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优秀9篇)(中小学班主任考核办法及细则最新

为了让您对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快回答给大家分享了9篇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篇一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六章考核与奖惩第二十条规定: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 班主任档案是奖励班主任和班主任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没有完善准确的班主任工作档案,就无法公正的评价班主任的工作业绩;“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的规定必将成为一句空话;谁不适合班主任也将无从评价,调离班主任岗位的处罚势必成为感情用事、打击报复等的工具和手段;“班主任工作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的规定更将无法执行。新规定中第十五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明白的传递班主任工作档案重要性的信息,它要求中小学管理班主任的职能部门———政教处必须准确科学公正地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 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档案呢?根据本人在政教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应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下几个方面的档案。 一、要做定期及时的业绩档案 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定期可以是一学期,也可以是一个月,甚至一周。定期归纳整理班主任在这一阶段的班级管理中各项实绩和量化考核综合成绩时,一定要使班主任明了这一定期,便于班主任重视,在心中形成一个“季节”,这个“季节”,便于班主任制定班级工作目标。在班级管理中落实这一目标时,容易使师生齐心协力并最终化为班集体积极向上的动力。定期档案要求及时资料。及时统计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成果,完成班主任工作的资料,并予以公布,是建立准确档案的前提,只有及时建立档案并公布,才能做到公正的评价班主任工作。同时,这也是科学的。因为及时的统计与公布,便于班主任相互之间找差距补不足,形成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良性氛围,激励班主任的成长,在班级管理中自我加压,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思想、新路子的产生。所以做班主任工作档案不是仅仅为做档案,它更重要的是及时准确反映班主任工作情况,使班主任明白自己的工作得失,促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快速健康成长。 二、要做班主任考勤档案 出勤档案是班主任档案资料中最基础性的材料。事实上,不论是哪种用人档案,勤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即使是管理手段优秀的班主任,甚至遥控管理班级的老手,他也是非常勤奋的,只是他把功夫用在暗处,把心思放在未雨绸缪,他的“功夫”是以前他作为新班主任辛勤的结晶。班主任出勤材料包括班主任会议出席情况、班会课组织情况、班主任培训到课情况、学校重大活动组织情况、早晚自习到班情况、家访次数、学生谈心次数等等。班主任工作琐碎细小,没有勤就没有绩。勤是班主任工作责任心的温度计,是一个称职班主任最基础的素质。也是《中小学班主任管理规定》中“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所要求的。 三、做班级常规管理检查档案和荣誉业绩档案 班级常规管理是班主任管理班级能力的具体细致体现,班主任的“能”就在日常班级事务中得到磨炼和提高。班级常规的好坏,是班主任的班集体建设、班风建设工作的外化。班级常规档案主要做教室、宿舍、清洁区等“三地卫生”检查评比档案,学生出勤出操档案以及黑板报等班级文化建设档案。荣誉业绩档案包括班级参加各项比赛评比的名次和奖励。如“卫生流动红旗”“文明班级”、运动会名次、学科竞赛班级等地、专业技能大赛的团体总分等等。荣誉业绩档案是班主任工作能力最活泼生动的说明书。 四、要做班主任业务进修及培训档案 业务进修档案应力求反映一个班主任理论水平的真实情况。《规定》要求“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的学校方可聘用”,即使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一个老班主任,《规定》第十七条明确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制定班主任培养和培训规划,有组织的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这些规定要求我们务必做好班主任培训及业务进修档案。它包括班主任在市、县、校班主任培训班学习情况、工作论文撰写与发表情况、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以及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等等。业务培训与进修档案和常规业绩档案互为补充,基本上反映出一个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实际能力和班主任理论水平的高低,同时也能让主管部门、班主任个人明了其工作的长短之处,确定该班主任在工作实践和理论水平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以及在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五、要做其他部门机构及班主任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档案 考量一个班主任的工作得失,仅凭以上几方面的档案还是不够全面的,还需要从其他方面综合考查。最好是每个学期末要征集学校各部门及职能处室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至少要做总务、教务等主要处室对各班主任完成学校相应工作情况的统计。为了更全面、更科学地反映班主任的工作实际情况,还应该征集调查本班学生、任课老师以及同轨班级的班主任对该班主任工作的认可情况。 当然,班主任的自评书面文字材料也是应该有的。我想有了这些,班主任的档案就会充实起来,全面起来,我想也更准确。以上仅是一家之言,但愿班主任工作档案能得到重视,我们的班主任工作随着新规定的出台和绩效工资的实施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和肯定。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篇二

下午好!

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让我有机会在教育处接受锻炼。谈起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在座的各位是行家里手,更有发言权。回顾这一学年,学校德育工作稳定、有序,主要得益于秦校长、吴校长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体班主任同仁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同时大家也给予了我本人许多帮助,使我顺利开展了一些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我把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工作职责

就是服务。学校对处室职能的定位是“督导、服务、评估、协调”8个字,就我个人理解,我认为其核心就是服务。作为教育处副主任,就是要竭尽所能为学生服务,为班主任服务,为领导服务。为此,我给自己和部门工作人员提出了6字工作要求:热心、齐心、用心。制定了与班主任一起共同实践的工作准则:投入、艺术、高效;确立的培养目标是:规范、创新、全面。

二、主要工作 1.完善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制度建设上我们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即在沿用过去好做法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修改与补充。一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下发了近10个规章制度,如《学部、班级德育常规管理十要》、《学生纪律十四条》、《班主任工作日程》、《日常行为规范优秀达标班级指标》、《自主管理示范班标准》、《卫生、纪律分担区的划分及管理规定》、《学生进出校门管理规定》、《活动课管理规定》、《小周六、周日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午休管理规定》等,这些规章制度,确保了日常德育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目前,我们根据高中部席小宇、张晓爽等班主任的建议,正在拟订《学生德育积分条例》,以使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2.紧抓常规。学校常规往往能直观反映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经常抓,反复抓,抓反复。总体看,一年来学校卫生、纪律和其它常规工作状况良好,这得益于各学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值周工作体系和各班主任的鼎力相助。为配合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教育处尝试从三个方面做了努力:

加强教育和引导。拿“六不规定”来说,我们在处理个案中重视从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在要求学生“做什么”之前,给学生讲清“为什么”,杜绝简单硬性处理,用“这是集团规定”或某种权威来强迫学生被动接受。正确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思想指导。执行之前,理念先行。学生是有个性有思想的人,他对我们的要求提出异议说明他们很有头脑。堵、压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而且我知道,我们的堵、压会引起学生心理烦恼和逆反心理,这一来必会给班主任带来很多麻烦,所以我们尽量作到引导到位,讲清为什么不能带零食,为什么要求不留长发,为什么要穿校服等,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难度。

认真检查,做好反馈。吴校长要求我们工作中腿要勤、眼要尖。一年来,我们往返于东、西两个校区,对午休、小班课、电视校会、周六晚、放学后等常规管理中的重点、盲点、难点实行走动管理,经常性地巡视检查,对每周确立的常规重点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引入竞争机制,常抓常新。常规工作最怕做的疲沓、拖拉,看起来是小事情,却老是做不好。为此,我们听取了班主任的意见和建议,引入竞争机制,让各班在争优申报过程中提升班级常规管理水平,对优秀班级实行挂牌制,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激励别的班级争向靠拢。如除每周评选红旗班外,本学年我们开展了日常行为规范优秀达标班级、自主管理示范班、优秀值周班的申报评比活动。目前,我校共有日常行为规范优秀达标班级19个,自主管理示范班9个,优秀值周班17个。许多班级均实行了全员、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构建了本班常规管理机构,人人有岗,岗岗有人,富有推广价值。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我们全体班主任在不简单和不容易中牢牢抓住常规管理不放松,取得良好成效。

3.抓好培训。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人人都需要充电。在培训方面,我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班主任培训,一手抓学生干部培训。教育处在学部抓好培训工作的同时,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培训。如本学年共开展了4次班主任培训,其中2次是新班主任培训,主题分别为“学校德育管理理念、德育管理制度培训”和“如何有效开展家校联系”;2次是全体班主任培训:一为自主管理示范班经验交流,潭菊清、徐春梅、郑晓刚、丁玉玲、李绪坤等老师做经验介绍;一为班级管理心理教育专题讲座,通过“伤熊事件”引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话题。开展了4次学生干部培训,如“老带新”传经送宝会、卫生、纪律委员工作培训会、“自主管理中的苦与乐”交流会、新一届学生会干部工作动员培训会等,帮助学生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除定期开展培训会外,我们还积极编印《德育文萃》,将一些好文章及时推荐给班主任,让处在繁忙中的班主任能快捷地捕捉到新信息,武装头脑,促进工作。针对家长、班主任反映的学生上网影响学业问题,我们专门推出“网络教育”专刊,供大家参考。

4.抓活思想教育。今天的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广,思维活跃,单一、空洞、权威式的说教很难说服他们,触动他们的心灵,这就要求教育者采用多途径、多渠道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A.加强阵地建设。学生在校园里,如果我们不用积极的东西占领他们的心灵空间,消极的事物就会乘虚而入,并逐渐占上风。本学年,我们充分利用校会、橱窗、宣传板、广播、电视等舆论宣传工具,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让我们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就说学生看电视问题,禁止看或禁止看港台电视连续剧,效果甚微,关键引导学生看。我们在本学年录播了《对话》《东方时空》《动物世界》《科技博览》等节目,定时播放,渐渐被学生认可和接受,并从中受到了不少教育。郑华玉、黄启领等老师还积极向我们推荐好的节目。我们也开展了“每周一歌”活动,把学生爱唱歌的热情与唱好歌的导向有机结合,取得良好成效。

B.活动育人。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中提高思想认识,获取一份认同。在具体操作中,不为活动而活动,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与渗透。本学年,主要协助策划开展了下列大型活动:校第六届田径运动会;东校区的“小制作、小发明、小科技”评比活动;东、西校区元旦迎新晚会;迎接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工作;开展“家庭礼仪”作业和“四个一”活动评选活动,评出“家庭礼仪”文明生195名,“四个一”活动优秀生234名,并予以表彰;开展市级、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推荐评选活动,推出“身边的榜样、学习的楷模”专刊,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树正气、促学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开展“每班一支歌”比赛活动(612、803、702、701等班级),展现班级风采,增强班级凝聚力,(文章來源丰富班级文化;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开展“中学生校服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和“学生校服设计展示活动”(预科部、104、810);举办国防教育报告会等;开展中小学生联谊活动;承办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恳谈会等。活动前,认真做好调研、动员、协调;活动中,给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唱主角,比如,学生导游的兴起(预科部、一部)、学生的校服学生自己设计和展示等就是例证;活动后,做好追踪调查和总结反馈,以利改进工作,像中小学生联谊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把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改进。

C.抓住重点,突出特色。针对我校实际,我们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教育,即以“六不规定”为主要内容的平民化教育,以爱校教育为先导的爱国主义教育,以万里精神为灵魂的万里文化渗透教育,以育人在于育心为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教育学生爱国首先就应从爱校、爱家乡做起,为此,我们启动了“发扬万里精神、建构人文万里”活动计划,组织学生唱校歌、读万里创业史、听董事长专题报告、讨论“如何学万里精神,如何做一名优秀万里学子”等,增强学生自豪感、自信心和爱校、创新、拼搏等意识,提升学生精神面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

5.加强德育研究。本学年共召开10次德育研究会,把问题当课题,研究讨论。努力办好《德育简报》,力争使之成为具有万里国际学校中学班主任特色的简报。目前,我们共编印5期,报道学校德育工作动态,开辟班主任工作论坛,介绍德育管理新理论、新观点,武装德育工作者头脑。本学期本着“发现典型、推广经验”的目的进行了一次班主任工作调研,对一些好的做法予以推广。非常高兴的是我们的班主任正在努力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发展,促进了德育科研氛围的形成。我们也开展了班主任工作论文的小型征集和推荐活动,彭林虹、周艺、程东文、倪志成等老师的教育论文纷纷获奖。本学期我们还启动了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课题的研究。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加之经验不足,所以工作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疏漏和不尽人意之处。一年来,我始终处于探寻、摸索中,竭力想为班主任服好务,但事实上服务不够,敬请原谅。

2.常规管理中,说教痕迹重,教育方法、模式上仍显陈旧。

3.学生管理上,表扬的少,批评的多,没有做到两手都硬。

4.工作中,本想抓两头,促中间(调研、布置、服务、总结、反馈),但总觉布置任务多,关心了解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难度不够。

