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大禹治水教学设计,快回答整理分享了7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一
1、识字方面:掌握15个字的读音,“洪”“灾”“”“难”3个字的字形。理解“淹没”等词的意思。
2、内容方面:抓住“淹没、倒塌、冲毁”等词语感悟洪水泛滥的景象,为下节课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
3、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识字、写字,理解“泛滥”的意思。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1、今天我们教师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让我们大声喊出他的名字。
2、禹是谁,干什么的。?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课件示:随板“大”)
3、讲大禹什么事情?(板书:治水)领读课题后提问:看到这个题目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大禹为什么治水?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大禹治水的结果是什么?
这节课让我们坐上时空穿梭机,穿越时空,回到4千年前去揭晓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71页,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
我们一起来拼读拼读吧。
现在我们来分男女生pk拼读,看看哪组拼读得更精彩?大小声游戏。
同桌互相说说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多读几遍。(指句回答)请按顺序说。(课件示)为了奖励你们刚才学得那么认真,我们来玩一玩收集水滴的游戏。开火车读。
3、现在我要提高难度了,老师把刚才的词语分成了两组,看你们能不能读出不同的感受。(课件示)
第一组:洪水毒蛇猛兽伤害灾难痛苦极了
(指名读)想访问你,你在读这一组词语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的。(痛苦)全班一起读
第二组:继续退去被动耕种恢复安居乐业
(指名读)你又是带着怎样心情读呢?(开心)
5、你们真棒!读这两组词语的时候能带着不同的心情来读,第一组词语描述的是洪水带给人们的恐惧与伤害,第二组词语告诉我们的是洪水退却后人们生活的变化。这一变化归功于谁?因为有了大禹治水,人们才能从“痛苦极了”走向“安居乐业”的生活。
6、有了生字朋友的帮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大禹的英雄事迹,请大家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体会洪水泛滥情景。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大禹治的什么水?“洪水”是怎样的呢,它的危害性有多大,我们见识一下。(课件)说说见到这些画面你会想到那些词语。
2、“洪水”这是多么可怕啊,洪水带给人们的是恐惧和不幸。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3、课文第几自然段写洪水泛滥的情景。(第一段)
4、(课件示第一自然段)齐读。这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你能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吗?(课件示)
5、从哪些词语中,让你体会到洪水的凶猛?(课件示)(泛滥、淹没、冲毁)
6、“泛滥”是什么意思,请你联系上下文和图画来理解。(指名、课件示)
过渡:下面老师想跟你们合作读读句子,老师描述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你们边听边想象,并带着想到的画面有感情地读读句子。
7、引读课文:洪水泛滥,恐怖极了。这洪水,一路咆哮,它来到田野,(生接读)—大水淹没了田地。
它来到村庄,(生接读)—冲毁了房屋。
毒蛇猛兽到处(生接读)—伤害牲畜和百姓。
大地成了一片汪洋,这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园,人们的生活(生接读)—痛苦极了。(板书)
8、指导读:这凶猛的洪水,造成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多么悲惨呀!谁再来读读,指名朗读这段话、男生读。
小结:洪水给老百姓带来无数的灾难,所以人们决心要治好它,那人们是怎样治洪水,又有哪些人来治洪水,结果怎样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读完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
从学生课外预习入手,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针对课题,引导质疑,为学文创设条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二、自主读文,独立识字
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边读边想,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先自己解决。
2.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吗?请组长组织小组同学互相学习。
3.在刚才小组学习中,还有那些字你们觉得容易读错和写错呢?根据学生的情况重点指导:“丘、禹、野”几个难检字的读音和写法和妻、凿、雄的部首、写法;会通过词语辨别多音字“处”与“塞”
4.学会了生字,小组比赛读课文达到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读文,练习独立识字,再通过小组互学,教师点拨,学会生字,熟读课文,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解决问题,理清层次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一定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
2.上古时代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印在了人们心里。对于这个故事,你们刚才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还记得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那些地方写了大禹为什么要之水?那些地方写了大禹怎样治水的?那些地方又写了结果如何呢?引导学生学会默读,解决问题。
3.根据学生的回答,理出文章的层次,第一部分(1)描写了洪水肆虐的危害;第二部分(2-4)主要写大禹率领民众治水的过程;第三部分(5)些治水的结果——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设计意图〕
围绕问题,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字,通过默读思考、解决问题,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四、回归整体,朗读检测
1.请同学们分段读文,熟读课文。
2.检测学生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字词,学生交流、改错。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归整体,熟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读中培养语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学习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大禹治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呢?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
回忆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切入,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品味语言创设条件。
二、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1.今天让我们再次沿着时间的隧道,走进这个远古时代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能获得那些信息?一会儿要通过抢答题接受检查,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2.出示抢答题,检测学生自渎情况:
(1)从那些词语可看出洪水对人们的危害大?
