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学案例【精选8篇】(案例教学五大步骤)

教学案例 篇一

文献检索课中的基础理论部分以介绍概念和理论为主,教学中一般都以围绕概念的提出、历史起源等进行讲述,容易给学生造成抽象、枯燥的感觉,特别是基本概念部分一般是在第一节课教授,决定着学生对这门课的评价和选定,所以引入情景素材,使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信息、情报、知识、文献等概念的内容、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依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情景教学法中情景的选择

情景教学法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拓展,其情景素材的选择一定遵循下面的原则。第一,主题性,以传授信息检索知识为主题。第二,兴趣性,要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不能脱离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第三,合理性,情景教学法中情景的选择要内容合理且具有时代性,同时情景数量适度,符合教学内容。第四,时代性,选择情景应考虑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们能感应到情景所带给他们的真实感、使他们融入到影视作品中,甚至把自己想象成里边的主人公,去感受课程教授的内容。第五,目的性,情景素材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提高他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根据教学内容,检索编辑情景素材

论文以文献检索课第一节绪论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信息、情报、知识、文献教学为例进行情景教学案例设计,所指的情景模式是指把诗词、电影片段、电视音频、视频等内容引入到基本概念的教学中。首先检索查找有关的诗词和相关音视频,遵循以上所述原则经过分析后,拟采用以下情景素材:在信息概念学习中引入唐代诗人李中的《暮春怀故人》;在信息、情报、文献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别的教学中引入《潜伏》视频片段和部分文字内容;在信息、情报的传输方式学习中引入电影《风声》视频片段,部分文字内容。

四、引入情景,实现教学情境

1.引入情景,学习“信息”概念。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在1948年提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那么有关“信息”一词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呢?根据问题的提出引出唐代诗人李中的《暮春怀故人》。《暮春怀故人》年代:唐•作者:李中池馆寂寥三月尽,落花重叠盖莓苔。惜春眷恋不忍扫,感物心情无计开。梦断美人沈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琅玕绣段安可得,流水浮云共不回。其中的“梦断美人沈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中的“信息”即是指书信、消息。所以可以认为信息一词最早出现于这首唐代诗人李中在《碧云集》中所写的《暮春怀故人》。那么根据申农对信息的描述,有了“信息”就能消除不确定的东西,而这首诗的不确定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漫漫无期的思念和等待。那么在文献检索课中的信息到底是什么概念呢?信息是关于一切事物(物质、精神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映。《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载:“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特征传输。”《辞海》载:“对接收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信息的传递方式有语言、文字、声波、电波、符号等。在诗人所处的年代,由于信息不发达、交通落后,所以只能目穿长路倚楼台等待鸿雁传书,用以消除对伊人深深的思念。引入诗词的情景素材,不仅增加同学们的诗词文化素养,而且在这样的情景中使同学们对“信息”的学习和了解有了生动的感性认识,产生对信息概念的专业解释的期待,从而引出后面“信息”的概念和解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入情景,学习情报概念。(1)情报概念学习。情报就是有用的信息。《现代汉语词典》中“情报”,特指“战时关于敌情的报告”。一般情况下,情报是对搜集到的信息经过整序、分析与深化认识之后得出的解决特定问题的知识。几乎任何信息都可以成为情报,唯一的判别特征是“是否有用”,一旦产生需要,信息立刻转化为情报,而一旦不需要,情报立刻返回到信息。在人类社会中,信息、情报是以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声波、光波、电磁波等形式传递。(2)讨论引入情景。当一说到情报,马上会联想到什么?同学们都说谍战片,那谍战片中对什么影视作品印象深刻呢?很多人都说到《潜伏》,刚好引到准备好的情景材料上,有哪位愿意分享印象深刻的谍战片情报内容和传递方式?学生讨论:(《碟中谍4》电话上安窃听设备;《风声》把情报密码缝在衣服里;《誓言无声》大桥底下第二个桥墩,用白色粉笔画对勾,以决定是否将沉睡的狮子唤醒。它的传递方式是符号;电视连续剧《一双绣花鞋》里有一个频道专门播放市场蔬菜价格,这里的蔬菜价格对普通人来说是信息,而对于特定的针对对象,特工们会根据价格提供的数字进行整序,再根据字码破译分析与深化,就变成了有用的情报。这明显说明了信息与情报的特征和转化。它的传递方式是声波。《风声》中情报的传输方式是什么呢?大家请看《风声》片段:《风声》———我不怕死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从以上的电影片段中大家可以看出,作品中情报的专业传输方式是用心缝在旗袍侧身的电码,而实际上这则情报的传输方式是信仰。放映电影《风声》片段,不仅使学生了解情报的传输方式以及它代表的伟大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大家更是从旗袍上的摩尔斯密码缝补的遗言中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讨论引入这些影视作品,使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真正的影视情境中,成为里边的主人公,来分析信息和情报,加深了这两个概念的学习,同时也激发了学习文献检索课的兴趣。