5.在发挥学生会作用,调动学生干部积极性,参与学校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有待加强

6.工作预见性、前瞻性有待加强

四、下学年工作设想

1.总体要求:艰辛的劳动和科学的艺术(举例:教育学生不穿拖鞋的不同处理办法)。

2.学生管理上,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在同学中大力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一是对同学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予以严肃处理,对影响恶劣的给予劝退,绝不姑息迁就,促进校风、学风上台阶。我们将在高中部试行《学生德育积分条例》。

3.班级管理上,坚持规范与特色并重。规范即要达到学校德育管理的底线,特色即班级管理的个性化,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主管理也好,躬亲型管理也好,严管型管理也好,只要利于学生成长,家长满意,就是可行的管理模式。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促进各班高效发展。

4.校园文化建设上,重点抓好三块:学生社团、学校舆论宣传工具和校园活动。内容上将更加具有层次性、连续性、丰富性、开放性,学生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

5.德育研究上:开设班主任工作论坛,就共性问题开展讨论交流,如个别生教育问题、老万里为什么难教问题等;继续办好《德育文萃》、《德育简报》,推出我校校本德育课程,初步设想推出《主题班会集》;、继续开展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课题的研究,积极参加市教委“首批校园文化示范学校”申报评选活动。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范文 篇三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管理改革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核心管理者,其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新课改的实施情况,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职责,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将艺术性引入到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中。

一、因材施教——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个性特征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阶段在人生的旅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们培养各种基本技能,智力开发的启蒙阶段,加之其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因此,对其的教育管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孩子步入校园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是光荣而意义重大的。很多学生将家长的话当做耳旁风,但是,却将班主任的每一句话都放在心上。可见,班主任在其心中的地位之高。作为小学班主任,每天做的事情具体而复杂,全部都是一些琐事,但是,做起来却相当不易。不仅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还有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详细的统计工作,包括学生的家庭、身体、兴趣爱好等情况,并在此过程中中,与孩子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既要让学生觉得可亲,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只有这样,才会客观、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性特征,才会更好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同时,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要求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小学班主任要在整体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后,全面发展孩子们的个性特征和创造能力。班主任要努力发掘孩子们的潜质,使每个学生的发展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多方面原因,孩子们的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发挥学生在各自能力范围内的潜力,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有效加强和进一步提高。

二、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班级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一样,班主任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家长,要对“家庭”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平等对待,都应对他们充满炽热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捷尔任斯基也曾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小学班主任更应如此,班主任不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给学生下定论,偏向优等生,忽略差等生。这样的做法只会极大的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走向极端。充满爱的家庭才是温馨幸福的,也只有班级中充满爱,孩子们才会健康快乐的成长。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热爱学生,不仅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更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须手段。尤其是在小学里,班主任要时刻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用自己的爱心去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

三、自我管理——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使班级管理有条不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度保证,应该根据班集体的实际情况,建立在民主、自愿的基础上。首先,选举和培养班干部制度。班干部的选举一定要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可以让学生们都有资格参选,可以在他们自愿报名的前提下,全班同学民主投票选举,这样才会让班干部服众。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而在班干部选举后,班主任要给予他们鼓励,充分相信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根据现实情况对他们的工作给予适当指导。

其次,班级应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指定自己的班规。班规的指定要从小学生这一特殊的实际出发,指定与他们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规则制度。班主任要在充分全面了解班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班级自身的制度。在这个过程中,要广开言路、广纳贤言,认真听取班级成员的意见和想法。而一旦班规形成,就必须严格执行。虽然对于小学生我们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多一些关心呵护,但也必须严格要求,使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总结工作——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基本需要

全面认真的做好个案总结和班主任工作总结是进行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需要。我国教育体制是班级授课制度,尤其是小学阶段,特别要求班主任能够全面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等,这无疑就会使得小学班主任工作极为繁重。因此,班主任要在不断总结工作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汲取积极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始终保持一颗爱学生的心,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要在一次次的实践过程中去提高完善自身的水平,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班级管理中游刃有余的处理一切事宜。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班主任管理更是一件极为复杂、繁琐的工作。因此,小学班主任只有从根本上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要从细节上观察学生、深刻了解学生成长的特点,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班主任才可以全面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班级才会是孩子们温馨的乐园,才会是孩子们成长的殿堂。

五、小结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教育成果。但是,毕竟还处于教育改革的初期,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已经会具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魏潇丽,张秀兰,隋丽霞。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创新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7

[2] 冯文清。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J].法制与社会, 2011,07

[3] 侯冬梅。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浅议[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8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篇四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也是小学生的启蒙老师。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班主任的教育与管理。作为班级的组织者与管理者,班主任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育人责任,积极提高个人班级管理水平,明确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角色,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

二、重视良好班风的树立

班风,是衡量班级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班风是否优良,反映了班级内每一位学生个人品质的高低。加强良好班风的树立,才能彰显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面貌,让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首先,班主任要重视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他们没有完善的对错意识,更没有合理的是非观念。建立合理的班级制度,约束小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让他们意识到何为对,何为错,如此才能让小学生懂规矩,明辨是非。每一个学校都有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制度。但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小学班主任还要从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具有班级特色的规章制度。惩罚小学生并不是越严厉越好,巧妙地引导与批评,才能让班级管理更轻松,班风更积极。教师可以建立这样的课堂学习规定上课期间吃东西,需要在课下请所有人吃东西。上课时间随意说话,需要在课下时间为大家做演讲,这样的班级规定既具备惩罚作用,又能让班级管理变得轻松。其次,班主任要重视个人榜样作用的发挥。良好班风的有效树立,只有班级管理制度远远不够。教师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小学生的个人行为,影响小学生价值观念的建立。教师的个人教学形象是小学生学习的榜样,作为天生的模仿者,他们模仿力、塑造性较强。小学班主任要严于律已,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用自己正确的言行给小学生做好榜样。比如,教师要求小学生不能迟到,自己就要做到不迟到,凡事提前五分钟,给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的实际行为会成为小学生努力的目标,这对于班级管理质量提高十分有益。

