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快回答为大家整理了4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篇一
吴黎F
近来读的《心灵启示录》给我的感触特别深,是一部经典教育理念案例的书籍,书中大量引用了一线教师的教育案例,通过故事的形式叙述,讲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在这些优秀教师的笔下,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师的智慧、才华、感情、理念和责任感,这些大师的想法和做法给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法上的成长与不足!
《和蜗牛一起散步》是激励篇中所举的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上帝派给一个任务,让“我”牵着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爬得太慢了,“我”不断地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受伤的蜗牛说:“我已经尽力了。”又一天,上帝又派“我”牵着蜗牛去散步,看着惊恐的蜗牛,“我”不忍再逼它,但等“我”欣赏完美丽的景色之后,回头却发现蜗牛已经爬出去好远了。人与蜗牛是有差别的,怎么可以要求有一样的速度呢?而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存在着这个差别呢?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没有差别就谈不上教育,差别永远存在。差别只能缩小,而不会消失。
善待别人,就会快乐自己。“差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永远存在的。很多教师、家长面对“差生”,只要他不“出事”就行,或者干脆放弃了教育的责任,抓十个“差生”不如提一个“优等生”,这种想法是普遍存在的。
如爱心篇中的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感受最深,读后心头涌上深深的敬意和感动。她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在她的眼中,没有教育不好或者不可教育的孩子。她爱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6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她创造出没有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学奇迹。没有体罚过一个学生,没有向一个学生动过气……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番感人至深的话,让我看到了一位平凡教师的不平凡,她这种60年如一日的职业真爱非常令我敬佩。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家庭教育与美国的家庭教育完全的不同。对于美国父母来说,重要的是他们为孩子做了什么;对于中国父母来说,重要的是孩子为父母争了光没有。基于这一认识的不同,中国父母中的相当一部分,在成为世界上最无私的父母的同时,也不自觉得沦为世界上最自私的父母。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到为孩子终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这个基础应该就是——智慧与道德。拥有了足够的智慧,辅之以良好的道德,孩子才能在一生的发展中有可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人。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篇二
洋洋的父母经过一年多的离婚大战,终于在半年前结束了不幸的婚姻,法院判洋洋的抚养权归属洋洋妈。洋洋妈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父亲的缺憾,为洋洋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洋洋想吃什么、想穿什么都给予满足。但丰富的物质生活,却没有给洋洋带来快乐,不到4岁的他,变成了一个忧郁、孤僻、内向的“小老头”,整天蔫蔫地呆在角落,跟谁都玩不到一块去,也很少跟人说话。
案例2:
近期香港发生的“艳照门”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事件男主角香港艺人陈冠希的行为引发多方争议,也给众多涉事女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陈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是个失败的母亲,没能好好教导儿子。因为我和他爸爸感情出现问题,令他在单亲家庭环境下成长,缺乏一个完整、健康的家庭,才会使他的性格变得这么叛逆任性。”
解析:
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克曾说:“离婚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面临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据统计,我国每年离婚人数已超过100万,平均每分钟就有一起离婚案,并且以每年35%~40%的速度递增。尽管谁都不愿面对这个问题,但如果夫妻双方真的水火不容、无法共处,离婚确实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形式。否则,孩子长久处于硝烟弥漫的家庭中,对其身心伤害会更深。但是,父母的离异、家庭的破裂,无疑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和性格上的诸多沉重冲击。首先,由于父母离异而带来亲情残缺,使得孩子在情感上感到孤独、自卑,性格上孤僻内向、固执少语;其次,由于离异后单亲或者再婚,使得孩子的教养容易失衡。同时,离异家长对子女教育还存在着5大误区:一是爱憎分明;二是苦大仇深;三是溺爱补偿;四是不管不顾;五是粗暴严惩。许多事实已经证明,离异家庭的子女比完整家庭子女更容易出现问题。由于亲情残缺或教养失衡等原因,使得他们的行为表现或孤僻或放任,有时如冬眠的小刺猬一样封闭,有时又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难以驯服。就如上述案例1中的洋洋,由于亲眼“见证”了爸爸妈妈长久的“家庭大战”,从而失去了家庭的安全感,对他人产生排斥感,心理和性格逐渐走向封闭;而案例2中的男主角,则是因为父母离异,长期的单亲家庭环境使得他的心理和个性走向极端。所以,面对不可避免的离异,如何保护好孩子幼小的心灵不因此变得封闭扭曲,避免其性格走向畸形和留下缺陷,是摆在离异家长面前的首要问题。