五、深入情景,学习知识、文献的概念,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1.知识、文献概念学习。(1)知识。《现代汉语词典》中所定义的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实践经验的总结。知识经过不断提高和深化,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情报和知识都属于信息这个大的范畴,都可以被记录、储存、传递,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文献。据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载: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是信息的组成部分,存储信息、传递信息是文献的主要功能。文献具有两个要素:(1)知识内容。没有记录的空白纸张、空白磁带、磁盘、光盘不能算是文献;胡涂乱写、存储的无实质知识内容的非空白纸张、磁带、磁盘、光盘也不是文献。(2)物质载体。存在于人脑中或人们口头传播的知识也不能算是文献。2.深入情景,讲授四个概念的区别联系和转化。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特征传输。对接收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情报是有用的信息,是产生需要的信息;知识是系统化了的信息。当然情报和知识都属于信息这个大的范畴。都可以被记录、储存、传递,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它是有知识内容、有物质载体两个要素。刚才在讨论中同学们提到《潜伏》,《潜伏》剧中最感人的一幕,就是那首农夫呼喊深海回家的诗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最主要的就是下边这首诗。儿子,你快回来吧儿子,你快回来吧妈妈不再需要你的奔波听到隆隆的炮声了吗那是妈妈呼唤你的心跳家里柴门为你打开炕头的油灯为你点亮全家的牵挂啊是鲜红美丽的窗花妈妈为你守岁为你祈祷回来吧我的儿子妈妈等你回来迎接1949年的春天从以上《潜伏》电视片段和诗句分析,这首诗对一般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信息,而对余则成来说,每一句都是重要的情报,余则成对这首诗进行整序、分析与深化就可以得出让他紧急撤退的情报,说明当前形势已非常严峻,组织非常担心余的安危,中国也马上要全面解放,请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听从组织安排准备撤离,有关撤离的安排和工作,请速去礼士理发馆联系。这则情报的传输方式是声音、声波、电码和符号。这段视频当用作案例来上课时,就成为了知识,当它被记录在纸质材料或磁盘光盘上成为教材或论文的一部分时,就成为文献。3.依据设置情景,引入文献检索课的主旨内容: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根据对情景的分析,进一步引出学生在学习此门课程的意义,提升信息素养。文献检索课其教学目的在于适应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利用所检索到的信息来完成课题报告或论文写作,从而引出论文写作案例,从论文开题到论文写作完成所应具有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类生存、发展必备的条件和保障。在各种信息源充斥的今天,信息使用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有效搜集信息、评估信息及使用信息。信息的极度丰富和膨胀使人们必须掌握与信息有关的各种技能和方法,以便更从容地适应时代的挑战和要求。

教学案例 篇二

xxx

女23岁

学历:大专

工作年限:2-3年

期望薪资:3000-5000元

工作地点:xx-xx

求职意向:教师

工作经验(工作了3年,做了3份工作)

xx省xx市xx小学

工作时间:20xx年7月至20xx年7月[1年]

职位名称:英语老师

工作内容:在xx小学主要负责三到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

xx省xx市xx学校

工作时间: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1年10个月]

职位名称:英语教师

工作内容:在xx学校,分别教过一学年的四年级,五年级英语课程,在教学上,所带的班级都能超出学习所设定的教学能手的目标分,多次获得教学能手奖工作上,能够按时完成领导下发的任务,与同事友好相处,得到领导的认同,多次评得优秀教师

xx市xx镇xx小学

工作时间:20xx年9月至20xx年11月[2个月]

职位名称: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师

工作内容:主要负责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所带班级都能达到年级前一二名

教育经历

20xx年6月毕业xxxx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育

自我描述

本人是个活泼开朗的女生,在学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做过不同类型的兼职,获得三好学生,先后取得了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工作后,与同事友好相处,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得到领导们的认可,多次评为优秀教师。在教学上,所任班级分数都可以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能手奖分数,希望各位领导能给我一个平台,让我更好的锻炼自己。

教学案例 篇三

案例库是案例的集成,是知识与经验的载体。案例库作为教学的配套资料服务于教学,它应有一定的数量并涵盖所有知识点。基础会计教学用案例通常短小精悍,既适用于教师课堂讲授,又适用于学生课后阅读。课题研究要让这些素材变成有效的资源,取用方便,又能及时维护更新。因此建设好基础会计教学案例库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分析,课题组把基础会计的知识点分为三个模块:会计入门知识、七种会计核算方法及尾声。会计入门知识模块集中了大量会计专门术语,介绍了会计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是初学者学习难度较大的部分。七种会计核算方法的介绍涉及具体实践操作,会计规范要求学生必须理论指导实践。最后的尾声是综合模块式,是前面知识的总结和提高。针对基础会计知识点多但归类明确的特点,课题组在案例库建设中将知识点与相应的案例清晰对照,案例使用者能很快搜索到所需资料。