(2)文中出现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什么关系?
(3)鲧和禹分别用什么办法治水,请概括回答。
(4)鲧临死前对儿子禹说了一句什么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鲧和禹治水的结果如何?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有关对应的文字。
〔设计意图〕
给学生时空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捕捉文本信息,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出示抢答题,既检测学生自渎情况,有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走进文字,自主学习
1.刚才我们大家说了,禹治水和他父亲不同,他父亲主要采取堵的方法,禹主要采取疏通的方法,那么,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第二部分,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描写禹做法的词语,写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1)引导学生抓“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禹的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超群的智慧,相机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从“常常、泡在、只好、才、仅仅、就、却”等词语体会大禹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相机指导朗读。
4.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出示图画、配音乐)同学们,大禹为了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请你们想想大禹每次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写下来。
5.引导交流所想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抓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感情,学会通过想象深入体会人物的品质。
三、讨论探究,升华情感
1.孩子们,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大禹卓越的战略眼光、超群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设计意图〕
问题是思维的发端,引导学生围绕重要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请同学们自读补充的有关大禹治水的小故事。
2.读后交流体会。
〔设计意图〕
树立大语文观,打通课内外的联系,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洪水肆虐
大禹治水{治水过程智慧超群无私奉献
洪水退却
〔设计意图〕
提炼文章的重点,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理解文章的内涵。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所有生字并正确美观的书写“治、洪、姓、理、形”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把课文的字音都读准了,并且认识生字、写好本课要求的生字。
难点:读好课文中的长句。
对策:让学生来自主朗读。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3、请小朋友仔细听一个关于大禹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小朋友是否也想来讲讲这个故事,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朗读全文。
4、汇报交流并检查字音。
5、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
6、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理、形,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理、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3、老师范写这些生字。
4、学生在书上描红。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示例 篇四
之一
佚名
一、课文分析:
本课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教学时要求学生抓住“经常、凶猛”两个词来理解当时洪水的危害。教师可通过录像让学生理解。
第二段写大禹带领老百姓治水,教学时以“一心治水”这段的重点词进行教学。从“凿山开渠”中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从“日夜不停、常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每天”认识到大禹的“一心治水”。
第三段是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治水。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教学方法:找出时间、家里发生什么事,大禹怎么做为什么大禹要这样做
第四段写洪水被制服,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重点词“辛勤、终于、制服、安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以此来理解句子意思。
2、能找出课文中按时间顺序写的,并能把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找出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过。
教学重点:能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以此来理解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复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教具:录像机一台、《大禹治水》录像片、幻灯片、幻灯机一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禹治水》第一自然段,请大家看录像,这就课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情景,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感受,那就请大家用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指名领读,齐读)
说说看读完了这个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我知道了大禹在怎样一种情况下决定去治理洪水,那么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
二、新授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大声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随机板书:“一心治水:日夜不停、常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每天”
3、比较句子:大禹带领老百姓凿山开渠,忙的顾不上吃饭和睡觉。
大禹带领老百姓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
总结学法:学习句子时要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学习。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禹在一心治水,我们还能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禹是一心治水的?接下来请看第三自然段。
1、自由大声读第三段,边读边用笔划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
2、填表
时间 家里什么事 大禹是怎样做的
有一天 妻子刚生下孩子 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
几年后 儿子挥着小手要爸爸 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又赶紧赶路
又过了几年 儿子已十多岁了 让儿子告诉妈妈,等治好洪水一定回家。脚不停步地向前奔去
3、说说大禹为什么会三过家门而不入?
