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语文学习动力。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9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希望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 篇一
一、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的分步实践
1.基于情感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讲演能力
中学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情感领域的学习,因此对于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口头表达能力欠缺的七年级学生,我们倡导教师通过侧重培养他们的讲演表达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学科学习能力。
在七年级分步推进的第一阶段,我们将第一阶段的目标定位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培养大多数学生讲演时外在方面做到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大胆自信等;内容上做到有针对性。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讲演时外在方面做到姿态端庄,注重礼仪礼貌,能恰到好处地以手势、动作,目光、表情帮助讲演;内容上做到有逻辑性,层次清楚,有条理。第三阶段目标是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指导、帮助学生为讲演做准备,如收集、整理资料,开展讨论;在内容上做到辩证、多角度地进行讲演。第四阶段目标是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为讲演撰写发言稿(详稿)、发言卡片(简稿);在内容上做到能辩证、多角度地进行讲演。第五阶段目标是学会使用PPT辅助讲演;内容上进一步做到针对性、逻辑性、辩证、多角度,并强调语言的精炼与概括。第六阶段目标是讲演时在内容上进一步做到具有感染性、独创性。第七阶段目标是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团队的讲演。第八阶段目标是学会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演练、学科*快回答 www.kuaihuida.com*讲演。
通过对以上阶段具体目标的实施,我们认为时政播报、演讲、点评同学的发言、讲述事例、表演小品或课本剧、根据情境回答问题、辩论、课堂讨论等是提升初中思品学科学习能力的重要形式。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等是教学点评的重要方式。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要求和布置不同任务,优等生要求独立讲演,声情并茂;中等生鼓励独立讲演,声音洪亮;后进生可以找人合作。
2.基于认知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学课堂教学还需要解决认知领域的学习,因此对于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比较强的八年级学生,我们倡导
教师通过侧重培养他们阅读教材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学科学习能力。
教育学者布卢姆认为“记忆过程促进学习的保持,其他五个过程促进学习的迁移”,因此我们将八年级第一阶段目标定位为:以课本的前言和目录为载体,了解课本构成,从宏观上把握学习内容,了解整体知识结构;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载体,学会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某节或某段的中心意思。第二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载体,训练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准确地在教材上找到答案。第三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载体,学生经过分析,能表达出节与节、目与目之间的关系(总分、并列、递进、因果、条件等)。第四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载体,学生经过分析,能表达出框与框之间的关系,表达方式可以包含口头表达和书面(如画结构图)表达。第五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载体,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能够详尽地写出一课或一个单元的结构图,知识点概括全面。第六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载体,学生能够创造性地画出一课或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结构图涵盖重要知识点,体现自己对知识的思考,发挥创造性思维。第七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载体,学生能够精炼地构建一课或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体现宏观性。第八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载体,学生能够构建出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图,突出重点,体现对知识的宏观和整体性把握,体现系统性思维。
通过对以上阶段具体目标的实施,我们发现建设小组、教会学生认识单元题、课题和框题、学会用相应的符号、动手实践是提升初中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制定读书卡、合格证等是对学生评价的有效方式。
3.基于动作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中学课堂更需要解决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因此对于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提问质疑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欠缺的九年级学生,我们倡导教师通过侧重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学科学习能力。
我们将九年级第一阶段的目标定位为:能培养大部
分学生敢于提问,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提问方法,能从认识事物的一般性逻辑思维过程来提问。如:什么是责任?为什么要承担责任?怎样承担责任?
