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的5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小学阅读教学论文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一
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不容忽视,因为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智力水平密切相关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往往能代表其综合英语水平。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阅读能力是英语能力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小学高年级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较成熟,这个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进行大量英语阅读的预备期。因此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英语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学生的终身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三大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单调乏味而又长篇的阅读会让学生逐步丧失阅读的兴趣。阅读材料的选取既要考虑与知识的连接,又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阅读的趣味性,篇幅不宜过长,生词也不宜过多。
2.技巧性原则
(1)处理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及难易程度,学生阅读的时间也有着差异。
(2)处理好练习设计的梯度。练习的设计应该照顾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消化水平。
3.“两主”原则
“两主”即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课不是教师的灌输课,教师不应该包揽一切:教新单词、讲解语法、翻译、评讲练习等,生怕学生掌握不透彻而什么都灌输给学生,学生缺少思考和想象,直接吞咽和被迫地接受新知识。
三、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1.教学前,指导预习,有备而学,激发阅读兴趣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很多内容都具有很深厚的文化背景。高年级阅读材料又相对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文化信息较丰富,如果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切入,很多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难以理解。会增加学习难度,因此教师要加强预习指导,使学生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地进行语篇学习。
2.导入时,借助图文,难点突破,调动学生感官
借助文章的标题等,通过提问或讨论介绍阅读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预测所要阅读的内容,明确阅读任务,讲解必要词汇。
3.阅读中,开拓思维,大胆创新,指导使用阅读策略
在所有的语言技能中,阅读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他们不用老师的帮助就能进行自主学习,在阅读中进步。作为高年级的学生,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在培养学生阅读方法上,老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猜测词义。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每当遇到生词的时候,总是很急躁,至于放弃整篇文章的阅读。当然想知道单词的确切意义,必须查阅词典,可是要通篇理解全文,往往不必了解每个单词的确切含义。
(2)巧记笔记,提高效率。在阅读语篇时,教授学生记笔记,记录文本中的主要信息,由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抓住关键词并归纳全文,为之后的复述做准备。
(3)问题引领,剖析主干。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和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的关系。教师如何解析课文,帮助学生抓住文章主干,对于学生日后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4)鼓励自学,锻炼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一步步实践训练出来的。
(5)大声朗读,培养语感。朗读训练尤为必要,通过大声朗读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悟,即:语音、语调、音调的节奏。
4.阅读后,读写结合,形式多样,巩固语言能力
阅读只是一种语言输入,最终要转化成语言输出,阅读才有意义。而“说”和“写”是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利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以读促说、以读促写”。
5.复述内容,巩固新知,强化语言输出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二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新课标理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并养成习惯。课文内容及其包含的思想要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得出,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的、适时的引领。学生的水平是有限的,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对课文的重、难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课文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笔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
一、整体感知
指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的感知、领悟,包括对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初读课文之后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具体分为两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要能激趣,时间要短,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课教师灵活掌握。低年级可以通过故事、谜语、动画、图片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中、高年级可以通过相关视频、人物简介、作者简介,或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一些资料链接等,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2)初读课文,读通质疑。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初读课文要读通读顺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模仿,再鼓励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解决生字词,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二、深化理解