二、基础会计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流程与方法

案例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一系列紧密衔接的工作环节组成。基础会计教学案例库建设包括计划分工、甄选汇总、完善修改及建库维护等四个阶段。

(一)计划分工、准确定位

如前所述,课题组首先针对课程特点,对现行教材进行分析。现行教材均按课程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几个模块,包括会计入门知识、七种核算形式、尾声三部分。其中会计入门知识包括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基础以及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等;七种核算形式包括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凭证、账簿、报表、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等;尾声除会计档案外,就是以会计核算形式为主要学习内容的综合阐述。课题组成员根据模块具体分工,分组研究某一部分的案例。在时间安排上,严格遵循课题研究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研究成果。为了使案例库科学实用,课题组特别研究了教学对象。本课题组的教学对象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基础会计时缺乏生活阅历,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均不强,但活泼好动、可塑性强。基于他们的认知水平,我们建设的案例库内容浅显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当然,这样的“基础性”案例即使对年龄稍大的其他初学者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收集甄选、加工汇总

计划分工后就是具体案例的甄选汇总过程。基础会计教学案例很分散,教辅书上、网络上均有,更多的存在于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仅用拿来主义是不行的,有些案例显然更适用于高校学生或作为拓展知识介绍。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选择案例的原则是源于生活、来自实践、浅显易懂、生动活泼。在案例的收集甄选过程中发现,有些案例很好,只是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或者太繁复,教学运用不方便。于是我们对案例进行二次加工,突出案例短小精悍、浅显易懂的特点。作为一个方便实用的资源库,案例编写要采用统一的格式。我们对各自模块下的基本理论进行细分,采用理论与案例对照形式编写文本,每个案例针对哪条理论一目了然。基于课堂教学的需要,我们还专门设计了课堂导入语,设想了课堂教学情境。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得案例的表现形式生动活泼,为了使文本集阅读起来赏心悦目,也为便于后续教学光盘的制作,案例采用文字加图案的彩页形式。在各自分模块工作进行初步完成之后,课题组全体成员对每一案例进行具体研讨,统一意见,形成满意的案例,使汇总的成果可读可用且科学完整。在文本资料形成的基础上,课题组着手制作案例光盘。光盘不只是简单的文本复制,而是将文本中只能静态展示的案例动态地表现出来。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是制作flash,效果很好。

(三)实践运用、完善修改

在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案例(包括文本和多媒体形式)后,课题组携手会计专业教师进课堂运用实践,及时记录每次案例的课堂反馈情况,根据学生课堂反馈进行调整。我们得到的最直接的反馈是:教师备课方便了,特别是青年教师能准确把握重难点;学生爱听课了,认为会计很枯燥的人数少了。应教师要求,课题组把已经设计好的案例制作成校本教材,除供教师使用,还发放到学生手中,以便学生课后阅读,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案例经过实践运用,得到了润色升华。俗话说“教学相长”,课题组又汲取了任课教师及学生在知识点理解方面的精华,案例资料得到进一步扩充。课题组利用平行班的重复教学,对案例反复修饰补充,精益求精。案例数量和质量变化的同时,表现形式也更上一层楼。除了制作flash,课题组又将某些案例改编成微型剧本,指导师生将其变为课堂情景剧或真人秀,这部分教学录像也成为教学光盘的主要内容。基础会计中的实践案例部分在经过一轮课堂运用后有了学生作品,真实反映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我们把学生成果也添加到光盘中,进一步体现了案例库的实用性。案例的完善修改始终是伴随着实践运用开展的,凝结了集体智慧,是众多一线教师的教学精华。我们做到一条理论至少对应一个案例,有些理论设计制作了不同内容或形式的案例,有些理论对照考点还做了细分。

(四)建库维护、推广提高

教学案例 篇四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模拟课程;教学案例;特点

近年来,大学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探讨成为热点。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比如德国的“双元制”即教学活动的一元是在学校教学另一元是在企业实训,加拿大的CBE(CompetencBasedEducation)模式即能力本位教育,结合我国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工作要求在国际贸易课程中开始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外贸企业的减少矛盾突出,商业机密和工作效率导致外贸公司不愿接纳学生实习…,使得企业作为实践教学资源并不能完全配合学生规模、训练强度和教学时间等,拟景教育引已成为实践类课程广泛应用的新教学模式。因此教学内容不能仅仅依赖于原先的教材,而是需要根据真实交易资料和课程训练要求来设计制作一些教学案例,并配以良好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来运行,探究实践教学案例的特点,能让教师在设计、制作、应用、优化这类新型教学资源的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基本原则和理论依据。

一、充分认识教学案例应切合课程目标

国际贸易模拟TMT(TeachMeTrade)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能力而开设的仿真实习依托精心设计的课程平台,学生进入一家虚拟的中国贸易公司,以公司实习生身份亲身体验一笔出口贸易的全过程,动手完成各业务环节的业务操作,通过“做中学”,来实现“熟悉贸易流程、掌握操作技能的课程目标。因此,高质量、仿真度高的教学案例设计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

