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优秀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快回答整理了5篇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篇一

14 七颗钻石

19 七颗钻石

19七颗钻石(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

一、教材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地球上终于有了一股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应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在于,读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学习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布置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并从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作一下简单的交流。引导学生想一想故事的内涵,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还可以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

2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的容易读错,应加强指导:“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匆”“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另外,“咽”是多音字,还可以读“yān”,如“咽喉”;读“yè”,如“哽咽”。

要求会写的字较多,可分类指导,如,“渴”“沫”“涌”左边均为“氵”;“渴”“哀”字可与前文刚学过的“竭”“享”联系起来记忆;注意“累”字下部不是“系”字,“舔”字右下部不是“小”字;“舔”还可与“添”字比较记忆;同时注意“凑”的左边不是“氵”,“沫”的右边不是“未”;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

3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应引导学生用心体会。

文中泡泡“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学生思考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可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相机进行指导。可抓住“所有的”“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首先是“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说明地球上已经没有了水源;其次是“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描绘出当时地球上的状况:植物干枯了,人和动物也因缺水而面临灭绝的危险。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醒来后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小姑娘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水,虽然又累又渴,但没有舍得喝,急着赶回家去给妈妈喝,被脚底下的小狗绊倒,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这部分可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水罐变成银的:小姑娘分了一点水给绊倒她的小狗,小狗变得欢喜起来。课文第一段写到,“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小姑娘绊倒在它身上,它也只是哀哀地尖叫。小姑娘没有怪小狗绊倒自己,还把自己舍不得喝的水分给它喝。体会小姑娘的爱心:小姑娘不但深爱着自己的母亲,还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动物,体现出她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

水罐变成金的: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就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小姑娘强忍住焦渴,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这部分应抓住“再也忍不住” “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过路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给小狗水喝的时候,小姑娘还牵挂着母亲,所以她分一点水给小狗;而现在从母亲手里接过水罐后,她把水毫无保留地送给了过路人。这里再次体现了小姑娘的爱心是广博而无私的。

为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从而得出“爱心”主题。应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水罐的最后一次变化。首先,最后一次变化应是在前几次变化的基础上的,如果前面任何一次选择有违“爱心”,水罐里都不可能跳出七颗钻石,涌出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为帮助理解这次变化的重要性,可让学生结合第一自然段来想象爱心带来的神奇变化: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大地一片荒芜的景象,而现在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人、动物、植物乃至大地将会……可引导学生想象久旱逢甘露的美好景象,还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没有“爱心”,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这篇童话的内涵。也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爱心”的故事来谈谈爱心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可结合对课题的辨析来加深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因为钻石晶莹剔透,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它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在本课中,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美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星星永远挂在夜空里,象征着爱心永恒;它光照人间,还表示爱心普照人间。童话故事美丽的结尾寄予了作者美好的愿望。

4课后的两个思考练习题,是从朗读和交流阅读感受两个方面来设计的。朗读方面,要求读出美好的感情,意即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把握感情基调,读出感情。对感情基调的把握,可以站在赞美爱心的角度,读出美感;也可以从读童话的角度,读出故事的神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朗读。第二个题目,可以在教学中加以解决,学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来讨论,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应当使学生懂得向别人献爱心,用爱心来对待生活。

5选做题是基于童话的特点来设计的,可以讲完整的故事,根据自己的想象丰富某些情节;也可以引导学生在某些部分展开想象,如,小姑娘出门找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小狗把小姑娘绊倒了,在小狗身上曾经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从水罐里涌出了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大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七颗星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6本课后第二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建议。内容主要是建议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父母的爱。这些活动的开展是以前面的活动,即了解具体事例,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为基础的。教师应侧重了解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情况,给予方法的引导,可以结合学生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以继续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颗钻石 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新词并积累新词,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 通过品读,感悟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和“爱”的神奇力量。