这部分是整节课的重点内容,具体分为三个环节。
(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生初读课文后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或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借助小组成员的集体力量解决问题。这一点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
(2)小组汇报,交流体会。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充分合作,小组选派代表提出问题,全班交流,或说出自己的体会,教师可适当地进行引导。
(3)品读赏读,教师点拨。阅读教学仅停留在学生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不如不点。
在市小学语文新课堂评优课中,有一位教师教的是《草船借箭》一课,教师问道:“诸葛亮是怎样借到箭的?”有一位男同学回答:“他是通过草船骗到。”说完马上又觉得不合适,教师问:“你说他是骗到箭的,那我们这篇课文为什么不叫‘草船骗箭’而叫‘草船借箭’呢?”学生纷纷发言,一位男同学说:“因为是曹操心甘情愿给的不能说骗。”还有一位女同学说:“因为诸葛亮是一个正面人物,骗是一个贬义词,所以不能用骗。”评委和老师们欣然一笑,教师在这儿的点就点出了火花,点出了学生深层次的悟。
三、拓展延伸
(1)揣摩写法,积累运用。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升华情感。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联系生活拓展思维,积累运用好词佳句。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品味作者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进行一些小练笔等。
(2)创设情境,拓宽情境。在创造的乐趣中展现个性,在认识周围世界的乐趣中开阔视野。为了更好地发挥周围世界在儿童发展中的源泉作用,情境教学提出以下原则:由近及远,逐渐拓宽;渐次认识,螺旋上升;由表及里,启迪智慧;陶冶性情,涵育人文素质。学生作为个性鲜活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思考。我们在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参与阅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阅读,读出个味。如我在教《落花生》一文时,在学生明白了文中父亲是要“我”做个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创设问题情境:“落花生和苹果、石榴两者只能择其一,你想做什么?”学生分成了“苹果、石榴”和“落花生”意见相反的两派,进行“实话实说”辩论。通过辩论,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同时学生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也都流露出来,个性得以张扬。
(3)描绘情境,优化情境。在活动的乐趣中增长力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儿童活动,并不是追求形式的生动,而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在乐中学,趣中学,活中学,坐中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三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四年级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学生成长的有一个转折点。在语文学科中,四年级以前学生接触更多的是字词的识记等,都是奠定语言基础,而进入四年级后,学生的学习由字词识记转向阅读理解,逐渐培养阅读能力,教师教学的重点及思路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笔者根据小学四年级阅读阅读课堂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进一步对阅读教学的展开做出策略性思考,以期为日后教学工作做出
启示。
一、带领学生适应多种样式的阅读文章
四年级语文学习中,教材中的阅读文章编排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在小学三年级已经初见端倪,到了四年级则更为清晰地显现出来了。新特点包括,实用性文章、描写性文章在增多,学生的眼界逐渐得到了开拓。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大篇幅的描写以及强烈情感的抒发等都体现阅读的新变。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根据不同文章的文体特征,表达的情感内涵等,逐渐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面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在课堂教学之余,也要分享给学生一些类似的文章,既能引导学生跳出教材,体味不同文章的不同特点,也要使学生在强烈的对比中对不同文体产生独特的体味。
二、鼓励学生进行阅读
学生进入四年级的学习,识字、阅读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跳出课堂,鼓励学生进行课下的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奠定基础,首先是要教学生如何进行阅读积累与笔记,例如,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将遇到的生词、字或者好的段落摘抄下来。在读完每篇文章之后,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哪怕只有一句话都可以。当前市面上,青少年版名著很多,但质量良莠不齐,教师可以为学生把关。在教师的坚持下,逐渐形成可上可下联动的阅读教学体系。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n堂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尤其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语文学科,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单纯地依赖课堂的学习学好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调动学生的阅读情绪。在遇到一些较为枯燥的说明文等,教师可以同时推荐一些同一主题不同体裁的文章供学生阅读,让他们在对比中寻找乐趣。带领学生与文章中的主人公对话,在学习中反观自己的生活,将阅读与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使学生日后的成长受益匪浅。
四、与家长形成互动
