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孟子二章教案(优秀8篇)(初二语文孟子二章讲解)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的8篇孟子二章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孟子二章教案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孟子二章教案 篇一

关键词:学生作文;教与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21-01

我教了二十多年的语文,其中甘苦喜忧、得失成败可为一部书,尤其是作文教学让我俯身钻研,探情究理,穷其心力,感慨颇深。

古人云:文无定法。作文实在是无章可循的,体裁不一,写法技巧不一,写作风格不一,因而老师在"教"上应放在精炼的指导上,让学生在阅读大量的文章的基础上去搞创作,引导和激发他们学习写作的兴趣。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学习苦思冥想,不愿写作的心境呢?怎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写作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1.牢固树立“以练为中心,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原则

目前,一些老师在讲授作文课时,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是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校的公开课、研讨课极少有以作文教学为主题的,加上学校教学检查时,往往注意检查教师的阅读课教案,很少检查教师的作文课教案,因而造成教师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训练作为软任务,也就是说,对课文,认真去教完教好,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的关系,而对作文多教几次,少教几次都无妨。不少教师不把作文课当作“课”来教,上课时连教案都没有。一个单元的课文讲完了,按照写作训练的内容,布置一个文题,略作指导,提几点要求,就让学生去写。把作文当成作业或任务去布置。当然,这和目前的应试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一味地为考试而写作,势必使学生失去对写作的热情;二是教师的作文能力普遍不高,教学效率低下。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其实自己本来就不大会写作,却一本正经地教学生写作文。这其中的原因有两个:教师有学历、无能力;教师专业不配套,临时将其它专业的教师改作语文教师。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教师不知写作的门径,更没有什么写作实践和经验,让他们去教学生作文,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这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中学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

2.走进生活实际,发现生活源泉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改变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观察对作文而言的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从三年级起,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在看动植物时,我不是让学生拿起来就写,而是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如今年腊月一天,遇到一场大雾,整个校园白蒙蒙的一片,二十米以外的东西全都看不清楚。我不领着学生利用各种感管去进行观察、体会。让学生站在室内观察,然后走进雾中体会。上课了,学生仍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说,争先恐后地传述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到的。这种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头头是道的说话训练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然后我就让学生把我刚才所说的话整理一下写下来,结果一篇篇精彩的作文诞生了。我给学生讲,伟大的导师列宁从小到养成了一个好习惯:走在上学的路上,他都细心地观察景物的特征,人们的表现,撷取写作素材。王冕在放牛时仔细观察雨后景物,学习画画,竟无师自通,成为诗人和画家,唐代诗人贾岛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即是生活的写真。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他对生活图景多么留心呀!

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文字符号,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趣味,缺乏真心实意。教师要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和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俗套话。

3.指导课外阅读,积累大量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人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文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的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这还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除把课堂还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内容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学,文史地理,这方面书籍可以拓宽知识面,还可陶冶情操,促发创作灵感;报刊杂志的大量知识与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材源;阅读方式上,短小的精美文章要精读,长篇文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古诗词、名篇要朗诵,知识性作品可默读、重点研读和全面浏览相结合,读和思相结合。读书要求学生要做好阅读笔记,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好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是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轻松的事。

孟子二章教案 篇二

本课文拟用一个教学时完成。如有可能,建议语、政、历三科老师能集中一起备课,从各自学科的特点分析本课文,以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讲授,亦可从文科综合的角度,不光是从语文的角度,可以揉进哲学、历史等学科知识,考查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孟思想观点的异同点;

2.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词和成语;

3.背诵孔孟的名言警句。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物发生,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原因的能力。

情意目标:为孔孟两位伟大的哲人自豪,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骄傲。

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文,搞懂课文中的注释;

2.把课文中谈及孔孟两人不同思想观点的语句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成至圣老师”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人物,常常是孔孟并举,孔孟之道并提,被视为儒学的代表人物,孟子被认为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和观点。他们的学术观点,生活理念被认为毫无二致。事实是这样的吗?请看课文—孔孟。引出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投影以下文字资料,并配以朗读。也可不要配音朗读。课堂教学时由教师或学生读)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少“贪且贱”及长,做过“委吏”(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三、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总认为孔孟是一体的?(形影相随,孔称“至圣”,孟称“亚圣”,孔有《论语》,孟有《孟子》,孔主张“成仁”,孟主张“取义”—总之,从两人“尊号”、著述、主张方面,都印证了这一点—形影相随,孟随孔,有孔则有孟。)(板书:形影相随)

2.那么,真的是如影相随,孔孟一体吗?

