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 枫叶如丹》教学设计优秀13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快回答整理了13篇《 枫叶如丹》教学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枫叶如丹。

枫叶如丹 篇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并能实际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熟读课文,了解作者拍照经过,及作者由此带来的感悟,体会天地与人世相通之处。

3.培养学生积累佳句、片段、体会语言的韵味。鼓励背诵优美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的内涵。

2.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作家袁鹰对红枫秋景也有自己的理解。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学习《枫叶如丹》,看看作者眼中的枫叶又是因为什么而绚丽多姿呢?(板书课题)

二、精读解疑,品读感悟

(一)品读故事,感悟成长

师:作者对自然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感悟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读课文的第二段,从中寻找答案。古人说:“学贵有疑,有疑者方可长进。”请同学们默读这一部分,拿起笔把不明白的问题批注出来。(学生边读书边思考。)

(1)提出疑问

师:谁有不明白的问题?

生:我回屋取了相机,把镜头试了又试,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到底缺少些什么呢?

师:你提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把它写到这儿。(板书:缺少?)

生:为什么给照片起“秋之生命”这个题目呢?

师:为什么呢?(板书:秋之生命?)

生:也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恍然明白。我明白了什么?

师:(板书:明白?)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你提出的问题恰好是课后的问题,那每篇课文后边的问题往往是关系到全文的主线问题,相信你们明白了这个问题,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品读解惑

⑴师:看到什么景物,作者回屋去取相机?

生:走到院里,迎面是株枫树,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课件1:次日清晨起床,整个青山全在静憩中。走到院里,迎面是株枫树,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师:谁来读?(一生读)

师:整个青山全在静憩中。“静憩”什么意思?

生:静表示安静,憩表示休息。合在一起表示……

师:来,读出静憩的感觉。(一生读出了安静。)

师:多么安静的环境,看到这株枫树,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心旷神怡。

师:了不起,刚学了这个词,就用上了。

生:我觉得太美了。

师:是啊,正是看到了这满树满地红艳艳的枫叶,作者感受到了前所未见的美,前所未见的震撼,于是返回取来了相机,而再看到这株枫树,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生: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师:还有呢?

生:若是画家,会描出一幅绚烂的油画。

师:可我又不是。

生:总觉得缺少些什么。

(课件2:若是画家,会描出一幅绚烂的油画。可我又不是。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学生自由读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作者是位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作家,透过这满树的红叶,他看到了这红的背后是什么呢?

生:也许他想到了枫叶红过之后就衰落衰败了

师:是啊,一种衰落,美过之后的衰落,多让人辛酸啊。(课件3:出示袁鹰照片。)这就是当时的作者袁鹰。你看,他头发白了,满脸的皱纹。看到这深秋落叶的枫树,不由地想到自己已是人至暮年。谁能读出作者的感受?(一生读)

师:一片落叶一深秋!此刻,在老人的眼里,一片枫叶一片愁啊!谁再来读?(生读。)

师:谁还想读?(又一生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到了也看到了那位凄苦的老人。

师:画面里到底缺少些什么呢?(生说)

看来,你理解了,你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吗?

②师:(语调欢快的)这时,木屋门开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蹦了出来。你眼前的小女孩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出来的?(课件4:这时,木屋门开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蹦了出来,她是r先生的外孙女莉贝卡,他们全家的宝贝。小莉贝卡见我凝视着枫树,就跑到树下,捡起两片红叶,来回地跳跃,哼着只有她自己懂的曲调。)自己放声读读这段话。

生:我感受到了小女孩的活泼。我从 “蹦”字体会出来的。

师:一个“蹦”字就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你可真会读书。

师:(面向另一名同学)你眼前的小女孩呢?

生:我觉得这个小女孩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我从 “哼、曲调”感受出来的。

生:我觉得小女孩是富有生命力的,是朝气蓬勃的。我从“跑、捡、跳跃”这些词中体会出来的。

师:孩子们,你们的感悟能力真强,老师为你们高兴。谁能读出小女孩的活泼、快乐、富有生命力?(课件5:大屏幕中的“蹦、跑、捡、跳跃、哼”字变色。分别指两名学生读)

师:于是我按下了快门拍下了一张照片,看,就是这张照片(课件6:出示照片课件),美吗?它美在哪里?

师:最初的一缕朝阳投进山谷,照到红艳艳的枫叶上,照到莉贝卡金色的头发上,多美啊!同学们请注意,小莉贝卡蹦跳着跑走了。此时老人袁鹰看到眼前的枫树又有什么感受呢?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一段,一起感悟枫树的生命历程。

(二)感悟枫树的生命历程

(课件7:播放动画,展示枫树由绿到红的过程,师配乐朗读。)

师:想读了吗?自己试一试吧。(学生投入地读着)

师:谁想读给大家听?(一女生配乐读)

这么多想读的,那就推荐一名吧。(一男生再次配乐读)

师:孩子们,你们读出了枫树生命的韵味。刚才我们一起感悟了枫树的生命历程。再来看看这株枫树,想想老人袁鹰此时又会有什么感受呢?(课件8:再次出示枫树图)

生:枫树缺少生命力。

生:枫树很单调。

师:孩子们,先别着急说。想想枫树的成长过程,再发表看法好吗?

生:不再是凄苦的老人了,而是有了顽强的生命力。

生:秋天的枫树,它的生命历程是丰富多彩的。

生:它不再是单调的。它春夏季节是绿色的,经历风霜以后变红了,变得更美了。它的生命是有丰富内涵的。

师:那红色的背后又将是什么呢?还仅仅是衰落衰败吗?

生:是新一次的成熟。

师:是呀,就在这一刹那间,作者恍然明白——(课件9:大屏幕出示:枫叶如丹,也许由于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得那么真切。)自己读读这段话。

师:(音乐起)是呀,也就在这一刹那间,作者眼前的枫树不再是挂满一树、铺满一地的景色,而是——你来读。(指一生读)

师:是呀,也就在这一刹那间,作者眼前的枫树不再是一位凄苦的老人,而是——你来读。(指另一生读)

师:是呀,也就在这一刹那间,作者由眼前充满生命活力的莉贝卡,感受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大家一起读。(全班同学读)

师:读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取名为“秋之生命”了吗?

生:是莉贝卡的出现触动了作者,让作者想到了枫树的生命过程,感受到了它顽强而又长久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才是最丰富的、最有韵味的,所以取名为 “秋之生命”。(板书:丰富)

师:正如我们去香山旅行,满山的枫叶,自然让我们心旷神怡,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流水般的游人,这鸣声上下的小鸟,才让人们感到不再寂寞了。最后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三、回扣课题,升华情感。

师:正是老人袁鹰看到了金色阳光下,火红枫树前快乐并富有生命活力的莉贝卡,想到枫树经历了春的萌动,夏的成长,风霜的洗礼,有了深秋的美景。枫树如此,大自然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呢?(课件11:大屏幕出示以下两段话:天地万物,人间万事,无一不贯穿这个共同的过程。而且,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自己读读这两段话。(生读)

师:(“丹”字变红)你对丹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生:“丹”代表了成熟。(板书:成熟)

生:“丹”代表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生:“丹”是真正的美。

生:“丹”字使我感到了自信。

师:(握着学生的手)了不起,孩子!老师希望自信伴随你一生!

生:“丹”字让我感受到了枫树经历了风霜的考验变得更美了;而人经历了挫折以后变得更成熟,更美。这时的美,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师:带着你们的认识再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枫叶如丹,生命如丹。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课件12:《真心英雄》音乐起)(生再读课题)

师:不经历挫折,怎能变成熟!(生第三次读课题,感情到达高潮。)

师:孩子们,这节课上到这里,对于你们的精彩表现,对于你们给老师带来的感动,我会永远铭记在心。人生是需要过程的,只要你经受过了挫折的考验,和岁月的洗礼,你的生命中必然会有丹的出现!

四、课堂练习: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摘抄积累。

板书设计:

枫叶如丹 成熟

缺少?

秋之生命? 丰富

明白?

枫叶如丹 篇二

《枫叶如丹》一课的教学反思

《枫叶如丹》 是一篇抒情散文,本文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学生由于年龄及人生阅历所限不易理解。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尽量给学生们创造读的机会,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去感悟、去发现疑难。尔后,我再根据疑难有地放矢的展开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我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效解决一些教学中的疑点问题,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对文章有所感悟,如:作者在清晨来到院中看到这红艳艳的枫叶竟忍不住回到屋中取出相机想把这美丽的画面永远留下来,谁知返身回来后,细细端详时,却感觉到缺少了些什么。“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这是为什么?通过小组探究,学生联系后文弄清了作者是在这里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并加深了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深意的理解。

在感悟过程中,我还注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文章的感悟,从而积累了语言,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本课教学中,我对于学生放手程度还不够,“扶”得还是多了些,归根结底,只有学生们自己感悟的东西才对他们最有用、印象最深刻。

《枫叶如丹》教学反思

《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记叙访问澳大利亚时照一张照片的经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自然界及人世的态度和看法。理解这篇课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一、激趣导入。让学生说说有哪些描写秋天美景的古诗,然后让生齐背《山行》这首诗,解读“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思,自然导入《枫叶如丹》的教学。这样做为的是,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

二、自读课文、初步体会。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丹”的本意是什么?(红色)课题又是什么意思?(秋天的枫叶像红色)

师:作家袁鹰没有把课题写成枫叶是丹,而写《枫叶如丹》一定另有一番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各自读书,读书时顺手把文中优美的句子或者有你认为富有哲理的句子画下来,你也可以在书上做批注,把你的读书感受,读书疑惑简单地在书边写下来。相信用心读书,你会有新的收获。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都在书上画出了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的感受肯定是多样的,一些学生喜欢第一部分,因为语言优美,有的学生喜欢文中的人物莉贝卡,有的喜欢文中的好词佳句,有的喜欢美丽的枫叶……这时我选择了“语言美”和“莉贝卡”切入到课堂教学。前者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来让学生领悟其语言的韵味,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后者在文中是一个鲜活的、跳跃的、快乐的生命,蕴含着“秋之生命”这个主题思想,是教学的重点。于是,我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去读、去悟、去议、去品,让学生确实有所感悟。

三、交流体会、品读感悟。

师:同学们读的真美,散文就应该读出美味。那同学们在读书中有什么体会或收获吗?交流一下。

交流并引导学生美美地读。师引,书读得这么美,在读书中有自己的体会吗?或有疑惑吗?

