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最新1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紫藤萝瀑布教案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14篇《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2.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3.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4.感悟生命的永恒。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1.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时事体会)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人,应当赶快生活。"同学们,你们知道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学的这两篇短文就是谈

生命问题,读后必将加深对生命意识的领悟的。

三、指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课文的背景,释题。"紫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

四、指导自学课文,梳理全文结构。(目标3)

作者如何在花瀑前,将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宁静.感悟生命的永恒的,同学们把课文仔细读一遍。要求:

1.读不准的字查字典,弄清字音、字形、字义。

2.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

3.文中从欣赏紫藤萝写到回忆紫藤萝,再思索到人生。读后分段。

4.提出自己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讨论、交流、明确:

迸溅虬酿

分段:

第1--6节:看花(第一段)。

第7一9节:忆花(第二段)。

第10-11节:悟花(第三段)。

五、讲读示范,引导学生领会抓住描写对象特征细致描绘的特点。(目标2)

1.文章的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花引人止步,眩人眼目的美丽,也引出下文,照应结尾。

2.从第2节开始,作者开始正面描写紫藤花了,描绘非常形象、优美,同学们读2、3、4、5、6节,要求读顺畅。读后:

①按顺序说说描写的对象。

②说说描写的角度和方法。

同学交流后,教师讲述:

这6节文字依次描写了花瀑、花稳、花朵。

从描绘的形象看,作者先从所见的整体着笔,'"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将花瀑拟人化,使静态变为动态,赞美花繁花盛,如盛装少女欢歌笑语,生趣盎然。再按照视线所及,从局部着笔,细写每一朵花,像"帆".如"舱","船舱鼓鼓的""像忍俊不禁的笑容"。进而提出花中"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的问题,这便写出花不仅生机勃勃.而且还具有神话般的美丽。从描绘的颜色看,仍是先写整体,"一片辉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条幅".再写局部"上深下浅,好像紫色的沉淀",作者着力描写紫色是因为紫色是深沉的,象征着生命的永恒。再从描绘的神态看,写花儿一串串"挨着"、"挤着",花儿

彼此"推着、挤着","叫着""嚷嚷""我在开花!""我在开花!",以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让人觉得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嘻闹。再从这几个小节运用的修辞手法看,大量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以"瀑"为比喻,赞美花之茂与繁.以"欢笑"、"挑逗"等拟人手法,突出花具有人的灵气,这样将比喻、拟人交替使用的还有用"帆"、"舱"喻花朵外形,用"忍俊不禁"拟花朵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这是作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表现,我们要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想象、善于描绘的这种能力。

六、小结

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中心思想)

七、布置作业

a、完成练习一、二。

七年级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的教案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朗诵课文,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读出语气;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山”和“海”的象征意义;

3.领会诗中所阐述的人生哲理,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知诗歌内容,理解“山”和“海”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置情景,以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进行导入。

通过观看视频“梦想,在山的那边”,感悟大山里的孩子们的梦想。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痴想 隐秘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扎下 漫湿 瞬间

2.理解词义。

痴想——发呆的想。 隐秘——隐蔽、不外露。 凝成——聚集在一起。

铁青——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

喧腾——喧闹沸腾。 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三、整体感知

(一)听读诗歌,把握诗歌停顿及节奏;

(二)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诗歌共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在讲什么?

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小时候自己对大山外面世界的痴心向往。第二部分写今天的我不断奋斗最终实现了理想。并且把这个人生感悟告诉他人。

2.山的那边究竟是什么呢? ——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3.既然说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么作者为了实现看到这个“全新的世界”的海,沿途是不是一帆风顺?——不是,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山!

4.面对这许许多多的山,作者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呢?(分析诗歌)

四、课文研讨

(一)词句理解,问题探讨。

第一部分:

1.如何理解“痴想”在文中的意思?——“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向往外面的世界。

2.“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 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3. “哭”蕴含怎样的情感?——满怀希望,结果大失所望,因此哭;艰苦付出,却无所回报,伤心而哭;上了当,被妈妈骗了,因委屈而哭……

4. “铁青着脸”是写山的颜色吗?——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5.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第二部分:

6.“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中扎下了深根”句中“种子”指什么?能“飘来”的东西应是轻的,为什么能扎下深根?——“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飘来”写出童年的我对人生的这里似懂非懂的神态。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对人生感悟越来越深,所以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7.如何理解“枯干”?——“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8.“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节诗的含义?——通往理想的道路不是平坦的、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路上回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向困难地头和弯腰,最终就必将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谱写出灿烂的人生来。

(二)概括两节诗的内容,探究诗中“山”与“海”的象征意义。

1.第一节诗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第二节诗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山”是指阻拦我们前进的障碍物,我们要实现理想而必须克服的困难和挫折。

五、体验和反思

补充资料:作者在写完这首诗的20多年之后,写了一篇文章,叫《山那边的海——关于<在山的那边>》,他在文章中说道:

这里的“山”与“海”,可以从隐喻的意义上来读解: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海,一个想像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海,是山川陆地的结束,另一个世界的开始。海,从古到今,都是对人的自由天性、对人的想像力的召唤。

这是作者亲自揭示出来的“山”和“海”的象征意义。

为什么作者会写成这么一首诗,我们也可以从作者在后来写的这篇文章之中找出原因。

命运就这样造就了我们这样一代。我们这一代,生于五六十年代,从小受的是理想主义教育,经历过“文~”和上山下乡,在“文~”结束后又来到大学校园,有人称我们为理想主义的一代,又有人称我们为幻灭的一代。理想主义培养了我们的幻想和精神气质,但我们也是为“理想”的虚妄付出过最惨重的代价的一代。在我的同代人中,有许多人历尽磨难而依然保持着理想主义的精神,但也有许多人到后来心如死灰,变得非常迷惘。正是基于对同代人的这种了解,我在这首诗的后来这样写道:“朋友啊,请相信──”。这是对我的同代人讲话,但同时也是对我自身的激励: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峰顶,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

作者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也许已经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谈一谈,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你遇到过这样的“山”吗?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全诗; 2、完成常规作业及练习册

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和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二)能力培养点

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

1.领悟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美,以及人类战胜困难的意志美。

2.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二。教学设想

(一)重点、难点

重点:1.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

2.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难点: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理解

(二)课型及教学思路

课型:自读课

教学思路:看紫藤萝花的照片→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按作者思路研习课文,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状物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紫藤萝花的挂图或照片 、 录音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哪一种曾触发你的联想,牵动你的情思?(同学们发言。)的确,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像作家那样用"第三只眼睛"--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会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今天,让我们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2.课前热身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让人在绚丽的色彩、奔腾的激流中感悟生命意义的作品。作者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3.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①自由散读,根据语境理解字词。

②紫藤萝瀑布有什么特点?从字面上看,作者把它与什么联系起来?【明确】: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抓住紫藤萝瀑布的特征,勾出紫藤萝联想到的"生命"、"精神的喜悦和生的宁静"、"生死谜"、"手足情"等字眼,为下文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作准备。

(解说:旨在让学生根据语境识记字词,初步感受"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①前一部分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盛开的景象。紫藤萝成片成片地盛开时,居然能"像一条瀑布。在流动,在欢笑",那"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的"点点银光",多像"迸溅的水花",那是阳光下跳动着的紫色的音符,正谱写着生命的欢歌啊!再看那每一条盛开的花,都是鼓满了帆的船,漾满了笑意的脸,何其蓬勃、何其"辉煌"!作者用贴切的比喻、拟人,绘声绘色地把紫藤萝开放的盛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解说:让学生通过诵读、讨论,体会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②怎样理解特定历史时期有关紫藤萝的故事?