TMT课程的教学案例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学案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已经成为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

从教学角度来看它就是通过网络平台呈现的电子版的动态开放式的国际贸易实务训练教材;从实习角度来看它就是一份完整的出易业务资料,包括从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到交易善后的全过程中出口商与进口商或相关机构的所有业务往来文件。

教师在设计、制作、应用教学案例前充分认识关键两点:第一、学生在TMT课程中能学习到什么?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技能。第二、学生该如何参与TMT课程的学习?利用网络平台自主训练、“做中学”、发现问题时与同学或教师交流以解决问题。这完全区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

在充分认识上述两点的基础上,TMT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数十年来的不断思考和实践,共制作教学案例20多套,全部以拟景操作形式呈现于课程平台,已有近万名本科学生利用TMT课程教学案例进行模拟实习。

二、全面把握教学案例应具备的特点

在实践和总结中,T课程教学团队对于该课程教学案例的特点有了全面透彻的认识和把握,不断优化教学案例,以更符合课程目标、更利于学生自主训练、更切合实际工作要求。TMT课程的教学案例具备以下四个突出的特点:

(一)完整性

一方面,为了让学生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流程,教学案例的设计不能只是出口业务涉及的某个方面、某个阶段或某个片段,而是一笔出口业务完整的操作流程及涵盖的全部操作文件。教学案例的设计内容完整地涵盖实际业务中的每~个操作环节,包括l2周次的实习任务,按照此笔交易的进程依次完成,从而使得学生对于一笔出易的全部流程和各环节具体操作有了直观的体验和整体的把握。另一方面,除了在整体上把握流程外,课程要求学生在每个操作环节中根据业务信息制作每个具体文件,共20个操作文件涵盖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所需的六大操作技能:商务信函拟写、出口价格核算、出口合同填制、信用证操作、出口货物托运报关、出口单据填制审核。

(二)仿真性

TMT教学案例尽可能地与实际的外贸业务相符合,包括远程实习的平台环境及现场实习的办公环境、交易商品、费用信息、客户、出口履约中各受理机构的办事程序及机构文件的样式和内容等等,让学生在模拟实习中仿佛置身于一场正在进行的贸易实战。这种高度的仿真性会让学生更投入公司实习生这一角色,感受学习乐趣的同时从一个贸易理论的学习者向外贸工作人员过渡。而在整个教学案例的编写过程中,始终以真实的出口业务资料为参考,结合模拟实习的需要进行整理、设计和编写,以交易进程为主线,从实际业务的角度去考虑各个环节设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让教学案例尽可能地呈现出客观真实性。

比如在进行出口认证时,出口商应根据客户的要求去申领不同的认证文件,若客户要求的是普惠制原产地证明格式A,学生则应在课程平台下载相应格式的申请文件,填制好后交由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签署,随后会收到受理机构反馈的已签署的浅绿色底的普惠制原产地证明格式A。这就充分体现了该履约过程的高度仿真性:第一、办理流程、受理机构及提交文件完全与实际业务相符合;第二、即使是同一个履约环节,由于客户的要求不同,其办理的相关文件也不同,这也与实际业务相符合;第三、上述两种原产地证明的样式、颜色、填制内容与实际业务完全相符。

(三)实践性

TMT课程利用教学案例运行教学过程,全过程模拟实习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登录课程平台,按照课程平台的“操作要求”结合自己的思考判断去跟进业务,理解每个环节“做什么”,通过自己动手完成每个操作文件并在线提交,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而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通过课程平台的“操作示范”提供每份操作文件的示范样本,让学生查看后反思自己的文件“做得如何”,同时通过阶段讲座、在线讨论等多种形式和学生交流,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和“如何做得更好”。这样让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学习的方法和工作的态度。

比如客户需要产品插页,教学案例中已通过课程平台为实习公司建立了相应的商品信息库。学生在课程平台的“商品查询”栏目中根据商品类别查询,然后在下载的实习公司信纸上自行制作各种直观生动的产品插页以提供给客户,待学生提交文件时间截止后教师会在课程平台的“操作示范”中提供一份规范的产品插页供学生参考,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后通过查看示范明确自己制作的产品插页是否符合要求,包括信息是否齐全、格式是否工整、图片是否清楚美观。

(四)可控性

TMT课程的教学案例是依托精心设计的课程平台和先进的教学软件来呈现的。尽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不受时空限制地参与模拟实习,但教师可通过课程平台的管理端、教师端、学生端来控制业务的进展,并且平台各模块设计充分体现了网络课程设计的指标体系的5个一级指标即课程内容设计、课程交互设计、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导航设计及学习评价设计。

教学案例 篇五

关键词:体操案例;教学情境;认知理论

1教学案例分析法的定义

其定义是通过对现场的教学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讨论与分析,得出的结论能高效地应对教学问题的方法,并对之前结论加以补充完善。通过对体操教学视频的研讨,利用教学案例解决实际教学难题。体操教学视频是实际有效的,体操教学理论是有系统研究的,把体操作为个案研究来解决教学问题是有效可行的。

