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以下这8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是来自于快回答的荷叶母亲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荷叶母亲 篇一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荷叶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这篇文章通过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动人场景,歌咏母爱,表现荷叶母亲美好而伟大的形象。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学会用心灵跟读者交流,联系生活体悟母爱的温馨,使学生获得心灵的启迪,在生活中更加珍视亲情。时间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标要求:“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根据这首散文诗的特点,我制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真情诵读,学会感动;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感悟文本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三)教学重难点
(1)体味散文诗的思想感情,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体悟亲情,理解借物写人的写法。
二、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才十二三岁,心理不够成熟,对亲情的理解与认识也深浅不一。只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情景的创设,对本文的主题理解不是问题,可能对于结尾的作用和本文借物写人,托物寄情写法的理解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
(二)教学方法
1.情景创设法:本文的感情非常真挚动人,课前再播放感人的音乐和图片的话,能极力渲染母爱,让学生入情入境,为理解诗的情感打下感情基础。
2.朗读法:因为这篇散文诗感情细腻,语言优美,通过有感情的读才能更好地体会。
3.设问讨论法:用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领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交流;通过讨论解决重难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三、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新课标要求,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一定要关注学情学法,课堂上既要让学生“学”起来,更要让学生“活”起来。具体学法安排如下:
1.朗读法:这是一首散文诗,特别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通过读能够直观地品味蕴含其中的感情。
2.讨论法:学生可以互相帮助,集思广益解决疑难问题,在合作学习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3.品读法:能够专心地品读文章,品味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走近“爱”的冰心
1。导入新课:借用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让学生齐诵一遍。教师激情导入:是啊,母爱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嘘寒问暖,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无言牵挂,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儿女们永远也无法感恩的情感。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是古今中外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今天,我们来一起走进冰心的《荷叶母亲》,再次感受一下诗人心
底那一份浓浓的母爱情结。
2。走近作者
出示课件。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冰心寻找那份母爱,感受那份温暖。
(二)初读,寻找爱的感动
思考:作者感动于一幅怎样的画面?找出相应段落,有感情朗读、体会(加小标题)【荷叶――护――红莲】。
探究:
1。设想,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荫蔽,结果会怎样?(像白莲一样)找出描写白莲的句子,体会联系的感情,学习朗读的技巧(语速缓慢、感情深沉)。
2。相比白莲,红莲是幸运的。假如你是文中的那朵红莲,你会对荷叶母亲说些什么?
(四)拓展,书写爱的感动
习作:冰心说:“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有人说:“如果我是一棵草,您便是一片土”。请你也借助一个具体的事物,仿照句式,写一个句子,加深对“借物喻人”的写法,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歌颂。【母亲――爱――我】
,。
(五)诵读,领悟爱的感动
1。诵读感悟:在习作的基础上,让学生齐诵自己的作品和课文最后一段(“主旨段”)。
2。探究领悟:“心中的雨点”是什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高潮延伸:我们的人生也会遇到许多风雨,那么你会是风雨中的那一朵红莲还是那一朵白莲呢?为什么?(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设计高潮语延伸到课外阅读)
(六)课外拓展
诵读冰心《繁星》《春水》中的一首诗,模仿课文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七)结束语
母亲的记忆是无暇的,她像一本渊博的日记,记录着我们的点点滴滴。母亲的目光永远是高尚的,不容置疑,目光中,透露出慈祥。
母亲是绿叶,我们是鲜花,母亲用自己无穷的力量为我们遮挡住心中的雨点。
五、说作业设计
1、回家的时候,把课文背给妈妈听,把自己的爱说给妈妈听。
2、下载歌曲《母亲》,并唱给妈妈听。
《荷叶母亲》知识点归纳 篇二
一、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二、故事背景
《荷叶·母亲》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往事》是冰心1922年7月相继写成的。作者用了一个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画图”,准确地概括了这组散文诗的内容。冰心曾说:“《往事》是放大的《繁星》和《春水》。”《往事》内容丰富多彩,在艺术表现上,从细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片段,在美的意境中,引发出诗的情思,在精美流畅的言辞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获取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园地
三、理解词义
慈怜:慈爱怜惜。
繁杂:(事情)多而杂乱。
烦闷:(心情)不畅快。
荫蔽:遮蔽。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一③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 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④一⑦段):描绘雨中荷叶保护红莲 的动人情景。
五、问题解疑
1.第②③段写莲,先平淡地叙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平平淡淡地铺叙,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去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作铺垫。
2.红莲是本文描写的重点,此处为什么要写白莲?
