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9篇初中音乐教学反思,希望在初中音乐教学反思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一
一、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加强个人音乐素质,培养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生正处于十几岁的青春期,矛盾、叛逆、有自己的强烈个性,正是可塑性极强的年纪,此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音乐的教学,也是在使用良好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培养起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的同时提高整体素质。我们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更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提高民族音乐素养的熏陶。我国的民族音乐涵盖的范畴十分广阔,有器乐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民间舞蹈音乐等等。初中音乐教材中,七年级主要体现在上册的《茉莉芬芳》和下册的《江南丝竹》、《梨园漫步》、《弦管和鸣》;八年级上册都围绕着中国民歌展开,下册则有《乐鸣江河》、《曲坛音韵》;还有九年级的《悠远古风》等。如今网络化的现实生活对中小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网络的普及促使了流行音乐的传播和普及,与此同时也造成了青少年对于民族的音乐的关注度和喜爱程度的下降。再加上“应试教育”造成对音乐课的忽视等弊端,加强民族音乐的有效教学探索,弘扬民族文化已是势在必行。
二、对民族音乐教学的总结反思和完善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二
关键词:初中音乐;素质教育;探析
音乐,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之一,目前已经有大量的试验可以证明,在非音乐学科中引入音乐作为辅助或以音乐为教学的主要途径,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人的感知能力以及音乐自身的特性,在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引入音乐,对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学过程中引入的音乐,会由传统被动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为自主展开学习活动。
一、音乐的基本内容
所谓音乐,指的就是拥有旋律、节奏或和声等,由人声或者乐器、音响等部分共同构成的艺术形式,是能够详细反映人类生活以及不同情感的一种艺术。
在这一生之中,人类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学习,只是内容、形式有所不同而已。有一些注重教育的家长,在怀孕时期就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是所谓的胎教。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的胎教基本上是利用音乐来进行的,正是因为人类对音乐天生的感知能力。
从音乐的功能方面入手,可以看出:
首先,音乐具有非倾向性。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听到某一段音乐时会因为音乐本身的旋律、色彩等,使得本身的情绪发生变化,或开心、或悲伤;当人们被外界、特定事件等影响而产生某一种特定情绪时,也会被音乐激绪上的变化。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利用初中音乐教学来带动其他非音乐学科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考范围,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同时,音乐还具有倾向性,其主要体现在:利用音乐这一形式的艺术,对社会环境和事件、活动等产生一定影响。音乐本身带着的感情是这一民族、时代、创作者对某一特定的事件所进行的反馈,例如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不仅仅代表了贝多芬自己与命运之间的抗争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法国大革命;再来,我国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最后一句歌词为:“前进、前进、前进进”,是我国多年以来斗争的反映。这一点又使得学生在利用音乐学习其他非音乐学科时,会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和体会。
二、素质教育下初中音乐教学对其他学科的作用
初中音乐教学,不仅有利于非音乐学科的教学,还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其主要作用于以下几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站在讲台上教授教材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听讲。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和效率都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通过初中音乐教学,并在适当情况下将音乐融入非音乐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来,将单纯的课本知识转化为更加生动的音乐旋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非音乐学科的教学效果。
2.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课堂开始后,教师可播放相关的音乐内容,引入本课的知识点。音乐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材料,避免了学生毫无目的的遐想、空想;在整个思考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原因而压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这样一来,音乐这样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使学生想要去学习更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我国绝大部分的学校在上课、下课时都会打铃;但现阶段已有很多的学校将传统的打铃改为音乐这一方式,在这一小小的变化上不难看出音乐对学生的促进作用。这一点上还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间,第一,学校要播放适合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歌曲,为避免审美疲劳,还要定期进行更换;第二,通过音乐,促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音乐的意义,这样做的主要意义在于: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在音乐中彻底放松身心,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中去;另外,初中音乐教学也可以使学生受到一定的艺术教育。
初中的音乐教育与其他非音乐学科之间环环相扣、密不可分,音乐的教育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思考能力、促进自身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学校要提高对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视,加强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翔。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音乐功能窥探:非音乐学科教学中的音乐辅助运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三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好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就是说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也不能为学生所接受。所以音乐课不能不重视欣赏这一环节。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教师自己首先就要对作品掌握得十分透彻,反复钻研教材,音乐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更是不可缺少的。课堂是学生的,整节课也不能使师生之间成为演员和观众的关系,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已不满足于小学阶段的活泼、快乐,描写小动物和描写人生活的音乐,他们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逐渐将兴趣转向能满足其多方面感情需要的音乐作品,例如:“优美、活泼的”“开朗、奔放的”“兴奋、激昂的”“悲惨、哀怨的”等等。
