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五年级语文金蝉脱壳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8篇五年级语文金蝉脱壳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金蝉脱壳教案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 篇一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陈明珠一、教材分析《金蝉脱壳》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二组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特点作具体生动的表达。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自然段,写叔叔们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部分是第三至六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很奇特动人。整个过程分为脱壳前(第三自然段)、脱壳中(第四自然段)、脱壳后(第五自然段)。脱壳前是蝉虫自己爬上树,找一个树皮裂口处,停着不动准备脱壳。脱壳时,蝉虫身体各部位分先后出来,顺序是背—头—脚—尾,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第三段是第七自然段,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开始它的歌唱生涯。本课记叙脉络清楚,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生动,适合引导学生阅读想象,同时又易于学生迁移运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一方面发挥教材优势,在初读感知课文后,以一个中心问题:“你认为金蝉脱壳的过程中,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组织本课教学,突出课文重点;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校本资源,抓住身边同学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个例,做成视频短篇,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将课本资源与校本资源相结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二、学生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2、通过品读课文、欣赏同伴习作,了解观察事物要善于抓住时机,要按一定的顺序细致观察,表达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做到生动形象。3、利用交互白板,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三)情感与态度1、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2、在交互白板提供的全新课堂环境中,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争当学习小主人的兴趣。(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交互白板环境中,通过品读课文、欣赏同伴习作,了解观察事物要善于抓住时机,要按一定的顺序细致观察,表达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做到生动形象。三、教学准备1、教师利用交互白板,提供《金蝉脱壳》电子教材。2、学生熟悉电子白板感应笔的使用,能利用感应笔正确操作电子白板,会使用照相机、放大镜等一些白板自带的小工具。四、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我们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元认知,同时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文学习的情境。学习本课时,先让学生听一听、猜一猜,以知了的声音导入新课的学习,同时让学生谈一谈已有的对蝉的认识,并提供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动画,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形象,从而使学生在品味、积累课文语言时能迅速同化达到意义建构。2、整合资源本课的学习,我们为学生提供的信息资源要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鲜为人知的金蝉脱壳的过程,并能结合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作者观察的有序细致和描写的生动形象。因此,电子教材中“背景资料”“多媒体资料”、“拓展阅读”栏目侧重于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教学建议”、生字词的随文链接侧重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业”练习让学习情况能及时得到检测和反馈。‘‘重点段落”赏读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让学生能在白板互动环境下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了语文学习的附加值。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既是本课开展学习的手段,又是学习过程中的目的,促使学生能够迅速阅读屏幕提供的图文材料,对电子教材提供的网络资源加以筛选和合理运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 设计活动根据自主学习的三个要素(主动、外化、反馈),我在组织学习时运用白板互动环境,提供生字词的随文链接、练习背诵的不同记忆方法、更多金蝉脱壳的图文资料,让学生自主选择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从而将知识“外化”,如读文、说话等,在此过程中又用明确的目标要求让学生能实现自我反馈。有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到怎样的程度,而网络提供的信息,又告诉他们可以怎样做。这样,学生自己内部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不管是读文、复述重点段落、圈圈画画中理解课文,还是课后的学写观察日记,学生始终都是在自主建构。4. 创设协作学习环境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电子白板带来的强大互动功能,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其它成员共享。5、开发校本资源农村孩子与一些常见昆虫、小动物经常能有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本课以身边同学善于抓住时机进行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个例,分别以电子小报、习作选、视频短篇等形式,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将课本资源与校本资源相结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开发的校本资源又成为本篇课文的一个有力补充,将及时观察、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准确表达的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之中,激发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五、课堂教学过程详见附表六、课堂教学体会本课是基于我校参与开发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的网络环境,以交互白板为平台开展教学的。由于交互白板的应用,教师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使教师由以往电脑的操纵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同时,学生走上讲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1、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在交互白板的课堂环境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时白板不仅仅属于教师,更重要的是它也属于学生了。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己用感应笔到白板上圈圈点点,写写画画,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图片,等等。在这样的课堂中,媒体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学策略的应用,而教学策略也随着媒体功能的丰富而拥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在学习本课时,用校园局域网为学生提供苏教版小学语文电子教材,包括课文、学习小助手、重点段落、多媒体资料、拓展阅读、亲亲自然、作业等栏目,一些重点生字词随文建立超链接,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有效的资源。如当初读课文遇到“壳”的字音难以判断问题,则可以点击这个字的链接,得到这个字在本课中的发音规则;当学生需要充分交流时,则可以用感应笔选择自己需要交流的内容,在白板上圈点批注,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当学生学习需要一定提升时,则可以选用学习小助手中的相关材料,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帮助;同时,作业中的习题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及时反馈。2、教师回到学生集体中教师可以在白板上熟练操作,这使教师离开了计算机操作台,又可以面向学生站在白板前了,这个变化使教师从远离集体又回到学生集体当中。我们知道,在常规多媒体环境中,每当教师在计算机操作台演示课件时,教师在讲台的走动和时间的延迟,很容易对一些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学生造成冗余信息传递而破坏他对知识内容的关注和理解。这点尤其应避免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由于学生对白板关注的增多(以前是黑板,但是其信息容量小,形式单一,且有污染),加强了集体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教师也变成整个学习集体中的一员,不再是远离学生的躲在设备后的软件或设备的操作者,学生在无意识中达成了更多的与老师和同学的情感上的交流沟通,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本课教学中,丰富的网络资源、白板的强大交互功能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如开头导入新课学习时,教师可以一边面向学生与学生亲切谈话,一边在电子白板上点播相关的录音、录像资源,很快地与学生一起进入课堂学习的氛围。再如,当学生对重点段落充分交流之后,教师可适时播放重点段落朗读和动画,帮助学生对课文建立整体认识。又如,教师可以用电子教材开放的后台管理自己重组资源,把学生身边的事例融入课堂学习之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3、数字资源建设简单化,操作便捷化作为一线教师来说,数字资源建设的过程越简单,则平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机率就越高。电子白板使教师在教学中连最简单的ppt演示文稿都不必制作,更别提工程浩大的专题网站或多媒体课件了。电子白板与各类软件的兼容性,使教师和学生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方便地使用相关素材,及时书写重点难点。本课学习是基于苏教版电子教材的数字资源,这是区电教中心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的开放式网站,网站内容从实际教学需求出发,来自于一线教师的开发与建设,又在一线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如果在课堂学习中生成的问题在电子教材中找不到相应资源,则可以直接在英特网上查找,电子白板对于预设资源与非预设资源同样平等,而且教师也不用到电脑前低头查找,只要直接用感应笔在白板上操作,使得教师始终与学生同处,关注学生。4、课堂教学过程的记录和保存交互白板可以记录下白板上发生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所有细节。