(由此一问,导入第二、三、四自然段的阅读)

导读二、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迅速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教师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人性、人际。学生按课文内容找出答案。教师将答案以板书形式列出。

2.通过以上列举分析,我们清楚了,虽然我们张口就说“孔孟之道”,实际上“孔”“孟”除了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之外,两人还各有其“道”—主张见解并不完全相同。文章的深刻就在于此,作者并不停留在表象上,而是引导我们深长思之,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导读五——十一自然段。

1.这七个自然段落,集中分析了孔孟不同的原因。请同学看一下,个性不同是二人主张不同的原因吗?(是,又不是。因为作者明确指出“不能说……无关”,能解读这个句式,就是有关的意思。但作者用了上述句式,表达“有关”的成份就压到了最低点,实际上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有关,但关系不大,基本无关,另有原因在。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1)相去两百年,中国局势,已起了很大变化;(2)此一时,彼一时)

2.孔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虽有战事,但不足以造成全社会的动荡;礼的约束力虽不太大了,但仍有影响;孔子认为“克已复礼”可行)——板书:社会相对宁静。

3.孟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时代动乱,国君草菅民命,孟子认为,恢复过去是不可能了,要改弦更张)板书——社会十分动乱。

教案示例

教学设想

本课文拟用一个教学时完成。如有可能,建议语、政、历三科老师能集中一起备课,从各自学科的特点分析本课文,以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讲授,亦可从文科综合的角度,不光是从语文的角度,可以揉进哲学、历史等学科知识,考查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孟思想观点的异同点;

2.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词和成语;

3.背诵孔孟的名言警句。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物发生,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原因的能力。

情意目标:为孔孟两位伟大的哲人自豪,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骄傲。

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文,搞懂课文中的注释;

2.把课文中谈及孔孟两人不同思想观点的语句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成至圣老师”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人物,常常是孔孟并举,孔孟之道并提,被视为儒学的代表人物,孟子被认为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和观点。他们的学术观点,生活理念被认为毫无二致。事实是这样的吗?请看课文—孔孟。引出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投影以下文字资料,并配以朗读。也可不要配音朗读。课堂教学时由教师或学生读)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少“贪且贱”及长,做过“委吏”(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三、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总认为孔孟是一体的?(形影相随,孔称“至圣”,孟称“亚圣”,孔有《论语》,孟有《孟子》,孔主张“成仁”,孟主张“取义”—总之,从两人“尊号”、著述、主张方面,都印证了这一点—形影相随,孟随孔,有孔则有孟。)(板书:形影相随)

2.那么,真的是如影相随,孔孟一体吗?

(由此一问,导入第二、三、四自然段的阅读)

导读二、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迅速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教师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人性、人际。学生按课文内容找出答案。教师将答案以板书形式列出。

2.通过以上列举分析,我们清楚了,虽然我们张口就说“孔孟之道”,实际上“孔”“孟”除了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之外,两人还各有其“道”—主张见解并不完全相同。文章的深刻就在于此,作者并不停留在表象上,而是引导我们深长思之,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导读五——十一自然段。

1.这七个自然段落,集中分析了孔孟不同的原因。请同学看一下,个性不同是二人主张不同的原因吗?(是,又不是。因为作者明确指出“不能说……无关”,能解读这个句式,就是有关的意思。但作者用了上述句式,表达“有关”的成份就压到了最低点,实际上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有关,但关系不大,基本无关,另有原因在。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1)相去两百年,中国局势,已起了很大变化;(2)此一时,彼一时)

2.孔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虽有战事,但不足以造成全社会的动荡;礼的约束力虽不太大了,但仍有影响;孔子认为“克已复礼”可行)——板书:社会相对宁静。

3.孟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时代动乱,国君草菅民命,孟子认为,恢复过去是不可能了,要改弦更张)板书——社会十分动乱。

导读十二、十三自然段

造成孔孟之道同中有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时代,在于中国独特历史地理特点。社会相对宁静,孔子才会闲适;民不聊生,孟子只能大声疾呼“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时代造就了思想,思想与时俱进,这也是孔、孟主张虽有不同但却是“圣”的原因所在吧!