这是对比,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而红莲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3.“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攲斜”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三步分析法作答。“攲斜”是“倾侧,歪斜”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风雨中红莲的样子,为下文写荷叶在风雨中对红莲的庇护埋下伏笔。
4.怎样理解“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
“我不宁的心绪”是因为红莲遭受雨打而“左右攲斜”,现在由于荷叶的遮蔽,红莲安然无恙,“我不宁的心绪”自然就散尽了。这句话,表明“我”内心已被荷叶对红莲的勇敢呵护所触动,涌起对荷叶的爱恋,对精心呵护子女的母亲的爱恋。
5.第⑤⑦段中,作者为什么反复写雨势之大?
强调雨势之大,更反衬出荷叶对莲的荫蔽之情有多重要,同时突出荷花的无助和荷叶的勇敢慈怜,表达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6.怎样理解结尾句的含义和作用?
“心中的雨点”象征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结尾句直抒胸臆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荷叶母亲 篇三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课文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感人至深的亲情。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
(3)师生同赏、同析、同悟、同写。
(4)体验人间至爱的亲情,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热爱、亲近文学。
(三)教学重难点
(1)体味散文诗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2)联系生活,体味亲情,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二)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朗读法讨论法
三:说学法品读法合作探究体验法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简介《繁星?春水》及作者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配乐范读,自由读,感知文章,用笔圈点勾画作者四次看红莲的心情、环境,红莲的表现,找出本文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完成达标练习(一)。
2、配乐读体会情感。
(五)、问题探究,小组合作
1佳句赏析
A、在“雨中荷叶护花”这一极富诗情画意却又感人至深的语段上,引导学生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象征”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倾侧”、“勇敢慈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合作探究
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为什么4—6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
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六、拓展延伸
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我们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
环境
红莲
心境
板书设计荷叶母亲
送莲(眼前)
赏莲(回忆)
雨打红莲(眼前)
荷叶护莲
由景入情深情赞美
荷叶母亲 篇四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金色花》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引入新课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先驱他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中国新一代的女诗人,女散文家——冰心她写的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金色花》
二、激情诵读,注意生字和词意,感悟亲情朗读课文。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nì)笑祷告(dǎo)花瓣(bàn)衍(yǎn)
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3、小组间朗读比赛:看哪组读的最好,人物的感情表达的最贴切?
请其他小组根据刚才的朗读和自己的理解,点评小组朗读,并说明理由。
如:感情基调的喜悦、温馨、深情,从中我读出了妈妈的……或孩子的……,或我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妈妈、孩子。
诗中写的是怎样一个孩子,怎样一个母亲?
(诗中的母亲是一个充满深深的爱、是一个教徒、爱好文学的人,孩子是顽皮的、活泼可爱的。)
4、朗读一下你最喜欢的词或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重点句子示例:
(1)“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
(3)“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调皮,撒娇)
三、深入研读,合作探究
刚才我们师生用我们自己的声音演绎了这首优美的诗歌。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母子啊!