交流。

师:通过读书我们知道这是篇什么体裁的课文吗?(散文)知道什么叫散文吗?散文它不讲故事,或者不以讲故事为主。主要在抒情,有写景,借景抒情,有的写事,借事抒情,写物借物抒情。也有写人,借这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你们对散文有了很好的了解。其实,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这里有他对如烟往事的回忆,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也有对灿烂未来的向往,读起来很美,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用心去倾听作家袁鹰的心声。

学生读书

师:看着大家读书我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似乎感觉到,触摸到作者的心灵。选择你感触最深的部分和大家一起去倾听。

交流1——7自然段,通过个别朗读,教师范读,学生品读,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希望,秋天的成熟。夏天的躁动与郁闷,从而理解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让学生感悟,理解这一部分,背诵积累。

交流8——13自然段,作者叙述今年五月访问澳大利亚,看到株枫树如凄苦的老人,想到自己,可是当莉贝卡走到树下,有了活力那株枫书才展示它真正的美。

……

品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大家很会听作者对你低低的诉说,这其实是在和作者做心灵的交流。的情感的交流。要交流就要有来有去。你们刚才只是向作者索取了,只是在听作者对你讲什么了,你们还没有对作者说点什么。所以下面还要用心灵去倾诉。把你最想说的好一句话,写在书的空白处。

学生交流:我要珍惜我生命的每一天,这样我到了老年我才能领略枫叶如丹的韵味。

……

课后反思:

本文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篇难度较大的文章。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想以读促学,以读促教。

一、通过三个大环节和学生一起读书。一是初读,用心读文,读通、读美;二是和学生一起到文中倾听作者的心声;三是让学生去倾诉,倾诉自己在读完课文之后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初步的人生观。

二、本课的题目《枫叶如丹》含义不易理解,我在上课之初给学生置疑惑,然后在引导学生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再来体会课文题目的含义——红红的枫叶就像红红的颜色一样,在众多颜色中显示着成熟的美。从课上情况来看,效果不错。

三、教师不能灵活驾驭课堂,没有做到以学定教。

文章语句富有哲理,字字珠玑。但在这节课上,没有能充分尊重学生,不能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并就学生的发言适时、适度评价。尤其在处理初读课文,找出美句的部分时,有的同学此时就开始谈感受,而我却被教案束缚,如果能就学生的发言即时评价,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通过读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可能教学效果更好。

四、一味重读,却没有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

在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倾听、倾诉,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提高,但是我在处理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内涵却不到位。如果能通过读课文,让学生读出“枫叶如丹”的滋味,本课才会真正让学生受益。今后在我自己备课时要锻炼自己深入浅出的本领。

五、学生缺少自我探究的机会,不能落实“三维”

在后半节课我感觉自己的激qing有些过度,讲解得过多,学生的自读、自悟少了,使学生的感悟不能更加深入。如果多一点时让学生再读、再悟,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体现得不够明显,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教学设计中缺少学生自我探究的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磨练自己,深入备课,讲课时灵活处理教案,以学定教,心中有数,使得自己尽快达到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枫叶如丹 篇三

教学目标设计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关键语句的意思以及作者的感情。

3,理解文章所包含的哲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本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通过记叙访问澳大利亚时,照一张照片的经过这样一个故事,表达了对自然界及人世的态度和看法。

2,本文的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充分朗读,体会作者的感受以及文中所蕴涵的道理。难点在于怎样启发,才能让学生对文中所叙的道理有所感悟。

教学对象分析

学习本文的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受阅历所限,对散文所蕴涵的深刻哲理,理解起来还是有较大的难度。

四,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学习本文主要运用讲解法和启发法为主,对于一些抽象的东西。通过感性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有所体验,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媒体设计

利用多媒体教室(有音频,视频设备,投影器。)单机状态下可顺利进行。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分析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枫叶如丹》一文的生字词以及第一部分的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部分,为了更好的理解枫叶成熟的美,老师准备了许多绚丽的图片,在上课的过程中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下面请翻开课文《枫叶如丹》.(板书:枫叶如丹)

二, 初读课文,自学质疑。

1,初读第8—14自然段。

2,学生质疑,交流,提出问题。

3,归纳提出的问题:

(1)朋友为照片取了名字后,"我恍然明白"了什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枫树的

(3)莉贝卡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问题教学。

读第8—12自然段,你觉得文中有哪些句子写得非常优美,并说说你觉得优美的理由

(1)学生可能会觉得以下句子非常优美:

a,走到院里,迎面是株枫树,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b,再看看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c,最初的一缕朝阳投进山谷,照到红艳艳的枫叶上……

(2)老师相机引导学生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放

映有关图片以及思考题目。

思考:为什么用一位凄苦的老人来比喻枫树 用少女可以吗

课堂练习:仿照文中的例句,造一个比喻句。

a,文中还有几处是描写枫树的,请划出来。

b,作者在拍照时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 小女孩的出现又为画面增添了些什么

c,.理解"秋之生命"的含义。

精读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

(1)师作范读(配音乐背景《秋日私语》)要求学生划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2)思考问题:

a, 作者的朋友为照片取了名字后,恍然明白了什么

b,作者说北京香山的枫叶"使人心旷神怡",而少了游人,小鸟又"使人寂寞",为什么寂寞

读第14自然段,升华主题。

小组讨论:(用大屏幕显示)

(1)"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这个境界"你怎样理解 ( 展示有关的图片)

(2)一片小小的枫叶经过风霜雨雪的磨练才变的如此的绚丽,如此的成熟,我们在成长的路上该怎样去面对磨练与挫折呢

(展示图片--冰雪的历练)

四,总结全文:

为什么以"枫叶如丹"为题,题目有什么含义 (学生议论,老师总结)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学完本文你有怎样的收获 写一篇读后感。

画一幅"秋之生命"图。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老师告诉学生有绚丽的枫叶图片欣赏,这样的导入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自学质疑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探究性地进行学习,学会自己品读,自己质疑并提出问题,老师扮演积极的引导者。

引导学生朗读,积累关于描写景物的好词佳句。在引导学生品读关键性语句的同时展示与内容相关的枫树图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感情,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面对感性的图片,有同学惊叹枫树成熟的美,有同学感叹到秋天悲凉。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使学生对枫树(叶)有感官的了解,这对重,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帮助。

语文学习既要理解课文,更要学会灵活运用。"课堂练习" 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即兴创作,让学生体会当小作家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资源,使学生享受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便利。"这一环节,老师在轻柔的音乐背景中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散文意境的优美,学生明显陶醉在优美的意境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迅速进入音乐所渲染的氛围中。加强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个境界,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南方的人很少见过秋天的枫叶是怎样的绚丽。要深刻理解最好能看看枫叶从夏季到秋季变化的过程。因此,用大屏幕展示不同时期的枫叶,能很好地让学生了解其变化的过程,让学生有所感悟。在小组讨论这两个问题时,我相机向学生展示"红红火火"和"冰雪的历练"等图片,学生看后都能有所感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环节设计体现了知识的拓展延伸,学以致用,例如画一幅"秋之生命"图,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领悟,通过图画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七,板书设计

枫叶 红艳艳

秋之生命 老人 凄苦 垂头无语

女孩莉贝卡 跳跃的,欢乐的生命

霜叶红于二月花——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枫叶如丹——长久的生命力

练习设计

1,学完本文你有怎样的收获 写一篇读后感。

2,画一幅"秋之生命" 图。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流程图

激趣导入 初读课文,自学质疑 精读课文,问题教学 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读《枫叶如丹》有感 篇四

一、读拼音,写词语

chán míng cuò zhé jì mò qī kǔ dàn shēng

( ) ( ) ( ) ( ) ( )

nèi hán xīn kuàng shén yí xuàn làn kāi tuò

( ) ( ) ( 绚 烂 ) (开拓 )

二、辨一辨,组词写好后给同桌听。

蝉( ) 噪( ) 诞( ) 凄( )

惮( ) 躁( ) 延( ) 萋( )

莉( ) 旷( ) 寞( ) 怡( )

俐( ) 矿( ) 漠( ) 冶( )

三、查字典

汉字 音序 音节 部首 再查几画 字典的解释 应取解释

内涵 ①包容,包含②指涵洞

挫折 ①事情进行不顺利

②按下,使音调降低

四、想一想,填上合适的词语,相信你能行!

( )的树林 ( )的颜色 ( )的枫叶

( )的老人 ( )的内涵 ( )的油画

五、试着把句中的红色词换一个,你能完成吗?