四、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清楚了孔孟的不同及原因,更体会到作者构思的谨严由同谈起,继之以不同的例举,再继之以原因分析,结束明确指出,时代不同,主张自然有异,环环相扣,令我们信服其结论。在我们写作时,要注意对这种结构安排的学习,更要注意学习对所提出的问题选准角度进行分析,这会使文章立意更深,见解更高。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文拟用一个教学时完成。如有可能,建议语、政、历三科老师能集中一起备课,从各自学科的特点分析本课文,以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讲授,亦可从文科综合的角度,不光是从语文的角度,可以揉进哲学、历史等学科知识,考查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

探究活动

下面两段文字分别选自《论语》和《孟子》,请同学读一下,说一说哪一篇选自《论语》,哪一篇选自《孟子》。

(一)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选自《论语》)

[译文]

说:“用麻布作礼帽,这是合于古礼的;召集大家都用丝来做,这样俭省一些(麻做礼帽,按规定要用经线2400根,细密难成,不如用丝俭省),我同意大家这样做。臣见君时,先在堂下跑拜,然后升堂再跑拜,这是合于古礼的。召集大家都直接升堂行跑拜礼,这是一种骄傲轻慢的表现。虽然违反大家的作法,我仍然要从古礼,在堂下跑拜。

(二)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选自《孟子》)

[译文]

孟子二章教案 篇三

但高考对文化经典的考查,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使所有高中一线语文教师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一个全新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些文化经典教学的粗浅经验,不揣浅陋,抛砖引玉,就正于方家。

一 提纲挈领,抓住文化经典的思想核心

古人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是《论语》的核心理念,而“义”是孟子开宗明义强调的。在经典教学中,抓住这个切入点,对理清《论语》《孟子》的思想,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在教授《论语》时,可以抓住“仁”这一概念来引导学生梳理孔子的思想核心。首先,指导学生将散见《论语》各章的关于“仁”的内容搜寻、摘录出来。学生能轻松地找出孔子关于“仁”的各种论说。从“仁者爱人”,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克己复礼曰仁”,通过孔子在不同场合对“仁”的阐述,引导学生理解孔子“仁”的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孔子思想的域界在于人的道德方面,《论语》类似于一部道德箴言,对人生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表见解。由此,引导学生将《论语》分类整理。

而在教授《孟子》时,“仁政”将是一条能够很好串起孟子思想的线索。“仁政”的基础是“人性本善”,“仁政”的核心是“民贵君轻”“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仁政”的目标当然是“王道乐土”。一部《孟子》主要的内容就基本涵盖其中了。

二 横纵比对,理清孔孟思想的传承关系

孟子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孟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因此将《论语》《孟子》综合起来进行比较性的考查是非常合适的。

2008年高考文化经典考查是一个比较题:

予谓颇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根据以上两段的内容,简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

随着文化经典考查逐年延伸,命题也必将更多样化。比较型、综合型的命题在近年来成为主流。这种综合和比较可能是《论语》不同章节之间或《孟子》不同章节之间的比较,2009年、2011年是这样;也可能是将《论语》《孟子》综合起来,比较孔孟思想在一些概念或者具体人事理解上的异同,2008年、2010年是这样。因此,指导学生通过横纵比对,理清孔孟思想的传承和异同,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孔孟思想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自如地面对比较型或综合型的题型。

梳理《论语》《孟子》的传承和异同,首先,要抓住几个核心的概念。比如“仁”“义”“礼”“乐”“孝”“耻”“勇”。指导学生摘录《论语》《孟子》中与这些概念有关的内容进行比较。其次,比较几个常见的话题。比如“为政”“个人修养”“君子”“交友”“教育”。再者,孔孟对历史人物或者当时的人物多有评论,在评论之中蕴含褒贬,暗藏观点,也有必要进行整理分析。

三 去粗存精,汲取孔孟思想的健康养分

文化经典学习与考查的最终目的,在于从经典中获得智慧,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丰厚自己的人文底蕴。而《论语》《孟子》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遗产,精华与糟粕并存,进步与落伍同在,应当指导学生在学习文化经典时去粗存精、激清扬浊、举一反三、古为今用。

比如“孝”是孔孟思想的核心之一。《论语》中对“孝”的表述比比皆是:对父母之孝,孔子要求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奉养,也不仅仅是体力上的操劳,更强调发自内心的恭敬和精神上的满足,这样的要求,即使是今天,也仍然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但与此同时,孔子对“孝”的要求也有“父母在,不远游”这样不符合现代生活实际,甚至像“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样违背时代精神的内容。因此,在学习文化经典时,一定要有所扬弃,汲取孔孟思想中符合时代精神内容,从而将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四 大胆取舍,摸清文化经典命题脉络

文化经典的考查历时五年,综合五年考查的情况来看,考查的内容都是较为浅显的选段,而考查的方式和侧重逐年都在微调,调整的总体趋势在于越来越注重学生自己对经典的理解。

从考查的内容上看,2007年考的是《孟子?公孙丑下》脍炙人口的一个章节,考查的是孟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2008年开始考查比较题型和综合题型。2008年考的是孔孟二人在“处世态度”上的异同,这样的考法开始强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2009年是《论语?里仁》中两则关于“择处”的章节。2010年是《论语》《孟子》中关于“面对外部世界,接受他人建议”方面的章节。2011年考查的是《论语》中“如何对待自己的过错”的几个章节。基本上都是较为经典,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较为浅显的章节。

