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白鹤梁的沉浮》教学反思【优秀10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10篇《白鹤梁的沉浮》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白鹤梁的沉浮的写作思路。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鹤梁的沉浮》优质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白鹤梁是国家级文物。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本文写了以葛修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反复实验,在否定一个又一个保护方案的情况下,最终设计出了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理想方案,表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极其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他们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2.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重点介绍白鹤梁。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三、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清文章的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叙述的。

第二课时

五、学习课文重点部分

1、小组学习

(1)白鹤梁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人们为了寻找、保护白鹤梁做了哪些事?

(3)白鹤梁经过了怎样的沉浮过程?

2、讨论交流

3、白鹤梁的沉浮给我们什么启发?(从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环境两方面谈感受)

4、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5、摘抄课文中描写白鹤梁沉浮的有关句子。

六、总结

那么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野生动物会有如此幸运呢?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板书设计:

白鹤梁的沉浮

相遇→探寻、发现→保护、繁殖

白鹤梁的沉浮 篇二

涪陵白鹤梁的石鱼还能浮出水面吗?三峡工程开工以后,人们就一直关心着这个问题。

白鹤梁是一座天然石梁,位于靠近涪陵长江南岸的大江中,是一个长约1600米、宽15米的袖珍小岛,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三峡大坝蓄水后,它就沉入了100多米的水底,再也不能露出水面了。

古人认为,冬天长江的水位回落到一定位置时,第二年一定是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于是人们就用“刻石鱼”的方法记录长江枯水水位。这一做法从唐朝延续至近代,每当石鱼露出,就成为一件盛事,人们在长江上聚会,在白鹤梁上刻石记载,文人墨客也赋诗填词。

岁月相积,白鹤梁刻上了十几尾石鱼,题刻170多段,计3万余字。与水文有关的题刻100多处,记载了唐代之后共千余年间的70多个枯水年份。白鹤梁题刻是世界江河水文的最早记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石梁上还刻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白鹤、弥勒佛以及风格不同、甚为宝贵的历代文人的诗文、书法和绘画作品,因此,白鹤梁又被称为“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水下博物馆”。1988年国务院将白鹤梁题刻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梁一定要保护,这样的共识不难达成,但困难的是如何保护。

第一个保护方案是水下博物馆方案。它的基本思路是在白鹤梁题刻段上面建一个椭圆形的密封罩体,罩体两端各开一个隧道通到岸上,人们可以通过隧道进行维护和参观。这个设想的长处是方便人们参观,但白鹤梁会长年暴露在空气中,不利于保护,并且要建一个能顶住30米水压的巨大密封罩体,工程难度大、花费高。因此这个方案被否定了。

第二个方案是岸上博物馆方案。它的基本思路是让白鹤梁淹没水下,自然保护。在岸上建立博物馆,复制白鹤梁题刻陈列其中。这个方案简单可行,所需资金相对也少。但复制品 的价值,怎能和白鹤梁本体相提并论!

苦苦寻觅中诞生了第三个方案。这个方案充满想象:运用现代技术,对白鹤梁进行修复和加固,让它能在江底长久留存;而在白鹤梁近旁高处选择一个地点,把原样复制的白鹤梁碑林放置其上。这个方案的设计者期望当三峡工程完成之后,在三峡库区依然可以重现白鹤梁随水隐现的自然景观。

此后的两年里,再没人提出比这个方案更埋想的新方案了。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实验,至2000年末,一部分设计书已经做了出来。国家文物局决定召开专家评审会,邀请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担任专家评审组组长。

评审会前,葛修润从上海出差到北京,特意去了一趟国家文物局,了解这个方案。他快速地翻阅着资料,大脑也在快速地转动。看完,他抬起头来,正碰上国家文物局同志期待的目光。

他说:“我认为这个方案也不理想。”

“为什么?”国家文物局的同志显然没想到。

“因为这个方案,也是把文物淤埋掉?”

