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负荆请罪》教案【优秀9篇】(负荆请罪 教案)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篇一

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廉颇,蔺相如以及“将相如”的前两个故事。

2、课上交流,让学生在学习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3、宣布举行《负荆请罪》电影大赛,选拔导演!

4、让学生准备参加竞选演员,召开导演会议,研究选拔演员的考试题目。

1)、有感情朗读课文,特别是所演角色的朗读。

2)、让学生分别表演着急、气愤、大笑、懊悔时表情和动作。

3)、说说你对你想演的人物的理解。

4)、为文章补白:在文中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5、公布选拔演员的考试题目,只公布1)和4)这两条,2)和3)条要保密。给学生一天时间准备,明天上午进行演员的选拔。

6、各导演分组选拔演员。

7、各演员进行配合,表演,落选演员成为副导,负责指导你想演的角色的演员(如你竞选廉颇你就负责指导廉颇)。同时宣布下午第三节课进行《负荆请罪》——沈小六(3)班电影大赛。

8、从副导演中选择主持人和本次电影大赛的评委。各位同学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想好本小组的组名和口号。

9、举行《负荆请罪》——沈小六(3)班电影大赛。

10、布置星期两天的作业:

1) 把剧本改成故事讲给家长听;

2) 小习作:廉颇(蔺相如、韩勃),我想对你说……

3) 大作文:今天我是演员(导演、主持人、评选……)任选一题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课前预习:了解《将相和》中的“完璧归赵”和“湎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初步认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负荆请罪”的起因,交流《将相和》中的“完璧归赵”和“湎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初步认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形象。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3.了解剧本的特点。

教学过程预设:

一、揭示课题,故事激趣。

1.揭题板书。谈话。

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你由这个这个成语想到了哪些问题?

(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

根据初步的回答板书:廉颇 蔺相如

2.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之前,还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1)请一生介绍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的情况,了解秦国的实力。

2)请几生介绍“完璧归赵”和“湎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老师和同学做补充和评价。

3)说说从故事中你认识了怎样的廉颇和蔺相如?

(英勇善战 忠心为国的廉颇 有勇有谋、忠心为国的蔺相如)

3.导入课文。

因为这样,赵国的两根顶梁柱一个文官,一个武将之间竟有了隔阂。故事又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走进课文。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这篇文章与其他课文从形式来看,有什么特别之处?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3)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这篇文章与其他课文从形式来看,有什么特别之处?

认识多幕剧。了解剧本的一般特点和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味人物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分别讲了什么?

2.交流。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剧本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揣摩,体会廉颇知错就改、顾及大局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和他宽广的心胸。

2.体会当时情境,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预设:

一、复习“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来源。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课文又是如何描述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一幕。

二、品读第一幕,感受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认识了怎样的蔺相如?你是通过那些语句感受他的这些品质的?

2.交流

感受蔺相如:顾全大局 胸怀宽广 深明大义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态度的对比:蔺相如笑笑 再笑笑 韩勃:生气 不满 )

3.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这结果蔺相如有没有考虑到了?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4.分角色朗读第一幕。评点。

三、品读第二幕,感受廉颇的鲜明特点,深化蔺相如的形象。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认识了怎样的蔺相如?怎样的廉颇?你是通过那些语句感受他的这些品质的?

2.交流:

(1)蔺相如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谦虚有礼的人。

(2)廉颇知错就改 ,态度诚恳,深明大义。

3.品析表现廉颇特点的语言行为的词句:

(1) 负荆请罪、身为大将,光着上身,到门上来请罪。

(2) 跪、抽、不肯起来。

(3) 重点品味:老迈昏庸。

※如果说他是老迈昏庸的,表现在哪?(联系第一幕,处处侮辱、为难蔺相如)

※如果说他并不老迈昏庸,从哪里看出来?(经人提醒明白。也能从赵国的利益出发来负荆请罪。出示廉颇的话,指导学生读好。并恰当地加上提示语)

4.品析表现蔺相如特点的语言行为的词句:

(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迎上去 扶起 双手扶起 扔在一边)

5.赏析:“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3)指导朗读。

6、指导分角色朗读。

三、作业

将剧本连同其他两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并准备进行表演。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在感受文字的基础上,通过表演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激情。

一位著名的演员说过:“一个演员要演好一个人物,必须深入研究这个人物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直到能够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演出人物的灵魂。”在这个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深明大义的廉颇,认识了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的的蔺相如 ,更通过课文以外的内容对他们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演一演这个故事。

