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8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的皮影戏。
2、寻找影子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造型。
3、描画的影子清晰并且造型基本准确。
课前准备:
1、收集剪影作品
2、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在投影仪的照射下,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变化无穷的影子造型)。
3、收集马蒂斯的剪纸作品。
4、浏览中国皮影网。
教时数:
2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肯定看过《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红军桥》、《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美术影片,小朋友有没有觉得它和其他的卡通片不同呢?我们给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做皮影戏,这些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那小朋友知道有关皮影戏的哪些知识呢?
二、讲授新课,介绍皮影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dash;—马蒂斯。
(一)欣赏他那独具风格的剪纸作品。
马蒂斯他用剪刀创造的植物世界,色彩鲜艳,造型简单、有趣,充满动感,使人感受到他对生命充满乐观的精神。
本来马蒂斯只用油彩画画,后来他发现了色纸。他先用色纸做出布局,再开始画。剪刀能剪出千变万化的图案,线条简单有力、色彩鲜艳明亮。
马蒂斯真正剪纸是在年纪较大时。有一次开刀,身体复原期间,只能做一些不吃力的工作,像画素描或剪纸,才发现剪纸比绘画更有趣味性。马蒂斯的剪纸看起来很简单,变化却很多。红色、橘色、蓝色的树页,果实、美人鱼、鹦鹉,像是一首大自然的组合曲;同样简单的线条,也可以变化充满旋涡动感的海洋。
他说,在剪纸的过程里,并不知道要剪出什么,只是完全信赖他的手,当他剪出一只鹦鹉时,他觉得自己就变成那只鹦鹉了。剪纸使他重新找到了自己。
在大自然光的造化下,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请同学们把你观察到的奇妙景象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一下,老师看看谁最勇敢?
(二)发展阶段
1、再现影子——可以通过投影仪描画影子,也可以通过太阳照射描画影子。
2、再造影子——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3、创作影子——学生在太阳光下做出各种姿态互相描画。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4、美化影子——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和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三)欣赏书中图例,并谈谈感受。
三、布置作业
画有趣的影子
作业要求:
1、合理的构图,使影子作为主体鲜明而饱满的画出来。
2、描画的影子清晰,造型基本准确。
3、在影子造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大胆添加和美化。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
六、小结
每个小朋友画的都非常有自己想法,老师很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七、课后拓展
1、向大师学画,运用色彩组合和变化。完成具有装饰意味的影子画。
2、试着做做你熟悉的故事中的形象把它做成皮影戏。
教学随感:
由于上节课的分析和范画的欣赏,学生以基本了解光源不同,影子也不同,影子是不断变化的,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已经理解了科学的判断,作业情况很好!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篇二
湘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 变色龙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湘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内容,通过让学生寻找变色龙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能画一只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变色龙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变色龙这个特殊的形象和它特有的能够变色的习性对孩子来说充满了好奇,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让孩子产生自己动手探索、制作的愿望。本次围绕着和变色龙躲猫猫的游戏情景,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场景颜色来为变色龙涂色,这是一个对学生来说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学生在选择、对应、涂色再对应的游戏活动中,积累涂色的经验,感受游戏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了解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画一只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变色龙。
3.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变色龙的形态特征和变色习性。
教学难点:相似色的恰当运用。
教法、学法:观察发现法、教师示范法、自主表现法。
教具准备:课件、纸、教师范画、颜料。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程序:
一、找一找
寻找游戏
激趣导入
1、寻找变色龙游戏:
在这片树林里,住着一位有隐藏本领的小家伙,它是谁?你能找到它吗?为什么它们的颜色不相同呢?
小结:变色龙能根据环境来变化自己的颜色,来保护自己。
二、涂一涂
认识方法尝试练习
1.教师出示一幅画,问:既然变色龙的颜色能72变,你能选出适合变色龙隐藏在画面中的颜色吗?