1、到时天色已晚,看不清周遭景色,仿佛是一座林中木屋。

( 四周/周边) (似乎/就像 )

2、小贝卡见我凝视着枫树,就跑到树下去了。 ( 注视/凝望)

六、读读说说,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1、 "我回屋取了相机,把镜头试了又试,总觉得缺少些什么。"作者"缺少什么呢?

(缺少了跳跃的、欢乐的和有着丰富内涵的生命)

2、"'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说说自己的看法。(枫叶和人生一样,只有经历了一系列的成长过程才能成熟,只有成熟了才是最美的。)

七、照样子,写句子。

1、若是没有那满山流水般的游人,没有树林中鸣声上下的小鸟,也许又会使人感到寂寞了。用上“没有……没有……”

(例:若是没有洁净的水,没有清新的空气,也许人类就不能这么舒适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2、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 用上“是……是……是……又是……”

(例:绿,是希望的颜色,是青春的颜色,是开拓者的颜色,又是布满着强盛生命力的颜色。)

八、课文回放。

把下面的词语原文进行准确的排列,然后回答问题。

天地万物 孕育 吐叶 开花 发芽 坚固 撒种 成熟

挫折 长大 人间万事 这个共同的过程 无一不贯穿 诞生

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

(人生只有经历了一系列的成长过程才能成熟,只有成熟了才是最美的。)

九、寻找秋天

作者的笔下描写了一个枫叶如丹的秋世界。你还知道其他描写秋天的词语或者句子、诗句吗?找一找,抄写在下面,比一比谁收集得多。

词语:

句子:

古诗:

《 枫叶如丹》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并能实际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熟读课文,了解作者拍照经过,及作者由此带来的感悟,体会天地与人世相通之处。

3.培养学生积累佳句,片段,体会语言的韵味。鼓励背诵优美段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过了《枫叶如丹》这篇课文,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美)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随袁鹰先生一起去品味《枫叶如丹》,与作者来一次心灵上的沟通。(板书:枫叶如丹)写到这我突然觉得这个丹字我应该用红色的粉笔书写, 你觉得呢 (解题,丹是红色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一把有疑问的地方划下来。

(二) 学生读课文后交流:

1.有疑问吗,说说看 (预设出现的问题:为什么照片起名"秋之生命",作者恍然明白了什么,什么是蝉鸣蛙噪,为什么自然和人世处处相通……)

(老师相机板书,并调查同一问题还有哪些同学不明白)

(三)小结:有这么多疑问啊,老师发现,同学们大多不了解作者恍然明白了什么,这也是我们课后的思考题,我们就先从这个问题开始怎么样 (课件出示13自然段,生齐读)

对啊,作者写的是枫叶,为什么和生命有密切联系呢 这生命,又是怎样的呢 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进入文中寻找答案。请默读课文,在关键的地方做批注。

三,细读解疑,理解品悟

1.枫叶与生命有怎样的联系 如丹的枫叶也有自己的生命,它的生命过程是怎样的

(生: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

2.你真会读书,找到了概括枫叶生命的一句话,到了秋季,枫叶呈现了红红的颜色,一片丹的天地,多美啊!大自然要迎来丹的天地,必然要经过绿的世界,对吗 (板书绿,点击第一句)读第一句,喜欢吗 谁能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生活详细说说

(引导学生读读——尽情谈自己的理解——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蝉鸣蛙噪","至理名言","郁闷","暴风骤雨","孕育","挫折".——理解之后再读)(教师相机鼓励:说的真好,理解得深刻,老师也有同感……)

3.(点总起句——第一句)

想不想走入绿的世界,丹的天地中看看 (点击课件,老师配乐范读)

4.同学们都忍不住和老师一起来读了,谁来读 让我们感受这震撼人心的生命力 (指名)

5.你想用什么词语夸夸枫叶的生命力 我们的大自然的生命力呢 (随学生发言板书:顽强,长久……)

6.大自然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和长久,我们人类呢 (相通的)

哪里看出自然与人生处处相通 谁来谈谈你的体会

小结:你们体会得很好,作者体会得更深刻,天地万物……,让我们把这至理名言永远留在记忆中吧(齐读)

7.是一件什么事情让作者对自然和人世有如此深刻的感悟

(引导学生概括段意:在澳大利亚作者拍了一张照片——秋之生命)相机板书

8.就是这张照片,(出示照片)照片中的小女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活泼,可爱)

9.为什么 她是怎样进入镜头中的呢 ("跳进来的"指名读文)

10.在写小莉贝卡时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还有哪些(引导学生抓住动词:蹦,跑到,捡起,跳跃,哼着)谁来试试,注意要读出小莉贝卡的活泼与可爱。

评价:画面立刻活起来了,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小女孩,多可爱啊,谁再来读读

11. 就在这一刹那间,作者按动了快门,拍下了照片。"一刹那",你体会到什么 (时间短,作者毫不犹豫的拍照)我在开始拍照时,是犹豫的,从哪里看出我犹豫着 (我把镜头试了又试,总觉得缺少些什么。)犹豫什么 最初他看到这株枫树的时候,不是觉得它"红艳艳的挂满一树扑满一地"漂亮极了吗 这株枫树之所以会如此红艳艳的,不是已经经历了重重考验了吗 这会儿怎么又仿佛"一位凄苦的老人垂头无语"了呢

12.课前老师查阅资料发现,作者当时六十岁了。他的头发也许白了,眼睛也许花了,脊背也不再挺直了,这株枫树就像是作者自己他觉得自己已经进入了生命之秋(板书:生命之秋)此刻,你理解了吗

13.带着你对作者的理解,读一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你们真是善良的孩子,你们用语言安慰了老人,而可爱的莉贝卡用她的举动安慰了老人,她就像一片新生的绿叶,让老人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力,仿佛生命得到了延续。(指题)秋天新的生命诞生了(板书:秋之生命)

小结:所以这枫树也有了生命的力量,这秋之生命是怎样的 (继续随学生回答板书:跳跃,欢乐,丰富的……)

14.回到13段,现在再来读读,现在你理解了吗 哪些句子让你回味无穷 (学生谈人与自然和谐的感受)

15.配乐朗读13段

四,总结

课题中的"丹"还仅仅指得火红的颜色吗

体会得真好,丹,是成熟的颜色,是长久的生命力。枫叶经历挫折,成熟了,才终于呈现美丽的丹色。自然界如此,人生也是如此,都有这个经过,你的成长是不是也要经历这个过程 (学生谈自己)

是的,只有经历长大,经受挫折,接受考验,人才会成熟,在成熟中才会创造新的奇迹。希望每一个同学在成长的道路上,勇于面对一切,让你的人生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就如同——(齐读课题)枫叶如丹。

读《枫叶如丹》有感 篇六

教材分析:

《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记叙访问澳大利亚时照一张照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自然界及人世的态度和看法。人的一生就像那红红的枫叶一样,在经历了磨练、经历了挫折、经历了失败后才能变得成熟。这时人生才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美。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摆正学生的人生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状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对文章的感受逐渐接近本身要传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的阅读,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形成共识。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去感悟。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照照片的经过,以及对自然界与人世的看法,体会作者的感悟。

2.熟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语言的“韵味”。重点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悟。

3.培养积累语言,体味语言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咱们先来做个猜谜游戏。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些词语,你能根据这些词语的提示,联想到一种自然界的事物吗?看谁最先猜到!(课件依次出示:秋天、红色、小手掌、北京香山)(板书:枫叶)

2.你们见过枫叶吗?有谁喜欢它?(学生交流)是啊,枫叶红,红在深秋!(课件出示火红枫叶图)还记得杜牧的那首《山行》吗?(师生齐背)我国著名现代作家袁鹰也非常喜爱枫叶。在一次远游中,枫叶又与他不期而遇,并让他对自然、对人世又有了新的发现与感悟。想和作者一起分享这些新收获吗?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枫叶如丹的秋天,一齐细细品味袁鹰的——《枫叶如丹》。(补充完整课题,齐读)

3.解题:如、丹

这样一个题目,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 初读课文,感悟美。

1.题目就如诗如画,文章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用心去读读课文。怎么读都可以。可以默读,可以朗读,可以同桌一块儿读,也可以小组读。但不管怎么读,读完以后,老师都希望分享到你独特的阅读收获,好吗?

2.读后学生交流读书收获。

相机读词:至理名言蝉鸣蛙噪 翕动 诞生 挫折 凄苦 心旷神怡 寂寞

3.古人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同学们读完课文,有什么疑问?

老师收集学生的收获、疑问,相机处理、解决。

4.小结:看来,初读这篇课文,同学们就深深喜欢上了它,是这样吗?可见这篇文章实在有它的独特魅力。那么,是什么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心,让我们尽情想象而美不胜收呢?一个词、几个词?一句话、几句话?还是文字背后的魅力图画?咱们再来细细品读!

三、 细读课文,体会美。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在课文的第一部分,这段文字中,作者既像画家,更像一个哲人,用眼睛、心灵做画笔,向我们描绘了一副又一副生动而优美的画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几个季节的色彩?(三个)这些色彩的主色系是什么?(绿、红)

2.一提到颜色,我是外行遇到内行了,因为在座的都是小画家啊!有个问题想请教请教大家:作者说,(课件出示)

“春天,绿的世界……

到夏季,绿得更浓、更深、更密。”

(1) 老师不明白,同样是“绿”色,春天的“绿”和夏天的“绿”还有不同吗?(学生以自己已有经验或从课本中找答案做答)

(2) 懂是懂了,但不直观,能帮老师画一画吗?(请两名学生分别用彩笔涂出春天的“绿”和夏天的“绿”,并板贴)

(3) 交流:你喜欢那个季节的绿?为什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4) 谢谢你们!你们的画,你们的朗读,不仅让我豁然开朗,还让我想起了茅盾先生曾经说过的“春是萌芽,夏是蓬勃”,可以这样理解吗?