二、自由搭配,小组练习。并评价。

三、推选全班表演,组织学生评价。

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这个故事出自于《史记》,出自于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几乎耗尽毕生心血、用生命写成的《史记》。一个小小的片段里就蕴含着这样生动、启发人的故事,这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又是何等的震人心魄啊。建议大家读一读《史记》。

2.看到蔺相如,想到哪些词语:

看到廉颇,想到哪些词语:

板书设计:

负荆请罪(为了赵国的利益)

廉颇         蔺相如

勇于改过       顾全大局

态度诚恳 谦虚有礼

英勇善战 有勇有谋

深明大义 深明大义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品读剧本第二幕。

2、感悟廉颇知错能改和蔺相如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

3、积累词句,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入角色品读课文,说好台词。

难点:感受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和蔺相如心系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

突破方法:

课前预习——阅读《负荆请罪由来》了解故事背景——初读课文——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阅读课外书《渑池之会 》《和氏璧》《将相和》——加深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品味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剧本表演——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

ppt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课前板书:21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这个剧本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学读剧本第二幕,初步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1、过渡: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同的,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廉颇和蔺相如还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剧本的第二幕,一边读一边体会。

2、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初读了剧本的第二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板书:知错能改,迷途知返 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你怎么知道?

三、分角色朗读剧本,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过渡:像这样的廉颇和蔺相如,怎样才能通过他们的台词把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呢?想一想要读好韩勃和蔺相如的台词,应该要注意什么?

1、生讨论

(屏幕出示:在读课文时,要注意圆括号里的人物的表情动作,方括号里舞台背景及人物活动情况。还要抓住人物的台词、动作、神情,要联系人物的职位、身份、经历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性格特点。)

2、下面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讨论试着自由地读一读剧本第二幕的台词。

(1)、学生自由试读剧本。

(2)、交流品评,随机点拨,感悟人物,练读句子。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一读这个片段的台词,其他同学注意听,你觉得他哪儿读得好,你觉得哪句台词还可以怎样读?

3、师生探讨台词读法,品味人物性格特点:

(1)讨论练习朗读韩勃的台词,体会其性格。

韩勃台词怎样读?(紧张 害怕)

面对韩勃的紧张,蔺相如紧张吗?(惊讶)

(2)学读剧本,体会廉颇知错能改、一心为国的性格特点。

①读好廉颇在台词要注意什么?

②体会真诚,自责、惭愧

③随机介绍荆条。负荆请罪的意思体会廉颇真诚认错、一心为国。

④指导朗读。

(3)、学读剧本体会蔺相如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一心为国的性格特点。

①读好蔺相如的台词要注意什么?指名读

②体会蔺相如的深明大义,不计前嫌 高兴 、一心为国

③指导朗读。

4、指导分角色朗读剧本。

过渡:要读好剧本说好台词,剧本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词语都值得细细地推敲。请前后座位的同学四人小组,分角色说一说第二幕的台词。

1)、四人小组,分角色说一说第二幕的台词。

2)、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师随即板书满面惭愧满心悔恨,满面惊讶 满心欢喜)

3)、分角色朗读(小组演练、1-2组代表到教室前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其他同学欣赏)

四、分角色朗读全文,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1、要读好剧本说好台词,剧本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词语都值得细细地推敲。请四人一组,分角色完整地说一说剧本第一幕和第二幕的台词。体会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然后分大组展示。

2、感悟人物

对于这样的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我们可以用这样一组成语来形容他们,生一起读黑板板书

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知错能改 宽容大度 一

迷途知返 深明大义 心

痛改前非 不计前嫌 为

满心悔恨 满脸惊讶 国

满面羞愧 满心欢喜

3感悟团结

自从廉颇负荆请罪后,两个人就团结合作,共同保卫赵国。赵国也因为有了他们两个人,国势大增,成为当时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像他们的这种亲密合作的情形,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读: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同心协力,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五、拓展延伸

1、编写对联(机动)

学了负荆请罪,我想了一幅对联,我已经写了个上联,下联还没想好。如果请你来对下联,你准备对什么样的下联?

