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应当得到均衡的发展,高年级学生在读写发面要进一步加强,这在试题形式上有较好的体现。以下这7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分析是来自于快回答的小学英语质量分析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分析 篇一
[关键词]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163-1
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提高使学生阅读英语文本的能力和语言感知力,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但在教学实践中,当前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多数学生认为该门课程的专业性很强,不容易理解和记忆,而教师也认为该课程缺乏铺垫和延伸,造成了教学的重重困难。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高校英语专业相继设置了英美文学课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实践中依然存在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全球化形势已经基本形成,而且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是现代文化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学边缘化使英语专业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难以产生兴趣和激发他们的热情。同时,在难就业的大时代背景下,就业压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倾向于功利主义,学生更热衷于学习那些毕业后比较容易就业,与市场关联性较大的课程,比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以及法律英语等课程,因此英美文学课程形同虚设、备受冷落。
第二,学生英美文学名著的输入不够。英语专业学生在低年级时未能大量阅读英语文学原著,未能感受到英美文学与文化等人文知识的魅力。因而在高年级开设的英美文学课程中,不能真正的了解作者的内心,作品的内涵,文化的本质,甚至审美缺失,这直接导致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困境,学生在没有作品输入的前提下,不能领会教师所讲的内容,不能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第三,师资队伍弱小、师资力量不足。在教学实践中,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师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渊博的文化和文学知识,融汇东西方文学,而更多的英语研究者在现今的热潮下,更多的专注于语言学研究、翻译研究等等,很多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都由一名或两名教师担当,这是英美文学课程师资力量匮乏的直接表现,这不利于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研讨和学术交流。
二、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与改革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其改革方向应当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
当前,国内各类高校英语专业只在高年级阶段才设置英美文学课程,在这样的情况下,英美文学课教学地位显得非常的尴尬,难以有效地培养人文素质。基于此,笔者建议从低年级就开始开设一些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和赏析的课程,增加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输入,为英美文学课程的理论输出和鉴赏分析打基础。同时,笔者认为教师不妨大胆地脱离教材,以该学科的特点为基础,对教学脉络进行重新的梳理,必要时可尝试着放弃平均分配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点放在文学成就更高、影响更大的英美文学教学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对间隔较远、成就不明显的时期可适当地略过或者简单地介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讲解的模式,突出重点、精简和优化课程内容,合理利用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引用比较文学教育教学方法
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是多元化的。比较文学法是根据比较文学的教学模式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诸多文学教学法中的一种。所谓比较文学法,就是通过比较的方式进行作品分析以达到文学教学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某一文本记忆并不深刻,但在与其他文本对照学习过程中就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将乔叟所著的《坎特伯雷故事集》长文本中的“当四月的甘霖渗透了三月枯竭的根须”与英国艾略特的《荒原》首句“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对比教学,采取该种互文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同样是四月,不同时代的文本所表达的差异性意境。又如,英国亨利・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小说,作品人物诸多,而且各个栩栩如生,被誉为英版《红楼梦》;因此,不妨借此相互对比来实现文学教学目的,拉近学生与英美文学之间的距离。
(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英美文学学习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准确理解作品内涵,甚至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促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现代英美文化的内涵,可利用一些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手段,通过课件形式,给文字配上图画、声音等,利用大纲和图表的形式介绍文学流派和作者作品;利用对影视作品以及录像资料的赏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现代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能力也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一种最有效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规定一些作品赏析阅读材料,在规定时间读完、组织讨论,通过谈感想、谈认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品鉴赏能力。
结语:本质上讲,语言是文化的传承,文学与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想学好,必须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本土文化。因此,要想学好英语语言,应当加强对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视和教学模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程爱民。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2]吕佩臣。高校外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3).