3.春天、夏天的色彩是这样的,秋天的色彩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再将你理解的秋的色彩涂在老师提前送给你的那枚小枫叶上!(学生根据自己读到的相关语句,将自己感悟到的秋的色彩涂在枫叶上,并贴在春、夏两种绿色的后面)

4.师指板书:同学们,喜欢这样的颜色吗?欣赏这样的秋天吗?带着欣赏的语气,读读这段吧!(学生练读、指名读、配乐齐读)

5.我们认识了这么丰富的色彩,同学们想一下一个小小的稚嫩的绿叶变成一片成熟的如火般热烈的红叶,其间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学生练说)同学们所想的不正是作者所写的吗?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6.色彩的变化总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灵感。看着这季节的色谱,(课件展示四季涌动着生命音符的图画)作者在想——(播放课文录音:

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

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

天地万物,人间万事,无一不贯穿这个共同的过程。而且,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学生置疑:为什么作者说 “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二)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感受着丝丝凉风,望着那满山红叶,作者的思绪不禁飞回到遥远的澳洲,想起了那张名为“秋之生命”的照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边读边想:(课件出示)

(1) 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2) 用眼睛定格画面,用心记录感受。(读书时,你可以用眼睛做镜头,用手中的笔做快门,从你读到的文字中,定格下你喜欢的画面。将相关语句用“——”划下来,并简单记下自己的感受)

(3) 在读不懂的地方标上“?”

2.学生自读,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师点拨:

(1) 刚才读书,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和画笔,拍下了几幅清晰的画面?先拍下了哪一幅?

镜头一:

次日清晨起床,整个青山全在静憩中。走到院里,迎面是株枫树,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读中感悟:什么是“静憩”?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了这片清晨静静的山谷中?除了山谷,还有什么?谁能再给我们读出点什么?你们又 “看”到了什么?这是株怎样的枫树?谁愿意让我们感受这枫叶之美?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欣赏。

镜头二:

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可是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呢?(师介绍作者创作这篇文章时背景)(学生联系背景体会作者心情,组内讨论交流)

看来同学们的心与作者的心是相通的,作者此时将至暮年,联想到将失去生命的活力,生命变得如此脆弱和无奈。试读出无奈、惆怅的情绪来。

镜头三:

这时,木屋门开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蹦了出来,……小莉贝卡见我凝视着枫树,就跑到树下,捡起两片红叶,来回地跳跃,哼着只有她自己懂的曲调。

最初的一缕朝阳投进山谷,照到红艳艳的枫树上,照到莉贝卡金色的头发上。

点拨:(1)能谈谈你拍下这幅图画时的感受吗?(照出动词,体会生命的存在)读出你的感受来。

(2)老师也想读读这副画面可以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看看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画面。(师范读)刚才我特别注意xx同学的脸上出现了会意的微笑,你的脑海中是不是在放小电影?什么内容?能说一说吗?(生叙说)

是这副画美,还是你脑海中的画面美?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你们的想象才使课文更美,想不想再读读这句话。(生齐读)

(3)三幅图画相比,你更喜欢哪一幅?(进一步体会生命的美,生命的意义)

(4)指导朗读,同时让学生自行总结朗读的好方法。(如有感情的朗读,眼前浮现画面读,想象读,边体会边读,联系生活实际读等)

4.是啊,静憩中的枫树固然魅力,而被阳光、被快乐的孩子所装扮的枫树更呈现出它独特的生命之美。枫叶如丹、生命如丹!作者也被这幅画面吸引了,用相机拍下了这幅图画,友人给它取名——“秋之生命”。

5.“秋之生命”?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呢?(学生交流)

齐读倒数第二自然段。

作者明白了什么?(枫叶如丹,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跳跃的、欢乐的生命,在于它本身有丰富内涵的生命)

追究:如丹的枫叶有着怎样丰富的内涵呢?(经历了春的萌芽,夏的成长,经历了风霜的洗礼,才有了秋的丰实)

6.自然是这样,人世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想一想,你是如何长大的?(学生交流)

四、在这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李广田在《秋天》中的一段话——(课件出示)

希望每一个同学都拥有一个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实实在在的人生,就像这如丹的枫叶!

枫叶如丹 篇七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枫叶如丹》一文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作者通过记叙访问澳大利亚时,照一张照片的经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表达了对自然界及人世的态度和看法。

(二)教育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词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照照片的经过,以及对自然界与人世的看法,体会作者的感悟。

3、培养积累语言,体味语言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难点:

1.体会“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的内涵。

2.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二、说学情

(一)学生对优美的文章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

(二)学生已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缺乏文学中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解读文本,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①从兴趣入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②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课件,使学生进入情景,了解枫叶如丹的秋天的确很美,然而有了跳跃、欢乐的生命,有了真正丰富的内涵,才是更完美的。③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④训练以读为本,以学为主,精心选择运用与读书相关的演示,讲解、提问、议论等方法,使学生以读促写,以读学写。

四、说学法

1、充分运用读、思、议、练的方法学习课文,做到以读的为本,注重读的效果;

2、通过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了解“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等句子的含义。

3、注重课堂交流,做到师生间交流,学生间交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同学投入到交流中,共同体验成功的欢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qing谈话,导入新课。

1.你们见过枫叶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实物:枫叶。是啊,枫叶红,红在深秋!(课件出示火红枫叶图)师问:大家看,这是什么?(板书:枫叶)还记得杜牧的那首《山行》吗?(师生齐背)我国著名现代作家袁鹰也非常喜爱枫叶。在一次远游中,枫叶又与他不期而遇,并让他对自然、对人世有了新的发现与感悟。想和作者一起分享这些收获吗?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枫叶如丹的秋天,细细品读袁鹰的《枫叶如丹》。(补充完整课题,齐读)

2.解题:如、丹

(二)初读课文,感悟美。

1.题目就如诗如画,文章一定会带给我们与众不同的感受。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2.读后学生交流读书收获。

3.老师收集学生的收获、疑问,相机处理、解决。

4.小结。

(三)细读课文,体会美。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这一部分。

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既像画家,更像一个哲人,用眼睛、心灵做画笔,向我们描绘了几个季节的色彩?

3.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作者说,(课件出示)

“春天,绿的世界……

到夏季,绿得更浓、更深、更密。”

(1)老师不明白,同样是“绿”色,春天的“绿”和夏天的“绿”还有不同吗?

(2)师:大家说的真好。可以看得出,平日大家非常留心周围的事物,真是个有心人。

(3)交流:那么,你喜欢那个季节的绿?为什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4.春与夏是一个绿色的世界,秋天的色彩又是怎样的?

5.师指板书:同学们,喜欢这样的颜色吗?欣赏这样的秋天吗?带着欣赏的语气,读读这段吧!

6.读了这一段,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7.色彩的变化总能激发人们的想象与灵感。看着这如丹的枫叶,你想到了什么?

8、读了这一段:大家有问题吗?

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边读边想:(课件出示)

(1)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2)用眼睛定格画面,用心记录感受。

(3)在读不懂的地方标上“?”

2.学生自读,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师点拨:

(1)刚才读书,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和画笔,记录下了最感人的画面?谁来谈一谈哪一幅画面最让你感动?

镜头一:

课件出示: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师:好美的一棵枫树啊,就在这红红的枫树旁边,你发现了什么?

镜头二:(课件出示:)

点拨:

(1)能谈谈你拍下这幅图画时的感受吗?请你画出表示小女孩动作的词,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两幅图画相比,你更喜欢哪一幅?

(3)指导朗读。

4.小结。

5.“秋之生命”?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呢?(学生交流)

齐读倒数第二自然段。

作者明白了什么?

6.自然是这样,人世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想一想,你是如何长大的?(学生交流)

7.在这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李广田在《秋天》中的一段话——(课件出示)

希望每一个同学都拥有一个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实实在在的人生,就像这如丹的枫叶!

六、说板书设计:

枫叶如丹

自然: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

人世: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

枫叶如丹 篇八

设计理念:

《新课标》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做了最合理的定性。我们的语文课要注重字词句篇、知识点的落实和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但更需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灵感、激qing和思想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观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的情感是极其丰富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中学习知识,有理由相信这样的课一定是极富有生活味道的。这就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大力提倡的人文性,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在《枫叶如丹》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激发。或许课文中的知识点在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会渐渐淡忘,可课文所阐述的人生哲理却要深深地在孩子的心田里扎下根,甚至终身受用。

我在教学《枫叶如丹》这篇课文时就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多多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人或物去经历、去体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实现有效互动。

教材分析:

《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它讴歌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展示出的“韵味”。散文激qing洋溢,又蕴涵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记叙访问澳大利亚时,照一张照片的经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世的态度、看法,揭示了“成熟的美”才是真正美的道理。

重点:培养学生积累语言,体味语言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难点:怎样学会领悟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流程:

一、抓住课题,定位 “秋色”。

1)设置情景:同学们,这几天校园的景物特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秋天给你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看来同学们对秋天的感悟还是比较丰富的,有的同学还和诗人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感悟。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诗人眼中笔下的秋天是怎样的。

2)请看这首诗:《山行》

提问: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物画?

教师明确: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夕阳夕照,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的秋天美景。同学们刚才描绘的很好。诗人傍晚驻足枫林,被这红红火火的画面所陶醉。

思考:作者为何认为“霜叶红于二月花”, 仅仅是因为颜色上的差别吗?