与家长形成互动,就是要求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共同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做出努力。在教学过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偏小,生活的环境也限于家庭与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家长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家长在生活中自觉阅读,能够对学生发挥榜样作用,并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的生活环境。家长还要为学生进行书籍的选购与筛选,而教师要对家长进行一定的指导。毕竟作为语文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并且具备专业教育素养的人,术业有专攻,教师要知道什么样的图书适合学生,并且推荐给家长。
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交流活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交流活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表现欲望强烈,开始掌握主动性并去发现世界的阶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为学生提供一定展示的平台。在班级开辟阅读角,由教师选择一些书摆放供学生传阅;评选每周阅读之星,并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举办演说家、故事家比赛,鼓励学生将自己阅读的内容分享出来。要帮助学生树立阅读有益、开卷有益以及奇闻共享的意识。尽管小学阶段学生并不能深刻理解阅读的真谛,但参与其中,定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且逐渐喜欢上阅读,这也是教师教学的目标所在。
整体而言,进入小学四年级学生,阅读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再局限于课堂,教师要从方方面面入手,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网络。教师要照顾到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构建阅读氛围。
参考文献:
[1]朱国成。在希望的田野上追寻“阅读梦”:提高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效率及方法[J].赤子,2014,21(9):110-11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四
1.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它在教学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该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中。但是事实上,进入高年段的学生越来越不爱在课堂上展现自我。大部分情况是,极个别学生很活跃,部分学生一直处于梦游状态。很多老师反映:高年段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很沉闷,很难让学生全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另外,学生思维欠深入也是制约阅读教学的一大问题,每到体悟、体会环节,很多学生都在等待他人汇报。
2.学生阅读水平不一。
之所以在小学开展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把握文义、感受作品、探究内容等能力。但是,在一个班集体,由于学生智力、生活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部分学生在读两三遍后就能明白大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基本了解文章;但是也有一些学生不能读透、只能读懂,甚至部分学生连读通都存在问题。
3.教学方式异化。
在现行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的目标意识有待提升,教学方式随意。在课堂教学中,部分老师让学生自学,有的则是按照课件讲解,也有部分老师钟情于拓展,在脱离文本,盲目追求目标生成的情况下,也有部分老师喜爱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探究。从语文教学标准来看:阅读是文本、师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但是实质上,当下的阅读教学并不是目标清晰的对话,很多小学的高年段阅读教学并没有潜心进行对话式阅读。
二、强化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篇章意识”的方法
1.掌握事件概括,明确表达顺序。
在《课标》中明确指出:5-6年级的阅读目标是“明确作品事件,掌握故事梗概,并且在阅读中领会作品表达方式”,它鲜明的指出高年段阅读教学必须以文本整体阅读为基础,这样才能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在《课标》中,它要求紧抓阅读文章的重点,这也展现了高年段整体把握的要求。例如:在学习《船长》一课时,必须是在通读整篇课文的基础上,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熟悉整个事件的经过、起因与结果,最后总结表达顺序,引领学生利用自身语言概括相关内容。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标题,找出游览景点,再画出景区游览图,帮助学生明确表达顺序与写作思路。但是从课堂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并不是每个老师都会注重该点,特别是在观摩、展示课上,很多老师都会将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分析表达方式、掌握故事发展上,根本不能凸显文章精妙,彰显不出课堂教学的科学理念,最后造成教学目标偏移。事实上,当前很多高年段学生都未能很好的掌握语言,在清晰概括文章内容上还很欠缺。这也告诫我们必须在高年段阅读教学中,必须舍得下功夫、花精力,并且不遗余力的完成教学目标。
2.注重关联,带动整体性感悟。
从文章内容安排来看:每篇文章的情感、意蕴都是前后贯通的,并不是孤立的。如果只注重点,却忽略了面,就会在体悟与理解上造成偏颇与困难。特别是高年段学生,在文本深度不断增加的同时,要求我们利用更多的整体意识将文本贯穿,以提高整体感悟。如: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中,理解老人的“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在理解该句时,就必须引导学生讲课文的第7与第2自然段联系起来,通过领会天游峰的险、高、玄与游客登山的艰难,帮助学生领会老人每天扫山的劳累。又如:在《轮椅上的霍金》,为了领会霍金这位科学家的伟大,需要以整体意识来贯彻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先通过霍金的非凡成就,从文本语言中领略霍金的顽强生命力、悲惨命运和好学的科研精神,最后再回头来审视霍金取得的成绩,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体会到霍金的非凡。
三、结束语
小学阅读教学论文 篇五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108-01