而白板软件提供了一个脱离白板环境可以阅读白板特殊文件格式的小程序,这一功能可以使学生随时复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如果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有不理解的地方,还有未解决的问题,可以课后再次重现课堂教学的环节,有助于因材施教。如在本课学习中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以在窗口模式下直接调用课堂学习中关键的几个页面进行总结,既生动形象,又节省了教师大量书写板书的时间。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黑板就是教师与教学内容交互的界面,就是学生与学习内容交互的界面,此时黑板就是一个交互平台,现在白板替代了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交互平台。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掘这个新交互平台中蕴涵的教学策略,使这一技术真正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突破。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考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有趣的声音,请大家听一听,猜猜它是谁的声音。(播放知了叫声)2、是的,这就是蝉的叫声。你见过蝉吗?3、简介:蝉俗称知了,被人们称为“昆虫音乐家”“大自然的歌手”。我们通常见到的是蝉的成虫,但从蝉虫到它的成虫,这中间还有个鲜为人知的过程。(播放动画,解说:当秋风把蝉的幼虫吹到地面后,它们马上就会寻找柔软的土壤往下钻,钻到树根边,吸食树根液汁过日子。从幼虫到成虫最重要的一次变化,被人们称为“金蝉脱壳”,是蝉虫钻出土壤爬到树上蜕去干枯的浅黄色的壳(这就是蝉壳),从而变成成虫——也就是知了的过程。)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金蝉脱壳》,看看作者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金蝉脱壳的过程形象地表达出来的。1、听一听,猜一猜。2、根据原有认识说说对蝉的印象。3、欣赏录像,形象感受金蝉脱壳的过程。学习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听声音猜名称,一下子把学生带入课堂学习的情境之中,同时,在上课伊始让学生谈对蝉的认识,这样既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又促使学生敢于说话,有话可说,更有助于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乐学、易学。而一段生动形象的录像,更是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请大家自由轻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读破句、不随意停顿,难读的地方自己多练读几遍。然后用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这样的句式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并找一找课文哪几小节具体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2、在大家读课文之前,有个字音要提醒大家注意:“壳”3、下面就请大家练读课文,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提问。4、指名交流: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5、简单交流课文哪几小节具体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1、自由练习读课文,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读破句、不随意停顿,难读的地方自己多练读几遍。有问题的举手询问。2、展示自由练读成果,简单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3、简单交流课文哪几小节具体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练读课文提出明确要求,便于学生对照要求自我检查、自我反馈,使初读课文达到预期目标。“壳”字的读音是初读课文时的难点,利用电子教材中的文字超链接,把“壳”在本课中的读音规则告诉学生,使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能快速读准课文。这篇课文脉络清楚,语言浅显生动,以“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规范化句式引导学生表达,既有助于学生快速理清课文脉络,又有助于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一)、提出阅读要求:课文三、四、五三个小节从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具体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这个过程作者用“奇特动人”来概括。你认为金蝉脱壳的过程中,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 请认真默读课文三至五小节,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准备等会儿与大家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二)、组织交流。1、脱壳前:我们先来看脱壳前,你认为怎样的情景是“奇特动人”的?指名简单交流。过渡:脱壳前蝉虫肥乎乎、金灿灿的样子很有趣,它爬上树,停要裂口处的一连串动作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躲在一个枝丫后,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只蝉虫,等待着更为奇特的脱壳时刻的到来。2、脱壳时:(1)这是蝉脱壳时的情景(出示第四小节),课文写得很生动,老师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图片,请你来谈一谈在脱壳时,哪种情景是奇特动人的。交流时可以就课文语句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选用放大镜或照相机,图文结合谈自己的体会。(2)指名学生谈各自的阅读体会。(3)同学们谈了自己的想法,觉得蝉脱壳时每一个细小动作都有其奇特之处。谁能把这些细小动作串联起来,完整地说一说蝉虫脱壳时的一整套动作,让大家感受这一奇特动人的过程?老师这儿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助手,你可以选用这组文字,用填空的方式来向大家介绍;也可以选用这组图片,按顺序向大家介绍;也可以选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介绍。(4)指名学生介绍。(5)想亲眼看一看这奇特动人的情景吗?(播放录像)3、脱壳后(1)脱壳后的情景又是如何奇特动人呢?请大家结合第五小节的内容,按照刚才交流“脱壳时”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全班交流。(2)指名代表全班交流。(3)刚才同学把脱壳后的情景介绍得非常完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过程的神奇有趣。现在请大家根据第五小节的内容,完成这样两个填词练习。(出示练习,指名学生板书)(4)根据学生填词,简要小结:第五小节向我们介绍了蝉脱壳后翅膀的变化及身上颜色有变化。(三)小结: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生动形象的描写,把金蝉脱壳前前后后的过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一过程的奇特动人。1、按要求认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奇特动人”之处,圈画出相关语句,准备交流。2、根据第三小节的描写,说说脱壳前怎样的情景是“奇特动人”的。(如“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爬到一个枝丫上”,“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等词句。)3、迅速观察老师提供的一组图片,将自己觉得脱壳时奇特动人的情景与大家交流。可以就课文语句谈自己的感受,可以选用图片帮助自己理解有关词句。4、倾听其他同学发言,互相补充。5、根据老师提供的文字、图片、图文,选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完整介绍金蝉脱壳时的整个过程,为背诵这一重点段落作好充分准备。6、互相补充发言。7、欣赏蝉虫脱壳时的录像,形象感知整个脱壳过程。8、按第四小节交流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谈一谈自己认为脱壳后最奇特动人之处。9、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10、根据第五小节描写,完成填空练习。11、认真倾听老师小结,了解只有耐心细致地观察,抓住事物特点作生动形象的描写,才可能形象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以“金蝉脱壳过程中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为中心问题,贯穿整篇课文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发现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帮助者,在学生交流停步不前时给予提高,在学生技术遇到障碍时给予帮助,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交流过程中,充分运用电子教材与交互白板的功能,学生自己圈圈点点画画,将需要重点理解的词句勾画出来,将看不真切的图片放大了再看,将需要仔细品味的图文用照相机单独放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资源之间都处于互动之中。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学习小助手,有根据第四自然段主要内容简化后的文字提纲,有重点展示金蝉脱壳过程的组图,有图文结合的详细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助手,练习完整地、快速地复述重点段落,于不知不觉中完成背诵任务。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选用文字提纲帮助背诵;喜欢形象记忆的同学可以选用组图帮助记忆;学习较为吃力的同学可以根据对应的图文,在详细的文字提示下,练习形象化地记忆。小结时以录像形式再现金蝉脱壳的奇特画面,将学生零散的分析、个体的品读串连成一个整体,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意义建构。在第四小节进行丰富、深刻的品读后,第五小节放得更开,让学生用学习第四小节的方法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给学生更多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同伴之间合作、分享中学会学习。两个填词练习是对第五小节内容的提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感应笔在白板上书写,然后教师用照相功能将每个人不同的答案记录下来,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整理,通过屏幕回放,将第五小节的内容作一总结。四、拓展延伸,学习表达1、我们身边也有像作者一样的有心人,他们也像作者一样细致观察了身边常见的小动物,写成了精彩的习作,想欣赏一下吗?2、展示电子小报、习作、视频。3、(点击出示白板记录的四、五小节页面,学生视频页面)小结:我们也要像课文作者和三位小作者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抓住观察的时机,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并抓住事物的特点作生动的描写,就能写出同样精彩的文章。课后,请大家按这样的要求,完成一篇观察习作。(出示练笔要求)4、如果大家周围暂时没有适合的小动物,可以从这几个网站中查看相关小动物的图文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小动物,写一写。欣赏同学制作的电子小报、练写的习作及同学介绍自己习作的视频。课后按习作要求完成观察小练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用相关网站提供的资料。用大语文观关照生活,用语文的视角看生活,将校本资源与课本资源有机结合。把身边的例子带到学生的学习中,他们会觉得更加亲切,觉得学习观察、学习表达并不是难事,从而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特点准确生动表达的习惯和能力。因生活环境的差异,有些同学可能暂时不具备观察身边小动物的条件,用英特网提供泛资源,让学生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网络资源进行观察、整理、重组,练习写作。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思路:

本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但由于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能够看到蝉脱壳的场面,所以在教学中学生不太容易与文本产生共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是儿童认知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语言、文化、知识的意义产生与实践的场所和“基地”。因此情境对于有效的教学是十分关键的。我在设计教学时,牢牢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且力求把长课文上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借助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的情景,培养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阅读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品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2、通过对重点段的品读感知,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

3、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能准确地背诵4、5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品读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和奇特动人。

[教学难点]了解观察事物要善于抓住时机,要按一定的顺序细致观察,表达要有序、详略得当,做到生动形象。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蝉的资料,引发学生对昆虫以及大自然的兴趣。

2、 教师制作博客以及多媒体课件。

一、整体把握,温故知新

1.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蝉脱壳。

2.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课件出示句子)

“这”指的是什么事情?(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神奇有趣,再读课题。

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也说金蝉脱壳神奇有趣,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指名读好两个感叹句。

二、扣词引入,感知“有趣”。

小作者非常喜爱蝉,为了解开金蝉脱壳这个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的过程,他可花了一番功夫!一天傍晚,小作者来到菜园,他看到什么呢?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一个( )的傍晚,在一棵( )的柿子树上,突然,“我”发现了一只( )的蝉虫。(大屏幕出示)

三、品读词句,感悟“奇特”。

下面也让我们跟随小作者一起紧紧地盯住那只蝉虫,可千万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精彩的脱壳的细节哦!读一读第4小节,想一想,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1.交流:

板书:背——头——脚——尾

2.想一想,如果小作者把各部分出壳的次序打乱了写,好不好?为什么?

这样是按照蝉各部位出来的先后顺序写的,遵循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人看了清楚明白。所以说,小作者写得有顺序!

板书:有顺序。

指名读。同学们用心地听,把这个脱壳的顺序与过程清晰地映在自己的脑中。

3.小作者观察十分仔细,各部位出壳的描写是各不相同,妙趣横生,你最喜欢哪一部分的描写,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说一说自己读后的感受体会!