第二阶段目标是:能让学生了解不同思维层次的提问方法,绝大部分学生能提出第一类梳理教材基础知识类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能提出第二类基础知识理解运用类的问题。如:我国最基本国情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全面辩证地看待我国的基本国情?第三阶段目标是:部分学生能对教材、教师、社会现实提出有独创性、批判性思维的质疑问题,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讨论及课本阅读解答问题。如:目前社会贫富差距在拉大,实现共同富裕还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吗?第四阶段目标是:学生能对自己的提问能力做出回顾总结。
通过对以上阶段具体目标的实施,我们提升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首先就要明确问题价值判断的标准:有效性、准确性、科学性。其中对于学生提问中的优质问题给出了评判的标准:答案不是现成的,需要经过自己加工归纳、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其他知识来解答的,引起大家思考的问题。
三、基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的资源平台建设
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有利于教学新思维的实施和优化。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查阅、存储、提取、整合、提问、鉴赏、交流、探究、实践、创新等多维度、多层面的思想品德学科能力,我们着力进行了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平台建设。
1.教学资源建设
在2012年暑期期间,面向全南京市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网络培训就是以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提升课题研究为主要培训内容,我们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南京市重要的教师培训资源。《新课程自主学习与评价》是全南京市学生配套教材使用的学生用书,每册书每个单元都有单独的一个栏目属于我区开展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提升的阶段实施内容,这也使其成为一份不可缺少的学习资源。
2.活动平台建设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 篇二
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就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策略做了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几点意见,包括融入社会生活、巧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注重启发诱导等。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
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教育教学中重要课程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却存在着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形。因此,如何通过有效教学策略来提升教学效果,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所在。
一、融入社会生活
思想品德是一门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课程,因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学生的生活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此外,社会热点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师也可将之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之中。例如在八年级下册《消费者权益》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几个社会上话题度较高的案例作为分析对象,进而通过案例分析与知识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巧用网络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对于打造思想品德高效课堂也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环节中巧用网络技术来提升教学效率。首先,教师要将文本资源通过电子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课件不仅包含文字资源,还会有动态图、语音解说和视频案例等,比文本资料更直观、更形象,也更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与参与度大有裨益。比如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视频资源来展示一段侵犯肖像权的案例;其次,网络技术以资源的海量性、便捷性和共享性为特征,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借助于网络选择一些有助于自身教学活动的资源,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并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在九年级下册关于祖国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做好知识普及与拓展工作。
三、注重启发诱导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又主要依托于学生自身的感悟与践行,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的教学环节中,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过于看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要着力引导学生自我感知,即注重教学中的启发与诱导工作。比如在《做自立自强的人》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一些自立自强的典型代表,如张海迪、海伦•凯勒等,通过她们的生平事迹来引导学生感受自强为何意,对一个人的成长又有何作用,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作者:陈桂圆 单位:湖南省耒阳市南阳镇中学
参考文献:
[1]黄国胜。论新课程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策略[J].新校园•中旬刊,2013(10).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 篇三
一、思想品德课引入情景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心理体验,创设验证情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作为重点。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常识,能够学会调适自己心理并能体会他人心理。
(二)、构建生活课堂,创设故事情景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在教学中我们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在学习《交往讲艺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回想自己曾经历过的家庭冲突,然后设计成小品表演。并思考:“当时是怎样解决的?现在我们学了这一课后又该怎样解决?”同学们积极性很高。
(三)巧留时间空白,创设悬念情景
思想品德课在内容的表达上留有适当的空白,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想像、自主思考的空间,力求在启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在鼓励他们尝试探究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教材的开放性、示范性、引领性。