[3]琚磊。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英美文学课程优化设计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4]汤岩。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追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分析 篇二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 教学观摩
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受众学生毕业后大多都要踏上英语教学岗位,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来说从他们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他们必须至少能够上一堂合格的英语课。要做到这一点,他们自身的英语教学素养就必须过硬,他们所学的英语教学相关知识和技巧、技能,都必须在使用之前经过亲自的实践检验。也唯有如此,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学人员。要达到这个目标,高师的英语教学法课堂就不能只是理论课堂,而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能够随时运用于实践的课堂。因此,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更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英语教学法课堂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英语优质课观摩、教案写作、情景模拟教学、微格教学等等,其中英语优质课的教学观摩更是可以贯彻整个英语教学法课程。本文主要研究英语优质课的教学观摩活动,那么怎样进行英语优质课的教学观摩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调控,即观摩前、观摩中和观摩后。
一、观摩前的准备工作
1.优质课的准备
因为各种条件所限,所以这里所说的优质课专指英语优质课的录像,而非现场优质课。组织学生观摩英语优质课一定是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而不是盲目的播放录像课给学生观摩。比如说,教授到英语课的导入活动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想要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导入活动的两个设计思路即复习导入和新授导入,那教师就可以分别挑选几段不同课程的导入活动给学生看(内容分别为复习导入和新授导入)。再如,教师想要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任务型教学,那教师在挑选优质课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挑选典型的任务型教学课。
2.学生的准备工作
在组织学生在观摩英语优质课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可以是通过课堂讲授,也可以给学生相关的学习主题,让学生自学或小组学习讨论。具体采用哪种方式,主要依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来定。例如准备要观摩听力活动的进行方式,因为这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活动,就可以布置主题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二是在观摩之前,教师可以适当的介绍所要观摩的教学活动的课程背景,例如可以让学生先熟悉课文,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可以让学生写一份初步的教案(这里所说的教案不一定是指完整的教案,有可能只是教案的一个部分,具体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例如教授英语阅读课的调查活动,可以布置学生根据某篇文章的内容设计一份调查活动的教案,而非整篇课文的教案。
三是教师要在观摩之前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教学观摩的目的和任务,在讲解清楚目的的基础之上,要向学生明确观摩时要关注些什么,要如何做笔记等等。在英语教学法课程开始之初,笔者一般要求学生做课堂实录,等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之后,再引导学生去记录重点内容。
四是每一次观摩之前都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观摩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且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观摩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笔者一般在观摩第一遍的时候要求学生扮演英语课堂的学生,思维跟随观摩课教师的节奏走;在观摩第二遍的时候,要求学生扮演英语教师,站在同行的角度去观摩教学活动;有必要的时候还会观摩第三遍,这个时候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评判者了。
这几个方面都是英语优质课观摩前的准备活动,准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整个观摩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是整个观摩活动的基础。
二、观摩中的活动
观摩活动开始之后,教师实际上就退居幕后了,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观察参与观摩的学生。观察学生是否按要求进行观摩、思考、记笔记;同时教师还要负责观察记录学生通过其他方式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并进行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第一遍观摩也就是学生扮演英语课堂学生身份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课堂控制和提醒,以便于学生更投入地体验观摩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偶尔会因为没能全身心投入而造成课堂过分活跃,这种时刻教师就要进行适当的课堂干预。在进行第二遍观摩,也就是学生作为同行进行观摩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三、观摩后的总结活动
观摩后的总结活动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学生进行第一遍观摩之后进行。这一阶段比较简单,要求学生总结作为观摩课堂学生的上课感受以及得到相应感受的原因。
第二阶段是在进行第二遍观摩之后进行。这一阶段的总结以学生的信息反馈为主,结合教师的指导和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剖析,并且糅合英语教学法课程相关内容于其中。这个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学生总结
参与观摩的学生依据英语教学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照观摩前自己所写的教案,对所观摩的课堂教学进行剖析,也可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因为班容量比较大,所以一般都是先采用小组讨论、再小组派代表进行班级讨论。如果班容量比较小,也可以直接进行全班讨论。学生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要进行详细的记录。