“那您有什么办法使文物不被淤埋掉呢?”

“我想我有办法改变这个状态。”

葛修润想了约五分钟。这五分钟里,他调动了一生积累的丰厚的力学知识。一个设想浮出了脑海:“我们可以运用‘无压容器’的原理,把白鹤梁本体在水下保护起来。”

他讲了自己的设想,国家文物局的同志听了半信半疑。

告辞时,他说:“请把这些资料借给我,我要再看看。”

从北京返回上海的火车上,他一夜未眠,把借来资料,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反复想:“那些方案不行,我的方案是可行的吗?”隔了一天,他从上海赴重庆,在火车上仍然没有睡觉,反复思考自己设计的方案。

评审会按既定程序一项一项进行。葛修润一面听,一面思想激烈地斗争;第三个方案的设计者做了那么多的工作,自己还要不要提出不同的意见?

会议进行中,涪陵博物馆的同志给大家播放白鹤梁的录像片。

葛修润又一次被白鹤梁的风姿深深打动。长江在屏暮上翻腾,他的心也在翻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何等的神奇!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在这段石梁上创造,何等的丰富和美妙!大自然和我们的祖先把这样宝贵的财富留给我们,难道我们只能把复制品留给后人?葛修润院士又一夜未眠。第二天专家们继续审议方案。上午的会议即将结束。组织者请葛修润发言。

葛修润站起来:“我想耽误一会大家的吃饭时间,再淡淡白鹤梁的保护问题。”这位身材高大、精神矍铄的老人,此刻面容极其凝重:“迄今为此,我们提出的白鹤梁保护方案,包括即将通过的这个方案都不能改变白鹤梁被淤埋的命运。”他的语气沉重起来,“作为中国科技工作者,原地保护白鹤梁责无旁贷。如果不能这样,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职!”

最后一句话,震撼了在座所有人的心。然后他就用投影仪一边放昨天夜里准备的透明胶片,一边讲解他的新方案思路。他认为:白鹤梁题刻历经1200多年还很完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白鹤梁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水里。因此,我们可以应用“无压容器”原理,在白鹤梁原址修建一个充水的透明壳体,定期从长江抽水过滤后注入壳体,以清水来抵消壳体外江水的压力,并使白鹤梁题刻免受风浪和泥沙石砾的销蚀。建一条透明水下管道,让人们透过管道欣赏白鹤梁题刻。这样,既难保护白鹤梁,又能让人观赏,而且花费也少。

葛修润讲完,会场一片寂静。领导们面有难色地说:“葛院士您的方案好是好,可惜晚了。2003年6月,三峡水库景要开始二期蓄水了呀!”

葛修润深深感到形势严峻,时间紧迫。考虑再三,他给总理写了封信,谈了自己对白鹤梁保护的看法和方案,信里还附了一张图。接着葛修润又给当时的中国工程院院长写了一封信。院长把信批转给了有关部门,并写了一句话:请听听院士的呼声。

葛修润保护白鹤梁的建议终于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支持。

从此以后,葛修润院士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带领一批专家,近四个月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问世了。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个方案非常重视,请八位院士参与评审。经过严格审查和反复论证,设计方案获得通过。

2003年2月13日上午,一个隆重的开工仪式在涪陵长江南岸举行。欢乐有鞭炮在半空炸响,宣告了白鹤梁水下保护工程的开始。

得到这个消息,那些世代守望着这座珍贵的水下碑林的涪陵人,那些像热爱自己生命一样热爱白鹤梁的文物工作者,那些为白鹤梁的保护付出了巨大心血和智慧的科技工作者,都感到欣慰,都为白鹤梁终于可以在三峡水库建成后仍然留存于人类社会中,供人类一代代观赏下去而高兴。