3. 借助旁批,让学生一步步地感受这篇童话故事的神奇魅力。

教学准备

教师:幻灯片两张或多媒体课件一个,生字词语卡片,《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碟片,其他有关北斗星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北斗七星的图片。

教材简析

七颗钻石变成了北斗七星!你相信吗?读读这篇课文,它将带你进入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课文以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把生命般珍贵的水奉献给别人的故事。课文是按照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写的,文笔流畅,字里行间洋溢着真、善、美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一颗善良、美好的心在跃动,一股爱的洪流在奔涌。

本文是作者观察天空中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闪闪的星星而展开想象写成的故事。故事离奇生动,夸张而富有感染力。空空的水罐,随着人物爱心行动的变化而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小姑娘为母亲找水——水罐有水了;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摔倒后——水罐端端正正,里面的水满满的(木头做的);小姑娘给小狗喂水——银水罐;母亲留水给小姑娘——金水罐;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这些变化,有层次又合情合理,其中蕴涵了深刻的哲理——爱具有神奇的力量,给人启迪,引人深思。小姑娘舍己为人的品格不正像钻石那样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吗?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品读课文,了解水罐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悟人生哲理。感悟哲理,不求一律。可从“给母亲找水”、“给小狗喂水”、“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等感悟小姑娘和母亲的美好心灵,也可从水罐的变化过程,感悟爱具有神奇的力量……

这篇课文以大胆的想象、巧妙的构思,层层推进,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可读性强,是培养学生想象、联想能力的好文章,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人格培养的好教材。

建议教学本课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 第2段:写小姑娘找水的根本原因。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旱灾是什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解答。旱灾:由于长期干旱缺水造成农作物枯死或大量减产的灾害。第二句话中“干涸”指(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干枯”指草木由于缺乏水分失去生机,“焦渴”指非常干渴。三个词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由于旱情,河流、植物、动物都缺水,需要水;但又分别指向不同的方面:“干涸”多用于河道、水井等(没有生命的),“干枯”多用于植物,“焦渴”多用于动物和人类。此句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所有的”和两个“都”表明旱情非常严重。

*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 借助旁批,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故事的新奇。

* 第3、第4段:这两个段主要写水罐的变化过程,思路清晰,学生很容易理解,可让学生小组合作理解或自读自悟。此外,在这两个段中,教师可抓住小姑娘“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小姑娘“正想凑上水罐去喝水,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等切入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尽情驰骋自己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旁批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感受小罐变化的神奇。

* 通过旁批的递进引领(……真奇怪……真稀奇……真奇特……真神奇)让学生逐步深入地体会到,这神奇的变化来自于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 第5段:七颗钻石变成了——北斗七星。此结尾,耐人寻味,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愿爱心像北斗星一样,普照人间。此处升华了主题,教师可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要参与讨论。

* 识字写字教学:注意“沫”在“唾沫”一词中读轻声。对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罐”、“舔”、“凑”、“唾”等,要指导书写,提醒学生注意“舔”不要少写了点;“凑”不要多写了点。

教学设计参考

一、谈话导入,进入新课

同学们,当到了繁星满天的夜晚,遥望北方的星空,你看到的最亮最亮的是哪几颗星?(生:北斗七星,出示幻灯片1)对,关于这明亮的北斗七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传说——《七颗钻石》(板书)。

简单介绍作者及其作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生字读正确。

2. 多种形式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教师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3. 朗读课文,直到读得正确流利。思考:文章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 小组合作研讨课文(要求:四人小组分工负责完成幻灯片上的内容)。

出示幻灯片2。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故事内容。

(2)边读课文边填表。人物的行动 水罐的神奇变化 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了什么

(3)课文的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读了课文后你有哪些感想呢?

(让同学们分小组尽情讨论后,组织全班讨论,教师及时给予点拨,注意学生中出现不同答案可以争论,不追求答案的同一性,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体验,并言之有理,教师都可以肯定。)

2.师生共同探讨:

(1)学生齐读第2段,问:

哪几个词反映出旱情特别严重?能再详细描绘一下当时的旱情吗?