2.教师分析
教师从英语教学法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出发,结合学生的总结,对观摩课作一个总的详尽的分析和解说,回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归纳出关键性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修改自己的教案。
3.师生共同学习研究
在学生进一步修改教案的基础上,教师随机抽取一部分的教案,在课堂上进行不记名的全班讨论和分析点评,让全班同学都能更好地把课堂所学运用到教学中去。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小组巡视,随时提供帮助。最后由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对这一章节的学习体会,并展开全班性的研讨。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4.建立个人学习档案
在一个完整的英语优质课教学观摩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努力,根据学生在各个环节的表现,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个人档案,在完成下一个教学活动之后再不断补充完善学生的个人档案。在档案建立完成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都要利用课余时间单独和学生详细地分析每个学生各自的学习档案,以帮助学生在下一个教学活动中表现得更为出色。
参考文献
1.张子光。英语教学法课改革的思路及实践。[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6
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分析 篇三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师话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53-01
一般认为,教师话语是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和课堂讲解时所使用的语言,是课堂里的外国腔语。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国内十年来外语教师话语研究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脉络,突出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本文对十年来国内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一、教师话语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1.文献检索说明。本研究所检索的数据库为“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时间为 2004 年至 2013年。检索期刊为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方法如下:第一次检索:检索项为“刊名”,检索词为“外语类核心”;第二次检索:以第一次检索为基础,选定“在结果中检索”,此次检索项为“关键词”,检索词为“教师话语”),共收集37篇论文,其中实证研究论文18篇。
2.文献检索结果统计分析。
(1)文献数量分析。从文献数量的角度分析(见表 1 和表 2)对于期刊的检索既考虑了文章的标题又仔细参考了文献内容, 发文的总数是指该刊物关于教师话语的发文数。
表1从期刊发表数量角度分析,部分核心期刊对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总体来说重视程度不足,仍需增强。表2从时间跨度和文献数量的分布上分析,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甚至近两年(到目前为止)与之前相比,呈现下降趋势。从实证文章数量比例方面分析,学者们对实证文章的重视度不断增强,特别是2010年以来,实证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2)文献研究内容分析。从一般意义上讲,教师话语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英语教师话语,即传授信息语言;另一类是同教学内容无关、但起着组织与引导教学作用的英语课堂用语,即组织教学语言。
本文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将相关文献分为 3大类:①综述类:教师话语的历史与发展、语用功能、有效性;②研究类:教师话语的形式特征、功能特征以及相关理论(如言语行为理论、输入理论等)下的教师话语研究;③实证类:教师话语质与量,提问策略、提问类型、提问方式,反馈方式,语码转换,规约话语,教师话语语言特征,新手与专家教师话语对比等。
以上文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刘家荣、蒋宇红在对英语课堂话语中师生的话轮替换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教师享有课堂的话语权,而学生也同时应该拥有较多的话语自和控制权的结论。胡青球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为提高学生参与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而选择合适语言的潜在因素”的课例研究,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使用、话语质量和次序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程晓堂提出课堂话语的真实性、互动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语言输入。何安平认为教师应更新和转变课堂教学观念,要注意教师话语的形式、教师话语的意义和教师话语的教育功能。吕璀璀从话语量、提问和反馈3个方面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男性和女性教师话语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显示:性别因素对教师的课堂话语量提问和反馈具有一定的影响。马毅、刘永兵谈话语的三个主要语用功能,然后根据这三个主要功能对我国英语课堂话语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根据内容分类“外语类核心期刊”教师话语研究的统计结果表明,教师话语功能研究的论文最多,几乎占教师话语研究论文的一半。研究已经从话语的外在形式扩展到话语功能研究,例如,对教师话语的量与质、提问模式和技巧以及等待时间、交互调整、反馈方式等的研究。以上的变化说明我国目前对英语教师话语的研究已经意识到教师不仅是信息的提供者,教学不再是一个给予和接受的过程,教师更重要的作用是将学生理论和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管理者和促进者。
(3)文献研究对象分析。
表3从18篇实证类文章的研究对象来看, 研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课堂的占61%,研究中学英语课堂的占33.3%,研究小学英语课堂的只有5.6%,而职校英语课堂的却为0%。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关注的大都是高校英语课堂话语,近年来对中学英语课堂关注度有所提高,但是对小学和职校英语课堂话语的研究却屈指可数。
