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快回答整理了5篇作文教学论文,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作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篇一
在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中,由于语文课时安排紧张,大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作文实践时间,加之对作文兴趣不高、缺乏系统的训练,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基于这一现状,明确教师的引导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对作文评改方式的改变等应成为教学实践中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应有系统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掌握实用的作文技巧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在写作时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作文水平,合理安排每次作文的训练内容。可将文体特征、作文结构、详略安排、表达技巧、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用词造句、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材、修改方法等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有必要结合实际教学分阶段传授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将作文的技巧与基本知识点结合到一起来分阶段教授,高一到高三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入作文技法的训练。比如,作文立意的方法、审题的方法、拟作文提纲、拟题技巧、结构技巧、选材组材的技巧、修辞技巧、修改的方法。将这些内容按计划分三年时间有步骤、有侧重地讲解给学生,辅之以相应的作文练习,长久坚持,必然让学生有一定收获。
二、引导学生调整作文写作的心态,用心书写真我作文
心理学认为:心态是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表现出的思想状态和观点。学生如果能端正作文态度,教师的教学就会更有成效。面对作文时,学生能以较好的心态接受作文任务,能够较积极地去完成习作。在作文时可以借鉴优秀作文的成功之处,但决不能习惯于抄袭。教师要指出这样做的危害,倡导学生进行自创。学生应在作文中体现作文的生命意识,做到用心为文,把写作文看作个人素养的展现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引导方法转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重新定位对作文重要性的理解。比如,找畏难的学生谈话,了解学生不喜欢作文的具体原因,注重寻找学生乐于表达情感的方式,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转换写作角色,适当降低对这类学生的作文要求,用趣味化的引导方式让学生产生兴趣,端正写作的动机,重塑自己的作文自信。心态调整好了,自信确立起来后,学生再面对以前不喜欢的学习内容时,一定会有新的状态完成练笔。
三、引导学生养成观察记录的习惯,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较重,让学生每天都写日记并不现实,每周写周记虽然也能提高学生练笔水平,但时间久了,有些学生就很容易把周记当成“流水账”来记,部分学生喜欢记录班级的内部矛盾,或纯粹宣泄对学习的情绪,个人主观情感色彩较重。鉴于此,可以让学生对每天观察到的学习生活做出整理,让学生把自己对学习的感悟、对他人的感悟、对天气变化的感悟等用一两句话的形式写在小练习本上,如果能用形象化的语言或带有哲理性的语句表述出来更好。通过这种方式能改变学生体悟生活的认识,加深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对学校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做时并不感觉观察记录是作业负担,而觉得这是每天在总结自己的思想,引导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四、引导学生养成作文修改的习惯,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
作文完成后,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作文修改的习惯。作文不是一次完成的,学生应意识到掌握相关的作文修改方法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具体来说,在学生作文的评价上最好能够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互改的方式。教师应进行修改示范,从立意、标题拟定、标点符号使用、结构安排、知识性错误、语病、错别字这些常规修改要求做起。比如,针对语言锤炼,看能否用更形象、生动的词语对原词进行替换;对一个句子,看能否转换成更有表现力的语句形式。
修改可以同桌为单位,也可以前后四人一组为单位,成立评改小组,选出组长,学生之间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评价修改彼此的作文,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评改标准进行这种互动活动。学生修改后选出优秀作文,再次上交修改后的作文让教师检查。教师要全程参与学生的互评互改过程,适时做出一定的评改指导,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还应在评改之后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强调,完整地做好作文评价。
总之,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探索形式多样的引导方法,学生的作文水平可得到一定的提升。作文教学的成效关系着学校、社会和每个学生的发展,寻找与摸索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的方法也需更多的人付出努力,让作文教学逐渐走出困境,最终呈现出应有的学习意义。
作文教学论文 篇二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不妨考虑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教学为例,这是海伦凯勒的经典作品,对小学生思维的养成有着积极的意义,恰好在写作教学中有一章便是要求学生以“假如……”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于是教师可以将二者进行融合式教学,在完成文章的基础教学之后,要让学生进行深层的讨论,理解文章的内涵与情感,教师再将教学重点过渡到写作当中,学生就要想假如自己只有三天光明,会做一些什么呢,在想象中思考,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最后再利用文字表达出来,使情感得到升华。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二者有机结合,获取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使作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作文教学论文 篇三
