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文案【优秀4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快回答为大家整理了4篇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文案,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8-60页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备课重点:

长、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学情分析都表明学生是大致认识的。这样的状况并不表明,教学就此轻松,而恰恰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因为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因为一知半解,教学也就更不易组织和深入。

重点思考:

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在处理教学细节时,突出了特征的揭示,怎样出自学生自己,而且又是兴趣盎然的?

验证的安排,怎样超越细枝末节而又重点突出,在取舍中凸显教学智慧?

生活的联系,怎样从司空见惯中提炼新的题材和赋予更多的数学思考?

特征的运用,怎样紧扣两个图形的特征提高数学思考的含金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长方形特征

1.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颜色的图形是长方形?

学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

2.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大体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看看大家对于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①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是长方形吗?用手中的。长方形说清楚理由。反衬出长方形内角是直角。

②号图形(直角梯形)这个是吗?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看,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3.组织学生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

长方形真的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吗?用手中的长方形验证一下,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验证,再交流汇报。由于学生手中的长方形有大有小,所以测量出来的数据各不相同,但每一个个体的测量结果都证明了长方形对边相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建立克的观念。

2、熟记1千克=1000克。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建立克的观念。

2、熟记1千克=1000克。

三、学具准备:

1枚二分硬币、1袋食盐(1千克)。

四、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你已经学习过那些质量单位?你能说一说吗?

2、请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食盐,感受一下有多重。

3、你还能掂出你身边的物品有多重吗?(随便找)

(二)认识质量单位克。

1、建立质量单位克的观念。

A、请用手掂一掂1枚二分硬币有多重, 你能说出它的质量大概是多少千克吗?

B、1枚二分硬币太轻了,用千克表示它的质量不太方便,我们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克来表示它的质量。记住哦:1枚二分硬币大约重1克。克还可以用g来表示。

C、你还能列举其它例子,说一说1克有多重吗?

D、通过用天平称量我们知道:两粒普通的花生米,大约1克。还有……

E、察看身边物品的质量:(用手掂一掂)

一袋方便面的质量是( )g,一袋饼干的`质量是( )g,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 )g,一袋牛奶的质量是( )g。

2、认识克与千克的关系。(1千克=1000克)

A、我们已经认识了千克和克,那么千克和克又有什么联系呢?

1千克=1000克

B、结合身边的例子,说一说,1千克有多重。

( )袋方便面1千克,

( )几袋牛奶1千克,

C、克和千克的辨析。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和千克)

2() 300() 150() 450()

(三)练习。

1、是真是假,请根据下面有关物体质量的叙述,判断这些叙述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答案。

前前今年9岁,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61克,他每天早上能吃掉50千克的鸡蛋一个,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kg的馒头3个,晚上吃得更多,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能把将近1g的米饭吃光。

体重已达61克()。

吃掉50千克的鸡蛋()。

250克的牛奶( )。

kg的馒头( )。

将近1g的米饭( )。

2、1千克=( )克 1kg =( )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初步培育门生在具体的生存情境中采集信息,提出题目并解决问题的本领。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

学生:表格。

教学进程

1、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老师:同学们,咱们先来猜做个游戏好不好?

出示课件:想想,第十六个图形是什么样的?第35个呢?第98个呢?老师:我们应用有余数的除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同学们真棒,猜得特别精确,实际这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2、尝试题目,自主学习。

(一)表现例四的主题图,让学生察看。

老师:在同学们的体育活动之中也会出现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大家请看!发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甚么?

你能依据图中的有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一:有32个同学

生二:教师要求每六人一组

生三: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

(课件同步涌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

师:你能帮教师解决这个数学题目吗?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法子算一算,入手吧。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

老师:小帮手们动作可真快!请两位小帮手给大伙儿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师:哪位同学给人人说说自己的算法?

老师依据学生的口述板书,要是有的学生没有写出单位,这时候发问:

师: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呢?余数二呢?那单位各是什么呢?(依据商和余数的单位发问:

老师:你们知道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吗?余数二呢?