4、根据表格复述大禹三过家门不入经过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我们通过课文的三段学习,你来说说看你知道了大禹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们来看看大禹治水的结果。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比较:经过辛勤劳动,洪水被制服了。
经过13年的辛勤劳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三、拓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去学习“愚公移山”。下节语文课进行交流。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五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根据提示讲故事。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信息。
3、学习大禹舍小家为大家的高贵品质。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提取信息。
通过“十三年”、“三次”、“一次”等词语,学习大禹的高贵品质。
1、导入新课
孩子们,我们都是二年级的学生了,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有很多的故事陪伴着我们:童话故事像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寓言故事像揠苗助长、亡羊补牢等等很多形式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大禹治水。我相信学过以后回家讲给爷爷奶奶听,他们一定很高兴。(板书课题:大禹治水)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过后说一说你从书中得到哪些信息?(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有那些人物?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那些话或者情节印象深刻?)
3、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1)联系下文理解“泛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想象,大水淹没田地冲毁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人
(板书:洪水——泛滥,毒蛇猛兽——到处伤人,人们——痛苦极了!)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抓住“很久很久以前”,故事开头通常用的方法。注意语气。
4、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1)强调生字词“灾难”,联系上下文,理解灾难的意思。
(2)学生说一说,谁在治水?用的什么方法?用了多长时间?结果怎么样?
(3)用“继续”造句。
5、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1)纠正学生读音,找出“十三年”、“三次”、“一次”,把这些词语重读,学生试着读,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2)教师提问:禹为什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禹舍小家为大家的可贵品质。
(4)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十三年”、“到处奔走”、“三次”、“一次”讲故事。
6、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结合插图对照课文,你想说什么?说一说,禹是如何治理洪水的?
7、教师范读洪水退了,让学生总结:
洪水——退了,毒蛇猛兽——驱赶走了,人们——安居乐业
8、为什么禹被称为大禹?
我们知道大部分神话故事中的人和事都有虚构成分,但禹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也确实帮助人们脱离了洪水的折磨,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的事迹编写成故事代代相传,这也证明了禹在人们心中的伟大,所以人们亲切的称他为“大禹”。
按照下面的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滚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把故事讲给家长听;推荐阅读《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后羿射日》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六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咱们班的同学里边能够天天和爸爸见上面的有多少?(大部分举手)一个星期才能见上一面的呢?(四五个)一个月呢?(四五个)一年到头只能见上爸爸一面的,有没有?(没有)老师呀,真为咱们班的同学感到高兴,因为你们都有那么多和你们亲爱的爸爸朝夕相处的机会。可古时候有个孩子,他长到13岁了,才见了爸爸两回面,13年来,他的爸爸抱都没有抱过他一次,你们觉得这个爸爸怎么样?
生1:很坏。
生2:没感情。
生3:真是一个冷血动物。
师:正是这样一位大家都认为不称职的爸爸,他却赢得了老百姓的称赞和好评,你们猜这是为什么呢?你说。
生1:因为他是去治水。
师:你预习课文了,是吧?
生2:因为他做好事。
生3:因为他帮助老百姓治水去了。
师:学案刚刚发下去,同学们马上就预习课文了,是个好习惯。
生4:他去治水了,所以没抱孩子一次。
师:很多同学都已预习课文了,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位爸爸,他的名字叫——
生齐:大禹。
师: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生齐:大禹治水。
师:聪明的同学读了课题一定有问题了,你说。
生1:为什么要治水?