《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方面的修订,一是提法的改变,把中高年级的“作文”改称为“习作”,旨在进一步明确小学作文的性质是练笔,即“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二是由淡化文体的要求,《新课程标准》高年级作文的提法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和常用的应用文等。”在表达上没有明确提出“有中心”的要求,条理方面由“有条理”降低为“有一定的条理”。这样做,旨在减少学生在作文上的压力,能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真实地写出来。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依据“新标准“进行高年级的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一、培养阅读积累语言的习惯大量的阅读和扩大语言积累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作用,在语文教改实验中已有定论,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量和背诵量作了具体的规定:课外阅读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我认为,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尤其重要的是应配备充足的课外阅读书籍报刊,要跟上指导检查。要搞好“班级图书角”这个博览天地,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手头拥有课外书籍与要求甚远,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想尽一切办法,配备充足的图书。如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优秀少儿读物,其它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也应占一定的比例。其次,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习惯。比如采用摘录、剪报或运用电脑等方式收集、积累信息资料,养成及时记录、写出感受的好习惯。再者,一定要定期的指导检查,定时进行读书心得交流,这样才能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记实作文的源泉来自于生活。因此,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调动学生观察、实践、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掘流。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观察自然与社会。在农村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要因地制宜,引导学生走进农村生活,了解农村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去目睹春耕秋收的场景,去体会“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含义,从而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萌生自然真实、朴素美好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美好的自然景观,如日升日落、山河湖泊、田野村庄、孩童捕蝶、群鸭戏水等。这样学生让在真实生活中感受,并把它们引进课堂,使之跃然纸上。其次是引导学生实践,家务农活、手工制作,自然课的各种实验都要指导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感、有所悟。只有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才有话可写,有真实的见闻,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三、坚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语言实践活动能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学生的实践出发,让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节目,每周摘抄3条新闻标题及主要内容,坚持写周记,记叙自己真实见闻感受;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学期办4期手抄报;让学生每学期种植一种植物,并写一篇说明实验过程、结果和体会的短文;根据个人兴趣特长,每学期参加一次讲故事、朗诵、书写等语文竞赛活动。这样,通过各种形式实践活动,加强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以及学科间的融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四、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共性,忽略学生的差异,拘泥于“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或“统一内容、要求,指导成文”等僵化的模式。结果,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的张扬,更缺乏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记得习作《一个值得敬佩的人》时,全班近一半的同学描写清洁工人大清早清扫街道,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敬佩。我们知道,作文是个性化的产物。“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不同的人,即使对同一事物感受也不尽相同,写作也应各具特色。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说得好:“我看作文教学‘目的’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既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怀地释放出来。”要让学生情感释放出来,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任何强求都会影响到“尽情释放”的效果。如让学生写《——我想对您说》,大部分学生都是想对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我们将努力学习,用优秀的成绩来报答您。”可有这样的一位同学,他说:“老师,借这次习作的机会说几句平时不敢说的心里话。教师,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回家除了温习功课,我们还要做许多家务活。您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我们课余时间忙于机械练习,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更不说去发明创造了……老师,我怀疑您有没有过快乐的童年?”这篇作文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写出了真情实感,令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时常提醒自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学得主动,敢于在写作中思考,发现自我和展示自我,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总之,小学作文教学要勇于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尽最大的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累的兴趣,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敢于表达真情实感,敢于写出个性的语言。