(4)文献研究方法分析。实证类文献中,80%以上的研究前期都采用了自然调查法而后期则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手段(测量方法和工具)包括:课堂观察,课堂录音、录像,问卷调查,追溯式访谈等,对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教师话语研究的局限和启示
从以上研究综述可以看出,我国有关学者在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文献和实证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实证研究趋于增长,研究范围趋广,研究手段和方法也趋于科学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外语界主流应用语言学研究已开始意识到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重要性。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英语作为外语教学课堂话语的一些特征,其发现必然会对我国英语课堂话语研究和英语课堂教学做出很大贡献。
然而,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研究内容上,基本是教师话语多于学生话语量,教师话语的形式与功能存在单一、简化特征,不利于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提高。
②研究对象上,偏重于大学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堂,而对中小学和职校英语课堂进行话语研究相当薄弱,并且研究文章大多局限于单一的课型:口语课或阅读课,很少有关于多种课型的教师话语的对比研究。③研究方法上,缺乏相对系统化的课堂观察工具。目前,教师话语研究领域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录音、录像转录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或者综合运用以上方法进行课堂教师话语分析。这些研究虽然也大多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考察教师的语言特征、互动特征、语言功能等,但研究大多从某一方面展开研究,系统性不强。
基于以上梳理的现有研究的局限,笔者认为这些不足带给今后研究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内容方面,加强对教师课堂话语成效的研究。我国课堂话语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提问、课堂反馈、三语步互动模式、话语量等方面。基本是教师话语多于学生话语量,教师话语的形式与功能存在单一、简化特征,不利于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提高。建议提高教师话语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成效,教师需提供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交际模式,让学习者有更多机会参与有意义的交际。
2.研究对象方面,加强不同学段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并且强化多种课型的话语研究。研究者们关注的大多是高校英语课堂话语,近年来对中学英语课堂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但是对小学和职校英语课堂话语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在我们收集的37篇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论文中,仅有7篇论文与中小学英语和职校课堂相关。小学和职校英语教育在我国外语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外语界没有任何理由不重视小学和职校的英语课堂话语研究。大学和中小学应加强合作,大学的学者应更多地走进中小学,带领广大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师课堂话语研究,形成自下而上的研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展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并且,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关于教师课堂话语的研究文章大多局限于单一的课型:口语课或阅读课等,很少有关于多种课型的课堂话语的对比研究,因而,研究还有待深化和深入。
3.研究方法方面,开发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观察工具。现在的不少研究把统计数据作为主要研究结论,这在学术研究尚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但对指导一线英语教师提高课堂话语有效性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且,在现有的研究中,一些质量较高的研究一般采用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学术规范,这类研究学术性很强,但不适合一线教师阅读。对于一线英语教师来说,课堂是提高自身职业语言水平的重要平台,开发出一种专门观测他们课堂话语的观察工具,让其对自身课堂话语进行反思,对同伴的课堂话语进行评鉴,扬长避短,才能不断提高其语言素养。
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我国有关学者在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文献和实证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地探索性研究。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冲破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为我国英语课程和教学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HAKANSSON G.Quantitative studies of teacher talk[A].In Kasper (ed.).Learning,Te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C].Aarhus: Aarhus University Press,1986.
[2]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3]NUNAN 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N J:Prentice Hall Inc.1991:189.
[4]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吕璀璀。基于性别差异的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2):66-70.
[6]何安平。短语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23-26.
[7]刘家荣,蒋宇红。英语口语课堂话语的调查与分析―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4,(4).
[8]刘永兵,张会平。基于语料库的中学英语课堂的规约话语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4):14-18.
