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3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3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希望在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篇一

【关键词】 数学学案教学 三维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42-01

1 加强集体备课,共同编写学案

学案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来设计,供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使用的学习方案。所以,学案教学模式,关键是学案的编辑。要出一份适合我校学生情况、落实教学“六要素”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效率的好学案,照搬照套是行不通的。编写学案工作量大,不是某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备课组所有老师的集体行动。我们的做法是,按教学单元分工,负责某个单元的教师主笔,编好初稿后,通过邮件发给其他老师,在进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备课组长审核、修改后再付印。

2 在学案编写中体现“知识、能力、情意”三维教学目标

编写学案还是落实“知识、能力、情意”三维教学目标的一个过程。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学案中如何呈现,需要结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帮助学生最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作为根本出发点。对课本内容重新整合,把教法与学法融为一体,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突出开放性与探究性。

例如,总理在北京某中学听了一堂《三角形全等》的课,这堂课老师只讲了一种证明方法,然后围绕这种方法,进行例题讲解和多种形式的习题训练。温总理评价这堂课时,指出可适当增加课堂容量。诚然,教材的内容编排上一节就是一种证明方法,但在教学中如果也是一堂课讲一种、用一种方法,那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因为学生不用多加思索,肯定是按这种方法朝这个方向去找条件来证明。所以,我们在编写学案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第一堂课,设计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四种证明方法,在后面几堂课再加强这些方法的运用。这样更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要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打破思维的局限性。

3 把数学学案教学打造成学生“主动、互动、能动”学习的一个良好平台

学案教学的基本模式为:“问题引入——自学探究——启发解疑——尝试练习——评价反思——学习小结”。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运行规律,也正是这种模式,为学生“主动、互动、能动”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学案教学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学探究,使思考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比如:在课堂上,教师给出一道例题后,不急于讲解,让学生先有时间进行思考。思考的环节着重让学生自己理解题意,探索解题途径(无论这种探索是否成功),这对任何类型的学生都是很有必要的。学生思考后,如果自己获得成功,且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简捷,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方法不佳,虽然获得成功,其解题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教师如能给予相应的引导和点拨,则能取得较好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外在的因素的帮助才能达到目的,这正好调动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胃口,同学间的讨论和交流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互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再加以启发或讲解,学生就会形成对知识的良好识记效果,通过长期的训练就会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渐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评价环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验证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可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我校数学课堂自开展学案教学以来,学生适应了这种学习模式,喜欢上这种学习模式,因为我们在学案设计中,有后进生可做的题,也有优等生做不完的题;后进生能体验会做题的喜悦,优等生也面临难题对他的激励。课堂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互助相当活跃,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基本落实了课内学生全员参与学习和技能训练。教师从讲台上“解放”出来,到学生中去进行课内巡视和个别辅导,了解反馈信息,引导学生从尝试矫正中形成技能;学生从“听讲防止出错”,改为在“尝试、纠正中减少出错”。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4 数学学案教学在落实“六要素”过程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承担的角色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面对的是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教师显然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这就更需要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深的教育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系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篇二

关键词:高中物理 综合能力 培养措施

新课程中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非常高,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学习素养。尤其是现在的教育体制越发的现代化,教师应该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中,尽快适应环境的改变,放弃重视书本教育这一传统观念,把教学目标或者说是教学重点放到培养学生个人能力这一方面,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可以不用依靠他人帮助,独立解决。

一、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机会进行科学研究,再将课外知识与之放在一起加以整合,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与思维拓展能力来获取知识。如在进行“单摆周期测量”实验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就提出疑问能不能从单摆摆到最高的那点作为计时的起点,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自行探究寻找答案:单摆可不可以以最高点为计时点?为什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我们要作为一个引导者,要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而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答案,只有我们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让其去发现与物理相关的问题,并从问题出发 ,自行寻找解决的办法 ,只有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取知识,并且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才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情境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第一,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进行自学,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让其他同学回答,最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总之,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有了自己的自由空间,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相信很快学生不仅自学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其它各方面的能力也会有所加强。

例如教师在对《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课时进行讲解时,开始,要设置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让学生自由探索,尝试着寻找问题的答案:

实验1(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学生将大小形状相同的金属片和纸片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产生的现象是:重量较重的金属片先落地;相对于金属片重量较轻的纸片后落地。老师会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否由此实验我们便可以得出结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就下落慢呢?学生们的回答都不一样。