2教学案例研究的理论基础

2.1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有关学习和理解本身与人类的日常活动是分不开的。参与者在活动中进行的其他实践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习者为了获得有利于其学习的条件,会把环境、知识与其个人之间建立微妙的关系,便于快速习得有用信息。每到参与者在这种关系中时,学习的结果也就是参与者想要的知识经验了。体操教学案例分析通过获得特定的教学实际,进行具体的情境分析,在实际体操教学环境中进行研讨,获得相应的经验知识[1]。2.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按照榜样的所作所为去学习去模仿的过程。可以把榜样分为2种情况,第一种就是现实可触的榜样,比如新进教师随老教授进行体操听课就是活生生的榜样作用。第二种是符号性榜样,就是其通过相关的媒介来体现出的榜样行为。这种理论认为最符合人们学习的是间接性的学习,还提到替代性学习与自我学习、自我加强的重要性。体操教学案例分析可以通过观察与模仿老教授的上课情况进行自我加强的目的,根据有经验的教师授课情况记录其优势与创新,来完善自己与检讨纠正自己。2.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参与者是活动的主体部分,在之前的活动与学习中早已根深蒂固一种应对形式和分析问题的思路,接收新的信息都会受到之前经验知识的影响与构建。正是因为每个人前期经验知识的不同,才会导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也正好是一种人们学习的资源,通过对每个人的看法与想法的总结与探讨,得出最全面的知识经验,供参与者进行互相学习与补充。2.4国外对教学案例分析的研究。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产生了有关教学案例分析的研究,也叫“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并把它作为最早的教学案例分析的形式。还有古希腊的柏拉图,针对“问答法”做了案例分析,他是把日常经常可见到的一些规律与原理,并对应着简单易懂的小例子编写成著作,以供后人学习与借鉴。国外的案例分析有以下几个关键的节点:(1)1870年哈佛大学首次将案例分析作为法学院学习的一种课程;(2)“病例”首次出现在哈佛大学的临床科室里,当时为了教师教学方便高效,他们把以往的医治情况记录下来作为教学的资料,并进行探讨与互相学习;(3)1921年哈佛大学的商学院首次印刷了管理案例集,这是第一本有关管理方面的资料,为之后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1920年哈佛大学首次把教学案例研究作为培养教师的手段,并取得良好效果,后来经过不断发展使教学案例研究成为培养教师重要的教学方法[2]。2.5国内对教学案例分析的研究。国内相关著作《管理案例教学研究》《管理案例学》《案例教学法简介》《以教学案例研究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堂教学改革》等书籍的,使我国的教学案例研究不断成熟,并且越来越向教师培训中靠拢,使教学案例分析的研究逐渐成为我国教师发展的必修课,相关科研著作也越来越多,在实践中也取得优异成果[3-4]。

3体操教学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操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多媒体CAI技术教学是利用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通过直观的手段能使学生快速地建立正确的技术表象,掌握动作的重难点。多媒体进行体操教学的优势,可以将信息量大,单凭讲解与示范难以阐述清楚的技能,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准确地表达,使教学活动变得快速、有趣、高效。教学应抓住需求,改变观念,利用现代手段,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发展[6]。网络辅助和多媒体教学已经在高校得到认可,但是由于教师运用经验不足及教学设备的限制,导致多媒体教学实践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建议高校需要加强培训力度与考核办法,而且应该把重心放在网络辅助教学手段上,满足自主学习与远程教育的需要。因为社会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必须跟随时展的方向,使体操教学不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优化“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教学方式;也不倡导“一黑板一老师一张嘴”的说教式教学。体操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是趋势,而且已经实施取得了优质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大部分学校硬件设施的不足和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得多媒体教学展现出其不足的一面,如何将第四媒体——网络、第五媒体——移动终端、体操教学,三者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也是解决当前高速发展下的社会对体操教学需求的关键。

4研究教学案例分析的实践价值

4.1践行教学案例,在实践中掌握实践智慧。从学校多年的教师培训实践中,大部分教师都感到所培训的内容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是脱节的。为了达到“内化于心、而外显于行”的效果,教师必须认识到:(1)实践教学是教师发展的必经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教学教师才能得到实际的进步与完善;(2)从众多的优秀教师与教授身上的调研,使他们进步最快的就是进行互相的教学案例分析与探讨,可以快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完成向一名合格教师的进化。4.2依托教学案例,在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相关的教学专家教授进行交流与探讨,可以促使他们快速以教师的角色去思考问题。依托教学案例分析,是以现实的教学素材作为讨论的对象,既有专家教授的知识经验传授,又有新进教师不同看法和新颖的思路,在案例上互相发言交流,彼此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关注不到的地方,学习运用教育学的原理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4.3分析教学案例,在反思中打通实践与理论的渠道。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没有运用教育学的相关原理,而是浅层次地应对教学的相关内容和教学学生,里面有很多教师以自己的个人看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使之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2]。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程序,是教师自我完善最本质的方式,在这里运用教学案例分析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其一,这种形式会以一种便于接受的方式,使教师发自内心的自觉学习;其二,可以分析复杂的教学情境,寻找改善教学的捷径[5]。