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视听情景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课(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祖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在欣赏中,犹如身临其境,乐而忘返,使学生们感受到了不同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像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增强了热爱祖国的感情,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思想品德课引入情景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践表明,提高情景教学实效的关键,在于紧密联系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这是思想品德课理论联系实际和情景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从学生和社会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二)、教师指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思想品德课实行情景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讲授者,还是情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而情景教学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即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学服务而不是为教服务;教学中,教师要将质疑、反对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并且让学生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这样,就会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有更多机会学习、发展。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新课改的理念,特别强调“人文主义”、“以人为本”,采用情景教学,教师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的量体裁衣,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都发展的目标。
三、思想品德课引入情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创设的情景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文字、图表、图片等文本材料,或音频、视频材料,也可以是小品、学生的探究活动等。
(二)、情景设置要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共鸣。
(三)、情景所反映的内容要注意典型性和针对性,要体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设置应有利于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
(四)、对情景材料的处理要灵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以把情景材料作为单纯的新课导入来使用;也可以是教学铺垫,设置的问题是悬念,为解决悬念引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也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统领本节课堂教学。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 篇四
一、多媒体电教手段,图音生动,增强实效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投入,多媒体教学已进入农村中小学。采用幻灯片进行教学,可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加深理解知识。教师要利用幻灯片结合课文,引导学生看图,展开联想、再现情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从而理解其中的道理。如九年级思想品德《改革开放》教学中,我采用幻灯片展示深圳高楼林立图,学生脑海中就建立了深圳城市繁荣景象,再从一个边陲小镇怎样崛起为一个经济特区进行描述,学生就能感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认识到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伟大。在七年级思想品德“创建班集体”这一课教学中,为了营造团结向上,众志成城的教学情境,我选择了音乐导入的手法。我播放了流行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随着激昂的旋律,跃动的音符,同学 们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在音乐美的情境中得到陶冶。同学们进入教学情境,我也因势利导地引入正课。讲授九年级《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一课的时候,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片段,同时配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变化的画面及”神舟七号”升空的场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引起变化的原因的兴趣。运用电教手段能向学生提供生动的形象语言,烘托气氛,把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总之教学中在关键处,利用媒体,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教学内容就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使教学重点形象鲜明地浮现于学生脑海之中,抓住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认真听课,使思想品德课学文明理达到实效。
二、多媒体电教手段,浓缩教材精华,扩大教学容量
我们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一般很重视这节课的教学知识容量,也就是说课堂效果与课堂知识容量有着重要的关系。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这两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课堂信息含量,使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从涉及的学科看,文理兼有;从游历的空间看,遍及全球;从延展的时间看,更是历时上下几千年。尤其是历史知识,几乎在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中均有渗透,这部分内容前溯远古,后至现今,信息容量很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详讲,教时不够,如果不讲或者过于略讲,又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会妨碍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准确把 握。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再现典型历史场景,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纵横跋涉于广袤的多种学科领域,从而有效扩大了教学容量。
三、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大信息, 加深理解
多媒体计算机将课前输入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显示出来,既为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的画面的演示,达到形象化、具体化目的,使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完整、具体的事物现象,从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拓宽了知识面,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使思品教学落到实处。如《保护环境》通过计算机演示,恶劣的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滔滔的洪水冲毁粮田,冲垮房屋;沙尘暴侵袭北京,天变颜色,满街黄沙,人们在沙暴中艰难的行走……实情实景促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意义,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四、多媒体电教手段,营造情景,最具感力
电教媒体的运用,集音画于一体,灵活、形象,情境逼真,它能揭示教材的内涵,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最具感力,往往传知、冶情、明理、能一气呵成。传统教学中信息的传播依赖于老师的语言和板书,再会调动课堂气氛的教师也有疲惫的时候。而课件教学中影音媒体的应用却大大调动了课堂气氛。例如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习到《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一课时,放映贝多芬克服失去听觉而创作《命运交响曲》的flash动画,学生被贝多芬的顽强的精神强烈的感染从而树立在挫折中奋起的意识。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气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老师伴我成长”这一课教学中,为表达对老师的崇敬,我播放流行歌曲《好大一棵树》,随着流动的画面,动人的旋律,我很自然地把“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的大树演绎成老师的象征。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配合下,同学们在美的情境中感悟美的神韵,在想象体味中体验人生。