生2:怎样治水?
生3:治了水,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
师:田老师听明白了,同学们提的是三个问题:①为什么治水?②怎样治水?③结果怎样?这几个问题呀,田老师也很想知道答案,那咱们就一起到书上找一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师:听老师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标上段落序号,找一找答案,听明白了吗?
生齐:明白了。
师:(范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找到答案了吗?
生:找到了。
师:谁来汇报一下,宋勤,请你说。
生1:“相传黄河一带经常闹水灾,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就是写为什么治水。
师:这个是什么?
生:为什么治水?
师:在课文的哪一段?
生:第一段。
师:怎样治水呢?
生1:第二段。
生2:二、三、四、五段。
师:一个说第二段,一个说二、三、四、五段,有问题了,我们先来看看结果怎样,在哪一段?
生:第六段。
师:那二、三、四、五段写什么呢?写了什么?
生齐:怎样治水。
师:同意吗?其实两位同学的意思合起来就完整了,刚才我们很快地理清了课文的内容,同学们真了不起。现在,你们还觉得大禹是个坏爸爸吗?
生齐:不是。
生1:是个好爸爸。
生2:是个有崇高品质的爸爸,为了治水不顾妻子和儿子。
师:同学们才初读了课文,对大禹的看法就已经有了这么大的转变,等咱们细细地学完课文,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了。接下来,我们合作着再把课文读一读,田老师读前边的,同学们读后边的。
师:(师引读生接读第一、二自然段)
生:(同桌两人合作读后面几个自然段)
师:(看学案)老师呀,有几个词要考考大家。一齐读。
生:凶猛、淹没、冲毁、耽误、辛勤。
师:真不错,读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待会儿我们学起课文来就会又快又好。这节课,我们先着重研究第一个问题:大禹为什么治水?也就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地去读一读。
生:(读第一段)
师:打断一下,胡凯豪的学习习惯非常好,一边读,一边把
找到的答案做上记号,你喜欢用什么符号就用什么符号。
生:(继续自由读第一段,边找出答案,做上记号)
师:找到答案的同学请把小手举起来,谁来说?李彬。
生1:“相传古时候,黄河一带经常闹水灾,凶猛的洪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所以大禹决定去治理洪水。
师:你是把整段都读出来了,第一段的的确确写清楚了大禹为什么要去治水。我们先把第一句读一遍。
生:(齐读第一句话)
师:好,第一句里边“闹水灾”的“闹”字,字典里边有两种意思,田老师已经选出来了。同学们看,一个是“热闹”,一个是“发生”,在这儿这个“闹”字是什么意思?
生:我来说。
师:能一起告诉老师吗?
生:能,“发生”。
师:“闹水灾”的意思就是——
生:发生水灾。
生:“闹水灾”的情景同学们见过吗?(见过)能形容一下吗?
生1:(水)淹没了房屋。
师:什么淹没了房屋。
生1:洪水淹没了房屋,人们无家可归。
师:水淹没了房屋,那水实在是太大了。
生2:洪水淹没了房屋。
师:你也说淹没了房屋。行,你说。
生3:洪水来的时候,会有漩涡,还会把电线冲断,人们就可能会触电。人们不淹死,也会被电死。
师:老师明白了,还有吗?陈卓异。
生1:凶猛的洪水冲垮了铁路,使火车翻车,使火车里面的乘客死亡。
师:哦,陈卓异他想到了火车翻车。如果铁路冲垮,而火车司机又不注意,就可能会出车祸,是的。
师:那“闹水灾”还会给人们带来什么灾害呢?
生1:会把人们辛辛苦苦种的稻子冲走。
师:是的。
生2:会把人们住的房屋冲倒。
师:嗯,会把房屋冲倒,你说。
生3:没有房屋,就会使人们到处流浪。
师:同学们在课前收集了很多关于闹水灾的资料,现在请你们大家交流一下。(同学交流资料)
师:是的,同学们想这样的水灾在古时候黄河一带只是发一次吗?(不是)发两次吗?(不是)还是发三次?(不是)那是——
生齐:经常闹水灾。
师:怎样闹水灾才算是经常闹水灾?