生:商示意可以分五组,余数示意还多二人。)

(三)出示实习十三的第二题。

师:下面这道有关跳强绳的题目怎样解决呢?看谁做得又对又快!19-八=十一(米)十一÷二=五(根)……一(米)

答:可以做五根短跳绳,还剩一米。

3、小结。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第56-58页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分类(2)》是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图形概念教学内容,本内容的教学分为2个课时,教材第一课时呈现了小亚动手拼搭三角形框架的情境,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颜色的小棒来拼搭三角形框架,也就是不同长度的边来拼搭三角形,并通过观察、比较按边的长短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从而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并体会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教材第二课时是通过“折一折”与“画一画”等具体操作活动来发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并利用对称性了解等腰三角形两底脚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教学。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还知道了三角形按角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也对三角形有了一些接触和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拼搭三角形框架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在操作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按边的长短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并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发现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

3、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探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渗透分类思想和数学思考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

能按边的长短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认识各类三角形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教学准备】

彩色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课题

1、复习三角形知识

谈话引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出示帆船。这艘帆船是由多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组成的。

回忆:关于三角形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2、反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有三个角,三个顶点。

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板书:三角形)

【策略说明:通过复习回顾已有的有关三角形知识并揭示课题。对于能够很好反馈出二年级所学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学生,老师应该予以肯定。】

二、实践操作,探求新知

1、拼搭三角形框架

(1)观察学具盒:不同颜色的小棒长度不同,相同颜色的小棒长度相同

操作要求:选好学具先在桌面围三角形,能围成三角形的再进行拼搭。

小组合作:用所提供的学具拼搭三角形框架,比一比哪组拼搭的不重复的三角形最多。

合作要求:轻声讨论怎样搭不重复,再独立拼搭。

(2)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把拼搭的三角形框架展示在黑板上。

【策略说明:学生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二年级已学过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生用小棒拼搭三角形框架的过程中,为了搭出更多不同的三角形框架,会思考寻找一定的方法,从而提高了有序思维的能力,同时为三角形按边的特点进行分类奠定基础。并且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合理分工,体现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2、分类比较,探究特征

(1)分类比较

同学们真聪明,利用小组合作出了这么多不同的三角形框架。谁搭的和他们不同呢?

看来查找不方便,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寻找起来了更方便?(让学生思考方法,体现分类的需求)

小组讨论:还有没有新的方法将这些三角形分类?

预设:三角形可以按角来分,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可以按颜色来分,分成三根小棒颜色都相同的三角形、两根小棒颜色相同的三角形、三根小棒颜色都不相同的三角形。

小结:三角形按颜色分,其实也就是按边的长短来分。

汇报交流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黑板将自己拼搭的三角形按边分类,边分边介绍方法。(其他小组一起分类)

特例分析

思考:为什么用两根蓝色的小棒和一根红色的小棒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因为两根蓝色的小棒的长度和与一根红色小棒的长度相等,所以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策略说明:在寻找能拼搭的所有不重复三角形的活动中,渗透数学思考的逻辑性,不重复、不遗漏的有序思考思想。在查找分类的过程中组织学生研究有特例“用两根蓝色的小棒和一根红色的小棒能否拼搭三角形框架”,来完善学生的认知。】

3、探究各类三角形的特征

(1)认识三角形名称

归纳:这一类是三条边都不等的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板书)

(2)小结并补充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把三角形按边的长短来分类。

(3)巩固复习:请同学们轮流将自己搭的三角形框架放回学具篮,边放边说它是个什么类型的三角形。

(4)同桌互评:在整理学具的过程中,同桌已经知道按边来分这些三角形的名字的小朋友举手。

【策略说明:通过整理学具巩固新知,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是对新知掌握情况的及时评价。】

4、归纳总结,完善分类

(1)介绍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人们形象地将等腰三角形两条长度相等的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所夹的角叫顶角,一条腰和底所夹的角叫底角。

观察:每个等腰三角形都有2条腰,1条底。有1个顶角和2个底角。

找一找:等腰三角形框架中的腰

(2)提问:你能在等边三角形里面找到腰吗?(等边三角形中有三组相等的边)

反馈: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3)完善分类

小结:由此看来,三角形按边的长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三条边都不等的三角形,一类是等腰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练习巩固,内化知识

判断下面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用手势表示。

1、等腰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

3、三边不相等的三角形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在书本p56-58,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边看边想,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还想知道什么?

【策略说明:通过翻书阅读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自主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不断思考求知的学习欲望。】

五、作业布置:练习册P73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以上这4篇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文案是来自于快回答的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