支招:
在婚姻失败后,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建立起足够的心理承受力,缓解父母婚姻失败对孩子造成的情感冲击和心理压力,这是最大程度减轻离异对孩子造成影响的关键。针对这个问题,离异家长可参考以下几点:
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任何时候,离异家长都不能对孩子的问题听之任之,让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家长首先要认真了解家庭婚变给孩子心理造成了哪些冲击,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心理的关注,主动和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态。有时孩子可能会对父母表现出抗拒和躲避,其实那也是孩子在向父母表达他们内心的一种方式。必要时,可以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力争将离异对孩子心理和性格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给孩子解释父母离异的原因。许多父母在孩子面前对自己离异的原因讳莫如深,这样容易使孩子猜忌父母是否已经不爱他。其实,应该用轻松的语气、简明的话语向孩子解释爸爸妈妈离异的原因,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离异与他无关,即使爸爸妈妈不在一起生活了,他还照样是父母最爱的宝贝。这样的解释对于孩子的心理,将会是莫大的缓解和安慰。
在经济责任和亲情维系方面给孩子较为宽松的空间。离异家庭有一大通病,那就是常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不是,甚至扩大范围否定一类人,比如说“男人/女人都不是好东西”等,并且在孩子的抚养费上斤斤计较。许多因家庭破裂而走向犯罪道路孩子的事实都表明,家长的这种情绪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和性格走向极端化。所以,离异后摆正心态,在孩子的养育上继续尽职尽责,比如经常来看望孩子,带孩子一起玩等,是父母双方都必须做到的。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篇三
当我刚刚走上教师这个岗位的时候,我特别高兴,因为我拥有了好多人都梦寐以求并受人尊敬的职业,同时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当朋友,亲戚们说,老师都懂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我在暗暗自喜。当我参加了濮阳县第二期家庭讲师后,我哭了,哭我的无知,哭我的自大,哭我的可怜。原来在教育面前,我并不富有,只是一个临街乞讨的乞丐。我懂得教育我的学生,我却不懂得教育我的孩子,因为在生活中,人有很多角色,我却只记住了教师这个角色,忘记了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孩子回到家,他本想享受一下母亲的呵护和关心,却只是受到教师对孩子的教育。试想你是那个孩子,你能不崩溃,能不叛逆吗?可见,孩子叛逆,是家长逼出来的。作为老师的我,为了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更需要学习家庭教育。下面我就谈谈这几天学习家庭教育的心得。
我们知道,任何职业都有上岗证,但“家长”的“职业”没有。而且一旦上岗,永远不会因为不合格而下岗,辞不了职,也退不了休。任何产品都有说明书有,但孩子没有。一对没有上岗证的父母,教育着没有任何说明书的孩子,这就是目前亲子教育的现实。这也许正是我们付出一些惨重代价的原因吧?简单的把孩子养大,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复杂的把孩子养大,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还必须成功。这要求家长既要有责任心,还要懂教育。
首先,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跟上教育发展的形势。我们来看看教育的现状,现在的孩子是很难教育的,整个世界都在提倡提前消费,刺激消费,确实跟之前的计划消费相比,大大的提高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民都消费疯了,整个社会都很浮躁,都在攀比。这只能说中国的教育发展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对此,中国的教育体制必须改。虽说早就提倡素质教育,但是高唱素质教育的口号,应试教育却做得扎扎实实。所以这个艰巨任务就落在了我们这辈家长及教师身上。
再看,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我们来看看孩子们的现状,信息时代动摇了父母的权威地位。独生子女时代给教育带来挑战;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匮乏;社会多元,随时面对选择;性发育提前,性教育滞后;应试教育带来巨大压力。所以我们总说孩子叛逆,其实是家长没有跟孩子一同成长导致的。因此需要家长写孩子成长日记,不断反思,多与孩子沟通,这样才不至于落后。
面对世界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规律,这就需要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理念时,遵循以下几点:
1. 爱
李琳曦教授曾说过,人是不会被改变的,除非感受到爱与关怀。可见,爱是家庭教育的开始。那么什么是爱,家长又该如何去爱?