上联:廉颇知错负荆请罪

下联:

2、自由组合,合作制作道具,表演课本剧《负荆请罪》

六、板书设计

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知错能改 宽容大度 一

迷途知返 深明大义 心

痛改前非 不计前嫌 为

满心悔恨 满脸惊讶 国

满面羞愧 满心欢喜

《负荆请罪》教案 篇四

今天,我教《负荆请罪》,上课的一刹那,突然想起一个词——放手。

于是,我对孩子们说,我给他们二十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自学:自己读生字,自己读词,自己理解不懂的字词,自己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不会的可以来问我,可以问同位,也可以下位与别的同学交流,还可以去查阅手头的资料,可以去问不开口的老师……

二十分钟左右,汇报开始,我想,可以让学生先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学生只要一开口,字音的问题就可以随机解决了。抛出来了砖,引来的是学生了玉了,我这样想。

生:(一位同学率先站了起来)我向大家汇报“府邸”这个词的意思,“府邸”就是指当官司的人家住的地方。

生:我来补充一下,“府邸”不仅是指做官的人家住的地方,只要是有权有势的人家住的地方都可以叫府邸。

生:大财主家住的地方也叫府邸!

师:你们这一说,老师心里明白了,“府邸”绝对不是茅草房,那种连大门口都挂着灯笼,都卧着石狮子,都站着门卫的人家,他们住的地方一定是府邸了。

生:我知道“针锋相对”就是“针尖对麦芒,寸步不让”。

生:我知道“宽容大度”就是心胸很宽广。

生:“宽容大度”就是宰相的肚量,能撑船。

生:“宽容大肚”就是大肚之人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生:“昏庸”就是耳聋眼花老糊涂。

生:“昏庸”就是不明白糊里糊涂。

生:我知道“上卿”是古代的一种官职。

生:“上卿”大概相当于宰相。

生:就像国务院总理,像外国的总统。

生:“惧怕”就是害怕。

生:跟害怕还不一样,“惧怕”是说内心很恐惧,非常害怕。

生:我弄懂了“门客”就是指家里的佣人。

生:是跑堂的。

生:不是,“门客”是蔺相如出钱供养的能为他出谋划策的人。

师:对,门客可不是佣人,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很对,门客可是谋士啊!

生:我知道“负荆请罪”就是背着带刺的荆条到别人的家里去请罪。

生:“负荆请罪”就是指登门谢罪。

生:“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还是一个成语,比喻诚心诚意地道歉。

……

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响了,大家却仍沉浸在交流的氛围里。

《负荆请罪》反思

《负荆请罪》是一部历史小话剧,如何抓住话剧这一独特的体裁,上出浓浓的语文味呢?课堂上,我和学生商量着要把第二幕排练成小品,学生们是个个跃跃欲试。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熟悉着台词,他们自编、自演、自导,读时还不由自主地加上动作。学生们为了成为最佳男主角,他们兴致盎然,争分夺秒。

记台词之后,学生四人一小组,推选“蔺相如”、“廉颇”、“韩勃”、旁白四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皆是导演和评委。学生在演一演、评一评的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感悟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这时,再选另外一组学生再演一演,这时候的表演,可谓是水到渠成,四位学生的精彩表演传递着他们对人物语言和角色性格的理解,课堂上高潮叠起,掌声不断。 由此看来,学生在评价与表演的过程中,感受了人物的品质,体悟了语言的独特魅力,真正做到了以演促悟、以悟促演、以演促读。

读演法,重在让学生“读中有悟”,引导学生以读为核心,创造性地把读与演有机的结合交叉,这样的课堂,才能营造琅琅的读书声,飘逸出浓浓的语文味。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语言、神情、动作,认识人物特点,了解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的品质,及廉颇知错能改、以大局为重的品质。

2、通过《史记》、《将相和》、词串、《公仪休拒收礼物》、《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等课内外资料的整合,帮助理解人物的特点,理解故事的内涵。

3、在把握人物特点的基础上,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的自主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为学习语文打好基础。

重点、难点:

1、韩勃不明白蔺相如“怕”廉颇的原因。

2、人物特点的理解。

课前准备:个人博客。

一、揭题导入,了解剧本。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故事,一起读课题。(读板书:负荆请罪)

2、师:请同学打开课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的结构,想想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公仪休拒收礼物》有什么不一样?

交流总结:《公仪休拒收礼物》是独幕剧,而文章是多幕剧。有两幕。

二、明确方法,初读剧本。

1、师:剧本的阅读有讲究的。[出示《负荆请罪》]开头交代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方括号里介绍的舞台布景、人物活动等,应以浏览与默读为主,不能出声朗读。而小括号里的语气、神情、动作等是帮助有感情地读出人物语言服务的,也不能读出声来。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快速阅读剧本。想一想,这两幕分别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请大家再快速阅读第二幕,看看从哪到哪,是直接写了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事。

(复制,发送到留言栏里)

三、品味语言,了解特点。

1、师:剧本是用来表演的。故事中出现了三个人物:(板书:蔺相如、廉颇、韩勃),主要人物是(蔺相如、廉颇)。这节课,我们先来演一演“负荆请罪”这一部分。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这一部分,想想你最想演谁?