生:就是常常闹水灾。
生:就是一次水灾才过去,又一次水灾来了。
师:是的,一次水灾过去,老百姓们还没来得及重建自己的家园,还没来得及找回失散的亲人,第二次水灾又来了,今年的水灾过去了,明年又来了。同学们想想看,水灾会给人们带来很大很大的灾难,那么要是经常闹水灾,黄河一带的老百姓面对的将会是什么?你说。
生1:死亡。
生2:死无葬身之地。
师:是的,经常闹水灾,老百姓们将会面临失去生命和财产的危险,现在你们明白了吗?怎样闹水灾?
生:经常闹水灾。
师:书中有一句话也是写水灾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凶猛的洪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师:老师把这句话改一改,改成这样行不行?
(板书“洪水漫上了田地,冲撞着房屋。”)
(板书“凶猛的洪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
师:行不行?有什么意见当面提。
生1:洪水不是漫上而是淹没。
师:你是说洪水是淹没了田地,还有吗?你说。
生2:洪水不是拿来撞房子的,而是冲毁了房子。
师:你是说洪水冲撞着房屋和冲毁了房屋不一样。
生3:洪水是凶猛的。
师:上面这个句子的洪水不凶猛,能感觉到洪水是很大很大的吗?(不能)第二句呢?(能)“凶猛”一般用在什么地方?
生1:凶猛的洪水。
师:平时我们一般说凶猛的什么?
生1:凶猛的老虎,凶猛的野兽。
生2:凶猛的豹。
生3:凶猛的龙卷风。
师:龙卷风是吧,可能用“猛烈的龙卷风”更确切一些。你接着说。
生4:凶猛的鲨鱼。
师:嗯,那么这个时候,说它是凶猛的洪水,也就是说这洪水像老虎呀、狮子呀,像这些野兽一样的凶,一样的厉害,这个词能漏掉吗?
生齐:不能。
师:刚才很多同学讲到了“漫上”和“淹没”的景象,怎样才算淹没了田地呢?谁来画画看。冯博迪你上来,怎样才算淹没田地呢?大家看好了,对不对?(错、对)有的人说错,错在哪儿?
生1:洪水没有那么小。
生2:这样洪水只是漫上。
师:“漫上”,洪水怎么样?有点儿,“淹没”是已经把秧苗盖在下面,淹没了没有?(没有)
师:其实,田老师明白了,冯博迪是说下面都是水了。你有意见你说。
生1:水不可能只淹没上面不淹没下面的。
生齐:对。
师:你说淹没了没有?
生:没淹没。
师:还没淹没,你说。
生:上面还有一点点露出来。
师:你们看得真是仔细,还有一点点是吧,现在淹没了吗?
生:淹没了。
师:观察得真认真,那么“冲毁了”和“冲撞着”房屋又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这是房屋,冲撞着房屋,怎么画?杨皓然你来,你要向大家表示怎样算冲撞?怎样算冲毁?
生:(画箭头)
师:我明白了,冲毁了房屋,房屋就没有了,冲撞着房屋只不过是撞得很凶,而冲毁了房屋呢?房屋毁了也就没了,这句话该怎样读,我们来读读看。
生:(读)
师:所以大禹决定去——
生:治理洪水。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决定去治水是因为洪水太大了,田地淹没了,就是——
生1:粮食没有了,大家就算没被淹死也会被俄死的。
师:是呀,就算没被淹死,也会被饿死的,没有了房屋,就没有了——
生齐:住的地方。
师:现在大家明白“流离失所”是什么意思了吗?还有一些小朋友不明白,那田老师提醒你们一下,这学期刚学了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叫——
生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法。
师:来,我们一起把这个句子整个儿地连起来读一读,联系起来想一想,就能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一齐读。
生:(读“凶猛的洪水……无家可归。”)
师:明白了吗?