交流,相机出示。

片段1(背):“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

引导学生抓住“先是”、“一会儿”感受蝉保护甲颜色的变化,感受蝉背出壳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片段2(头):“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眼睛的特点。那“透明发亮”、那“像两颗花椒籽。”、那“又黑又亮”,蝉的可爱,小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蝉头出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片段3(脚):“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

片段4(尾):“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

(1)引导学生抓住“抖”、“伸”、“仰”、“扑”、“抓”、“抽”再现蝉尾出壳的情景,蝉尾出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更是让人惊讶。

(2)出示: 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

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

自由读一读。指名读,这里有一组近义词找出来。(使劲、用力)

想象蝉“使劲”、“用力”的情景,你感受到什么?蝉为什么这么“使劲”、这么“用力”?(在无尽的黑暗中,蝉虫默默地期待着。它期待着“破茧而出”,期待着唱想一曲大自然的赞歌,更期待着一曲献给生命的赞歌。)

同学们让我们想象着它们使劲、用力脱壳的情景。一起再读一读这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的蝉尾脱壳吧!齐读。

4、现在,我们来看这两段话。出示:一段写蝉脚的变化,一段写蝉尾的变化。读了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感悟较之蝉脚的变化,小作者把蝉尾的变化写得特别详细。板书:有详有略

4、请你想象着蝉的背、头、脚、尾变化,用心地读一读。我相信你的眼前一定能出现蝉脱壳的情景。自读。指名读。

5、蝉脱壳的经过真是神奇有趣啊!现在你是不是想亲眼目睹这脱壳的情景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这奇特动人的画面。

呈现:蝉出壳的过程

6、这是一个复杂的蜕变过程,可是蝉却把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完成的——自然协调。完成这一系列动作,蝉要消耗很多体力,所以脱壳的蝉儿(引读):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三、想象赏读,感叹“动人”。

1、蝉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的壳,这时它是灰白的,并且翅膀非常小,它是怎样变成能展翅高飞的成蝉的呢?请自读第5小节。蝉刚出壳后各部分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翅膀的变化——由小变大,

颜色的变化——由浅变深。

出壳后的蝉变化之快,变化之多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词来概括?(奇迹)

简直是奇迹,就像一个引人入胜的神奇魔术。

2、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充满神奇色彩,奇特无比的蝉吧,它是那样(引读)――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而留在一旁的蝉壳,――透明发亮,闪着金光!

至此,整个金蝉脱壳的过程就完美的结束了,而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是无比深刻的。

四、文本提升,感受和谐。

1、指板书引读:金蝉脱壳——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金蝉脱壳——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2、小作者为什么能把金蝉脱壳的变化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呢?(引导学生感悟小作者不但观察仔细,写作有顺序、有详略,更重要的是小作者热爱昆虫、热爱大自然,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五、拓展延伸,自主学习

1、推荐阅读:《昆虫记》

2、选择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动作等,试着写一写。

板书设计 金蝉脱壳

神奇有趣 奇特动人

背----头----脚-----尾

有顺序 有详略 观察仔细

《金蝉脱壳》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观、议等方式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

3. 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温故知新

1.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蝉脱壳。

2.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课件出示句子)

“这”指的是什么事情?(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神奇有趣,再读课题。

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也说金蝉脱壳神奇有趣,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指名读好两个感叹句。课件点红“神气有趣”“奇特动人”

3.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来细细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关键词“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统领全文,令教学目标更加简明,教学内容更加简约。同时,诱发学生了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

二、精读课文,积累内化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是按照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这样的的顺序来写的。(教师相机板书:脱壳前 脱壳时 脱壳后)

1. 感受奇特动人

脱壳前

下面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金蝉脱壳前的第三自然段,自由朗读,圈画出最让你感到金蝉脱壳时奇特动人的地方,用心体会。

【设计意图: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专家刘守正先生指出:“阅读心理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发展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然后揣摩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最后再回到文章整体上,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整体阅读的语文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纷繁的材料中分清主次,在众多的现象中看出本质,在复杂事件中把握主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我们的这部分设计体现了这样的一种理念,放手让学生去阅读思考,从整体上感知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的过程,这样,学生一下子就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轻松地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大概内容。】

①我们先看金蝉脱壳前有什么神奇动人的地方?

出示: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

②交流点拨:“我发现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这句话写出了金蝉脱壳的样子。预设:我觉得蝉虫脱壳时全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非常漂亮!(因为蝉虫脱壳通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所以被称为——“金蝉”,真漂亮!那请你来读一读)

我从“金黄色亮光”,“肥肥的”这两个词语体会出蝉不仅漂亮,而且可爱。(你来读读蝉的可爱、有趣。)

我从“紧紧抓住”“停在那里不动了。”可以想象金蝉脱壳时一定很用力,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你能加上自己的想象,这是学习语文的很好的方法之一。)

我们一齐来边读边想像,让金蝉脱壳前的情景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③作者是如何观察这一神奇有趣的情景的呢?