从考查的形式分析,2007、2008年考查翻译,但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却不尽如人意。因此,2009年开始考查单选题,这就在客观上降低了难度。到了2011年,又取消了单选题。考查学生理解的第二个小题,则大体稳定,都是针对选文的总体或者局部某一个方面来设题,只是在提问方式上有些微调。

针对五年来高考对文化经典的考查情况,我们在文化经典的教学中应采取如下对策:

1.不求全,不求专,敢于舍去

高考对文言文的要求落在“浅显”二字,文化经典也不例外。学习、考查文化经典的目的在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因此范围又可以限定在有现实意义,能够古为今用,可以给人启迪的内容之上,因此,筛选《论语》《孟子》中关于学习、为人、交往、治国、修养等方面对现实有借鉴意义的内容加以训练。这样,就可以集中力量,重点突破。2.重理解,重能力,讲究技法

从近几年的命题趋势来看,命题者越来越强调学生的理解能力,面对文本的分析能力。即使非常熟悉的选段,甚至练过的选段,稍微变化一些提问的角度,答案也完全不同。

2010年考查《孟子?公孙丑》中的一则: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针对选段,出题者的问题是: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这个选段,在平时训练中恐怕大多数学生都接触过,但设题可能都是针对“闻过则喜”这一点来发挥。而这样一来,即使练过,也不能套用平时的理解和答案,而必须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文本,完整、准确地筛选信息,有针对性地回答。

再如2009年,(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2)子曰:“得不孤,比有邻。”《里仁》注:(1)里:居。(2)德:有德之人。(3)邻:亲近。

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学而》)意思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孟子二章教案 篇四

一、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上》)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雾障,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亶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人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示范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参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二、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参考答案]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3)一词多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四、总结、扩展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判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

1.牢记实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

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

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

4.利用词的构成方式判断词义。

5.从具体语境出发,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

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

[参考答案]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读shuò,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读cù,密)

(1)百发百中(发射)

(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

(3)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

(1)非我也,兵也(兵器)

(2)穷兵黩武(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4)草木皆兵(兵士)

(1)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附: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阐述

孟子答疑:2.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做了哪些发展。

二。《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孟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预习检测:

1.正音练习。

数罟(gu)洿池(wu)鱼鳖(bie)河豚(tun)狗彘(zhi)庠序(xiang)孝悌(ti)饿莩(piao)

2.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凶

A河内凶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②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

4.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五。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A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有时

C莫之或止表示不定

D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

A直不百步耳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

C理直气壮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E直上载公子上座径直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六。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教师加以指点。

七。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分析解读四五段:

1.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无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毋”,不要的意思

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不,没有

C地无四方,民无异闻不论,不分

②胜

A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胜,取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

D数石之重,中人弗胜承担,承受

E自古邪不胜正超过

③数

A数罟不入洿池密

B数口之家,再以无饥矣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

D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E数不胜数计算

2.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答:使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小结: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读第六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答:“树”是名词用做动词,种植。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A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B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

C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

D王好战,请以战喻用

E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表目的

F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根据

G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答: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王”又当何以解?

答:“然而”的意思是“这样却”,不同于现代汉语;“王”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

答:是宾语前置句式,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

答:“仁政”;这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是“仁爱”思想的政治化,其实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小结: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四。分析解读第七段。

1.本段中的“检”“涂”“发”各作什么解释?

答:“检”是约束的意思;“涂”是通假字,同“途”,道路;“发”是发放的意思。

2.“非我也,岁也”是什么句式?

答:判断句式,“也”表判断。

3.下列各句中的“兵”各是什么用法?