生自主阅读,交流。

2、说说你为什么想演他。

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

廉颇:知错能改、顾全大局。

3、出示词串,辨析运用。

[师总结:许多诗词,积累时我们并一定理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们就慢慢领悟了,多阅读、多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

4、请大家带着你们独到的理解默读课文,边读边画,从哪里可以具体看出你准备饰演的这个人物具有这些特点。

5、品读交流。

○表现廉颇特点的语言行为:

(1) 负荆请罪、身为大将军。

(2) 跪、抽、不肯起来。

(3) 重点品味:老迈昏庸。

※如果说他是老迈昏庸的,表现在哪?(快速阅读第一幕,交流处处侮辱、为难蔺相如)

※如果说他并不老迈昏庸,从哪里看出来?(经人提醒

明白。出示廉颇的话,指导学生读好。并恰当地加上提示语)

※别人是怎么提醒他的?交流后,引读第一幕中的蔺相如的话。

总结:这一文一武、一将一相,是秦国不敢侵犯赵国的保障。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同护国啊!

○表现蔺相如特点的语言行为:

(1) 第一幕中的蔺相如的话。不难看出其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

出示“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与蔺相如的话进行对比。

(2) 出示韩勃的话:“我真不明白……”你明白吗?快速浏览《将相和》这个故事,看看蔺相如还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板书上再补上相关的词语:机智勇敢、有勇有谋、足智多谋等]

6、人物了解。

师:一位著名的演员说过:“一个演员要演好一个人物,必须深入研究这个人物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直到能够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演出人物的灵魂。”你们了解这两个人物的情况吗?请快速查阅你想了解的人物的资料,把你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上传到人物介绍里,进行补充,让人物的资源更为丰富。(生操作),每一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交流。

生介绍。

师:通过这些资料的补充,你们觉得在表演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四、分角色朗读。

1、师: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2、指名读。

3、引导学生评议。

4、再指名读。

五、课外拓展

1、相信同学们演好这个剧本不成问题了。对于韩勃这个人物,只要也像研究蔺相如和廉颇一样去解读,一定会演好。

2、这个故事就出自于《史记》,出自于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几乎耗尽毕生心血、用生命写成的《史记》,这段故事在《史记》中是这样的记载的。[请大家点击《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片段]

3、浏览,试着小声地读一读。

4、这小小的片段里就蕴含着这样生动、启发人的故事,这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又是何等的震人心魄啊。(点出链接《史记》)

六、课后作业

1、一节课只能为你打开一个窗口,希望你们透过这个窗口,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

2、选择作业:

选择一:点击欣赏京剧《将相和》,并在博克里写一写自己对人物的认识或自己的感受。

选择二:点击课后作业,可以在作业本上完成,可以在网上直接提交。

(1) 看到蔺相如,想到哪些词语:

看到廉颇,想到哪些词语:

(2)背诵并默写词串。

(3)自由合作,表演话剧,下节课比赛。

(4)建议读一读《史记》。

(推荐理由:以文本为入手,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适度的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丰满对人物的认识。)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篇六

《负荆请罪》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里也是一篇老课文。听过好几位老师上这篇课文,自己也上过,总留给我相同的记忆:蔺相如有勇有谋,胸襟宽阔,一个坦坦荡荡的角色;廉颇一介莽夫,居功自傲,虽能负荆请罪,但总令人觉得他是起衬托作用的反面人物。而这一次却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片段一

师: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负荆请罪”的画面,在座的其他同学都是小导演,指导台上小演员们表演时的语言,神态,动作。

(生七嘴八舌议论。)

生:廉颇态度应诚恳,来到蔺相如的面前应单膝下跪,双手抱拳向蔺相如请罪。

生:蔺相如是一个胸襟宽阔之人,面对廉颇应弯下腰,双手搀扶廉颇。

生:蔺相如应说:“廉将军不必客气,只要你改过自新,我们俩齐心协力,必然会使赵国越来越强大。”

生:蔺相如起身相迎时应面带微笑,而廉颇应满脸悔恨之色。

生:廉颇是背着荆条来表示他请罪的诚意的,所以,我们应准备一个道具当荆条。还可加上廉颇背上荆条时的独白:我一生在战场上功无不克,战无不胜,忠心耿耿保卫祖国,可如今我真是罪不可赦呀!

生:(一语惊人)

廉颇又没犯罪,为什么他得称自己罪不可赦?而蔺相如怎么能说廉颇应“改过自新”呢?