生1:到处流浪。
生2:没有了家,到处流浪。
师:那这句话,谁能比刚才读得更好一些呢?来,自己先去读一读。
生1:“凶猛……无家可归。”
生2:“凶猛……无家可归。”
师:田老师提议同学们拿起课本学着她读一次。
生女:(读)
生男:(读)
师:现在如果回去让你们告诉爸爸妈妈,能行吗?
生:能。
师:那老师今天就当一回你们的妈妈,行吗?我听说大禹可不是个好爸爸。
生:不对。
师:那大禹干嘛要去治水呀?
生::洪水要打扰他们。
师:具体一点。
生1:因为洪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生2:因为治水能使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我现在总算明白了,他治水不是为了自个儿,而是为了大家伙儿。今天,田老师有没有教你们写生字呀?
生:没有。
师:你们不是还有“学案老师”吗?赶紧请教请教它,自个儿把生字给学会了,好吗?
生:好。
师:那抓紧时间打开学案看到第五题“生字书写”,千万要认真向“学案老师”请教,自己去学。
生:(写字)
(以下略)
大禹治水(学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我的资料库
1、收集古今中外发洪水时的图片、录像、光盘、文字。(至少1件)
2、了解洪水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灾难。
二、我的小调查
我们班的同学中,能够天天与爸爸见上面的有( )人,一个星期能见上一面的有( )人,一个月只能见上一面的有( )人,一年到头都见不上爸爸一面的有( )人。
三、我的小尝试
1、我能用上小符号在下图中表示出“淹没”与“满上”的区别,“冲撞”与“冲毁”的区别。
2、我能和同桌作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3、我能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四、我的小发现
开始,我认为大禹是一个
。
现在,我认为大禹是一个
。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会本课生字的基础上,能了解一定的解词方法,并通过品词析句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3、能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艰辛以及其顽强意志、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绍兴有个禹陵,还有禹庙,去过吗?是纪念谁的呢?
2、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他世代为后人所传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
3、齐读课题。
“治”是我们要学的生字,
拿出手来跟着老师一块写(注意:左边的三点水瘦一点,让出位置给右边的台,上面的私字头要宽宽的,像顶帽子盖住下面的扁口)
(治是本课的生字,虽然笔画不多,但是在间架结构的认识上,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学生写字上的难点自然也就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点。)
4、大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怎么做的呢?我们就通过学习课文来解决它们。
(整体教学可以使繁文简教,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接触课文之始,便抛出两个主问题,使本课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
二、初读课文。
1、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2、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生字都会读吗?
看着生字,心里默默地读读想想,不会的打开书再看一看。
3、滔滔 淹没 冲倒 害得 老百姓
治理 仔细 地形 挖通
被 制服 感激 伟大英雄
(1)第一行,谁会读?
这里面还藏着两个多音字呢,谁找到了。
知道还可以怎么读吗?“倒”组个词?出示练习。
课文中怎么提到这两个词语的?(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冲倒了——)
其实判断多音字读音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在句子中一读就明白了。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了四步教学法:1、联系词语读准字音。2、提问学生其他读音并组词。3、找到课文句子明确读音。4、总结提炼归纳方法。教师仅仅简单的一句话:“多音字判断最好放在具体的句子中一读就明白了。”却蕴含着今后指导学生今后判断多音字的方法。)
我们一块读读这行词。
(2)下一行不难读,谁来试试?
(3)最后一行,一起读读?
又出现了一个制,刚才是治水的治,现在是制服的制。有什么区别呢?
先看治,可以组什么词?读读!(治病、治家、治河、治国、治虫)
发现了吗?治大多指的是—治理的意思,所以治水就是——(治理洪水)。
小结:其实有时组组词也是挺好的一个解词办法!