【明确】:萧杀的政治气候禁锢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花也有情,竟寂寥得"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可花儿并没有枯死,那顽强的根,纵然饱经摧折也孕育着希望的种子,随时准备破土而出。看,"藤萝又开花了,开得那样盛,那样密",它汇成了奔腾的瀑布。立在瀑布边,掬一捧入口,便是滋润着干涸心田;抚摸鼓胀的花朵,便是起锚生命的航船。

这一段故事,是作者极尽铺陈点染之能事,描写了紫藤萝开放的盛景后,笔锋陡然一转而写的。理解这一段故事,可略为交代背景,设"凋零了的紫藤萝后来怎么样?"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紫藤萝的一荣一枯,正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希望的可贵。

③朗读第8段和第11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明确】:如瀑布般的紫藤萝盛开着,散发着蓬勃的生命的气息,高奏着昂扬的希望的乐曲,解开了"生死谜",抚慰着"手足情"。不是吗?只要种子在,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只要真情在,许多失去的还有再来的时候,人生在世,纵有艰难险阻,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暗礁、险滩又怎能阻碍"满装生命的酒酿"的"紫色的花舱"驶向彼岸呢?

(解说:让学生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3)品读,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朗读写景段,让学生图画出景物描写中渗透了作者情感的语句。如"辉煌淡紫色"的"辉煌"抒发了作者对瀑布生命力的盛赞之情,"流动""欢笑"传达了生的喜悦。"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表达了作者失落怅惆的情绪。

(解说: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景中之情,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4.学习小结

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二)托展延伸:迁移训练

1.学习作者有顺序地描写紫藤萝花的方法,参考“一个校园→一片草坪→一棵小草→一片叶子”为内容描写一段景物,并融入自己的情感。

(解说:训练联想能力,可类比联想,也可相反联想)

2.文中作者看似赏花实是写生活,讲哲理,你有同感吗?从中你悟到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写下来读给大家听。

六、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 忆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七年级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的教案设计 篇四

【教学要求】

1. 知识:学习叠词运用,细腻逼真的情态描写,积累优美语句,

2. 能力:培养朗读能力,要读出语气,节奏,情感;

学习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内涵,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3. 情感:通过对本文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的品味,体悟文章主题,获得美的熏陶和享受,让“爱”的清泉流淌心中。

4. 方法:自主阅读,圈点批注;合作探讨,听说结合。

【重点难点】

1. 课文美的意境的品悟。

2. 多角度理解课文主题。

【教具课件准备】

计算机 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

音乐背景:《凝聚这份爱》

画面显示:白衣天使们冒着生命危险,营救“非典”病人场面。

(导入语)

同学们,在20__年的春天,非典病魔肆虐地袭击着人类,袭击着我们的家园,在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中,多少人难逃病魔的侵袭,陷入极度的恐慌。而白衣天使们,他们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与非典病人几乎零距离的接触!一曲曲爱的赞歌强烈地响起。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美丽的童话,她那诗一般的语言构成美的境界,爱的清泉汩汩流淌其中,最终,汇成欢快的强音。这就是著名诗人金波的童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课件展示)

背景画面:美丽的风景画

主题内容: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

二。 学习新课:

1. 整体感知:

同学们,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让我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勇于探究,善于合作。首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圈划出生字词,和你认为优美的语句。

(课件展示):

整体感知:大声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圈划出生字词,优美语句。

(学生朗读,教师巡视)

下面,请同学们相互交流,疏通文字。之后,把你划出的优美语句也交流一下,看看大家的想法是否一致。

(学生相互交流,教师最后明确)

哞 mōu 酥 sū 蔷薇qiángwēi 踉踉跄跄liàngqiàng 孪生luán 泥泞nìng

2. 重点理解: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后,请同学们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首先,自主学习,请大家快速默读,划出文中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关键语句。其次,合作学习,我们小组讨论,归纳文章情节发展步骤。

(课件展示)

重点理解:(1)快速默读,划出文中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关键语句。

(2)小组讨论,归纳文章情节发展步骤。

(学生自主学习后,单独回答,最后明确)

问题(1):心情变化的语句:

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光明。看到了色彩,他很快乐。——“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有这样快乐 过。”——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

(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意见,最后明确)

问题(2):情节发展步骤:

盲孩子寂寞——“影子”陪伴使他很快乐,给他带来温暖——影子,萤火虫以及太阳、月亮的爱,使他得到了光明。

3. 朗读强化训练:

一个盲孩子,因为看不见光明,过着孤独寂寞的日子,后来,影子的陪伴使他获得了快乐,给他带来了温暖。在困境中,萤火虫、影子、以及太阳、月亮的爱,都使得盲孩子得到了光明,感受到了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最后,那本无生命的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多么美丽的童话啊,让我们用心去品味这曲爱的赞歌。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感情的把握。

(课件展示):

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读出语气、节奏、情感。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 探究研读:

问题一:美的意境

同学们,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绚丽的境界。分析一下,文章从那些方面创设这种意境的?

(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明确: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情调轻松愉快,情境多姿多彩。 如“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荧火虫“幽蓝”“翠绿”的光,“太阳”“月亮”“弯弯的彩虹”,“各色的花朵”“绿草”“露珠”等。这一切织成了一种绚丽的境界,吸引着、感染着读者,使读者获得美的熏陶。)

问题二:美的语言

美好的意境是靠美好的语言表达的,品位一下美的语句,体会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明确:(1)按句排行,短小、活泼、跳跃,像小渓流水,自然流畅,叮咚有声,适合表现童话内容,适合孩子们的阅读心理。

(2)大量运用叠词,如“静静”“轻轻”“潺潺”“沉沉”“幽幽”“飘飘忽忽”“模模糊糊”“踉踉跄跄”“跌跌爬爬”等等。这些词语不仅描写情态逼真,而且舒缓语气,琅琅上口。)

5、多角度理解主题:

同学们,关于文章的主题,一般情况下,作者都和有一个集中而明确的表达。不过,有时候,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比如,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等。这篇文章的主题,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下面,请同学们参照课后练习一,谈谈自己的理解:

(小组讨论课后练习一)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有新的见解。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主题。

理解一:对于像盲孩子一样的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理解二: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

理解三:不管自己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像盲孩子一样热爱生活,追求光明

三、课堂小结:

一个盲孩子,由于受到来自多方的关爱,获得了光明,获得了幸福;一个没有生命的影子,因为关爱他人,最终也获得了生命。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主题,构成了这篇美的童话。让我们带着美的体验,去抒写心中那永恒的“爱”。

(音乐响起《凝聚这份爱》)

四、巩固练习

1、加点字注音

潺潺( ) 咩咩( ) 泥泞( ) 孪生( )

嬉戏( ) 踉踉跄跄( )( ) 哞哞( )

2、仿写句子:

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仿写:

他还看见各种颜色的花朵。还有绿草。还有草上明亮的露珠。

仿写:

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

仿写:

五、拓展延伸:

金波的诗:

读自己的影子

金波

小时候,不识字,

总喜欢坐在那里,

读自己的影子,

像读一本童话的故事。

总是读一头黑熊

或是几只很黑的小兔子,

坐卧在我的脚下,

和我有说不完的话。

直到太阳落山,

影子消失,

只剩下孤零零的自己。

我知道,明天

影子还会来,

还会有新的故事。”