师:廉颇“犯罪”了吗?

(又掀起了一个讨论的高潮)

生:廉颇虽没有犯罪,但这一切功劳也应是蔺相如的,假如他没有避而不见,廉颇就有机会让蔺相如下不了台,那不就构成犯罪了吗?

生:可毕竟没碰着,最多也只不过是廉颇脑子里有这个想法,又没有付诸于行动,最多也是犯罪未遂!

生:如果廉颇是个卑鄙小人,完全不顾国家的利益,打定主意与蔺相如过不去,难道非得与蔺相如碰面才可吗?像电视里的*官,早用什么见不得人的*计谋害蔺相如了。这说明廉颇心中还是顾着国家利益的。

生:他跟蔺相如平分秋色!我觉得应改一改两个人的台词。

廉颇:蔺上卿,前不久我一时糊涂,险些铸成大错,是蔺上卿的宽阔心胸唤醒了我。有冒犯的地方,敬请原谅。现在请你用荆条责打我吧!

蔺相如:廉将军,你太客气。廉将军为保卫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你的勇猛一直令我佩服。今天,蔺某更是佩服廉将军的为人,相信赵国在你我的齐心协力下,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反思: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但,也难免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时候。这一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廉颇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似乎在许多师生心中都形成了一个定势:居功自傲的莽夫,唯一的可爱就在于能知错就改,但很少有更深入地体会这个人物身上的可贵之处。而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廉颇没犯罪,为何称他为请罪?面对这与旁人迥异的理解,老师并没有一棒打死,因为这是学生心里的疑惑,是他们独特体验的反映,“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应值得尊重。这样做,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片段二

生:老师历史上真的有“负荆请罪”吗?

师:为什么会这么问呢?

生:象廉颇这样的大将军,他只不过一时犯了糊涂,而且又未筑成大错,怎么一定要“负荆请罪”,他不能以别的方式道歉吗?

师:你说的很有道理,同学们认为呢?

(学生听了议论纷纷。)

生:我认为他可以在上朝时多替蔺相如说话。蔺相如遇到困难时主动去帮他。这样时间久了就好了。

生:他可以写一封信,买一些礼物让仆人送过去。我爸爸就是用“信”和“礼物”来讨我妈欢心让我妈回心转意的。

(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

生:或者他可以把蔺相如约出来吃顿饭,边喝酒边聊。我爸爸常说酒桌上什么话不好说?

师:同学们真会为廉颇考虑这样既道了歉,又不太丢面子,多好呀。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不在乎尊严?!

生:(迫不及待地嚷道)不,他太要面子了,要不他也不会妒忌蔺相如了。而现在他竟能赤身露体背负荆条来向蔺大人请罪,真让我佩服。

生: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而廉颇竟能向蔺相如下跪,足见他道歉的诚意,真不愧为大丈夫呀!。

师:心胸宽广是一种美德,而坦然面对过错更需要勇气,蔺相如可敬,廉颇更可敬!请同学们带着对他们的敬意再来读读课文。

反思: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并不代表着学生说的全都是对的,教师的角色并不是忙着点头:“说得好,说得对。” 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巧妙的引导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教师是一个信息源,是与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不是蹲下来所谓的平等对话,而是站起身来平等对话,要注意把握好度。经过这样一个自主的,发挥个性的平等对话过程后,学生才真正找到了课文的真实,他们心中涌起的是对那些为国家利益而舍弃自己私利的英雄的敬佩,使学生的体验程度出现一种飞跃状态,产生认识的深化,情感的深华和价值的提升。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美丽的。孩子们的心灵是那么丰富,想法是那么奇特,个性又是那么多姿多彩,如果得到了教育者的保护和发展,那美丽不仅仅是课堂而是孩子的终生。有了教学中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

《负荆请罪》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感受廉颇的知错就改以及蔺相如的顾全大局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廉颇的知错就改和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品格的感受指导。

教学过程:

一、忆“避”,明品格(复习第一幕)

1.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幕的内容。

2.蔺相如见到廉颇后的表现(用一个字概括):避(板书)

3.说说蔺相如“避”的原因?(板书:顾全大局)

二、阅读第二幕

1.场景引读:

(1)学生读

(2)“蔺相如在客厅踱步。”

踱步:慢步行走。踱步时,蔺相如在思考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蔺相如时刻为国着想的品格,为下文的阅读、理解作铺垫

(3)“韩勃匆匆走上”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韩勃为什么匆匆?(廉将军来了!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4)想象:廉颇突然来访,如果你是韩勃,你会怎么想?

廉颇突然来访,如果你是蔺相如,你会怎么想?