2.学生说说颜色,教师涂鸦色块,教学生认识更多的颜色。如:淡绿、柠檬黄、草绿、湖蓝、普兰等颜色。
3.请选择一种颜色,为变色龙涂上。学生涂色。
4.平平的变色龙怎样让它活起来呢?教师示范重叠涂画法,在动物的边缘重叠稍深的颜色。
5.学生尝试使用重叠涂画的方法练习涂画。
6.教师点评
问题1:重叠涂画要在物体的边缘开始重叠。
问题2:重叠的颜色比本色要稍深。
小结:重叠画法使颜色更有层次变化。
三、看一看
观察形态了解步骤
1.出示变色龙图片。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变色龙长什么样?扁扁的脑袋、椭圆的身体、四条腿、卷长的尾巴。
2.教师在白纸上示范画一只变色龙。
3.展示另外两幅步骤图。
第二步:添加了背景
第三步:添加变色龙以及背景的颜色
4.作品欣赏
白天在花丛中的变色龙、晚上在树叶上的变色龙。
5.师:说说你还想让它藏在哪儿?变什么颜色?
小结:变色龙在大自然中快乐的生活着。
四、画一画
展开想象、
自主表现
1.大胆想象,利用叠色涂法,把变色龙藏进你的画中,想想它的皮肤会变成什么颜色。
2.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一评
欣赏评述
1.自评:说说自己的变色龙藏在了哪里?变成了什么颜色?
2.互评:说说你觉得谁画的变色龙隐藏得最好,为什么?
六、玩一玩
课后游戏
请同学们将作业进行相互欣赏,找找隐藏在别人画中的变色龙。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画变色龙,并且能够选择出适合变色龙隐藏的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于变色龙的小动物,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或者是攻击猎物身体幻化成与环境相似的颜色。只要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物,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认真观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八、附:板书设计:
16、变色龙
头:三角形
身体:长筒形
四肢:弯曲
尾巴:长、卷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三
课题:分蛋糕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的题目是“分蛋糕”但实际是圆形的分割、重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2、激发学生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在重组画面时要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蛋糕的范图、各种颜色的纸、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和吃过的蛋糕的种类。
活动二:
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的范画。请学生先讨论再说一说,还可以设计出什么样的蛋糕,蛋糕上还可以画什么?
教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几种描绘蛋糕的方法,并说明绘画要求。
活动三:
各组将教师发的范画按本组的人数做随意形状的切分,要每人分到大小基本一样的蛋糕,看哪一组分的巧妙。
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表演“切蛋糕”及切开后蛋糕重新排列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活动四:
分组做画蛋糕、切蛋糕、重组蛋糕的游戏。
做得快的小组还可以做分西瓜、分菠萝等切分圆形物体的游戏。
活动五: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纸盒制作立体的蛋糕。
教学评价:
1、是否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在重组蛋糕时能否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3、能否在课堂上和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具有合作精神。
札记:
一年级的学生好像对于蛋糕味道的记忆更深刻,对外形的记忆还比较清晰,但具体的花纹就不太清楚了。所幸我找到了几幅好利来蛋糕的宣传图片,上面有各种各样的蛋糕的大照片,甚至有六层的结婚蛋糕。这些图片给了学生很大的创作启示,而且在演示怎样“分”、再组画面时就用这上面的图片来示范,学生感觉就像在分真的蛋糕一样,心情很激动。在创作时也能够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新课程、新教材要求教师多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欣赏作品,这些欣赏作品从哪里来,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实际上生活中许多的画报、宣传图片甚至是报纸、杂志上的彩色大幅广告都是我们用来欣赏的好资料,只要教师肯做有心人,善于发现、搜集,就不愁找不到足够多、足够好的欣赏资料了。
课题:有趣的半圆形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学生认识半圆形、并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对半圆形进行艺术改造,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2、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将半圆形变化出各种景物。
2、引导学生将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半圆形的教具若干,展示作品、制作工具。
学生: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半圆尺、剪刀胶水、水彩笔、旧挂历、画报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通过教师的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半圆形,并认识到其他半圆形的物体:
实物投影仪展示:半个月亮爬上来了,老师为它添上几笔,它会变成什么?(学生提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半圆形变成各种图案。)出示课题:有趣的半圆形
活动二:
看书,分析平面的、立体的半圆形的做法。
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办法及可以利用哪些工具。
总结:剪、画、综合
教师把做好的各种颜色的半圆形贴到黑板上,请学生根据颜色说说这些半圆形都可以变成什么?
活动三:
以小海龟为例先分析再示范如何用半圆形的纸片制作。
最后将做好的小海龟选择合适的背景粘贴。
活动四:
你想运用半圆形做什么?怎样做?想好了就动手吧!