5结语

践行教学案例,可以在实践中掌握实践智慧,依托教学案例,在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教学案例分析的应用多样性,分析教学案例,在反思中打通实践与理论的渠道。正是因为案例研究的优势,充分运用个案研究可以把体操教学的实地视频作为研究的案例,分析出体操教学案例的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探讨出更具特色的教学案例,因此对体操进行教学案例分析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贺世鹏,杨金兴。体育课伤害事故处理案例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4):149-150,172.

[2]闫旭虹。“体育案例分析型教学研究活动”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2):94,96.

[3]刘鑫鑫。案例教学法在体育院校篮球必修课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4]王浩磊。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裁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5]王金之,丁明超,马继政,等。大强度间歇跑练习对健康青年男性静态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7):44-49.

教学案例 篇六

在信息时代,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财富来源,知识管理已经成为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和战略。所谓知识管理是在组织中建构一个人文与技术相结合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过程,达到不断创新的最终目的,并回馈到知识系统,使个人与组织的知识得以永不间断的累积,为组织带来可持续的价值、优势和利益[6-7]。学校是知识创造与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知识管理有利于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8]。以知识管理思想为指导,按照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教学的要求,采集物流领域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件,从中提取知识元素,将其设计成为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利用计算机和程序开发技术,将这些案例集成在一起,建设物流工程专业课程案例库和物流专业知识库,最终可建成物流专业知识库系统。用户通过关键词搜索可实现对物流知识的访问,通过知识分享和内化,可产生新的知识,进一步更新物流知识库。

2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案例库的构建途径

2.1从企业实践和日常生活汲取素材

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从实践到认识,可以看作是思维归纳的过程,而从认识到实践可以看作是思维推演的过程。企业物流实践是构建物流案例库最重要的素材来源。物流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已经深入到企业各个层面。众多企业围绕物流战略规划、运作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积累了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选取典型的企业物流实践事例,将其改编为教学案例,能够增强物流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应积极加强与物流运作良好的企业的联系,拓宽校企实践教学合作的渠道。专业课程里涉及的某些知识由于概括性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往往不容易使学生接受,形成所谓难点。对于这些难点,如果设计恰当的案例,在其产生的情景中理解其产生原因,可能就比较容易掌握了。知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都可以成为非常好的教学案例。举个例子,ERP的逻辑流程初看上去很复杂,不好理解,但是其与举行家庭晚宴的过程其实非常贴近(见表1),以此为例进行教学,既富有生活情趣,又易于使学生接受。

2.2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资源

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更加便捷,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快速掌握知识的良好途径。一些重要的物流门户网站,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网、万联网、itpub技术论坛、物流沙龙logclub,汇聚了大量的非常有价值的物流资源,包括物流设施规划报告、物流运作案例、物流书籍、物流软件等,这些资源大多为会员提供,并可免费下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从最初的电子邮件、BBS,发展到即时通信、博客、微博,再到专门的社交网站如facebook、人人网、豆瓣等,已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最快速、影响最大、商业价值最高的web2.0业务。社交网络也得到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青睐,逐渐成为专业知识交流和分享的平台,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很多物流专业人士注册了博客、微博,交流物流行业发展时事动态,分析物流管理及运作实例,传递物流理念和观点。对这些资源进行搜集,分类整理,归纳提炼,将有力地促进物流专业案例库甚至知识库的建设。

2.3重视科研成果案例化

教学与科研都属于大学的主体性工作。教学是基础,科研是支撑,二者应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科研活动会产生大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如果将其以案例的形式转化为教学内容,必能够有力提升教学内涵。一项科研项目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预研、立项、实施及结题等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会涉及一些理论、方法或工具的应用,将其改编为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系统和深刻地掌握该领域的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素养。比如交通运输规划类项目一般包括交通调查、数据分析、规划模型、方案形成等阶段。交通调查涉及到交通数据采集工具的运用,数据分析涉及数据处理、预测方法的运用,规划模型涉及到优化理论、方法和软件工具的运用,而方案设计则体现了归纳、决策能力。将这些项目执行中的典型事例穿插在教学中,将会起到良好的示范性效果。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比如新思路、新观点、新模型、新理论或新方法等。对此类成果进行提炼,使其语义化、模型化、数字化,并将其融合在教学中,将丰富学科和专业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可以结合专业课程的某一章节内容,扩充讲解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鼓励学生自行阅读综述文献,促其掌握必要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其次,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适当增加难度,选择某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重点讲解,在供应链类型与构建章节,引入再制造供应链设计研究;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章节,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供应链风险管理章节,引入供应链网络鲁棒性概念;第三,将自己研究的阶段性想法或成果在教学中与学生讨论和分享,比如可拓性评价方法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在供应链网络建模中的应用等。此外,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都可以从项目中寻取素材。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快地掌握项目任务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而且有利于其获得初步的项目管理经验。