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五

教学设想

安排一课时。

突出课文描写上细、美的特点,课文中的工笔画可作为解决初中生阅读和写作粗疏问题的范例,启发学生领会课文中通过精细的描写、含蓄的抒情、新颖的想象而感悟的人生哲理。对文中表现出的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芙适当点拨、引导,使年龄小、不注意体会文章内容的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师联系课文背景讲读一、二段,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进而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对比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想象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联系旧课,导入 新课,激发爱美的热情。

我们通过第一课《短文两篇》的学习,认识了生命的美好本质和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今天学习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仍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只是文章的形式与第一课有别。

二、指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课文的背景,释题。

紫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

三、指导自学课文,梳理全文结构。

作者如何在花瀑前,将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宁静。感悟生命的永恒的,同学们把课文仔细读一遍。

要求:

1.读不准的字,弄清字音、字形、字义。

2.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

3.文中从欣赏紫藤萝写到回忆紫藤萝,再思索到人生。读后分段。

4.提出自己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讨论、交流、明确:

进溅比创g贮n)仁(zh山虬(q山琼(邮阳)酿(nl呐)

分段:

第1--6节:看花(第一段)。

第7一9节:忆花(第二段)。

第10-11节:悟花(第三段)。

四、讲读示范,引导学生领会抓住描写对象特征细致描绘的特点。

1.文章的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花引人止步,眩人眼目的美丽,也引出下文,照应结尾。

2.从第2节开始,作者开始正面描写紫藤花了,描绘非常形象、优美,同学们读2、3、4、5、6节,要求读顺畅。读后:

①按顺序说说描写的对象。

②说说描写的角度和方法。

同学交流后,教师讲述:

这6节文字依次描写了花瀑、花稳、花朵。

从描绘的形象看,作者先从所见的整体着笔,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将花瀑拟人化,使静态变为动态,赞美花繁花盛,如盛装少女欢歌笑语,生趣盎然。再按照视线所及,从局部着笔,细写每一朵花,像帆。如舱,船舱鼓鼓的像忍俊不禁的笑容。

进而提出花中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的问题,这便写出花不仅生机勃勃。而且还具有神话般的美丽。从描绘的颜色看,仍是先写整体,一片辉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条幅。再写局部上深下浅,好像紫色的沉淀,作者着力描写紫色是因为紫色是深沉的,象征着生命的永恒。再从描绘的神态看,写花儿一串串挨着、挤着,花儿彼此推着、挤着,叫着嚷嚷我在开花!我在开花!,以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让人觉得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嘻闹。再从这几个小节运用的修辞手法看,大量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以瀑为比喻,赞美花之茂与繁。以欢笑、挑逗等拟人手法,突出花具有人的灵气,这样将比喻、拟人交替使用的还有用帆、舱喻花朵外形,用忍俊不禁拟花朵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这是作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表现,我们要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想象、善于描绘的这种能力。

五、独立分析、评论第二段。

下面的忆花部分,请同学们自己欣赏、分析。赏析时要注意:

弄清描写顺序、角度、语言,重点分析一两个精彩的句子,谈体会。

学生发表意见后,点拨:

作者在这段中依次写了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颂花的生机。

作者是从自己品花的习惯说起,从不摘花而凝望,品味心灵的感受。

花瀑在心上流过,实为作者在心灵中感受花瀑的精神内涵。由于花爆表现出的生命力使她一点一点的从对小弟的病的焦虑、悲痛中平静下来,这花不仅色彩、它的芳香也似乎是浅紫色,将作者笼罩在宁静的喜悦中,于是自然忆起旧日的紫藤萝,再目睹今日的紫藤萝,更深刻地感到随人世变迁的受苦受难的紫藤萝在历尽劫难后的勃勃生机,实际上反映了作者经历劫难后对生命的认识。

六、阅读第三段,思考回答:

这段的主要内容和表露的感情。

这段的写作特点。

教师点拨:

文章在这段点明了主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原来使紫藤花如此美丽而繁盛的仙露琼浆就是生命的酒酿。读这段,我们要体会到人开如花,劫难总要被幸福战胜,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不快。只要加快脚步,鼓足生命的勇气前进,你便会是那灿烂瀑布中的一朵浪花。结尾句深化了主旨,又照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七、学生诵读全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感情,与第一课《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对比,思考这三篇课文的异同。

学生评述,教师点拨:

这三篇文章的主旨都写对人的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体验,对生命的领悟。都是散文。但前两篇文章的题目都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而《紫藤萝瀑布》一文的题目却只表达文章描述的对象,不反映文章的主旨。就其内容而言,《敬畏生命》重在抒情,揭示人洞察到的生命本质,《热爱生命》重在说理,告诉人们怎样对待生命。《紫藤萝瀑布》是托物喻理,明写紫藤萝的生机勃勃,实为歌颂生命。这种托物喻理的文章就是将深刻的思想寄寓在具体的浅显的常见的物中。因为它具体,可使读者感知,因为它浅显,最易为读者了解。

写托物喻理的文章首先要选准物,显示物与理之间的联系。如本课作者抓住紫藤萝的盛开这么一件小事,将它和那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联系起来,从而使小题材具有了深刻而广阔的社会意义,抒发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迂回曲折而终将前进的感慨。

八、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对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理解。

板书设计 :

看花

花瀑

花稳

花朵

忆花

赏花的感受

忆花的劫难

颂花的生机

悟花:生命长河无止境。

《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感悟生命的永恒。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3.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重点、难点

l.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2难点:

(l)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迸溅出beng)忍俊不禁(jin)

仙露琼浆(qiong)盘虬卧龙(qiu)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

(l)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2)繁密:多而密。

(3)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4)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5)酒酿;江米酒。

(6)挑逗:逗引,招惹。

(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8)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9)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3.阅读全文,思考预习提示及课后练习。

二、导入

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婀娜多姿的。它会令人心旷神怡,会令人浮

想联篇,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读完《紫藤萝瀑布》我们一定会更加热爱大

自然,热爱我们的生命。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读,听课文录音均可)

2.提问:请给课文分段,看看各段写什么内容?

讨论并归纳:分成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想摘一朵\'。

写作者偶见一树茂盛的紫藤萝。

第二段:从\'但是我没有摘\'到\'流向人的心底\'。写作者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第三段: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到完。写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3.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讨论并归纳:从三个方面写。

(1)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4.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讨论并归纳: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先写花趣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然后写花的形状,\'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5.提问: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讨论并归纳:这里运用了通感。即人的感觉相通,如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

6提问: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1)比喻:\'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2)拟人:\'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才知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7.提问: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

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8.提问: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讨论并归纳: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9.提问:本文的倒叙第二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这些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由每一个一朵组成,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

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10提问:\'本文的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并归纳:说明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四、小结

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中心思想)文章写景抒情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五、板书

写景抒情

色:辉煌淡紫色焦虑和悲痛--宁静和喜悦

形:瀑布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状:流动、欢笑、挑逗、推、挤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上盛开浅紫

下待放深紫

色:上浅紫、下深紫

形:帆一舱一舱内

香:嗅一视一幻(通感)

六、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杏额现仅忍峻不禁仙露琼桨盘扎卧龙

┌─┬─┬─┬─┐

│ │ │ │ │

└─┴─┴─┴─┘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位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力。快了脚步。

1.\'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言下之意是什么?

2.\'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指什么?为什么又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3.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什么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上文第二段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含义?