教师明确:秋之霜叶经历了夏秋连两季风霜的锤打考验,因而它的生命力更加饱满而茁壮,所以才比二月花红。欣赏完诗人笔下的深秋美景,接下来我们解读一下作家袁鹰笔下秋景美情美意。

(从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看,积累和运用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级。如果能创设新的情境,将学过的诗歌用一用,给学生有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对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发展极有意义。这堂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结合课文内容而设计了的。由于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这个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二、研读课文,感悟“秋色”。

1、熟悉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意境:

1)教师范读,同学们有感情地跟读,体会意境。

2)指名朗诵、全班读课文第一部分。

(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几组排比句,体会作者认识的加深和情感的激发。)

小组讨论: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引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围绕文章主题进行,观点要有根据)

3)思考:“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的内涵。

4)学生齐读课文第二部分。教师归纳:“那一刹那”指哪个时刻?

5) 教师明确:小莉贝卡的出现为景物增添了不少生机。

6)教师分析:进入作者照相机镜头的事物有那些?( 静憩的青山,孤独的枫树,朝阳等等)。

7) 作者“……总觉得缺少什么“?作者觉得缺少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又是孕育新的生命的颜色 ”。 (缺少生命力,缺少活动的事物。)

总结: 莉贝卡的出现打破了画面清冷的状况,使画面有了动感。这个八九岁的小孩就象一片初生的绿叶,她一出现,一股鲜活的生命的气息扑面而来,作者的心灵深处斗然一震,灵感如泉水般汩汩涌出,所以迅速按下快门,拍下一张很具艺术气息的照片,并命名为“秋之生命”。

8) 思考: 这张照片为何命名为“秋之生命”?如果给你这样一张照片,你会取怎样的名字呢? (秋之枫叶/生命之树/ 生命之秋 ……)

9)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画一幅“秋之生命”图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0)小组讨论:为何要将枫树比作老人,有好多事物都可做为“凄苦”的代名词,为何要以老人做比?

教师归纳:作者将枫树比做老人,是将枫树人格化。 看着这株披满一身将要凋零的树叶的枫树,作者联想到了人至暮年,如果没有了生命的活力,就丧失了生活的勇气,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变的单薄,没有力量,就好象眼前这株枫树一般孤独凄苦。 小女孩莉贝卡出现后这幅画才有了活力的内涵,令人不得不联想到孕育于秋的新鲜的生命——一张满意的照片诞生了。

(这一教学环节设计的思考题很有价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思维有深度,表达有创见;总结时以情激人,画龙点睛,震憾了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高尚品质的熏陶,从而出现轰动效应,掀起教学高潮,充分显示了“工文统一”最佳结合的优势。)

三、 诵读课文,收获“秋色”。

1、体会关键语句的表达效果。 指名朗读。

2、总结全文。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比较注重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比如课文语言的积累,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以读带悟”就是我在教学本课时的主导思想和采取的主要方法。多读可以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多读可以丰富语言储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多读可以丰富人生体验,提升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2006年8月获全国青年教师教学设计三等奖

枫叶如丹 篇九

知识广角

一、读拼音,写词语

chán míng cuò zhé jì mò qī kǔ dàn shēng

( ) ( ) ( )( ) ( )

nèi hán xīn kuàng shén yí xuàn làn kāi tuò

( )( ) ( ) ( )

二、辨一辨,组词写好后给同桌听。

蝉( ) 噪( ) 诞( ) 凄( )

惮( ) 躁( ) 延( ) 萋( )

莉( ) 旷( ) 寞( ) 怡( )

俐( ) 矿( ) 漠( ) 冶( )

三、查字典

汉字 音序 音节 部首 再查几画 字典的解释 应取解释

内涵 ①包容,包含

②指涵洞

挫折 ①事情进行不顺利

②按下,使音调降低

趣味课堂

四、想一想,填上合适的词语,相信你能行!

( )的树林 ( )的颜色 ( )的枫叶

( )的老人 ( )的内涵 ( )的油画

五、试着把句中的加点词换一个,你能完成吗?

1、到时天色已晚,看不清周遭景色,仿佛是一座林中木屋。 ( ) ( )

2、小贝卡见我凝视着枫树,就跑到树下去了。 ( )

六、读读说说,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1、 "我回屋取了相机,把镜头试了又试,总觉得缺少些什么。"作者"缺少什么呢?

2、"'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说说自己的看法。

拓展训练

思维碰碰车

七、照样子,写句子。

1、若是没有那满山流水般的游人,没有树林中鸣声上下的小鸟,也许又会使人感到寂寞了。

没有……没有……

2、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是……是……是……又是……

八、课文回放。把下面的词语原文进行正确的排列,然后回答问题。

天地万物 孕育 吐叶 开花 发芽 结实 撒种 成熟

挫折 长大 人间万事 这个共同的过程 无一不贯穿 诞生

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

自由空间

九、寻找秋天

作者的笔下描写了一个枫叶如丹的秋世界。你还知道其他描写秋天的词语或者句子、诗句吗?找一找,抄写在下面,比一比谁收集得多。

词语:

句子:

古诗:

今天的学习结束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用笔写出来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枫叶如丹 篇十

观看《香山红叶》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谈观后感受。

上课:

解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课文就是——《枫叶如丹》。(学生齐读)

师:找一个同学来读一读题目。

生1:枫叶如丹

师:好,谁再来读?

生2:枫叶如丹。

师:在读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字正腔圆,还要想想一下,枫叶如丹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找了两名同学读。

师:谁来说一说枫叶如丹指的是什么?

生:枫叶的颜色很红。

师:很好请坐。在这里我说枫叶是红色的,这可以吗?

生小声议论。

师:它一开始就是红色的吗?

生:不是。它一开始是绿色然后变成黄色再变成红色。

师板画绿色枫叶,然后又画了一个红色的枫叶,讲解它是由绿变红的,用箭头标出来。

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下面咱们就招几个同学接读这篇课文,一个人读一段。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给他挑一挑刺儿。当然,别忘了看看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文中的很多句子,带有枫叶如丹这四个字,也把它找出来。

学生接读课文,师生纠错。不好读的句子共同练读。板书易错生字。

引导精读:

师:同学们预习的还不错,请同学们找一找,在课文中带有枫叶如丹这四个字的句子有几个?

生:三个。

师:分别把它找出来,读一读。

生1:万山红遍,枫叶如丹。

生2:枫叶如丹,也许由于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的那么真切。

生3: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

教师投影出示这三个句子。

师:一共是这三个句子,谁能单独把这三个句子来读一下。

生读,第二句读的不通顺。

师:请坐,第二句话相对来说比较难读一些,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好的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句子。

生齐读:万山红遍,枫叶如丹。

找了两名同学单独读。

师:在读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万山红遍,枫叶如丹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生:所有的山都红了,那些红色就师枫叶的颜色。

师:你读一读。

生读。

师:有气势,请坐。

又请了一名学生读。

教师出示枫叶图片,学生惊叹不已。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你想说什么?

生:非常美丽。

生:非常好看。

生:美得无法形容。

师:无法形容,我们还是读一读刚才的句子表达一下。

生读万山红遍,枫叶如丹。

指名读。

师:想一想,同学们万山红遍,枫叶如丹的景象是怎么来的?

生:是经过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的过程。

生:……

师:请坐,他就是从春天的萌发,经历了各种风雨挫折,一直到秋天的成熟,(师板书春、秋)才有了这——

生齐读,万山红遍,枫叶如丹。

师:不仅仅是枫叶,其实世间的万物都是如此,人也是这样。人也要从小的时候经历风雨经历挫折直到成熟。(师板书幼、老)有了这样的过程,才有了这——

生齐读,万山红遍枫叶如丹。

师:这个过程是非常美妙的,我在读到这儿的时候深有感触,并且做了一首诗,下面我想读给大家听。可以吗?

出示文章第一部分改编的诗歌,教师配乐朗诵。

春天,

绿的世界。

绿,

是播种者的颜色,

是开拓者的颜色。

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

夏天,

绿的更浓,更深,更密。

生命在充实,在丰富。

生命,

在蝉鸣蛙噪中翕动,

在炽热和郁闷中成长,

在暴风骤雨中接受考验。

秋天,

丹的天地。

凉风起了,秋天到了。

万山红遍,枫叶如丹。

丹是成熟的颜色,

是果实的颜色,

是收获者的颜色,

又是

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

生鼓掌。

师:我读的还可以吗?谁来跟我比一比?别害怕。

生读得声情并茂。

师:在咱们班我暂居第二。谁再来?

找了三名同学练读,效果都较好。

齐读。

师:真不错,其实同学们都看出来的,不是我写得好,是作者的文章写得好,我只是稍加改动,建议同学们回去之后,把这一部分背下来,仔细品味一下文章的韵味。

师:下面看这个句子,(课件出示第二个句子)刚才比较难读的句子。仔细看看这个句子该怎么读?

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

师:嗯,声音像百灵鸟一样。

指名读。

师: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满地红叶。

师:在这里跳跃的欢乐的生命,在文章中指的是那一部分?

生:这时,木屋门开了,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蹦了出来,她是r先生的外孙女莉贝卡,他们全家的宝贝。小莉贝卡见我凝视着枫树,就跑到树下,捡起两片红叶,来回地跳跃,哼着只有她自己懂的曲调。

师:我们看到这个句子,自己默读这个句子,在你眼前展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默读。

生: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两片枫叶,在枫树下哼着歌。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生:活泼可爱的。

师:从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生找出一些词语。

师:实际上也就是描写小丽贝卡动作的词语。

(出示句子,引导读)

师:想一想画面上除了有小女孩,还有什么?