爱是一门学问,爱是一门艺术,爱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一种能力。先获得这种能力,然后再把这种能力转化为智慧,因为爱是需要智慧的。这种转化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尝试,总结经验,内化为家庭教育的智慧。
爱是平等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爱。只有平等,孩子跟父母才能畅所欲言,父母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成为孩子的朋友。居高临下的爱,只能适得其反。
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无条件的,凡是有条件的爱都是“假爱”。这里说的“假爱”,不是说父母装出来的爱,而是家长不知道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爱。所以要做到真爱,除了要付出真心的爱,还要懂得表达爱的正确方法。例如:大部分家长都会关心孩子的学习,好多家长一到期末考试就会说,如果这次考多少分,就会得到什么奖励之类的话。关心孩子学习是爱孩子的表现,但是这种做法是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觉得是在为父母考试。孩子并没有感受到这种爱,反而让孩子认为父母只爱他们自己。
爱是由被爱方决定的,就是当你爱别人时,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爱,同时也能获得别人对你的爱,总之只有被爱方接受爱感受爱并付出爱,才是一份完整的爱。因此你当付出了爱,对方没有感受到时,你就应该反思,你付出爱的方式对不对。
爱不是溺爱。溺是淹没的意思。试想你的爱就像水,你把孩子淹没在水里,这时孩子就会在水里挣扎,但是你还是不停地把孩子往水里按压。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孩子被淹死在水里;另一种结果是孩子挣扎出 www.1mi.net 水面后,一定会报复那个把他按在水里的人。看看今天的富二代们,他们是溺爱最典型的牺牲品。
2.尊重
尊重孩子的人格,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积极心态。孩子只有受到父母尊重,才会尊重父母,相信父母,与父母亲近,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样你的家庭教育才能实施。
例如:一次婚宴上,有两个母亲都带着10岁左右的女儿。当婚礼还在进行,婚宴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两个女孩几乎同时伸手去拈桌上的菜吃。母亲甲:悄悄地拉了拉女儿的后衣襟。母亲乙:用筷子敲女儿伸出的手。同样问题,不同动作,不同结果。母亲甲,尊重孩子,朋友般的提醒。母亲乙,家长式教训,伤孩子自尊。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家庭教育就在我们的动作中。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一流孩子用眼神教,二流孩子用语言教,三流孩子用棍棒教。所以在在家庭教育中,多与孩子用眼神交流,鼓励的眼神,欣赏的眼神,信任的眼神等等;少用言语进行唠叨型教育,孩子们的要求不高,只希望家长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静静的倾听,然后给他们一个安慰的拥抱;杜绝用棍棒教育。如果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你打骂了孩子,那么你的家庭教育就已经失败了。
3.接纳
孩子需要理解,需要无条件的接纳。理解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我们不仅要接纳孩子的优点,还要接纳孩子的缺点。著名诗人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学习好的孩子需要爱,学习不好有问题的孩子更需要爱,更加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包容。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例如:家长宋说,我和三个好朋友经常带孩子一块玩,我儿子好多时候不如其他孩子表现好,比如背古诗、识字,人家都会他不会,每次我都气得打孩子,打完后孩子哭,我也心痛得抱着孩子一起哭。我的儿子是不是有毛病?我该怎么教育我的孩子?(来访者的儿子3岁半,另三个孩子一男两女,最小四岁,最大四岁半。)在这案例中,家长宋不懂孩子的成长规律,盲目攀比,过高期望,虚荣心强,方法粗暴。首先应该接纳孩子的不足,孩子身上出了问题,然后再从家长身上找原因。先改变家长,再改变孩子。因为李琳曦教授曾说过,接纳是改变的开始,谁痛苦谁先改变。
4.信任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信任孩子,还要取得孩子的信任。这样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孩子与家长平等沟通,达到和谐的亲子关系。