5.上文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七

分析教材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语言精练,蕴涵哲理的优美散文。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渗透了主观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人生及历史的思索,作者从平凡而柔弱的紫藤萝,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反复朗读和批注式阅读中感受语言的美感,体会紫藤萝的旺盛生命力。

2.学生能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变化,体会托物言志的手法

3.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感悟到要乐观面对人生的真谛。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

有人说,鲜花是连孩子都能理解的语言,今天老师带着一份美丽的礼物来到你们身边。请用一句话描绘你的所见所感。

宗璞因为一次与紫藤萝的偶然的邂逅,听到了属于它的与众不同的花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紫藤萝,聆听花开的声音。

一、读花语,聆紫藤花开

克服生字障碍,走进紫藤萝瀑布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贴近藤萝,揣摩感情

2、识字读文

bèng jīn qióng

迸溅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qiú líng dīng zhù

盘虬卧龙 伶 仃 伫 立

二、赏花语,听藤萝赞歌

1、多角度朗读读课文,感知藤萝

要求分别用抒情缓慢的语气读出壮观,用活泼轻快的语气读出生机,用欢快赞叹的`语气读出想象分别师生朗读,生生朗读,展示读,师范读,配合朗读。

紫藤萝美在那一条花瀑,不信,你看

紫藤萝美在那一串花穗,不信,你瞧

紫藤萝美在那一朵花苞,不信,你想

2、分享展示,揣摩语言

选择你喜欢的一句反复诵读。

我想分享“_____”,我读到了(色彩之美/用词之美/动态之美/修辞之美),

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读的魅力:节奏、停顿、重音、语调)

三、悟花语 ,忆藤萝的过去

1、小组合作,由花及人

通过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老师的眼前真的出现了一树闪光的灿烂的紫藤萝。

只是藤萝一直是这样茂盛的吗?

花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一旦重生又这样辉煌生机勃勃,就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此时此景作者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细心如你发现了吗?

根据背景介绍读一读,议一议,花和人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

2、精讲点拨,感悟藤萝

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示,抚今追昔,感悟出深刻的独特的紫藤萝花语。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紫藤萝花语:

生命的——美好、顽强、永恒

四、拓展升华写下藤萝

在一幅幅紫藤萝画面中,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声,

师生一起写下了学完课文后的感受,分享这一挂紫藤萝的馨香……

《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用圈点勾画法,感知课文大意,梳理文章结构。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3、借助于背景资料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曾学过一首关于瀑布的诗,大家还记得是哪一首吗?瀑布恰如李白描绘的那样,是从天而降的巨幅白练,今天我们要学习另外一种瀑布,那是花的瀑布,是女作家宗璞笔下的紫藤萝瀑布。

让我们一起走进《紫藤萝瀑布》,跟着作者宗璞一起去观览生命的色彩,感受生命的悸动。

在本堂课中,我们要学会:

1、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感知课文大意,梳理文章结构。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3、借助于背景资料,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介绍作者,疏通字词

同学们,这篇课文堪称是一篇美文,篇幅虽然不长,词语却很丰富。为了准确把握本文的意思,我们首先要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用圈画出文中你不熟悉的词语包括一些四字短语,有意思不理解的,可以查阅字典或向同学、老师请教。

快速浏览全文,用圈出文中双音节词语或四字短语,有意思不理解的,可以查阅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迸溅、挑逗、春红、绽开、疑惑、繁密、试探、伶仃。

四字短语:蜂围碟阵、忍俊不禁、仙露琼浆、伫立凝望、察言观色、盘虬卧龙、万花灿烂。

(三)梳理结构

下面,我们先把课文的结构梳理一下,请大家用10分钟时间,再把课文读一遍,要求——

1、用_____线勾画表示“我”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行踪的语词;

2、用~~ 线勾画“我”所做、所思、所感的语句;

3、用几个短语简要而准确地概括勾画出来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刚才按老师的要求在书上进行了认真地勾画,同时也对勾画出来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概括。下面,把老师的概括,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的行踪。大家在读书的时候一定注意到了,文中作者的行踪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到紫藤萝瀑布就停住了脚步,然后是伫立花前抚摸花儿;最后是加快脚步离开了紫藤萝瀑布。行文思路相当清晰。

停住脚步

伫立花前

加快脚步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又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呢?相信同学们刚才已经找到了有关语句并进行了概括。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停住脚步 驻步赏花

伫立花前 伫立忆花

加快脚步 快步思花

再简要概括一下,作者停住脚步来“赏花”,伫立凝望在“忆花”,加快脚步为“思花”。这三个内容自然地把文章分成了三个板块,分别为:驻步赏花、伫立忆花、快步思花。

(四)归纳大意

用一句话准确而简洁地来概括课文的内容。

请同学们拿起笔,用2分钟时间写一下并与同桌交流一下。

文章记叙了作者观赏紫藤萝花时的所见、所思和所忆。

(五)捕捉情感变化

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用三角标注表示感情的词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屏幕上的参考答案:作者刚看到紫藤萝时先是一阵“惊喜”,接着看到每一朵、每一穗花时产生了“振奋”与“激动”之情;在驻布凝望抚摸花朵之际,“疑惑、痛楚、遗憾”之感一并涌上心头;最后在再次抚摸花朵,经过一番沉思之后,她的'内心又被“宁静、喜悦、振奋”所包裹。

感情变化:

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振奋坚定。

三、探究思考:

是什么触使作者的感情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同学们,只要我们整体浏览全文,你就会明白:是紫色,那一片辉煌的紫色。

请用浪线画出所有提到紫色的词句,读读并说说它带给你的感觉。

(一)在这样的紫色中,作者难免不触景生情。

作者由此想到了什么?

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紫藤萝瀑布》写作时的背景:

作者深受“文革”的摧残,虽已过去多年,但心灵上的创伤仍无法愈合。作者的弟弟当时正处于癌症晚期,命在旦夕,作者面对弟弟的英年不幸,雄才未展深感受悲痛。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作者写了这篇文章,因而心情是异常焦虑不安。

请用文中的话说说,现在作者的心境怎样?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可见,在本文中,作者随着赏花的行踪,边走边想,内心波澜起伏,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因为有紫藤萝花的感染及紫藤萝瀑布的包围,作者的心情也由坏变好起来,慢慢走向宁静与喜悦。

经过这一番情感的变化与历练,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四、布置作业。

七年级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的教案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读会写“窖、泯、厄、禀告、皎洁、风韵”等字词。

2.理解、积累“审美、闲适、慧心、落难、心旷神怡、得失之患、险象迭生”等词语。

3.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概括寓意。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和《落难的王子》构思的奇妙。

3.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简要概括,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寓意,培养应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教学重点

诵读;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白兔和月亮》对人类的讽刺意味和《落难的王子》的奇妙构思。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寓言故事,内容大多涉及人生道理,带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白兔和月亮》主题词是“得失之患”,《落难的王子》的感悟是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寓言故事情节,体会寓意的表达。

2.自读与点拨结合法。所选寓言两则,故事精短,构思奇妙且含意隽永。运用合作研讨解决阅读理解中的疑难问题,准确把握寓意。

3.延伸积累法。搜集整理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培养战胜困难的坚韧意志。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白兔和月亮》,准确理解故事的寓意和语言的精美。指导学生自读《落难的王子》,揣摩奇妙的构思。把两则寓言连贯起来思考,体会得失相依的哲理美。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设计(一)

拥有权势或财富是好事,却可能生出得失之患,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痛苦,失去乐趣;遭遇厄运是坏事,却可以锻炼人的意志,顽强地挑战命运的不公,如失聪的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而奏响磅礴的钢琴曲。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呢?阅读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将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二)