A非我也,兵也武器

B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用军队

C五万兵难卒合兵士

D穷兵黩武兵力

4.“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

答:“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答:这里是“则”“那么”的意思;后者是“这”,代词。

小结: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

五。朗读课文四至七段,然后自译这四段文言(教师进行指点,或预先点译难句)。

六。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提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并当堂讨论订正。

2.完成《黄冈考典》配套练习。

孟子二章教案 篇五

为深入贯彻交通运输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规范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执法”专项行动部署及工作方案要求,细化“二工程”“四举措”,从严规范治超执法行为,全力解决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乱罚款、乱扣车,暗箱操作、权力寻租、为违法行为充当“保护伞”等问题。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

组 长:孟勇站长

副组长:谢世军带班班长

周康平 带班班长

成 员:张广学吕志刚叶尔布力·加力肯 周强

腊东方 木巴热克 张立忠 艾尔扎提

二、扎实开展专项行动整治工作“二工程”(党组织建设全面覆盖工程、规范执法形象重塑工程)“四措施”(干部下沉、通报处理、建章立制、监督检查)

(一)党支部建设全覆盖工程

问题清单:

1.党支部全覆盖建设。

牵头责任人:周康平

整改时限:2019年8月21日前

整改措施:于8月2日向昌吉路政海事局党总支递交成立党支部书面请示,8月16日批复,设书记1名,拟于8月下旬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和差额选举办法选举产生,实现党支部全覆盖。

2.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牵头责任人:周康平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措施:

1.突出党性培养。通过“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强化经常性教育,对在职、退休和聘用党员及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员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解决问题、发挥作用为基本目标,充分调动党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

2.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定期为党员讲党课,围绕党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解疑释惑,切实将党性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3.以支部为单位,组织一次党性分析会议,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形成书面报告报上级党组织。

4.完善并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岗位变动必谈、组织处理必谈、发生家庭变故必谈、发现苗头性问题必谈,坚决不得以以政治学习和集体谈话代替一对一的思想政治工作。

3.选树先进标杆。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在全站范围内选树典型,发挥模范示范表率和榜样引领作用,审核形成推荐材料报阜康局党组研究。

4.学习榆树沟超限检测站党建工作品牌站点。

牵头责任人:周康平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学习榆树沟超限检测站党建工作品牌站点,按照《榆树沟超限检测站民生领域专项整治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学习样板,打造《大黄山超限检测站民生领域专项整治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严格规范货物运输车辆超载超限执法专项行动。

(二)规范执法形象重塑工程

问题清单:

1.提升执法人员精神面貌。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措施:严格落实每日上岗前学习教育半小时要求,加强基层一线执法人员的学习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保护条例》《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治超相关文件,严格学习纪律、考勤、记录,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每周上报学习图文信息至阜康局。近期对执法人员进行执法考试,以考促学。

2.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措施:对自治区路政海事局“严格规范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中,以及昌吉路政海事局关于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的各项办法、文件、规章、制度等进行梳理,装订成册,全覆盖开展学习、严格遵照执行,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将文明执法、热情服务贯穿于路政巡查和执法行动中,做到做到着装整齐,行为举止规范,文明执法。设置便民服务区,配备饮水机、水杯、桌椅、急救药箱等,做好窗口服务和24小时便民服务,进一步优化群众办事环境,树立执法人员服务新形象。

3.实行执法人员半军事化管理制度。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措施: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军训活动,提升执法人员的精神面貌,增强路政执法软实力。

4.开展执法案卷评议审查工作。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认真排查行政审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审批程序,强化法治思维,加强依法行政意识,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梳理治超领域执法事项,推进执法信息化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执法监督,提升路政海事处罚案件的审核审批质量,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审批程序。

5.加强和规范卸货场管理。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超限检测站管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收回自管”的方式,加强卸货场的监管。对卸货场进行全面清查,完善卸货场管理制度并进行上墙,对卸货场办公环境、人员着装、不随意进出磅房等做出明确要求。要求卸货场管理人员认真填写卸货场车辆进出、卸货、保管、放车记录,特别是对查扣的违法超限车辆按规定严格登记、详细记录。确定车辆的离场方式和时间。要求使用经质监部门审核的社会检测设备,及时审验检测地磅,并及时修复检测、监控、照明等设施。排查梳理卸货场违规收费、执法缺位、监管不力等执法和卸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存在违规违纪问题的,一经发现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制定卸货场档案制作、管理、存储规范,各超限检测站督促卸货场严格落实。按照“一卸货场一档案”的标准,收集卸货场资质、收费文件、法人代表、管理人身份证件和联系电话等信息,上报路政业务科统一管理。

6.迅速处理长期滞留车辆。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对超限检测站长期滞留的2辆车的处理进行盯办、督办,对存在特殊情况的车辆,及时与律师联系,及时处理。处理完成后写专题报告报局业务科。

7.从严从快从重处理治超领域违规违纪案件。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对2017-2019年的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梳理,并建立动态台账,对涉黑涉恶案件坚持“一案三查”,深挖细查绝不姑息。每周及时上报出现的新问题线索,对发现对问题线索进行调查核实,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加强督导检查、通报曝光力度,对违纪违规的典型案例分批次进行通报曝光,警示教育党员干部,即行即改,形成震慑。