3实证研究

教学案例 篇七

[关键词]教学案例;培训方法

案例教学是公务员培训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尤其在法学教学中应用更为广泛。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有着更为复杂的教学要求,需要有培训设计、培训实施准备、具体实施、总结评估等环节。在培训实施准备工作中,最基础性的关键环节就是教学案例的选择与编写,这是决定案例培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案例的编写对编者来说要求较高,要求编写者要有法律工作的实践,又要掌握法学理论和培训教学这三个方面的经验才能编写一个好的案例。以下就选择案例和编写案例谈几点体会。

一、选择合适的案例

什么样的案例是适宜的,这是一个比较难于回答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培训教学目标、不同的学员情况、不同的培训教学设施和环境,对教学案例的内容类型、难易程度、案例辅助材料多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虽然如此,但一般认为一个比较适宜的教学案例,应该满足以下几条要求:

(一)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

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应是选择案例的第一要求。如以增强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培训教学活动与以扩展知识为教学目标的培训教学活动,二者对案例的要求就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将扩展知识的案例用于以增强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培训教学活动中,反之亦然。案例教学实践表明,培训教学目标越具体,案例选择的适宜程度就越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就越好。

(二)要与学员相适应

要根据学员的工作性质、职位、工作经历、学历、专业、年龄等情况来确定案例的基本内容,也就是以学员日常工作联系较为密切的或者就是学员的实际工作中发生的事件作为案例,但案例的内容对一个教学班来说要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的,要避免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要求过高或过多地涉及司法程序等问题的案例。

(三)要有较强的现实性

公务员法学培训要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重点,探索长期以来政府的主要工作和公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作为案例的内容,这些问题也成为政府对社会管理方面需要进行研究解决、探讨的问题,作为教学案例能够实现与学员的实际相结合,使学员通过案例分析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树立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四)要有较好的发散性

法学案例讨论结果往往都有希望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这是传统法学专业教育的通常作法。但是对公务员来讲特别是任职班的学员来讲,政府的具体工作往往不单纯只涉及法律一个方面问题,而是涉及许多政府管理方方面面的问题,只用法律手段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用其他手段综合运用,法学案例的选择也要符合这一要求,案例的结论由于加入了多种因素,结论不一定是唯一的,甚至没有结论。这种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让学员按自己的理解来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等,能够提高学员参与性。

二、教学案例的编写

根据培训教学目标和选择了适宜的案例后,还需要对案例进行必要的制作与编写,案例编写与培训教材建设同样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案例编写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按照一定程序展开。法学案例编写主要有几个步骤:

(一)确定案例的主题

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案例后要确定一个主题,明确案例主题应符合培训专题的基本需要,要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的是什么?案例与如何课程的连接?要注意案例要解决实际工作中法律适用方面的问题,还是解决观念问题,事先要做出考虑。

(二)资料的收集与研究

案例的编写需要在掌握了事件的全部事实,才能编写出高水平的案例。案例资料的收集要确定基本信息的来源、收集范围以及采用什么方式接触并使用资料等。收集资料的方式有文献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实地收集与研究,包括实地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培训教师通过学员了解案例的有关事实也是较为实际的作法。

(三)案例初稿的编写

确定案例写作的大纲,选择所使用的材料,要注意分析各种材料所要说明的问题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案例编写时要注意法学案例的基本特点,要对案件中涉及的法律关系作较为全面的介绍,尤其是事实部分阐述要清楚,对必要的背景资料同样在案例中加写进去。在写作体例上就在有别于法院的裁决书、也不同于一般的法学案例写作方法。法学培训案例一般以事件发生背景、发展过程、结果为主线索描述案件的事实,体现事件中存在的矛盾冲突、各方当事人的立场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法等,要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结构。法学案例的基本格式是由标题、篇首注释、正文、脚注、结尾、附录等要素组成。标题要写的有特点、要切题、有新意,不俗套,引起关的题目。题目可以是素描式的,如《某市×××案》;也可以是点题式的,如《是罪还是非罪?》;也可以是问题提示式的,如《城管执法向何处去?》等。开头语要写得一语中的,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引导学员进行案例所设置的场景。正文是案例的主体,要将案例事实情况写清楚,背景资料剪裁在适当,将案件事实部分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必要的增加或删减,以符合教学目标的需要。结尾需要对正文进行精辟的总结,也有没有结局需要学员继续关注和研究的留给了学员。