活动五:
学生将制作好的半圆形物体选择适合的背景组成有趣的画面。
活动六:
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利用其他形状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
教学评价:
1、是否用半圆形变化出许多景物。
2、能否把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
3、能否设计制作出半圆形的立体玩具。
札记:
多数学生在幼儿园时已接触过半圆形,如果利用工具来画半圆再制作,他们的作品很精致;如果让他们自己徒手画半圆再制作,作品就会歪歪扭扭,却也富有一种儿童情趣。这使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低年级的美术制作课,究竟是需要学生的作品达到一种“精致的工艺品”的效果,还是“富有儿童情趣的”、“不太精致的效果”呢?
课题:摸一摸,画一画
课时:一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但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要让作业富有游戏形式,但必须将基本方法和要求渗透于造型游戏之中,使学生在愉快的造型游戏中自然的接受到美术知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
2、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
3、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触摸对对象产生知觉,自觉地采用不同的线条、色彩、采用不同的笔触,进而产生新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表现身体触觉的图片资料、不同的材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水彩笔、绒线、棉花、石头、木片、胶水、彩色纸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你来猜猜我带的是什么?”游戏,选一位同学将自己带来的东西装到布袋里,另外一位同学将手伸到袋子里,说说自己摸到的东西的触觉感受,从而引导大家判断出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活动二:
想想如何描绘表现出刚才的触觉。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表现触觉的大师作品,让学生了解运用各种造型语言表现触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活动三:
由学生表述自己的触觉,教师实际操作示范各种用笔方法,做出不同的笔触效果和肌理效果以表现不同的触觉
活动四:
鼓励学生自己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拼贴等造型手段表现出自己对不同触觉的感受。
在活动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通过多次实践,力争表现出对某一种触觉的独特感受。
引导学生上访设法突破平面的绘画形式,将绘画与制作结合起来。
活动五:
作业完成后展示在教室里,又学们互相猜一猜对方画的是什么触觉。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做一些触摸实物的游戏,并与家长一起感觉与表现,提高造型语言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
2、能否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运用。
札记:
这一课的作业效果好的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学生虽然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触觉时不够到位,但却能用生动的绘画语言将其表现出来。如: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学生运用不同节奏的的波浪线表现出了“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感觉,虽然不是触觉,但这种感觉却是人人都有过的,但一般人没有用绘画形式来表现的。还有“烫得直跳”、“心怦怦跳”等感觉,孩子们表现得都很好。这说明本课的教学目的已达到,学生已能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自己的视觉表达能力。
课题:小挂饰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简析:
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东西可以用来再组、加工,成为与众不同的小挂饰。
教学目标:
1、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
2、将收集、加工后的饰物穿起来,制作1-2串挂饰。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找到与众不同的材质来制作挂饰。
2、启发学生就作品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3、安全熟练的使用工具。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彩色纸、吸管、麦秆、果核、果壳、钮扣、贝壳、小石子及针线等材料。
2、教师收集各种挂饰的照片,准备胶水、针线等材料。实物投影仪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出示“diy首饰屋”的宣传图片,请学生看上面人们自己选用各种珠子、小石子等材料串制的小挂饰。欣赏小挂饰,体会其装饰美感,了解挂饰的形式与种类。
活动二:
启发学生思考:你想做一件什么挂饰?生活中还有那些垂首可得的材料可以来制作小挂饰?
引导学生从书包里、教室里、操场上收集制作材料。
活动三:
先让学生将收集到的东西随意的用针线串起来,展示给大家看好不好看。从而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东西穿在一起都好看。
引导学生按小组将有联系的材料归类放置到不同的袋子里,再观察、讨论:像纸片这样的材料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串起来才好看?小石子等较硬的、无法穿孔的材料可以用什么办法连起来?各组可以试一试。
以“新专利发布会”的形式请各组派代表来说说自己组尝试的结果。
将已分好类的材料用不同的袋子装好,收拾起来,准备下节课用。
第二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欣赏优秀的挂饰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直接串上,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哪些方法来装饰好小挂饰。(如将彩纸剪成穗状粘到被穿的东西之间)
小组讨论、试验,交流结果。
活动二:
运用讨论好的方法,用线串联整理好的材料,做一件小挂饰。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运用的材料的大小、形状引导学生将挂饰做成项链、手链、腰带、包饰、钥匙链、风铃等多种形式。
活动三:
拓展:出示用自制小挂饰加工的学生卡、班牌、小信插等,引导学生思考:还可将小挂饰于什么相联接,制成为生活服务的工艺品?