(5)廉颇突然来访,蔺相如什么表现?(奇怪)

为什么奇怪?(廉将军来访、廉将军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引导学生猜测廉颇此行的目的,结合“奇怪”一词,让学生知道蔺相如对廉颇此行目的也不知情,为下文感受蔺相如的人物品格做个铺垫

2.“快请廉将军进来!”

(1)廉颇是来干什么的?蔺相如知道吗?

(2)平时,看到廉颇就避让的蔺相如,在不明其来因的情况下,为什么叫快请廉颇进来?

想象:如果你是一个老百姓,看到平时和蔺相如不和的廉颇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来到蔺相如的门口,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是秦国在赵国的奸细,看到平时和蔺相如不和的廉颇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来到蔺相如的门口,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赵国的大臣,看到平时和蔺相如不和的廉颇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来到蔺相如的门口,你会怎么做?

(3)小结:快请廉将军进来!“快”中可见蔺相如的顾全大局。

设计意图: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并不是单单表现在和廉颇的关系上。对于任何细节,蔺相如考虑到的都是赵国的利益。廉颇赤膊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邸来请罪,不知情的人会以为廉颇又是来捣乱的。因此在教学这个部分时,我抓住一个“快”字,让学生想象赵国的老百姓、秦国在赵国的奸细、赵国的大臣看到这一幕的想法、做法。(赵国的老百姓看到廉颇的样子会认为廉颇有失体统,同时这也会给赵国的脸上抹黑,这是对赵国不利的;秦国的奸细看到这一幕后,会以为廉颇和蔺相如的关系更加恶化了,会赶紧回去报告,让秦来攻打赵国,那样赵国就更危险了;赵国的大臣看到这一幕后,看到赵国的大将和上卿不和,会以为他们都要打起来了,会认为赵国快完了,甚至会离开赵国,这对赵国更是不利的)让学生知道“快”请廉颇进来的急迫性,也加深了学生对蔺相如顾全大局品格的认识。

3.“廉将军,别这样,快请起,快请起。”

(1)韩勃领廉颇上来了,蔺相如怎么做的呢?

(2)“迎上去”:以前蔺相如见到廉颇是“避”,现在却是“迎”,可见蔺相如不是真的怕廉颇!

设计意图:用“迎”与前文的“避”形成对比,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的整体性,体会蔺相如的顾全大局。

(3)看到迎上来的蔺相如,廉颇是怎么做的呢?

廉颇赶忙跪下来!(①廉颇跪下来的原因?认识到自己的错了,来向蔺相如请罪的②“赶忙”一词可见廉颇认错的真诚!)

廉颇的错在哪儿?(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不理解蔺相如的顾全大局)

(4)廉颇的错误大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惩罚廉颇呢?

(5)蔺相如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连忙取下荆条扔在一边,伸手去扶廉颇)廉将军,别这样,快请起,快请起。”

(双手扶起廉颇)请起来,廉将军,请起来吧。

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6)小结:面对处处刁难自己的廉颇,蔺相如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用双手扶起他,还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可见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不计前嫌、既往不咎、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设计意图:错误的改正过程应包括:认识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三个层次。教学时,我设计让学生谈廉颇错在哪儿,再读廉颇承认错误的句子,扣住“赶忙”一词感受廉颇的光明磊落、知错就改,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学生复述了廉颇的错误,认识到了廉颇的错误之后,再引导学生读蔺相如的做法的句子,抓住“快”“双手扶”“过去的事”来体会蔺相如的任务品格。

4.“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1)廉颇明白蔺相如的心思了,蔺相如高兴极了,他是怎么做的呢?

(2)课件出示: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3)学生读,抓住重点词分析人物品格:

快:真的高兴

几杯:(酒逢知己千杯少)为何是几杯?

(4)想象:假如他们开心地喝酒,都喝得酩酊大醉,

如果你是一个老百姓,看到蔺相如和廉颇喝醉了,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是秦国在赵国的奸细,看到廉颇和蔺相如喝醉了,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赵国的大臣,看到廉颇和蔺相如喝醉了,你会怎么做?

(5)蔺相如在高兴之余,仍不忘大局,真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啊!