初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中,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那么,怎样在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激发学生兴趣。
一、重视情感体验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已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初中音乐欣赏课在目前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情感体验教学就更为重要了,音乐大门的开启,要靠教师选择好钥匙,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
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情感也随之加重。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容的内容十分丰富,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换言之,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二者不谋而合,因此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培养。
二、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获得情感体验的方法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在最初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贝多芬、莫扎特等的作品,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在反复欣赏时,还会听出不同的乐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作品的风格等,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通过音乐自身的内容(音乐的要素)来进行情感体验
音乐艺术自身就应是美的化身,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体会音乐的变化。
3.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
在中学生青春期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点就是情绪,情感的日益丰富,表现为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的特点。这些普遍的特征在音乐欣赏课中都能得到体现,为学生提供了一方情感体验的热土。
4.与时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
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也可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学生平日所接触的是大量的通俗音乐,如在课堂上禁止,那就事倍功半了,课上找一点时间,机会给学生自己,5--10分钟,听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以自由的发挥,课前教师要进行筛选。
三、课内外相结合
要学好音乐欣赏,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从课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与课本欣赏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音像、图片、与音乐相关的实物等),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录下各种美妙的声音,配上自己的解说,制作成一个有关音乐专题的片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来体验音乐,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从课内,首先用这堂课的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展现心中的最原始的情绪体验。表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可用彩色的画笔绘出抽象的线条、不规则的图形或具体形象的实物实景来表达;也可用朴实或华丽的文字语言、诗歌、散文的形式来表达的;还可用舞蹈形体动作来表达展现。接下来,一边让学生复听音乐作品,一边用生动的语言简介作品背景,从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学生领会每一首音乐作品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有了积极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再采用启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研究的价值意义,从而使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感受到研究学习的快乐。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里,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分析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且提高。
四、重视音乐欣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过去的音乐欣赏活动,语言几乎成了表达、交流音乐感受的唯一工具。这种欣赏教学方式,仅能满足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要,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将对参与音乐体验的表达活动缺少兴趣,丧失信心。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表达途径,如:表演、绘画、歌唱、朗诵、编讲故事等方式,这其中也包括语文表达。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鼓励他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四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探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音乐课程教学需要突出培养学生对音乐审美的能力,而这也凸显出了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为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思维与鉴赏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把握好一个度,极尽贴合班级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音乐欣赏理念,尊重在音乐欣赏方面学生在思想上所存在的差异性。所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需要老师创新教学方法,并做到正确引导,进而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真情实感,并真正感悟到音乐所潜藏的魅力。
一、老师要具备教学素养及扎实充分的音乐基本功