英国哲人培根说过“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一只先前心旷神怡地赏月的白兔,一旦拥有了月亮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一位先前极为脆弱的王子,遭遇凶险的厄运却能勇敢地承受不被打倒。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将为我们阐解如何去应对幸运和厄运这人生的两大难题。

二、资料助读

1.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2.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三、师生共同研读《白兔和月亮》

1.教师范读,学生标示生字词并疏解。

投影显示: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今泛指智慧。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险象迭生:(dié)

金窖(jiào)

泯(mǐn):灭,丧失。

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难。

厄运(è):不幸的命运。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闲适:清闲安逸。

2.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

思考:这则寓言主题词是“得失之患”,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学生加以概括。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是又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一个启迪。

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3.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从中摘录认为优美的语句加以体会。

如:用词精当的语句“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对称的语句“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请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为合情合理的完整句子。

多媒体显示:

(1)__________________独具审美的慧心。

(2)__________________皎洁的月色。

(3)__________________无忧无虑的嬉戏。

(4)_______________心旷神怡地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不愧是_______________的行家。

(6)__________________各具风韵。

(7)__________________举世无双。

(8)__________________一扫而光。

(9)__________________闲适的心情。

(10)__________________乌云蔽月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心痛如割。

(12)__________________险象迭生。

4.按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体验、讨论:

(1)“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示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寓言中这样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2)有人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出理由。

(3)比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种构想透露出的寓意是否相同。

(4)白兔得到了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学生交流,教师明确:

(1)句子的意思说人类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2)要充分理解寓言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寄寓的思想内涵。寓言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得失之患,这种“得”,并非一般的“得”。寓言告诉我们,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寓言并非鼓吹一无所有的意思。

(3)这则寓言的主题词是“得失之患”,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两者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决定了白兔的不同心态,而白兔之于青草、天空之于月亮,则可以泰然拥有,不会如此紧张不安,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所以三种构想透露出的寓意是不同的。

(4)说“必然”显绝对化,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从历史上看,从实际情况看,应该说是很容易,乃至极容易产生得失之患。说的是白兔,而不是别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类的,得失之患更容易产生。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没有得失之患。

5.学生跟录音轻读,体会寓言含意的隽永。

四、指导学生自读《落难的王子》

1.听读录音,学生交流阅读体会。

2.学生自由诵读,读出语气和感情。

思考:这篇寓言讲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作者假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么?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可以概括为“只有遭遇厄运才能坚强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寓言的内容不是说,为了坚强起来必须寻找厄运,而是说,既然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厄运是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厄运可以使人坚强起来。

3.学生合作研讨寓言情节构思的巧妙。

(1)这则寓言要说的意思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为此作者拟定了一个王子的形象,请问文中是怎样极写他的脆弱的?

(2)寓言为什么把落难王子的遭遇编造得如此凶险?

(3)为什么写“我”亲眼见过王子,还跟他交谈过?

(4)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眼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通过王子对别人灾难的叹息极写他的脆弱。

(2)落难王子的厄运,如国破家亡、又当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极为凶险,作者意在用落难王子之口,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3)寓言构思奇妙,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4)“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厄运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办?有王子的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好像是在不断重复,对人很有启发。

4.学生诵读体会。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做成分类卡片,积累语言材料。

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示例:

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色而已。

(里希特《长庚星》)

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日本谚语)

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 (鲍蒙特与弗莱彻《荣誉之胜利》)

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富勒《至理名言》)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松下幸之助)

一颗高尚的心应当承受灾祸而不是躲避灾祸,因为承受灾祸显示了意志的高尚,而躲避灾祸显示了内心的怯懦。 (阿雷蒂诺)

幸运最能发现罪恶;而厄运最能发现美德。 (培根《论厄运》)

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贺拉斯《歌集》)

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易卜生)

5.这两则寓言,一则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则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是经常会遇到的,怎样看待好事、坏事,这两则寓言很有启发。请结合自身经历,也选取同课文一样的两个角度的事例,谈谈你是如何应对的。

五、课堂小结

两则寓言平易之中寄寓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现实生活中的幸运和厄运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应对,不同的人生态度,处世哲学折射出不同的生活质量和境界。寓言启示我们要用超脱和闲适来提升生活的美感。既然这些都是人生主题中应有之义,愿我们能积极地面对,有尊严地担承生活的挑战。

六、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1.给加粗字注音。

风韵( ) 禀告( ) 窖( ) 厄运( ) 皎洁( ) 泯( )

2.根据意思写出适合的词语。

(1)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

(2)突然发生。( )

(3)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

(4)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

3.解释加粗的字。

(1)童心未泯( ) (2)嬉戏( )

(3)皎洁( ) (4)举世无双( )

(5)厄运( ) (6)禀告( )

4.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本文体裁为_________,《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落难的王子》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yùn bǐng jiào è jiǎo mǐn

2.(1)得失之患 (2)突如其来 (3)心旷神怡 (4)多愁善感

3.(1)灭,丧失 (2)游戏、玩耍 (3)洁白、光明 (4)全 (5)灾难、困苦 (6)报

4.《周国平文集》 周国平 寓言 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七、布置作业

(分发讲义资料)

阅读《摆渡自己》,回答1~7题。

①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②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③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④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来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⑤二十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轮椅里给自己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

⑥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

⑦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⑧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天、雨天、雪天,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情景,常常突然间就横亘在面前。

⑨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⑩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无路可走的绝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它像一只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需要一只船来摆渡自己。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捧起一本书,也许是去给互联网的网友发封电子邮件,也许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门。

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挫折,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1.给加粗的字注音。

猝不及防( ) 自怨自艾( ) 阴风晦雨( ) 蹂躏( )

2.解释词语。

(1)万念俱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怨自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给自己折了一只船”是一种什么样的说法?含义是什么?

4.第⑤段引述故事,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实际是指什么?

5.第⑧段中的“阴天、雨天、雪天”,具体指什么?

6.本文的结尾说,“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应如何理解?

7.综观全文,对标题“摆渡自己”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确对待自己,扬长避短,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B.碰到苦难、折磨时,要善于回避,使自己超脱出来。

C.要善于面对各种苦难,寻找方法途径,战胜不幸命运。

D.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排解内心的痛苦,转移折磨。

参考答案:

1.cù yì huì lìn

2.(1)一切想法、打算都破灭了。形容失意或遭受沉重打击后的极端失望心情。

(2)自我悔恨。艾:治理、改正。

3.比喻的说法。(或“形象的说法”)扬起生活的勇气,找到一种拯救自己的方法。

4.用写作(或“创作”)的方法活下去(或“拯救自己”)。

5.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6.寻找拯救自己的方法在于自信,在于不丧失成功的希望,而加上“常常”一词,又说明自信不失望也并非是绝对有用的方法,因为人也有不能主宰自己的时候。

7.C

●板书设计

人生寓言(节选)

周国平

落难的王子 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坚强起来。

●活动与探究

1.这两则谈得失相依的寓言对现实人生很有启发。就下列情景设置进行写作实践活动。

本来是普通学生的小李,突然被任命为班长,请发挥合理的想像,以第一人称,写一写小李的心理活动。

2.周国平的散文寓哲理于叙事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请同学们课外阅读《人生寓言》中的其他篇章,如《流浪者和他的影子》《诗人的花园》等。写出阅读心得。

3.附:周国平《人生寓言》中的片断《幸福的西绪弗斯》《流浪者和他的影子》《诗人的花园》。

幸福的西绪弗斯

西绪弗斯被罚推巨石上山,每次快到山顶,巨石就滚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徒劳的苦役。听说他悲观沮丧到了极点。

可是,有一天,我遇见正在下山的西绪弗斯,却发现他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伐,一脸无忧无虑的神情。我生平最怕见到太不幸的人,譬如说,身患绝症的人,或刚死了亲人的人,因为对他们的不幸,我既不能有所表示,怕犯忌,又不能无所表示,怕显得我没心没肺。所以,看见西绪弗斯迎面走来,尽管不是传说的那副凄苦模样,深知他的不幸身世的我仍感到局促不安。

没想到西绪弗斯先开口了,他举起手,对我喊道:

“喂,你瞧,我逮了一只多漂亮的蝴蝶!”