8.开展警示教育。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参加上级议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已处理涉案人员现身说法,每名党员对照党章结合自身实际查找差距,所有党员发声亮剑。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

9.加强舆论引导。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措施:积极参与行风热线等民生热线活动,积极开展报道,并进行广泛宣传,集中宣传民生领域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重塑形象实施工程。采取向过往车主发放宣传单,利用固定超限检测站点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及举报方式等形式,引导群众准确把握路政治超执法领域涉黑涉恶犯罪特征,精准提供举报线索。

10.落实昌吉州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工作要求。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坚持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充分依靠群众,延伸覆盖治超工作涉及的各领域,深化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工作,全力打造可学习、可对照、可示范的标杆,不断增强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工作的成果。

11.从全员动员,建言献策。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为本单位发展建言献策,结合党建、纪检监察、业务、财务等工作开展具体实际,提出具体详实、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意见汇总后报阜康局,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理顺工作关系、促进工作开展。设立光荣榜,建立表彰机制,对在学习扎实有效、工作务实高效、执法文明规范、为单位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单位做出重大贡献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干部进行张榜公示。

(三)专项行动整治工作4措施

制定干部下沉、通报处理、建章立制、督导检查等专项整治工作4措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2工程落地见效。

1.干部下沉。

阜康局结合实际自行制定下沉方案,确保主要领导1名下沉超限检测站工作1个月,局机关干部至少二分之一下沉所辖超限检测站工作1个月,阜康路政海事局干部下沉大黄山超限检测站开展工作。

牵头责任人:孟勇

2.通报处理。

纪检员依规依纪依法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落实“治理一批重点难点、排查一批问题线索、查处一批典型案件、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完善一批规章制度”工作要求,对整治不力、执行不强、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员,充分运用“四种形态”进行追责问责,上报阜康局进行处理,深入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开展。

牵头责任人:孟勇

3.建章立制。

根据大黄山治超实际情况,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制度修订等相关工作,对修订完成的相关制度,抓好落实。针对现有超限车辆情况,全面加强货物源头排查力度,建立超限案件线索移交机制,形成综合治理,各部门分负起责的模式。

牵头责任人:孟勇

孟子二章教案 篇六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作为最重要的标准。用什么去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情感是最好的武器,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他的学习就是快乐的,他快乐了,作为教师的我们看见了,就更快乐了,这种快乐分享,乃人生最大乐事啊!在我的教学经验中,我是这样创设情感教学,提高课堂质量的:

一、改变教学理念 融洽师生关系。

中学生正处在一种特殊的心理阶段,反抗意识、破坏意识特强,如果总是采用高压手段,必然会造成师生矛盾加剧,不能体现素质教育提倡的人文精神。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摒弃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任老师加工的材料”、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旧的传统的教学理念,取而代之的是:《语文新课标》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是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教育的探究者,师生间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赏识学生的才华和个性。这样,学生得到尊重和赏识,学习积极性、求知欲被激发,学习则是快乐的。 转贴于 中2.精心打造课堂 激发学生情感。

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前提是老师要精心准备。首先要备好课:一备教材,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对学生的知识、智力、情感等各方面发展都有所提高。二备学生,上课前,不仅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还要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再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对可能发生的一些随机性问题更要做好充分准备,避免手足无措。准备充分了,教师上课则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这样的激情昂扬会直接感染学生,使他们也处于积极兴奋状态,师生互动,课堂效果会大大提高。

二、面带微笑 真心鼓励。

加里宁说:“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教师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情感吗?教师甜美的微笑,真心的鼓励,能消除学生心灵上的恐惧,使学生敢想敢说、展示个性,使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例如,一次检查学生背诵《孟子两章》,全班只有一个学生不会,这个学生是有名的后进生,别的老师都拿他没办法。我问:“你读了吗?”他说:“读了。”“那你怎么不会?”“我从一年级开始就不会背诵课文,从来也没有背过一篇课文。”他有点负气的说到。听了他的话,我知道这个学生有自卑心理,特别是课堂上有恐惧感,不敢回答问题。我笑着说;”你把第一句背给大家听听,可以吗?”他有点迟疑的背了出来。我说:“你继续?”他脸红了说:“不会。”我没有批评他,而是面对全班同学说:“郭梓昂同学音质好,普通话比较标准!希望大家课后多和他讨论如何说好普通话的问题,这样,我们的普通话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的,大家热烈鼓掌。”从那以后,我注意到这个同学每一堂语文课都特别认真,举手的次数也多了。在学到《邹总讽秦王纳谏》一课时,他居然主动跑来要背诵课文给我听,并且背得很流利。我很感动,我想:人与人之间鼓励和尊重是相互的,老师与学生也是这样。你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自然爱你尊重你,你给学生快乐,学生不会独自享受,一定会和你一起分享。