1.多阅读,促进语言积累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将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转化为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动态过程。其中的转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自主阅读、自然感悟、自动内化,因而学生多阅读,对促进语言积累便显得相当重要。
冰心的《再寄小读者》一课中谈及小学生写日记的困难时说:"或是心中有话写不出,或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只好以好看极了、好玩极了、有意思极了等简单模糊的词句带过就算了。"这三个"极了"正是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学生言之无物的困惑在课文中冰心夸奖了第二个孩子写作水平高是"找到提高和写作能力的门径",因而"他脑子里积攒的词句很多,又会灵活运用"。从冰心朴实而又浅显易'懂的语言中,我们便可以寻找语言积累的途径,那便是多阅读,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对课文的阅读。只有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才能更多地积累语言,语言丰富了,写出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才不至于"心中有语写不出"。
2.鼓励语言表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积累了语言,感悟了语言,还必须学会表达语言。将文中语言转化为能力就必须读、必须写。通过阅读教学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给写作方法,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用我口说我心,用我笔写我想,无拘无束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真实地写出来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就会勤练笔,写作能力定会逐步提高。这样一来阅读教学的口的也就达到了,也就完成了语文教学读写结合之任务。
3.加强检查, 以查促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都有明确要求。小学l~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初中阶段不少于260万字,共计400多万字。400多万字是个什么概念?它相当于多少本书呢?以目前出版的少儿读物来说,多数的书的页码在200页左右,一本书10多万字。以此算来,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当中,要读完四十几本课外书才算完成任务。面对这么繁重的任务,如果教师平时不重视,不帮助学生落实,要想完成规定的阅读任务是很难的。所以,明确任务,加强检查,是完成读书任务的根本保证。对学生阅读情况的检查,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3.1 ,查读书进度。每学期一开学,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读书进度表,表中既有本学期计划要读的书目,又有每个月、每一周所要读的具体内容。这就促使学生把读书任务细化量化,做到每天都要读课外书。我每周都要利用专门的早读时间检查学生的读书进度,让学生先把自己在本周所读的课外书内容讲给同桌听,同桌互讲、互听、互查,然后,我再采取抽查的形式指名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讲,对照他的读书进度表,看是不是真的完成了本周的读书任务,效果怎么样。
3.2 ,查读书笔记。我平时把读书笔记当成书面作业布置,一周内有三次读书笔记作业,对读书笔记,及时检查、评比、总结。这样,就让学生养成了每天回家要看书,看书就要动笔墨的好习惯,也杜绝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应付心理,保证了阅读的质量。此外,我还在班里设立了一个"名著赛读一览表",定期公布学生所读的书目,看谁读得快,看谁读得多,对表现突出的学生除表扬之外,还给予一定的奖励。
4.丰富活动, 深化阅读
在学生读书的同时,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为他们读好课外书推波助澜。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辩论会、作品欣赏会、课外阅读指导课等,都可以把学生的读书活动引向深入。无论开展哪种活动,应该力求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读书热情,为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读书报告会,可以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得意之作,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交流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同学之间解决不了,由老师帮助共同解决。这样,可以把作品的精华之处说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也可以把质疑的问题拿出来讨论交流;既可以就作品本身进行交流,也可以对阅读方法进行交流;既可以就作品的整体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只对作品中的热点人物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增强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感知、理解、欣赏、鉴别作品的能力,扫清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障碍,为学生下一步的阅读注入了活力。各类读书活动的开展,会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追求一种较高的境界,让书成为他们生活当中的良师益友。"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如果能读到这个分儿上,才算真的读进去了。目前,我所教的这个班读名著讲名著已蔚然成风,不少学生已完成了小学阶段所规定的阅读量,有的学生已完成了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规定的阅读量,仅文学名著就读了五十余本。《中国教育报》先后两次介绍过他们的读书经验。
总之,阅读能力的高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好各学科知识都非常重要,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影响犹为突出。著名的教育家吕叔湘曾以三七开分析课内、课外的阅读比例,七成得于课外阅读。可见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对于获取信息非常重要。因此,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坚持课内训练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再与一系列丰富的阅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是一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上5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阅读教学论文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