《白鹤梁的沉浮》教学反思 篇三

说实话,在教学此篇课文之前,我对“白鹤梁”是一无所知。粗看课题时,眼前冒出一串串的问号:白鹤梁是什么?白鹤梁是怎样沉浮的?它有什么作用?带着许多的问号肃然地读起文章来,哦,原来,白鹤梁是一座天然石梁,位于靠近涪陵长江南岸的大江中,是一个长约1600米、宽约15米的袖珍小岛,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

古人认为,冬天长江的水位回落到一定位置时,第二年一定是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于是人们就用“刻石鱼”的方法记录长江枯水水位。这一做法从唐朝延续至近代,每当石鱼露出,就成为一件盛事,人们在长江上聚会,在白鹤梁上刻石记载,文人墨客也赋诗题词。

因此,白鹤梁题刻是世界上江河水文的最早记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石梁上还刻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白鹤、弥勒佛以及风格不同、甚为宝贵的文人诗文、书法和绘画作品,因此,白鹤梁又被称为“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水下博物馆”。1988年国务院将它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峡水库的修建关系到白鹤梁的命运。教学前,以对学生的了解,也应该没有人去看过白鹤梁,教学起来一定会吃力,特别是围绕白鹤梁的保护,科技工作者所提出的几个保护方案,尤其是第四个方案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这不是重要的内容,但如果不了解的话对领悟文章的主题有影响)哎,怎么办呢?

这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读得懂又能领悟文章的情感呢?苦思冥想后,我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读课题质疑:

1、白鹤梁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它的沉浮是指什么?

接着让他们带着思考题读课文的1——4节,要求他们边读边画句子,然后汇报交流,没想到学生很快就解决了所提出的问题,这让我喜出望外。

然后,我说:“白鹤梁是一块会说话的石头,三峡水库又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伟业,鱼和熊掌能兼得吗?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哪些保护方案呢?行不行呢?”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6——20节,学生的学习劲头十足,最后带领他们一起简要的理解方案(1)、(2)、(3),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风趣地把方案归纳为“加罩保护法”“复制粘贴岸边法”“复制粘贴高处法”,就这个说法使学生豁然开朗起来,对这三个方案的利弊他们竟然分析的有条有理、像模像样的。由于较顺利地理解了前面的内容,为第二节课的学习做好了较好的铺垫。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鹤梁的沉浮》优质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了解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体会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4、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自觉保护国家文物。

教学重难点:

1、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2、了解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体会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跟老师一起学

1、白鹤梁水下石梁位于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白鹤仙去,故名。问:“沉浮”指什么?

2、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

3、它经历怎样的命运变迁,人们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快速浏览课文。

4、自读课文。

5、本文用设问句开头,交待了对白鹤梁命运的关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6、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几个方案,分别是什么?

7、前三个方案有什么弊端?

8、工程院院士葛修润为什么要提出第四个方案,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教学设计>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9、出于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葛修润苦苦思索,寻求原地保护白鹤梁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提出是艰难的,不仅因为技术难度,而且因为它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斗争。因此教学设计>文章采用大量的心理、神态、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心理矛盾和事件的曲折历程。之所以这样写,目的是为了表现主人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10、文章标题:“白鹤梁的沉浮”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层含义,是指白鹤梁的存在本身具有的特点:“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形成特殊的长江景观。

另一层含义,则指由于三峡工程的开工,白鹤梁是否还能保持这样的风貌,这是它的命运的“沉浮”。富有诗意的标题引发悬念,也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1、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文物保护的故事?