抓住“上下搜索”“轻手轻脚”“躲在”“聚精会神”这些体会作者的善于观察。

脱壳时

(1)品读金蝉脱壳的顺序。

此时的作者已经悄悄地跺在树背后,准备观赏这奇特动人的一幕了。请快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金蝉脱壳的顺序。

出示:“蝉的( )露出来了,接着( )钻出来了,而后( )出来了,最后是( )脱壳而出。”

背—→头—→脚—→尾

指名回答——齐读。

(2)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哪里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中第三阶段的对默读的要求是: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本环节设置的两次自由读文,有目标,有梯度,让学生和文本的接触显得充实而有效。]

①出示:蝉虫整个身体……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

预设一: “立刻”写出了蝉露背时很快。“抽搐”“裂开”这些动词把蝉背出壳时情景写得具体。可以用手作蝉虫演示,让学生有个形象感知。

“保护甲颜色的变化从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我觉得非常神奇。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体会颜色变化很快、很神奇,就像我们前一课学习的变色龙一样。(指导朗读)

②出示:接着,头钻出来了……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预设:从 “钻“字我感受蝉的灵活、调皮。

“像……一样”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蝉的可爱。

“透明发亮”“大眼睛”写出了蝉出壳后的透明发亮,更美了。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③出示:最有趣的是蝉出壳时的情景。……整个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

预设:抓住未出壳的蝉尾“抖动”、“伸着”,已经出壳的上半身“仰”、“扑”,再用脚“抓” “抽”,感受其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领悟神奇动人。

④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这一过程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分不开的,我们一齐来读读这段话,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细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小结: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呀!(点击板书)

脱壳后

这只蝉已经脱掉了旧衣,换上了华丽的新装,我们走近去仔细瞧一瞧,它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①重点理解:“奇迹般的变化”:

翅膀、触角的变化。

身上的颜色由浅而深—深绿色—棕褐色

②蝉儿就像一位魔术师。齐读进一步感受“奇迹般的变化”,领悟神奇动人。

③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高年级段的学生来说,还要能达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时,紧扣“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这一中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关键词------体会理解------朗读感悟”展开教学,着重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与文本对话。在教学中,我们也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畅游在科学的殿堂,让他们自由地发挥想象,我想这样的教学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诗意诵读,情感升华

1.刚才我们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了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现在我们亲眼观赏一下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

播放课件,教师诗意描述:

每个夏夜,都会有蝉虫从土里面爬出来,这个洞,就是它爬出来时留下的生命痕迹。

如果蝉有神经,应该也会有蜕变的阵痛吧?

或许这种阵痛是避免不了的。

你瞧,它用尽全身的力气

一挺腰,再挺腰……

好累啊!先休息一会。

好了,继续努力。

准备好,用力将全部的血液,灌进翅膀……

当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亮起,经历了五次蜕变的它已经爬上高处,准备起飞!

想来,它是快乐的!

为了这一季的飞翔,它在土壤里度过了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的漫长的黑夜!

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我觉得蝉脱壳的整个过程是如此艰辛。

虽然出壳时的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没想到蝉在黑暗的泥土中忍受了如此长痛苦艰难的。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蝉创造奇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生命的超越。

这是一个奇特而美丽的过程。

3.师引读: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而留在一旁的蝉壳——。

【设计意图《文心雕龙·情采》中写道:“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样的设计旨在用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华美在于经历苦难而无所谓惧;生命的永恒在于将生命中最光辉的刹那奉献给了人类;生命容不得我们等待,宁可冒险去死,也不要安逸地活】

四、设疑再读,学法指导

1.设疑:课文除了具体写金蝉脱壳奇特动人的情景外,还写了“我”的活动。有人说,题目是“金蝉脱壳”只写金蝉脱壳就可以了,写不写“我”无所谓,你们怎么认为呢?请大家再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文中的“我”都做了些什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2.交流反馈。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我”细细观察的词句进行通读,领悟没有“我”的细致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就不会如此神奇动人。

3.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是多么的重要啊,因为有了作者的仔细观察,我们今天看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一个惊鸿一瞥的绚丽,一个奇特而美丽的过程。送给同学们一些名人名言,明确观察的重要意义。(名言出自本单元练习)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4.本单元的4篇课文都围绕“自然的奥秘”这一主题。其中,《变色龙》和《金蝉脱壳》则给我们提供了两个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范例,使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去仔细观察。今天,我们也要来完成一篇观察日记,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要求:观察一种动物的外行、特点,写一篇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课文特点,并结合单元练习中关于“观察”的名人名言教学,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相信这样的练笔一定是有效的。]

板书设计:

脱壳前

7.金蝉脱壳

(奇特动人) 脱壳时 生命赞歌

脱壳后

[总体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它蕴涵着生动的情感和态度。本课的教学设计通过“整体把握,温故知新;精读课文,积累内化;诗意诵读,情感升华;设疑再读,学法指导”这样四个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教学环节,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感受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第三个教学环节的出示,教师诗意的描述,揭示和拓展生命的意蕴,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被浸润、被陶冶、被感动,成为既具有知性、理性,又充盈着灵性和感性的整体的人,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自然感悟对生命的赞美。

教学生学语文,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之中,拥抱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本设计中我们指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朗读训练的层层深入,在语言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乘风破浪,获取精神养料。我们抓住精彩的词语,关键的动词,指引学生咀嚼、感悟、品味的抓手。使学生在读中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五年级语文金蝉脱壳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5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生字“柿、搜、颜、椒、配、协、趴、恢”,认识绿线中生字“籽”。理解词语“柿子树、搜索、枝丫、颜色、花椒籽、配合、协调、恢复、抽搐、依依不舍、趴在、枝繁叶茂”;

3、了解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4、通过有感情、有重点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树立探索大自然的志向;

5、了解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3、指导背诵4、5两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

1、掌握课文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

2、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树立探索大自然的志向;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蝉的图片和资料;

2、查成语词典,理解“金蝉脱壳”的意思,搜集有关三十六计“金蝉脱壳”的历史故事。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划出生字词,结合课文自学;

3、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1、扫清字词障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由生活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兴趣。

1、夏天刚刚过去,在夏日里蝉给我们增添了不少的生趣,大家捉过蝉、捡过蝉壳吗?能把当时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听,让我们分享一下当时的快乐吗?