初中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必不可少,但首先音乐老师一定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对音乐作品也要能够掌握透彻并反复钻研。在此基础之上,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老师还要努力协调与学生间的教学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多发表个人意见。当然老师也可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对反馈意见的采集与解决,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比如,在《红岩魂》鉴赏课程教学中,老师可先以“红岩”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学唱《歌乐山》歌曲,通过与革命时期的生活情景对比,让学生深刻体会红岩英烈的品格,感悟奋斗爱国的红岩精神,最后再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红岩魂》音乐欣赏课堂学习中去。另外,老师也可以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演示其音乐旋律,例如竹笛,又或者吉他、钢琴,从而演绎出各种风格的音乐,通过观看老师的表演,学生会感受到音乐自身所带有的乐趣与风趣。最后的教学重点在于老师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如模唱,或者通过画线条和图形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理解音乐段句之间存在的复杂联系。
二、提高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积极开发教学资源
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初中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理念要求学生能自主进行创作学习,能够理解音乐作品的真实涵义。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多元化趣味性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鉴赏活动中去,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这样学生对所学音乐作品会有更深刻的认知与了解。
例如,在《战士的歌》一课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编排一次班级大合唱,并为学生租借好“战士”革命服装,集体活动会更受学生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更会竭尽全力。随着音乐活动的参与,学生很容易就进入歌曲情景,在大合唱中也会深入感受到歌曲的力量及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音乐作品的无限联想,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到了快乐,自身学习效率便会逐渐提高。另外,老师也可以充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如音乐欣赏课程中对乐器进行介绍时,
由于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老师便可通过多媒体制作出所学乐器的视听片段,这样学生对大多数乐器都会有一个细致的了解与认知,当然老师也可找一些交响乐的演奏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音乐的宏大唯美。
三、适当采用直观教学方式
直观具体教学法,即要求学生运用教学“用具”配合音乐学习,凸显音乐特性,最终启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思考。例如,在《梨园芬芳》音乐作品鉴赏中,老师可以在课前预备一些古典传统国式乐器,引导学生学习乐器的音色结构,再临场体会乐器所带来的音乐之美,进一步领悟《梨园芬芳》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其次,老师也可采用“观摩”等直观教学方法。如在《白毛女》音乐赏析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剧,充分利用舞台歌剧的感染力来加强学生对所学作品的感悟。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必须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教学目标,积极丰富学生的音乐学识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音乐内涵并感悟音乐魅力,以期能够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五
关键词:初中音乐;导入激趣;教学方式;灵活多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5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思想和方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的标准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有效进步呢?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初中音乐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对教学的反思
新课改后的初中音乐课大多借助了多媒体手段,过多地运用多媒体让教师的范唱少了,教师的即兴伴唱没有了,有的只是热烈的氛围和各种的小活动,让音乐的美消失了。笔者认为,初中音乐课的改革不应该是这样,不应该对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全盘否定,而是要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研究教学,提高自身的授课能力。因为新课改下的教学对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要求更高,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技能,还要多学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其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好地体会音乐的美。“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
初中音乐课的基本理念就是以注重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鼓励学生主动创造,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我们一线音乐教师一定要学会反思,学会扬弃,学会取精华,为传统的音乐教育中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初中音乐教师要注重导入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第一个环节,至关重要。如果这个头开不好的话,学生就会对音乐学习缺乏兴趣,教学效果非常不好。所以笔者根据目前的教学内容,经常会酝酿各种不同的导入方法,力求产生使学生眼前一亮的效果。由于方法得当,每一次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都非常高涨,学习效果也非常好。尤其是在讲一些比较传统且不好理解的曲目时,笔者会采用一些新奇的方式作为本节课的开始。如在讲授《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歌时,笔者就运用了这样的开头方式:大家知道同志的诗词吗?学生们齐生答:知道。能朗诵一下吗?于是请几位同学来朗诵一下他们熟知的诗词。笔者对每个学生加以点评,并适时地给予鼓励。接着笔者就通过放录音的形式让学生欣赏了几首诗词,让其充分体会诗词本身的美,从而为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埋下了伏笔。这一次课上,学生的兴趣很高涨,一节课下来,都能感受到这首诗词的情感并产生了共鸣,教学效果很好。笔者认为,导入的目的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把学生巧妙地带到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入你的课堂,享受你的课堂之乐,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可以说,一个精彩的导入一定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走入课堂学习,使你的课堂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探索、积累和归纳,为每一节音乐课都设计一个出色的开头方式。