12、作业:了解更多文物保护的故事。

白鹤梁的沉浮 篇五

白鹤梁

位于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

石梁上刻有自唐广德元年(763年)至当代的石刻题记164段,其中水文题记108段;石鱼图14尾,其中作水文标志者3尾。题刻、图像断续记录了1200余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位情况,对研究长江中上游枯水规律、航运以及生产等,均有重大的史料价值。197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水文工作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涪陵石鱼题刻》为题,向大会提交报告,白鹤梁的科学价值遂得到世界公认。

白鹤梁上还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

白鹤梁已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峡工程建成后,白鹤梁将被淹没,国家已于1993年立项,拟将其建为大型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上的石鱼石刻,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又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来为世所重视。它既是长江枯水位的历史记录,又有“石鱼出水兆丰年”和“年年有余(鱼)”之意。因此,古人在白鹤梁上刻有“枯水季节,若石鱼出水面,则兆年丰千年如许”的石刻题记。

白鹤梁

在涪陵城北靠近南岸,长江与乌江汇合口上游约一公里处的水间,有一道长约1600米,宽约15米的砂石梁。此梁洪水时隐没在水中,枯水时露出水面,水越枯,露越多。这就是名扬中外,被誉为世界水文奇观的“白鹤梁题刻”,1988年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梁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阻澜隔浪的屏障,使距南岸100米内的江水,除洪水季节外,平时水波不兴,明彻如镜,故有“鉴湖”之称。从前涪陵城的八个景观中,有“鉴湖渔笛”、“白鹤时鸣”两景,就因此处常有渔舟活动,白鹤栖息于石梁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述:“白鹤滩,尔朱真人修炼于此,乘鹤仙去。”民间传说一个名叫尔朱的道人,炼丹出售,因要价太高,得罪了合州(今重庆合川)太守,太守令人将尔朱囚入竹笼,抛入江中,顺流而下,至涪州(今涪陵)白鹤云集的石梁,被渔人救起,两人结为好友,一日饮酒醉后,尔朱乘白鹤化仙而去。这便是白鹤梁之由来。

由于常年受到江水浪潮冲刷,石梁形成了上中下三段,被誉为水下碑林的“白鹤梁题刻”,主要分布在220米长的中段上。据考察逐段编号登记,白鹤梁共有题刻174段,有姓名可考者300余人,留下了唐、宋、元、明、清以及近代、现代1200余年的史迹。特别是点缀在碑林中的18尾石鱼,以唐代刻鱼鱼腹高程推算,历代有确定尺寸记录低于137.86m的题记共有15段,其中唐代1段、宋代8段、元代2段、明代2段、清代2段。白鹤梁所记载的1200多年的枯水水文情况,忠实地记录了唐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1200余年间74个枯水年份的水位,系统的反映了长江中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的规律。白鹤梁题刻堪称“长江古代水文站”,可说是“世界水文资料的宝库”。水利专家们据以上研究推算,得出长江枯水水位和洪水发生的周期,为长江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为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成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动工兴建,提供了确切可靠的科学依据,可见“白鹤梁题刻”科学价值之高。

令人敬佩的是,古人铭刻的石鱼水标和现代水文站测量水位升降的原理相同。用固定水标系统观测江河的水位变化,至今不足百年历史,而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白鹤梁上镌刻的石鱼,就起到测量水位变化的作用了,这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和聪明才智的体现。

“白鹤梁题刻”不仅很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而且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可说是书、艺、文三绝,美不胜收,100多段文字题刻共三万多字,既有古今官员,文人墨客的手迹,又有名不见经传的无名氏题字,所刻的字体,篆、隶、行、草、楷诸体皆备,虞(世南)、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各派书体并呈。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元府庚辰涪翁来”(黄庭坚被贬涪州自号“涪翁”)七个字,笔笔凝炼,洒脱雄健,格外引人注目。各派书法家的题刻,有的遒劲,有的刚健,有的隽秀,有的飘逸,有的纤细秀丽,古朴厚重,各有特色。线雕的白鹤,昂首独立,振翅欲飞,潇洒豪放,形象逼真。线雕鲤鱼,一前一后,前者口含莲花,后者口含灵芝,呈溯江而上的游动姿势,生动活泼。还有多尾围绕“石鱼出水光丰年”的民谣,反复论证了“石鱼现,果大稔”的历史事实。有的题刻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明代涪州大守黄寿诗云:“时平鸾凤见,石没亦是丰;时乎见,石出亦是凶。”明人严某的诗则认为“石鱼随出没,民安即是丰”。明代张献,刘永良等人的联句观点更深:“鱼出不节用,年丰难为丰;鱼没知节用,年凶未必凶。造化存乎人,丰凶岂无踪。神官俭且廉,小子心当同。”这些颇有水平,意境新颖的哲理诗,强调了节俭和为官清廉的重要性,读后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鹤梁的沉浮》优质教案 篇六