三、重视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首先,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工作。班主任工作内容十分繁琐,如果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班主任的精力是不够用的。建立一支组织与管理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对于减小班主任工作压力很有必要。在班干部的选拔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选拔的民主性。目前,许多社会功利思想逐渐传播到校园内,许多小学生的纯洁与善良被这些不良风气带走。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坚持民主选拔班干部的原则。杜绝班主任一人专断,秉承公正与公平的原则,让小学生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与权威者。小学生会承认自己选出的班干部,在未来的班级学习过程中配合他们的管理工作。其次,落实班干部轮换上岗制度。学生选出班干部后,班主任要让班干部明确了解班干部不是终身的,每一个学期的结束,都意味着新一次选举的来临。如果班干部想要继续做班级内的小管理者,需要在自己在岗过程中付出自己的热情,以身作则。轮换上岗制度,实际上是竞争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此为手段,让小学班级内的班干部明确自身的优势,积极发挥,找出不足之处,并积极改正。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为了成为或者继续成为班级管理者而努力提升自己,这样的制度能够促进班级竞争度的加强,促进班级学习氛围的形成。

四、提高个人沟通艺术水平

提高个人沟通艺术水平,做好沟通工作,是小学班主任的基本工作。首先,班主任要讲究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艺术。小学生的成长不只需要班主任的管理与引导,也需要任课教师的教育。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给小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平台。班主任要利用课下时间多与各科任课教师交流,了解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秉着谦卑之心去交流,与每一位任课教师搞好关系,有利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共同进步,这对于小学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其次,班主任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艺术。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交流的桥梁,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生活中学生的表现,掌握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家校教育的结合。一些学生在学校中表现得很好,乐于助人,勤劳积极,但一回到家就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班主任要本着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与家长交流,让家长意识到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此才能使教育更具意义。肯定学生的优势,并委婉地指出不足,让家长可以接受孩子的问题,并积极向正确的方向引导,才能促进班主任教育目标的实现。重视沟通,艺术性地沟通,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范文 篇五

津贴低,老师不愿当班主任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三年级的林老师告诉记者,十几年来班主任津贴都没有多大改变,1994年前是每月50元,1998年后提到100元,这一数额一直延续了十年,直到20__年后才提高到150元。林老师还告诉记者,据他所知,梅城各间中学所发班主任津贴各不相同,最高的是民办学校,一个月500元,而公办学校大都在100至200元之间。有的教师说,做班主任非常辛苦,每月才一点补助,还不如做课外家教挣钱来得快。

“中学班主任待遇算高了,我们小学班主任每月才30元的津贴补助,大部分教师都不愿当班主任,担任的多数也只是为了评职称。”梅城江北人民小学一位做了十几年班主任的王老师告诉记者,评中级教师要求做足3年班主任,评高级教师要求做足5年班主任。一些刚刚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很快就宣布不再当班主任了。

班主任工作压力大责任重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的张老师当了近十年的班主任。她告诉记者,当班主任确实非常辛苦,每天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监督学生晨读,然后是早读,紧接着7点半之后开始上课;中午2点之前赶到班级收听全校英语听力;下午还要继续上课,傍晚6点50分监督学生晚自习,直到晚上10点到学生宿舍查看后才下班回家。

张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量非常大,事务很繁琐,不仅仅是身心疲惫,主要是管理责任太重了。从本文学习、思想、生活到身体健康,班主任要关心到每个学生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学生安全问题让班主任最头疼,若是遇到“问题学生”,班主任的心每天都是悬着的。

盼望班主任待遇纳入岗位待遇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篇六

一、“班主任”制度相关文件的梳理

(一)名称的确立

“班主任”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老解放区。1942年绥德专署教育科的《小学训导纲要》中说:“实行教导合一制,必须加强班主任的责任,否则教导主任就忙不过来。”而在此之前1934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制度暂行条例》中,这一角色则被称为“主任教员”。

194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新区目前国民政府改革的指示》中说:“废除训、教分立制度,实行教导合一,这一原则从两方面实施:①教师不只教书而且要参加具体的指导工作;②组织上训育与教务统一。在学校组织上(适用于完小)校长下设教育主任。取消级任导师,班设主任教员。”

新中国成立后,也曾一度在中小学设级任主任,后又撤销级任主任,设班主任。1952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小学暂行规程》和《中学暂行规程》,其中规定:“小学各班采取教师责任制,各设班主任一人,并酌设任科教师”“中学以班为教学单位,……教员人数每班以二至三人为原则;……每班设班主任一人,由校长就各班教员中选聘。”自此以后,班主任制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施行。

(二)选聘条件、待遇、职责及培养培训

1963年和1978年在《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规定:“学校应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领导,选派政治觉悟较高和较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对班主任的任职条件提出了一定要求。

考虑到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和艰巨性,1956年教育部规定:对从事班主任的教师予以适当补贴。1979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发了《关于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试行办法(草案)》,正式实行了班主任津贴制度。

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明确了中小学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任务、职责、方法、任免的条件、待遇与奖励、管理等内容,这表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完善。自此,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的建设稳定下来后走上了健全完善的发展道路。

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和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为落实意见的精神,2007年开始,启动了中小学班主任部级培训计划。

2009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并且通过官方解读了《规定》的4个亮点:

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提出班主任教师应当把授课和做班主任工作都作为主业,要拿出一半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来关心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身心健康状况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五条要求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空间来做班主任工作。突出强调在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

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使班主任有更多的信心来做班主任工作。《规定》从班主任的职业发展、职务晋升、参与学校管理、待遇保障、表彰奖励等多个方面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对班主任工作的尊重和认可。

通过相关文件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班主任”作为一个岗位和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了有目共睹的重要作用,获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深度认可。正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的班主任也常常意味着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在现实生活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择校不如择师”。而择师的关键,是能否遇到一个好的班主任。

二、当下的现实与班主任制度的困惑

大家知道,每年到学校人事安排的时候,班主任的选聘是学校领导最为头疼的事情(甚至没有之一)。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老师往往“不愿做”,大量出于职称评定压力 “必须做”的年轻老师却往往“不会做”,受困于繁琐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有专业要求的学生教育工作。曾经有一个近乎调侃的段子说班主任的工作是“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开得了班会,访得了家长,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解得了忧伤,破得了迷惘,查得了案件,打得过嚣张。”从某种意义上是班主任工作的现实写照。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中学尤其是高中,走班制、选课制、分层教学制度开始兴起,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演变成行政班与教学班并行的状态,无疑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重新兴起的“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的角色是否存在边界划分不清或功能定位重合,未来“班主任”岗位会以新的形象出现还是可能会被取消,目前依然无法简单定论。

所有这些问题的核心其实都牵涉到一个根本判断:班主任的角色内涵与职责定位到底是什么?是一个以规范为主的行政意义上的管理者,还是一个以影响为主的教育者?班主任的工作有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是否只能描述为“别的老师不做的都归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或目标是建设一个班集体还是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班主任是一个老师的主业还是副业?如果视其为专业,如何解决它的专业发展路径与阶梯问题?