设计意图:设计中,紧紧抓住“快”“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来感受蔺相如在廉颇负荆请罪,认识了他的良苦用心后的开心。同时利用“几杯”一词让学生进行想象:如果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人喝得酩酊大醉后的结果,体会蔺相如在高兴之时,也不忘为国着想的高贵品格。

三、总结人物品格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人物品格

1.廉颇:知错就改,爽直磊落。

2.蔺相如:深明大义、不计前嫌、既往不咎、宽容大度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蔺相如和廉颇的品格。

五、板书设计

负荆请罪(第二幕)

(深明大义)

(顾全大局) 避

蔺相如 →→→→→→→→ 廉颇

(顾全大局) 快知 爽

(不 畏 惧) 迎错 直

(不计前嫌) 快就 磊

(既往不咎) 快改 落

《负荆请罪》教案 篇八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负荆请罪”这个词语的意思和来源。

2、学会阅读剧本第一幕,能分角色朗读剧本第一幕,能够把剧本第一幕编排成小话剧。

3、通过对剧本语言的新工艺阅读口味,感受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第一幕,感受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关于演戏的话题。

由学校的艺术教育谈到学生看过的文艺节目,由文艺节目谈到小品《彩排》,(让学生过把瘾),然后让学生简单评价一下小品中的演员,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

老师顺势再谈谈如何才能演好小品,出示:一、走进剧本:认真读剧本,吃透剧本情节;二、走进人物:认真揣摩剧本的人物,剧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自己不再是现实中的自己,而是剧本的人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不想向老师那样在舞台上东西走一回?(想)那好,就让我们今天就过把戏瘾。在看剧本之前,老师首先为同学们带来非常好看的动画片,看完后,老师要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把故事情节复述出来。

一、导入课题

1、让学生观看成语故事片《负荆请罪》,看完后让学生说说故事情节。

2、猜一猜,今天老师打算让演员们演什么戏?(负荆请罪)

3、对了,想不想演?敢不敢演?下面我们进入演戏第一关:走进剧本。首先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把剧本名子写下来。(指名板书:负荆请罪),顺势请学生教大家读词语(读准“荆”字音)

4、过渡: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廉颇为什么要向蔺相如请罪呢?下面我们首先阅读剧本第二幕。

二、初读剧本第二幕。

1、学生默读剧本第二幕,并且用笔划出能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语句。

2、分组讨论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

3、小组派代表发言。

(1)回答第一个问题出示投影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说。

(2)回答第二个问题。

4、抢答:通过刚才的讨论,你明白了“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哪!)请学生将“深明大义”、“宽容大度”板书在黑板上。

5、过渡:为什么说蔺相如是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剧本第一幕。

三、精读剧本第一幕。

1、指导剧本朗读方法。

(1)默读剧本第一幕,注意括号里的词语。

(2)抢答提问:括号里的词语在剧本中起什么作用?

(3)老师小结过渡:括号里的词语除了提示剧本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说话语气外,能不能从中揣摩出说话人的心理呢?

2、轻声读剧本第一幕,如果你能通过括号里的词语体会出说话人的动作、表情、说话语气、心理等,你就用五角星来表示。

3、指名把括号里体会得最透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气愤地 不满地 不解地 若有所悟地

笑笑 依然笑笑 ( )

4、以剧本与上面的词语为线师生配合表演,边演边指导。

5、以“若有所悟” 重点突出人物性格:

(1)黑板上“若有所悟”这个词语是谁写的?

(2)让老师考考你,看你是否真的悟出了什么。

(3)学生集体表演蔺相如,该学生表演韩勃。

(4)你真的悟出来了,还有谁悟出来了?请没有悟出来的学生站起来。悟出来的学生再次表演蔺相如,没有悟出的学生表演韩勃。然后请学生说说,明白了什么?

(5)出示蔺相如说的话: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a:这句话前面没有括号,假如请你为剧本加个括号以提示说话人的动作、表情或语气等,你会加什么词语?(指名说)(认真地)

b:请学生根据所加的提示语表演。

c:在这段话中有“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你认后果会怎么样呢?(指名说)

d:你能用恰当的词语的词语来形容蔺相如的精神品格吗?(指名说)

e:请学生走进蔺相如的内心世界再次表演这段话。

6、小结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人物内心世界表演了剧本,下面请演员自选搭档表演剧本第一幕,等会儿我们将来一个最后大比拼,正式表演剧本。

四、排演话剧,总结课文。

1、学生自由选择搭档排演。

2、指名表演,师生评点。

(1)请学生谈谈谈怎样体会蔺相如这个物的。

(2)请学生切身体会说说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3、教师小结过渡:是啊,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确是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哪。

五、剧本拓展。

其实这种精神无处不在,我们同学整天生活在一起,也难免会有点小摩擦,这些小摩擦如果处理不好,同样会影响班级整体利益。假如你和同学遇到了小摩擦、小误会,你会怎么做呢?(指名说,教师表扬鼓励)