讨论:
1、“我”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文中的孩子,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
因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圣洁而美丽,变成金色花就是意味着自己给予母亲的爱是圣洁而美丽的,正可以表达自己回报母爱的心愿。
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抒情:物和情之间有某种类似(精神)如:诗人可借梅、莲、松、竹等表达特定的情感。诗言志、歌咏言,就是这个道理。好处是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通俗化、具体化,特别是表达情感类的题材,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常用的表现手法。这种写作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读来意味悠长,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借助某种具体可感的形象,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来表达某种情感,使我们的文章更有韵味。
2、一天之中,“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诗人借金色花构成三次嬉戏画面来表现母子情深的。
妈妈我
做祷告时—————散发香气
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3、我变成金色花后,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只是悄悄地让妈妈感到温馨,就是瞒着妈妈。
4、把握全诗主要内容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并用一句话来概括。
本文作者借金色花,通过金色花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对母亲的爱
四、小结
本文作者借金色花,通过金色花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对母亲的爱,借景抒情,把母子间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板书:
散香气
金色花投身影母子情深
捉迷藏
①借用具体的形象②以生活图景③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荷叶母亲》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难点:
1、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响起,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找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母亲是困顿中的一股甘泉,当你精疲力竭时,为你送去能量。母亲的力量是伟大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
二、介绍作者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三、解读课文
(一)读“荷”(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聆听名家朗读,掌握朗读技巧,感受文章情感,提高朗读水平。
2、再读课文,各小组选出“最美”的声音展示给大家。选手从文中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文章读给大家听,其他人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选手要拿出比拼的精神,一决胜负,评选我们班最美的声音——“一八好声音”。(从节奏、情感、字音、停顿等方面点评)
3、朗读完了课文,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课文内容:
(两缸莲花)→(回忆中的红莲)→
(二)品“荷”(品物中话语感至爱亲情)
1、可见本文主要描写的事物是:“红莲”。作者一共几次写到红莲?每一次看红莲时自然环境和红莲的情景是怎样的?作者的心情如何?
红莲转危为安,作者的心情也由烦闷变为感动,可见作者的心情和红莲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2、作者说“深深的受了感动”,仅仅是因为看到了什么而感动,还是因为联想到了什么而感动呢?哪句话是作者联想到的内容?
生:首先看到在狂风暴雨中,是荷叶用它那脆弱的身躯为红莲挡住了风雨的侵袭。由这幅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荷叶保护红莲就像母亲保护儿女一样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赏析:心中的雨点,即人生路上的困苦、坎坷、挫折。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荷叶对红莲的保护就像母亲保护儿女那样,不惜一切,甚至生命,突出了母爱的伟大,表达最着和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告诉我们,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避雨的人。
荷叶对莲的这份情谊、爱护不正是我们一出生就在享受的母爱吗?
作者通过这些荷叶来写母亲,借助这雨中的荷叶保护红莲的情景彰显母爱的伟大,赞颂母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这种借助描写客观事物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法叫“借物抒情”。
(三)赏“荷”(养审美情趣提审美能力)
5、作者借助圣洁美丽的景物赞美了世上至善至美的亲情,美丽的景和感人的情是通过优美的语言传达给我们的,你认为哪句话写的美?找出来赏析一下。(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比比看哪一组同学能用你的一双慧眼在文中发现更多的美点)
【展示】如:①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飘在水面上。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花瓣漂浮的情态。)
②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今晨却开满了,亭亭的在绿叶中间立着。(“开满”和“亭亭”写出花开的很精神抖擞的样子,富有生命力)
③那朵红莲,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繁密”写出雨下得急,“欹斜”写出红莲不堪风雨侵袭楚楚可怜的样子。)
④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取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运用拟人的写法,写出荷叶为保护红莲而显示的勇敢坚强精神,也让人感到,在荷叶的保护下,红莲安全了。)作者借景抒情,景因情真而更美,情因景美而更真。
(四)赞“荷”(懂得感恩学会抒情)
1、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一副上联,大家凭借对课文的理解,齐心协力对出下联?上联:荷叶护红莲抗风抗雨勇敢慈怜
下联:母亲爱儿女受苦受难无私奉献
2、作者借赞美荷叶来赞美母亲,赞颂母爱,这是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题之一,我们通过他的一首小诗再次感受冰心作品中的母爱,体会借物抒情的妙处。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