(“所有”和两个“都”说明旱情严重,水已成为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2)小姑娘“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这时她做了一个梦,会是怎样的一个梦?请描述一下梦中的情景。

(要求:语言生动一些,此梦可以是美梦,也可以是噩梦。)

(3) 素不相识的人出现是偶然的吗?他可能是谁?

(此题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学生答案不唯一,只要想象合理有新意即可。)

四、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孩子们,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你们身边有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让我们都像小姑娘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吧!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声中,结束讲授。

板书设计参考:七颗钻石

水罐 北斗七星

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

19世纪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北斗七星又名大熊座。在北纬40°以上的地区,也就是在我们北京和希腊以北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大熊座。 在我国古代,把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看做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斗七星。

☆名人名言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罗曼·罗兰

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

——佚 名

没有一种服装比爱更合身;没有一种装饰比爱更迷人。有人说无美就无爱,实际正相反:无爱才无美。

——佚 名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

——白朗宁

☆推荐书目: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选》。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篇三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课前准备

1、能够表现课文内容的课件。

2、随文阅读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1、爱心的神奇力量。

2、丰富的想象。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童话故事是陪伴我们成长,那你知道有哪些动人的童话故事,能向同学们讲讲吗?

(生自由讲)

今天老师出为你们带来了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你们想听吗?待会你们认真听后谈谈你对这个故事的感受?(出示课件)这故事正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

2、揭题,读题。

(二)授新课

初读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现在让我们读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低声速读,可以大声朗读,可以两人同读,也可以个人自读等。(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二)把不懂的词语或句子用线画出来。

2、质疑:同学们,你们读了之后有什么疑问吗?(生自由质疑)

3、出示练习:在括号中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_______(干涸干燥干旱)了,草木丛林也都_______(打蔫干枯枯竭)了。许多人及动物都_______(焦虑焦躁焦渴)而死。

4、这一段通过环境的描写你能体会到当时的情况怎样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给你一罐水,你会怎么样用呢?

1、让学生自由讲: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2、有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又会怎样用这罐水呢?(板书:空罐-有水)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在读时把你认为神奇的地方画下来,并想想为什么?

出示学习提示二:

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想为什么?

哪个地方让你最感动?先想一想然后说一说。

2、现在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以上几个问题,找你感兴趣的问题回答。(待会每组推选一个同学回答,好吗?)

3、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并说说原因,其他小组有不同也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很神奇呢?)

(要是遇上这样的情况,小姑娘当时的心情会怎样?谁能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突出“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

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

(教师板书:孝心感天)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你认为这罐水为什么不倒掉呢?)

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

(也突出孝心感动天)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为什么木罐会变银的呢?板书:变银)

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

(教师板书:爱心如银)

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为什么银罐会变成金的呢?)板书:变金

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教师板书:母爱似金)

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最后为什么会有这种神奇的事发生呢?)

板书: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

(教师板书:爱心感动天地)

4、齐读这几句话,把它的神奇之处读出来。

5、这篇文章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提示: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经小狗喝,经过路人喝,(三个地方比较得出“爱心”的主题。)

6、在这时,你有什么话要向小姑娘说?

7、讲到这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课题不用“一罐水”……而用“七颗钻石”作标题吗?

8、有感情朗读课文(这篇课文这么感人。让我们再一次去读)

(1)自己选读认为这个故事最为神奇的段落。(在小组内互读)

(2)我们来进行神奇故事接龙:老师读第1自然段,然后同学们自愿接读后面的段落。

9、小结: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景象,到最后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人们、大地……将会怎样?(反映久旱逢甘露的欣喜之景。)

这一切都是爱给带来,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会成为怎样的世界?

