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优秀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快回答为大家整理了3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篇一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难点:了解描写、议论的作用。

[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2、查找有关二战期间纳粹暴行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同样,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美国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写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杀戮(lù) 荒谬(miù) 健忘

2、听课文录音;齐读。

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精读研讨

1、为什么萨特会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学生小组讨论解决)

① 沉重—— 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大屠杀,其中300个孩子遇害;

中国:南京大屠杀。

② 美丽—— 整个民族的英勇:

a、一位老师宁死不屈,大义凛然;

b、无辜平民(包括孩子们)的遗言,怀着强烈的爱、仇恨,没人乞怜。

2、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预设:

①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不仅写天气,而且一词一顿,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

②“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③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历史的印迹(包括两位生还者),在这凄风苦雨中,与现实融为一体。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但不忘历史、纪念死者,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民族,是何等的荒谬。

四、探究反思

1、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日本人的态度和表现有何不同?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犯罪感;

日本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

2、大家如何评价这两位作家的行为?

(学生自由发言,不拘一格)

五、课堂训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填2字)。

孩子们对未来的( ),对生命的( ),对死亡的( ),对亲人的( ),父母失子的( )和( ), 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 )和对自由的( )——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2、句式仿写。

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面文段的内容。

人已满山满谷。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白色石雕边浓烈的色彩一抹一抹漫开去——孩子们仍不断涌来。他们正站在47年前300个孩子发出最后一声呼唤的地方:“亲爱的爸爸妈妈!”

六、课堂小结

对照德国,我们的邻国日本忤逆民心,一意孤行,肆意推卸蓄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掩盖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攻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拒绝修改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教科书。种种卑劣行径,告诉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呀!

七、布置作业

1、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2、课外选读

未还的孽债

这是一笔未还的孽债。

死者已矣。但是,迄今为止,日本官方依然百般抵赖,不承认当年滔天的罪行,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不承认曾经在中国使用生化武器,不承认有过随军慰安妇。他们恬不知耻地说,他们是“进入”而不是侵略。然而,铁的事实摆在他们面前:抗日战争胜利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东北陆续发现大批昔日遗留的化学武器。在抚顺,建筑工人在修路的时候挖出118枚化学炮弹;在牡丹江市,213枚化学炮弹却是从钢铁厂买来的废铁中发现的。中国居民被泄露的化学武器伤害的事件层出不穷,许多村子里的百姓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在耕地犁田、修建房屋的时候会触发当年日军埋下的弹头。半个世纪前留下的化学武器至今依然后患无穷。据初步估计,日本军队在中国大陆遗留下来的化学武器有70万发,种类包括白榴石、芥子气等,仅仅档案上有记载的就达3000吨。这是一笔未还的孽债,这是一笔日本政府至今没有任何诚意弥补的孽债。在日本国内,只有很少的民众对此有正确的判断……

然而,日本外务省的发言人却搪塞说,日中两国政府对此事尚无具体的协议。国际化学武器组织要求日本政府用五年的时间完成处理,而日本政府却表示需要十年,而且涉及的财政预算十分庞大。这名发言人的说法有些像是慈善组织,好像是在向中国人施舍。究竟是谁制造的生化武器?对自己当年的罪孽不仅没有任何忏悔,而且他们还摆出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样:处不处理,全看我们高不高兴!日本政府面对的,好像是他人制造的罪孽,他们心安理得地置身事外。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厚颜无耻的政府了。

(余杰)

① 结合选文的内容,理解题目“未还的孽债”的深刻含义。

② 简述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③“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厚颜无耻的政府了”中的“政府”指谁?他们“厚颜无耻”的行为有哪些?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主题是“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作者记叙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通过再现被残杀者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根据课文特点,要着重体味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的含义,看看作者是怎样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来选择材料的。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选择材料。

2、体味重点语句的含义。

3、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珍视和平与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2、理解文章中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学生简介作者、背景,教师适当补充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有感情范读引文,并强调“沉重而美丽的记忆”。

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三、粗略探究

1、为什么萨特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2、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有何不同?

三、精细探究,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分小组讨论)

1、思考问题:

⑴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解。

⑵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什么态度?说说理由。

2、品味语言:

⑴“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一句中连用四个句号,有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⑵“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一句中“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⑶你怎样理解“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⑷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

联系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谈谈感想,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主题,更懂得珍视和平与幸福生活。

五、作业

整理课堂“拓展延伸”,并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篇三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这篇文章是一篇对法西斯的控诉词,细读文章不难发现,文中充满了一组组看似矛盾对立实则统一的事物:历史与现实、美丽与沉重、忏悔与狡辩、引文与正文、人性的呼唤与罪恶的枪声,阅读时如能抓住这些矛盾并对之进行分析探究,你会走进一片别样的风景。

[教学步骤]

一。寻读,析一析“历史”与“现实”

1.分别寻找文中写“历史”写“现实”的内容,并联系起来析其作用。

第一部分中作者参加的南斯拉夫人民集会,悼念二战中被纳粹杀死的3000个孩子,眼中所看到的情景为现实。而莫马迪密为作者作的回顾和解释基本展现了几十年前的历史。作者以凄风、苦雨、静默的人群、白色的石雕、老人木然的眼神……来烘托集会的沉重,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是多么地悲惨,同时借莫马迪密之口引出那段令人发指的历史,二者的交错出现使那些悲惨、沉痛之感相互烘托,同时让人体味现实,反思历史,形成了立体交融的效果,如同影视镜头的来回切换,把历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事件的作品和意义。

2.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二。听读,析一析“沉重”与“美丽”

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这又是“美丽”的。

三。圈读,析一析“引文”与“正文”

1.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

2.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

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情形,目的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3.引文和正文有什么关系?

“引文”是纯客观的记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

四、仿照上面的方法,还可以析一析“西德”与“日本”,“景物”与“心情”“描写”与“议论”“战争”与“和平”等。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聂华苓,著名华裔旅美作家。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1949年到台湾。1967年聂华苓和美国诗人安格尔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每年邀请世界各地作家到爱荷华四个月,写作,讨论,旅行。她目前已出版小说、散文及文学评论著作22种,其中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聂华苓在,美获得三个荣誉博士学位,获得过美国五十州州长所颁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匈牙利政府所颁文化贡献奖,波兰政府的国际文化交流贡献奖等。

2.课文扩读材料

致命的母爱

刘墉

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惟一的房间。

夜深了,精疲力竭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

“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权夺利,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惟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

“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

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

接着又一声枪响,冲过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妈啊!幸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使用建议: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亲爱的爸爸妈妈》中最后摘录的被残杀者留下的只言片纸,就是拾取人性中最为闪光的几个瞬间控诉了泯灭人性的战争《致命的母爱》是一幕无言的悲剧,它也将伟大的母爱放在了战争面前,让罪恶的战争撕碎了这温馨的人间至情,可以与课文比较阅读,探究二者在主题、构思、组材上的异同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3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