(师生进行简要交流,激发学生再现当时情景,提醒学生注意表达。)

2、那你们知道蝉是怎样脱壳的嘛?

(如果学生知道,让其简要说说。)

3、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地了解蝉是怎样脱壳的。

4、板书课题:金蝉脱壳

(1)齐读课题,正音。“壳”在这个成语里读“qiào”。(出示“壳”的另一种读音“ké”,并组词“贝壳、外壳”。)

(2)理解“金蝉脱壳”这个成语的意思。

(本意指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挂在枝头。比喻用计逃脱而是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5、激发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兴趣。

请大家带着下面两个问题自读课文。

(1)划出文中生字新词,自读理解。

(2)课文中描写的脱壳前的蝉是什么样子?他是怎样脱壳的?脱壳后又是什么样子?(划出相关语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进一步完成自读要求。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shìsōuyánjiāozǐpèixiépāhuī

柿子树搜索颜色花椒籽配合协调趴在恢复

抽搐依依不舍枝丫枝繁叶茂

①借助拼音自读;

②指名读,正音;

③齐读。

(2)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②齐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感知课文内容。

(1)我们的课题是“金蝉脱壳”,文中哪些小节是写“金蝉脱壳”的,再读课文,用“△”标出。

(2)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来写“金蝉脱壳”这一过程的?

(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

(3)谁来说说,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受?

(神奇或奇特动人)

(4)那你觉得那部分内容最为神奇?(脱壳中或脱壳后)。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从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开始吧。

三、学习4、5自然段。

(一)脱壳中(第4自然段)

1、板书“金蝉”,刚爬上树的蝉是什么样子?——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

2、这金蝉是怎样从坚硬的壳里慢慢爬出来的,快速找到课文描写这情景的小节,读一读,感受一下。

3、蝉在脱壳时肯定不是一下子就从壳里爬出来,请同学们轻声读第4自然段了解它脱壳的顺序。

4、交流金蝉脱壳的过程。

背露出来→头钻出来→脚出来→身子慢慢地活动→蝉尾出壳

抽搐裂开蝉尾:抖动、伸着

极淡的绿色、深绿色上半身:仰、扑

前脚:抓、抽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二)脱壳后(第5自然段)

1、自由读,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2、交流。

刚出壳的蝉儿的样子:除了、全身、翅膀

发生奇迹般的变化:翅膀→肚子→身上的颜色→翅膀→触角

3、指导朗读。

四、总结本节课教学,指导学生课下预习重点。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最感兴趣的部分,了解了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了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那么,作者还写了哪些内容呢?你对“蝉”以及“金蝉脱壳”这个成语还有那些了解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与探讨。

板书设计:

7、金蝉脱壳

脱壳前:

脱壳中:背→头→脚→尾

抽搐、裂开蝉尾:抖动、伸着

奇特动人极淡的绿色、深绿色上半身:仰、扑

前脚:抓、抽

脱壳后:刚出壳的蝉儿

奇迹般的变化

五年级语文金蝉脱壳教案 篇五

一、导入揭题

1.板书“蝉”,引进学生对蝉的记忆。(蝉,又名知了。大家非常熟悉,在炎炎夏日,它的叫声时常伴随着我们。很多同学还捕捉过。)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课文,板书“金蝉脱壳”强调“壳”的读音,成语中读qiao,其余地方读ke,

3.介绍成语,讲诸葛亮使用金蝉脱壳的故事。

4.今天我们学习的这课文讲的确实是蝉脱去外客变成成虫的过程。齐读,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刚才大家提了那么多的问题,想知道这些问题吗?请大家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解决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课文;实时纠正字音。

(2),出示生词,学生认读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刚才那么多同学对金蝉脱壳赶兴趣,我们就看看蝉是如何脱壳,第几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

4、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写蝉脱壳过程的词语。(背——头——脚——尾)

5、再读课文,蝉脱壳的哪一个过程最吸引你?反复读读,找出描写蝉动作的词语。

6、表演:蝉脱壳的过程写的非常生动,特别是动作的描写准确生动。你能表演一下吗?

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大家都喜欢,能把他背诵下来吗?

四、作业:

背诵第四自然段。

《金蝉脱壳》教案 篇六

(一)说教材分析

《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自然的奥秘,课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教育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写我观察金蝉脱壳的起因,第二部分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很奇特动人,第三部分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本课记叙脉络清楚,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生动。整个过程分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

(二)说教材目标

依据课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科教材的训练重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1)理解课文,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在学习中学会默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掌握边读边想,谈自己感受的学习方法。培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学生刚生入五年级,对于默读,谈感受的学习方法及表达自己的见解方面都不是特别的适应,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把教学重难点之一确定为教学目标中的过程方法目标。即:在学习中学会默读,初步掌握边读边想,谈自己感受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结合教材特点,我确定的另一个重难点是: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四)说教法,学法

结合新课程理念,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以读为本的出发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导读法,谈话法。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在课上引导学生交流,理解,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金蝉脱壳的神气,激发他们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在学法方面,尤其注意对学生预习方法,默读,理解课文中的读,画,谈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写文本对话的方法进行训练和指导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主要安排了复习导入,整体把握;明确学习任务;深入研究,感悟体会;摘抄积累;总结课文体会写法;拓展延伸六个环节。

1复习导入环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遵循语文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后则,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也是做好与上节课的衔接,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2明确学习任务

高年级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预习,它是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很中要的方法,所以,在前一天晚上我布置了预习任务,即课后第四题,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在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交流一下你的阅读感受。