活动四:
将自己制作的小挂饰送给同学或老师,共同体会创造的乐趣。
收拾整理。
札记:
下课的时候,一年级一班的胡誉川一下子把一串自己做的小挂饰套在了我的脖子上,这是一串用各种颜色的皱纹纸片串成的项链,中间还穿了一颗红色的扣子,配着我的黑毛衣非常别致。整整一天我都戴着它,谁看了都说好看,胡誉川更是美得不得了,放学的时候还领着它的家长来看看“赵老师戴着我做的项链呢,带了整整一天!”别的孩子不服气地说:“明天我要做个更好的,让赵老师戴一星期!”我被孩子们的创造热情深深感动,更体会到了,教给学生“创造”等于是教给学生快乐,教给他们更好的享受生活。
课题:瓢虫的花衣裳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前面学习了半圆形的造型,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画、做瓢虫的花衣裳来接触半圆形的造型。
教学目标:
1、观察瓢虫,能够说出它的外形特征。
2、能过用2-3种方法来制作瓢虫。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制作方法来做瓢虫。
2、引导学生表现出瓢虫的外形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作及各种资料
学生:收集瓢虫的资料,收集半球形的物体,各种透明的包装纸,准备透明胶带、彩色纸、剪刀、金属丝、笔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启发学生谈谈自己见过的瓢虫有什么颜色、花纹的,说说它的生活习性,知道那些瓢虫是益虫。
观察瓢虫的图片,先说它的外形是怎样的,并找一找它的特点。(从光泽、斑点、对称方面说)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来画一画瓢虫,比比谁画得快、画的圆。
活动二:
瓢虫的花衣裳很美丽,请学生想一想准备如何用绘画和剪贴的方法表现它的花衣裳。(主要从色彩搭配方面谈)
建议学生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甚至可以改变瓢虫的固有色,或者一边用一种色彩。
学生试着用绘画、剪贴的方法表现瓢虫。
拓展:
学一下展翅欲飞的瓢虫的样子,并像“切蛋糕”一课学得那样用切开再组的圆来表现一下展翅欲飞的瓢虫。
布置学生下一课时带瓶子盖等半球形的东西和其他材料。
第二节
活动一: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作品,讨论:书上的作品用了哪些材料,猜猜作者是怎样做的,并交流。
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制作方法。
1、在一个圆形的瓶子盖上画上或贴上斑点,再粘上触角。
2、将一团纸揉成圆球形,用透明包装纸或彩色纸将它包起来,用一根金属丝将开口处捆扎起来,使金属丝成为触角。
3、用乒乓球作为瓢虫的身体,再粘上足与触角。
4、用纸盒作瓢虫
5、用橡皮泥捏瓢虫。
活动二:
请学生自己试着用一种方法做一只瓢虫。鼓励学生想出与教师介绍的不一样的方法。
对于动作快的学生,可让它们为画好的瓢虫绘画或制作一个相称的背景。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选择一种昆虫作为观察对象,用制作或绘画的方法将观察结果表现出来。
教学评价:
1、是否能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制作方法做瓢虫。
2、是否表现出瓢虫的外形基本特征。
札记:
学生告诉我,在幼儿园时他们就画过瓢虫,所以我就没在瓢虫的外形、花纹的分析方面多下功夫,而是引导学生多动脑筋,运用多种手法来“做瓢虫”,提出了“比比谁的脑筋灵”、“比比谁的手儿巧”。这使得学生感到作业很有挑战性,设计出了各种各样、不同材料和表现方法的瓢虫。有的学生运用了前面“分蛋糕”一课中学的圆形的分割再组的方法,剪贴出了展开翅膀飞的瓢虫;一年级一班的李华容同学剪贴了许多只瓢虫后,运用了在“小挂饰”一课中学的穿的方法,把小瓢虫和小叶子穿成了一条美丽的项链。一个多学期的训练,促使孩子们已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法来进行创造,我骄傲的对这些孩子说:“孩子,你们长大了,已经成为知识的主人了!”孩子们受到了感染,创造的劲头更足了,下课时,教室里的展板上爬满了色彩鲜艳、姿态各异的瓢虫。在我眼里,这不光是一份成功的美术作业,更是孩子们一颗颗要求进步、追求创新的心。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了解人类眼睛的形状、特征、色彩、构造等一些知识。
2.技能目标,学会刻画大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及神态。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图片、讨论交流感受眼睛所表达出的人的精神内涵和保护眼睛的意义。
教学重点:人的大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和神态的刻画。
教学难点:大眼睛的不同的表达方式,眼睛情感意义的表达。
教学准备:常规绘画工具,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激趣与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猜谜语,所以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PPT)
学生猜,老师板书课题(大眼睛)
二、探究与学习
1、 认知眼睛形状和结构
a.观察课件中不同年龄,不同形态的眼睛,学生讨论并说说自己看到不同眼睛后的感受。