我们还是回到文本本身,从不同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政策里寻找事实进行分析。

1988年的《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开宗明义指出: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可以看出,尽管有教育和指导,但无疑更加强调其行政意义上的管理这个角色。所谓千条线一根针指的就是这个,在学校和学生之间,班主任起着不可替代的上传下达,规范秩序的作用。

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将这一提法发展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这个提法开始强调了班主任老师在德育中的地位,而且将其在学校中的作用扩展到社会,明文规定了“协调沟通”的职能,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引领者”的定位。

2009年《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则这样描述: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比较一下这三个文件的提法,我们不难发现变化的基本脉络:对班主任这个岗位的角色定位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倾向于成长视角而非管理视角。1988年的表述中是从学校和班级的角度定位的,缺少学生视角意义的班主任角色;2006年则增加了“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这一角色,同时强调了“家校沟通的桥梁”这样一个教育力量“协调者”的身份,2009年的表述则极为简练,在“引领者”这一提法的基础上,表达了更高的期望――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我们还可以同时比较一下这三个文件中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与职责”部分的基本规定:1988年《中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有8条任务,分别是“道德教育、学习管理、劳动教育、课外活动、常规管理、科任协调、奖惩评定、家校沟通。”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则简化为5条,分别是“教育引导、日常管理、活动开展、关爱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沟通。2009年《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则基本延续了意见的提法,同样是5条:了解学生、常规管理、活动开展、奖惩评定、协调沟通。所不同的是在排序上发生了变化,了解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则上升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班主任角色变化的基本走向是从强调“管理”到突出“教育和引领”,班主任的工作目标也从“建设一个班集体”转化为“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健康成长”。用更通俗的话来表示就是:班主任工作正在从“看班”走向“带班”。班主任角色也从一个“管理者”回归到一个“教育者”的本来面目。

对于生活在一线的班主任老师而言,“看班”和“带班”的不同之处到底在哪里呢?笔者曾经带过一个中学班主任骨干班,和这些来自一线的班主任老师们分别从目标、手段、行为、形象、结果、关系等几个纬度探讨过二者的不同。

看班:从目标上而言,追求的是整齐和一致;其主要手段是控制;其主要行为是外在的监督和防范;班主任教师的形象是严厉的;师生关系是紧张和恐惧的;结果可能有两个:看住和看不住。看住了是缺乏活力和秩序的僵化的集体,看不住则是混乱和无序的“乱班”。

带班:从目标上而言,追求的并不是精确的结果,而是一种美好的向上和向善的可能性;其主要手段是影响,其影响因素大概有两个,一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二是班级的价值追求与积极氛围;其主要行为是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及有趣的班级生活;班主任教师的形象是亲和而又个人魅力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都是融洽友好的。其结果只有一个:大家都在努力向着更好的路上,或许有先有后,但每个人都体会到了自主和胜任的感觉,班级提供了一种支持和接纳的关系,成为大家的心灵和精神家园。

看班以规范和整齐的班集体为主要目标,强大的集体强调统一和一致,必然会压制个体;而带班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班集体只是个体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班主任也会重视建设班集体,但常规只追求有序,而并不强调整齐,规则会灵活富有弹性,适应班级生活和学生的人性化需求,并不是一味严格不近人情。看班会防范任何意义上集体之外的朋辈群体的出现,强调机械团结;而带者会鼓励同伴之间的交往,在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包容个性,是有机团结。

无论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还是“立德树人”,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权力教育”向“能力教育”的过渡,教育的手段也在发生根本的变化,从带有强制性质的“控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老师的主要行为也从以管理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教育为主。与一般学科老师不同的是,除了教书育人之外,班主任老师的独特之处在于“带班育人”。通过建立一个有序、有爱、有追求的班集体,营造一种有乐趣,有价值,有意义的班级生活,让每一个学生能够获得健康的发展,无疑是班主任老师最重要的任务。

关于班主任的政策文本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也渐渐明确了新时期班主任的基本角色和定位。然而,与“应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然”。应然不断强调班主任岗位的“专业性”,呼吁班主任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生的教育上,要求学校领导选聘班主任时要“德才兼备”。实然却是:一线中班主任大量的精力花费在具体而琐碎的行政事务上,他们形象地称之为“杂活”(如收发各种通知,贯彻各种行政要求,填写各种表格数据等等)。缺乏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学生,也没有保障得到相应的专业支持(同教学相比较而言,班主任并无专门的教研制度,而班级管理,其实是不亚于学科教学并且更具综合性的一项专业活动)。尽管最近几年的教育政策不断加大班主任培训的力度,但依然不像教研活动那样有固定的时间和机制作为保障,也缺乏相应的专业机构(如教研员)来进行专业引领。同时,与学科教学相比较而言,班主任缺乏足够有利的专业发展阶梯,无法获得专业地位上的晋升。最近几年,有不少学校开始在校内或区内试行“班主任职级制”或者不同范围的“骨干班主任或班主任带头人制度”,以此来激励广大班主任投入精力进行专业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往往因为适用范围(如学校、学区内通用)的问题向上贯通和接轨时遇到瓶颈。这一困境恐怕无法通过班主任津贴的增加而改观。

三、困境破解的政策展望

公允地说,2006年以来,无论是班主任的地位还是待遇,以及培训的机会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和余地。

班主任相关权利的保障能否落到实处?比如:2009年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尽管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但缺乏相应的具体落实条例,至于各个地方和学校是否能够执行,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效力。能够出台工作量计算的配套政策,从而保障班主任的利益?类似这样的还有班主任的工作边界的问题,大多数的班主任困扰于繁杂的行政事务之中,怎样能够解放他们?以及如何通过专业职称或荣誉来激励他们向上发展?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篇七

问:教育部于2006年曾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就班主任的职责和保障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时隔3年,教育部又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新时期具有怎样的意义?