在九年级思想品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利用播放《国歌》激情,用多媒体播放《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知识,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的实况录像,揭示教材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领土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多媒体电教手段,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有趣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大量的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很抽象,用传统的教学法去讲解很枯燥,同时有许多概念、原理,由于学生对其缺乏感性知识,也使得教师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缺乏可信度,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利用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技术等综合手段,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如八年级教材中有大量概念和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学生学起来很枯燥,我们可以通过图像或动画模拟法庭的审案过程,动态地演示要求学生掌握的条文和概念,并利用课件的互动性让学生参与审案过程,这样即达到授课的目的,又使得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多媒体课件有效地扩大了学生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到了更多有利于创新的科学知识。不断更新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学生信息化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进取心和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 篇五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思想品德课自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特点,所以许多学生感到枯燥。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在思想品德课的新课伊始,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如:教学七年级上册《友情伴我同行》一课时,课堂开始时我播放了周华健的歌曲《朋友》的Flash,一开始教室里安静极了,而后有同学开始小声地跟着吟唱,再后来是全班同学一起唱。欣赏完之后,我不失时机地提问“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你想让友情伴随你的一生吗?……”这种视听结合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升华学生的爱国之情
《思想品德》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不是追求德育或道德规范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要从时代的大潮出发,进行国情教育,因此,教师要联系国家发展的变化去升化学生的爱国之情。如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感受共和国的巨变》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60年来共和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情景和材料,欣赏完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谈共和国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学生们谈得声情并茂。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缺乏的制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计算机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进入课堂,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相亲相爱一家人》时,学生对“怎样孝敬我们的父母”这一重点问题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议论。我没有及时给予评价,而是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个非常动人的情景剧,学生看得潸然泪下,谈得动人心魄。学生很快明白了孝敬父母不仅要从了解父母、关爱父母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而且要有行动,“言行一致”。又如在教学《法律是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一课时,在讲“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重点时,我利用课件进行情境教学,渲染人物形象:播放受贿案的视频,重点播放被法院审判这一重点情节,最后展示被法院宣判为死刑并立即执行这一决定。这一段课件的播放,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们对法律的这一重要特征牢记在心。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 篇六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教学学科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已经势在必行。而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更是应该发挥德育课应有的功能。因此,每一个初中品德教师都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德育教化与思想品德课有效地结合的策略。
一、以生为本,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渗透教育
1.以生为本,确定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教育渗透任务
初中生正是长身体,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但是人生观、世界观还尚未真正形成的时期。因此,思想品德课堂要建立“大德育”的观念,充分利用教材,针对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各种教育活动。首先需要教师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活动以及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切实掌握学生的思想现状,针对学生的现状制定相应的德育任务,并努力通过思想品德课堂进行有效渗透。
2.坚持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导向功能,融德育教育于日常教学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烦恼,学生的成长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要在学生成长中成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因此,教师要结合思想品德课堂,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学生的内在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与课堂、与文本、与教师的讲解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的课堂才真正能够感染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敞开心扉,真正获得灵魂的升华。
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情境紧密相关,教师要寻找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得到情感的激荡,得到感情的共鸣。如在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克服逆反心理》的教案中,教师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视频《成长的烦恼》,视频中小明的行为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在这种情境下,教师请同学们一起分析逆反心理的明显特征和危害,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逆反心理,并通过合作交流,掌握调试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结合自身的行为,更好地把握了逆反心理的危害,能够自觉调试逆反心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很大的帮助。