3深入研读,感悟体会环节。

课上,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在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预习成果,而后在小组进行交流,谈感受,随后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的设计,给学生一个缓冲的空间,让个人收获融入集体,形成集体智慧,尤其是让学困生得到同伴的帮助,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倾听能力。

在全班交流时,我遵循读句子-----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步骤进行。以读贯穿始终。并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尤其重视学生在学读中读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对话。

在这一环节中,我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完成了课后习题的处理,一举两得。

在研读感悟的环节中,学生已感受到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作者精彩描述。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此时摘抄积累已水到渠成,同时也落实了新课标中让学生多积累的目标训练。

5总结课文,体会写法环节

(学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收获)

安排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谈到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和学本课的写作方法仔细观察。有顺序,有耐心。善于观察。叙述时写清楚,有顺序等在谈收获的过程中,不过分追求统一标准,只要做到有理有拘就表示认可和赞同。

6拓展延伸环节

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学习表达方法,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方法,做到读写结合所以我在这一环节安排了一个课外作业。观察一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学习本课写法,写一则日记。目的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六 说板书设计

金蝉脱壳包括(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背---头---脚---尾(注意观察 仔细观察 要有顺序 叙述清楚)

《金蝉脱壳》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4.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精读课文,剖析细节,通过读、观、议等方式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

2.拓展延伸,在讨论中领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具体,引导学生尝试将其运用到生活和写作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认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去向。

教学重点及突破

◇重难点:

1.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突破: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演示,突破难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作细致分析,从而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金蝉脱壳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分析、品读课文,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学习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字词。(p)谁来把词语读一下。

生:读词语

师:下面一起把词语读一下。

师:看一看打三角的两个词语你想到什么了呢?

生:这两个词语都是课文中用来形容金蝉脱壳的。

师:上一节课学的挺认真。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师: 那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先把有关语句自己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感受。

生:(交流)

师: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呢?谁来和大家说说?

生:<我觉得是蝉脱壳的时候,先从背部出来,然后……>

师:是这一部分最令你觉得神奇有趣、奇特动人。那有同学有其他想法吗?(慢慢引导学生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来说)

师:(脱壳前)谁来读读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生: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p)

师:谁再来读读,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p)

师:你看到的蝉在干什么呢?

生: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p)

师:我们知道是叔叔们激发作者去看蝉脱壳的好奇心的,如果是你你会去看蝉脱壳吗?

生:会。

师:那你会准备怎么观察蝉脱壳呢?

生:(自由说说。)

师:那谁又知道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呢?自己读读课文。

生:我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我轻手轻脚的爬上树,躲在一个枝丫后面,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只蝉虫,等待着金蝉脱壳这一时刻的到来。

师:原来作者是这样准备观察的。大家能画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词语来吗 ?

生:“搜索”“轻手轻脚 躲在 聚精会神 ” (p)。

师: 从这些词语你能看出什么呢?

生:说明作者观察的很认真,生怕错过了某个细小的地方,生怕打扰蝉脱壳。(学生自由说说。)

师:我们看见作者已经急不可待的想看看蝉怎样开始脱壳。那我们想去看吗?

生:想。

师:好,自己先默读一下蝉脱壳的过程。

生:(自读课文。)

师:填空“蝉的____露出来,接着____钻出来,而后____出来了,最后是____脱壳而出。(p)”

生:背,头,脚,蝉尾

师:是先背到头然后脚再到蝉尾。一起把幻灯片上的这句话读一下。师:那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哪里最神奇有趣呢?

生:保护甲上颜色的变化:极淡的绿色----深绿色

眼睛----像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蝉尾出壳一连串的动作----“抖动着”“伸着”“仰”、“扑”、“抓”、“抽”等(p)

师:整个动作配合的-----

生:自然协调。

师:蝉已经脱壳了,下面来欣赏一下几张图片。(p)

这就是蝉脱壳后的图片。学完蝉脱壳的过程,看了这几张蝉脱壳后的图片,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蝉的本领太大了;蝉真厉害;……

师:所以作者称这是怎样一件事情啊?

生:神奇有趣。

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蝉壳”?(p)

生:因为静静的趴在蝉壳上,说明蝉儿的筋疲力尽;依依不舍,写出了蝉儿不忍心离开蝉壳;蝉儿好像有思想、有灵性、有感情。

师:我们把第四节一起来朗读一下。

生:(齐读课文)。

师:试着背诵这段文章,首先要记住金蝉脱壳的顺序,其次要记住这个过程中蝉身上发生的变化,以及最后蝉尾脱壳时的一系列动作。

看着黑板上的相关提示,同学们先试着把这段课文背一下。

生:(背课文)。

师:谁来试一下。

生:(背课文)。

师:我们关心的那只蝉,已经刚脱壳。那它现在怎样了呢?大家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好的,那我们就去看看吧。

仔细读读这段文字,看看作者介绍了蝉在哪几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前后桌讨论完成表格。

部 位 变 化

翅膀 逐渐大了起来

颜色 由浅而深—深绿色—棕褐色

翅膀 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

触角 灰白色的光环

师:(巡视学生填写的内容,并作点评)

师:一起把课文第五段读一下。

师:读了第五段,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蝉脱壳的情景——

生: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师:同学们试试看根据表格把这一段背诵一下。

生:(背诵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

师:来看第三部分,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p)

生:它是那样的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而留在一旁的蝉壳,透明发亮,闪着金光。

师:作者此刻心里是怎样的心情?