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基础教育步入了由全面普及转向更加重视提高质量、由规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新时期。《规定》的出台,可谓应运而生。

一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呼唤。正在制订的《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也将确定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中小学班主任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规定》的,正是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是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班主任独特的教育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广大中小学班主任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做了大量教育和管理工作,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必须看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制订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和鼓励中小学教师愿意做班主任,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和鼓励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情况,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进步。《规定》的出台,正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适应时展的需要。

三是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学校教育是以班集体为单位来进行的,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都跟班主任有关系,班主任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又要进行有效的班集体管理,保证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班会、团队会以及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更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心理和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做每一位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对班主任教师而言,做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一样,都是主业:对学校而言,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样重要。《规定》的出台,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问:这次出台的《规定》有哪些的特点?

答:这次出台的《规定》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是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一直以来,班主任教师既要承担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的教学任务,还要负责繁重的班主任工作,使得班主任教师工作负担过重。《规定》要求:“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明确了班主任教师应当把授课和做班主任工作都作为主业,要拿出一半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来关心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身心健康状况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是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教师辛勤工作在育人第一线,而享受的班主任津贴一直是按照1979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的《关于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试行办法》(教计字(1979)489号)规定的标准,即:“中学每班学生人数在35人以下发5元,36人至50人发6元,51人以上发7元,小学每班学生人数在35人以下发4元,36人至50人发5元,51人以上发6元。”1988年人事部、国家教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和建立中小学教师超课时酬金制度的实施办法》(人民发(1988)23号),文件规定:“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提高的幅度和教师超课时酬金的具体数额,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据了解,除一些地方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本地班主任津贴标准外,各地基本上按1979年的国家标准增加了一倍。即不同班额分别小学8元、10元、12元。津贴标准低,已经远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自2009年起,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这次出台的《规定》第十五条要求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对此,希望各地落实和体现。

三是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空间来做班主任工作。在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新出台的《规定》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

四是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使班主任有更多的信心来做班主任工作。《规定》从班主任的职业发展、职务晋升、参与学校管理、待遇保障、表彰奖励等多个方面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对班主任工作的尊重和认可,对广大班主任教师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强调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于稳定班主任队伍、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鼓励广大班主任能长期、深入、细致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问:为保障《规定》的贯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依据《规定》,把加强班主任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抓实。

一是要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

教师教育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岗前和岗位培训,定期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组织班主任进行社会考察,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工作及研究能力。教师教育机构要承担班主任的培训任务,班主任培训所需经费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中列支。教育硕士学位教育中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并优先招收在职优秀班主任。

二是要根据《规定》要求合理安排班主任教师的课时工作量,保障班主任教师有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班主任工作。要在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分配中,把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开展得如何作为重要衡量指标。对于班主任教师超课时工作量,要发放超课时补贴。

三是要完善班主任的奖励制度,将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奖励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体系之中,定期表彰优秀班主任。应积极发展优秀班主任加入党组织,优秀班主任应列入学校党政后备干部培养范围。要树立一批班主任先进典型和重视班主任工作学校的先进典型,鼓励广大中小学校普遍重视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班主任成为广大教师踊跃担当的光荣而重要的岗位。

四是要把班主任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班主任工作,认真做好班主任的选聘工作,应从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较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中选聘班主任。要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规范管理,鼓励支持班主任开展工作。学校应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教师聘任、奖励、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

问:《规定》的出台,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多方面强有力的保障,那么,班主任教师应如何按照《规定》的要求,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呢?

答: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需要付出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工作,要求班主任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身心健康、富有人格魅力,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变化,及时改进班主任工作,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要把学校教育目标落实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和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二是要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四是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五是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成才的强烈愿望,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不断提高进步的目标;善于发现和激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始终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六是要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日常管理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增进学生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七是要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指导班集体通过开展班会、团队会、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风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八是要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开发社区、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发展和道德养成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道德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九是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积极主动地与其他课程任课教师、少先队、团委、政教处沟通。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积极建立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与社会、社区的联系,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也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营造良好社会育人环境。

十是要大胆创新工作方式。认真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态管理模式和综合考评制度,建立并填好学生成长档案和记录袋。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有效模式。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第三条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

第二章 配备与选聘

第四条 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

第五条 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一学年以上。

第六条 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第七条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以下条件:

(一)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二)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三)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第三章 职责与任务

第八条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九条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第十条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第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二条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www.kuaihuida.com☆形成教育合力。

第四章 待遇与权利

第十三条 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注重听取班主任意见。

第十四条 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第十六条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第五章 培养与培训

第十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制订班主任培养培训规划,有组织地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

第十八条 教师教育机构应承担班主任培训任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

第六章 考核与奖惩

第十九条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定期予以表彰奖励。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

第二十条 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各地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篇八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班主任队伍,有效推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提高班主任的自我修养和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的能力,依照《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打算。

二、目标与任务

(一)在年底前,完成全区在岗中小学班主任的全员培训任务,通过培训,使我区中小学班主任能够树立德育为首的观念,掌握班主任工作中必需的知识、技能以及法律常识,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全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和班级管理明显改观。

(二)建立包括中小学班主任进岗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管理规范等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从年起,凡新进入班主任队伍的教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应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

(三)通过实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推进教师培训制度和机制创新,促进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四)今后,应将中小学班主任的培训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并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认定范围。

三、培训对象

(一)全体在岗中小学班主任。

(二)中小学班主任后备人员。

四、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一)培训内容。根据我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按照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的原则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围绕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班主任素质拓展训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等专题进行。

(二)培训方式。以学员主体参与,多向互动为主,重视经验交流,在参与中学习,在交流学习中提升,突出案例教学。具体包括:

1.专题讲座:邀请国内主要是区内在班主任工作领域从事科研及管理实践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授课。

2.主题活动:活动由2-3名辅导老师负责,首先对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和管理进行介绍,然后提供素材和个案背景,指导每个小组或者个人制定并形成详细的班级活动的组织打算。在3-4个主题活动中每个学员最终要形成相应的活动打算。