我望着他渐渐远逝的背影,不禁思忖:总有些事情是宙斯的神威鞭长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细小的事情,在那里便有了西绪弗斯(和我们整个人类)的幸福。

流浪者和他的影子

命运如同一个人的影子,有谁能够摆脱自己的影子呢?

可是,有一天,一个流浪者对于自己的命运实在不堪忍受,便来到一座神庙,请求神允许他和别人交换命运。神说:“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满意的人,你就和他交换吧。”

按照神的指示,流浪者出发去寻找了。他遍访城市和乡村,竟然找不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满意的人。凡他遇到的人,只要一说起命运,个个摇头叹息,口出怨言。甚至那些王公贵族,达官富豪,名流权威,他们的命运似乎令人羡慕,但他们自己并不满意。事实上,世人所见的确只是他们的命运之河的表面景色,底下许多阴暗曲折惟有他们自己知道。

流浪者终于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和他交换命运的人。直到今天,他仍然拖着他自己的影子到处流浪。

诗人的花园

诗人想到人生的虚无,就痛不欲生。他决定自杀。他来到一片空旷的野地里,给自己挖了一个坟。他看这坟太光秃,便在周围种上树木和花草。种啊种,他渐渐迷上了园艺,醉心于培育各种珍贵树木和奇花异草,他的成就也终于遐迩闻名,吸引来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有一天,诗人听见一个小女孩问她的妈妈:

“妈妈,这是什么呀?”

妈妈回答:“我不知道,你问这位叔叔吧。”

小女孩的小手指着诗人从前挖的那个坟坑。诗人脸红了。他想了一想,说:

“小姑娘,这是叔叔特意为你挖的树坑,你喜欢什么,叔叔就种什么。”

小女孩和她的妈妈都高兴地笑了。

我知道诗人在说谎,不过,这一回,我原谅了他。

(选自《周国平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4.开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1)~(4)题。

感谢贫穷

贫穷这个字眼,似乎总与我结缘,一直陪伴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小时候,贫困的家庭温饱都不能解决。到了七岁,我瘦得风能吹倒决不是夸张。面对一学期两元钱的费用,父亲锁紧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风格”推迟入学。要想兄妹五人同时读书,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等到第二年兴致勃勃地去报名,老师说啥也不愿收下瘦弱的我。我的哀求感动了父亲,父亲的请求感动了老师。就这样,每天十多里的山路往返,风雨无阻的跋涉,成为我平生最大的乐趣。小学毕业之际,我以优异的成绩准备跨进离家更远的学校去住读。

“人有旦夕祸福”,此时,母亲的去世给家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昔日的欢笑从此在大家庭中消失,我也面临辍学的危险。瘦小的我能干点什么呢?父亲只得在叹息声中送我进校。因为交不起住宿费,我的床铺只能拿教室的桌椅代替。北风呼号的冬夜,也是我最难熬的不眠夜,趁着蜡烛快要熄灭的最后几点蓝色火焰,我以最快的速度铺好“床铺”。没有垫絮,一床半新半旧的棉被折成两半——一半垫底,一半做盖,偶尔山顶几只猫头鹰发出恐怖的怪声,我不禁颤抖着赶紧蒙上被子。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呀!就这样,我一天天地盼望着冬季的结束。

天道酬勤。在我做完勤杂工挣回高中最后一笔学费的几个月后,大学录取通知书也如期飞至家中。面对这份我苦苦耕耘的收获,贫穷的山村沸腾了。父亲面对乡亲们的祝贺,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我要“飞”走了,忧愁的是要有一笔对于我们来讲类似天文数字的20__元学费。为了这笔学费,一家人东拼西凑一个多月后还差一半。起程的日子到了,一向坚强的父亲流了泪,我咬着牙含着泪离开了家乡。我说我要用双手和大脑来养活自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我做家教、打工挣来了一份又一份血汗钱时,我的同龄人正三天两头地写着家书寻求“经济支援”。我的父亲很惊奇我的经济来源。

舞厅不敢进,录像厅与我无缘,我仿佛超出了那个热闹喧嚣的世界。当然,图书馆中又多了一个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的我。读书、写作、打工,这就是我大学的全部生活。

当我接过那张学士学位的证书时,我的眼圈湿了。我很庆幸在大学四年里,我用辛勤战胜了贫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羡慕的成绩。青青校园中,掌声时常为一个贫穷的大学生响起,我生活在光环之中。

当我穿着用稿费买来的球鞋寻觅工作时,我敲响了一家家条件苛刻的用人单位的大门。进门时一身自信,出门时满身轻松,我就这样潇洒地战胜了一个个“包装”潇洒的同龄人,当我毅然决定投身教育事业时,他们都觉得不可理解。我说我喜欢那份清贫中的个人追求。

仔细回想过去的路,我时常被莫名的感激包围着。寒夜里灯光下独坐读书,夜里搓着手拿起笔来狂舞一通后,我的心里很坦然。

如今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我已经脱离了贫困。时常有读者要我谈生活的感受,我只能用四个字——“感谢贫穷”来概括。在我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时常被它吓倒,没有力量去超越它。

感谢贫穷这所最好的学校,它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尝遍艰辛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前方的路——跨过一道道山,追求应该追求的。

(1)第一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2)最能突出家庭贫穷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反映作者求学艰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呀”一句,言外之意是什么?

(4)本文向人们展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参考答案:

(1)总领全文,将“贫穷”作为全文叙事的线索。

(2)面对一学期两元钱的学费,父亲锁紧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风格”推迟入学 每天十多里的山路往返,风雨无阻的跋涉

(3)突出求学的艰难。

(4)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时常被它吓倒,没有力量去超越它。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周国平,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院工作至今。周国平著译年表:

1986年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尼采:在世代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台湾版1992)。译:《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著:《诗人哲学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中国台湾版1992),《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版1993)。

1995年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二、时文超市

含羞草

任斐然

含羞草种在一只精致的花盆里,主人将它放在客厅里。因为它经常自我陶醉,洋洋自得,所以人们都叫它得意草。

它为什么要如此得意呢?因为它觉得自己的叶子颜色翠绿,是世界上最美的。因为它觉得自己的体态婀娜多姿,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因为它觉得自己的花朵颜色淡雅,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因为它觉得……

主人觉得得意草太自鸣得意了。有一年春天,主人将它放到门前的庭院里去。庭院里有一株盛开的月季,得意草和月季花比一比,觉得自己的叶子太寒伧了。

夏天来了,主人将得意草放到池塘边去。池塘里的荷花正在怒放。得意草和荷花一比,无论叶子或花朵,都没有荷花那样美丽雅致。

秋天来了,主人将得意草放到菊花丛中去。得意草的花朵和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菊花比一比,它觉得自己太不像样了。

冬天来了,大雪飞飞扬扬,主人将得意草放到红梅树旁边去。得意草和不畏严寒的红梅相比,它羞愧得再也抬不起头来。

第二年,主人将得意草重新放到客厅里去的时候,它再也不洋洋自得了。

主人碰了一下得意草说:“得意草,你现在还自鸣得意吗?”