2.课堂巧妙提问,曲径通幽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与学生思想的连接点,采用巧妙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敞开心扉,并通过机智、幽默的语言构建精彩的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堂上巧妙提问,缩短教学材料和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生动的视频、美妙的音乐以及教师的循循善诱,变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可,从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情感渗透
1.紧抓教材,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主阵地,教师要认真备课,积极思考,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如苏教版初中政治思想品德八年级《孝敬父母长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结合孝道让学生感知到反哺父母的爱,是每一个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结合《妈妈,洗脚》的广告让学生明白“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从而在心底敬爱长辈。
2.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形成的教育
初中德育教育要紧紧依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时事政治是考试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进而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开辟第二课堂,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
开辟第二课堂,初中生正是处于情感多变的时期,紧靠课上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课外活动帮助下学生将所感悟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情感,延伸德育教育。如教师可以开辟专题调查、主题演讲活动等进行德育教育。如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孝敬父母长辈》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母爱似海,常驻我心”的专题演讲,进一步感悟父母之爱,懂得孝敬长辈。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构建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发展智能、感悟人生、健全人格的过程。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师要有效把握教学时机,进行有组织地引导和调控,确保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思想品德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柱刚。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2期
[2]宋淑红。有效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作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3]白凤柱。运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思品课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 篇七
关键词:思想品德;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75-01
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重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思想品德课要和学生生活相联系。回归生活是改变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要根据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科学合理地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帮助他们获得生活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首要的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平时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如,在讲授七年级《珍惜父母给予的生命》内容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内容包含“生命之花”歌曲,剪辑孩子成长的片段,收集童年的照片和孩子生命小档案等等,将这些素材编辑成育人情景,通过多媒体演示。
二、教师备课要坚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不是教师表演的道具和观众,而是学习的主体。“以学定教”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学习准备等设计、确定、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并依据学生的学业进步程度评价和调节自身的教学行为,以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根本目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以学定教”,关键要看学生该怎么“学”,教师是否能做到就怎么“教”。重点要看“学”是否为“教”提供依据,“教”是否为“学”服务。
以“以学定教”的目标预设为蓝本,实施课堂教学,“顺学而导”是关键。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渐进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学生从“未知”到“知”、“不会”到“会”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学生一般性的“知”和“会”,还要善于挖掘隐藏在显性知识背后的一些隐性知识。我在讲授八年级《公共生活 注重规范》相关内容时,首先布置学生做社会调查,让学生调查自己父母、邻居等有多少人收到电讯、信用卡等诈骗信息,收到诈骗信息后又是如何去处理的。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用他们独特的视角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各种诈骗信息时有发生。教师再引导学生遇到诈骗信息等类似问题时,一方面要求相关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学生要学会一些防骗方法,提高安全意识,要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聚焦生活化教学热点,引领学生关注社会
思想品德学科是与时代形势、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科。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离不开生活热点的链接。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平时应多收集最新的社会热点资料,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在教学中紧扣时代脉搏,随时向课堂引入新事例,不断用最新的生活热点补充教学内容,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时空距离,使思想品德课更富有时代与生活气息。教师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关注社会,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上都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进,最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例如,在讲授八年级《治理环境,当务之急》这课时,教师可以从教室垃圾箱内每天丢弃的几十个塑料瓶谈起,结合国家出台的“限塑令”,让学生发现就在生活中的小小的一个行为就会对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和对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然后,全班学生写倡议书《生态岛建设,从我做起》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情感上得到震撼,在思维上高度重视,从而形成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和行为。
四、教师提问应坚持“大胆质疑”
古人云:学贵于问。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如果知道学生想“学”什么,或者想怎样“学”,我们的“教”就更为有效。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让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求知”。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是最实际、最有效的问题。要想让学生“大胆质疑”,并善于质疑:首先要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质疑氛围;其次要为学生提供“疑的环境”,为每一个敢问不会问、会问不敢问的学生解除后顾之忧;再则要利用日常的现场实景,有效地培养起学生大胆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及习惯。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 篇八