作文教学论文 篇四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着实令人担忧。学生态度消极,谈文色变,作文质量偏低,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结构凌乱,语言呆板。教师“技巧”“经验”满堂灌,忽视对学生的科学实践,命题脱离学生思想实际。学生读书积累生活不够,作文时没有丰富的材料。以上等现阶段作文教学之现状,引发我之思考。
一、学生作文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造成了人为的惧怕写作心理,丧失了作文的成就感。反思一下我们的作文教学是这样一个过程:教师教读范文,学生学习范文----教师归结写法,学生效仿写法---教师命题指导,学生构思行文----教师批改讲评,学生领悟接受。作文时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心智技能活动,学生是这项创造性活动的实践主体。这样过程的作文活动学生往往手足被限制,绞尽脑汁勉强应付,获得的只是挫折、失败的体验,学生哪有作文的成就感可言。
二、学生阅读面狭窄,文化积淀不够深厚,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作文素养的生成与提高。当前,许多中学生为无“证”可举,无“材”可叙而困惑。其实,这一问题的根结就在于学生阅读面狭窄,文化积累不够。,知识面不宽广,人文精
三、对生活缺乏切身观察,缺乏切身体验,没有丰富的生活底蕴,导致作文内容单一、空洞,情感苍白无力。三个原因,一是教师对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缺乏足够的指导;二是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知水平较肤浅,阅历不丰富;三是教育机制还不够完善,学生除了课本、书籍中了解社会外,交际面窄,视野狭小,造成了他们生活底气不足。
四、作文教学的唯模式化严重,扼杀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导致作文缺乏创新。
五、采用“命题”或限制内容的方式,打消了学生的作文兴趣,不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创造性思维。
针对以上几点思考,本人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实践。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1、作文命题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取材。
2、在作文教学中把学生和自己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在计划、命题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经常与学生商量、对话、互动。
3、作文修改的优先权给学生本人,在自我修改评改、集体修改评改和教师修改评改的活动中,让学生及时得到反馈,尝到作文成功的鼓舞。
4、结合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等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资助作文。
5、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鼓励学生独抒性灵。
二、激发作文热情,培养写作兴趣,促使学生乐于作文。
1、组织学生观察、调查、访问、阅读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和生活源泉,激起他们以文章的形式表达内心感受的愿望。
2、发现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学生以鼓励,树立佳作典型,经常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信心。
3、把命题命到学生的心坎上,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励学生爱作文,作好文。
5、拓展课本资源改编课本剧。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思维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观察思维与想象思维是写作中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方式,观察思维是引领学生写好文章的基础,想象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作文的关键。
1、观察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明确观察明的;二是懂得观察又有顺序、有重点。三是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四是将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
2、想象力的培养。一是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二是走进大自然,在生活实践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四、建立开发的阅读观,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1、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作品,让学生生活在文学的氤氲之中,接受文学的滋养。
2、鼓励学生多方面阅读,扩大信息量。
3、引导学生养成背诵、积累的好习惯。
4、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读书活动,交流读书心得。
五、走出课堂,投入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
1、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其人生经历和体验。
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并深入思考生活。
3、正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真实平实的朴素写作,从竭尽粉饰生活之能事转化到再现生活之本位。
总之,要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需要我们既要有理性的认识,又要有实践的探索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这将是我们的作文教学获得最终解放的理想途径。