3.班主任论坛:学员就当前中小学班级管理的热点、难点等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4.访问考察:就近实地考察并观摩优秀班主任的主题班会课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5.技能学习:初步了解班级管理的电脑软件,进一步明确班级管理的思路和操作规范。

6.课题研究: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主要向自治区级骨干学员提供若干科研课题,并提供导师支持。

7.建立导师制度,以研究课题带动学员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同时组织专家巡讲团(由高校理论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代表构成)到各地巡回培训。

8.校本培训:通过班主任在职研修及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提高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五、工作步骤

我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分自治区级、市级和县(市、区)级三级培训。培训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我厅制定全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具体打算,委托教师教育研究会牵头,成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我区的具体实际确定培训学习资料、制定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制度。同时,委托师范大学牵头,筹备开发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师教育网”开辟“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专栏并与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平台实现链接,提供各种培训课程和信息以及学员交流的平台。

(二)培训者培训阶段上半月由自治区级培训机构对市级培训者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集中学习培训,下半月由市级培训机构对县级培训者进行集中培训。

(三)在职全员培训阶段自治区级、市级、县级三级培训同时展开。高中班主任中参加自治区级骨干培训100名,其余的参加市级培训;初中班主任中参加自治区级骨干培训200名,参加市级骨干培训不低于本市初中班主任总人数的1%,其余的参加县(区)级培训;小学班主任中参加自治区级骨干培训300名,参加市级骨干培训不低于本市小学班主任总人数的1%,其余的参加县(区)级培训。县(区)级全员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同时采取短期集中培训与在职校本培训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各级培训机构按照所承担的培训任务做好计划,分期分批进行面授辅导。市级和自治区级培训每批集中4天完成,同时,自治区将组织优秀班主任巡讲团进行区内巡讲、并选派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到各地检查指导全区各市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

(四)长期、常规培训阶段按照制度规定,从年起,对新进入班主任队伍和准备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必须进行规定内容的培训。

六、考核与认定

(一)受训人员按要求完成培训内容,考核成绩合格,由培训机构颁发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合格证书,其成绩记入班主任培训登记档案的同时,记入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册并给予相应继续教育学分,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档案。

(二)对担任班主任,并按规定培训合格的教师,在相关的表彰奖励评选及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中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考虑。

七、组织与管理

(一)我厅负责对全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协调和监督,制定全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打算,组织自治区级班主任骨干及市级培训者培训,并委托教师教育研究会统筹项目的组织实施,具体分工为:师范大学负责自治区级高中骨干班主任培训和市级高中班主任培训者培训;教育学院负责自治区级初中骨干班主任培训和市级初中班主任培训者培训;师范学院负责自治区级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和市级小学班主任培训者培训。以上3所学校也作为相应学段班主任培训的自治区级技术支撑单位,负责对市、县两级相应学段班主任培训的指导。

(二)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县(市、区)班主任培训工作,制定本市班主任培训规划,依托各市教师培训机构,对县级培训者和本地高中班主任及市级初中、小学骨干班主任进行培训,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对所管辖学校班主任培训登记档案进行管理。

(三)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区域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规划,依托县(区)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对本县(区)中初中、小学班主任进行全员培训。全员培训应以校本培训为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各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的指导,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对所管辖学校班主任培训登记档案进行管理。

(四)各中小学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班主任参加各层次的培训活动,认真组织班主任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

八、培训经费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经费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经费。各级政府财政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专项经费。不得向教师个人收取培训经费。

九、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班主任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我区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切实将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纳入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纳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划。本次培训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做好本级培训计划,精心安排,周密组织,按质按量完成培训任务,杜绝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倾向。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篇九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激励机制

2009年8月,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与以往的教师工作规范不同,《规定》在明确班主任职责的同时,更多地体现了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尊重;在规范行为的同时,更多地强调了对班主任工作的激励。笔者在《规定》下发后,近—个月与一线班主任接触的实际生活中体察到,不同地域、同一地域的不同社区、不同学校、不同职称级别的班主任之间激励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制订《规定》的实施细则时,要对班主任的不同需求层次有准确的把握,注重克服职业倦怠的保健因素和促进班主任获得教育幸福的发展因素的有效结合。

一、关注克服职业倦怠的保健因素

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个体因不能及时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付工作中的多种挫折而产生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亚健康状态。了解班主任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关注保持班主任积极工作状态的保健因素,是《规定》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一)“干的是卖‘白面’的活,挣的是买白菜的钱”

高强度的劳动与相对低的工资之间的矛盾是班主任职业倦怠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教育工作是神圣的,但不应是不计报酬的,工资报酬在一定意义上是衡量社会对一个人的工作重要性认可的重要标准,薪酬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职业序列中的位置。笔者调查发现,越是薄弱学校,班主任的工作强度就越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这些学校的学生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教师,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家庭教育;第二,这些学校所处的社区比较复杂,与学校教育相悖的不健康因素较多,问题学生多;第三,这些学校财政困难,难以聘用更多教师,班主任往往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冯老师在大庆市一所普通中学做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干的是卖‘白面’的活,挣的是买白菜的钱”,就是她对自己和周围普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与生活状况的描述。大庆市有两所示范高中,条件非常好,与这些学校的教师相比,像冯老师这样拿着微薄的工资,把自己的孩子放在一边,在普通中小学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走正路的班主任的心理落差会更大。

(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班主任就是保姆,不仅是学生的保姆,而且是科任老师、校长、教导主任、团委老师的保姆!”作为接受笔者访谈的为数不多的男性班主任,张老师的话让人听了有些心酸。除了报酬低、爱人孩子不满意等烦心事外,张老师认为学校把什么事都推给班主任来做是他感到最苦恼的。“班主任的专业应该到家政学校去进修!所有人的事都找班主任也就算了,而班级的灯坏了、桌子散了、玻璃破了,想找个人修都得陪笑脸跑断腿,最后干脆自己修。我是个男的,那些女班主任怎么办?难道要他们的爱人下班来修?”张老师所遇到的问题,一方面体现了班主任自身工作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班主任工作的孤立性。学生常称班主任为“我们老师”,有问题就会找班主任,班级成为班主任一个人的“分担区”。“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这一规定在激励班主任工作的同时,也使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产生了距离,使班主任从事班级工作成为理所当然。所以,在《规定》实施中。怎样既能提高班主任的积极性,又不伤害科任老师参与班级工作的积极性,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另外,《规定》要求班主任以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工作为主业,这与以往以升学率、学年成绩排名为主要内容的评定标准截然不同。在这一点上,班主任要想完成《规定》中的要求,必须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然而,多数家长对班主任的期望就是帮助自己的孩子考取理想的学校,对于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并不在意,往往认为在教学之外下大工夫的班主任是“不务正业”。所以,学校协助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并形成共识,也是避免班主任工作孤立的重要一环。