一、多媒体电教手段,图音生动,增强实效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投入,多媒体教学已进入农村中小学。采用幻灯片进行教学,可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加深理解知识。教师要利用幻灯片结合课文,引导学生看图,展开联想、再现情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从而理解其中的道理。如九年级思想品德《改革开放》教学中,我采用幻灯片展示深圳高楼林立图,学生脑海中就建立了深圳城市繁荣景象,再从一个边陲小镇怎样崛起为一个经济特区进行描述,学生就能感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认识到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伟大。在七年级思想品德“创建班集体”这一课教学中,为了营造团结向上,众志成城的教学情境,我选择了音乐导入的手法。我播放了流行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随着激昂的旋律,跃动的音符,同学 们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在音乐美的情境中得到陶冶。同学们进入教学情境,我也因势利导地引入正课。讲授九年级《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一课的时候,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片段,同时配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变化的画面及”神舟七号”升空的场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引起变化的原因的兴趣。运用电教手段能向学生提供生动的形象语言,烘托气氛,把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总之教学中在关键处,利用媒体,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教学内容就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使教学重点形象鲜明地浮现于学生脑海之中,抓住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认真听课,使思想品德课学文明理达到实效。
二、多媒体电教手段,浓缩教材精华,扩大教学容量
我们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一般很重视这节课的教学知识容量,也就是说课堂效果与课堂知识容量有着重要的关系。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这两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课堂信息含量,使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从涉及的学科看,文理兼有;从游历的空间看,遍及全球;从延展的时间看,更是历时上下几千年。尤其是历史知识,几乎在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中均有渗透,这部分内容前溯远古,后至现今,信息容量很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详讲,教时不够,如果不讲或者过于略讲,又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会妨碍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准确把 握。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再现典型历史场景,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纵横跋涉于广袤的多种学科领域,从而有效扩大了教学容量。
三、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大信息, 加深理解
多媒体计算机将课前输入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显示出来,既为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的画面的演示,达到形象化、具体化目的,使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完整、具体的事物现象,从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拓宽了知识面,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使思品教学落到实处。如《保护环境》通过计算机演示,恶劣的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滔滔的洪水冲毁粮田,冲垮房屋;沙尘暴侵袭北京,天变颜色,满街黄沙,人们在沙暴中艰难的行走……实情实景促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意义,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四、多媒体电教手段,营造情景,最具感力
电教媒体的运用,集音画于一体,灵活、形象,情境逼真,它能揭示教材的内涵,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最具感力,往往传知、冶情、明理、能一气呵成。传统教学中信息的传播依赖于老师的语言和板书,再会调动课堂气氛的教师也有疲惫的时候。而课件教学中影音媒体的应用却大大调动了课堂气氛。例如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习到《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一课时,放映贝多芬克服失去听觉而创作《命运交响曲》的flas,学生被贝多芬的顽强的精神强烈的感染从而树立在挫折中奋起的意识。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气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老师伴我成长”这一课教学中,为表达对老师的崇敬,我播放流行歌曲《好大一棵树》,随着流动的画面,动人的旋律,我很自然地把“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的大树演绎成老师的象征。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配合下,同学们在美的情境中感悟美的神韵,在想象体味中体验人生。在九年级思想品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利用播放《国歌》激情,用多媒体播放《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知识,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的实况录像,揭示教材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领土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五、多媒体电教手段,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有趣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大量的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很抽象,用传统的教学法去讲解很枯燥,同时有许多概念、原理,由于学生对其缺乏感性知识,也使得教师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缺乏可信度,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利用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技术等综合手段,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如八年级教材中有大量概念和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学生学起来很枯燥,我们可以通过图像或动画模拟法庭的审案过程,动态地演示要求学生掌握的条文和概念,并利用课件的互动性让学生参与审案过程,这样即达到授课的目的,又使得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 篇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12-02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农村学校的教学中。但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桎梏日渐凸显出来,严重制约着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对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农村思想品德课堂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效果的建议。
一、多媒体技术在农村思想品德课堂的运用现状
从笔者所处的广西地区来看,区内很多农村初中特别是山区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存在不少问题,个别学校在此方面甚至还是空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一重复课本内容