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分析 篇四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情绪;教学质量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打下英语基础的重要阶段,只有做好该阶段教学工作,学生才可以更顺利的完成后期高难度英语知识学习工作。基于此,小学教师就要全面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消除厌学英语情绪,在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作出贡献。
1 小学生产生厌学英语情绪的主要原因分析
1.1 学校和教师
学校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在该场所中培养学生英语兴趣,为学生教授英语知识的重要角色。由此可见,学校和教师在小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然而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学校和教师也是造成小学生产生厌学英语情绪的主要原因。
当前大部分小学学校开展英语教学,但是在开展英语教学前并未存在一个过渡阶段,导致学生需要忽然接受英语知识[1]。由于小学生年龄相对较低,其接受能力相对较差,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本身出现了抵触情绪,因而产生厌学的情绪。一方面,学校是一项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考虑怎样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而忽视学生主观感受。小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了对英语知识不感兴趣,认为英语知识难度大、自己参与不进去的想法,最终加重了小学生的厌学英语情绪。
1.2 学生自身
在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也只有小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知识的趣味性,体会到学习英语可以收获的快乐时,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但是笔者通过与小学生沟通了解小学生当前英语学习状态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无法感受到英语知识对自身的积极影响,对英语知识的感受多存在于其对自身整体学习水平的影响,因而从表面认识上,小学生尚未对英语知识产生正确的认识,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除此以外,与数学语文知识相比英语知识难度较大,小学生拥有好玩的年龄特c,因此更不愿意学习该方面知识,对整体英语教学效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1.3 家庭与社会
家庭与社会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家庭中,小学生通常使用汉语与家人亲戚进行交流,同样在社会中我国小学生也更多的使用汉语与他人交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营造出的交流环境为汉语环境[2]。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英语知识无法有效运用于家庭与社会这个大背景中,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利用效率,导致学生只能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中接受到英语知识而无法利用英语知识,学生的英语记忆力会逐渐减退。另一方面,学生无法感受到英语知识的用处,认为自己只要掌握汉语知识即可,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强的厌学英语情绪,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有效性,降低了英语教学整体质量。
2 消除小学生厌学英语情绪,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
2.1 学校和教师方面策略分析
学校作为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场所,要想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以更好的态度学习英语知识,学校首先就要采用更好的英语教材,并在开展英语课程教学前详细为学生讲授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如何将英语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良好的结合起来,使小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英语知识,从而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
小学英语教师在讲授英语知识过程中,不仅需要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为学生讲授单词句子的意思,同时还需要采用一些新兴的教学方法,像问题导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情景教学法、电子白板教学法等相关方法,使学生可以真正的融入于英语课堂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英语的趣味性,了解到一些与英语文化有关的知识,有效消除学生的厌学英语情绪,切实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除此以外,小学英语教师还需要及时反思自身的教学工作,及时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可以完善之处,通过与其他英语教师沟通交流,了解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能够积极自主的学习英语知识。
2.2 学生方面策略分析
要想使学生自身消除厌学情绪,教师就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正确的认识,并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自身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英语知识的有趣之处。
基于此,在从学生方面入手时,教师以及家长都需要为其提供帮助,促使其更努力的学习[3]。首先,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英语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放映的英语知识感受到英语学习氛围,了解英语知识的柔美之处以及英语文化的魅力,促使学生可以自主的融入到英语课堂,并产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其次,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共同表演一出学生感兴趣的话剧。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对一些童话故事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道具,让学生以英语的表达方式演出童话故事,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从而消除学生厌学英语情绪,提升学英语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玫瑰花、公主、王子的服饰,让学生以英语的表达方式,表演出《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使学生在参与英语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收获到更大的快乐,从而帮助小学生自身消除厌学英语情绪。
2.3 家庭与社会方面策略分析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校内的英语学习时间远远小于校外休息时间,而且学生在家庭与社会场所时会更加轻松,此时让学生更愿意走入英语,了解英语文化。基于此,家庭以及社会需要为消除小学生厌学英语情绪做出努力[4]。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借助自身对英语知识的了解以及当前所广泛应用的互联网技术,与小学生进行正确的英语对话,使小学生可以感受到英语知识的用处,从而更乐于学习接触英语知识。在社会中,由于小学生更喜欢观看动画片视频,因此,社会可以从该角度入手,制作更多以英语为交流语言的动画视频,让小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说英语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更多英语知识。当小学生想要知道动画视频中对话内容时,学生就会查阅相关的英语书籍,从而拓宽学生英语视野,提高学生英语知识掌握量,促使学生可以更积极的学习英语知识。除此以外,社会也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生活氛围,使小学生可以处于英语成长氛围中,从而产生英语语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5]。
3总结
总而言之,造成小学生产生厌学英语情绪的主要原因有学校与教师、学生自身、家庭与社会等几方面因素,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消除厌学英语情绪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策略,切实保证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有效性,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智萱。基于DISC性格分析理论的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6(11):81-82.