例如:因星期日下午儿子不上学,便和同学一块儿进午餐,三点左右才回家。到四点多钟,老公说:“儿子没有休息,在玩电脑。”我说:“不会吧,一般情况下星期六晚上玩过了,星期日下午就不玩了,洗洗澡就休息。”老公说:“我怎么听到电脑的声音?我要跟他谈谈。”这时我心中也不愉快。一会儿,老公忍不住了,就敲了敲书房的门,婉转地说:“儿子,你不洗澡吗?”儿子说:“不洗。”大约过了三十分钟,我又说:“你不休息吗。”儿子这时生气地说:“正在休息,在我房里,楼上的响声让我无法休息,我只好到书房休息了。”我感到儿子向我发脾气,我也很生气。五点四十,他起床吃晚饭。我说:“楼上的响声让你无法休息,是吗?你爸问你是否洗澡,我让你休息,影响了休息,很发急,是吧!”儿子说:“虚伪、虚伪、你们真虚伪!你们还不是认为我在房间玩电脑,旁敲侧击,你们直说不行了吗?”我不好意思地辩解:“我主要是认为你平时学习紧张,睡眠不足,心疼你,想让你多休息。”在这个案例中,父母虽然没有直接说儿子在玩电脑,但实际上是怀疑儿子玩电脑,让儿子有了被误解的感觉,所以,儿子很有情绪。我们这种做法是对孩子不信任的表现,是很容易刺伤孩子自尊心的,因此,误判不如不判。
5.赞赏
父母应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放大这些优点。父母应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升孩子的自我成就感。
例如:小学三年级小宋在写英语作业。我上前一看,小宋掩盖住不让我看。我说:“我不会英语,我想让你当我的老师,教我学英语。”这时他才让我看。我翻开本子就找他写得漂亮的单词,夸他写得漂亮,并让他教我读单词。小宋既高兴又认真的教我读单词,俨然一个小老师的形象,甚是可爱。大夫在旁边一边忙自己的事,一边听我们的谈话。谁知,这时宋大夫说:“这孩子太费劲,如果不调皮捣蛋,写得还可以。”小宋听后向父亲努努嘴,并“哼”了一声,不高兴地合上了作业本,不再教我读单词了,良好的氛围被父亲的一句话破坏了。这个案例中的“我”是一个懂得赞赏孩子的人,“我”通过向孩子示弱,使孩子感到在“我”面前他是一个强者,找到了自信,同时也是对我信任,从而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但是父亲的话,不仅摧毁了小宋在我心中的形象,还打击了孩子的自信,更有甚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同时,也抹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父母们要相信:没有笨孩子,只有潜能尚未开发出来的孩子,只要父母看重自己的孩子,懂得赞赏自己的孩子,就会让蒙尘的金子闪光!
6.责任心
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所以教育必须有责任心。没有管教的教育,没有约束的教育是伪教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绝不能姑息纵容不能顺其自然,放任自流,要严加管教。
7.时间
和谐的亲子关系,源于真诚平等的沟通,沟通需要充足的时间。时间不仅要充足,还要提高时间的质量,父母要充分运用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以上几点是家庭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的。
教育是一个生命换醒另一个生命,是启发孩子内在的动力,挖掘孩子的潜能,帮助孩子自我成长。不是靠父母的推与拉来教育孩子的。正像一辆要前进的汽车,必须首先启动发动机,只靠外力推车,既费劲又没有效果。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篇四
其实,要说服教育倔强宝宝,让起学会与人合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搞清他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犯倔,心理动机是什么,然后,我们才有办法对症下药。
宝宝说:“大人们为什么说话都不算数?”
安安的爸爸已经连着三次推迟带安安去玩的计划了:第一次,是公司临时开会,不能陪安安去游乐场;第二次,是临时来了饭局,不能陪安安去动物园,赌咒发誓说,下个礼拜天一定陪安安去喂小羊,喂兔子;结果,这一回是爸爸的好朋友回国相聚,让爸爸带着安安一起去。安安大发脾气,一定要去动物园,爸爸无奈地说,那让妈妈带她去,安安说不行,动物表演的笼子外面围了很多人,只有骑在爸爸肩膀上才看得见小猴拉车和小狗做算术题。爸爸火道,动物园都去过好几次了,表演也看熟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魔人?
宝宝的内心独白:
爸爸不知道我盼着这一天,盼了好久了?他们大人为什么老觉得自己的事情比陪我玩还重要?究竟是谁不讲道理,谁讲话不算数?
分析:导致这一冲突的原因,是大人把陪伴孩子的计划当做“可更替计划”之一,而孩子却认为,这是他很长时间的唯一期盼,一旦落空,就会失望沮丧得不行。
解决方案:
如果父母对陪伴孩子的某个计划在时间安排上没有把握,不妨在计划要实施时再通知孩子,这样,孩子虽少了长时间的憧憬和期待,却多了一份惊喜。
宝宝说:“为什么我什么都应该听你的?”
玲玲妈妈带着女儿去同事江阿姨家做客,江阿姨热情地拿出许多饮料让玲玲和妈妈挑选,还没等玲玲发话,妈妈就替她做了决定:“可乐和芬达又伤牙齿又容易长胖,还是喝点果汁吧。”江阿姨又问要什么果汁,妈妈迅速代玲玲挑出一瓶:“就这瓶胡萝卜西梅汁挺好的。”玲玲很不高兴地说,“我不喜欢胡萝卜汁的气珠!”妈妈大声呵斥说,“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胡萝卜汁对眼睛和皮肤都好,最有营养!”玲玲一下子就犯了倔,“我就爱喝没营养的!”攥了一瓶可乐就想逃,妈妈抱牢她就去抢瓶子,母女俩僵持不下,两人都很光火……
宝宝的内心独白:妈妈为什么不问问我怎么想,就替我出主意?当着江阿姨的面,也太不给我面子了!