四、小结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赶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相信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为我们遮蔽风雨的荷叶——我们的母亲。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留心感受、回报这份至真至纯的母爱。
荷叶母亲 篇五
【教材分析】
《荷叶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自读课文《散文诗两首》,两篇散文诗歌,均以母爱为主题,表达儿女对母亲深情的眷恋与赞颂,
《荷叶母亲》是一篇赞颂母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活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她以荷叶为题,托物抒情,吟唱了一曲母爱的颂歌。文如平静的春水里繁星的倒影,晶莹璀璨,又耐人寻味。
【学情分析】
文章歌颂母爱,文字质朴,情感真挚,极易引起共鸣。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文章,激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感恩之情。同时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托物抒情的写法,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
【教法学法】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正确引导。
情景创设法:课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
朗读法:学生朗读与品读相结合,提高朗读水平,培养朗读欣赏能力。
讨论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共同讨论,突破重难点。
【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根据这篇散文诗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有感情朗读文章,体验人间真情,培养感恩的情怀。
2、品味朴实、清丽的语言,学习托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抒情的写法,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课前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
课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或《母亲》(阎维文)
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看到的画,所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母爱)
对,母爱千年,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流淌于岁月的长河。她们的爱,如春雨润物无声,如太阳和煦温暖。歌唱家用优美的歌声赞美母爱,那作为现代文学家的冰心又用怎样的语言来歌颂这份浓浓的母爱呢?下面让我们走进散文诗《荷叶母亲》,一同去欣赏那感人至深的场景吧!(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⑴请大家用心去聆听朗读,标注不熟悉的字词,同时思考:
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播放幻灯片录音)
⑵在听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这些词的读音?请看大屏幕:(播放幻灯片注音)
并蒂(dì)姊妹(zǐ)莲蓬(péng)菡萏(hàndàn)徘徊(páihuái)
攲斜(qī)荫蔽(bì)白瓣儿(bàn)
⑶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散文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提示:在听读过程中,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是怎样的?)
生:我看到园院的莲池里一朵白莲谢了,但一朵红莲盛开了;红莲被雨点打的左右斜;
风雨中荷叶侧过身子遮住红莲;红莲在荷叶下不摇动了;窗外红莲躲在荷叶下,窗内我坐在母亲旁…
师:红莲、荷叶为我们组成一幅幅美丽而感人的画面。你能告诉我,这篇散文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
师: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让我们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无时不在的母爱。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地欣赏品味吧!
三、品读赏析
⑴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文章,勾画出具体描写红莲和荷叶的句子,并用一两个词语点评:这是一朵的红莲;这是一张的荷叶。
生配乐自由探究研读。
⑵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是一朵怎样的红莲?
A生1:这是一朵美丽的红莲。
师:从哪里读出的?
生1:我是从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师:哪些词语展示了它的美丽?
生1:亭亭、立,这两个词语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表现红莲笔直立于碧波荷叶之上的婀娜的身姿、在作者笔下这朵红莲就像是一个美丽的少女。
师:菡萏是什么意思?(荷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含苞欲放的荷花)
师:有些词语我们应该理解它在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含义。
B师:你还读出了怎样的莲花?请继续谈。
生2:这是一朵幸运的红莲。
师:哪里体现出幸运?
生:我是从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的幸运。
师:对,朗读这些语句时,要读出作者的惋惜与惊喜!一起试一试。
C师:同学们读得很仔细,请继续谈。
生3:这是一朵承受风雨的红莲。这是一朵痛苦的红莲。这是一朵无助的红莲。
我是从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教案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起斜。
师:哪些词语体现它的痛苦无助?
生3:左右欹斜,写出荷花在大雨的打击下快要承受不住了。
师:这雨大不大,(大)文章怎么描写的?
生: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繁密的雨点。
师:对,雨越大,反映了红莲?(写出红莲遭遇的困难很大)
师:在这么大的雨中红莲显得好无助。假如你就是那朵风雨中的红莲,此刻你的内心最想要的是什么?
生:要是有人帮我遮雨就好了;要是雨停了真好;要是有妈妈在我就不怕了…
师:诗人看到风雨中的红莲内心是怎样的?
生:担心但又无可奈何。
师:那诗人为什么不去保护红莲?
生:因为诗人就像红莲一样害怕风雨的打击,她去给红莲遮风挡雨,那谁又为诗人遮风挡雨呢?
师:读到这里,我也为红莲的命运深深地惋惜了。请继续说,红莲还留给你什么印象?
D生:这是一朵幸福的红莲。
我是从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不摇动:写出荷花在荷叶的保护下,再也不惧怕风雨的打击了,就好象躲进妈妈的怀抱一样温暖,幸福。
师:我们该怎么读不摇动了
生:坚定,自豪,幸福
师:让我们抬起头,挺起胸,面对风雨用幸福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吧!