一、看拼音写汉字

fuling baiheliang xushui fengtiaoyushun yanxu shengshi jizai wenrenmoke

( ) ( ) ( ) ( ) ( ) ( ) ( ) ( )

fushitianci tike bowuguan gongshi suidao weihu baolu chenlie xiangtibinglun

( ) ( ) ( ) ( ) ( ) ( ) ( ) ( ) ( )

shexiang weihu gongcheng jiazhi dansheng xunmi xiufu xuanze beilin yiran

( ) ( ) ( ) ( ) ( ) ( ) ( ) ( ) ( ) ( )

chongxian fanyue qidai yumai jilei zhuangtai naohai gaoci banxinbanyi

( ) ( ) ( ) ( ) ( ) ( ) ( ) ( ) ( )

yuanli jidingchengxu yiyeweimian fengzi pingmu guifushengong shengshengbuxi

( ) ( ) ( ) ( ) ( ) ( ) ( )

yanhuangzisun chuangzao jijiang danwu jingshenjueshuo ningzhong qijinweizhi

( ) ( ) ( ) ( ) ( ) ( ) ( )

zewupangdai zhenhan nishashili guolv xiaoshi huafei jijing xiangshiyanjun

( ) ( ) ( ) ( ) ( ) ( ) ( ) ( )

shijianjinpo kaolvzaisan jianyi yijian yeyijiri wenshi xuangao shigong

( ) ( ) ( ) ( ) ( ) ( ) ( ) ( )

bianpao shidaishouwang xinwei

( ) ( ) ( )

二、给下列字注音

涪陵 蓄( )水 风调雨顺 记载( ) 赋诗填词 誉( )为 椭圆

隧道 暴露( ) 寻觅 碑( )林 召开 淤( )埋( ) 告辞

矍铄 迄( )今 凝重 过滤( ) 石砾 销蚀

二、多音字组词

调 载 露 盛

三、形近字组词

涪( ) 梁( )诞( )题( )誉( ) 维( )淹( )疑( )姿( ) 即( )铄( )

陪( ) 粱( )蜒( )提( )益( ) 唯( )掩( )凝( )资( ) 既( )烁( )

涎( ) 咨( ) 砾( )

撼( ) 虑( )销( ) 俊( )慰( )

憾( ) 滤( ) 消( )峻( ) 蔚(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风( )雨( ) 文人( )( ) ( )诗词 岁月( )( ) 形态( )

如生 相( )并( ) 长久( ) 苦苦( )( ) 随( )隐

半( )半( ) ( )斧( )工 生生( ) ( )( )子孙 ( )无旁( )

形势( ) 时间( )( ) 考虑( ) 夜( )( )日 ( )代( )望

五、回答问题。

1、课文开头“涪陵白鹤梁的石鱼还能浮出水面吗?”是一个( )句。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白鹤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分别是什么?

3、人们提出了哪些保护白鹤梁的方案?试论述其好处和缺点。

4、葛修润提出了怎样的方案?其好处是什么?

5、为什么两年都没有人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而葛修润却在五分钟内提出了解决方案?

6、试论述“白鹤梁的沉浮”中的两层含义。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鹤梁的沉浮》优质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白鹤梁是国家级文物。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本文写了以葛修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反复实验,在否定一个又一个保护方案的情况下,最终设计出了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理想方案,表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极其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他们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了解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体会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4、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自觉保护国家文物。

教学重难点:

1、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2、了解科技工作者千方百计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经过,体会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跟老师一起学

1、白鹤梁水下石梁位于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白鹤仙去,故名。问:“沉浮”指什么?