分析:对孩子事无巨细都要干预的父母,最容易挑起孩子的倔强脾气大发作。不允许他有自己的主意和选择,动辄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将跟父母对抗当做展示自己的最后一点尊严的方案,以缠磨不休的方式强迫父母就范,来证明自己的“独立自主”。在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孩子对父母的干预,反抗意识会更强烈。
解决方案:
为什么不把孩子的选择权还给孩子呢?或者采取折中的方案,既允许孩子喝可乐,也希望她尝一下自己兑的“健康果汁”。一般的孩子,都会对百合汁,大蒜汁、黑莓汁、柚子蜜这样的趣味健康饮料,有很强的尝试欲的。
宝宝说:“还说我倔,你比我倔多了呀!”
毛毛的爸爸是远洋巨舱上的大副,通常好几个月才回来休假一次,一休假就长达一个多月。毛毛最讨厌爸爸什么都要求按他的意思办:早上不能赖床,晚上看电视不能超过8点半,顶讨厌的是,毛毛每顿吃多少青菜他也要管,毛毛真的为此“绝食”了两顿。爸爸气得大声吆喝,“你们谁也不许给他吃零食!我看他还能倔到哪一天!”毛毛气得对妈妈说:“我是不是我爸爸生的?下次你能不能别让他回家?”
宝宝的内心独白:爸爸一点儿也不喜欢我!他好像生来就是让我不开心的。凭什么都要听他的?妈妈就不这样,她什么都依着我!
分析:大部分“拧”孩子都有“拧”父母,性格倔强也可能遗传因素,像毛毛和爸爸的这种冲突,首先来自于父子俩都是特有主意的人,也是控制欲很强,别人不按自己的愿望办就不行的人;其次,父子俩在亲情关系上的长期疏离和暌违,又使这种冲突演变成对彼此感情的一种怀疑。
解决方案:
让孩子驯服与合作的方式;是当爸爸的部分放下自己的控制欲,和孩子共同商量他能接受的均衡饮食的方案,父母也适日寸做出一些让步,让孩子逐步接受他不喜欢的蔬菜,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越一致(不是一个严一个松,一个责备一个袒护),父母对孩子的爱表达得越充分(比如父亲与毛毛常在一起玩,像赞许一个男子汉一样对其伸大拇指,拍拍肩膀摸摸头),孩子跟父母比着倔的情况就越可能少发生。
TIPS:孩子犯倔时,父母如何避免情绪失控
比着倔、打孩子,这些都是父母面对倔孩子时情绪失控的表现,有些父母甚至会因为孩子犯倔而吼叫、伤心地哭泣。其实,父母越是有失态表现,孩子的犯倔现象越可能频繁发生,因为,孩子会发现这是他“以小胜大”、控制父母的一个策略。因此,在孩子犯倔时,父母首先应该做到:
1 及时撤离现场。这一方法可以避免对孩子的行为做出“针尖对麦芒”的反应,以免卷入与孩子的激烈对立和抗衡,失去对局面的控制。对冲突做冷处理,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和余地让孩子去反省,也让孩子意识到,原来父母不是自己必须要打败的“敌人”,原来自己的战场空空如也,远不如与父母合作好玩得多。
2 说服自己一分为二地去认识孩子。如果父母多想想倔孩子的可爱之处,就不容易在卷入时火冒三丈。比如,相当一部分倔孩子个性强,有自己的主意,执著,坚强,有勇气,有气魄,不怕惩罚,有管理和支配能力,想控制别人和事物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成为核心领袖人物的一个先决条件,认识到孩子执著行为背后的“性格优胜面”,父母就不会轻易地卷入与孩子的严重对立。
3 帮助孩子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很大一部分动辄向父母“示威”的宝宝,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都不很清晰,这极有可能因父母的误解而使孩子“上火犯倔”。如果是这种情况,父母不妨蹲下来,帮助他分析表达自己的意愿,最后慢慢培养孩子“和平”地争取自己的权益的能力。
专家提示:
A“拧”不等于糟糕“拧”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志之一,并非总是坏事,孩子不一定非要听我们的,毫无主见、唯唯诺诺才是最可怕的。
考括坟籍,博采群议。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4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