那制服呢,课文中说谁被制服了?(洪水)
生活中还听过什么被制服吗?(老虎 风沙 坏人)
原来都挺厉害的,但后来都在强大的力量下变得听话了、服从了,这就是“制服”,能分清吗?
(第一个“治”,我采用的是“扩词意会”法,即:给出学生一串相关的词语,让学生读读悟悟,进而自然体会这些“治”大多都是—治理的意思,也很快理解了治水就是治理洪水的意思。教师顺势点拨道:其实有时组组词也是一个解词的好方法。看似无意的一句话实际却传递着一种信息,相信学生今后在遇到此类词语的时候也一定能尝试着运用这样的扩词解词法。和“治”不同的“制”的教学,我则采用了“联系生活造句”法,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联系文本来理解,然后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听过“什么被什么制服吗”?一位学生马上联想到武松打虎的故事,说::武松把老虎制服了。接着又有孩子说道:坏蛋被警察制服了。还有的说:牧民制服了野马。这些生活中的经验巧妙地帮助孩子理解了“制服”的意思,同时“被字句”“把字句”“一般陈述句”等多种句式都在学生的发言中获得了体现,真是一词多得呀!相信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后,这两个治(制)可能很难混淆了。)
(4)齐读生词。
3、刚才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大家自己读读课文,能找到答案吗?
4、大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呢?谁找到了答案?(生读第一小节)
三、学习第一小节。
1、可怕的洪水到底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呢?让我们一块看一看。(录像)
2、回想刚才情景,猜想洪水中老百姓会怎样呢?
学生一: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互相掺扶着四处去流浪。
学生二: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我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紧紧地抱着一棵大树,大声地喊着:“救命啊!救命啊!好心的人快来救救我吧!”
3、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都感受到洪水的凶猛、百姓的可怜,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呢?(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
(1)反复读读词语,都读懂吗?读懂哪个说哪个。
(滔滔就是很大的水)
(无家可归就是没有家可以回。)
(出示图片)你们看,洪水来了,老百姓的房子没了,农田没了,家里的一切都没了,只好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真是太可怜了!
(2)连起来读读,让我们感受到洪水下百姓苦难的生活。
4、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感受那滔滔的洪水和人们的苦难!
5、传说,当时人们为了避开洪水,把家安在山洞里,像野兽一样的生活;为了避开洪水,把家安在大树上,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日子过的很是悲惨。
6、正因为如此,(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再读读,读出大禹治水的决心。
7、禹为什么要治洪水,现在明白了吗?
(对于“大禹为什么要治水?”这一问题,教师首先通过录像让学生产生视觉冲击,再联系生活想象洪水中百姓境况,在有了充分的直观感受后迅速回归文本展开教学。学生先通过浏览课文自然找到书中的答案(第一小节),自己再读文感悟,体会到“洪水的浩大和百姓的不幸”,又从“滔滔、淹没、冲倒”这些词语中具体去想象洪水的凶猛,从“无家可归”中去咀嚼百姓的苦不堪言,这样由文到段再到词句,教师始终放手引导学生自己一步步地读懂文章,最后我们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孩子真的走近了百姓,走近了洪水,更读懂了文章。)
8、说起容易做起难,大禹是怎么做的呢?这个问题谁找到了答案?在第几小节?
四、学习第二小节。
1、治洪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禹会怎么做的呢?
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
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谁来读读?禹是怎么治水的?画出表示大禹治水的动作的词语。
((察看、挖通、劈开……)
(2)那么你能根据课文把下面的这组词连一连吗?
(察看—地形;挖通—大河;劈开—大山)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呢?