《负荆请罪》教案 篇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课《负荆请罪》是篇历史小话剧,它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描写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向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在挡道与避让,请罪与携手的对比之中,突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人要具有广阔的胸襟,一切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切应以全局利益为重;在犯错之后,如果能够知错能改,洗心革面,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谅解和尊重。

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走进文本,自己去体会文中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品质,通过不同方式的阅读,加以有针对性的认真的讨论,相信学生能够把握住他们那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剧本这种文学形式。

2.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个人恩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四年级下册的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人物。剧始和剧终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如对话、内心独白,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阅读时,要仔细品味人物语言,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教师板书课题:《负荆请罪》。

学生齐读后师问:“荆”是什么结构?右边的“刂”表示什么意思?左上角的“艹”表明了什么?而“开”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师相机介绍荆这种植物:荆,是一种落叶灌木,它叶柄很长,叶片成手掌形,生有蓝紫色的花。荆的枝条韧性很大,是编织箩筐、篮子的好材料。它之所以被用来作打人的刑具,可能也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吧,毕竟用它来打人不容易折断。另外,由于有的荆上长有刺,与它共同生长在山野的棘也长有刺,人们又把荆、棘相提并论,比作艰难险阻、障碍重重,有成语为“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负”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背着)让学生试解释“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背着荆条向对方请求责罚,希望得到对方的原谅。)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完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

(2)分析并指导书写“廉、惧、庸”等生字。

(3)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

(4)联系课文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府邸:指旧时高级官员的住所。

上卿:战国时,诸侯的高级长官称卿,分上中下三级,上卿职位最高。

门客:古代寄食于豪门贵族之家并为之服务的人,又称为食客。

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观点、言论、行动上尖锐对立。

唇枪舌剑:嘴唇像枪,舌头似剑。形容论辩时言辞锋利,争辩激烈。

宽容大度: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能容事。

负荆请罪:背着荆条去请罪,表示愿意受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3)结果怎样?

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四、课堂小结,学生用钢笔进行生字描红。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复习检查

1、板书:负荆请罪

学生读课题。

2.师问:

①“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于什么?(历史故事)

②、谁向谁请罪?(廉颇向蔺相如请罪)让学生说说他们分别是什么人。(师明确:一个是战功卓著,一个是谋略过人,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上卿,但同时他们都是赵惠文王的肱股之臣,是赵国的擎天支柱。)

过渡:廉颇为什么请罪?他是怎样请罪的?结果怎样?从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几个主要问题。

二、精读剧本第一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有不懂的,也请在相应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重点讨论:从这段中,你认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廉颇呢?你喜欢谁?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廉颇 : 冲撞 心胸狭窄

蔺相如: 避让 宽容大度

4.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幕内容,一男生读蔺相如,一女生读韩勃,其他学生读方括号里的内容,师读课题及报幕。

三、精读剧本第二幕

1.自由读这部分内容,找出廉颇评价蔺相如的那句话,齐读这一句,思考: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联系这两幕的相关内容来说。

2.在这一幕中,你对廉颇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喜欢他了。国为他知错就改。)

3.讨论:廉颇为什么对蔺相如的态度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他最终知道了蔺相如避让他的原因并非是因为怕他,而是为了赵国的缘故。他深感自己当初的一切是多么的无知与荒唐。于是亲自上门,负荆请罪。)

结合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廉颇 :请罪 知错就改

蔺相如:相迎 深明大义

4.填补文中空白:同学们,你能想像一下廉颇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吗?想好后请说给大家听一听,看谁的想像力更为丰富、合理?

5.表演“负荆请罪”这一幕。请三名同学上讲台前进行表演。师:这几位同学能够勇敢地上台表演,请大家认真欣赏,如果表演成功,请给予热烈掌声;如果失败了,也以微笑给予鼓励,大家能做到吗?

6.师:刚才的表演很精彩,现在请大家看文中的插图,再请你们想像一下,假如你是赵惠文王,看了这个感人的场面后,会怎样想,怎样说呢?

四、总结: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引导学生编写对联来概括人物的品质。

蔺相如——唇枪舌剑斗秦王,宽容大度让廉颇。横批:一心为国

廉颇 ——心胸狭窄小巷相遇来冲撞,知错就改相府门前负荆条。

横批:国家至上

三、作业

将课文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者改编为一出三幕剧。

板书:

负荆请罪

廉颇 冲撞 请罪 心胸狭窄 知错就改

蔺相如 避让 相迎 宽容大度 深明大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9篇《负荆请罪》教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负荆请罪教学设计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