10、总结: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一首歌里的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老师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11、体会:通过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三)作业:(选项题做)

1、排演《七颗钻石》课本剧。

2、展开想象讲讲这个故事。

四、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空罐

有水(孝心感天)

变银(爱心如银)

变金(母爱似金)

跳出钻石,涌出水流(爱心感动天地)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篇四

二十三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设想:

教学目的

一、解童话的特点及教育意义;

二、爱心的神奇力量;

三、 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变”及变的原因;体会童话的教育意义。

难点:领会利用丰富的想像构思文章的结尾;学习运用丰富的想像写作。

教学方法

读――议――想――接

教学用具

投影仪,自制投影片。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曾经读过童话吗?既然大家读过这么多的童话,那童话作为一种文体,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畅谈,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基础训练P 65第二题并补充有关资料。投影显示)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篇幅可长可短,要求用接近儿童的口吻、心理去描写故事,可采用拟人、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静夜,当我们仰望星空,在那北方有七颗很亮的星,它们排成斗形,像七颗钻石,指示着北方。关于这七颗星在遥远的俄罗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现在就请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给我们讲一讲。(板书课题――七颗钻石)

(投影显示本课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变”及变的原因;体会童话的教育意义。

难点:利用丰富的想像构思文章的结尾;用丰富的想像写作。

1.对于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了解多少呢?(学生出示课外查找的材料,教师结合课本注解一予以总结,学生完成基础训练P 65第二题)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把握字音,读出感情。

干涸 焦渴 舔 唾沫 清澈(投影显示,提示学生注意以上字词)

学生齐读课文

3.本文非常简短,大家读过之后,能否用自己的话将其复述一遍呢?(学生讨论后,选派代表复述,并由学生做简评)

4.现在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小姑娘的爱心行动有哪几次?她的水罐又神奇在哪里?为什么要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呢?(学生稍做讨论,教师适当引导。投影显示)

爱心表现:1.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神奇的“变”1.变成水;

2.小姑娘对小狗的爱; 2.变得端端正正;

3.母亲对女儿的爱; 3.变成银的;

4.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 4.变成金的;

5.变出七颗大钻石。

变的原因:爱心的巨大作用(让水)

5.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歌颂小姑娘纯洁的爱心。(学生自由回答,体现爱心即可)

6.课文的结尾作者意在表达怎样的美好愿望?(学生自由讨论)

作者表达了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7.(1)闭上眼睛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行动世界会变得怎样?

(2)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练习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小结:本节课我们听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又知道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在童话中我们看到了小姑娘爱心的巨大作用,同时也被那神奇的想象吸引到梦幻的世界。希望我们人人都有一颗爱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

2. 完成基础训练P65第五题。

附板书设计

二十三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爱心表现:1.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神奇的“变”1.变成水;

2.小姑娘对小狗的爱; 2.变得端端正正;

3.母亲对女儿的爱; 3.变成银的;

4.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 4.变成金的 ;

5.变出七颗大钻石。

变的原因:爱心的巨大作用(让水)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篇五

【目标导航】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和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实践支点】

一、我会读拼音,写汉字

jiāo kě   tuò mo    guàn zi  xǐ chū wàng wài

(  )  (   )  (   )  (     )

cōng    còu    shun    jiān

( )忙  ( )上  ( )间  ( )叫

二、我能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绊(pàn bàn)倒  干涸(gù hé)  清澈(cuì chè)

累(lèi lěi)倒(dǎo dào)  小姑娘咽(yàn yān yè)了一口唾沫。

三、我会区别字形并组词

竞( ) 渴( ) 洒( ) 棵( ) 舔( ) 灌( )

竟( ) 喝( ) 酒( ) 颗( ) 添( ) 罐( )

四、我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焦渴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出望外: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跳板】

一、我能读懂课文并填空

1、这篇童话故事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水罐每次发生神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能在括号里写出来。

水罐里跳出七颗大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                             )

2、课文为什么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我是这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台阶】

你会唱《爱的奉献》这首歌吗?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你能举例说明对这句歌词的理解吗?想想后写下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这5篇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