[2]蒋红梅。基于微课的小学英语音标教学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8):37-38+54.
[3]刘倩,李金云。论小学生英语厌学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1):17-20.
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分析 篇五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诊断式教学
英语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基础课程,而英语写作能力也被视为衡量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可见,英语专业课程中设置英语写作站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尚不理想。诊断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其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力度不断加大,因而,本文基于此对大学英语写作诊断式教学的研究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1.诊断式教学概述
所谓诊断式教学,指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医生诊视病人对其病证进行判断的形式来展开教学活动。就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而言,教师通过对某些方法的采用,对学生英语写作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一定的了解,进而对学生英语写作情况进行相应的诊断,并参照诊断结果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对其进行解救与矫正,以帮助学生达成英语教学目标。
诊断式教学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而后又经历了逐步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时至今日,诊断式教学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的教学理念,具体包括师生互动参与、问题解决、批判反思与综合分析。若以加涅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以及评价(ADDIE)系统设计模型理论为根据,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以及评价等进行有效的设计,以改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2.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就目前而言,我国国内大学英语专业所用的英语写作教材较为多样,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当属丁往道教授等编写的《英语写作手册》(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且就现在英语写作教材的编排形式与内容而言,都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即英语写作教材的前半部分为写作导论,而后从词、句、段落、篇章以及题材等方面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基础知识进行了介绍;后半部分则从文章的结构、立意、谋篇以及写作步骤等来对大学英语写作技巧进行讲解。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开展教学,且教师在对教材的章节进行讲解时,最先讲解的就是英语写作的基础理论,待基础理论讲解完毕后,再为学生布置联练习作业,以加速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消化。除此之外,出于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考虑,教师会每个一至两周为学生布置英语作文写作作业并批改。一般而言,教师应采用较为系统的写作理论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也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写作理论知识进行讲授时,应对教学方法与技巧进行掌握,如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及重点他突出,以将大学英语写作知识凝聚为一个系统且全面的整体,进而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拓宽眼界,除此之外,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缺乏对英语文化背景与英语语言环境等的了解的现实给予其高度的重视。
大部分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均会发现学生会普遍存在着中国式英语的现状,学生上交的写作作业虽然在语言结构、词汇方面并无明显的不妥,但通篇读起文章来却并不像是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如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为:以“A Travel Experience”为题目来写作,有学生的文章中出现了“What came into my sight at the station was the sign ‘Go to work happily and come back safely’”,其索要表达的意思翻译成中文应为“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其中的词与语法结构并未有明显的错误,但其在英语环境中却欠妥当,只有语言符合使用英语的国家的语言使用习惯时,该文章才是高水平英语写作的体现。
3.大学英语写作诊断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英语写作课的教学仅仅讲授英语写作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还须体现在学生的作品上。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是英语写作教学的另外一个尤为重要的方面。对此,多数英语写作课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指出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修正,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学生作文中的问题与错误很直观,教师所做的修改一目了然,但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并不能较好的体现出其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诊断式教学应用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时,通过两种方式进行,首先为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诊断,教师用符号将学生作文中的错误、修改意见指出来,并要求学生进行更正,而后由教师进行检查或进一步更正;其次为学生间的自己诊断,具体方法为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针对小组成员的文章进行小组间的分析与讨论,找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方案,不仅可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还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变得具有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其英语写作过程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学生也可在具体的诊断、分析与修改处理过程中,提高其自身的主动性与想象力,虽然在诊断过程中对文章的分析与修改缺乏全面性,或对文章的分析仅仅停留在对词的用法、语法、句子结构以及段落等基本内容上,缺乏对文章构思、整体结构以及写作技巧等深层次的分析,但教师主要稍补充与完善,及时处理学生自我诊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可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对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出现质的转变,逐渐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果。
结语:
由上观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尚不理想,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良莠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教师所选取的教学方法在其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诊断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虽然只是一种初步尝试,虽然并不能对传统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改变,但其在实际教学中会改善教学效果。在诊断式教学应用过程中,学生也应提高其学习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其解决英语写作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红苹,杜尚荣。英语写作诊断式教学的系统设计与有效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04):81-86.
[2]赵婉君,孙阳。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13(06):30-33.