(三)“怎样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行走”

顾老师是哈尔滨市某省重点高中把关班主任,多年前离异,孩子由前夫监护。顾老师很坦诚,她承认自己所在的学校工资待遇很好,经济上没有问题,只是升学压力和家长期望值太大,自己的精神压力也大,就连晚上的噩梦都是学生高考“落题”。她早上6点必须离家,晚上8点回家都是早的,家务的繁重以及她对学生说了一天的话而回家一句话也不愿说的状态,使薪水较低的丈夫离开了她,而孩子的监护权是她主动让出的,因为她知道自己没有时间给孩子。“怎样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行走?”学中文的顾老师找不到答案,“当我的学生拿到北大、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和父母快乐的离开时,我总是在哭。别人都说我是为学生高兴,但他们不知道我是在为自己和我的孩子哭泣。”

班主任也是妻子(丈夫)、母亲(父亲),当工作不被家人理解时,孤独的班主任是很难有激情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的。加强与班主任家庭之间的联系,确保班主任的家庭幸福应当成为校长的工作内容之一。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当尽快制订针对中小学班主任子女的优惠政策,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以解除班主任的后顾之忧。“校长走出去,家属请进来”,学校可以利用开放日请班主任家人来学校观摩工作;尤其在教师节庆典、毕业典礼等神圣时刻,可以让班主任家人来体会其工作的崇高。使班主任能够得到家人的支持,从而安心、开心地教书育人。

二、重视享受专业幸福的发展因素

赫茨伯格(F.Herzberg)的动机双因素理论指出,提高工资、福利,改善工作条件等只能作为维持组织生命力的“保健”因素,它们是与生理、安全相关的需要的满足,只会使人不再不满意,从而不放弃这项工作;只有认可、提升、责任感、成就感以及工作本身,这些发展性的因素才能使人产生满意的体验,进而争取从事该工作并为之奉献。

(一)有效培训提升应对效能

当班主任感到工作难以胜任的时候,工作就成为负荷。负荷一方面来源于繁琐、重复性的事务性工作,用班主任的话讲是“烦”;另一方面来源于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又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和社会支持,用班主任的话讲是“难”。“烦”和“难”的体验,是班主任应对效能低的表现,也是班主任培训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当前,班主任专业培训还没能达到像学科教学培训那样的常规化、正规化,内容还主要局限在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交流上,这不足以提高群体性班级的管理水平。为此,应当把班主任在师范院校较少涉及的“组织行为学”知识引入培训课堂,帮助他们思考如何做一个“领导型”的轻松班主任。在对班主任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患有咽炎的班主任特别多,他们说,每一件事情都要重复多遍。当我们问及“班委会”的干部们是否可以分担一些的时候,多数班主任都认为帮不上太多的忙,然而,正如《规定》要求的那样,班主任应当“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而不是代替他们工作。班级的日常管理是需要班级所有成员分担的,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规定》所提出的“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的目标。

(二)赋予班主任领导教师小组的权力

要成就一项集体性事业,既需要从事者有相应的能力,也需要赋予他相应的权力,即增加工作自主。《规定》第十三条指出:“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注重听取班主任意见。”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的学业、生活主要负责人,理应拥有调动科任老师、家长和学校力量共同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权力。但当前班主任并不具有这个权力,权力与责任的失衡是许多班主任埋怨“无能为力”的主要原因。《规定》第十九条强调“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名教师在他(她)还是一名班主任的时候就应当培养自身的领导能力。学校可以让班主任从领导任课老师、家长委员会和学生构建优秀班集体开始,以为其日后领导一所学校奠定基础。领导能力的训练对班主任来讲是基于工作本身的激励,具有其他因素不可比拟的恒久性。

(三)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园地

在学生发展的关键期,班主任要做、可做、能做的研究和工作很多,如果把它们当作麻烦、难题,它们就成为班主任的烦恼之源;如果把它们当作研究课题,它们就会使班主任的工作充满诱惑和神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引导班主任树立“研究是一种专业的工作方式”的理念,鼓励他们将“难”与“烦”转变为课题进行研究。在积极为班主任提供高质量培训的基础上,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优秀班主任将平时积累的教育案例、成长感悟、教学心得分门别类地收集和整理起来,进一步发挥有关专业报刊的重要作用,营造班主任专业化的良好氛围。

三、双因素结合激励班主任共同成长

我国中小学数量众多,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的班主任专业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为激励班主任共同成长,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执行《规定》时,要做到因地、因人而宜,将保健因素与发展因素有效结合起来。

(一)“锦上添花”不忘“雪中送炭”

为提升班主任专业素质,《规定》第十八条指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当我们把这一消息告诉班主任时。多数班主任不以为然。他们说,现在的职称评定中并没有班主任系列。评职称时,省市一级学科教学奖励很重要,班主任工作并不与职称挂钩,另外薄弱学校的教师也很少有机会获得教学奖励。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只会给骨干教师锦上添花,却不会给普通班主任带来实际利益。这一现象警示教育行政部门,在《规定》实施中要防止“马太效应”,在对骨干班主任进行高层次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广大农村及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尽管他们在业务水平上可能不如优秀班主任,但他们的确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教书育人上。所以,不能用绝对标准来衡量他们的工作。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农村中小学班主任还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班主任培训,整日里与留守儿童生活在一起的他们又最需要培训。如果他们能够与先进经验对接,加强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学习,其工作效果将大大提高。因此,农村及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班主任应当成为“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计划”的主要受益者。同时,相关部门应当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农村优秀班主任走出自己的家乡,认识外面的世界,以使其开阔视野,拓宽教育思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这9篇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是来自于快回答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