实验2:老师将纸片揉成纸团,再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观察二者是否同时落地。现象:两个纸团几乎同时落地。

实验3:老师取两张大小薄厚都一样的纸片,把其中一个揉成纸团,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下落前先让同学们猜猜看:一样重的物体,两者会同时落地吗?现象:纸片下落较慢,纸团下落较快,纸团先落地。接着便向同学发出提问:为什么相同的纸片,重量一样,只是形状不一样而已,一个纸片,一个纸团,他们下落的快慢就不同? 有的学生回答认为是受到空气阻力,所两个物体下降才不一样;而有的同学心里也是疑惑不解,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候老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只受重力,那么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让同学互相讨论,合作,互相交流实验方案——怎么样测量下落物体的加速度。

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来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老师不做参与,只是在一旁观察,必要时进行一下引导。再让学生思考、讨论、分析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其实是个定值即匀加速运动。

然后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自由落体运动实际上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只有不断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其学习的意识才能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多了,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合作才能共赢

在教学中,所谓的人际交往能力便是指学生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然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合作学习则是这多种途径中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方法。为了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并广泛参与进来,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可以探讨他们感兴趣的,例如物理概念的形成,怎样设计实验方案,怎样解决问题等。他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时机开展合作学习方针:(1)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仅凭自己的努力是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时;(2)学习任务量重,需要几个人分工合作时,比如在一些实验中,需要有人操作机器、有人进行画线、有人要站一边读取数字、有人要做好实验记录及进行数据分析等工作时,就要好多人一起合作完成;(3)学生意见不统一,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则需要互相商讨时;(4)在自主学习有些需要更进一步了解时,需要学生共同合作时;(5)学生思路受限制需要互相启发时等等。

四、结语

新课标的实施准则对物理教学来说又是一项重大挑战,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联合实际,着重对学生的物理能力进行挖掘栽培,让学生心里明白应该怎么样做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另外,在教学中,还需要培养学生认识新事物、对知识进行探索研究、并自如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篇三

一、小组合作式自主学习

通过小组互助式自主学习,可促进生生互动,使信息交流不再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以不同方法来分组,如把相同学习能力与水平的同学分为一组,以增强信息交流的对等性,降低层次差异;或将学习能力与水平不同的同学分为一组,实现以优带弱,使其共同发展。此外,班级整体分组时,还可混合上述两种方法。一般而言,以4~6人为小组,构建信息交流的小“局域网”。在教学中,教师是控制中心,引导不同“局域网”组合为“广域网”,这样,以缩短信息传输进程,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让每位同学参与其中,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自主学习。

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课前,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实验配备:若干张纸片、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铁架台、铁片、刻度尺、米尺。引出探究问题: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经验:下落时,重的物体要快于轻的物体,那么物体下落时其速度和物体质量存在联系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物体下落时其速度快慢的影响因素吧。你们猜猜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相关?学生交流、讨论后,通过总结得出这可能与物体表面积、重量相关。教师继续诱导:请你们借助桌上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于是不同小组展开了不同探究:①利用一铁片与一张纸进行实验,使其于同一高度同一时下落,实验观察后,发现在空中下落时,纸片慢,小铁片快。②将一张纸片揉成纸团,然后与铁片下落,观察到它们同时落地,这表明物体大小、形状影响着物体下落快慢。③取出两张大小一样的纸片,把一张揉成纸团,让它们由同一高度同时下落,观察到纸团下落的快。④将两个纸片揉成不同大小的纸团,使其由同一高度同时下落,观察到纸团越小,所受空气阻力则越小,这表明空气阻力对下落快慢有影响作用。教师提问:通过实验可获得什么结论?于是学生总结出:空气阻力是物体下落快慢的重要影响因素。无空气阻力时,在同一高度物体自由下落时其运动状况一样。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自主学习

学习源于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时,若缺少一定的问题,亦或学生缺少发现问题的能力,则会制约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启发学生提问,或者师生共同提问,然后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则需适当提示、点拨、引导。

例如,在讲“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时,有学生会猜测:要探究的是什么功?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说明其原因,其他学生则加以点评,然后统一认识:本课探究的是合力功,其原因是加速度决定于合力,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相关。接着教师提问:若想求出速度变化,则要测速度,那么在实验室中有何方法来测速度?生:打点计时器。接着诱导:请你们设计一个探究合力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方案,说说需要的器材有哪些,如何安装器材?通过讨论、总结,最后得出实验方案(略).

三、课题型科研探究式自主学习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上面这3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