小结:是的,你们看大禹他们通过挖河劈山的方式开出一条水道,将四处泛滥的洪水引导入了大海。 板书:引
(4)大家知道禹的父亲鲧过去也一直在治水,他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用堵的方法治水)
鲧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花了九年时间洪水没有治好。就这样禹接替了父亲的工作。
(在重点段的教学中我主要是弄懂文本内容,即:大禹治水的方法。具体的练习环节则由四步展开:1、圈画大禹治水的动词。2、通过动宾词组搭配练习理清治水的步骤。3、运用练习说话弄懂治水方法。4、资料对比禹父—鲧“堵”的方法,真切体会大禹的智慧。)
2、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呢?再读读这段话,从中你感受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1)发现了吗?其实像千辛万苦这样带有数字的词句子中还有好几个,找到了吗?这些数字词都表示了什么呢?(都不是指实在的数字,而是指很多的意思。。)
千辛万苦就是很多的(辛苦),千山万水就是很多座山很多条河。
(2)小结拓展: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读读语文角,记住它们:千秋万代、千言万语、十全十美、四面八方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3)“千辛万苦、千山万水”的意思我们都懂了,那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又表示什么呢?
(4)吃尽了千辛万苦,治水中他们到底吃过哪些苦、遇到哪些困难呢?你们能想象得出来吗?(同座互相说说)
(禹在挖山劈河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从山上摔下来,摔得遍体鳞伤;可能会被毒蛇给咬了,给大老虎弄伤了;炎热的夏天,又没有空调、又没有电扇,会热得中暑;寒冷的冬天,漫天飞雪,冻得浑身发抖…)
补充故事:传说大禹和老百姓一起劳动,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由于双脚常年浸泡在洪水中,大禹的指甲被泡烂,双腿得了关节炎,常常酸痛不已。。
(5)指导朗读
(6)同学们,大禹这一切都是为了谁呢?(老百姓)一块读读,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我们一块读读!
(7)读到这,你想对大禹说什么(为了百姓,宁愿自己……我真佩服你!)板书
——一心为民,令人钦佩!
——不怕困难,勇敢无畏!
——聪明智慧,为民治水
(8)拿起书,让我们跟随着大禹一同去感受治水的艰辛。
(本段教学的重点主要锁定为: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主要是抓住一连串的带有数字的词语。如:千辛万苦等,在此环节中的我的设计共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在读中去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带有数字的词语都非具体所指,而是表示很多的意思。2、通过语文角主动给出一串相关的数字词语,再次引导感受数字词语的妙用。3、让学生自己说出一些知道的数字词语,检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4、再次回归文本,透过“千辛万苦”“吃尽千辛万苦”等感悟治水艰辛。5、顺势展开想象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吃过哪些苦?孩子们出色的想象既充实了文本,更丰富了理解。我们高兴地发现,朗读中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情境,个个动情,人人投入,相信大禹那充满智慧、富含勇气的高大形象早已在孩子心中清晰起来。)
3、小结:如果说大禹治水过程满含着艰辛,体现了大禹一心为民和非凡的勇气和决心,那么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更让我们深深感动,那么1、大禹治水的十三年中为什么一次也没有回家看看呢?2、禹为什么能成为大家心目伟大英雄呢?3、孔子为什么说:没有大禹,我们可能都变成鱼虾了?让我们把这些问题留到下节课一块去解决,好吗?
四、写字练习。
1、指导写好“被”和“制”。
(1)被
左边是我们新学的部首——衣字部,要区别示字部。
(2)制
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左边的横画较多,要紧凑一些)
(3)描红
(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的生字写字教学中,教师重点教了两个字“被”和“制”,“被”字中涉及到本节课新学的一个偏旁“衣字旁”,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了讲解、书空、范写等都很得法,但是对于“制”教师也沿用了前一字的方法,平均用力。
回顾本案例的教学,应该讲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是有所遗憾的,因为教师忽略和淡化了教材资源(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在生字的笔顺自学上是有所显现),同时也没有充分发挥二年级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其实这里完全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打开课本,通过教材的笔顺图自学笔顺,然后在调动孩子写字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去独立分析生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就是因为教师还不够放心、放手,还未能真正做到相信学生,这也成为我们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布置补充习题的作业。
聪明智慧
板书:大禹治水 导 一心为民
勇敢无畏(不怕吃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7篇大禹治水教学设计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