[3]赵江葵,敖练,周艳。大学英语写作策略教学的实效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18(01):52-56.
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分析 篇六
关键词:语法;英语;语境
语法是组织字词句段的关键,也是影响英语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方面,更是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重要内容。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语法教学课堂呈现出的现象是教师在讲完语法的相关知识之后,学生解答大量的专项练习题,以期达到巩固和掌握的目的。可这样的教学过程并不利于高效英语课堂的顺利实现,也不利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所以,为了改变语法教学的现状,也为了真正提高语法教学的质量,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组织多种活动,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中提高语法学习的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质量进行论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
一、在语境中学习语法
语境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法学习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更是提高学生语法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有效的语境中分析相关语法的应用,强化学生对相关语法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而为高效英语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Now that everyone is here,let’s go.
Now that you are here, you’d better stay.
Humen beings are different from animals in that they can speak.
……
组织学生对上述语境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原因状语从句”的内容,自主总结“now that”与“in that”的用法,并在这个基础上自主造句,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在自主分析中掌握相关的用法,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能力。
二、在小组中学习语法
小组学习活动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小组互相学习中轻松地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所以,在高中语法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同时,还要确保学生在“兵帮兵”的教学模式下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质量,更为了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选择的是小组学习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中掌握语法知识。所以,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的几道练习题进行了思考:
(1)He tried to get out of the business,_____he found impossible.
A.as B.which C.where D.when
(2)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bridges,_____remains for many years the world’s largest,is the Verrazano-Narrows Bridge,New York.
A.where B.it C.which D.what
……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练习题进行自主分析,自主翻译题干,从而自主理解“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概念,即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起补充说明作用,缺少也不会影响全句的理解,并鼓励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对这些练习题一一进行分析,以帮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解答能力,使学生在小组互相交流中轻松地掌握语法知识。之后,利用小组讨论知识,组织学生独立进行测试,以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在对比中学习语法
所谓的对比是指将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学习,这样的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语法教学的质量。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地将相关联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进行对比学习,并在比较中明确相关语法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Wish引导的虚拟语句时,我组织学生对wish的用法进行比较,并在对比中掌握wish引导的虚拟语气的用法:
I wish it were spring all the year around.
I wish he would go with me.
We wish we had paid more attention to our pronunciation.
……
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并自主总结出wish引导的虚拟语气在现在的虚拟中用did/were;在将来的虚拟中用would do;在过去的虚拟中用had done。可见,在这样的对比中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在自主比较中提高应用能力。
总之,在课改下,教师要组织多种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中提高语法学习质量,同时,也为学生高考能力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
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分析 篇七
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级考试 量化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为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建构主义视角下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WCXSL1302)、2013年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理工类学术英语读写”和上海理工大学人文重点项目“交互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12XSZ04)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备受关注。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差别较大,一直以来是很多人比较苦恼的问题。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原则,很多大学纷纷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实行分层教学。然而在分级试题质量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2012年大学英语分级考试试卷为例,对大学英语入学分级考试的试卷质量进行量化分析,旨在对试卷进行客观、准确、定量的分析和评价,使考试能更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分级更加科学合理,为建立分级试题库做铺垫。