2、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

3、它经历怎样的命运变迁,人们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快速浏览课文。

4、自读课文。

5、本文用设问句开头,交待了对白鹤梁命运的关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6、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几个方案,分别是什么?

7、前三个方案有什么弊端?

8、工程院院士葛修润为什么要提出第四个方案,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教学设计>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9、出于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葛修润苦苦思索,寻求原地保护白鹤梁的最佳方案,这个方案的提出是艰难的,不仅因为技术难度,而且因为它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斗争。因此教学设计>文章采用大量的心理、神态、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心理矛盾和事件的曲折历程。之所以这样写,目的是为了表现主人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10、文章标题:“白鹤梁的沉浮”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层含义,是指白鹤梁的存在本身具有的特点:“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形成特殊的长江景观。

另一层含义,则指由于三峡工程的开工,白鹤梁是否还能保持这样的风貌,这是它的命运的“沉浮”。富有诗意的标题引发悬念,也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1、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文物保护的故事?

12、作业:了解更多文物保护的故事。

板书设计:

白鹤梁的沉浮

相遇 → 探寻、发现 → 保护、繁殖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鹤梁的沉浮》优质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熟读课文,更深入的了解白鹤梁。

3、 抓住句中的重点词句,体会科技工作者富有创造性的方案。

教学重、难点:

目标3

教学过程:

预习任务A类:

1、 查阅资料,搜集白鹤梁资料。

2、 初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3、 针对文中字词,自编习题。

4、 初读课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5、 初读课文,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

6、 精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白鹤梁的样子及他的题刻有什么价值?

(2)文物工作者提出了那些方案?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堂检测:

白鹤梁的沉浮给我们什么启发?(保护环境)

一、导入。

1、导语。

2、交流有关白鹤梁的资料。

二、小组交流预习任务2、3、4、5

三、全班交流。

预习任务2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预习任务4

一人说,众人补充。

预习任务5

指名说,并说出理由,教师相机纠正。

四、精读课文,交流任务6

1、 样子  2小节  读

价值  4小节  读

2、四种方案

(一)水下博物馆方案

(二)岸上博物馆方案

(三)修复、加固、复制

(四)“无压容器”保护

体会:对它的重视,想保护好。

3、最让你感动的是谁?为什么?(找句子,谈体会)

4、小结

五、课堂检测。

六、总结全文。

白鹤梁的沉浮 篇九

教学目标:

1.情感:感受我国科技工作者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感悟他们强烈的责任心以及对事业不懈追求的高尚精神境界。

2.能力: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概括总结段意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知识: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心理,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的运用,重点理解,感受保护白鹤梁的相关具体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的生字,新词,培养准确快速地提取信息的能力;

2.感受我国科技工作者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

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介绍白鹤梁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板书:白鹤梁的沉浮

同学们,看到课文题目,你们心里就会猜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情呢 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白鹤梁的资料。

2.课件出示,介绍白鹤梁的相关资料。

3.解题:"白鹤梁的沉浮"中的"沉浮"指什么

二,教学新课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扫除文字障碍。

2.再次品读,理清文章的思路。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了对白鹤梁的保护,因为白鹤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为了保护白鹤梁,专家们共同研究设计了三套方案,最终以葛修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反复论证,实验,在否定了一个又一个保护方案的情况下,最终设计出了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理想方案。

(2)本文写作的思路是什么呢 (白鹤梁具有的重要文物价值,为了保护白鹤梁专家们设计的三套方案。重点写了葛修润在推翻了前三个方案后所设计的新方案。)

3.深入研究课文,具体分析。

(1)文章开头是如何写的,有什么好处

(2)为什么白鹤梁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的保护单位

(让学生在课文中自找答案并标出来,指名分别朗读。)