得意草羞愧地将叶子收拢,低下了身子,摇了摇头说:“不,跟别的花草相比,我实在太惭愧了。”

从此,人们一碰得意草,它就羞愧地收拢叶子,低下头来。不知从哪一天起,人们不再叫它得意草,而叫它含羞草了。

人们赞赏它的自谦精神,更加喜欢将它放在客厅里,供人赏玩。

提示:谦虚是精神世界的指路灯,是人生旅途中最有效的通行证。只有谦虚,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断进步。谦虚是一美的品格,正为此,人们才把含羞草放在客厅里,供人赏玩。走出自鸣得意,走出封闭无知,让谦虚引导你走向一个新的人生境界,这就是本篇寓言的题旨所在。

三、阅读知识简介

关于背诵(三)

背诵的方法。背诵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因材料而异。衡量标准是,采用某种方法,背诵某种材料能做到背得准确、迅速,记得牢靠,那么就是适宜的最佳的方法。经常采用的方法有:1.形象法。想着作品里的具体形象和情景,好像投身其中,情景交融地背诵。背诵诗词常用此法。2.思路法。沿着作者的思路,找到作品的线索,按照内容的线索去背诵。3.重点词语法。勾出能引起记忆的重点词语,由一个重点词语就能联想起一两句话。然后记住几个重点词语,就能联想起一小段话。如果能先背出一大堆中的重点词语,就有利于背诵这一大段的内容。4.减字法。熟读一小段内容,把每个分句的第一个字写在纸上,然后只看纸上的这些字,把这一小段的内容背出来。一旦能背出来,就把纸上的字涂掉几个,减少一半,继续看着留下的字背,直至连贯、顺畅地背出。5.滚雪球法。即把一大段内容,划分成若干小段,每小段有一个完整的意思,逐次推进背出。以后者带前者如同滚雪球那样。

七年级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的教案设计 篇十

【教学目的】

诵读品味,体会写景的精妙和作者的感觉,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理解十多年前紫藤萝的遭遇。

【教学程序】

教学方法

1.自读点拨法。

2.诵读法。

3.作卡片,摘抄优美语句。

媒体设计

配乐朗读磁带;幻灯片投影字词、作者简介、配文插图、语句揣摩练习。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哪一种曾触发你的联想,牵动你的情思?(同学们发言。)的确,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像作家那样用"第三只眼睛"--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会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今天,让我们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二、解题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让人在绚丽的色彩、奔腾的激流中感悟生命意义的作品。作者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三、研习课文

1.速读,整体感知

①自由散读,根据语境理解字词。

②紫藤萝瀑布有什么特点?从字面上看,作者把它与什么联系起来?

明确: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抓住紫藤萝瀑布的特征,勾出紫藤萝联想到的“生命”、“精神的喜悦和生的宁静”、“生死谜”、“手足情”等字眼,为下文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作准备。

(解说:旨在让学生根据语境识记字词,初步感受“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①前一部分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盛开的景象。紫藤萝成片成片地盛开时,居然能"像一条瀑布。在流动,在欢笑",那"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的"点点银光",多像"迸溅的水花",那是阳光下跳动着的紫色的音符,正谱写着生命的欢歌啊!再看那每一条盛开的花,都是鼓满了帆的船,漾满了笑意的脸,何其蓬勃、何其"辉煌"!作者用贴切的比喻、拟人,绘声绘色地把紫藤萝开放的盛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解说:让学生通过诵读、讨论,体会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②怎样理解特定历史时期有关紫藤萝的故事?

明确:萧杀的政治气候禁锢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花也有情,竟寂寥得"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可花儿并没有枯死,那顽强的根,纵然饱经摧折也孕育着希望的种子,随时准备破土而出。看,"藤萝又开花了,开得那样盛,那样密",它汇成了奔腾的瀑布。立在瀑布边,掬一捧入口,便是滋润着干涸心田;抚摸鼓胀的花朵,便是起锚生命的航船。

这一段故事,是作者极尽铺陈点染之能事,描写了紫藤萝开放的盛景后,笔锋陡然一转而写的。理解这一段故事,可略为交代背景,设"凋零了的紫藤萝后来怎么样?"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紫藤萝的一荣一枯,正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希望的可贵。

③朗读第8段和第11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明确:如瀑布般的紫藤萝盛开着,散发着蓬勃的生命的气息,高奏着昂扬的希望的乐曲,解开了"生死谜",抚慰着"手足情"。不是吗?只要种子在,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只要真情在,许多失去的还有再来的时候,人生在世,纵有艰难险阻,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暗礁、险滩又怎能阻碍"满装生命的酒酿"的"紫色的花舱"驶向彼岸呢?

(解说:让学生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3.品读,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朗读写景段,让学生图画出景物描写中渗透了作者情感的语句。如"辉煌淡紫色"的"辉煌"抒发了作者对瀑布生命力的盛赞之情,"流动""欢笑"传达了生的喜悦。"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表达了作者失落怅惆的情绪。

(解说: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景中之情,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四、迁移训练

以《绿色的海洋》为题,抓住森林的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

五、布置作业

本文还能给你什么联想和启示?课后写一篇练笔。

(解说:训练联想能力,可类比联想,也可相反联想)

七年级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的教案设计 第十一篇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设计

精心导入

①可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②也可用音乐导入 :《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像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感知内容

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请听老师范读。(配乐范读课文)

有感知才有思考,请同学们跟读课文(跟教师朗读一次)。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问题组](大屏幕投影出示):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学生可在自由诵读中思考,然后讨论,讨论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a.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b.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c.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后,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做铺垫。

研读赏析

①教师导学: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章节、词语,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②自主探究

(大屏幕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此时可以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

e.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以上内容在朗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每组讨论一个题,e题每组都要讨论。发言时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启迪意义。

学生发言可以畅所欲言。假如学生希望教师指点或总结时,教师可做指示: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其余的内容,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③学法指导

好诗阅读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深,重点词句细品味,联想想像悟中心。

简单的内容归结、板书:

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④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继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从小积累的一些生物知识,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注意将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如:“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能说些什么呢?除课文之外,还能想像些什么?

a.质疑交流

研读文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形成参与式讨论。

b.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录像或图片,介绍某种古生物。

◆ 学生也可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做口头介绍。

延伸作业

参观或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题目可定为《远古的遐思-------读(观)××有感》

点 评

此教案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彩的导入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科学抒情诗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同时在教学中注重了诗歌韵律的教学,在理解的过程中加强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特别在赏析研读和拓展延伸中,鲜明地体现了想像的层次性。如“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你最喜欢哪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理由”,这些内容激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明确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值得一提的是,此教案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还注重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使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地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板书设计 方面也有较强的概括性和艺术性。

七年级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的教案设计 第十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等成语。

2.熟读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掌握基本的解词方法,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

2.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

3.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品味作者在叙写中表现出的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思维。

德育目标:学会观察、体味人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分析是怎样得来的。

●教学方法

1.读议结合法。本为较为浅显,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从划分停顿入手指导学生诵读,正确划分朗读停顿,以理清句意层次,层次清则句意易明。在反复诵读中疏通文理,体会童稚时的偶趣之情,揣摩文章的妙处。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课文中哪些描写富于童趣,自己最喜欢哪些句子。