b.认真观察同桌的眼睛,告诉自己的同桌,他的眼睛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指名交流眼睛的组成,老师总结眼睛的结构:眼皮、眼睫毛、瞳孔(展示PPT)。
c.老师指导,学生根据眼睛的组成,在纸上画个大眼睛。
2、 启发观察
我们一起来看几只小昆虫,看看你们都看到了哪些颜色,你们是用什么看见的?(PPT)
我们用眼睛不仅能看到各种色彩,还可以看清身边的事物和美丽的景色,你们都看到了什么?(PPT生活中的图片及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
3、 示范与创作
a.你们能用自己的一双手把你们看到了的美景画在大眼睛里吗?
b.教师边示范边讲述绘画步骤: 先用深色彩笔画一只大眼睛
再把你心中的美景用笔画在大眼睛里
然后用彩笔涂上美丽的颜色
最后把大眼睛的睫毛打扮得更漂亮。
c.欣赏作品大眼睛(PPT)
三、创作与指导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1.把你看到的美丽世界巧妙的画在眼睛里。
2.比一比,谁是最美的大眼睛。
四、展示与点评:
请几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同学们评出最美大眼睛?谁画的大眼睛美景最多哪里最吸引你的眼球,你觉得还有哪里不足?说说你的理由。(自评、互评、师评)
五、知识延伸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平时同学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这样才能观察并发现我们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设计。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太空里的植物。
3、引导学生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是否能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3、是否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彩纸、吸管、橡皮泥、KD板、陶泥、喷壶等各种材料。
2、学生准备水彩笔,垫板、报纸。
教时数 :
2教时
授课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创设情境
让每位学生做一回太空人,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太空里看到哪些奇异的植物。
讨论并相互交流想象中的太空植物,要求与常规植物有不同的地方。
二、讲授
你觉得太空中的植物应该是什么样的?
颜色很奇特,五颜六色的,形状很怪异,有很多手和脚,还会说话……
现在请小朋友们将你想到的太空植物画一个草图,并在小组里交流,修改。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出太空里的植物大概是什么样的。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些图片。
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感受?如果由你来画你会怎样来画。
三、布置作业
学生运用画的方法来设计自己想象中的太空里的植物。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
六、小结
教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做了一回太空人,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太空里看到各种奇异的植物。这节课我们用手工的方法来表现太空里的植物。
二、讲授
你觉得太空中的植物应该用什么材料来表现最好呢?
可以用五颜六色的橡皮泥,彩色纸或者陶泥,以及其它的废旧物……
表现太空里的植物,最主要是要表现出它的奇怪。现在请小朋友们欣赏图例:
小组里交流,讨论,修改并研究出自己做的植物的方案。
三、布置作业
学生运用自己准备的材料来大胆设计自己想象中的太空里的植物。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指导要点:
1、根据自己的设计,通过彩色橡皮泥的捏、接、做出太空植物的主体,并适当加些其他的材料如彩纸、吸管等作为点缀。
2、可用彩纸卷成太空中植物的形状,如喇叭形,并用各色彩纸条卷成圈,粘在喇叭形的太空植物上作为点缀。
3、将KD板做成太空植物的主干,再将彩色橡塑板剪成须状,作为枝干点缀物。
五、讲评
六、小结
教后随感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2.画一副画中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
3.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
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程序:
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
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
2、出示儿歌《画中画》——画好老鼠,画好老鼠;再画猫,再画猫;画张大床,猫儿睡啊;画中画,画中画。(师生拍手唱儿歌,教师提示认真看、仔细听)
二、师生探讨添画方法
1、问:画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
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呀?怎么想到画张大床?