(3)为了保护白鹤梁,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几个方案,分别是什么

保护白鹤梁的方案

优越性

弊端

1

水下博物馆方案

方便人们参观

暴露在空气中,难度大,花费高。

2

岸上博物馆方案

简单可行,所需资金少

复制品的价值,不能与本体相提并论

3

比较理想的方案

长久留存

会被淤埋掉

4

运用"无压容器"的原理修建充水的透明壳体

长久保护,方便参观,花费少。

(4)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和前三种方案比较,最后一种利用"无压容器"的原理修建充水的透明壳体的方案是最佳方案。那么这个最佳方案是怎样提出来的呢

(5)最佳方案的提出是因为葛修润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有对事业的不懈追求的精神,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的呢 (从书中找描写心理,神态,语言等方面的句子。)

小结:本文采用了心理,神态,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心理矛盾和事件的曲折历程,表现了主人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4.讨论交流,白鹤梁的沉浮给我们什么启发

三,作业:预习《秦始皇陵兵马俑》.

板书设计:

白鹤梁的沉浮

关注白鹤梁——设计方案——确定方案——保护白鹤梁

白鹤梁的沉浮 篇十

潮涨潮落,朝朝暮暮。冬季露面、汛期隐藏的“国宝”白鹤梁,在三峡工程正式蓄水发电后,将永远淹没在水下30米深处。记者最近采访时了解到,沉没的白鹤梁并不影响游客参观,它将被请入特制的“水下宫殿”,人们可以随时通过水下通道,在涛涛江水之下尽情端详它的“芳容”。

站在重庆市涪陵区城北的十里长堤上,望着波涛滚滚的江面,涪陵区博物馆馆长黄德建非常激动。他与之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白鹤梁,就将永远沉没在靠近大堤的江水中,这是三峡库区唯一一个水下原址保护的文物。

白鹤梁是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西侧的一段天然石梁,长1600米、宽15米左右,以15度斜角倾向江心北岸。从唐朝以来,沿岸群众在这里记录汛期水位,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刻赋,留下了大量的水文题刻,保存了长江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和水文价值,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史上的奇迹”。今年枯水时节,记者曾经在这里看到,自西向东伸展的石梁上,题刻分东西两段,它们依形就势,体量各异,大者两米见方,小者长宽不足盈尺。据介绍,专家在这里发现了165段题刻,汇集了唐朝以后1200年间300多名书法家的书法精品,颜、柳、苏、黄、赵体皆有,篆、隶、楷、行、草书悉备,是名副其实的“水下碑林”。

黄德建告诉记者,三峡成库后,白鹤梁将永远淹没水下。从1993年起国家开始组织数十位院士、专家来到这里,为保护白鹤梁出谋划策。

“水下保护方案来之不易。”谈起这项保护工程,重庆市峡江文物保护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祖林感慨万千。据他介绍,仅拿到桌面上经过专家论证的保护方案就有四种:天津大学1994年提出的“水下博物馆”方案;长江水利委员会1998年提出的水下淹没、陆上复制方案;国务院三建委黄真理博士提出的岸边复制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葛修润教授2000年提出的“无压容器”方案。据介绍,目前前三种方案都被否定,国家文物局认可的第四种方案,是在白鹤梁上修建一座巨大的钢筋混泥土容器,再将清水注入容器,使容器内外压力平衡。同时从岸边修建两条带参观窗的水下通道,绕题刻一周,不仅方便游客参观,还可以充分发挥题刻的学术研究价值,把题刻的保护、研究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白鹤梁题刻本体保护工程在今年汛期前已经竣工,水下交通廊道和循环系统等7个专题研究项目的中间成果已于今年8月通过专家评审,其余4个专题研究也将在9月完成。他说,保护工程今年年底就开始实施,2005年全部完工,2006年开始试运行。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以上10篇《白鹤梁的沉浮》教学反思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白鹤梁的沉浮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