的一面。
生34:我补充几句。夏完淳的言行虽然有局限性,但他不苟且偷生,能够舍生取义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不能因为太阳有黑子就否定太阳的光辉,我认为夏完淳是“不识时务”的“俊杰”!
……
师:大家说得实在太好了!夏完淳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还有责任将之发扬光大,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朗诵一遍全诗,再次感受诗中的浩然正气!
生:(随音乐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师:这节课我们说了、读了、译了、比了、写了,同学们又加上了一个议,今后学习类似文章时,别忘了试试这种“六步学习法”(板书)。
大家的表现我十分满意,大家对自己满意吗?
生:满意(一部分说不满意)。
师:有的同学说满意,也有的同学说不满意,那肯定是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没机会发表,没关系,课后,大家以《别云间》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写你所想写的,文体不限,字数不限,我期待着欣赏你们的大作。
下课!
夏完淳 别云间原文欣赏 篇六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别云间教案 篇七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2、 过程与方法:
能够正确赏析古诗,领会文中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 学情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理解诗歌的大意。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能够赏析这两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启发引导点拨来突破这一难点。
四、教学方法:
教法:情感体验法、学生自读法,点拨法
学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查阅资料法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能够正确朗读这两首古诗,了解作者,并且写出自己的疑问以便课上共同讨论解决。
教师准备:准备好课文朗读的录音,准备好相关习题并制作成幻灯片,留待课上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雁门太守行》的朗读录音,让大家在欣赏录音中感情朗读的同时体会诗歌中的意境。
〈二〉、作者简介
由学生给大家介绍,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少有诗名,曾受到韩愈的赏识。27岁病逝。今存诗240余首,艺术上,他熔铸了前代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李长吉歌诗》传世。《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夏完淳,抗清英雄,这首诗是他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云间,松江的古称。
〈三〉、检查预习工作
1、 请学生齐读课文
2、 请一个同学再范读一遍,注意指点他的句读,情感。
〈四〉、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弄请文章的大体含义,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等会共同商榷。
〈五〉、诗歌赏析: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能够回答的放手给学生解答,不能解答的教师引导点拨:
问题
1、 诗歌的中心主题是什么:
明确:《雁门太守行》描写了边城危急的战斗形势,歌颂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悲壮!
2、首联颔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学生学会从赏析的角度回答。
明确: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黑云压城,暴雨欲来,坚固的城墙似乎要被摧垮。“黑云”,象征敌情,“甲光”,写我方军情。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夸张的手段,描绘了平藩将士们出征的景象,渲染了一幅悲壮雄浑的背景场面。
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写的是平藩队伍进军途中的景象。这两句的意思是一派肃杀的秋色,悲壮的军号响彻原野,边塞上胭脂般的晚霞,逐渐凝成了紫色。夜色降临,将士们还在角声中奋勇前进,表现了出征将士们的同仇敌忾和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
3、颈联写出了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明确: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诗人抓住“红旗”“半卷”这一军中特有的标志描写进军的速度——快。抓住战鼓“声不起”写寒冷至极,进而写出了将士们不畏寒冷,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再现了作战的地点和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情景。
4、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是平藩将士们爱国情怀的正面直接抒发。这两句诗运用典故,意思是说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德,将士们愿意手提宝剑效死疆场。在这里,诗人交代了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原因。正所谓“身首离兮心不惩”,“鬼魂魄兮为鬼雄”,为全篇做了一个有力的收束,同时升华了主题。
5、请以个同学尝试着总结一下这首诗的写作特点:
诗人运用了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独特的艺术想象,运用了象征、夸张、暗示、烘托、以部分代全体等方法,抓住特征描写事物,使战斗场面有声有色,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6、让学生模仿这一课,自己品味赏析第二首诗歌《别云间》:
本诗通过被捕离乡时情怀的抒发,表现了作者对即将永别的'故乡的依恋和自己誓死不屈的决心。文章始终围绕“别”字抒情述怀,是本诗的主要艺术特点。一、二句写再别。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作“羁旅客”而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捕囚犯而别的。三、四句写别情。因前后“别”时的处境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同。前时之别尚冀抗清有望,河山可复。而这次别后则自己不能再起抗清了,因而对破碎河山流不尽自己伤心之泪。五、六句写死别。作者已知此次是死别,和前次别不同。前次离别故乡,是怀着慷慨的心情参加抗清,别还容易,而此次却难了,此去必当一死,死后家乡如何,父老如何,慈母、妻子如何,都令人依恋忧虑。七、八句写别后。作者别后成了鬼魂,也还关心着故乡,与还要归来在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来抗清。作者将别时的感受层层写来,丝丝入扣,真挚地表现了自己的感情。
注意“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这一结尾,它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亢,显示了诗人的冲天豪气。“又”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
〈六〉、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能些大义凛然的正气之诗?自己也试着写一首看看能写出什么韵味来。
例:
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总理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七、板书展示: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
别 云 间
夏完淳
感情:悲——壮
格调:低沉——高亢
八、作业布置: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燕脂( ) 羁旅( ) 提携( )
2、解释词语:
1、《雁门太守行》借用乐府问题,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2、《别云间》中哪两句用奇特的想象抒发了革命到底的豪情。
3、《别云间》一诗的题目有何深刻含义?
[答案]:
1、 借用乐府问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备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3、 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九、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是一个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教师多用“细雨”“微风”去熏陶学生,也许比那种灌输式的分解要有用得多。我的诗歌教学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通过读对诗歌进行总体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整体观。我注重在诗歌教学中再贯穿一些仿写诗句之类的练习,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勇气,进而增强他们文学的整体鉴赏能力。
李贺 雁门太守行原文欣赏 篇八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8篇《别云间》教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别云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