3、“画中画”找朋友。
问:“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提示:画中的老鼠画在哪了?猫画在哪了?)板书:包围添画
4、你发现“画中画”的奥妙了吗?(小结:由小变大,层层关联,包围添画。)
三、创设情境引导联想
1、由小青虫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所联想到的相关形象。)
2、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呢?还是树枝?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小胖虫”的故事。
四、启发想象明确要求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五、学生创作体验情趣
1、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
2、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教师提示:让“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画展小列车”
六、作品展评拓展延伸
1、观看“画中画”作品展,说说画中的故事。
2、出示三组作品,学生在“寻找画中画”活动中,发现“画中画”奇妙无穷。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运用各种基本形的组合拼贴城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设计、创造美好事物的愿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合作拼贴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体会合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应用各种基本形组合拼贴城堡的结构。
教学难点:
在合作的过程中怎样拼贴出丰富的城堡外形。
课前准备:
1、教师:不同的城堡图片、各种基本形、投影、范画、课件、黑卡纸。
2、学生:胶水、油画棒、水彩笔、美术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学生欣赏
(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伴随一阵轻快的乐曲声,屏幕上出现了几幅照片,能说出它们的片名吗?
学生:“这是阿拉丁、这个是美女与野兽、还有茜茜公主”一个个地说出了他们熟知的动画片名字。
小结: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动画片中的人物都住在什么地方?(从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中切入要学的内容)
学生:动画片中的人物都住在城堡里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漂亮的童话城堡》。
2、欣赏几幅建筑图片(使学生详细了解不同建筑的不同风格和特点。)
教师:这几幅建筑从外形上观察有什么不同?(目的:发现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和特点),(运用多媒体播放几幅有特点的中西方建筑图片)
学生:说出建筑的外形特征。(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
教师:介绍城堡的建筑风格和特征,其中蕴含的意义。
3、用基本型概括城堡的外形。
教师:大家请看城堡的各个部分像什么形状?(目的:将体转化为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播放一张城堡图片)
学生:有的房间像长方形或正方形,屋顶像三角形,窗户像椭圆形等。老师:把这些基
本形状看作一块块积木,用儿时玩搭积木的方法建造一
座城堡,还能有其他的建造方法吗?各小组讨论。(目的: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便于设计城堡的外形,突破教学重点)
学生:各小组讨论并汇报
教师:用搭积木的方法建造城堡时要注意什么?(目的:明确拼贴的顺序)
学生:注意搭积木的顺序,自下由上,一次码放。
教师:演示城堡的拼贴方法,重点演示遮挡关系的处理。
4、欣赏几幅学生用纸拼贴的城堡作品。(目的:开阔学生设计思路,学习并借鉴搭配颜色的方法)
教师:在这几张作品中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目的:倡导个性化和风格化。突出造型新颖,颜色搭配的美丽)
学生:讲述自己的观点。
5、看书:(目的:明确制作方法和制作内容,学习分工合作)
教师:打开书第10页,观察小朋友是怎样制作城堡的?学生:合作完成的。
教师:我们怎样合作完成城堡的设计与制作?小组讨论。(目的:学习分工合作)
学生:介绍小组的合作方法。
6、作品要求与评价方法:(目的:增强竞争意识,形成孩子们之间比、赶、帮、超的生动局面)
教师:(出示一个或几个小公主)那一组同学能团结协作而且城堡设计得美丽,老师手里的小公主就住在那一组同学的`城堡里。
三、学生实践。
学生:开始了动手实践活动,每一个小组都像是个建筑队,他们分工不同有的在选料(选用不同形状的基本形);有的在策划(设计);还有的在盖城堡(用基本型拼摆)。一会儿,一座座城堡屹立于纸面上。
教师:辅导前期:处理好学生之间分工合作的内容;中期:城堡拼贴的先后顺序;后期:城堡细节的修饰方法
四、小结拓展。
1、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互评。(目的:相互欣赏、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教师:各组学生作品展示到黑板上,请学生欣赏。
学生:介绍本组的设计思路和合作情况,对其他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教师:带领学生按照作品要求进行互评,将小公主贴在优秀小组的作品上以资鼓励。