孟子二章教案 篇七

一、首先应对新教材深入挖掘,把它看作是第一位的直接的化学实验教学资源。还应关注其他地区的新教材以及国外引进的化学教材,这些教材均各具特色,很有创新性,值得借鉴与利用。

二、学校化学实验室及信息化多媒体是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另外两个重要的直接资源。

1、著名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认为:“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最好的场所。”可见他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当前正值教育转轨之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2、信息化多媒体已成为化学实验资源的另一重要资源。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广泛。信息化多媒体在我国经历了普及、发展阶段后,正进入与学科教学整合应用的第三个阶段。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入,通过加强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整合来促进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理念方式的转化已成为共识。而化学教学也将在科学教学探究中有效地应用信息多媒体技术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一个新的改革途径。

三、扩大实验教学资源范围,使校内外资源有机结合与转换。

教师外出听课,有些学校还积极聘请其他学校及外单位专家来讲学。这些名人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专业知识,向学生介绍了许多学习方法与课外知识,因此也应认识到教师及专家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四、应注意向教学对象学习,认识到学生也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教学资源。

我国素有“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平等交流,应认识到能够提供课程素材的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也是重要资源。

学生之所以作为资源,在于他们能对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和对课本的不同观点。

五、自制教具改进实验是实验教学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说过:“如果人云亦云,就永远不会超越,只有形成自己的思路、思想,多方面看问题,才能超出前人”。

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进行经常不断地选择乃是教师的职责”。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北宋哲学家张戴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孟子二章教案 篇八

《荷塘月色》进入语文教材,我们该如何确定其教学内容?“教什么”能否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认为首先有个教学对象的因素要考量。

这是台湾《国文》初二册第十七课《荷塘月色》“文本呈现”时的附加说明:

[提要]

一、四周寂静的荷塘,今晚却很好,虽然还是淡淡的月光。

二、独自踱在这苍茫的月下,一切感到自由,更领略到独处的妙处。

三、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满塘的叶子与花,宛然起了一道凝碧的波浪。

四、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奏着的名曲。

五、大地显已入睡,唯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打破了宇宙的沉寂。

[题解]

本篇描绘月夜的荷塘和作者月夜赴荷塘的心情,用轻松的笔调,作精细的刻画。读了此篇,大自然的可爱,定能领会不少。

[文话]

这是一篇抒情文,抒写人们对大自然随时而异的情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一句古话。大自然是可爱的。它充满了文章的资料,便是所谓的“天成”。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文章的写法也就不同。能够相题行文,便是所谓“妙手”。

这些文字是我1991年秋天第一次执教《荷塘月色》时,大概是从某本语文杂志上摘录下来的一块“他山之石”。台湾国文教育的深度、广度均比大陆胜一筹。他们的初二学生与我们的高一学生在国文水平方面可能不相上下。面对认知水平大致相同的中学生,他们的教材编写者没有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启发学生去探究《荷塘月色》文本的思想意识或感情基调,而是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篇抒情文,抒写人们对大自然随时而异的情怀”。

对照我当年使用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荷塘月色》放在必修教材第一册的第五单元“散文”中,文本前的[预习提示]是这样写的: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见朱自清《给S君的一封信》)。作者在文章里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叶,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色,脉脉的荷香……这一切又交融着作者那隐隐的,却又是深沉的孤独与苦闷的心绪。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阅读时,要重点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的深刻含义。这样,就不难理解文章的主旨了。

这套教材是在1990年10月出的第一版。21世纪的地方版《高中语文》教材又是如何“呈现”《荷塘月色》文本的思想意识或感情基调的呢?

2007年8月第1版的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把《荷塘月色》放在第二单元,在“准备与预习”条目下给学生提了两条建议:

1.借助网络或通过其他渠道,查阅1927年7月前后的中国社会现状和朱自清的个人生活状况,筛选你认为比较有价值的信息,抄录其中3~5条。

2.反复朗读课文,感受荷塘风韵,欣赏月色之美。

第一条建议的导向很明确,依旧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启发学生去探究《荷塘月色》文本的思想意识或感情基调。较之人教版,不过是更有了些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而已。

2008年6月第5版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把《荷塘月色》放在必修二的第4个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的“一花一世界”板块。在“活动体验”栏下的第1道题目便是:“朗读《荷塘月色》,想一想,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唯恐学生忘了“知人论世”,第4道题目忙不迭地“呈现”钱理群的这段话:

他(指朱自清)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那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

研读文本的确需要“知人论世”,但是否一定要把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与其“本事”联系起来呢?