三、初中音乐课堂上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现在的学生由于各方面学习条件优越,懂的知识特别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将教学相长的思想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方式。我们一定摒弃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否则只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那样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没有学好音乐学科的欲望。我们初中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情感式教学法,以情动人,充分发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一些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的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笔者在给学生讲京剧一课时,亲自拿来一些京剧服饰和脸谱,并设计了一些趣味问题,让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并做上装扮。虽然学生对京剧不陌生,但如此近距离地看脸谱、着服装还是第一次,所以学生的兴趣高涨。这一教学环节从学生感兴趣的动手动脑切入,以接近其生活的竞赛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很快进入到了学习状态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初中音乐教师在教授学生音乐知识技能时要秉承灵活多变的原则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六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问题 策略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笔者在对当前初中音乐教育进行反思回顾时,发现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只有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提高我们的音乐教育质量。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课改实施以来,音乐教育又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本人还是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观念问题
尽管新课改搞得红红火火,但从现实的音乐教育来看,部分领导和老师以及学生个人都对音乐教育存在着偏见。因此,音乐教育仍然摆脱不掉在学校里的副科地位,老师们在教育观念上对音乐教育认识也不是很到位,引不起足够的重视,教学中因循守旧,不愿变革,这些教育观念都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教学方法问题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在音乐教育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走近音乐,并养成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的习惯,促进学生终身音乐学习。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教学,而教学方法则起着关键作用。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是很多音乐老师仍沿用传统单一的传授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第二,音乐老师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法上把握不好度,不能充分发挥出这些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作用。
3.满足不了学生兴趣需求问题
当前教材中的很多音乐作品,虽然大多数都是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很难满足这些90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需求,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代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种教学满足不了学生了兴趣需求,自然学生在音乐课中也就很难得到快乐和音乐的享受。这也成为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改革当前初中音乐教育问题的策略
针对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早解决,才能进一步推动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点策略:
1.转变对音乐教学的观念
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必须重新对音乐进行认识,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开展为契机,转变观念,充分体现音乐教育教学在学校发展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立足于音乐学科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紧紧围绕学科性质和价值把培养音乐兴趣、爱好、学习音乐的态度,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和情趣,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扩大文化视野等作为重要的方面构建素质教育式的音乐教育。
2.完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性
首先,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们要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音乐兴趣、音乐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改变我们以前传统教学中单纯地满足于课堂教学的老方法和老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社会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并且鼓励音乐创新,教学中应努力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求疑。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师的辛苦教学说到底还要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此外,我们还要把握好使用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法的“度”。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教材的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势,合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避免滥用对音乐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
3.发挥音乐优势向学生进行美育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发挥音乐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向学生进行美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让学生们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育;此外,我们还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力争让学生们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发展审美想像,丰富审美情感,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开发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兴趣需求