三、教学案例的改进

教学案例 篇八

(一)案例的理论性太强

大部分的授课老师通常都是以课本上的案例为主进行讲授,成本会计的课程案例基本上又都是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安排来进行设置,由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多、计算量大、课后练习多,在课本中的实际案例很少,有的也是理论性太强,不容易理解。例如,在很多关于外购动力费用的案例中,每月收电费是比较常见的举例。在关于成本会计机构设置的内容中,这块是最容易和实际工作相联系的,可以展开进行说明。但是那些教学经验不多,没有在企业工作过的教师,就只能按课本上的内容读案例,书上通常就说“企业总部可以按组织分工,也可以按职能分工,职能包括预测、决策、计划等等”,把这些当案例来授课,学生不仅不容易接受,还会认为课程枯燥乏味,从而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二)案例教学的手段单一

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与其他课程大致相同,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讲台下听。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即使能很好地把教学案例应用在成本会计课堂上,也只是教师说,学生在座位上听。案例教学进行得再好一些,教师会在案例讲完后设计几个关于案例的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讨论,但是没有办法保证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参与进来。而且,在问题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下,学生的配合度也不会很高,经常出现课堂只有一两个学生回答问题,甚至冷场的情况。虽然近年来,教学的设施和手段日益多样化,教室里增加了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施,但是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案例手段匮乏的情况。

(三)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案例法教学在很多课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开始应用的,现在国内大部分的MBA课程教学中也都普遍采用此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真实案例的讨论,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性认识和深入理解。有效的方式是授课教师通过对案例的讲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然后总结,将课程的知识点与案例巧妙结合,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中,要始终围绕课程的重点难点,灵活提问,使案例的问题没有与课程脱节。而且要环环相扣,向课程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的思路。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老师讲案例,学生在下面听过后并没有进行讨论,或者是由老师在讲完案例后进行提问,学生能主动提问的很少。这些都体现了案例设计的不合理,没有达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二、建议

(一)案例的选择

1、趣味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的案例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相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要枯燥一些。因此授课教师要想办法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选取趣味性和典型性相结合的案例达到这个目的。趣味性强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典型性案例紧紧围绕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给学生以启示。两者相结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实践性与生活环境相结合的案例成本会计课程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选取的案例最好是真实发生的事件,而且和同学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这样的案例,情景真实,没有包含主观臆断的因素在里面,能更好地向学生展示成本应用的真实性,并且典型性强,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样的案例最好是发生在学生的生活环境里,这样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就会比较透彻。例如:在解释成本的定义时,可以把学生日常的生活开支引入成本概念的理解当中,那么课堂的气氛就会马上活跃起来,大家都会把自己日常的花费列出来,并且和周围的同学进行比较,这样成本的定义就由原来的抽象概念很形象地变成了同学们的日常开支。3、综合性与导入性相结合的案例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案例,在兼顾综合性的同时,导入性也必须加强。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的案例,必须能够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展开提问,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案例中学到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通常会遇到教师讲述一个案例后进行提问,回答的学生寥寥无几的情况,这就说明案例的导入性不够。学生对一些相对复杂的案例无法理解,就无法针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因此在成本会计教学案例的选用上,案例的导入性是与综合性并重的因素。

(二)改进案例教学的手段

在原有成本会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点强调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放在辅助的地位上。在案例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课程的经验,例如:讲述成本核算管理案例,全班同学分组讨论,每位同学都要求提出问题,在班上大家一起讨论;教师全程监控整个讨论的过程,遇到有不同意见时,要适时进行因势利导;在最后的案例分析中,要进行简单总结,可以给出案例的实际解决方案,但是也要允许学生有其他结论和方法,锻炼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甚者,可以把这个案例分析延展到学生的课外范畴,通过课后的案例分析报告,课外的案例讨论,甚至是学生社团的辩论分析会,促进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思考,使他们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改进教学案例的设计

成本会计的每个教学案例,都要围绕成本会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对于选定的案例,如果没有合适的实际案例,那么授课教师就要本着以知识点的掌握廖敏:改进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案例的思考为出发点,合理编写案例。在案例的提问环节,要设计一些有导向性、针对性、学生容易思考理解的问题来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想问题,最后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案例的关注度。在案例的讨论环节,教师要允许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和结论,让案例的讨论始终在学生之间进行。在案例的总结环节,要指出每个观点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让学生在增强自身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掌握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整个案例的讨论过程中,始终处在一个相对客观的位置上,不直接参与案例的讨论,但是讨论的整个进程,每个提问,每个环节都能体现教师对案例的精心设计和安排。

(四)提高授课教师的水平

成本会计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要求授课教师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这样在成本会计教学案例的选取上,以及在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上都有很大的优势。现实情况是,不少的成本会计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而且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导致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是“照本宣科”,在解释相关内容的时候,没有把知识消化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使知识点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这个方面,提高授课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首先,要积极引进高职称、高学历、有丰富实际经验的企业人士兼课;其次,要鼓励在职教师积极进企业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了解实际会计工作程序,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选用和设计都会有很大的提高;最后,要及时更新专业教师的课程知识,确保学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专业课程的最新动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8篇教学案例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教学案例范文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