二、研究基础
就分级考试研究现状来说,国外针对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者(EFL,ESL)的分级考试的研究起步较早,硕果累累。Wall 等人(1994)研究了用于判断学术英语环境中受试语言能力弱点的大学英语分班考试并指出效度研究中较大的难题就是进行同期效度检验。也有学者(Fulcher 1997)对英语分级考试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校验。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如Green & Weir)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英语分级考试,并质疑了语法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国内学者对分级考试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研究方法主要以理论综述和试卷结构描述分析为主(如:王瑞,2006;彭家海,2007;刘立,2009),并没有对分级考试试题的质量进行定量化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描述性统计
通过数据统计,试卷的平均分为39.6092,说明整体得分较低;标准差为18.63556,说明分级试卷分数上下分值波动非常大。另外,倾斜度为0.065,大于0,呈正偏态,这个数值表明很多分数都低于平均值,因此分级试卷难度较大。除此之外,峰值为-1.256,小于0,说明曲线比较平坦,从另一角度说明分数上下差异很大,符合分级考试的目的,挑选优差生,可以根据考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把他们编入不同班级学习。由于倾斜度和峰值在-2至+2之间,表明本次分级考试分数呈正态分布,可以进行下一步数据分析。
(二)信度分析
信度是对整个测量优劣的评价指标, 它揭示测量值与真值的相差程度, 反映样本与总体的接近程度, 从理论上讲, 信度越高, 测量结果越可信。Lado(1961)认为,若一个测试既包括主观题又包括客观题,它的信度系数应高于0.7。根据SPSS信度检验,该试卷信度系数(Cronbach )为0.825,表明该试卷得分可信。
(三)效度分析
效度(胡中锋,李方,2000)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 亦即测量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效度的估计有多种方法, 常分为三大类: 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构念效度。由于本论文是关于分级考试试题的定量分析,笔者重点分析了构念效度。
1.各部分之间的相关
Alderson等(1995)认为,测试中之所以设计不同项目是因为他们能够考核不同的能力,因此我们预期的相关也比较低,可能在0.3-0.5之间。从数据分析看出,听力、写作、阅读理解、词汇、完型、阅读和试卷总体的相关度分别是0.935、0.750、0.687、0.874、0.842 和0.860(在0.01水平上相关)。除了完型和听力、翻译与听力、完型与翻译的相关度在0.7左右之外,试题其他各个部分的相关度均在0.5左右(在0.01水平上相关),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此次分级测试的效度整体上是可以保证的。
2.各部分与总分相关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每一部分与总分的相关都在0.01水平上显著。“根据经典测量理论,子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可能被期望达到0.7或者更高,因为总分是对语言能力的综合测量”(Alderson等, 1995:184)。根据这个标准,每一部分与总分的相关度都符合理论要求,其中听力与总体相关度最高,高达(0.934)。
3.难度与区分度分析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决定了整份试卷的难度及考试分数的分布。在常模考试中, 大多数试题的难度应控制在0.3~ 0.7 之间(胡中锋, 李方,2000)。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用D表示(胡中锋, 李方,2000)。如果试题的区分度高,他就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水平。难度与区分度是衡量试卷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难度数值越大,分级试卷试题就越容易;然而区分度系数越高,分级试题质量就越好。数据显示每个部分的难度都在0.3和0.5之间,且试卷整体的难度是0.4。对于难度而言,理想的范围是在0.3和0.7之间(Brown, 2006)。据数据分析, 听力部分的难度最小,也就是说在试卷的所有题型中难度最大。因此我们推断这次分级考试试题难度略为偏大。根据区分度系数值,除了词汇略低,其他部分的区分度基本达到0.4的理论要求(Alderson等,1995)。并且听力、阅读和构词部分的区分度都在0.55附近;完型和翻译部分的区分度甚至更高,分别是0.83和0.64。区分度系数这一数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一个项目从总体上区分出优差生(Brown,2006)。一般而言,区分度的理想范围应该高于0.35(越高越好)。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此次分级考试试卷质量很高,能够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
四、结论
本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2012年试卷为例,对大学英语分级考试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试卷在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四个方面都基本达到理论要求。但在该试卷的开发和设计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从分级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分析得出,虽然试题的总体质量很高,有些题目尚需改进;完形填空与翻译的相关度超出了0.3~0.5的理想范围,在完形填空和翻译试题项目的设计上可能存在问题。
受限于研究条件,本文只分析了上海理工大学2012年大学英语入学分级考试的一部分受试样本。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该试卷的总体质量,但是鉴于分级考试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的重要基础,对教学产生巨大的反拨作用,笔者将在未来研究中扩大研究样本,并进行历时研究,以对该项考试进一步修正,提出更全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Fulcher,Glenn.An English language placement test:issues i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Language Testing,1997(14):113-139.
[2] Lado,Robert.Language Testing: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Foreign Language Tests―A Teacher’s Book[M].London:Lo-
ngman,1961.
[3] Lee,Y.&Greene,J.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n ESL Place-
ment Test:A Mixed Methods Approach[J].Mixed Methods Re-
search,2007(4):366-389.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7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分析,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小学英语质量分析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