由于当前音乐教材中的很多作品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兴趣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音乐老师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有利契机,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适当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删、补。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调查,了解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喜爱程度,将教材中学生不喜欢的一些作品删减,同时对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一些网络上,以及明星新推出的一些流行歌曲,但内容必须是积极向上的,符合初中生身心特点的一些音乐作品进行开发利用,搬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这样通过有效开发利用音乐资源,将教材与课外音乐资源整合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音乐作为初中阶段学生们的一门必修课程,我们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找出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音乐的功能和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初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春艳。当代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简介[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聂小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新[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4(B12).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七
[关键词]中学音乐;流行音乐;乐理知识;创新教育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非常喜欢唱歌,每次走进教室学生们都会热情地鼓掌欢迎。可是当教师把音乐书翻开开始上课本里内容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学生又没兴趣了。几乎是每节课都有胆大的学生提出要求:“老师,可不可以教我们流行歌曲呢?”为什么课本中经过专家筛选有着深刻意义的歌曲比不过学生心目中的流行歌曲?许多学生说:“我们不是不喜欢音乐课,而是音乐课太枯燥了。读了三年初中,我们学的都是老歌,每一首歌曲老师都要有板有眼地先讲一大堆历史、政治背景,再唱谱、练习节奏。好像在上政治课,特别是欣赏课,按理说,欣赏课是让我们通过欣赏得到美的享受,但欣赏的重点却放在了创作背景中,什么时代呀、国际国内的革命环境呀,这简直就是一堂历史课,而真正让我们喜欢的,适合我们现在生活环境的歌曲却一首也没有。”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乐理知识点多,整体内容与现在所处的时代特征相差很大。
一、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各种视听产品层出不穷。现在的中学生几乎人手一个MP4,能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打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扬长避短,灵活教学。
在教唱欣赏教材歌曲时,可以投其所好地加入一些适合中学生学唱的通俗歌曲,如郑智化的《我的未来不是梦》、黄征的《奔跑》、杨培安的《我相信》、许美静的《阳光总在风雨后》等一系列积极向上的歌曲。还可以安排一次小小的文艺汇演,教过的、没教过的都可以唱。现在很多学生在课外都学过其他的器乐,还有不少学习舞蹈的学生,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来表演。这样学生既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也能给别的同学带来更多的见识。
二、优化乐理知识教学
在初中音乐课中,学生们最不喜欢学的就是乐理了。有些乐理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的确比较困难,于是,我在教学五线谱时尝试着把英语带入其中,把四个间的音名连起来就是英语里的Face,然后我便让学生自己再来组合,看看还能组合成什么单词。这节课学生们都觉得很神奇,原来五线谱课这么有意思。我还在课堂上渗透游戏,如课中的识谱练习,如果只是把乐谱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练习的过程就会非常的枯燥。因此,笔者设计了音阶楼梯学唱谱的时候就搬出来,高音就站在高处,低音就站在低处,这样更形象的体现了高音和低音特点,更容易让学生掌握。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音乐课上的主角,及时了解学生的喜好,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兴趣导入上贴近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成为音乐课的主导因素,从而使学生在参与音乐及表现和创造音乐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比如,在节奏练习时可以加入了指挥的元素,先教学生4/4、4/3、4/4的指挥是怎么打的,然后上来几个学生,请他们自己来指挥班上的同学来唱节奏,看看谁指挥的时候大家唱得最好、最整齐。然后再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分到不同的节奏,每个组的前面都有一个指挥,在同一时间一起打拍子,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很好听的节奏,学生们都很兴奋,到最后选出最棒的小组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整个过程,由于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兴趣被调动,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轻轻松松地完成了节奏练习。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初中音乐 欣赏教学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061-01
当曲调优美的音乐缓缓流淌时,学生聆听的不只是曲调本身,聆听的还是作者的情感,学生会在无形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振,被音律中所蕴藏的情感所打动。从某种程度上讲,音乐本身有着非语义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讲授与诠释的教学措施所能够获得的效益是低廉的。
一、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教师讲授为主还是学生感受为主
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是新课程中所倡议的内容。教学中如果缺少师生双方的沟通,是不能体现出主导地位与主体地位的。在平常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多采用的是教师教学解说的方式,这种音乐课几乎就会成为“语文课”“理论课”“政治课”的综合体,没有欣赏的内容。
欣赏课中如果学生不能够自己去对音乐进行感悟、体验,就不成为欣赏课。音乐欣赏课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体验到音乐中蕴含的喜悦与审美情怀。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学习各种音乐相关的基本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并不表明教师需要在欣赏课上大讲特讲,也并不是要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为“音乐理论家”而让学生自己不去思考、领悟。相反,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的讲只是对学生的一种指引。
(二)欣赏中是否需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参与
有不少的音乐欣赏课上,教师都只是纯粹的为学生播放各种乐曲,让学生自己去听、去赏析。如此的课堂上,教师、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减少,课堂上缺少足够的趣味,容易导致学生没精打采,这样的课堂效益也就无从谈起。通过音乐自身所能够发挥出的感官刺激,可以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感觉音乐有意思,但是这种刺激是短时间的、外在的,并不能够变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因为初中生的年龄、知识基础等要素带来的作用,就更难发挥效用,纯粹的听音乐,会让学生变得非常被动。
(三)过于在乎表面的形式
有部分教师简单认为欣赏课需要让学生动起来,因此在欣赏教学中融入了数量不少的视听媒体以对音乐原声进行取代,同时还融入了很多师生的肢体语言到其中。从形式上来看,课堂的氛围变得相当生动、开放,但是并没有实质上的内容,同时也让欣赏课变了质。在欣赏课中,使用相宜的肢体语言以及视听媒体可以更好的加强学生对音乐的领悟,但是一切都需要控制好度。
二、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改善对策
(一)为学生奠定音乐欣赏的底子