生回答:红叶,枫树……

师:怎样的枫树?

生:红艳艳。

师:想一想,如果给这样一幅画面取一个题目,你会取什么?

生:秋之生命。

师:还可以取什么?

学生小声议论。

师:其实,取任何的题目都不如《秋之生命》显得那样贴切。(板书:生命)想一想如果秋天没了生命,那是什么样的秋天?

生:死气沉沉的。

生:冷清的。

生:令人感到寂寞。

生:凄苦。

师:用的词语非常好,正是有了生命,秋天才显得那么美,世间万物也是因为有生命才显得那么美。

出示第三个句子。

师:这一次,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自己来体会一下。

生自由读。

师:谁来把你的体会,通过你的读让别人感受到。

生读。

师:听你在读的时候强调了一个词,是哪一个?

生:长久。

师:为什么?

生:……(学生无法表达)

师:请坐,你心里明白但是表达不出来,这也很正常。你想,春天的嫩芽那是长久的生命吗?

生:不是。

师:那是蓬勃的生命,但不一定是长久的。只有经历了风雨挫折,那才是长久的生命。

指名读。

师:当你考试考不好的时候,你气馁吗?

生:气馁。

师:那坏了,应该怎么样?

其他学生:不气馁。

师: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怕不怕?

生:不怕。

师: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呢?

生:更不怕。

师:那么,你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希望同学们也这样去做。

教师出示图片。

师:在今年八月份的时候,总理亲切拜望了三位。

教师简介季羡林、何泽慧、钱学森。

拓展训练:

师: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人生的幼年时期,可以说正在人生的春天,在将来的道路上你可能会遇到风风雨雨,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面对这些你打算怎么办?先不要急于回答。现在老师要你想几句话送给一个人,送给未来的正在遭受挫折的你自己。想一想你会跟未来的你说什么?

教师指名说。

生: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勇敢面对。

生:我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勇于克服,不要胆怯。

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气馁,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师: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生:,你要勇敢的面对困难,不要怕。

师:真好,直接跟未来的自己对话。

生:,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勇敢的前进。

鼓掌。

生:遇到困难你要勇于接受,跨过坎坷。

鼓掌。

师:下面同学们把这些话写到你的书上。

学生写。

师:秋天已经到来,有时间同学们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下这迷人的景色,并且找一片你认为最美的叶子,把你的话写到上面,把这片叶子放到你珍藏的笔记本里,等到将来有一天你可能在翻阅的时候会突然发现,你曾经是这样鼓励自己的,你会为自己的话而感动的。

下课。

读《枫叶如丹》有感 第十一篇

教学目标:理解关键句子在文章结构中起到的作用;学会如何领悟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重点:借物喻理的写作手法;秋天的文化含义与品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秋天的意蕴。

教学准备:远程教育下载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物华天宝,斗转星移,转眼已是秋天。秋天是萧瑟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也是获取的季节。

2.唐代诗人杜牧有首关于秋天枫叶的古诗,谁能背诵?请看这首诗:(略)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夕阳夕照,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的秋天美景。秋之霜叶经历了夏秋连两季风霜的锤打考验,因而它的生命力更加饱满而茁壮,所以才比二月花红。

3、陈毅元帅诗云:“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欲浓。”(由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下载) 漫山遍野皆是红叶,在风霜洗礼下红色更鲜艳了。在秋日,枫叶如丹。(板书课题“枫叶如丹”)这“丹”究竟指什么?(明确:一种红色,在“丹”字下板书“红色”)红色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强烈,鲜明,有活力)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1)在枫叶如丹之前,它曾经是一抹嫩绿。(播放远程教育下载课件展示“绿的世界”)朗读关于“绿的世界”的文字。

(2)“于是,凉风起了,秋天到了。”引读“万山红遍,枫叶如丹。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播放远程教育下载课件展示“丹的天地”)

(3)春去秋来,自然界也由绿的世界变为丹的天地,这需要一个过程,自然界万物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它是(学生接着说)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播放远程教育下载关于植物生长的课件)

(4)枫叶如丹,由最初的嫩绿到后来的嫣红,不知经过了多少暴雨的袭打,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的洗礼。这“丹”仅仅是普普通通的红色吗?“丹”是一种蕴含了什么意义的颜色?(让学生再读 “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

(5)自然界植物都要经历“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的过程。那么我们人呢?(播放远程教育下载关于人的发育的课件)

(6)自然界植物要“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人生也如此,它要经历(学生接着说)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

(7)所以天地万物、人间万事,(引导学生齐读第一部分最后一段:天地万物,人间万事,无一不贯穿这个共同的过程。而且,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8)时间就像一位魔法师,以绿叶为底料,加上狂风、暴雨和寒霜为佐料,精心酿制出了一坛颜色深红香气扑鼻的葡萄酒,酿出的是枫叶如丹般的色泽。枫叶如丹,这“丹”代表了一种颜色,更蕴含了一个过程。枫叶如丹的历程是一种怎样的历程?谁给我们读读?(个别读后再引导学生齐读“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

2.学习第二部分。

(1)自然界的变化是枫叶如丹的历程,人世间的变化是否也是这样?自然与人世,真的处处相通吗?下面我们带着好奇一起看看第二部分。看看作者亲身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他体会到了什么。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课件出示自读提示):①第二部分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写照相的经过)②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内容有何不同?如何衔接起来?(过渡段衔接抒情与叙事)

(2)讨论:作者对r先生家的枫树的印象,有几次变化?(指导朗读)课件出示:①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②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3)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位凄苦的老人来比喻枫树呢?(学生讨论交流)

①老人的心态是孤独、凄凉的,这株枫树与老人的相似之处是一样的孤独寂寞。作者将枫树比做老人,是将枫树人格化。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有“悲秋”的传统,战国时楚国诗人宋玉的《九辩》开创文人悲秋之先河。“悲哉,秋之为气也!”曹丕在《燕歌行》中咏叹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此资料出自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②秋天可谓悲悲切切、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景色如泣如诉,观者如痴如醉。就在作者觉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之时,在感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之际,“刹那间,小木门开了……”(引读关于小女孩出现的文字,指导朗读)

(4)莉贝卡“蹦”、“跑”、 “跳跃”、“哼”。一段文字中,既有动作又有声音,真是绘声绘色啊!充满活力的莉贝卡的出现为这幅寂寥的秋日图景补充了什么色彩?(莉贝卡的出现打破了画面清冷的状况,使画面有了动感。这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就像一片初生的绿叶,她一出现,一股鲜活的生命的气息扑面而来,作者的心灵深处斗然一震,灵感如泉水般汩汩涌出,所以迅速按下快门,拍下一张很具艺术气息的照片,并命名为“秋之生命”。)

(5)于是,就在“刹那间,我按下快门……”(引读关于作者照相和为之命名的文字)

(6)秋季是个无比美好的季节,在秋季我们有着丰富多采的活动,去郊外采摘红彤彤的苹果,在校园里拾起金黄的落叶,与同学结伴去秋游……你们就像莉贝卡一样,为秋天注入了无限的生命活力。请用下面的句式说说你喜欢的秋季活动:秋天真是美好,天空是那么蓝,我喜欢( )。

(7)你们是秋天中最鲜活的生命,你们的跳跃是秋天里最动人的风景,你们的笑脸是秋天里最美丽的果实。因为有了生命的跳动,秋天不再萧瑟,不再冷清,不再寂寥,而是积蓄了生命的内在力量、喷薄欲出。

(8)当作者看到如同你们一样鲜活的生命——莉贝卡时,在那一刹那间,作者到底恍然明白了什么?(引读“枫叶如丹,也许由于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得那么真切”。)

(9)枫叶如丹,这“丹”是热烈的红色,是血液的颜色,是生命的颜色。我们的血管里不再流淌着如丹的血液,当我们的一片丹心停止了跳动,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枫叶如丹,“丹”即是什么?(秋天的生命,跳跃的、欢乐的生命,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板书“生命”)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如丹的枫叶,有天秋风会带走它们,使它们悄然飘落在泥土里。它们在土壤里静静地为来年孕育了新的生命。它们的生命是不死的,等到春天,他们又开始“发芽吐叶”,又探上枝头向我们绽开笑颜。年年岁岁,周而复始,始而复周。生命就在这四季的轮回中繁衍不息,我们人类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枫叶如丹,它所显示的生命活力是短暂脆弱的吗?是昙花一现的吗?(待学生回答“不是”)那么枫叶如丹显示的是一种怎样的生命力啊?(引读: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在“生命”二字前板书“长久”

(11)齐读最后一段(配乐朗读,此音乐由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远程下载)。

三、畅谈收获、举例感悟

四、课外延伸

关于秋天的树叶,有一本著名的关于生命的童话书,叫做《一片叶子落下来》。可以找来读读。

枫叶如丹 第十二篇

教材分析

本课是当代著名作家袁鹰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通过记叙访问澳大利亚时,照一张照片的经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表达了对自然界及人世的态度和看法,即“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红红的枫叶,显示着它生命力的长久;经霜的枫叶,比初春的红花还鲜艳。经历了寒冷的考验,枫叶才变红了,成熟了,达到了真正美的境界。自然界(枫叶)如此,人生如此,人生亦然。只有经历了长大、挫折,人才能变得成熟。而成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从结构上来说,文章前后呼应,十分严谨。开头部分由远到近,由浅及深,“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一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枫叶的有关回忆;结尾两段议论、抒情,既呼应了题目,又深化了题旨。