生:喜爱。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生:蝉儿、蝉壳的美。五彩缤纷、雕刻家、艺术家、油彩、透明发亮、闪着金光。(p)

四、总结全文,学法指导

师: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

生:一双慧眼、善于观察。

师: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

(幻灯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p)

师:巴甫洛夫有这样一句观察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p)

生:齐读。(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师: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1)有顺序

(2)有重点

(3)有感情(p)

五、作业

师: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家里或附近都有小动物,今天的作业就是抓住一个重点来描述你喜欢的小动物。(p)

△附板书

脱壳前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背→头→脚→尾

脱壳后 翅膀→大 颜色→深 翅膀→斑纹

触角→光环

《金蝉脱壳》教案 篇八

师: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很多奥秘,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在大自然中找到无穷的乐趣,(介绍变色龙和蝉)看课文《变色龙》《金蝉脱壳》告诉我们那些有关变色龙和蝉的知识呢?一边读一边用——划出有关句子

生:读、划

师:将划下的句子大声得读出来

生:读

师:通过阅读,大家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变色龙的哪些方面?

生:外形捕食。变色

师:变色是变色龙的什么?

生:保护自己的武器

生:特异功能

生:独门功夫

师:课文是怎样写它外形的?请一个同学读,其他同学圈出写外形的词语

生:读、圈

师:作者写了外形的哪些方面?

生:全身、头、嘴、眼、身躯、背、腹部、脚、尾巴

师:各个部分又有什么特点?

师: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从头到尾

生:从整体到部分,部分是按从头到尾巴写的

师:可见作者观察得很仔细,很有条理。读,体会作者写作特点

生:读

师:民以食为天,变色龙也要吃饭,但它完全靠自己,它是如何捕食的?读

生:读

师:变色龙捕食主要靠的是什么?

生:眼睛和舌头

师:眼睛有什么特别的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它似睡非睡窥探“说明它的警惕性很高

生:“分别观望四面八方”说明它能一目二视,能眼观八方。

生:它还能准确地判断它与猎物之间的距离

师:这些都是一般动物做不到的,目标确定,它又如何将猎物成为腹中美食,靠

什么?

生:舌头

师:舌头又有什么不一样?

生:舌头长得惊人

生:捕食时速度也快得吓人

师:从哪些词语看出的?

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刹那间”“吓了一跳”

师:你从变色龙这捕食的风格想到了什么?

生:如果变色龙是人的话,他应该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

生:他性格直率,从不拐弯抹角

生:他可能是个心狠手辣的人

生:他可能是一个很有判断力,富有心计的人

师:在这个充满危机,充满竞争的大自然里,变色龙又靠什么来保护自己的呢?

生:变色

师:它真的会变色吗?

生:它的确会变色,从课文“朋加沙……浅灰色”看出来

师:从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

生:变色龙无论遇到什么环境都能很快适应

生:变色龙的色彩变化很多,这是其他动物无法比的

师:那还有哪些为了保护自己具有变色功能的动物呢?

生:枯叶蝶

生:招潮蟹会随着时间改变颜色

生:羽毛随气候变色的鸟:在日本的高寒地区,生活着一种会变色的雷鸟。这种鸟能随着高山气候的变化而变幻身上的羽毛颜色,夏季为赤褐色,春秋两季为淡色,冬季为银白色。身体随环境变色的动物:变色蛇:在马达加斯加岛上有一种蛇,当它游至青草地时,全身即变成碧绿色;一旦移居黑褐色的岩石下,它又变成黑褐色;它钻进红土中后,又变成了胭脂红色。变色鱼:在古巴海里有一种鱼,它的身体也会随着生活环境不同而改变颜:当它游到了石头中,身体就变成石头的颜色;游躺在海草堆里,就变成海草的颜色;伏在沙滩上,就同沙土的颜色一模一样。随食物改变身上色彩的动物:变色蜗牛:在古巴热带森林中,栖居着会随食物的不同而改变身上颜色的蜗牛,它有时像晶莹的绿翡翠,有时像瑰丽的红宝石,有时除改变颜色外,全身还常闪出红光。变色鸭子:在越南边境的庇沙隆村中有一群鸭子,它们吃了池塘里的污泥后,身上的羽毛便会泛起黑色斑点;吃了当地的红虫,羽毛会变成黑褐色;喝下当地有原油成分的泉水,羽毛甚至连鸭嘴又会变成金黄色。

生: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

师:因为它的体内有许多特殊的色素细胞。当外界颜色变化后,变色龙就迅速调整细胞中的色素分布,使身体的色彩和环境保持一致,从而逃避敌害,隐蔽自己

生:为了生存,人也不仅会寻求食物,而且也要学会“变色”。生活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好,也像变色龙一样地活着,哪些人?

生:见利忘义的小人

生:靠巴结、奉承而求得一官半职,却以压榨老百姓为快乐的人

生:对待领导像狐狸,对待弱者像老虎的人

生: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生:墙上的草,两面倒,谁强就靠谁,谁弱就甩谁

生:勾结有权势的人,鄙视穷人

生:最恶毒的人就像沙子里的蝎子最不容易发现,更不容易消灭,一旦被它伤害便遭灭顶之灾

师:那这种人可不能让他永远猖狂下去,怎样制服他?

生:炼出像变色龙一样的眼睛就能发现这个人

生:光有火眼金睛还不够,还需要用指挥去战胜他

生:用争议战胜邪恶,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生:还可以用爱心去感化他,不过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耐心

生:也不能全用爱心,强制的手段还是需要的

师:对,对待好人我们心软,对待坏人千万不能手软,否则一切的努力会因为你的善良而功亏一篑,世界上还有一种人最让人佩服的就是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的变色龙,他是正义与智慧的化身,然而他却是遭受苦难的天使,你们知道有哪些人吗?

生:伽利略

生:哥白尼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8篇五年级语文金蝉脱壳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金蝉脱壳教案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