作文教学论文 篇五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口,不少学生对语文感觉难学,首先是从作文开始的。按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要能写出有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的文章。要实现这个目标,作文入门教学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教学最终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其实,小学作文教学教师并非“授之以鱼”,而应“授之以渔”,这样,学生对作文教学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反而以浓厚的兴趣去展示、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鞭策社会中的假、恶、丑。
小学作文入门教学,经过不断总结自身日常教学经验略有所悟。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既可改变学生不良的作文习惯,还可培养其浓厚兴趣,让他们徜徉于作文情与景之中获得心灵的陶冶,找到成功的喜悦。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作文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真实情感,抒写身边的人、事、物。
“文贵出真”,作为教师宜在小学生刚刚学会用笔认识神秘莫测的大千世界、表达自己内心复杂情感的时候,引导他们写真实的情感,抒写身边熟知的人、事、物。这样会让他们在幼小的心灵中萌生“其实作文就是那么简单”的意识,就不会一开始就觉得作文难写,让他们在初次用笔写自己生活时就充满好奇心。
学生在作文入门教学中我就要求他们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把作文当作表达自己情感和展示心灵世界的工具,只要长期坚持这一原则,就可避免作文出现假、大、空的情况。以“我写我人,我写我事”来要求他们,即可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出一个可以感知的“自我形象”。在教学中,我常用的方法是:学生入门的第一次作文是写自己,第二次作文写他们最熟知的家人。这样,学生用笔去抒写大千世界,从“自我”开始,然后逐步扩大视野,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学生写他最熟悉的人、事、物,就能有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无物。
其次,要多形式培养和巩固学生的作文兴趣,让他们保持热情,并逐渐进入痴迷状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形式来让学生作文入门,并培养、巩固其浓厚的兴趣。
1.鼓励学生长期坚持积累,并有意识地用好词佳句入文。
平常我每接一个新班级,从一年级开始便要求学生把教材上的或课外书上的好词佳句专门积累在一个笔记本上,到三年级写作文时,学生就能有意识地把它们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会利用圈点法标出每篇文章中用得精彩的词语或写得漂亮的句子,在班上交流,对突出的同学进行公开表扬,让他们一开始写作文就能找到一种成就感。
2.引导学生读名著和背诵精彩语段。除教材上要求背诵的语段或课文外,每个学期我都指定学生去读两部书和背诵一些精彩语段。根据时间要求,所要求读的两部书放在假期完成,背诵语段在平时,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年级时每学期额外增加十个精彩语段,二年级时每学期增加到十五个。学生在这两年中已读了几部自己喜欢的书,积累了几十个写人、记事、写物的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精彩语段,到三年级学生入门写作文时就特别轻松,语言运用也不会枯竭。
3.设置读书角和佳作窗。平时,我把学生最喜欢的书拿到教室里设置一个读书角,而且号召学生把自己家里已读过的书拿到班里,放在书架上供其他同学阅读。为了让平时特别喜欢读书的同学看到希望,我每学期都在班上设置“读书之星”奖,对部分学生予以奖励,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在班上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与此同时,到三年级写作文时,给学生设置一个佳作展示平台,在教室里开辟佳作窗,把每次作文写得有代表性的文章贴在上面。每学期只要有三篇作文进入佳作窗的同学便可获得“写作之星”奖。另外,根据学生兴趣,我还在班上设置了“积累之星”奖、“写作进步之星”奖、“故事大王”奖等若干奖项,以培养和巩固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
4.积极推荐学生作文发表或参加各种竞赛,让他们从作文入门开始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进入一年级下学期,我便开始要求学生写日记,到三年级正式入门写作文时,我每次均选出几篇有典型性的作文,反复修改,除装订班级优秀作文集外,还大量向各级各类刊物推荐发表或参加各级竞赛,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近几年,我发现这一招的确不错,学生只要有作文得到发表或参加竞赛获奖,他的学习干劲就会更强,学习的自主性也会更强。有时老师即使不要求,一旦他已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他都会不自觉地自己找书来阅读,而且会自觉不自觉地写作文。每学期我都会收到班上同学主动交给我为他们修改的100多篇文章,而且这些文章既不是老师要求写的,也不是家长要求的。这充分说明,学生一旦对作文入了门,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出现势不可挡的状况,而且班上也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由于我向全国各大刊物推荐的学生作文比较多,所以每年都会有我所推荐的十多篇或二十多篇学生作文见诸报端。家长一旦见到他的孩子的作文发表或获奖,定然会特别高兴,也会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这样,既增强了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也让家长看到了希望。所以,本班学生一旦要求要买书读,大多数的家长都很支持;如果某个学期学生没有提出要买书读的要求,家长反而会主动向老师了解情况。
小学作文入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果把这个突破口冲破了,教师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巩固,作文教学就会轻松自如,就不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且能够一年上一个台阶,作文兴趣也逐渐浓厚,并让部分学生作为终生爱好保留下来。这样,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就会最终实现。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以上5篇作文教学论文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作文教学论文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