联想丰富、虚实结合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作者由春联想到希望、青春、生命,由秋联想到成熟、收获,由枫树联想到“一位凄苦的老人”,由澳大利亚的红叶联想到北京香山的红叶、南京栖霞山的红叶,由此及彼,此伏彼起,由实及虚,虚实相生,为我们编织与展现了一个既富有诗情画意,又蕴涵着生命哲理的艺术境界。全文将描写景物与抒发人生感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对自然与人生的双向思辨。

文章语言生动,叙议结合。第一部分边叙边议;第二部分以叙为主,先叙后议。能很好地抓住景物和事件的特点,恰当地揭示了景与事中蕴涵的哲理。另外,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引用等多种修辞方法,使得文章语言整齐之中又有多样变化,体现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学生状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生字、词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学能力。所以,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学。对于散文这种体裁,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但是,这篇课文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作者对自然界及人世的热爱,包蕴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由于年龄及阅历所限,对此,可能不易理解。所以,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同时,抓住学生乐于质疑问难的特点,让学生多问,多交流,老师及时点拨引导,从而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篇文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养成爱动脑,爱思考,爱提问题的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至理名言、心旷神怡、绚烂、静憩”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照照片的经过,以及对自然界与人世的看法,体会作者的感悟。

3.培养积累语言,体味语言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包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成熟的美,是真正的美”。

教具准备

有关枫叶的课件;优美的古筝磁带;带有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有关枫叶的课件)你们喜欢枫叶吗?为什么?(指名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对枫叶有个全面的认识。]

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与枫叶有关的古诗,谁还记得?(指名背诵)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物画?(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夕阳西照,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的秋天美景。诗人通过“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抒发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古诗,进一步让学生对枫叶有所了解,为学习文章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本课生字难词。(重点理解:至理名言心旷神怡绚烂静憩等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学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为后面学习文章做好充分的准备。]

2.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分为几部分?

(这篇文章以空行为标志,把文章分成两部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对课文有个初步的认识。]

3.默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找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先自己学习,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难解决的问题有:

(1)为什么说“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2)“也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恍然明白”了什么?

(3)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养成用心读书的习惯,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1)师配乐范读课文第一部分,学生边听音乐边思考:一年四季中,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并且谈谈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师配乐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散文的优美意境;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个季节及原因,可以让学生对自然、对生活有独特的感悟和理解,同时以便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2)自己读课文,思考:文章写春、夏、秋三个季节,到底想赞美大自然的什么?(赞美大自然的生命力)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这一问题,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3)指名读课文,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自然和人世,处处相通”?(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分组汇报,师小结)

[设计意图:这句话哲理性非常强,学生很难理解,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对这句话有个初步的认识。]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及感悟。]

2.学习第二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写照相的经过)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这一部分有一个整体的感悟,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自读课文,讨论:作者对r先生家的枫树的印象,有几次变化,原因是什么?

(课件出示:①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②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学生读这两句话,从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谈体会)

师引导:作者刚刚看到枫树的时候,感觉非常好,红艳艳一片,分外耀眼,继而遗憾,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指名说)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位凄苦的老人来比喻枫树呢?(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老人的心态是孤独、凄凉的,这株枫树与老人的相似之处是一样的孤独寂寞。

师进一步引导: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按动了快门,“这一刹那”指哪个时刻?作者为什么要在那一刹那按动快门呢?(让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激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3)思考:这张照片为什么命名为“秋之生命”?如果给你这张照片,你会取怎样的名字呢?(生命之树,秋之枫叶等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深化文章主题。]

(4)自读13自然段,思考:作者到底明白了什么?联系上下文分析。(要求先用笔写,再讨论)

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人生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5)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小结:只有经历了长大、挫折,人才能变得成熟,而成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从而理解了文章的中心。]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感受散文的语言美,从而积累语言。]

五、作业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熟读背诵,体会语言的韵味。

2.写一篇“读《枫叶如丹》有感”。

板书设计:

枫叶如丹

一自然   天地万物   人间万事

二人世   恍然(主旨) 真正的成熟

教学反思:

这篇散文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学生由于年龄及阅历所限不易理解。所以,本堂课,我尽量给学生创造读的机会,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发现疑难。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疑难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对于一些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自然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感悟的过程中,我还注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从而积累了语言,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本堂课设计的不足之处:对于朗读的指导不太到位,个别教学环节,老师的指导过于琐碎。

教材分析

《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记叙访问澳大利亚时照一张照片的经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自然界及人世的态度和看法。人的一生就像那红红的枫叶一样,在经历了磨练、经历了挫折、经历了失败后才能变得成熟。这时人生才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美。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摆正学生的人生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对文章的感受逐渐接近本身要传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的阅读,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形成共识。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去感悟。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照照片的经过,以及对自然界与人世的看法,体会作者的感悟。

2.熟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语言的“韵味”。重点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悟。

3.培养积累语言,体味语言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具准备

准备多种树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各种树叶,请同学们拿出来。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种树叶。)

师:你搜集到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生:我的是绿色的。

生:我的是黄色的。

师:老师看到了大部分同学搜集到的树叶都是绿色的,老师这里有一些红色的叶子,你们快来看,这是枫树的叶子。

生:真漂亮!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枫叶的一篇文章《枫叶如丹》。(板书课题。)

(由于地域条件所限我们学生所居住的地方没有枫树,也就很难见到枫叶。开头以搜集的树叶为话题开展谈话,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把搜集到的树叶放到一起比较。)

师:在众多的树叶中,你喜欢什么颜色的?

生:我喜欢绿色的树叶,绿色象征着生命。

生:我也喜欢绿色的树叶,绿色显示着勃勃生机,呈现出许多活力。

生:我喜欢黄色的树叶,秋风吹落它为大地披上了大衣,无私的奉献着自己。

生:我喜欢红色的枫叶,红色象征着喜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是否和你们的想法一样。请同学们打开书35页,读一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在书上做批注,把你不懂的或感受深刻的写下来。

(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来读一读。

(生读,其他人认真听,读完后评议。)

师:课文中写到春、夏是绿的世界,秋天是丹的天地。你喜欢绿的世界还是丹的天地?

生:我喜欢绿的世界,到处郁郁葱葱,充满了勃勃生机。

生:我也喜欢绿的世界,正如书中所说,“绿,是播种者的颜色,是开拓者的颜色。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

师:你们说的真好。喜欢绿色世界的同学一起把书中写到的读一读。(生读)

师:作者和你们的想法一样吗?作者领悟的是多么的透彻呀!请你再读一读细细的品味。

师:春去秋来,自然界也由绿的世界变为丹的天地,你们喜欢它吗?

生:我喜欢丹的天地,此时是收获的季节,春天播种的希望,在这时收获。

生:我也喜欢丹的天地,正如书中所说“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生命的颜色。”

师:找出书中的句子读一读你也会喜欢上这丹的天地。

(学生找读,自己领悟、体会。)

师:喜欢丹的天地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师:由绿的世界变为丹的天地需要一个过程,自然界万物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它是(学生接着说)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

师:天地万物如此,人生也如此,它要经历(学生接着说)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

师:把你喜欢的词句画下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韵味,争取背诵这一部分。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细细的品味其中蕴涵的哲理吧!

三、精读感悟

师:作者对自然界、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我们在认真的读课文,看一看作者通过一件什么事感悟的更加深刻。

(生细读课文品味。)

师:课文中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畅所欲言。)

师:作者在拍照时,把镜头试了又试,总觉得缺少了什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然后讨论作者觉得缺少的是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用多种方式再读课文,读后展开讨论。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缺少的是生命,也正如开头所说的丹,是孕育着新生命的颜色。在漫山红叶的衬托下,有了生命的活力,才更加的完美,更加的成熟。)

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一段话来,说明作者所缺少的是生命的色彩。

(学生找出第10自然段,细细的阅读、品味。)

师:把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画下来,有感情的给同学们读一读。

(生读,在读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评价。)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的题目(师生齐读)枫叶如丹。你是否有了更深的感悟?

师: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读,指名读。)

师:经历了这个境界,经历了什么样的境界呢?

生:我知道,霜叶红于二月花,只有经过了霜打的枫叶才会红的似火。

生:原来的枫叶是绿色的,经过了春、夏的风吹雨打,经历了秋季的霜打才变红的,这时才成熟,才是最美的。

师:老师真没有想到你们理解的这样好。是的,“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人生也如此,在经历了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才会变得成熟。只有经过了磨练才会成熟,这时的人生才是精彩的,毫无遗憾的。

师: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感受。在交流中学生的感悟进一步加深。)