⑶风雨中,红莲躲在荷叶的怀里好幸福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张荷叶。这是一张怎样的荷叶?
生1:这是一张慈怜的荷叶。我是从一回头忽然看见…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倾侧覆盖:写出荷叶对红莲的怜爱和保护。它为了不让红莲受到伤害,宁愿弯下身子为红莲遮风挡雨,而且动作还很轻柔。
慢慢地:能深刻地体现荷叶对红莲无微不至地照顾。
师:面对这样一张慈怜的荷叶,你的头脑里会出现谁的影子?(母亲)
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深情、缓慢,内心充满感激)
生朗读、
师: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省略号,它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生:话没说完。
师,那你能否想象一下,荷叶遮住红莲以后还有哪些爱的举动?。
生:(略)
生2:这是一张勇敢的荷叶。我是从雨点不住的打着…无力的水珠。
如此大的雨,一碰到荷叶就变成流转无力的水珠,这充分体现了荷叶的坚强勇敢。
四、探究思考
读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诗人用了很多的笔墨来描写红莲和我内心的感受,描写荷叶和母亲的句子却很少,显然文不对题。我们将题目修改一下,可以吗?
生:红莲的美丽,幸运。幸福都源于荷叶,没有荷叶就没有红莲的一切。诗中描写红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荷叶。
生:她是故意的,她把红莲写得越美,越幸福反衬荷叶越伟大。
师:荷叶的平凡正是她的伟大的最高体现。这正是母亲的形象的写照。让我们一同吟诵作者对母亲的真挚的赞颂:
学生齐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什么是心中的雨点?
生:人生的风风雨雨
师:想到这些人生的坎坎坷坷、风风雨,我又记起了作者心底的一种声音,请看: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亲啊!
请顿时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出示课件,学生齐读三首小诗)冰心在这篇散文诗中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在她的诗集《繁星》、《春水》中,她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母爱、童真、自然美。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读冰心的的`文章,犹如欣赏晴朗的夜空中晶莹透亮的星星,简单清澈,让人心醉,而后与胸中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
推荐阅读冰心作品
师结: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是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五、迁移拓展:
师:经过刚才的品析,我们被荷叶母亲的伟大所感动。现实生活中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还记得那则感天动地的短信?宝贝儿,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妈妈爱你!妈妈走了,但母爱将永远伴随在孩子的身边。或许你我的身边并不曾发生过如此撼动人心的事情,但母亲对我们的爱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们身边。你感受到了吗?
生谈对母爱的感受。
师:母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句关爱的叮咛;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爱着孩子是母亲生命的习惯。能享受到母爱是我们的幸福,所以我们要以一颗感恩之心,去善待我们的父母,善待亲人,善待万物。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还有很多的话想对母亲说,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妙笔,模仿借助某一种具体的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如:母亲啊,你是____,我是____。比比看谁想像最丰富,写的最好最美。
学生写作、发言。
1、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大地上绽放的花朵。
2、母亲啊!你是春雨,我是幼苗,你滋润着我,让我茁壮成长。
3、母亲啊!你是浓阴的大树,我是树下被你遮风挡雨的小草。
六、结语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赶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
相信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为我们遮蔽风雨的荷叶——我们的母亲。
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文章结尾处作者深情赞美母爱的句子——(师生共同朗诵)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我也相信当未来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辽阔的蓝天的时候,一定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下课。
荷叶母亲 篇六
教 案 首 页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学段
七年级
学科
语文
章节
五单元阅读24
课题名
荷叶 母亲
课时
1
执教教师单位
萍乡四中
教师姓名
叶红英
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主要作品。2.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能力目标1.指导 学生把握课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2.培养学生咀嚼和鉴赏语言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人间之爱亲情,感受母爱。
教学重点1. 反复诵读品味鉴赏诗歌语言,领会诗歌中的美好的母子深情。2. 学习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插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内容的作用。
教具
多媒体
时间
安排1.展示课题激发阅读欲望(3分钟)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20分钟)3.精读美文探究美点(10分钟)4.联系生活感悟亲情(8分钟)
课后
小结《荷叶 母亲》的教学突出阅读规律,遵循了阅读理解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贯穿朗读说读品读悟等活动,学生活动充分,课堂诗意盎然。