不少农村思想品德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直接使用与教材配套的课件,而未考虑自身所处的教学环境以及学生学情,符合农村生活环境的内容非常少。部分教师仅仅是将教材内容大段地复制到课件中,最多再加几张图片,致使多媒体教学的吸引力不佳。这种教学准备上的惰性,不能将教学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导致很多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慢慢失去了兴趣,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无法提高。
(二)与实际教学脱节
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生动形象的素材使枯燥的教材内容灵动起来,促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思想品德的多媒体课件选择余地很大,一些教师盲目追求在其中体现更多的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脱节,学生很难掌握知识要点。例如,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一课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通过文字方式介绍维护人格尊严的意义,而不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学生就难以对正确维护自身人格尊严产生感性认知,多媒体教学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一些农村思想品德教师机械地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坐在电脑屏幕后僵硬地重复其中的内容,加之农村学校的教室大都比较昏暗,教师不能及时观察到学生的课堂反应,也就不能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与学生展开密切的互动。而且多媒体课件大多是提前设计好的,能否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是否与学生的想象力相符,也是不确定的,如果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就会使本来可以发散学生思维的多媒体教学反而成为制约教学开展的弊端。
二、提高农村思想品德课堂多媒体技术运用效果的建议
针对农村思想品德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暴露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成为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效率的“加速器”。
(一)根据教学实际开展多媒体教学
农村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它应该基于教材、辅以教材,是对教材内容的有机补充。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该注意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而不能本末倒置、因噎废食。例如,在《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章教学中,教师可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平时的生活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形象生动地向学生诠释农村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普及基本的法律常识。待学生在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后,可循序渐进地介绍深层次的法律知识要义,以及如何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和亲人的法律权益。必要时,对较为深奥的知识点,可通过画图等方式,介绍不同法律的内在联系和方法论。只有通过这些手段,才能使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好地发挥价值,真正提升教学效率。
(二)丰富多媒体课件内容
创新始终是多媒体教学保持生命活力的一大要素。思想品德教师应根据授课对象的接受程度和知识水平,设计与之相符的多媒体课件。例如,有的贫困落后地区的学生知识面较窄,教师就应在普及基本思想品德常识、介绍思想品德知识点上下功夫。课件最忌照搬教材内容,而要充分契合学生的生活环境、紧跟时展的脉络、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将枯燥的教材内容转变成生动的音视频材料进行展示,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内容。像《感受法律的尊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等课文对于学生来说,部分内容过于深奥,教师可以采取分步骤、分层次的教学方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设计循序渐进的课件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对各个知识点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又如在《多元文化地球村》(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件中加入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饮食习惯等内容介绍,配以大量的音视频资料,特别是加入一些制作精良的电视节目内容,让学生通过观看欣赏,对世界各地的文化产生丰富的感受,使枯燥的书本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密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时,教师如果只是站在设备后面,将会拉大与学生的距离,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将大大降低。再加上农村学生的表达欲望、参与意识较差,久而久之会形成另一种形式的“满堂灌”。因此,农村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时,更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通过适时、适量的互动,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停留在课堂上。为了增加互动,农村思品教师还可以将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时事等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对这些事件进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并积极与老师、同学互动探讨。
例如,在《相亲相爱一家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因农村很多学生为留守儿童,与父母存在一定的感情隔阂。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适时插入当前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个问题。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留守儿童的相关报道,让学生谈一谈对自己的看法、说一说自己或身边的同伴发生的事、提一提自己遇到的困难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接着,再从成年人的角度为学生阐释新闻热点事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社会矛盾,介绍国家、社会等相关部门为解决这些矛盾而出台的措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事件的本质,从而理解父母工作不易,树立刻苦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教学中,笔者还发现有的学生表现出怯弱、躲闪、渴望等不正常的反应。为了让他们能够理解父母、增进对父母的感情,笔者鼓励他们在课上谈谈父母工作的不易、自己对父母的思念等,设身处地地帮助他们解开一些思想上的疙瘩。这样的互动打开了学生的心扉,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明白了即便不能天天与父母见面,与父母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要理解和关心父母,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也就顺利达成了。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必要手段,也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农村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师应高度重视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破除旧有的思维限制,结合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长处,设计切实可用的多媒体课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9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