初中学生在对音乐进行欣赏的过程中,自身因为没有良好的底子容易遇到各种问题,很多时候仅仅只能够对音乐中的一些表面的东西有所领会。对初中学生来讲,很少接触到专业的基础知识,但是也不能够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知道音乐是否好听的基础上,当然在为学生打下音乐欣赏的底子时教师自身也不能够一味的、片面的进行讲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对各种相关的音乐知识进行体会,让学生反复欣赏并歌唱同一种类型的音乐,这对学生体会相关音乐知识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二)对学生的感悟与体会进行重视
音乐艺术中情感丰富是一大特征。音乐欣赏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以音乐欣赏为方法对音乐知识技能进行教学,不是让学生能够精通音乐作品的各种背景知识,也不是让学生能够对所欣赏过的作品熟记;而是要让学生在品赏了音乐作品后可以从内心上喜欢音乐,并能够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取得进步,对音乐能够有深层的体会,获得身心上的愉悦,让学生的品格、素质都能够得到提高。简而言之,音乐欣赏注重的是学生可以在欣赏时获得什么,而不是学生欣赏的音乐表达了什么。欣赏教学的目标只向是学生,并不是作品本身,音乐作品只是用来促进学生提高的媒介。
(三)注重对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只要是有条件的学校就会运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初中生对于音乐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初步认识,然而其社会阅历已经年龄等因素使得他们对于音乐的认知都较为浅薄,理解起来也比较吃力,很多时候都只会根据个人的爱好来对不同种类的音乐采取不同的态度。如,在多数情况下对于古典音乐与民族音乐都是持排斥的态度,对于流行音乐则比较迷恋,但是在教材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古典音乐与民族音乐,使得欣赏教学需要面临的困难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合理使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将有助于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去。
三、结语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虽然在课标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教师自身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导致最后的教学中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文中仅仅是一些个人的反思,以期能够为同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九
>>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浅析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 浅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指要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音乐课程的目标与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音乐有效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初探 浅析初中音乐课改后的教学方法创新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谈初中音乐课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音乐课教学方法 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浅析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 浅析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音乐教育实质就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它看起来是人的微观教导,是人感情世界的东西,但它对人宏观方面的建树和成长,对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作用。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音乐教育是完善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音乐素质教育改革 一、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是认识初中音乐教育改革的前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战线的一项全局性任务,而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人的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从而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发展人的感知、注意、记忆、联想、想象、创新等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效能。
二、用创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功课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
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从而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三、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艺术的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引领学生感受结构美
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学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要讲究开头和结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根据所授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如我在欣赏民族器乐曲《翻身的日子》一课中,先演唱一首《翻身道情》,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引入一个美的境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结尾也很重要,切忌虎头蛇尾,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2引领学生感受氛围美
氛围是指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创设课堂氛围美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直至言谈举止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想主动地驾驭课堂,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和讨论,就必须认真备课。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猝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这时如果教师知识面广,备课充分,就能圆满回答学生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烈。如:在讲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先在黑板的右端写上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左端挂上一幅《江月图》水墨画,然后录音机里放出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另外再运用表情、眼神、姿态等非语言表达方式,将音乐信息一下子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迅速地在综合的环境氛围中进入他们自己的艺术想象中。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吸取艺术的营养。
3引领学生感受语言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9篇初中音乐教学反思,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初中音乐教学反思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