备注教 案 内 容荷叶 母亲 冰心 教材分析: 《荷叶 母亲》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当中的一首,两首诗有相近的风格。相近的主题,两首诗都充满温馨爱意,《荷叶 母亲》抓住特定环境的一个景象,以花喻人,巧妙地将花和人结合在一起 ,深情谱写了一曲母爱的颂歌,描写生动形象,语言清丽 。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主要作品。 2.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课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培养学生咀嚼和鉴赏语言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品味鉴赏语言,领会文中的美好的母子深情。 2.学习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 3.理解文中插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内容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 展示课题,激发阅读欲望 1.介绍冰心 强调“母爱。自然。童 心”的歌颂是冰心作品的思想核心 2.出示《荷叶 母亲》课题,讨论标题特征,猜测文章内容和写法技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 术语点评 要求学生带着对母爱的赞美之情,以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读全文,感受文章的意境美。采用术语点评的方式,对全文的内容。主旨。语言或写作技巧 进行初步的感受,整体把握。 方法指导:媒体展示 用语文的行话即语文课堂的专用语言,例如开门见山、篇末点题、过渡、照应、抒情、议论、伏笔、联想等术语对文章的内容情感写作技巧进行点评。 老师:举例来说(此处是文章的难点,老师用讲授法),文章二。三小节写九年前祖父赏莲,从文章构思来说是插叙,将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 将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作为巧妙的铺垫。 下面同学思考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媒体展示) 以物喻人 写物抒情 融情于景 一线串珠 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 巧妙穿插 生动照应 老师:一线串珠就是线索,这篇文章以红莲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的心情也是线索,贯穿全文。送红莲——忆红莲——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红莲联想。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老师强调:用语文的术语读文章是一种语文学习习惯,读任何文章都要这么想,这么做。 2用“课文集美法”了解文章思路。 要求:从课文4—7修选句 子组合起来,放在8-9段话前面,形成一篇微型美文。 方法:朗读4-9段,用温婉语调,很抒情很轻柔的读。 老师:文章既有写红莲白莲的,也有写我和母亲笔墨的,还有写我心情的。我现在要求大家讲文章简单些,但要体现文章重点。一红莲为主,白莲不需要 。做适当删减和调整,句子间联系紧密。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用媒体展示结果: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婷婷的在绿叶中间立着。 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 ,大雨接着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的左右攲斜。 忽然,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 的荷叶上面,聚了写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的隐蔽? 老师:这么长的文章变短了,这就是“课文集美法”。这种方法,其实平常也用的多,就是通常说的摘抄法。例如我们摘抄的佳词妙句,重点段落,首尾段,标题等,今天摘抄的是能体现文章思路。也体现文章重点和主旨的句 段。 三,精读美文,探究美点 (2)妙点揣摩法品读重点段。 学生朗读8-9段 老 师:妙点揣摩法即是一种欣赏方法。说说最后两段妙在哪里,好在何处? 学生自由发言 ······ 老师总结(媒体 展示) 比喻之美 句式之美 抒情之美 点题之美 升华之美 虚实之美 老师讲授虚实之美:有些事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说气味比如说母爱,我们能感受到但是看不到。作者用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这样实实在在的事,来比喻伟大的母爱联想到母爱,就将母爱实实在在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虚实之美。 四,联系生活 感悟亲情 教师总结:我们被《荷叶母亲》的伟大所感动时,现实生活中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无私伟大,她们的爱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母爱的滋润,借此机会,请你用真挚而优美的→www.kuaihuida.com←语言表达对母爱的感受,你想对母亲说什么? 要求: 用“母亲是——,我是——”的句式说话,用上比喻的修辞。 生自由表达。 教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有书声 琅琅,有沉思默想,有诗意表达。我们这节课的过程是:(媒体展示) 全篇属于点评,局部课文集美,细部妙点揣摩。 五,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冰心诗集《繁星》《春水》,并摘记其中的精美诗篇,制作一期手抄报。 六,板书设计 荷叶 母亲 冰 心 托物言志 荷叶——————————母亲
无畏 遮蔽 无私 爱护 红莲—————————我 爱的奉献
荷叶母亲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都不住校,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回家见到妈妈?老师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前一阵子生病想家了打电话回家,在电话里听到妈妈说女儿,你在那边还好吗,工作顺利吗,不用牵挂家里,我和你爸爸这都很好,好好工作,好好爱惜自己,好好注意身体,说出来真不好意思,老师就很不争气地哭了,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没想到在母亲的眼里我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妈妈爱孩子,所以会骗孩子,给大家看一个母亲一生的八个谎言,你一定能够从中看到自己妈妈的影子。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女士,也有一个爱她的母亲,也正是这种爱,让她一生都低回品味,才有了其一篇篇真挚感人的优秀诗篇。
冰心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让我们沿着她铺起的爱的长途,感受她内心对母亲至真至纯的感激和爱。
二、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2、同学们说得言之成理,那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红莲跟荷叶到底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是怎样牵动了作者的心?