2.译述法。文章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儿时“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指导学生疏通文字,领会课文大意,然后创造性地译述课文内容,师生共同评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诵读感知课文,梳理、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背景音乐:歌曲《童年》)

同学们,正如歌中所唱的,充溢着幻想和好奇的童年生活真的如阳光般灿烂。那时,一切都是那么轻松愉快,童真童趣,童言无忌,忆起时总是醇香醉人,有谁来讲讲记忆中象“过家家”“斗蛐蛐”这样的乐事,让我们大家共享你的稚真?(学生讲述)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闲情记趣》中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品味这清新率真的文字。(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二)

童年是美好的,冰心老人赞其为“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今天我们要学的沈复的《童趣》就是一篇用简约生动的白描语言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

1.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清代乾隆年间人,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2.《浮生六记》,清代小说。系沈复在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浮生”取一生浮荡不定之义,源自李白《春夜宴季弟桃李园序》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慨叹。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全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清王韬)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主要有两大内容:(1)参与社会生活的艰辛,家庭生活,尤其是与妻子爱情生活的苦与乐。(2)记叙了游赏天下名山秀水的感悟以及种。种艺术生活的乐趣。俞平伯称赞此书:“虽有雕琢一样的完美,却不见一点斧凿痕。犹之佳山佳水,明明是天开的图画,却仿佛处处吻合人工的意匠。”

三、译读梳理、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疑难字词。

结合注释和字词典,掌握字音。

投影:

正音:童稚(zhì) 鹤唳(lì) 怡然称快(yí) 土砾(lì)

丘壑(hè) 癞虾蟆(há má) 藐小(miǎo) 项为之强(wèi) (jiānɡ)

2.教师作朗读指导,划分朗读停顿,分清句读。

提示: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和现代汉语同源异流,简洁、典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朗读时要特别注意停顿、语气、语调等。

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情达意。

文言文同样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如疑问语气要读出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本文应以一个老人回忆往事的那种恬淡、悠然,但又饱含愉悦的情感来读。首段中前三个分句是作者对远逝往事的遐思,宜缓缓来读,声音深沉些;句中句尾是说那时的行为和收获,可以略快,声音略高,并注意正确停顿,以表达对结构的理解:“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以下三段,分用三个四字词于段末小结,语气要轻松些。朗读“……则……果然……”和“……作……果如……”两个判断句时,语调略微欢快。

投影:(1)能/张目对日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5)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例句中,“/”表示明显的停顿,“‖”表较短的停顿,“ ”表示极短的停顿)

3.教师范读,学生体会朗读的情感和语调。

4.学生再读,边读边体味,并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投影:

(1)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自己)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白的,没有染色的)(慢慢地)

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以虫蚊为兽(把……当作……)

项为之强(脖子、颈项)

兴正浓(兴趣)

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以丛草为林(树林)

方出神(正)

驱之别院(赶、驱逐)

则或千或百(有时)

(2)指出加点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之物)

②昂首观之(代夏蚊)

③使之冲烟而飞鸣(代蚊子)

④蹲其身(代自己)

⑤观之,兴正浓(代二虫)

⑥驱之别院(代虾蟆)

(3)联系语境,揣摩、翻译难句: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蹲其身,使与台齐。(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

③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像之中,愉快而又满足)

④见二虫斗草间(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⑤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看清极细微的事物)

5.学生听读朗读课文,识记文章的精彩情节,分小组创造性地译述课文内容,师生共同点评。

(1)假如这些事是你亲身经历,你在译述时需加进你自己的感受。

(2)假如你是童年沈复的朋友,要求你以“童年的伙伴”为题创造性地译述课文。

(3)假如你是沈复的师长(父母亲、老师),请以“儿子(学生)的傻事”为题,创造性地译述课文。

四、理读积累,品析意趣

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并说明“趣”在哪里。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发言。教师归纳一些代表性的发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有趣,趣在仔细观察,充满稚趣,也充满乐趣。

“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有趣,趣在想像丰富,稚态可掬。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趣在入神,趣在陶醉其间,趣在憨态,趣在童心,趣在天真。”

2.学生边读边梳理、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1)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

(2)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

(3)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

(4)找出文中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

(5)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6)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7)找出文中的省略句。

学生分类寻找、整理,整理内容大致如下。

(1)音同形不同的字:砾-唳   鹤-壑  向-项

(2)义同字不同的字:察-观-视-见   唳-鸣  素-白

(3)字同义不同的字:观:昂首观之(看)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景观)

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 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神: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 神游其中(感受、想像)

时:余忆童稚时(时候) 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

以:徐喷以烟(用) 以丛草为林(当作)

为:项为之强(因为) 以丛草为林(把)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之:故时有物外之趣(的) 项为之强(代指“昂首视之”)

(4)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藐小之物-庞然大物 凹-凸

(5)成语: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夏蚊成雷:夏夜里蚊群嗡嗡的叫声像闷雷。

(6)通假字: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7)省略句:“鞭数十”应是“鞭之数十”

“使与台齐”应是“余使目与台齐”

3.熟读文章,尝试背诵。

五、课堂小结

《童趣》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辞简约,韵味隽永。恰如俞平伯先生评论《浮生六记》说:“无酸语,赘语,道学语。”“奇文共欣赏”这类小品文犹如香茗、佳酿,是宜悠然中读美文,品人生的。

六、布置作业

沈复观昆虫而写成此文,你在童年时也有这样回想起来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吗?请参照本文,从记忆的仓库中采撷一两朵童年生活的亮丽花瓣,写一个表现童心童趣的片断。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第十三篇

紫藤萝瀑布

2004年9月日星期课型:讲读课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bèngjiàn) 伶仃(língdīng) 盘虬卧龙(qiú) 仙露琼浆(qióng) 酒酿(niàng)

整体感知:

1、 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

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思考品味

1、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1)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3、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4、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

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

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

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5、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齐读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

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

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

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

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

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

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

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

他将为这新的生命观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教师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拓展延伸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500字。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第二课时

教师导学: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1、 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2、 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 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5、 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又怎样的启示?

体验反思

怎样理解:

1、“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反馈

1、 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 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3、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课后记: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清楚本文的时代背景,否则,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第十四篇

一、阅读提示 宗璞是一位女作家,一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于是在其弟病逝前写成此文。本文体现宗步写景散文的风格:积极含蓄的主题,婉转有致的感情,精美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炼的文字。由于文章写在动乱初定、热情复苏的年代,这篇散文有着更普遍的意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词语理解

正确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进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忍俊不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伫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仙露琼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伶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察言观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盘虬卧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本文的脉络:

文章的主旨是如何表现的?

文章是如何含蓄地表达感情的?

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3、精读赏析。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是怎样在文中反映的?

四、写法分析

本文重在对紫藤萝花作精细、真切的描写,展现紫藤萝积极的内在精神:充满蓬勃的生命力和奔放而又耐得住寂寞的纯朴本性。作者不用直接的渲染抒发,不作直接的说教,而是客观地叙写自己所体味到的,使读者能自己去领略紫藤萝花的精神与意义。

作者通过驻足惜花写出了自己与如瀑的花沟通,在宁静与喜悦中把美丽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触。而把回想和展望交织,内在精神和外在情态并举,读者才更加体会到今日花的丰茂的来之不易,在信加珍惜的心情下,鼓舞起生活的热情。

五、语句揣摩

揣摩下列各句: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绿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分析隐含的深意。)

2、我只是仁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分析含蓄表达的。)

3、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分析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六、合作探讨

1、本文的语言优美,分组讨论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这种美?

2、本文的中心思想?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14篇《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紫藤萝瀑布教案。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