明朝学者谢榛认为:“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诗家直说》)

清朝学者章学诚、谭献说得更明确:

“文字之佳胜,正贵读者之自得,如饮食甘旨,衣服轻暖,衣者食者之领受,各自知之,而难以告人。”(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

即便主张“知人论世”的孟子也说过这样的话:“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阅读作品时还得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尊重读者的再创作的权力。

《荷塘月色》作为教材,其中学生读者依惯例成了教学对象,成了教学对象的读者依旧是读者,他们同样拥有再创作的权力。教材的编者又有什么权力去限定学生对文本中诸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文句的理解?教学对象既然是有头脑的并且有一定阅读经验的中学生,硬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去启发他们探究《荷塘月色》文本的思想意识或感情基调,不是无视教育、教学规律,便是别有用心。

其次要从保持文本的审美自由、无限角度去考量教学内容的确定。

文本的审美自由、无限这个说法源自黑格尔《美学》中的这段话: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引发占有欲和加以利用。

倘从培养审美能力的高度建言,给《荷塘月色》这类文章“确定教学内容”的行为属于把文本“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引发占有欲和加以利用”,本身就在破坏它们的“自由和无限”。

关于文本的审美自由和无限,歌德有过畅快淋漓的解释:“一般地说,我们都不应把画家的笔墨或诗人的语言看得太死、太窄狭。一件艺术品是在自由大胆的精神中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就应尽可能地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观照和欣赏。”对歌德的这个解释,朱自清先生也是首肯的。他在《短长书》中说:“文学不妨见仁见智,完美的作品尽可以让严肃的看成严肃,消遣的看成消遣,而无害于它的本来价值。”不过,朱先生非常看重文学的“本来的价值”,认为:“这本来的价值却不但得靠严肃的研究,并且得靠严肃的研究,才能抉发出来。”

我们所从事的中学语文教学当然不属于对文学进行“严肃的研究”,我们只是引导阅读,我们的教学无权破坏文本的“自由和无限”。

从《荷塘月色》在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高中教材中的呈现来审察,我们对文本的“自由和无限”的破坏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文本整体性的随意破坏,造成部分“大”于整体。

人教版中的《荷塘月色》文本通过[思考和练习]第一题中的第4小题:“《荷塘月色》第四段写荷塘,先后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第六题:“背诵《荷塘月色》4~6段”,明确告诉学生,文本中的三段文字是重点。而【思考和练习】的第三题、第四题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貌似正确的“误读”。

沪教版《荷塘月色》在“整合与建构”的第一题“理清作者的活动轨迹”明确把4~6自然段当作重点,要求学生“轻声朗读4~6自然段,完成下列学与活动”。并且在“应用与拓展”的第三题规定:“背诵课文第4、第5两个自然段。”

苏教版《荷塘月色》则在第四专题的“积累与应用”中明确规定:“背诵《荷塘月色》第四、五、六段。”

教材在文本呈现时对局部的青睐,极易造成教师在实际教学、学生在研读中的“畸重”。有多少所谓的《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学案,将文本的整体性踩于脚下,大肆“细读”、“深读”这局部的三个段落。须知,最纤巧白皙的手臂、最健壮厚实的腿一旦与人的身体分离,就再无美感了。更何况,有些教学对象(读者)未必青睐这三段文字,教材的编写者又有什么权力“强出头”规定这规定那呢?

二是“给形式以最大的重视”(涅克拉索夫语),罗列“写了些什么”、梳理“怎么写”超过了对“为什么这样写”的探究。

雨果说:“决定一部作品的地位的,不是它的形式,而是它的内在价值。”同样,在《荷塘月色》中写景的种类、层次这些问题不起“决定”作用,关键是写景的目的。

在人教版《荷塘月色》里,【思考和练习】提请学生关注的是这样的问题:

用简明提纲标明《荷塘月色》写景的基本层次。

《荷塘月色》第四段写荷塘,先后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填写表格……

苏教版《荷塘月色》文本“活动体验”第一题要求学生弄明白的是“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沪教版《荷塘月色》让学生“轻声朗读第4~6自然段”完成的“学习活动”之一便是填表格,“列出主要景物”“抄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语句”“发现作者视线的变化”。不过,沪教版的编者已开始注意到这些“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的工作其实只是手段,让学生有所“得”的,该是探究“荷塘周围应该还有其他景物,作者为什么没有写它们”这一类的问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8篇孟子二章教案,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孟子二章教案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