让我们一起一看红莲,请同学们一起带感情朗读一下这个部分。
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白瓣儿散飘在水面,如浮萍,无所寄托无所依靠,看到如此景色,更添烦闷,无处宣泄。只是忽然之间,作者看到了什么啊?请同学描述一下她看到了什么:围绕亭亭鉴赏一下,想象一下是朵怎样的花。只是看到了亭亭的红莲,有没有让作者的心情好一点?仍是不适意!
一起读一下二看红莲 。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心情:不适意,徘徊 (为什么徘徊呢?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在风雨中的红莲是不是也会凋零呢?一起读一下三看红莲)
三、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 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此时的水珠是流转无力,还记得我们二看红莲的时候风雨的威力吗?那这么比较有什么作用呢?(假如你们突然进入了童话王国,这朵红莲有了人的感觉,你们觉得在荷叶蔽护下的红莲此时应该是什么感觉?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心 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为什么?表面上因为解决了我对红莲的担心,其实呢?坐在了母亲旁边。)当你已经承受不住外界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时,母亲为你顶起一片天空,抵挡所有风雨;当你遇到困难与挫折情绪不好而对她大发脾气时,她默默承受但仍坚强地开导;当你因学习而疲劳、心烦时,她会送上一杯热茶。这就是默默呵护莲花的荷叶,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无怪乎冰心要受到深深的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让冰心发出了一声发自内心的呐喊,哪句啊?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齐读这一句,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呢?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揭示主题,借物喻人!)人生的风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只是在我们最累最痛的时候,母亲永远以一个最温暖的姿态迎接我们。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冰心是一个细致敏感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触发她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看到荷护红莲,她就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庇护。冰心幼时身体孱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冰心成为作家后,每写完一篇文字,总是先捧到母亲面前。母亲是她最忠实最热诚的批评者。冰心感谢母亲,母亲去世后,她写了很多纪念慈母的文章,《荷叶 母亲》借物喻人,而更多的是直接的情感流露。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 篇八
荷叶,莲花的叶子。文题之所以用“荷叶母亲”,是因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书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文章语言清新自然,隽永淡雅,显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前教课,我都是采用解题、了解作者、梳理情节、划分段落、归纳中心等传统教学模式,讲得多,分析细,结果往往是老师累、学生烦、效果很差。
在讲授《荷叶母亲》这节课时,我决心把课堂交给学生,按照“朗读——探究——发现”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篇课文的文质之美,探究诗文的构思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
新课程强调学生要“读”,朗读、诵读、默读、精读……总之要多读。在课堂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借助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受到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表现力,又提高审美情趣。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悟出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也就是母亲对儿女的庇护,从而清楚地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在课堂上学生动脑还动手,运用同类写法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抒发对母亲的爱。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要求尽最大可能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这堂课之后,我自己觉的轻松,学生也学的愉快。我深切地感悟到,做为教育者,要跟上时代步伐,转变教学观念,使教与学成为一种生命的活力。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8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荷叶母亲》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荷叶母亲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