师:最后请同学们再一起读课文,随着课文去领悟人生的真谛。

(配音乐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对本课的理解画一幅“秋之生命”图。

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始终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本着让学生快乐学习的理念进行设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我利用学生们自己搜集的树叶进行谈话,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的进入主题,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枫叶如丹》一课是一篇散文,这种体裁学生接触的较少,理解起来有困难。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的多种方式的阅读,通过初读——感知——精读——感悟,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这样给学生一种自由的空间自读、自谈、自悟,在其中及时给学生以评价,使学生有了一种成功的喜悦感,从而乐学。只有他们乐学、愿学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一种良好的效果。这也是本课的成功所在,学生的回答相当的精彩,从中确实有所感悟。最后,又配上优美的音乐,在读书声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对自然界的规律有所感悟,又随着作者的阐述对人生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从而摆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我所创设的环境下轻松愉快的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阅读的能力,一举两得。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见参考资料①)通过记叙访问澳大利亚时,照一张照片的经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表达了对自然界及人世的态度和看法,即“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红红的枫叶,显示着它生命力的长久;经霜的枫叶,比初春的红花还鲜艳。经历了寒冷的考验,枫叶才变红了,成熟了,达到了真正美的境界。自然界(枫叶)如此,人生亦然。只有经历了长大、挫折,人才能变得成熟。而成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全文可以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作者开篇从春、秋两季入门,把我们的视野引向“绿的世界”,丹的天地”。在“绿”和“丹”的比较中,指出其各自特点:绿,是播种者的颜色,是开拓者的颜色。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在这里,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从颜色、颜色的象征意义以及生命的发展阶段三个方面展开话题,引发议论。气势庞大而言简意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随后,又用短短的两句话,概括指出自然界与人世间的生命过程是共同的,是相通的。这里,体现着作者对自然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高度概括,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第二部分(第8―13自然段)叙述自己访问澳大利亚期间照的一张照片――“秋之生命”的经过,抒发了由此产生的感悟:“枫叶如丹,也许由于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得这么真切”。这里,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先说自然景物之美:“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但“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感觉“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而当“最初的一缕朝阳投进山谷,照到红艳艳的枫叶上,照到莉贝卡金色的头发上。”作者“留下了一张自己满意、朋友们也都喜欢”的照片――“秋之生命”时,才“恍然明白”,才对人生有了如此深切的感受。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此加以体会。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概括自己的感悟,表达自己对自然界及人世的看法――自然界的植物生长需经历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等阶段;人生也需经历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等境界。因此,作者说“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从中可见作者感悟之深刻,审美之高水准。

这篇课文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作者对自然界及人世的热爱,包蕴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由于年龄及阅历所限,对此可能不易理解。教师教学时对课文内容不必深挖细抠。只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大体感知作者思想情感即可。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对文中所述道理有自己的感悟。

要点提示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照照片的经过,以及对自然界与人世的看法,体会作者的感悟。

2.学习“至理名言、心旷神怡、绚烂、静憩”等词语(见参考资料②),熟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语言的“韵味”。重点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悟。

3.培养积累语言,体味语言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法建议

1.本文题目含义不易理解,应在引导学生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再体会文题的含义――红红的枫叶就像红红的颜色一样,在众多颜色中显示着成熟的美。课文第一部分言简意赅,又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对人世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读好其中的几组排比句,体会作者认识的加深及情感的激发。如:人们说它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到夏季,绿得更浓,更深,更密。生命,在蝉鸣蛙噪中翕动,在炽热和郁闷中成长,在暴风雨中经受考验。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生命的颜色。

2.在理解春、夏、秋一年中自然界生命过程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引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理解。

3.引导学生理解“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列举自己所见自然界与人世相通之事物,交流讨论。

4.课文第10自然节中作者说:……总觉得缺少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作者觉得缺少的是什么?以加深理解“又是孕育新的生命的颜色”。

5.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画一幅“秋之生命”图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体会作者的感悟,谈谈自己的感悟。

认写生字9个

本文出现了9个生字,在学习生字时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利用多种学习方式来学习。例如:分析造字方法来学习,“蝉、噪、诞、挫、凄、莉、旷、寞”这8个字都是形声字,左(上)表形,右(下)表声。还可以采用换部首方法区分形近字。如:蝉(蝉鸣)―惮(忌惮)、噪(噪音)―燥(干燥)、挫(挫折)―锉(锉刀)、莉(茉莉)―俐(伶俐)、旷(空旷)―矿(矿山)、寞(寂寞)―漠(沙漠)。

注意“涵”的字形,“挫”的读音是cuò不要读成cuō。

积累词语佳句:心旷神怡静憩绚烂

交流思考

1.朋友为照片起名后,我恍然明白”了什么?

课文第13自然段揭示的是“我恍然明白”的内容,通过细读课文不难看出“我恍然明白”的正是课文所要揭示的主题――只有经历了长大、挫折,人才能变得成熟。而成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怎样让学生深入地体会到这个深刻的含义,可以从题目入手,体会题目的含义,然后抓住课文第二部分照片的内容来理解。

2.选择最喜欢的一段熟读、背诵。这道题的目的使学生积累佳句、片段,学生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才能背诵,体会语言的韵味,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背诵。

枫叶如丹 第十三篇

"追源溯流"作为一种教法,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求如何使读、写更为密切结合所总结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是把读中学写、以读促写的读写关系和教学原则落到实处的具体途经之一。

如果我们把一篇成型的文章比作一棵树,那么,一般地说,它便经历一个由种子、萌芽、生长以至生成的过程。鲁迅先生在谈及自己的创作时曾说过:其作品" 所写的事实,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先生谈论的虽是个人的创作过程,但很显然,它具有普遍性。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我们把"见过或听过"的"事实"视为"源",而把基于"事实"之上的"改造"、"生发"以至组织成篇,这一先后有序的过程,视为"流"。因此,不难理解,所谓"追源溯流"法,就是探究作者原本创作过程即文章来龙去脉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平常习作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文章中所记叙的事情蕴含较为深刻的意义,所发表的意见包孕较为新颖的思想,却很遗憾地没能得到开掘、拓展、充实、升华,因而使文章流于表面、肤浅和单薄。而写作中的这一致命弱点,又集中表现为思路不畅。畅通思路,需要多管齐下,比如通过广泛阅读逐步扩大认知领域,增长见识,通过讲读教学培育思维能力,逐步提高思维品质,通过批改作文指导学生把文章内容向广度、深度推进,等等。"追源溯流"法可算作这"多管"中的一" 管",它通过对文章由"源"至"流"的剖析,让学生领悟其诞生的历程,从而直接对写作起到启发和示范作用。

下面,以袁鹰先生的散文《枫叶如丹》(见上海市高级中学课本h版第一册语文)为例,谈谈"追源溯流"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该文写于1983年9月,时作家已近花甲,文章传达的便是他此时的心境及对人生的理解。

文章以空行为标志,一分为二。学生初读文章第一部分,很快就被充溢其中的哲理和洗练优美的语言所迷住,赞叹不已。对此,通常的讲读教学,往往止于品味、赏析。"追源溯流"法则要求进一步追问:作者的生花之笔、奇妙之思是怎么来的?

纵观全文,不难看出,最初诱发作者创作动机的,是那株"红艳艳的树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的枫树,它以其鲜艳的色彩,令作者怦然心动,于是回屋取相机。但几次调试镜头后,又感到美中不足,"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小莉贝卡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憾。"蹦"、"跑"、"检"、"跳跃"、"哼",一系列动词,活现出小姑娘的天真、朝气、活力,正是小莉贝卡,使枫树内在的"神"获得圆满的外在显现,使作者对这张照片"很满意"。显然,作者满意这张照片的,既不单纯是枫树,也不单纯是小姑娘,而是两者组合所构成的意境。因此,物与人,成为作者思考的两个因素,物与人的相映相融,成为作者关注的焦点。所以,接下来在文中便看到"恍然明白"的一段人与自然结合的议论。

但作者的思绪并未结束,它沿着既有轨迹前行:"红枫"是自然之物,即"自然";"女孩"是人类成员之一,即"人"。由此,作者实现了认识上的深化-- 由个别过渡到一般。一旦达成这样的认识,面前便豁然开朗起来。从时令上看,红枫出现于秋季,体现着"自然之秋",它历经春夏的"撒种,发芽,吐叶,开花" 而进入"结实"的季节。从年龄上看,作者正处于"人生之秋",他历经人生之春夏的"孕育,诞生,长大,挫折"而进至"成熟"的阶段。两相对照,一为自然的发展规律,一为人生的必然旅程,可见,"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并且,从这一角度看待自然,就不会因为秋风萧瑟而伤感,相反,却有收获的喜悦;从这一角度看待人生,就不会因为年老而沮丧,相反,却有成熟的自豪。

至此,文章的前因后果,作者的运思过程,已大致分明。实际教学中,经过这一番探究,学生对全文脉络颇感茅塞顿开。在此基础上,继之以写作知识的讲解,便容易接受了(见下)。

上述分析,可以简单图解如下:

红枫→自然→自然之秋→结实   自然与人世,

红枫→缺少什么→      处处相通。

女孩→人世→人生之秋→成熟

较之作家深厚的文化背景,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创作时丰富复杂的心理情感活动,这里的解读未免显得过于粗陋,但用这种方法教学,对学生是有益的。

其一,它较清晰地揭示了文章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文章的神秘感、恐慌感,有利于确立良好的写作心态。它让学生懂得,无论多么美妙的文章,多么玄妙的思想,其实都是有迹可寻的,都是自然而然的。

其二,它为学生写作明确了努力方向。"追源溯流"法昭示学生,要写好文章,需要以敏感的心灵潜入生活,以敏锐的目光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的"种子",为写作带来"源头活水";需要运用想象、联想,为文章插上高飞的双翼;需要深入思考,赋文章以智慧的灵光;需要筹划布局,优化结构;需要润色语言,追求完美。写作本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追源溯流"能够引导学生的写作从自发走向自觉。

此外,"追源溯流"法对阅读与写作教学若即若离的现状,也有所补益。

依据创作论,"追源溯流"法可以适用于一切文章,但由于很多文章由"源"至"流"的过程不很明显,因而不可能篇篇采用,当然,也无必要。"追源溯流" 法旨在"于文章中发现法则,将法则应用在文章上"(沈仲九老师语),达到这一目的就成。当学生明白了写作之道,付诸随笔、日记等写作实践,锤炼写作能力,就可为日后写作水平稳步提高奠定较为扎实的根基。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13篇《 枫叶如丹》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枫叶如丹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