2、拓宽。(了解其他的制作方法,开阔眼界,丰富学生现有的表现形式)
教师:我们来看几种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城堡的内容。(目的:强调城堡的建筑风格。)
学生:欣赏
教师:希望学生勇于尝试不同的表现方法。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注重对美术学习活动的过程评价,通过学生在美术过程中的表现对其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激励评价:在学生实践之前教师采用激励式评价。学生在参与“搭积木”的过程中,小组内学生自主设计与策划,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为了能让小公主住进自己设计的城堡里,同学们合作的积极性更高了。由此可见,虚拟一个“小公主”的人物进行评价与奖励,有效的促使学生之间比、赶、帮、超的生动局面。在学生的心灵中将留下很深的印迹。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船的基本常识及用途,运用基本形组合的方法,以绘画、制作的形式大胆表现想象中的船。
2、能力目标:
能抓住船的结构特点,能用形状组合的方法进行表现,大胆地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3、情意目标:
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使学生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
4、思想品德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船的结构特点,运用形状组合的方法,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2、教学难点:结合生活中的船及其用途,大胆进行想象并表现新颖而美观的船。
三、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船的图片及图像资料,查找有关船的发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
学生:绘画工具。
教师:代表大海的蓝色大纸。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猜一猜:金属铁皮身,讲话呜呜声。谁叫也不理,只帮人渡河。(船)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回答图片中展示的是什么。(瓷器与丝绸)
教师总结:瓷器与丝绸起源于我国,在古代它们早已驰名海外。
教师利用课件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海域上画一个大问号。
你们知道它们是靠什么交通工具运输到国外的吗?(船)
引出课题。
在古时,我国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名叫郑和。今天,郑和进入时空隧道和我们一起乘船去探险和寻宝。
收集来的有关船的图片和资料,并选择小组集体认为最好的图片资料向全班展示。
二、了解功能,掌握特征。
找一找: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船。教师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船。(帆船、游船、军舰、轮船、汽艇、龙舟、摆渡船等)
请学生从教材中为郑和船长找一找适合探险寻宝的船,并说明理由。
小帆船:
客轮:
军舰:
古帆船:
教师总结:生活中的船由于用途不同,它们各自的特征和造型也各具特色。
三、感知结构,拼摆形状。
我们现在要为郑和船长建造一艘探险的宝船。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呢?
老师出示:梯形、半圆形、倒梯形、三角形、长方形……让学生挑选,哪个形状适合做船身。
教师质疑:为什么不选择梯形呢?船上其他部分可以用什么形状概括?
请学生上台在黑板上摆出自己心中郑和宝船的样子。
四、表现细节,进行添画。(窗户、雷达、船的`装饰图案等)
五、欣赏范画,拓宽思路。
欣赏书上学生作品,根据教师起的名字《大力士号》、《悠闲度假号》、《会飞的帆船》对号入座。
六、艺术实践,体验感受:以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心中的大船。
教师巡视辅导。
七、本节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艺术实践,体验感受。
继续完成上节课未完成的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学生大胆进行想象并表现新颖而美观的船。
二、作品展示,欣赏评价。
三、游戏:
1、折纸船。
同学们,你们会折纸船吗?下面我们就用桌上的彩纸来折一只好看的纸船。
2、玩纸船。
不知你们的船能航行吗?现在我们将它们放入水盆中试一试。
玩法指导:
①用各种方式让纸船在水中前进。
②可以在船身边放置物品,检测纸船的承载能力。
四、研究:
1、问:为什么纸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有浮力)什么是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就叫浮力)
师:那么除了纸外,还有哪些材料能浮在水中?(请学生将收集的废品放入手中试试)
2、小结:除了纸张外,有塑料类的物品,如塑料瓶、碗、袋、盖子、乒乓球、脸盆、玩具等,还有泡沫板、树叶、气球、水果皮……都能浮在水面上。
五、进行环保教育。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8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的相关认知。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